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愿品

《普賢行愿品》的異譯很多。西晉·聶道真譯的《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jīng)》,就大體概括了它的內(nèi)容,似乎是它的異譯;不過因為翻譯的不甚善巧,譯文只有簡略的長行,與本經(jīng)的文字外形不一致。本經(jīng)的文字有長行、偈頌兩部份。長行的文勢,承《華嚴經(jīng)》第三十九卷普賢菩薩贊佛功德偈而來。善財童子...[詳情]

《普賢行愿品》偈頌 講記 38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

  ——《普賢行愿品》偈頌(38)

  第三講⒁

  果平法師 講授

  趣入諸劫趣入

  我能深入于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為一念際我皆入。

  在佛的境界上,時間是沒有障礙的,可以深入未來,窮盡未來所有劫的時間為一念,也可以將三世所有一切劫的時間,以一念來含攝,無量劫可以納為現(xiàn)前一念,對這一念佛能夠瞬間趣入。

  我們看到很多成就者,在他的境界里,時間對他來講是無有障礙的。因為時空是依有情而假立。假如說我們,已經(jīng)證入到了無我的境界,那因我而安立的時空也就會消失。這個境界我們很難想象,因為對大多數(shù)人來講,應(yīng)該說對在座的所有人來講,“我”是真實的,那么依“我”而安立的時空也就是真實的。我們無法超越時空,就是因為我們難以跨越“我”這個障礙。

  如果一個人已經(jīng)證悟到了空性,已經(jīng)證悟到了無我的境界,那么時空在他面前就不再那么真實,因為我是不真實的,因之而建立的時空,也不可能再真實。但這種境界對于堅執(zhí)自我的人,是非常難以想象的。

  真實的“我”存在嗎?我們經(jīng)常在誦《心經(jīng)》,《心經(jīng)》里就講到了“照見五蘊皆空”,認真分析一下,這個“我”,到底是由哪些東西組成的呢?就這五樣?xùn)|西,色、受、想、行、識。那色、受、想、行、識,是不是又是真真實實存在的呢?《心經(jīng)》告訴我們,五蘊皆空。它們也是因緣條件和合而成的,沒有哪樣是真實的。

  比方說我們說到色,也就是說我們由地、水、火、風四大組成的身體,這個身體是真實的嗎?不真實。因為醫(yī)生告訴我們,十二年我們?nèi)淼募毎獡Q一次,那么我們昨天的色身,是不是我們今天的色身呢?如果我們從醫(yī)學(xué)的角度來講,已經(jīng)不是了。因為我們的細胞每時每刻沒有停止過新陳代謝,我們又怎么能認可這色身是真實的呢?對不對,它本身是剎那變化的,如果真實,那么哪一刻是自己呢?

  再說受蘊,從感受上來講,我們可以把受蘊分為三種感受,苦受、樂受和不苦不樂受。可能前一刻的我們還感受苦,但是這一刻我們已經(jīng)很快樂了,對于同樣無常變化的感受,哪一刻的感受是真實的呢?是不是。如果受蘊是“我”,那么哪一刻的受是我們所堅執(zhí)的“我”呢?

  想蘊也是一樣的,我們現(xiàn)前的思維想法,也是在剎那變化,哪一刻的想是真實的呢?可能說我們昨天有一個想法,但今天又已經(jīng)否定了,對不對?小的時候我們有很多的理想,想這樣想那樣,但這些都已被現(xiàn)在的我們否定了,如潮水般涌動不停的想蘊,哪一個是真實的?哪一個是不變的“我”呢?

  行蘊也是這樣的,行就是我們的造作。每天身口意造作的三業(yè),可能前一刻的我們還在修善法,但下一刻卻有一個人來指使我們,身不由己地,我們又可能去造惡業(yè)了。所以行蘊也是不定的,非真實的。

  識蘊也是同樣的,我們的八識哪一刻又曾經(jīng)停止過呢?如果認真的分析的話,這“五蘊”根本是靠不住的,其中沒有一個是真實的。如果五蘊不真實,那由五蘊組成的我,又怎么可能是真實的呢?對不對?當然很多的時候,我們根本就沒有認真地去想過,自己貪執(zhí)的東西,到底為什么去貪執(zhí)它?它值不值得自己去貪執(zhí)它?如果哪一次或哪一刻我們把這個問題想清楚了,我們就會突然開悟!那么這個因“我”而建立的一切虛妄境界,就會消失,我們也就不會再受這些妄境的障礙。

  我們會悟入到真實,因為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都是依“我”而建立的妄境,都不是真實的。在唯識宗里有這樣一個比喻。說我們到黑屋子里面,這個黑屋子很暗,我們看不清楚,里面其實有一條繩子。因為這條繩子太像一條蛇了,再加上這個屋子太暗了,我們看不清楚它,就誤以為它是一條蛇。那么因懼怕蛇而生起的一切恐懼,立刻就會占據(jù)我們的內(nèi)心,對吧?我們要想逃離,甚至害怕得尖叫。

  這時,突然有一個人,把這屋子的燈給我們打開了。噢,我們看到了,其實讓我們害怕的那條蛇,并不是真正的蛇,它只是一條繩子而已。當我們明白真相,那我們剛才要想逃離的想法,就會馬上消失,而剛才內(nèi)心生起的那種恐懼,也就會馬上消失。

  我們對輪回的恐懼,對世間一切痛苦的恐懼,對一切所有假相的恐懼,如果有一天我們真正悟入到無我的時候,這一切恐懼也會消失。因為不管我們的貪執(zhí)也好,煩惱也好,這一切都是因“我”而建立。假如哪一天我們真正明白了這個“我”,本來就是不存在的,那因之而建立的這一切的貪、瞋、癡,就會消失。

  說到這里,如果平時沒有一點教理基礎(chǔ)、或者之前沒有聽聞過佛的這種甚深知見,第一次接受時可能很難想得清楚,但是我們?nèi)绻卸嘁恍┑臋C會,能夠多聽聞這樣的教法的話,就可以真正明白我們這一生努力的目標應(yīng)該是什么了。

  好!今天講到了趣入諸劫趣入。謝謝大家!

精彩推薦
推薦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