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苦之道 六、道品 四
四、
有一乘道凈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酒踅(jīng) 道品誦】
佛滅約五世紀之后,佛教界開始流行三乘的說法,說是有聲聞、緣覺、菩薩三乘。到了距佛滅二十五個世紀的現(xiàn)代,也還有三乘并行于世,稱為小乘、大乘、金剛乘。其實佛陀本人只說一乘,能凈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的一乘道。
這一乘道就是以正見為導,一味趣向解脫涅槃的四念處。無論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或小乘、大乘、金剛乘,只要違背四念處的即非佛乘,它們再深奧、再迷人,也不是用以實踐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于舍的梵行,不能幫助修行者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
所說一切法,一切法者謂四念處,是名正說!酒踅(jīng) 道品誦】
曾經(jīng),佛陀也講:所說一切法,一切法者謂六入處。若說五受陰是一切法,或緣起法是一切法,其實也都不違佛法正義,而四念處的一切法則囊括了五陰、六入、緣起等所有的世間、世間法,囊括所有生命存續(xù)、活動的一切法。在道品的修習中,以身、受、心、法四個面向的觀察來正念正知一切法的無常非我,以達成于諸世間皆無所取的目標。
如來說法無有終極,聽法盡壽、百歲命終,如來說法猶不能盡。當知如來所說無量無邊,名、句、味、身亦復無量、無有終極,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謂身念處,受、心、法念處。是故,比丘!于四念處修習,起增上欲,精勤方便,正念正智,應當學。【契經(jīng) 道品誦】
佛陀說法不離生命實際現(xiàn)象,而四念處正是對生命現(xiàn)象的密切觀察。因此,佛陀所說無論是四圣諦、五陰、六入、緣起等諸法,其實都是為教導四念處而說;都是為四念處的修習奠定基礎(chǔ)。
四念處的觀察已不僅是知見的澄清,更進一步地涉入了修習梵行的領(lǐng)域。眾生生生世世輪回在求生的僵化模式中,對于如何滿足五受陰或如何追逐六入處的技能非常熟練,老實說,聽聞、思惟、理解正法的過程并未與平常的思考方式相去太遠,見法時大徹大悟的法喜感動也與一般豁然開朗的經(jīng)驗相仿佛,但四念處的修習則已正式起修梵行、著手進行輪回模式的扭轉(zhuǎn),這可不是眾生所習慣、安適的工作?梢韵胍,在這陌生、違反習性的修行路上,眾生將是如何的笨拙、顛躑、挫折、灰心乃至抗拒。
所以,佛陀苦心孤詣地以各種善巧方便為四念處說各式各樣的譬喻,在這一次又一次的叮嚀、一篇又一篇的譬喻中,學法者很難不感受到佛陀投注其間的心血及對弟子殷殷切切、苦口婆心的悲愍,教人忍不住同意佛陀所說「大師慈悲安慰弟子,為其所作我今已作!沟臒o盡悲心,若說:如來所說無量無邊,名、句、味、身亦復無量、無有終極,所謂四念處?梢稽c也不為過!所有那精彩、饒富文學情趣又寓意深長的譬喻便不在此冗言介紹了,留給讀者親自閱讀經(jīng)典時再細細去玩味、領(lǐng)略。
云何修四念處?謂內(nèi)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正知、正念,調(diào)伏世間憂悲;外身、內(nèi)外身觀住,精勤方便,正念正知,調(diào)伏世間憂悲。如是受、心、法,內(nèi)法、外法、內(nèi)外法觀念住,精勤方便,正念正知,調(diào)伏世間憂悲。是名比丘修四念處!酒踅(jīng) 道品誦】
四念處是修梵行時心念所住的四個處所,這四個處所分別是身、受、心、法四處,從字面看來四念處是相當單純的,可是卻依其名衍生出許多各行其是的修行法門,同樣還是那個老問題,在沒有正見可供依循的情況下,每個禪修者乃至大宗師、大祖師都使出渾身解數(shù)于盲修瞎練。
食集則身集、食滅則身沒,如是隨身集觀住、隨身滅觀住,隨身集、滅觀住則無所依住,于諸世間永無所取。
如是觸集則受集、觸滅則受沒,如是隨集法觀受住、隨滅法觀受住,隨集、滅法觀受住則無所依住,于諸世間都無所取。
名色集則心集、名色滅則心沒,隨集法觀心住、隨滅法觀心住,隨集、滅法觀心住則無所依住,于諸世間則無所取。
憶念集則法集、憶念滅則法沒,隨集法觀法住、隨滅法觀法住,隨集滅法觀法住則無所依住,于諸世間則無所取。是名四念處集、四念處沒!酒踅(jīng) 道品誦】
生命靠食物的攝取而得以存活。食,當然指所有的四食──麁摶食、細觸食、意思食、識食;食所喂養(yǎng)的生命當然也包括全部的五受陰──四大色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和六識身。梵行的目標是讓純大苦聚的五蘊身于未來世永盡無余,所以修身念處的重點在于斷絕長養(yǎng)未來世五蘊身之食的供應。當然,即使是佛陀在入滅前也還是要吃、要看、要與人互動,但圣者僅是不令現(xiàn)法(既有的五受陰)承受不必要的苦受,并非在欲貪的驅(qū)役下追逐四食的滿足,這兩者的分別不可能由旁人逐事劃分,有心擔負起梵行責任的修行者得在每一次臨事之際自行作果決的判斷,而這果斷的功夫可得從平時的正見、正思惟練起。身念處的修習必須非常明確地覺察自己是否每逢美食(四食)當前便胃口大開,迫不及待地急欲吞啖四食,長養(yǎng)未來世的五受陰,令純大苦聚再再集起。
感官對人的影響是無與倫比的,受、想、思、識都是由觸而生;感受更是左右了眾生有意無意的一切作為,所以特別將觸與受提出來加重住念。感官作用所及而影響的一切受,足以促成整個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輪回,全篇的〈六入誦〉幾乎全都在強調(diào)這一點。當知苦、樂、不苦不樂與貪、瞋、癡的引發(fā)并非源于外在的人、事、物,而是無常的感官不可能藉由任何的觸而得到自我的安定與滿足,敵人不在外面而是自己。無常生滅的觸非我、因觸而起的種種受也非我,除非先能如實體悟到這一點,否則不可能心甘情愿地觸滅則受滅,乃至純大苦聚滅。因此修受念處便要著重于對感官的敏銳覺觀,不可糊里糊涂地因感官刺激而起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就隨生貪欲、瞋恚、愚癡。
名與色總括了所有與生俱來的生命機制,名色的運作具有引發(fā)心理作用的效果,隨著不同狀態(tài)的名色造成愛欲、好惡、情緒甚至壓力等不同的心境,如此才能醞釀力量推動生命進一步地反應與進展。與名色「配備」式功能不同,心可以跟無明煩惱相應,也可以和清凈梵行相應,心能決定以何種態(tài)度處理名色所提供的訊息。修行者正觀名色的無常變易是無奈的事實,但大可不必無奈地任名色左右心情!能正念正知名色的無常非我,便可以拒受名色的擺布,得心解脫。修心念處的要訣首重在如實了知名與色的生命現(xiàn)象不是我、不屬于我,而且這種如實了知必須非常地熟練老道,乃至成為一種習慣反應,臨事不必再經(jīng)過猶豫、踟躕,那么心自然不會跟著名色的生生滅滅而上上下下、苦苦惱惱。心念住成就的人,保證不必趕搭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的列車。
法,指生活中所歷經(jīng)的每一個過程,所以也可以簡潔地以緣起法來代表,所有那些生活中曾經(jīng)經(jīng)驗或曾經(jīng)發(fā)生的識、名色乃至老病死憂悲惱苦等種種事件,如果不去提起、不再憶及,那么它們就等于不存在。當觸景生情或下意識隨之反應時,那些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法就隨之生起并產(chǎn)生影響力,乃至再度被強化,所以說憶念集則法集;但正如眾所周知「時間會沖淡一切」,憶念滅則法沒,憶念不是實在的,法也就不是實在的,在緣起無我的實況下,無明乃至老病死的世間一切法根本不值得讓人戀著難舍,它們的是非、價值、意義全都隨著記憶的生生滅滅而長長消消,住念在這個真相中,哪還有什么放不下的?修法念處的重點不在于處理已現(xiàn)前的諸法,而是對未來的法(生命現(xiàn)象)不再愛著、不再欲貪、不再向往、不愿它們再再生起,一心欲以梵行的修習做到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是以修行者必須警覺自己是否陷入憶念;陷入種種憧憬、想象、回憶;陷入一切是非、價值、意義的執(zhí)取,造成進一步陷入憶念集則法集乃至純大苦聚集的輪回老調(diào)。
「隨集法觀身(受、心、法)住、隨滅法觀身住,隨集滅法觀身住則無所依住,于諸世間則無所取!惯@整段經(jīng)文的重點在于「隨」「觀」二字,之所以稱為念處,便是心念隨時都該安住之處,在生活中身、受、心、法的運作是不曾一刻靜止的,梵行、禪修的目的就是在訓練心念時時刻刻都能跟得上這身、受、心、法活潑潑的躍動,盯緊它們、觀照它們,修行者不許在迷迷糊糊、搞不清狀況的情形下再度放任它們?nèi)≈篱g,隨無明、隨欲貪、隨輪回而轉(zhuǎn)。四念處是最標準的禪修,沒有足夠的念力、定力絕不可能跟得上所有生活中早已成慣性的自然反應,更遑論節(jié)制、主導它們;但四念處也絕不是在定中修的,身、受、心、法的覺觀若不落實于日常生活中就沒有梵行、沒有念住可言。若問修行要怎么修?這段經(jīng)文就是答案!
四念處并沒有先后次第之分,無論是身、受、心、法中的哪一個念處,全是生命體的綜觀與透視,之所以分為四處不過是方便由四個面向切入,好比〈六入誦〉中有幾處雖論六根而不談四食,卻也都概略地稱做身念處。與其沒頭沒腦地忙著訓練慢慢走路以感覺腳底觸地的覺受,倒不如先懂得總覽身、受、心、法這四處集起與散滅的癥結(jié),以及認清它們推動生死輪回的流程,才真能明白為什么住念于四念處可以達成無所依住,于諸世間都無所取的因果原理。
四念處善系心住,知前后升降。所以者何?心于外求,然后制令求其心,散亂心、不解脫,皆如實知!酒踅(jīng) 道品誦】
應該是佛世時在用語上大家都已經(jīng)有了不待言詮的共同默契,所以有些法句佛陀就不再作詳細解說,可是對于未及躋身那項共同默契的后人而言,不知該如何正確解讀的無力感就會油然而生,譬如四念處的內(nèi)身、外身、內(nèi)外身就叫人不知如何作內(nèi)外之分,即使比對南傳經(jīng)典的同一句經(jīng)文也沒多少助益。這內(nèi)與外究竟所指為何?先觀察自己再觀察別人嗎?果真就有禪修者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世間法來附會,而且還一路順暢地聯(lián)結(jié)上菩薩慈憫眾生的大悲愿。但正向出世間的正法律怎可能在教導了一整套厭、離欲、滅盡的梵行之后,忽然間又和「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菩薩道接軌了呢?
解開疑慮的唯一方法是依《契經(jīng)》來解釋《契經(jīng)》的原則。許多佛法的名相、專有名詞經(jīng)過歷代的衍繹、遞嬗,早已和原義相去甚遠,例如「無記」原指不予記說,也就是不給予答復的意思,可是到了唯識學「無記」成了善心所與惡心所之外不特別作意善、惡的心所,如果將十四無記解釋為十四種不善不惡的作意豈不是鬧了大笑話。依著以原始教法解釋原始教法的原則,這里再縮小范圍依〈念處相應〉的經(jīng)文來解開〈念處相應〉的疑竇。
眾生一向都是習慣心于外求,譬如說唯恐住處地板的濕氣引起風濕病而抱怨;共住的道友從不肯清洗共用的浴廁造成爭執(zhí)等諸如此類的外在事情。而修四念處就是要制令求其心,看清楚擔心風濕是對色身的愛執(zhí);對輪洗浴廁的在意是執(zhí)取了清潔與公平的觀念,這其實都無關(guān)環(huán)境或他人,而是對身、受、心、法的執(zhí)持不舍。制令求其心是一種攝念、專注的功夫,修四念處令行者對自己內(nèi)心的動向了了明明,心念是住于身、受、心、法的任一處,或住于內(nèi)、外、內(nèi)外,修行者都必須像牧羊人清楚自己的羊在哪里、在干什么那般地清楚自己的心念在哪里、在干什么;不可以自陷于情境之中卻沒有一點自覺,那簡直就像從牧羊人的角色搖身一變成了迷途羔羊。
當取自心相莫令外散。所以者何?若彼比丘愚癡、不辯、不善,不取自心相而取外相,然后退減、自生障閡。……若有比丘黠慧、才辯、善巧方便取內(nèi)心已,然后取于外相。彼于后時終不退減、自生障閡!酒踅(jīng) 道品誦】
當修行者愚癡、不辯、不善,不取自心相而取外相時,便直接造成于道業(yè)退減、自生障閡的后果;若能黠慧、才辯、善巧方便取內(nèi)心已,然后取于外相,那就可以做到即使眼常識色乃至意常識法,也終不退減、自生障閡。不取自心相而取外相是整個四念處重點對治的惡習,它幾乎占了四念處經(jīng)文絕大部分的篇幅,例如:
汝等比丘亦應如是,于自境界所行之處,應善守持,離他境界,應當學。
比丘!他處他境界者,謂五欲境界。眼見可意愛念妙色,欲心染著;耳識聲、鼻識香、舌識味、身識觸可意愛念妙觸,欲心染著。是名比丘他處他境界。
比丘!自處父母境界者,謂四念處。云何為四?謂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是故,比丘!于自行處父母境界而自游行,遠離他處他境界,應當學。【契經(jīng) 道品誦】
他處、他境界套用俚語就是別人的地盤。五欲境界就是外相、就是修行者的他處、他境界,修行者在五欲境界的地盤上是無能自主任人宰割的,他將會發(fā)現(xiàn)自己不但失去修梵行的支持與權(quán)利,也失落了修梵行的意愿與堅持,再度墮入塵俗、墮入輪回。相反地四念處是修行者自己可以通盤掌握的勢力范圍,是自所行處、父母境界,它支持、安頓并滋育梵行。佛陀當然要求弟子于自境界所行之處應善守持,離他境界。
如是,比丘!愚癡凡夫依聚落住,晨朝著衣持缽,入村乞食,不喜護身,不守根門,眼見色已則生染著,耳、聲,鼻、香,舌、味,身、觸皆生染著。愚癡比丘內(nèi)根外境被五縛已,隨魔所欲。
是故,比丘!當如是學:于自所行處、父母境界依止而住,莫隨他處、他境界行。云何比丘自所行處、父母境界?謂四念處||身身觀念住,受、心、法法觀念住!酒踅(jīng) 道品誦】
猶如單元小說或單元劇,在每一集的開頭總得對劇情綱要做一番交代,佛陀說法也一樣,對于某些需要特別留意的事項,佛陀總會在每一次對弟子說法時不厭其煩地一再提出、一再叮嚀。如同這一經(jīng)又再度提及的,在教授與禪修有關(guān)的教法時,入村乞食這個最容易放逸諸根的機會就不斷地受到告誡、警示,它實在是比丘修行道上無可避免的強力誘惑。
若修行者外出乞食時任眼見色已則生染著,耳、聲,鼻、香,舌、味,身、觸皆生染著就是取外相,內(nèi)根接觸外境而生染著令修行者陷溺其間,被五縛已,隨魔所欲,不能得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輪回。這說的還是佛世的比丘,今人大半不再托缽了,可是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的五縛已經(jīng)滲透至修行人全天候的生活面,今人的修道生活只有比古人更艱辛,更難設(shè)防。
汝等比丘!勤攝心住,正念正智,今庵羅女來,是故誡汝。云何為比丘勤攝心住?若比丘已生惡、不善法當斷,生欲方便,精進攝心;未生惡、不善法不令起;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令住不忘,修習增滿,生欲方便,精勤攝心。是名比丘勤攝心住。
云何名比丘正智?若比丘去來威儀常隨正智,回顧視瞻,屈伸俯仰,執(zhí)持衣缽,行住坐臥,眠覺語默,皆隨正智住。是正智。
云何正念?若比丘內(nèi)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diào)伏世間貪憂。如是受、心、法法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diào)伏世間貪憂。是名比丘正念。
是故汝等勤攝其心,正智正念。今庵羅女來,是故誡汝!酒踅(jīng) 道品誦】
如果有正規(guī)的僧團可供依護、蔽蔭,修行者就很容易作重點防御,譬如說入村乞食后,一回到僧團就得以放下心防,讓心念輕輕松松地只須專注于禪修的主題;蛘弋斢邢疋至_女這般年輕貌美、儀態(tài)萬千的異性進入僧中請教佛法時,比丘們只要特別勤攝心住,就可以保障接下來的作息恢復正智正念的常態(tài)。唉!越是深入禪修、梵行的領(lǐng)域越是突顯僧團的重要性。
勤攝心住、正智、正念就是取自心相不取外相的詳細解說。勤攝心住重在一個勤字,四正勤、精進覺支與這勤攝心住的內(nèi)容都是一樣的:已生惡不善法令斷、未生惡不善法令不生;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令增長。所有勤奮精進的修行者,其勤奮精進的內(nèi)容就只有這斷惡生善一事別無其他,所以這善惡的分野最為重要。既是出世間法,就很容易辨別善惡了──趣向世間的即屬惡不善法;趣向出世間的則為善法!能助出世間梵行修習增滿,生欲方便,精勤攝心。是名比丘勤攝心住。
正智又譯作正知,在許多關(guān)于正念正知的經(jīng)文中,這智與知是相通的。去來威儀、回顧視瞻、屈伸俯仰、執(zhí)持衣缽、行住坐臥、眠覺語默,這幾句話包辦了出家人、修行者所有的身語行為,佛陀要求弟子對自己所有的身語行為、一舉一動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不允許有漫不經(jīng)心的慣性反射動作,修行者對發(fā)之于外的言行舉止能夠有「一切都在控制中」的清明覺照,才談得上心念的把握。比起心行,身語畢竟還是有跡可尋的,若連顯現(xiàn)在外的言行都照顧不周了,還侈言觀照無影無蹤、瞬息萬變的心念?
正念當然是對四念處的觀照。住念觀身、受、心、法,必須動用精勤方便、正智正念的基礎(chǔ)功夫。先能夠堅毅勇猛地去惡向善以防戀棧、駐足于世間誘惑,再加上小心地收斂照護威儀行止以免稍有不慎便誤觸世間法的天羅地網(wǎng),這才真能為自己營造一個安心住念于四念處情境。當修行者每一個心念都能安住在念處中,所有世間貪憂都會被揭去偽裝、欺瞞、哄騙的面具而現(xiàn)出原形,一些像「還不是為能安心辦道才得和居士套好交情」「不是我壞脾氣,實在是他太過份」這類不負責任的推托之辭,必將赤裸裸地顯露出自身陷溺于世間貪憂的實相。試問一個受世間貪、憂、惡不善法所羈絆而無能自覺、自制的人,怎肯義無反顧地勇往解脫涅槃?恐怕當他被庵羅女般的世間五欲給迷了心竅,還要借口是上輩子的緣份,這輩子非還這筆孽債不可。
彼善男子難陀正念正知者,是善男子難陀觀身念處觀身受心法本訛寫作觀東南西北,一心正念,安住觀察;觀受、心、法念處亦復如是一心正念,安住觀察,如是觀者世間貪、憂、惡不善法不漏其心。彼善男子難陀覺諸受起、覺諸受住、覺諸受滅,正念而住不令散亂;覺諸想起、覺諸想住、覺諸想滅,正念而住不令散亂;覺諸覺起、覺諸覺住、覺諸覺滅,正念而住不令散亂。是名善男子難陀正念正智成就。【契經(jīng) 六入誦】
接著且舉一個正念正智成就的好榜樣──難陀。這難陀本是出身于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王族,天生就是健壯、俊美又多情的風流人物?墒且坏┧麏^發(fā)精勤于道業(yè)之后,整個人便徹頭徹尾地改頭換面,成了佛陀要求大家看齊的圣弟子:是故諸比丘當作是學!關(guān)閉根門如善男子難陀;飲食知量如善男子難陀;初夜后夜精勤修業(yè)如善男子難陀;正念正智成就如善男子難陀。如教授難陀法,亦當持是為其余人說。
修道的歷程所要面對、修正的不是環(huán)境所造成的阻撓障礙,而是借那些阻撓障礙而生懈怠、放逸、煩惱的心態(tài)。出身顯貴、富裕享樂、青春活躍、情深欲重的難陀有最好的借口作為不利修道生涯的遁辭,但由于他肯安住觀察自己的心念,敏銳捕捉每一個感受、想法、覺知的生起、留駐與消退,便了了然然地看透它們無常、非我、不真實的面貌,不致于受其牽制而造成「不取自心相而取外相,然后退減、自生障閡」的后果。
念住!念住!能逮得到、抓得住生生滅滅、生滅不已的心念才叫念住,否則就是五蓋覆心!
若圣弟子住于學地,未得上進安隱涅槃而方便求,彼于爾時當內(nèi)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diào)伏世間貪憂。如是受、心、法法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diào)伏世間貪憂。如是圣弟子多修習已,得盡諸漏,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xiàn)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酒踅(jīng) 道品誦】
列舉那么多分別內(nèi)外的念處經(jīng)之后,再讀到觀「內(nèi)身、外身、內(nèi)外身」這樣的經(jīng)文該不會再解讀為先觀自己再觀別人吧!對別人的觀察再細膩、再正確也無助于自身煩惱的解脫。
凡是隨他境界或取于外相,便是被身、受、心、法的情境給迷惑了。圣弟子修四念處并不是「我」在觀察身、受、心、法這些對象,「我」和身、受、心、法并不是對立的能觀和所觀的關(guān)系。事實是:在身、受、心、法的活動中,一切的我慢、一切的世間法才隨之集起與散滅。換言之,觀內(nèi)身(受、心、法)是正觀在身的運作中產(chǎn)生了「我」的概念;觀外身是正觀在身的活動中賦予了對世事的認知與理解;觀內(nèi)外身則是正觀內(nèi)身(我)和外身(世間)互動所產(chǎn)生的一切情境,這樣的正觀讓圣弟子如實體悟一切法無非僅是身、受、心、法的集起與散滅,無有真實。一旦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都能如此精勤方便地正智正念,便不會忘情地投入情境之中而隨他境界或取于外相,自然也就能調(diào)伏世間貪憂。圣弟子如是多修習已,得盡諸漏,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xiàn)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要求失去雙腿的人奔跑是辦不到的,要求聾子以電話同人交談也是辦不到的事,但修行一事沒有「辦不到」這項借口。就如同老煙槍不可能「辦不到」戒煙這件事,戒煙不過是停止吸煙這個動作。同理,只要修行者透徹看破心念無常、苦、無我的真相,便不可能「辦不到」調(diào)伏世間貪憂,那不過是停止進行染著、欲貪的作為便是。重點其實只在于這修行者的心有沒有果敢拒絕「取于外相」的擔當!
爾時,尊者富留那比丘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說現(xiàn)法、說滅熾然、說不待時、說正向、說即此見、說緣自覺。世尊!云何為現(xiàn)法、滅熾然、不待時、正向、即此見、緣自覺?」
佛告富留那:「善哉富留那!能作此問。富留那!諦聽!善思!當為汝說。富留那!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覺知色貪:我此內(nèi)有眼識色貪,我此內(nèi)有眼識色貪如實知。富留那!若眼見色已覺知色、覺知色貪:我此內(nèi)有眼識色貪如實知者,是名現(xiàn)見法。
云何滅熾然?云何不待時?云何正向?云何即此見?云何緣自覺?富留那!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不起色貪覺如實知:我有內(nèi)眼識色貪、不起色貪覺如實知。富留那!若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不起色貪覺如實知:已不起色貪覺如實知。是名滅熾然、不待時、正向、即此見、緣自覺。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埂酒踅(jīng) 六入誦】
佛陀正覺的思想是一貫的,從菩提樹下成道、鹿野苑初轉(zhuǎn)*輪一直到娑羅雙樹間最后說法,其間雖有無數(shù)次的說法、以無量無邊名、句、味、身為法作詮釋,但法的宗旨從未有過絲毫的變位走樣。《契經(jīng)》之中雖有那么許許多多自成單元的小經(jīng),但通篇讀來卻又匯為整體,首尾相連、一以貫之,沒有情節(jié)走調(diào)、交代不清或矛盾、自挖墻角的失誤發(fā)生。也只有在這么詳盡、圓滿、契應真理的思想體系下,依《契經(jīng)》解釋《契經(jīng)》的原則才可能成立,《契經(jīng)》是不能斷字取義、斷句取義,甚至不能斷經(jīng)取義的。
在〈道品誦 不壞凈相應〉中收錄了一些關(guān)于念佛、念法、念僧的教示,所謂的念法,佛陀解釋道:如來說正法律,現(xiàn)法離諸熾然、不待時節(jié)通達涅槃、即身觀察緣自覺知。在不懂得將《契經(jīng)》融會貫通的情況下,講經(jīng)法師總是自憑己見地詮釋念法的內(nèi)容。其實尊者富留那早已向佛陀請教過這個問題,但由于佛陀是以六入法門回答,所以這次的問答被編入〈六入誦〉中,雖字句略有更改,不過法義未曾稍異。富留那問的是:云何為現(xiàn)法、滅熾然、不待時、正向、即此見、緣自覺?
現(xiàn)法,是現(xiàn)前的法,更白地解釋是這一世生命的諸法。既是「現(xiàn)」就不是過去生也不是未來世,是這一輩子、是現(xiàn)在;而「法」指生命諸法,可以是五受陰、可以是六入處、可以是緣起法。
佛陀說法不在過去生是否曾積功累德,未來世能不能福德圓滿,而在于現(xiàn)生是否對生命諸法有所覺:覺知自己一切的生命活動、及生命活動中引發(fā)的欲貪,以感官為例:「眼見色已覺知色、覺知色貪:我此內(nèi)有眼識色貪,我此內(nèi)有眼識色貪如實知。」覺知自己感官的活動、覺知在感官活動過程中內(nèi)心引發(fā)的欲貪。能有這樣覺知的人就是現(xiàn)見法──見到現(xiàn)前的生命諸法。
正法律的修習是現(xiàn)法離諸熾然、不待時節(jié)通達涅槃、即身觀察緣自覺知的:「若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不起色貪覺如實知:已不起色貪覺如實知。是名滅熾然、不待時、正向、即此見、緣自覺。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谷粜扌姓咴谘垡娚珪r能如實知已經(jīng)再也不生起色貪覺,那他就會明白再沒有欲貪的動力可推動未來的生死輪回,F(xiàn)見法是先決條件,之后才可能在這一生便滅盡一切熾然煩惱;由于所觀察的對象純粹是已然具體展現(xiàn)的自身生命現(xiàn)象、自身生命活動,所以不必等待其他機緣條件的配合;通達涅槃又作正向涅槃,認清欲貪真相、不再生起欲貪就能究竟苦邊、寂滅涅槃;這一切的成就僅由于對自己生命的觀察,所以自己的修行成果也就只有自己最為清楚,完全不待他人的認同、認證。
大乘佛教有一種看法,說聲聞乘要想成就最終的阿羅漢果證速則三生、遲則六十劫,這樣的見解違反正見、正道,違背不待時節(jié)通達涅槃的圣教。具足正見、對佛法有正確信念的人決不聽信這種虛誑妄語。念法,就是透徹體悟生命真相后對正法生起的堅定信念,時時憶起此一信念的人不需要借信仰寄托情感、不需要倚仗冥冥之中的莫名力量,也不需要恐懼未知、恐懼命運,他只需要一心正念,安住觀察四念處。
- 上一篇:滅苦之道 六、道品 三
- 下一篇:滅苦之道 六、道品 五
- 滅苦之道 四、白衣
- 滅苦之道 序(真華長老)
- 滅苦之道 出版序(法遵)
- 滅苦之道 前言
- 滅苦之道 一、苦圣諦 一、正法
- 滅苦之道 一、苦圣諦 二、諸行
- 滅苦之道 一、苦圣諦 三、慢
- 滅苦之道 一、苦圣諦 四、世間
- 滅苦之道 一、苦圣諦 五、五受陰
- 滅苦之道 一、苦圣諦 六、六入處
- 滅苦之道 一、苦圣諦 七、緣生法
- 滅苦之道 一、苦圣諦 八、苦
- 滅苦之道 一、苦集圣諦 一、集起
- 滅苦之道 一、苦集圣諦 二、輪回
- 滅苦之道 一、苦集圣諦 三、業(yè)力
- 滅苦之道 一、苦集圣諦 四、四食
- 滅苦之道 一、苦集圣諦 五、識
- 滅苦之道 一、苦集圣諦 六、緣起法
- 滅苦之道 一、苦集圣諦 七、欲貪
- 滅苦之道 一、苦滅圣諦 一、究竟苦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