阿育王太子抉目處

  阿育王太子抉目處

  在犍陀羅和迦濕彌羅之間有一個名叫呾叉始羅的國家,曾經(jīng)隸屬于迦濕彌羅國。公元前4世紀末,希臘亞歷山大大帝率大軍入侵此地,后來這里又被摩揭陀國的月護王統(tǒng)治。呾叉始羅國很早就是佛教的化區(qū),市內(nèi)外都營造了佛教施設,與西鄰犍陀羅同是佛教藝術興盛的地區(qū)。公元230年左右,這里被伊朗薩珊王朝占領,佛教文化一度中斷,直到4世紀末大月氏人建立了貴霜王朝,佛教才在這片土地上再度興盛起來,法顯大師正是在此時到此參游。而在玄奘大師到來時,這里已成為一片廢墟。

  玄奘大師在呾叉始羅城外東南處見到了高百余尺的大塔,與阿育王的太子拘浪拏相關。

  拘浪拏太子為阿育王的王后所生,相貌英俊,心地善良。后來王后去世,他的繼母驕奢淫蕩,多次引誘太子,均遭到拒絕。繼母懷恨在心,以國家重要領地非親生子弟不能駐守的理由,唆使阿育王將太子派遣到呾叉始羅駐守。臨走前,阿育王與太子約定進退都要以阿育王的齒印為依據(jù)。

  太子到了呾叉始羅國,繼母仍不死心。她偽造了阿育王的詔令,偷到阿育王的齒印后派人將詔令送給太子。打開偽令一看,竟然是要太子和他的王妃自己挖去雙眼,然后到山中自生自滅。孝順的太子夫婦信以為真,于是挖去了雙眼,四處乞討為生。

  終于有一天,二人再也不堪這種生活,就想辦法來到阿育王的馬舍中。夜里王妃吹起箜篌,太子迎風長嘯。這凄慘的聲音傳到阿育王耳中,他終于發(fā)現(xiàn)太子成了這個樣子,非常震驚:“我的兒子到了如此地步,我竟然沒有察覺。”太子哭訴了實情,阿育王了知繼后的惡行,就把她殺了。

  阿育王找到了菩提樹伽藍的瞿沙大阿羅漢,希望他能幫助太子復明。尊者要求每個人都帶著器皿來聽法。是時,百姓們紛紛帶著器皿趕到。尊者為大眾講述了十二因緣的道理,大家聽了紛紛落淚,淚水就接到了器皿中。尊者對眾宣誓:“我所說的一切都是諸佛至理。如果我說的是真的,用眾人的淚水為太子洗眼,他的雙目就會復明。”說完后他便為太子洗眼,太子的雙目果然復明了。

  為了紀念此事,阿育王修建了這座大塔。據(jù)說有很多盲人在塔下祈請,終得復明。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