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十波羅蜜
<十>十波羅蜜
十善。十種善業(yè):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癡、
十善戒。持十善業(yè)道的戒法。
十戒。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穿華衣好香涂身、不歌舞觀聽、不得坐高廣大床、不得非時食、不得捉錢金銀寶物。
十身。華嚴經(jīng)所說融三世間的十身,即眾生身、國土身、業(yè)報身、聲聞身、緣覺身、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虛空身。
十德。法師十德:善知法義、能廣宣說、處眾無畏、無斷辯才、巧方便說、法隨法行、威儀具足、勇猛精神、身心無倦、成就忍力。
弟子的十德。據(jù)大日經(jīng)疏四說弟子欲受灌頂者,應(yīng)具備以下十德。信心、種性清凈、恭敬三寶、深慧嚴身、堪忍無懈怠、尸羅凈無缺、忍辱、不慳吝、勇健、堅愿行。
十界。地獄、餓鬼、畜牲、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前六是六凡,后四是四圣。
十號。佛有十種稱號:
如來——乘如寶之道來成正覺;
應(yīng)供——應(yīng)受人天之供養(yǎng);
正徧知——真正徧知一切法;
明行足——宿命明、無眼明、漏盡明等三明與圣行、梵行、天行、嬰兒行、病行等五行悉皆具足;
世間解——能了解世間一切事理;
無上士——至高無尚之士;
調(diào)御丈夫—能調(diào)御修正道的大丈夫;
天人師——佛是一切天、人的導(dǎo)師;
佛世尊——佛是一切世人所共同尊重的人。
十信。
信心——心與理合,確切不移,滅一切妄想,名為信心。
念心——雖在無數(shù)劫中,捨身受身,此現(xiàn)前一念,決定不忘,名為念心。
精進心—不雜曰精,不退曰進,進取真凈,名為精進心。
慧心——心純行動,智慧自生,名曰慧心。
定心——百雜粉碎。心體湛然,名曰定心。
不退心—定光發(fā)明,進修無懈,深入自性,名不退心。
護法心—進趣功純,保持不失,與十方如來,氣氛相接,名護法心。
戒心——安住凈戒,心光常凝,名曰戒心。
愿心——遍游十方,化導(dǎo)眾生,隨其所愿,悉得滿足,名曰愿心。
十住。
發(fā)心住——以真方便,假十信之用,圓成一心,名發(fā)心住。
治地住——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則一切皆治,名治地住。
修行住——心所涉知,俱得明了,遍修諸行,皆無留礙,名修行住。
生貴住——冥契妙理,行與佛同,氣氛感通,成如來種,名生貴住。
方便俱足住——自利利他,方便俱足,名方便俱足住。
正心住——心念同佛,惟得其正,名正心住。
不退住——身心增長,無有退卻,名不即住。
童真住——佛之十身靈相,一時具足,如童真之可貴,名童真住。
法王子住——長養(yǎng)圣胎,紹隆佛種,堪作法王之子,名法王子住。
灌頂住——菩薩皆為佛子,佛以智水灌頂,藉表成人,名灌頂住。
十行。因菩薩經(jīng)十信十住,修行已成佛子,滿足自利,復(fù)須長養(yǎng)利他功德行,故名十行。
饒益行——饒利眾生,使得法利,名饒益行。
無瞋恨行——等視眾生,不見其過,名無瞋恨行。
無盡行——三際十方,化身無盡,名無盡行。
難癡亂行——了達法門,悉無錯誤,名難癡亂行。
善現(xiàn)行——既離癡亂,則能現(xiàn)諸相,同異圓融,名善現(xiàn)行。
無著行——十方虛空,滿足微塵,於一塵中,現(xiàn)十方界,塵界交現(xiàn),不相留礙,名無著行。
尊重行——緣般若故,成無著行,故六度中,特尊般若,名尊重行。
善法行——妙觀慧中,顯圓融德,能入諸佛法軌中,名善法行。
真實行——圓融德相,清凈無漏,真無為性,妙契真實,名真實行。
十回向。
1、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化度眾生,離眾生相,回?zé)o為心,向涅槃道。
2、不壞回向。正顯中道,歸趣本覺,回入法身,無能壞者。
3、等一切佛回向。本覺之理,湛然常住,能覺之智,齊於諸佛。
4、名至一切處回向,覺智周圓,無所不遍。
1、無盡功德藏回向。一切世界,過恒沙佛,自性功德,重重?zé)o盡。
2、名隨盡平等善根回向。於諸佛地,起萬行因,依因趣果,取涅槃道。
3、隨盡等觀一切眾生回向。十方眾生,皆我性具,本際平等,無有高下。
4、真如相回向。即一切法,離一切相,緣生無性,體即真如。
5、無縛無著解脫回向。諸法本空,心無縛著,於根塵中,得大解脫。
6、等法界無量回向。性海圓成,心等法界,含攝周遍,量等虛空。
十方。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稱為十方。
十魔。
1、蘊魔——色等五蘊,為眾惡之淵藪。
2、煩惱魔——貪等煩惱,能迷惑事理。
3、業(yè)魔——殺等惡業(yè),能障蔽正道。
4、心魔——我慢之心,能障蔽中道。
1、死魔——人的壽命有限,妨礙修道。
2、天魔——欲界第六天主,能障害人的善事。
3、善根魔——執(zhí)著自己所得的善根,不求進步。
4、三昧魔——三昧是指禪定,執(zhí)著自己所得的禪定,不求升進。
5、善知識魔——慳吝於法,不能開導(dǎo)人。
6、菩提法智魔——於菩提法起智執(zhí)著,故障蔽正道。
以上十魔,皆能障蔽正道,防害慧命,故名為魔。
十障。菩薩於十地位中,斷十種障礙,而證得十種真如。
一於初地斷異生性障,證適行真如;
二於第二地斷邪行障,證最勝真如;
三於第三地斷暗鈍障,證勝法真如;
四於第四地斷細惑現(xiàn)行障,證無攝受真如;
五於第五地斷下乘涅槃?wù),證無別真如;
六於第六地斷粗相現(xiàn)行障,證無染凈真如;
七於第七地斷細相現(xiàn)行障,證法無別真如;
八於第八地斷無相加行障,證不增不減真如;
九於第九地斷不欲行障,證智自在所依真如;
十於第十地斷法未自在障,證業(yè)自在所依真如。
十力。指如來所俱的十種力。
1、知覺處非處智力。即能知一切事物的道理和非道理的智力。
2、知三世業(yè)報智力。即能知一切眾生三世因果業(yè)報的智力。
3、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即能知各種禪定及解脫三三昧等的智力。
4、知諸根勝劣智力。即能知眾生根性的勝劣與得果大小的智力。
5、知種種解智力。即能知一切眾生種種知解的智力。
6、知種種界智力。即能普知眾生種種境界不同的智力。
7、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即能知一切眾生行道因果的智力。
8、知天眼無礙智力。即能以天眼見眾生生死及善惡業(yè)緣而無障礙的智力。
9、知宿命無漏智力。即知眾生宿命及知無漏涅槃的智力。
10、知永斷習(xí)氣智力。於一切妄惑余氣,永斷不生,能如實知之的智力。
十度三行。十度中的每一度都有三種行法。
布施度的三行是財施、法施、無畏施;
持戒度的三行是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
忍辱度的三行是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
精進度的三行是披甲精進、攝善精進、利樂精進。
禪定度的三行是安住靜慮、引發(fā)靜慮、辦事靜慮。
般若度的三行是生空無分別慧、法空無分別慧、俱空無分別慧。
方便度的三行是進趣果向方便、巧會有為方便、不舍不受方便。
愿度的三行是求菩提愿、利樂他愿、外化愿。
力度的三行是思擇力、修習(xí)力、變化力。
智度的三行是無相智、受用法樂智、成熟有情智。
十善菩薩。指圓教十信位菩薩,仁王經(jīng)說:“十善菩薩發(fā)大心,長別苦海輪”。
十善業(yè)道。十種良善的行為是通向善處的道路。
十無礙。用同無礙、相遍無礙、寂用無礙、依起無礙、分圓無礙、因果無礙、真應(yīng)無礙、依正無礙、潛入無礙、圓通無礙。
十重戒。受菩薩戒弟子要持十重戒和四十八輕戒。又名十波羅夷。即梵綱經(jīng)中所說的十無盡藏戒,因此種戒的戒相雖只有十種,但是已經(jīng)包含了法界的一切之戒。故名無盡藏戒。又因別於四十八之輕戒,故稱為重戒。誰要是犯了,即得波羅夷罪。十重戒是:殺戒、盜戒、淫戒、妄語戒、酗酒戒、說四眾戒、自贊毀他戒、慳惜加毀戒、瞋心不受悔戒、謗三寶戒。
十重障。菩薩在十地時所漸漸斷除的十種重障,即異生性障、邪行障、阇鈍障、攝細煩惱現(xiàn)行障、於下乘般涅槃?wù)、麤相現(xiàn)行障、細相現(xiàn)行障、無相中作加行障、利他中不欲行障、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
十玄門。又名十玄緣起,華嚴宗所立,系示四種法界中,事事無礙法界之相,能通此義,則可入於華嚴大經(jīng)之玄海,故名玄門。又此十玄妙法,互為緣而起他,故曰緣起,即:同時具足相應(yīng)門、廣狹自在無礙門、一多相容不同門、諸法相即自在門、隱密顯了俱成門、微細相容安立門、因陀羅網(wǎng)法界門、讬事顯法生解門、十世隔法異成門、主伴圓明具德門。
十齋日。十個行持八齋戒的好日子,即每月的初一、初八、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廿三日、廿四日、廿八日、廿九日、三十日(小月則廿七日、廿八日、廿九日。)據(jù)地藏經(jīng)說,以上十日是諸罪結(jié)集定其輕重的日子,若人能在此十齋日對著佛菩薩的圣像誦經(jīng)拜懺,則東西南北百由旬內(nèi),無諸災(zāi)難。
十波羅蜜。施波羅蜜、戒波羅蜜、忍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方便波羅蜜、愿波羅蜜、力波羅蜜、智波羅蜜。此十波羅蜜是惟識論所立,稱為十勝行,即菩薩在十地時所修行的道法。
十念。修行佛道者,由於工作忙,早晚功課可用十念法。念十聲南無阿彌陀佛或念十口氣的南無阿彌陀佛(每口氣念五聲南無阿彌陀佛)。
十念處。菩薩所時常觀念的十種境界。
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境界念處、阿蘭若念處、都邑念處、名聞利養(yǎng)念處、如來學(xué)問念處、斷諸煩惱念處。
十念往生。觀無量壽經(jīng)所說的下品下生者的往法。就是造諸惡業(yè)的凡夫,在臨命終時,若遇到善緣的相助,急念十聲的阿彌陀佛,就能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十大弟子。釋迦佛的十大弟子:
須菩提解空第一;阿難陀多聞第一;
優(yōu)波離持戒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
迦旃延論議第一;羅候羅密行第一。
十發(fā)趣心。即十住法門,梵網(wǎng)經(jīng)心地品說:“十發(fā)趣心向果。一舍心、二戒心、三忍心、四進心、五定心、六慧心、七愿心、八護心、九喜心、十頂心。諸佛當(dāng)知,從是十發(fā)趣入堅法忍中”。
十種不凈。愚癡有十種不凈。
身不凈、口不凈、意不凈、行不凈、住不凈、坐不凈、臥不凈、自行不凈、化他不凈、所期不凈。
十種方便。布施方便、持戒方便、忍辱方便、精進方便、禪定方便、智慧方便、大慈方便、大悲方便、覺悟方便、轉(zhuǎn)不退*輪方便。
十種自在。
1、壽命自在。菩薩成就法身慧命,已無生死壽天之?dāng)?shù),雖經(jīng)歷萬劫而不增長,即短促的剎那亦不減退,但為度眾生隨機示現(xiàn)長短壽命之相,其心無所掛礙。
2、心自在。菩薩了達諸法性空,不受任何的掛礙,故能智慧方便,入無量三昧,遊戲神通,超然獨立。
3、財自在。菩薩能以無量福德莊嚴無量佛土。亦以無量珍寶物資布施眾生,更作無畏與法樂布施,救護與滿足一切眾生之所欲樂。
4、業(yè)自在。菩薩梵行已立,所作皆辯,我生已盡,不受后有,再不受業(yè)的拘束。
5、生自在。菩薩住於無生法忍中,但為饒益眾生,所以隨類受生,藉以度脫無量眾生,但卻能去住無礙,生死無礙。
6、愿自在。菩薩能隨愿樂成,無有障礙,在各種剎土中,皆能修成無上正等正覺。
7、解自在。菩薩能了達諸法,破一切所執(zhí),故能勝解成就,且能示現(xiàn)種種色身,為諸眾生演說無量妙法。
8、如意自在。菩薩法力無邊,神通廣大,為度諸眾生,能於各種世界中,示現(xiàn)變化,隨意自如。
9、智自在。菩薩悲智俱足,能於十方世界,演說圓音利樂一切眾生。
10、法自在。菩薩辯才無礙,為度眾生樂說諸法,於諸法中,圓融通達。
十種行愿。普賢菩薩的十大愿王:
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
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zhuǎn)*輪;
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xué);
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十種依果。菩薩遵循菩薩乘去修行,所獲得的功德有十種。叫做十種依果。
菩提心依果(究竟不忘失大乘);
善知識依果(隨順和合);
善根依果(長養(yǎng)諸善根);
諸波羅蜜依果(究竟修行);
一切法依果(永出生死);
諸愿依果(長養(yǎng)菩提);
諸行依果(廣為修習(xí));
菩薩依果(得一生補處);
供養(yǎng)佛依果(信心不懷);
一切如來依果(離正教轉(zhuǎn)倒)。
十萬億佛土。指極樂世界,阿彌陀經(jīng)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
十地。菩薩乘的十地。
歡喜地、離垢地、發(fā)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xiàn)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云地。
十地心。四無量心、十善心、明光心、焰慧心、大勝心、現(xiàn)前心、無生心、不思議心、慧光心、受位心。
十來偈。
端正者、忍辱中來,貧窮者、慳貪中來。
高位者、禮拜中來,下賤者、驕慢中來。
瘖啞者、誹謗中來,盲聾者,不信中來。
長壽者、慈悲中來,短命者,殺生中來。
六根具足者、持戒中來。
十地分。十地分聲聞乘十地、緣覺乘十地、菩薩乘十地、佛乘十地。
1、聲聞乘十地。受三皈地、信地、信法地、內(nèi)凡夫地、學(xué)信戒地、八人地、須陀洹地、斯陀含地、阿那含地、阿羅漢地。
2、緣覺乘十地?嘈芯咦愕、自覺甚深十二因緣地、覺了四圣諦地、甚深利智地、九圣道地、觀了法界虛空界眾生界地、證寂滅地、六通地、徹和密地、習(xí)想漸簿地。
3、菩薩乘十地。歡喜地、離垢地、發(fā)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xiàn)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云地。此十地是菩薩五十二位修行中的第五個十位,在此十地,漸開佛眼,成一切種智,已屬圣位。
4、佛乘十地。甚深難知廣明智慧地、清凈自分威嚴不思議明德地、善明日幢寶相海藏地、精妙金光功諸神通智德地、大輪威藏明德地、虛空內(nèi)清凈無垢炎光開相地、廣勝法界藏明界地、普覺智藏能凈無垢邊無礙智通地、無邊德莊嚴回向能照明地、毗盧舍那智海藏地。
十因十果。十種的業(yè)因和十種的果報。
1、淫習(xí)因:有鐵床銅柱八熱地獄果報。
2、貪習(xí)因:有寒冰地獄的果報。
3、慢習(xí)因:有血河毒海灌吞果報。
4、瞋習(xí)因:有宮割斬斫等的果報。
5、詐習(xí)因:有杻械鞭杖等的果報。、
6、誑習(xí)因:有騰擲飛墜漂淪等果報。
7、冤習(xí)因:有投擲擊射等果報。
8、見習(xí)因:有勘問權(quán)詐拷訉推鞫等的果報。
9、枉習(xí)因:有拘押按捺迫蹙其體與瀝灑其血等果報。
10、習(xí)因:有業(yè)鏡之火珠披露其宿業(yè)以對驗的報果。
十善戒。守持十善業(yè)道的戒法。
- 第一課、佛
- 第一課、佛的意義
- 第一篇 法身、報身、應(yīng)身
- 第一冊、自序
- 三十七道品 序文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一節(jié) 何謂佛
- 第一課、佛教的真理
- 第二課、如來十號
- 第二課、釋迦牟尼佛 (一)
- 圣典篇 大念處經(jīng)
- 大架構(gòu)篇 二、五根、五力
- 第三課、佛身
- 第一課、律宗(一)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二節(jié) 釋迎牟尼佛
- 第九課、中國四大名山 (一)
- 第一課、修觀對治淫欲
- 第一、二、三課、綜合指要
- 十三、懺法
- 1:佛學(xué)是怎么一回事?
- 第四課、藥師佛
- 編者序言 作者序言
- 練習(xí)1 有意識的呼吸 一 正念觀身
- 第三課、釋迦牟尼佛(二)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三節(jié) 何謂法
- 十五、焰口
- 上座部佛教修學(xué)入門 目錄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三節(jié)、佛教的實質(zhì)
- 第十五課、四攝法 四無量心 四弘誓愿
- 第二篇 受持五戒、八關(guān)齋戒、菩薩戒
- 第三十課、焰口召請文(宋·蘇軾)
- 第八課、四圣諦
- 一一念不生
- 第七課、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
- 第十四課、菩薩十地
- 第十八課、聲聞四果
- 第四課、轉(zhuǎn)輪圣王
- 第十課、修學(xué)佛法的次第
- 第二十六課、悟道詩
- 第九課、十二因緣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二節(jié)、佛陀教導(dǎo)的是什么
- 什么是文字禪?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腳踏實地的付出才會有收獲,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
- 佛教戒律是怎樣產(chǎn)生的?戒律的由來
- 忉利天主是誰?
- 授記有幾種方式?授記的四種類型
- 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佛經(jīng)中的世尊指的是誰?
- 釋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覺性是永恒的、沒煩惱、證佛國
- 皈依后做事還是不順,對佛法心灰意冷,該怎么辦?
- 佛教的經(jīng)變是什么意思?
- 阿彌陀佛圣誕是哪一天?農(nóng)歷十一月十七恭迎彌陀圣誕
- 剛念經(jīng)時聲音響亮且快,后來就沒有了,為什么?
- 以佛心來凈化自己內(nèi)在的妄心
- 嘴笨不會安慰人怎么辦?
- 馬鳴菩薩是誰?馬鳴菩薩的簡介與故事
- 為什么在世間行善的功德勝于極樂百倍?
- 學(xué)會順其自然,在晴天時愛晴,在雨天時愛雨
- 念經(jīng)時可以控制妄念嗎?
- 什么是“五蓋”?菩薩沒有厭怠心
- 趙州和尚是哪個朝代的,哪里人?趙州和尚的簡單介紹
- 什么是莊嚴國土?
- 在家居士怎樣才能讓現(xiàn)在和將來的生活具足幸福安樂?
- 八正道是為人處世乃至成佛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
- 阿逸多菩薩是誰,是彌勒菩薩嗎?
- 佛教說的隨緣是什么意思?隨緣的含義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論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幾種?佛教六種神通的簡單介紹
- 求神不如求己,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經(jīng)時犯困,打盹后又從頭開始念,該怎么辦?
- 人幫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錢的七種結(jié)緣方式
- 殺生、妄語、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無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對親人的病,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心很亂,該怎么辦?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佛教基礎(chǔ)知識
- 心經(jīng)入門
- 佛教名詞
- 佛咒入門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地藏經(jīng)入門
- 怎樣讀懂佛經(jīng)
- 佛教基本教義
- 佛咒簡介
- 楞嚴經(jīng)入門
- 妙法蓮華經(jīng)入門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入門
- 十小咒入門
- 佛教修行及戒律
- 藥師咒入門
- 六字大明咒入門
- 無量壽經(jīng)入門
- 華嚴經(jīng)入門
- 藥師經(jīng)入門
- 阿彌陀經(jīng)入門
- 佛教僧侶與居士及其源流
- 普賢行愿品入門
- 佛經(jīng)簡介
- 虛云法師入門
- 六祖壇經(jīng)入門
- 佛教傳播與發(fā)展
- 楞伽經(jīng)入門
- 圣嚴法師入門
- 宗派簡介
- 凈慧法師入門
- 解深密經(jīng)入門
- 佛經(jīng)入門
- 濟群法師入門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入門
- 法增法師入門
- 昌樂法師《人生是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