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嚴法師「建設人間凈土」理念根源 第四節(jié)(四)
51.《人生》雜志第10卷第4期(臺北:中華佛教文化館,1958年4月10日)。
52.同上。
53.釋圣嚴:《學思歷程》頁11。
54.僧人讀儒書,是寺院傳統(tǒng)。尤其到了明朝,三教會通,僧俗皆有以儒家的孔、孟言論來解釋或說明佛教的經典。虛大師繼此思潮,民國十四年提出了「宗孔孟以全人德」。所以佛教的「援儒入佛」,不必等到楊氏推舉民國的梁漱溟。
參曹仕邦:《中國沙門外學的研究·漢末至五代》頁9、15、17-18:「中國沙門以《十誦律》作理論上的依據而放心研習外學」;「僧史明志七歲到十五歲的小沙彌,先由僧師教授儒學,再學佛學的例子」;「自東晉以迄盛唐的數(shù)百年間,……古代僧伽會向小沙彌們先行教援儒,……儒學是中華文化的正統(tǒng),要識字讀書,……先讀本土圣賢所編撰的儒典,更能把握中華文字的應用!(臺北:東初出版社,1995年5月初版二刷)
參釋圣嚴譯:《中國佛教史概說》頁30:「元、明、清的時代推移,連帶可以探索到佛教之內部,因之而傾向于諸宗融合的局面;對外則形成儒、佛、道三教融合的風潮!(《法鼓全集光碟版》第二輯第二冊)。
參釋圣嚴:《太虛大師評傳》頁34-35:「三十七歲(民國十四年)是年,太虛大師多以儒學為佛化的方便,主以:1.建佛法以建信基,2.用老莊以解世紛,3.宗孔孟以全人德,4.歸佛法以暢生性。其至晚年發(fā)揚中國文化之論點,要亦不出于此!(《法鼓全集光碟版》第三輯第六冊《評介·勵行》)。
參釋圣嚴:《明末佛教研究》頁263:「有人把學問分成二門,一為經世的,一為出世的,儒為經世之學,佛為出世之學!(《法鼓全集電子版》第一輯第一冊)。
55.參考注解63,法師當時年紀小,會有儒、佛會通,當是受到講課老師的影響。而虛大師早于民國十四年,已宣說這樣的思想,那民國三十二年法師的老師,不排除是受虛大師影響。至于這方面語言的表達,法師可能受其研究「明末佛教」的影響。
56.亦可參閱(美麗的未來境界·上)《人生》雜志第9卷第10期頁12(臺北:中華佛教文化館,1957年10月10日):「人們不了解佛法,總認為佛法是消極悲觀和厭世的,如胡適先生所說:『因為厭惡現(xiàn)社會,故懸想那些無量壽、無量光的凈土。』但是梁啟超先生的見解就比較深入了,他說:『夫佛教本非厭世教也,然信仰佛教者,什九皆以厭世為動機!贿@幾句話說得中肯,但也說明了佛教后天的不幸!佛法本身乃是積極救世的宗教,尤其還是鼓勵『人生美化』,啟發(fā)『社會創(chuàng)造』的宗教!狗◣熗瑫r舉二例證明佛法不厭惡現(xiàn)實人生社會,并且還將現(xiàn)實的世界,給予無限希望:1.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所以才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菩薩(救世)精神;2.雖以「人生難得」教化世人,卻又歌頌「人生難得」,三世一切諸佛都是由人的境界,證得佛道。并舉一例,說明佛教對地球的壽命,有著多么的信心:釋迦牟尼佛入滅以后,迦葉尊者為了要親自把佛的衣缽交給彌勒,便拿著世尊的衣缽到雞足山入定,等待彌勒下生。
57.釋圣嚴:《學思歷程》頁47。
58.釋圣嚴:《人間佛教的人間凈土》頁467。
59.參《虛大師年譜》頁538。
60.參《七十年譜》頁1058。
61.參釋;:《教育理念》頁168附表5。
62.《師恩難報》頁13-14:「第一次遇到東老人,是一九四八年的春天,當時我在上海的靜安寺求學,……東老人辭出靜安寺的尊客寮后,如驚鴻一瞥,讓我見到了一下,風儀非常可敬的樣子,但卻并未如何地注意他!埂傅诙卧儆龅綎|老人時,……那是一九五二年的農歷新年,我與靜安寺的幾位同學,……向正在閉關的東老人拜年,但連我的名字也沒有來得及告訴他,僅在他關房前的樓梯口拜了一拜,便跟著大伙兒離開了!埂傅谌蝿t是一九五八年的佛誕節(jié),我去赴在臺北新公園舉行的慶祝大會,上海時代的老同學性如法師,把我拉到最前面的貴賓席,介紹給了東老人。……這次見面,東老人對我的印象極深,他再三地希望我能去他的文化館住住。我則說:如有休假的機會,一定會去親近他老人家。這是我第一次和東老人交談,所以在我的《歸程》中,把這當作正式見面的第一次!(《法鼓全集光碟版》第三輯第七冊《悼念·游化》)
63.林其賢:《七十年譜》頁114。
64.《歸程》頁213。
65.釋圣嚴:《歸程》頁209:「最初,性如法師曾向東老人提起,說我退役之后,重新出家之時,希望能給東老人做徒弟,東老人則說,他對收徒弟一事,并無什么興趣。后來,隆根法師也代我向東老人提到這個問題,他還是說無多興趣!埂笘|老人為了助成我的出家,盡了最大的努力,他自民國四十八年的六月下旬直到同年的十二月中旬,一直在為我的事情費神,也一直在為我的事情操心,他給我安慰和祝福,當我每遭挫折之時,他必給我鼓勵,我到北投去拜見他的時候,往往也會送我百呀八十元的零用錢。對于一個與他毫無淵源關系的我來說,這實在是一件難能可貴而銘感不已的事。」(臺北:法鼓文化,2001年8月二版三刷)。
釋圣嚴:《歸程》頁210:「以我的看法,從關系及情感上說,應該去請南老人成就;從恩義的觀點上來說,應該是請東老人成就!埂肝也皇峭髫摿x的人,也不是輕易能被任何方式束縛得住的人,所以,我還是決定拜一位剃度師;并在恩義的原則下,我便請求東老人成就出家了!
從世間法的倫理上說是「恩義」是真的,但就心行、理念而言,或可說是相應。就如《維摩經》里的一句話:「菩提心是菩薩凈土,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大正藏》第十四冊頁538中),就是因為信念相契于虛大師,因而促使現(xiàn)實因緣際會,來到虛大師的學生——「東老人」座下,再度出家。
66.釋圣嚴:《學思歷程》頁54。
67.釋圣嚴:《歸程》頁208。
68.參閱注釋7。
69.釋圣嚴:《歸程》頁80:「三十二年冬,母親上山一天;春,三十三年夏,回家三天」。
70.釋圣嚴:《歸程》頁59、49。
71.同上,頁53。
72.同上,頁55、77。
73.同上,頁105。
74.同上,頁83。
75.同上,頁95、97、98。
76.同上,頁105。
77.同上,頁104、109。
78.同上,頁104、108-109。
79.釋圣嚴:《學思歷程》頁12。
80.釋圣嚴:《歸程》頁135。
81.同上,頁121、126。
82.同上,頁85。
83.同上,頁91、143、149。
84.同上,頁126、135、133、128。
85.同上,頁132。
86.同上。
87.同上,頁132、134 、136。
88.同上,頁137。
89.同上,頁121。
90.同上,頁126。
91.教制、教產的改革,都是寺產的問題,而這關系著僧人的安身。外部——國家、流氓欲占為「已有」;內部嫡系子孫「理所當然」地視為「自己」。所以教制、教產看似二,實是一。因此當時許多寺院多以辦學為表,保護寺產為實,少有在教育上真用心。
92.同上,頁205。
93.同上,頁49、53、57-59、60、53。
94.林其賢:《七十年譜》頁55-58。
95.釋圣嚴:《學思歷程》頁44。
96.見林其賢:《七十年譜》頁55。
97.見釋印順:《平凡的一生》(增訂本)頁4(臺北:正聞出版社,1987年)。
98.釋印順:《佛法是救世之光》頁338(臺北:正聞出版社,2000年新刷一版)。
99.釋圣嚴:《歸程》頁65。
100.同上,頁53-55、76。
- 南禪七日(1)
- 心能轉物,即同如來--南懷瑾先生稀有開示之三
- 景德傳燈錄 第一卷
- 五燈會元 第一卷
- 授菩薩戒儀軌(一)
- 南禪七日(2)
- 碧巖錄 第一卷
- 南禪七日(4)
- 南禪七日(3)
- 《坐禪三昧經》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上)
- 指月錄目錄
- 南禪七日(5)
- 指月錄卷之一
- 南禪七日(6)
- 南禪七日(21)
- 南禪七日(7)
- 南禪七日(9)
- 宗鏡錄(1-4)
- 南禪七日(8)
- 南禪七日(10)
- 禪關策進(上)
- 南禪七日(11)
- 南禪七日(12)
- 南禪七日(13)
- 南禪七日(14)
- 南禪七日(19)
- 南禪七日(20)
- 南禪七日(16)
- 南禪七日(18)
- 南禪七日(17)
- 南禪七日(15)
- 《星云大師講演集》-佛教的政治觀
- 五燈會元 第二卷
- 五燈會元 二十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三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二卷
- 指月錄卷之二
- 《星云大師講演集》-從心的動態(tài)到心的靜態(tài)
- 《坐禪三昧經》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下)
- 宏智禪師廣錄(卷九)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彎,時而放平
- 學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到無學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