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苦之道 前言

前言

一、

有三法,世間所不愛、不念、不可意。何等為三?謂老、病、死。世間若無三法不可愛、不可念、不可意者,如來、應(yīng)、等正覺不出于世間,世間亦不知有如來、應(yīng)、等正覺知、見、說正法、律。

以世間有老、病、死三法不可愛、不可念、不可意故,是故如來、應(yīng)、等正覺出于世間,世間知有如來、應(yīng)、等正覺所知、所見、說正法、律!酒踅(jīng) 雜因誦】

傳說,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證悟,沉浸于無限法喜的感動之后,他考慮到現(xiàn)實問題:如此全然超越世間的真理,有誰能信解奉行呢?于是他曾打算立即入滅。

倘若佛法在于闡述因果報應(yīng),那么它并沒有超越神話!

倘若佛法在于昭示佛菩薩和上師的感應(yīng)加持,那么它并沒有超越信仰!

倘若佛法在于發(fā)揚慈悲喜舍的精神,那么它并沒有超越慈善救濟!

倘若佛法在于解釋宇宙萬法的生滅,那么它并沒有超越科學!

倘若佛法在于五戒十善的勸導,那么它并沒有超越道德!

倘若佛法在于禪境的修練,那么它并沒有超越瑜伽冥想!

倘若佛法在于阿毗達磨及自性空、有的論議,那么它并沒有超越哲學!

雖然這些都是世人所熟悉、贊賞的,但它們?nèi)紝儆谑篱g,不能超越世間。即使將它們?nèi)考釉谝粔K,也不值得釋迦牟尼感動得直欲入滅。

人們在生、老、病、死之間承受著憂、悲、惱、苦,沒有人能置身事外。佛陀成道之前深切關(guān)注這項無可避免的殘酷事實,并為此出家尋求因應(yīng)之道。終于,佛陀以智慧覺觀務(wù)實地解決了這項困境。這震古爍今的偉大功績,正是正法的珍貴之處!

許多人無視于老、病、死的脅迫,或是聽天由命、或是自恃少壯、或是忙于追逐世俗價值,人們往往無暇駐足于正法的勝義,畢竟它們已超越世間,無法以世間的標準衡量。誠如佛陀所疑慮:有誰能信解奉行呢?

二十五個世紀以來,為了將佛法傳布于世間,歷代祖師們各自發(fā)揮豐富的思想創(chuàng)意及宗教體驗,自由地詮釋佛法,雖然佛教思想史因而碩果累累,幾乎囊括世間所有美善之法,可是卻也使得佛陀所正覺、超乎世俗知識及想象的正法,就此隱沒不顯。

世間仍有不少愛好智慧的人,他們警覺到老、病、死的桎梏,懷疑世俗的價值與人生的意義,他們找尋真理卻苦無出路。事實上他們需要正法,并且他們也是正法唯一能提供幫助的人。

二、

時,尊者阿難白佛言:「奇哉!世尊!大師及諸弟子皆悉同法、同句、同義、同味,我今詣上座(名上座者)問如此義,亦以此義、此句、此味答我,如今世尊所說。我復詣五百比丘所,亦以此義、此句、此味而問,彼五百比丘亦以此義、此句、此味答,如今世尊所說。是故當知:師及弟子一切同法、同義、同句、同味。」

佛告阿難:「汝知彼上座為何如比丘?」

阿難白佛:「不知,世尊!」

佛告阿難:「上座者是阿羅漢,諸漏已盡,已舍重擔,正智心善解脫,彼五百比丘亦皆如是!埂酒踅(jīng) 雜因誦】

佛陀說法教授四十五年,未曾留下任何著作,因此要了解佛陀的知見,唯有經(jīng)過聲聞弟子的轉(zhuǎn)述,他們接受佛陀完整的指導,特別是阿羅漢弟子。凡夫與有學比丘聽聞佛陀的教示,尚有誤解、錯漏,但阿羅漢卻是正法活生生的示現(xiàn)。

阿羅漢證得與佛陀同等的五分法身,正法的實踐在阿羅漢比丘身上全然體現(xiàn),佛陀與諸阿羅漢弟子所知、所見的法沒有任何差異或絲毫出入。比丘們尊稱佛陀「阿羅漢」,因為佛陀具備阿羅漢的功德。所有的阿羅漢在正法的體證上是完全平等的。

雖然佛陀未曾留下任何著作,但還有阿羅漢。關(guān)懷生命的愛智者應(yīng)當關(guān)心阿羅漢為世人留下什么?

佛陀八十歲那年結(jié)夏安居之后,帶同尊者阿難等一行比丘離開毗舍離城,以老病之軀來到拘尸那羅,接著便在雙樹之間入滅了。另外在王舍城安居的迦葉比丘一行,則于佛陀入滅七日之后才趕到。將佛陀的遺體火化之后,迦葉比丘為正法的存續(xù)作了長遠的打算:決定將佛陀一生的教授、教誡結(jié)集起來。

尊者迦葉游歷恒河兩岸,邀約各國阿羅漢比丘,共同參與正法、律的結(jié)集審訂。次年的結(jié)夏安居,便在阿阇世王的全力護持下,于王舍城召開長達三個月的結(jié)集大會。為了取得與會資格,就是多聞第一的尊者阿難,也必須趕在會前取得阿羅漢的果證。這次結(jié)集的慎重嚴謹由此可見一斑。

佛陀教導弟子的方式,并沒有排定一系列的課程,按部就班地授課。而是依各弟子的思惟方式及理解能力給予各別指導、或在不同地點對不同僧眾作團體開示。因此許多比丘雖已證得阿羅漢,也不見得與聞佛陀每一次的說法。

是以結(jié)集的步驟是請與會的阿羅漢比丘們,各自復誦曾聽聞的教法,再經(jīng)由全體審核是否與正法的勝義相應(yīng)。通過了審核的法,便按照部類編訂全部匯集在一起,使散存于各比丘心中的法,藉由此次結(jié)集而貫串起來,以免當代圣者逐一涅槃后,世人認識正法的機會也隨之斷送。好比四散的鮮花,用線貫串成花蔓,不致散失;阿羅漢們所結(jié)集的法便稱為《修多羅》,修多羅是「線、綖、經(jīng)」的音譯,代表貫串真理之線!缎薅嗔_》又稱《相應(yīng)修多羅》,意為相應(yīng)于真理的教法!断鄳(yīng)修多羅》在許多漢譯經(jīng)典中被簡譯為《契經(jīng)》。

《修多羅》《相應(yīng)修多羅》《契經(jīng)》原始的古義僅代表王舍城此次所結(jié)集的法,和現(xiàn)代人對修多羅(佛經(jīng))的認知有相當大的差距。

《契經(jīng)》的內(nèi)容分為四誦﹝南傳經(jīng)典譯為四品﹞:五陰誦﹝蘊品﹞、六入誦﹝六處品﹞、雜因誦﹝因緣品﹞與道品誦﹝大品﹞,計近千經(jīng)。這四誦便是在王舍城結(jié)集,五百位阿羅漢審訂出來的結(jié)論,也是正法的正義。

除了法之外尚有律的結(jié)集。佛陀建立僧團,讓有志尋求生命解脫的優(yōu)秀人士能有專精修學的場所。僧團的主體是人而不是外在設(shè)施。比丘在僧團中學習、在僧團中生活、也在僧團中犯下過失。為了使所有比丘安心修學,佛陀也為比丘制訂戒律,令僧團得以和樂清凈,為追求正法的人不斷保有學法的環(huán)境。因此為了正法久住,律的結(jié)集同樣不可輕忽。所結(jié)集的律法同樣稱為《修多羅》,計有比丘二百余戒、比丘尼三百余戒。律的《修多羅》又譯為《戒經(jīng)》。

結(jié)集的結(jié)果沒有以文字記載,而是由參加結(jié)集的比丘們在三個月的會期中全部背誦起來。解夏之后,各國阿羅漢比丘回到自己居住的僧團,將這些法與律的《修多羅》,以口授的方式一代代傳承下去。這就是阿羅漢獻給人類最珍貴的禮物。

三、

如是,諸比丘!我成等正覺,自所見法,為人宣說者如手中樹葉。所以者何?彼法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明、慧、正覺、向于涅槃。

如大林樹葉,我成等正覺,自知正法,所不說者亦復如是。所以者何?彼法非義饒益、非法饒益、非梵行饒益、非明、慧、正覺、不向涅槃故。【契經(jīng) 雜因誦】

佛陀是人,他在人間生活,面對日,嵤,與各階層的人作各種對話。自然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直接曉以正法、不是所有的話題都深入正法的核心,在適當?shù)那闆r,佛陀也會為未見法的比丘作些道心的鼓舞、警策,或為世人導以世間良善端正之法,甚至曾指導太過肥胖的國王減肥。這類的言論阿羅漢比丘是不會將它們納入《契經(jīng)》之中的,因為它們并不順趣涅槃,既非佛陀證悟的珍貴內(nèi)涵,也無關(guān)于真理的發(fā)揚,若將因應(yīng)個人特殊需要而隨機開示的法納入《修多羅》,只會混淆正法的重點。

如今看來這個考量是相當正確的,可惜一般人尋求情感寄托的渴切遠超過理性的正思惟!缎薅嗔_》的正義雖有阿羅漢們苦心維護,但防線還是很快被沖破,佛弟子的宗教情感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就發(fā)揮了劣幣逐良幣的排擠效應(yīng),世間思惟湮沒了正法的思惟!

佛弟子在佛陀入滅之后益發(fā)懷念佛陀,許多人心中都深深烙印著佛陀帶給他們各種不同的覺省與感動。他們懷念佛陀對他們說過的話、懷念佛陀與自己之間的小故事。那些溫馨小品雖然不入結(jié)集,佛弟子卻不愿它們就此被遺忘,希望它們也能長久地被傳誦下去,深信它們一樣能對人有大助益而不斷公開宣揚。

日子隨著佛滅一天天、一年年的遠去,越來越多的法在四處流傳、人們越來越愿意接受只要是佛陀所說就是佛法的觀點。這些越來越龐雜的法,包括了佛說、諸大弟子說,也包括誤解、錯漏、挾以私見、甚至杜撰!因此,為了推斷新傳的法是否符合正法,僧團共立審核佛法的三個標準,稱之為佛語具三相:一、修多羅相應(yīng)(能得到契經(jīng)與戒經(jīng)的支持)。二、不越毘尼(不逾越律制)。三、不違法性(不違背正法的勝義)。這個標準實施了數(shù)十年,合乎這三個條件就準予認可為佛法。所以《修多羅》可以譬喻為佛法中的憲法,若國家的刑法、民法等法律違背了最高憲法就不能成立;同樣的,僧團中流傳的各種「佛法」若違背《修多羅》便不足采信。

佛陀入滅將近百年時,發(fā)生了一件轟動教界的大事,東西兩方的比丘,因?qū)渎傻牟煌忈尪饑乐卣妶?zhí)。為了整合僧眾的知見,法與律的再整理勢在必行,終于醞釀出第二次結(jié)集。

第二次結(jié)集的地點選定毗舍離城,總共七百位比丘參與其事。引起諍議的戒律問題決議從嚴處分(十事非法),并為《戒經(jīng)》作了詳盡的解說及附錄僧伽規(guī)制的細節(jié)。這便是所謂的《廣律》。

法的方面,由于被認可而流傳的佛法,在數(shù)量上已遠遠超過當初阿羅漢們結(jié)集的《契經(jīng)》,是以法的整編同樣不容忽視。在毗舍離結(jié)集中,佛法從原來的《契經(jīng)》大幅擴編為《四阿含》:屬于究竟義的《雜阿含》﹝南傳稱為相應(yīng)部﹞、重于論議的《中阿含》﹝中部﹞、解說世間法的《長阿含》﹝長部﹞、及依法數(shù)列增的《增一阿含》﹝增支部﹞!雌踅(jīng)〉則與〈偈誦〉〈記說〉這兩類佛滅初期便流傳于僧團中的佛法,共同輯入《雜阿含》﹝相應(yīng)部﹞中。

所謂阿含,義為輾轉(zhuǎn)傳來。以佛滅已近百年,佛陀的親傳弟子皆不復在人世,不再有人親承佛陀教授、教誡,甚至也鮮有人仍是直接受教于諸大聲聞圣眾了,比丘們所聞所學的佛法,皆由一代一代的僧眾輾轉(zhuǎn)傳誦而來,故結(jié)集時將所集的法稱為阿含,取其義為輾轉(zhuǎn)傳來的圣典!栋⒑放c《廣律》雖也收錄了法與律的《修多羅》,但由于結(jié)集的意趣已不同于佛陀初入滅時急于貫串四散的法,是以所結(jié)集的結(jié)果也不再以《修多羅》為名目。《廣律》與《四阿含》便是毗舍離結(jié)集的成果,也是當時整體僧團共同認可的律、法。雖然如此,僧眾的知見并沒有就此整合,也未能就此遏止新法不斷流出之勢。

很快地,完整的僧團分裂成見解不同的部派。新的法仍繼續(xù)從各處傳出,《四部阿含》以外的法通通輯入《雜藏》﹝小部﹞。原本,佛弟子遵奉的教義僅止于法(音譯為達磨)與律(毗奈耶),但漸漸地,佛教徒大量著作論典詮釋佛法,這些論典也是法,為了分別起見,所有號稱「佛說」的法便一律稱為佛經(jīng)(修多羅),至于佛教徒詮釋法的著作則統(tǒng)稱為論(阿毗達磨)。從此,經(jīng)、律、論合稱《三藏》,成為佛弟子的必修科目。

幾個世紀過去了,佛教徒早已不受「佛語具三相」的標準所制限,隨著社會思潮的演進、因應(yīng)民眾信仰的需求及歷代大宗師的全新體驗、詮釋等,「佛經(jīng)」被毫無節(jié)制地大量編造。由于格局的限制,先是數(shù)量過多的《方等經(jīng)》從《雜藏》中獨立出來,接下來為數(shù)更加龐大的《大乘經(jīng)》又從《方等經(jīng)》中獨立出來。它們?nèi)挤Q為修多羅,它們以多取勝,它們包含了一切世間善法,它們屬于世間,它們易為世人了解、接受,它們不再口口相傳而改以文字抄錄大量流通,它們?nèi)〈税⒘_漢結(jié)集的《相應(yīng)修多羅》。

如今佛法多得有如大林中的樹葉,但它們非義饒益、非法饒益、非梵行饒益、非明、慧、正覺、不向涅槃。而佛陀手中那把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明、慧、正覺、正向涅槃的正法之葉,卻在人類的世間思惟中湮沒了!

遺憾的是,那些有智慧理解正法、有毅力追求解脫的善男子、善女人,從此迷失在浩瀚如汪洋的三藏十二部經(jīng)中,再難回歸佛陀辛苦體證、宣說的古仙人道了!

四、

爾時,世尊以爪甲擎土已,告諸比丘:「于意云何?我爪甲上土為多?此大地土多?」

諸比丘白佛言:「世尊甲上土甚少少耳;此大地土甚多無量,乃至算數(shù)譬類不可為比!

佛告比丘:「如甲上土者,如是眾生知此法、律者亦如是;如大地土,如是眾生不知法、律者亦爾!埂酒踅(jīng) 雜因誦】

《契經(jīng)》之所以被漠視,是根源于人們的短視與無知。事實上,佛陀從未高談「廣度眾生」的遠大理想。相反的,他很清楚有條件了解、實踐正法律的人實在太少、太少了。他能作的只是提供經(jīng)驗給有同樣需要的人,為世人保留學習正法的機會。

佛法的核心是滅苦之道,它并不教導如何面對生活、如何面對死亡;佛法教導如何拒絕痛苦又無謂的生生死死。從生到死就是世間,佛法教人出離世間。

然而,人們畢竟是熱衷于生命的,一般人所希望佛法能提供的是:如何讓生活更順利、更滿足,以及在信仰的支持中更坦然無懼地面對死亡而無所遺憾。赤裸裸地表明佛法旨在教導人們出離世間,不免要令人誤解佛法只是某些受到重大刺激或太悲觀、太消極的人,借以逃避現(xiàn)實的麻醉劑。歷代多少祖師大德便是因此羞于承認佛教的厭世而特別表現(xiàn)得積極入世,以期扭轉(zhuǎn)世人對佛法的認知。

這兩者都無關(guān)于佛陀真正的教法,佛法非但既不消極也不入世,甚至可以斷言只有佛法才不逃避無可閃躲的生命議題,積極面對現(xiàn)實:只要對生命的真相毫無所知,那么生活中所預設(shè)的一切價值全都沒有穩(wěn)固的基礎(chǔ),隨便一點狀況便毀于一旦;若非根植于生命的真義,任何遠大抱負與奮斗努力,基本上都無異一時興起的兒戲。

對佛法的一切誤解來自對生命的無知!眾生備受生命的煎熬,卻仍然頑固地兀守對人生的憧憬,盡心盡力地滿足需索無度的生活所需,再無余裕去探索生命的真相。一般人的生活態(tài)度都建立在「老病死既遙遠又與我無關(guān)」的幻覺上,耽溺于「只要讓我一展所長,所有困擾必定迎刃而解」的追逐游戲中,即便是關(guān)心生命終點的人,也只期望能安詳滿足地死去,從不曾真正面對自己生命的嚴肅課題。

一心期待生活更順利滿足、期待在信仰的支持中能更坦然無懼面對死亡的人,多如大地之土;愿意平心靜氣深入生命真相而出離世間的智者,則少如掐在佛陀手指甲上的那一小撮土。

佛陀明白,唯有正法能昭示生命的真相、引導生命的解脫。于是他以長達四十五年時間,善巧地向世人宣說正法,直到安詳入滅,完成他個人的究竟解脫。這四十五年的教授、教誡,并不如超級市場或百貨公司般地供應(yīng)一切所需,而是讓真正的智者有機會認識正法、走上正道。普遍的社會大眾誤解、漠視佛法在所難免,而且也并不重要。但那些渴求真理的菁英份子無法尋得真理的苦悶,則是佛陀愿意勤苦說法的原動力。

如今既已有多如「大林中葉」的三藏十二部經(jīng)供應(yīng)一般人的需求,那么也讓《修多羅》的正義還原,提供「甲上土」那一小撮智者最深沉、最深切的需要。

五、

我與汝等于四圣諦無知、無見、無隨順覺、無隨順受者,應(yīng)當長夜驅(qū)馳生死。

以我及汝于此苦圣諦順知、順入,斷諸有流,盡諸生死,不受后有。于苦集圣諦、苦滅圣諦、苦滅道跡圣諦順知、順入,斷諸有流,盡諸生死,不受后有。

是故,比丘!于四圣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修無間等!酒踅(jīng) 雜因誦】

印度文明最了不起的成就就是禪定。藉助禪定,人類才得以發(fā)現(xiàn)生命輪回的事實。從生到死、從死到生,生死死生,眾生在五道(天、人、畜生、餓鬼、地獄)中翻滾、輪轉(zhuǎn),無止息處。輪回的觀念不在于提醒人們負起善惡果報的責任感,而是更深入地反省:如此周而復始的生死流轉(zhuǎn),究竟有何意義?有何目的?印度人于是開展出迥異于其他文化的解脫觀。也正是這套解脫觀令印度哲學得以衍生出了不起的修行文化,使大批大批的社會精英將全部的生命投注于哲學理想的實現(xiàn),成為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guān)的具體社會運動。

然而,禪定的功用只是擴大了人們的視界,生命的期限從今生延續(xù)至生死輪回,世間的舞臺由人身拓展為五道眾生。但生命的茫然依舊、世間的苦迫依舊。解脫,光靠禪定是無能為力的。

佛陀是位優(yōu)異的修行者,舉凡印度文化中所有的修行方法及修行理論,佛陀無不精通。成佛前,他實踐過所有的修行,并且每一種修行都能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所得到的卻只是頹然地證實它們?nèi)疾皇钦胬怼⑷紵o助于解脫。他明白,答案唯有靠自己以智慧去尋求了。

在尼連禪河畔,他來到一棵菩提樹下靜坐沉思,舍棄一切臆測、想象及傳說,以生命完整、實際的運作過程為對象,經(jīng)過嚴謹?shù)赜^察、精確地探究、審慎地思惟。終于,這亙古迷思得到解答、輪回鎖煉由此斬斷、涅槃闈幕終告開啟、等正覺者出現(xiàn)于世。

成等正覺之后,佛陀愿將這寶貴的體驗貽享世人,經(jīng)過歸納整理,將所知、所見的正法,以四圣諦向世人講說。

四圣諦是佛陀正覺的內(nèi)容、正法的軸心、契經(jīng)的宗要。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生命的意義何在?這一切的疑惑,全都將在四圣諦的解析下冰消瓦解。若是能進一步地實踐四圣諦,便能進趣修行的終極目標──斷諸有流,盡諸生死,不受后有。

反之,若于四圣諦無知、無見、無隨順覺、無隨順受者,縱使精通三藏教典、辯才無礙,證得禪定神通、瑞相感應(yīng),仍然不能豁免長夜驅(qū)馳生死。

四圣諦分別為:苦圣諦、苦集圣諦、苦滅圣諦、苦滅道跡圣諦!缚唷故鞘ブB、是真理、是見法及解脫的重大關(guān)鍵。倘若不能明白圣諦全然在這苦的探究及解決,便不可能理解正法。

滅苦,是修學佛法不可或忘的唯一目標。何者為苦?苦從何來?苦如何滅?如何訓練滅苦的技能?這是所有人類文明中最重要、最有價值、至高無上的智慧,也是佛陀唯一想告知世人的真理。

距佛陀入滅已兩千五百年的今日,「知苦滅苦」唯有從北傳《雜阿含》與南傳《相應(yīng)部》的〈契經(jīng)〉去探究了。

六、

汝等比丘!慎莫思惟世間思惟。所以者何?世間思惟非義饒益、非法饒益、非梵行饒益、非智、非覺、不順涅槃。

汝等當正思惟:此苦圣諦、苦集圣諦、苦滅圣諦、苦滅道跡圣諦。所以者何?如此思惟則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正智、正覺、正向涅槃!酒踅(jīng) 雜因誦】

雖然,原始佛法的重要已為人發(fā)掘,但展讀《契經(jīng)》卻令人感到艱深晦澀、難以理解。問題其實不在經(jīng)文而在讀經(jīng)的人。世間思惟是人類與生俱來且不待學習的本能。人們依世間思惟待人處世、研究學問,也依世間思惟贊頌佛陀、研讀佛法。如此,縱使佛陀被形容得萬德莊嚴,佛法被充實得包羅萬象,仍是落入世間思惟,為佛所呵責。

何謂世間思惟?不消說,因自私自利而作奸犯科當然是基于世間思惟,但民族英雄憂國憂民的光耀典范也脫不開世間思惟的范疇,再更深入地追究下去,佛教徒那種不為自己求安樂、但愿眾生得離苦的宗教情操,又何嘗不是世間思惟!世間思惟的范圍實在太過廣泛也太過普遍,簡直不容列舉,僅能將它的運作過程稍作介紹,藉以描述世間思惟的定義。

感官是眾生接收資訊的管道,透過眼見、耳聞、鼻嗅、舌嘗、身觸、意知,每一個人揀選所關(guān)注的資訊營造了自己的世間。眾生放任自己的心意,隨逐這些資訊的節(jié)拍起舞:感受、想象、思量、辨識,依之發(fā)展自己的思惟模式。這樣的精神活動,一律歸納為世間思惟。它們是輪回的動力,推動眾生經(jīng)歷一世又一世的世間。

思惟四圣諦對人們而言,則是既陌生而又毫無概念的。它和世間思惟相反,必須沉著、敏銳地覺察自己感官和心意的一切活動,不令隨逐世間而翻滾攪動,并藉這樣的觀察,透視生命的真相、解決生命的問題。

《契經(jīng)》是四圣諦的詳細解說,倘若以世間思惟的方式解讀《契經(jīng)》,即不能避免謬以千里的差錯。本書將試圖放舍一切世間思惟的既成模式,以四圣諦為座標、以《契經(jīng)》為經(jīng)緯,逐步勾勒出這古仙人的滅苦之道。

精彩推薦
推薦內(nèi)容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