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大意·八
八、參禪的入門方便
很多學(xué)佛的人,想通過參禪的方法沖破凡圣關(guān),了脫生死累,轉(zhuǎn)凡成圣,成為無掛無礙的見道人,證得自由自在的大解脫。但是對于參禪怎樣用心、怎樣體會、怎樣實(shí)踐、怎樣參究、怎樣受用,如此等等,想在佛經(jīng)祖語里去找現(xiàn)成的答案是很難的。即使有所闡發(fā),也大都是些否定的話。真是承言者喪,逐句者迷,向上一著沒有你插嘴處,問者給三十棒。禪師們主張不論禪定解脫,只須自見本性,以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凡落言詮皆是錯誤,不疑語句是大危險(xiǎn)。起心即乖,動念即錯。說似一物即不中,說一佛字,滿面羞慚,念一句佛,漱口三日。如人立在十字街頭,辨不出東南西北,不知道向哪里走才是。于是就行腳參方,求師問道,想在自己的本分上討個分曉。但從上各家接引學(xué)人的方便卻不相同:有的說當(dāng)體是,佛不要再參再學(xué),自然解脫。有的說鼻直眉橫,本來是佛,只要時刻保任便是。有說萬事無心,只問自己是誰,自然相應(yīng)。有說空心靜坐,久之必悟。有說放下一切,穿衣吃飯,脫體現(xiàn)成。有說不染一物,自然成佛。有說一念凈心,便是參禪。有說只管打坐,終為妙悟。有說要得妙悟,必須破關(guān)。有說參一句話頭,必得開悟。如此等等,是則俱是,非則全非,弄得想?yún)⒍U的人,不知所措,好像呆子似的找不到一個門路。
禪宗以‘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既是無門,那怎么透去?祖師說:從門入者,不是家珍,從緣得者,始終成壞。這樣說來,大似掉棒打月,隔靴抓癢,永處纏縛,無有出期了。其實(shí)不然,禪雖然深邃,還是有門可入的。
《華嚴(yán)經(jīng)·如來出現(xiàn)品》說:‘佛子!如來智慧無處不至。何以故?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zhí)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前。'這是釋迦如來最初成道后的教導(dǎo),也就是禪的來源和禪的本質(zhì)。經(jīng)文告訴我們像如來那樣的智慧人人本具,只因妄想執(zhí)著而不證得。如來是通過修習(xí)禪定開悟的,那么我們只要窮心參究于禪定,也就會發(fā)生無漏的根本智而證得一切智智。禪是什么?就是我們的心;心是什么?就是禪的體。所以禪的起源,在于釋尊的正覺,正覺即禪心禪體。用參究的方法,徹見心的本源,即可得其本旨。禪宗的本源,是佛的正覺,不在語言文字上,必須領(lǐng)會正覺的意義,以心為宗。
‘禪'即梵語‘禪那'的略語,漢譯為思維修,亦名為靜慮,是靜止念慮散亂的意思,亦即定慧的通稱。知道了禪的本源和意義,就會覺得禪門是有方便可入的。
《傳燈錄》上說: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對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shí)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傳付摩訶迦葉。'這是釋尊與迦葉在拈花微笑、心心交照之間的大法授受,迦葉就成為傳燈的第一祖。這樣的傳授,完全是公開的授受,絕無一絲一毫的神秘之處。如果說它是神秘,無非是教外別傳,以心傳心而已。
自此二十八傳至菩提達(dá)磨,自印度來中國倡導(dǎo)不涉名言、不歷修證、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禪法,是為中國禪宗的初祖。他在《血脈論》里說:‘若要亂佛,直須見性,性即是佛。佛是自在人,無事無作人。若不見性,終日茫茫,向外馳求覓佛,元來不得。'‘即心是佛,無心是道。'我覺得這兩句話可以作為參禪的入門方便。禪是心宗,必須體會心的正覺,才能悟得即心是佛,唯證乃知。眾生的心,都是妄想,只有斷除妄想徹底無心,才能通達(dá)即心是佛。大死一番而后大活,無心而后真心現(xiàn)前,心與法界,共同一體,無掛無礙,智境雙忘,脫體無依,無依亦不存,方是大解脫之時。
馬祖道一示眾說:‘汝等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達(dá)磨大師從南天竺國來至中華,傳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開悟。又引《楞伽經(jīng)》文,以印眾生心地恐,汝顛倒不自信,此心之法各各有之,故《楞伽經(jīng)》云:“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又云:夫求法者,應(yīng)無所求,心外無別佛,佛外無別心,不取善,不舍惡,凈穢兩邊俱不依怙,達(dá)罪性空,念念不可得,無自性故,故三界唯心,森羅萬象,一法之所印。'
馬祖這段教導(dǎo),對于即心是佛的意思,開示得非常明確。當(dāng)時有大梅法常初參馬祖,問:‘如何是佛?'馬祖答:‘即心是佛。'常即領(lǐng)悟,遂到大梅山隱居。馬祖令僧去問他:‘得到什么好處,便在此住山?'他說:‘馬大師問我說即心是佛,我便向這里。'僧說:‘大師近日佛法又別,說非心非佛。'常說:‘任他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是佛。'其僧回來說給馬祖聽,馬祖說:‘梅子熟也!'印證法常堅(jiān)持‘即心是佛'是正確的,馬說贊許他對禪的認(rèn)識和參究的工夫成熟了。
即心即佛是禪宗的根本觀點(diǎn),是諸大禪師一貫的主張。如僧法海參六祖慧能,問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諭。'祖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禪。我若具說,窮劫不盡。聽吾偈曰: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凈,悟此法門,由汝習(xí)性。用本無生,雙修是正。'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贊曰:‘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雙修離諸物。'說明領(lǐng)悟了即心是佛語,就能大徹大悟,直到不疑之地,解脫自在。特別是‘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值得參禪者深思體會,不要放過。
五祖弘忍曾經(jīng)對六祖說:‘不識本心,學(xué)法無益。若識本心,見自本性,名大丈夫、天人師、佛。'這些言教與《華嚴(yán)經(jīng)》所說‘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完全一致。所以初祖?zhèn)鞣ńo二祖慧可時說:‘外息諸緣,內(nèi)心無喘,心如墻壁,可以入道',也是獨(dú)指妙心為禪源體性。這個宗旨,豎義于達(dá)磨,弘演于諸祖。因?yàn)閰?a href="/remen/chanxue.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禪學(xué)道的人,停滯于經(jīng)教語言,終不能契合妙心,立地成佛,所以達(dá)磨提倡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獨(dú)傳妙心,悟此心當(dāng)體是佛,雖萬劫輪回而不動的天真佛性從無遷變。二祖悟得禪源的妙心后,忽然向初祖說道:‘我已息諸緣'。初祖問曰:‘莫不成斷滅否?'二祖答曰:‘不成斷滅,了了常知,言之不可及。'初祖印證曰:‘此是諸佛所傳心體。'因?yàn)橄s諸緣,則外境相空寂;內(nèi)心無喘,則內(nèi)尋合等絕;如墻壁則心行處滅;言不及則言語道斷;了了常知而無妄念,則寂照同時,心境不二,迷悟不二,生佛不二。其恰到好處時,心亦不可得,妙亦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非心非不心,非妙非不妙,行住坐臥,莫非妙心體現(xiàn)。這就是‘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的境界。
寶志公《大乘贊》說:‘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騎驢覓驢。'傅大士《心王銘》說:‘了本識心,識心見佛,是心是佛,是佛是心,念念佛心,佛心念佛。……自觀自心,知佛在內(nèi),不向外尋,即心即佛,即佛即心。'
諸佛諸祖,贊嘆即心是佛的語句甚多,不煩廣為引證。但馬祖又曾答僧問而說‘非心非佛',因此引起了后世禪者的爭議辯論,以非心非佛為極致之談,從而引起《宗鏡錄》的破斥!秱鳠翡·馬祖章》說:‘僧問“和尚為什么說即心即佛?”師云:“為止小兒啼。”僧云:“啼止時如何?”師云:“非心非佛”。'《宗鏡錄》說:‘問:“如上所說,即心即佛之旨,西天此土祖佛同詮。理事分明,如同眼見。云何又說非心非佛?”答:“即心即佛是其表詮,直表其事,令證自心,了了見性。若非心非佛,是其遮詮,即護(hù)過遮非,去疑破執(zhí)。……近代有濫參禪門不得旨者,相承不信即心即佛之旨,判為是教乘所說,未得幽玄,我自有宗門向上事在,唯重非心非佛之說,并是指鹿為馬,斯悟遭迷,執(zhí)影是真,以病為法。”'可見妄執(zhí)非心非佛的人,必然走上邪途□,不但不能開悟正覺,而且永沈三界。禪宗門下,諸祖許多言句,都是為對治學(xué)人的妄執(zhí)愚迷解粘去縛而設(shè)施的,把抽釘拔楔的語句,迷執(zhí)為是,豈不大錯特錯!還有別的祖師對此也有斥責(zé),那就不再引證了。
即心即佛既是參禪最好的入門方便,用什么方法去參究,才能真正證得即心即佛呢?古德說:‘即心即佛,唯證乃知。'不是嘴上說說就能真正了知的。成佛實(shí)際上是以根本無分別智親證實(shí)相。實(shí)相就是無相之相。親證無相,剎那間是智境冥合,能所雙忘,虛空粉碎,大地平沉。這樣的境界,絕不是有分別心能通能證的。因此,我覺得古德所謂‘無心是道'的說法,是正確的方便法門。如黃檗答僧問時就說:‘即心是佛,無心是道。'達(dá)磨傳心給二祖慧可時說:‘外息諸緣,內(nèi)心無喘,心如墻壁,可以入道。'就是徹底的無心。所謂無心者,非無真心,而是沒有一切雜念妄想,只有孤明歷歷的心。六祖說:‘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念就是無一切念,一切處無心,對一切境界不動不起,無念時即真念,一切處無心,六根即無染,自然得入諸佛知見,即稱無念。入佛知見復(fù)從何建立?從無念立。如《維摩經(jīng)》說:‘從無住本,立一切法。'所謂‘無相為體',諸法實(shí)相,是一切法無相,在無相中不分別是佛是眾生,若起分別,即見相取相,不見法界平等相。真如佛性,本來無相。所謂‘無住為本',無住即實(shí)相異名,實(shí)相即性空異名!毒S摩經(jīng)》文殊師利問顛倒想孰為本?維摩大士答曰:‘無住為本'。所以六祖說:‘無相者,于相而離相。無念者,于念而無念。無住者,人之本性。……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續(xù)不斷,名為系縛。于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六祖最初教導(dǎo)惠明時,就是用無心是道的方便。他教惠明屏息諸緣,勿生一念:‘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遂于言下得悟。說明無心是道,是令學(xué)人大徹大悟的最好方便。六祖自己,也是從體認(rèn)無心是道而悟入的。五祖給他說《金剛經(jīng)》至‘應(yīng)所住而生其心',他便言下契悟。眾生的心,本無所住,因境來觸,遂生其心。不知境性是空,執(zhí)世法是實(shí),便在境上生心住心,正猶猿猴捉月,病眼看花,自生顛倒。一切萬法,皆從心生,若悟真性,即無所住。無所住,即是智慧,無諸惱煩,譬如太空,無有掛礙。有所住心即是妄念,六塵競起,譬如浮云往來不定!秱餍姆ㄒ氛f:‘你但離卻有無諸法,心如日輪常在虛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不是省力的事,到此之時,無棲泊處,即是行諸佛行,便是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此是你清凈法身,名為阿耨菩提。'從達(dá)磨‘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傳佛心印以來,參禪入門之道,可以說都是用的‘無心是道'的方便。
但是同安察祖《十玄談》第九卻說:‘莫謂無心便是道,無心猶隔一重關(guān)。'這實(shí)際上也是對學(xué)人解粘去縛,抽釘拔楔的手法。怕學(xué)人在用功上迷執(zhí)死法而給與否定,使其百尺竿頭再仕一步。在參禪上講,真正的宗師,決不以實(shí)法與人,隨時給學(xué)人撥轉(zhuǎn)迷頭,令其處處無礙,事事圓通。禪的真實(shí)相,是本來無物,說似一物即不中,‘道個佛字,拖泥帶水;道個禪字,滿面慚愧。'從這點(diǎn)出發(fā),一切言語,一切心行,都是多余的,豈能停滯在無心是道上面?當(dāng)知以為‘無心'還是一種執(zhí)著。為了打破‘無心是道',使學(xué)人在參學(xué)上活潑潑地見性成佛去,所以說‘無心猶隔一重關(guān)。'
明白了祖師否定無心是道的意趣,還是扶著這根拐棍去努力用功,猛參實(shí)究。黃檗說:‘不悟此心體,便于心上生心,向外求佛,著相修行,皆是惡法,非菩提道。'向外求佛,著相修行,那就永遠(yuǎn)求不到佛,修不了真正清凈的行。真正的修行,就是要對境心不起,主要在忘心,如果不忘心,對境必著相,無相的一真法界,怎么會現(xiàn)前呢?所以欲忘境最好是忘心。但用功人往往不敢忘心,恐怕忘心落空,無撈摸處。不知空本無空,無念之時,正是孤明的心,保護(hù)孤明,就是修禪最好的一著子。這個方法要求學(xué)人,對已經(jīng)生起的心,不讓它繼續(xù)生活;對未生起的心,不讓它生起。不續(xù)前,不引后,中間自孤。黃檗說:‘但自忘心,同于法界,佰得自在,此即是要節(jié)也。'一切善惡,都莫思量。過去事已過去,而莫思量,過去心自絕;未來事未至,莫愿莫求,未來心自絕;現(xiàn)在事念念不停,不要把捉。于一切事,但知無著。無著者,不起愛憎心,現(xiàn)在心自絕。于三世事不生心,則心忘境自空。
南岳懷讓禪師禮拜六祖,六祖問他什么物、恁么來?懷讓答曰:‘說似一物即不中。'問:‘還可修證不?'答:‘修證即不無,染污即不得。'祖曰:‘只此不染污,諸佛之所護(hù)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馬祖示眾也說:‘道不用修,但莫染污。何為染污?但有生死心,造作趨向,皆是染污。若欲直會其道,平常心是道。何為平常心?無造作,無是非,無取無舍,無斷常,無凡無圣。'虛靈本心無物可比,所以說似一物即不中。此虛靈的本心,不可染污,不必另用心修行,只對孤明歷歷的心加以保任護(hù)持,令不染污即是。
禪宗常用‘牧牛'做比喻,以顯示無心是道的方法。如馬祖問慧藏禪師作什么?慧藏答:‘牧牛。'馬祖問他怎樣牧?回答說:‘一回入草去,便把鼻拽來。'馬祖說:‘子真牧牛。'參禪要保持無心,必須時刻反省內(nèi)心,照顧當(dāng)前一念,如牧牛一般,不讓它犯人苗稼,做到一回入草去,立即把鼻拉回。就是念起即覺,覺之即無。做到對境心不起,亦無散動,透過一切色聲,無有滯障,名為道人。如一團(tuán)火相似,觸物便燒。古人說,直截徑要處,一刀兩斷,直下便休。
無心者,即是內(nèi)照反省,一念觸境生心,就是生死,離境□無生滅,就是解脫。一念無心,凡夫等佛,煩惱即菩提。六祖說:‘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后念離境即菩提。'此是‘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當(dāng)用大智慧打破五蘊(yùn)煩惱塵勞。如此修行,定成佛道。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狂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見性成佛。'參禪貴實(shí)踐,即真參實(shí)悟;多知多解,翻成壅塞。但銷溶凡情圣解,都無人衣執(zhí),心如虛空,離有無諸去,到此無棲泊處,即是行諸佛路,無所住而生其心。古人道:‘爭似無為實(shí)相門,一超直入如來地。'若不會此,縱是多知勤苦,草衣木食,不識自心,盡是邪行。今但學(xué)無心,實(shí)修實(shí)悟,死卻心猿,殺卻意馬,一念不生,顛倒心絕,妄息心空,真知自現(xiàn),枯木生花,大事了畢。如《凈名經(jīng)》云:‘即時豁然,還得本心。'始知不從他得,慶快平生。
再說一點(diǎn)對于心的認(rèn)識問題。心有兩種,一種是真心,以靈知寂照為心,不空無住為體,實(shí)相為相。一種是妄心,以六塵緣影為心,無住為體,攀緣思慮為相。參禪用功,要保任孤明歷歷,不續(xù)前念,不引后念,逼使中間孤明,那就要時時對治妄心,使真心得以顯現(xiàn)。真心以實(shí)相為相,必須是無念無相之心才能冥合親證。明乎此,‘即心即佛'、‘無心是道'是參禪最初的方便之門,還有什么可懷疑呢?佛言:‘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dá)佛深理,悟無為法,內(nèi)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結(jié)業(yè),無念無作,無修無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起信論》也說:‘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從本以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一達(dá)到這種絕對境界時,便處處無礙,事事通達(dá),大用現(xiàn)前,一切光明。這便是不存規(guī)則的自在無礙境界。
最后,借永嘉禪師的一個頌文,幫助參禪者時刻檢驗(yàn)用心之正確與否。偈曰:‘惺惺寂寂是,無記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亂想惺惺非。'黃龍死心禪師說:‘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黃檗斷際禪師說:‘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禪,重在真參實(shí)悟,上來閑扯葛藤,以死法給人,自感慚愧,應(yīng)該痛杖三十棒!
- 南禪七日(1)
- 心能轉(zhuǎn)物,即同如來--南懷瑾先生稀有開示之三
- 景德傳燈錄 第一卷
- 五燈會元 第一卷
- 授菩薩戒儀軌(一)
- 南禪七日(2)
- 碧巖錄 第一卷
- 南禪七日(4)
- 南禪七日(3)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上)
- 指月錄目錄
- 南禪七日(5)
- 指月錄卷之一
- 南禪七日(6)
- 南禪七日(21)
- 南禪七日(7)
- 南禪七日(9)
- 宗鏡錄(1-4)
- 南禪七日(8)
- 南禪七日(10)
- 禪關(guān)策進(jìn)(上)
- 南禪七日(11)
- 南禪七日(12)
- 南禪七日(13)
- 南禪七日(14)
- 南禪七日(19)
- 南禪七日(20)
- 南禪七日(16)
- 南禪七日(18)
- 南禪七日(17)
- 南禪七日(15)
- 《星云大師講演集》-佛教的政治觀
- 五燈會元 第二卷
- 五燈會元 二十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三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二卷
- 指月錄卷之二
- 《星云大師講演集》-從心的動態(tài)到心的靜態(tài)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下)
- 宏智禪師廣錄(卷九)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jiān)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dāng)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bào)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yùn)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dá)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dāng)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nèi)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yùn)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zhuǎn)彎,時而放平
- 學(xué)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xué)到無學(xué)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