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嚴法師「建設人間凈土」理念根源 第三節(jié)(十)
(4)「中華佛教總會」消失——「管理寺廟條令」實施
A.虛大師確立僧制重整志向
但民國四年(1915)十月,政府卻撤銷了「中華佛教總會」,「規(guī)定寺廟財產(chǎn)由住持管理,不得抵押或處分。遇有公益事業(yè)之必要,及地方之許可,不在此限。并有寺廟住持違反管理之義務,或有不遵守僧道清規(guī),情節(jié)重大者由當?shù)亻L官訓誡,或予撤退等規(guī)定!埂敢蚨_啟了地方官吏與土豪劣紳互相勾結兼并廟產(chǎn)之路!264
就是這個「管理寺廟條令」激發(fā)了閉關中的虛大師,根據(jù)「教理史」,以重整佛教制度為目的,而寫了《整理僧伽制度論》265。民國十三年(1924)虛大師說其志向就是這時候確立:
志在整理僧伽制度,行在瑜伽菩薩戒本。斯志斯行,余蓋決定于民四之冬,而迄今持之弗渝者也。266
此一僧伽制度(教制)改革可說是虛大師終其一生的使命,自其立志以來,雖為適應時局多有修正,但他圖謀佛教自強,促使政府廢此「條令」,以讓僧眾自主、自組地統(tǒng)一僧團,267故而不停地致力于建僧、興教、濟世等理論、運動、事業(yè)之各種努力。268虛大師力行此志,可說至死不渝,這可從其最后三日仍講說「菩薩學處」269,得以證知。有關建僧的教制方面,今之法鼓山「建設人間凈土」的諸項措施與此「菩薩學處」有諸多相應之處。270
B.「管理寺廟條今」受害之例——靜安寺
民國四年(1915)政府撤銷了「中華佛教總會」,實行「管理寺廟條令」的同時,靜安寺的寺產(chǎn)馬上就出了問題:
民國四年該寺住持正生沒后,其徒六根繼任,后以不守戒規(guī),蕩用寺產(chǎn),被當?shù)厥考澚种芍艿瓤赜谏虾?h公署,及江蘇省督軍省長公署,撤退在案。(釋圣嚴《歸程》頁126)
這一指控,一看就知道「當?shù)厥考潯?仗此管理寺廟法源,以誣告的方式控制寺產(chǎn)。
直到民國十一年(1922)上海佛教界與政府單位開始企圖將靜安寺改為「十方叢林」,此一努力直到民國三十六年(1947)以前,都是從外部發(fā)起:
民國十一年冬,由滬山諸山代表會議,決定將該寺恢復為十方叢林,并經(jīng)江蘇省公署核準在案。
民國二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上海市政府吳市長鐵城,見于該寺制度糾紛未決,影響社會至大,遂以第7994號訓令上海市佛教會……召集上海諸山代表,公舉道行高尚之僧為該寺住持。
民國二十三年……票選圓瑛法師為靜安寺住持。而圓瑛法師再三謙辭。(釋圣嚴《歸程》頁127)
到了民國三十五(三十六)年(1946〔1947〕)年才由寺院內部運作,且由佛教會主持,配合市政府法令,靜安寺才將子孫制改為「十方叢林」:
當時住持六根徒孫德悟,函請律師致函佛教會,自愿將該寺改為十方叢林。佛教會以改制選賢之舉,既出于住持、全體僧眾之請,亦有市政府法令根據(jù),于是在該寺召請諸山長老、護法居士、寺中全體僧眾,舉行會議,一致決定該寺為永久十方叢林。271
由上可知,這是從寺院內部開始作用后,使得佛教會、市政府的法令力量才有了著力點。但據(jù)圣嚴法師的看法這只是基本、表面問題的解決,外人無法得知此公文后面的「大文章」272。
不過相較于前文述及法師出家的子孫廟「狼山」,張季直想藉由外在力量改為叢林,卻毫無進展可言,靜安寺的改革雖不是佛門大事,但以建寺久遠,又為前佛教會總部,會長寄禪追悼會的所在,虛大師佛教三大改革初啼之地,以及位居上海市中心的角度而言,這是相當?shù)亍阁@天地」,難怪「住持」與「監(jiān)院」最后(民國三十五年)都被陷害入獄。273靜安寺改革時的「狼山」,中共新四軍正從事恐怖、血腥報復,人人處于自危中;274不久狼山為國軍駐扎,毀寺擾眾,275搞得舉山只剩老弱,泰半淪落到上海來趕經(jīng)懺。276這一切無不與「廟產(chǎn)興學」、「管理寺廟條例」有關,讓政府、流氓、軍隊得以「合法」侵占寺產(chǎn)。
可見從民國二年(1913),寄禪為「管理寺廟條例」「憤逝」,致使大師在靜安寺悲倡「三種改革」;民國四年(1915)此「條例」實施時,大師決心「整僧建制」,經(jīng)過三、四十年的努力,佛教仍然還不如一般平民,任意為「暴民」所魚肉。但想要從衰弱到自強而濟世的路,僅靠幾位大菩薩肝腦涂地,而不是整體佛教一起努力、合作,豈可抵擋那漫天覆地的「政治共業(yè)」!
由靜安寺寺產(chǎn)一例可知,寺院財產(chǎn)制度——子孫或十方制;寺院教育制度——佛學院;政府宗教法令——管理寺廟條例等,三個環(huán)扣樞紐就是「寺產(chǎn)」,這三者若不結合處理,在當時是無法成就佛教的人間事業(yè)。結合處理后,下獄的下獄,與流氓纏斗的纏斗,為什么?就是這個「條例」有太多空間,讓有心者能順法取奪。
難怪虛大師推動「人生佛教」以「人乘行」趣入「佛乘」的同時,對教產(chǎn)、教制一并提出興革方案,到最后入寂前一年,甚至提出佛教的政治、經(jīng)濟因應,以期佛教不靠政黨也能直接自己保護自己,維持僧教育等事業(yè)費用,以永續(xù)經(jīng)營。教產(chǎn)部分如前述靜安寺一例,將「家庭一般的子孫繼承,子孫當然有權處分」的產(chǎn)權,改為十方僧眾公有。這「子孫」是包括了「剃度派」、「法派」277。教制則辦理僧伽教育等各種佛教事業(yè),如靜安寺的靜安佛學院(雖不盡人意)278。然而佛教的政治、經(jīng)濟方案,提出過晚,沒有成功,但以經(jīng)懺辦學一事,靜安寺早于抗日期間運作,甚至可說是典范。這一切無不是「人乘行」的改革精神,已經(jīng)實際在傳統(tǒng)寺院產(chǎn)生作用。
(四)學院離散
1.每下愈況
民國三十七年(1948)七月靜安佛學院首屆學僧畢業(yè)后,大部分學僧無處可去,因此院方分為研究、普通班,繼續(xù)辦學。下半年,「有好幾個佛學院關門,好幾處的學僧也到了靜安寺」,可見局勢更為險惡。學院為了應變戰(zhàn)亂,「有佛事的做佛事,沒有佛事的,便學習手工藝,把原先的教務處,改成了工作場,……請了一個織襪匠,專教學僧織襪子。」279這樣的調適,并不是民國三十五年(1946)虛大師在焦山辦訓練所,倡導的一般工廠式的「工讀」,因為學僧是發(fā)現(xiàn)學無所用后,以「棄學」的心情,「象征性的上幾堂課」。既不是「工讀」,更談不上教育。
民國三十四年(1945)抗日末期,法師在狼山的寺院,單靠「香火」就足以維持,還可請道人工作,老師來上課;抗戰(zhàn)剛勝利,竟無法在狼山立足,而不得不到上海趕「經(jīng)懺」;國共「和談」,佛學院靠經(jīng)懺得以辦教育、辦刊物;國共「和談」破局,國軍敗退,則改學「編襪子」。一路下來,從「香火」的虔敬,到「經(jīng)懺」的應赴,到?jīng)]有一絲宗教氣息的「編襪子」。宗教氣息越弱,戰(zhàn)亂越烈,亦或是戰(zhàn)亂越烈,宗教氣息越弱?不管何者,現(xiàn)實是佛教在中國的生存空間,每下愈況。
這里不禁令人質疑「中國」文化的精神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問題,為什么從中國傳到日本的佛教,以日本對中國、世界挑起戰(zhàn)爭的那份野心,竟能對由中國傳去的佛教保有敬意、信心與虔誠。而「中國」在受到外強的侵略下,還這么努力地自己摧毀自己的精神信仰!本以為清末以儒學為主的文化,提出「廟產(chǎn)興學」就算了;到了國民政府毀壞之力道,更甚于前朝,這是何等的想法,讓中國人這么勇于破壞?難怪民國三十五年(1946)虛大師為政府不能在中日戰(zhàn)爭前,力謀「諧和」而扼腕:二十余年來,佛教為拘于理學窠臼之中國本位文化者,憑藉美國路線之基督福音者所扼抑,處境日艱。大師于國民政府領導者,于執(zhí)政之初,未能高瞻遠矚,求中日之協(xié)和,謀以東方文化,復興全亞民族,招來東方文化、亞洲民族之大苦難,每不勝其感慨!
以國家意識型態(tài)來看,佛教隨著中國近代政治文化:先儒家文化非宗教的本位意識,轉入基督教二元對立,唯一真神的排他意識,銜接了共產(chǎn)無神論的社會階級斗爭意識。從文化對立、宗教對立到社會對立。也就是說,政治從文化排斥佛教,另一宗教排斥佛教,進而由社會排斥佛教,最后政治透過社會階層,促使上下相互排斥;意思就是,經(jīng)由政治參與意識對立的人,從文化人到信仰者到老百姓,越來越普及。如此對立的意識,從財產(chǎn)巧取合理化,到政權搶奪正當化,到最后以對立意識控制社會、人心,直到整個完全封鎖、掌控,終至國難、教亡!
這就是錯誤思維,讓人心邪惡的力量有了理由,恣意迫害所對立的人、事、物,讓佛教、人性受到的災難一次比一次嚴重,直到大陸佛滅。而佛教的緣起、空性、因果等思想,原本可化解人類對立的思考,建立平等無私且萬象森羅的人生觀、多元化的世界觀,使人類井然有序、豐富且和平地悠然生活。然而佛教卻因長期衰弱,導致沒有人才能普及化度世人、消弭對立意識型態(tài),終至自救無能,遑論救世。
2.群龍無首
民國三十七年(1948)下半年開始,靜安寺如同狼山,被國軍進駐了,「先是聯(lián)動總部的一個補給單位,接著是團管區(qū)司令部。」280也就是說國共「和談」的結果,后方變成前線,國軍節(jié)節(jié)撤退。因而在寺院可看到「常有一批一批的新兵,由各地抓來的、抽來的、或是賣壯丁來的,都集運到上海,再候船只轉到前方去」。所以「有眼光的人,都知道國民黨軍隊大勢已去,故也做著應變的準備」。學院院長白圣長老,先前得罪地痞流氓,故偕同妙然法師同往臺北,頂下十普寺后,雖曾回靜安寺,然不久,又走了。接著學院老師與教界長老、年長學長,一個個的走了。281這些師長自顧不暇,無力念及學僧。此一情形相較虛大師抗日期間,能隨國民政府以團隊的方式撤退后方,一撤退后就召開「中國佛學會」、「中國佛教會臨時辦事處」組織僧眾,282更顯示出教界群龍無首,組織散漫到無以自救,甚且沒有與政府溝通的能力、管道。
民國三十七年(1948)底,「南京撤退,杭州一失,上海成了陸上孤島,交通只剩了水道與空道」,「上海的人往廣州、香港、臺灣,鄉(xiāng)下的人卻又源源不絕地往上海涌進來」,所以上海是國軍力守的最后城市。然而民國三十八年(1949)上!富杼旌诘氐拇髣觼y也開始了」,學院「老師與學僧,來的來,走的走,一切失去了常態(tài),也就無所謂分班不分班了。同時,學僧也很少上課了,大家都在為著即將來臨的戰(zhàn)禍擔心」。接而有其他學院的同學來信鼓勵從軍「衛(wèi)教報國」,靜安寺大門口掛有臺灣新僧的生活照,招收青年志愿軍。
3.不再回頭
法師因收到已到臺灣的守成法師,愿意代辦入境手續(xù)的信,所以沒有考慮從軍來臺。因需自購船票,法師回去向其師公、曾師祖開口幫忙,他們卻說:
這個年頭,往哪里逃也是一樣。如果靜安寺解散了,你可以回來住。283
當時局勢較之民國三十五年(1946)虛大師于靜安寺記者會的憂慮,更加惡劣,而法師的師長面對「昏天黑地的大動亂」,仍有這種偏安的想法,實在令人詫異。由于對未來沒有覺知,遑論因應,更不必談予以法師護持。284而法師也沒考慮過回「小廟」,可見法師無法再以「趕經(jīng)懺」當作出家人的「本業(yè)」。
從這里也可了解虛大師的佛教改革難以成功,不是沒道理,連同在上海的「小廟」,且曾外出參學的僧眾,都無法真正受其影響,那廣大鄉(xiāng)下的僧眾、人民,就更不必說了。這種上無法達及政府,下無法觸及「小廟」、廣大民眾的改革運動,就像沒腳的章魚,處處窒礙難行。凡是不能普及的運動,就不能成功。如果大師當時能從民間底層,組織像法師家人那種「純樸善良」,而占廣大中國多數(shù)的農(nóng)民、小老百姓,相信那由上而下的決策方向,結合由下而上的群眾力量,「人生佛教」當不會只是「少數(shù)大心凡夫」的信仰。285
就此而論,今日臺灣佛教所顯現(xiàn)蓬勃的氣象,正是在民主社會的基礎下,由下而上,以寺院為中心,組織民間力量參與所致。而不是僅以少數(shù)僧眾為主的佛教會所造就。然而倘若佛教會能整合寺院、僧眾,推動屬于整體佛教的公共事業(yè)或活動,那由佛教會、寺院、信眾到社會,當能連成脈絡,如此當今佛教資源的運用,會更有效率,對社會的貢獻,則不僅于此。惟獨當今的教界少了虛大師那種以整體佛教考量、胸襟且能運籌帷幄的領袖,縱然有,也未必能被整體新、舊僧眾接受。也就是說,現(xiàn)今佛教,如頭部小而各只腳都強壯有力的章魚,各腳以為彼此取得協(xié)調,會讓自己消失或縮小,因而每只腳都各自大力揮舞,抵消整體佛教前進的力量。
4.換上軍裝
民國三十八年(1949)上海市民開始動員訓練,靜安佛學院學生都有接受軍事教育資格,法師是第一批其中的一位。這應該是法師青少年成長以來,首次接受團隊教育。只不過這次的經(jīng)驗為何,無法由法師的著作得知。但可確定的是,法師自此比較、思考了兩個政治體:
列寧曾經(jīng)說過:「宗教是人民的鴉片」,所以我對中共不存幻想。國民政府的軍隊雖然毀了狼山,但沒有用思想政策來取締宗教。跟著國民黨跑,還有一線希望。(釋圣嚴《圣嚴法師學思歷程》頁44) 法師從思想的角度,選擇了國民黨。此外,法師再觀察當了兵的同學情況,加上身邊同學的催促,因而決定選擇當兵,離開將為共產(chǎn)黨所控制的大陸:
我們的同學之中,已有幾個人……脫下了僧裝,……他們雖是新兵,……行動很自由,……他們的心境,要比我們平靜得多。……因此有一位同學對我說:「常進,你去當兵我也去!咕瓦@樣,我真的決定當兵了。(《歸程》頁143)
法師站在佛教的立場,以思想、信念抉擇適合佛法生存的環(huán)境——「思想自由」,再觀察現(xiàn)實情況——「已當兵的同學,行動自由,心境平靜」。之后,再做個人的決定——「當兵」,然后再賦予這個決定一個有理想與希望的理由:
為了苦難的國家,為了垂危的佛教,為了個人的安全,我必須采取這一當兵的措施。(《歸程》頁147)
這種方式,讓法師下一步有了努力的方向與著力點:
要「張大」伯夷、叔齊「采薇」于首陽山的大忠義、大節(jié)操的偉大精神。(《歸程》頁148) 這就是「安身立命」過程的最佳范本。這樣的思考、抉擇方式,讓人對法師在佛學院的學習產(chǎn)生了一種肯定與信心。因為在關鍵時刻,能將所學用來判斷、選擇,用理想、希望來自我期許,這雖不是純粹佛學的部分,但卻是檢驗教育失敗、成功的基本原則,后來也證明法師的選擇是對的。
沒有思考的佛學,那是僵化的佛教;沒有修證經(jīng)驗的佛法,是沒有生命的佛教。就狹隘的修行定義,法師當學僧的時代,并無斬獲。286依廣義的修行而言,法師因逢虛大師舍報、茶毗,而生起了憂患意識,面臨國難教亡的悲痛,轉為用生命承擔僧教育的未來,與傳續(xù)眾生慧業(yè)的使命,則是成功的。這可從法師日后為圖「復興中國佛教」,開展、落實佛教的全面教育——「建設人間凈土」,可得而證知。
5.幸運的末班——大陸佛教興革落幕
當法師準備離開大陸,還俗從軍,前往臺灣,去向留守的林光法師告假時,287林光法師就法師的人格特質,勉勵他說:
以你求學的精神,去做你要做的事,你會成功的。288
法師的「求學精神」是那種「鍥而不舍」,全力以赴。不管法師是在香火、經(jīng)懺或學僧的任一身分,甚至來臺后的任一角色扮演,此一精神貫穿法師一切所行、所推動的佛教事業(yè),如同法師初出家法名「常進」——「常精進」一般。
在法師換上軍裝前,即舍去出家法名「釋常進」,以《詩經(jīng)》「采薇」的忠、義氣節(jié)自勉,另取「張采薇」當俗名,289作為這一段預估一年頂多三年的從軍生涯,得以「安心立命的落腳點」290。民國三十八年(1949)五月十九日,法師搭上(也許是)最后一班的輪船,離開大陸。291
法師離開靜安寺、上海的此時此景,讓人想起就在這靜安寺——八指頭陀追悼會的地方,開啟了虛大師悲倡佛教三大改革的序幕,掀起了一波波近代中國大陸佛教的興革,隨著船艦的離港,消失、落幕了。狼山的出家,法師曾自稱是「狼山」的末代子孫;靜安寺的學僧生涯正是搭上僧教育的最后列車;這次的從軍來臺,又何嘗不是末班輪船呢!
就是這三個末班,讓法師有了傳統(tǒng)道場的基礎學習,有了進入黑暗罪惡的經(jīng)懺生涯,以及體驗近代佛教興革的蛻變,并結合著對僧教寄望的殞落、國家戰(zhàn)亂的死別所喚醒的憂患意識。如此混成了生命的沃土,蘊育狼山圣地播下的「建設人間凈土」種子,經(jīng)由僧俗變裝,使養(yǎng)晦韜光,隨著末班輪船,運載到自由寶島,蓄能待發(fā),以備發(fā)芽、茁壯。
- 南禪七日(1)
- 心能轉物,即同如來--南懷瑾先生稀有開示之三
- 景德傳燈錄 第一卷
- 五燈會元 第一卷
- 授菩薩戒儀軌(一)
- 南禪七日(2)
- 碧巖錄 第一卷
- 南禪七日(4)
- 南禪七日(3)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上)
- 指月錄目錄
- 南禪七日(5)
- 指月錄卷之一
- 南禪七日(6)
- 南禪七日(21)
- 南禪七日(7)
- 南禪七日(9)
- 宗鏡錄(1-4)
- 南禪七日(8)
- 南禪七日(10)
- 禪關策進(上)
- 南禪七日(11)
- 南禪七日(12)
- 南禪七日(13)
- 南禪七日(14)
- 南禪七日(19)
- 南禪七日(20)
- 南禪七日(16)
- 南禪七日(18)
- 南禪七日(17)
- 南禪七日(15)
- 《星云大師講演集》-佛教的政治觀
- 五燈會元 第二卷
- 五燈會元 二十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三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二卷
- 指月錄卷之二
- 《星云大師講演集》-從心的動態(tài)到心的靜態(tài)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下)
- 宏智禪師廣錄(卷九)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彎,時而放平
- 學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到無學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
- 圣嚴法師「建設人間凈土」理念根源 第三節(jié)(五)
- 圣嚴法師「建設人間凈土」理念根源 第三節(jié)(六)
- 圣嚴法師「建設人間凈土」理念根源 第三節(jié)(七)
- 圣嚴法師「建設人間凈土」理念根源 第三節(jié)(八)
- 圣嚴法師「建設人間凈土」理念根源 第三節(jié)(九)
- 圣嚴法師「建設人間凈土」理念根源 第三節(jié)(十)
- 圣嚴法師「建設人間凈土」理念根源 第四節(jié)(一)
- 圣嚴法師「建設人間凈土」理念根源 第四節(jié)(二)
- 圣嚴法師「建設人間凈土」理念根源 第四節(jié)(三)
- 圣嚴法師「建設人間凈土」理念根源 第四節(jié)(四)
- 圣嚴法師「建設人間凈土」理念根源 第四節(jié)(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