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jīng)大全 > 瑜伽師地論 >

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七(6)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七(6)

  午二、勝解行住

  云何菩薩勝解行?謂諸菩薩從初發(fā)心乃至未得清凈意樂,所有一切諸菩薩行:當(dāng)知皆名勝解行住。

  第一住是種姓住,學(xué)習(xí)完了,菩薩住一共是十二住,現(xiàn)在是第二,勝解行住!冈坪纹兴_勝解行?」這是問!钢^諸菩薩從初發(fā)心乃至未得清凈意樂」,這下面加以解釋,「謂諸菩薩從初發(fā)心」,從初開始發(fā)無上菩提心,「乃至未得清凈意樂」,從初開始發(fā)菩提心學(xué)習(xí)佛法修學(xué)圣道,修學(xué)圣道之后,他就由原來的這個虛妄分別,這個貪、瞋、癡的境界向前進(jìn)步,乃至到「未得清凈意樂」,沒得無生法忍,沒能夠斷除煩惱,使令內(nèi)心是清凈的。

  「所有一切諸菩薩行」,在這中間,這個清凈意樂,最初發(fā)心之間,所有一切的這些菩薩所作的事情,「當(dāng)知皆名勝解行住」,都可以說是「勝解行住」的。這里邊大概的解釋呢,分兩部份,從初開始發(fā)菩提心的時候,他開始學(xué)習(xí)佛法,煩惱還沒能夠調(diào)伏,等到學(xué)習(xí)佛法修止觀以后逐漸的調(diào)伏煩惱,所以是分兩部份,第一部份是資糧位,第二部份是加行位。這兩部份統(tǒng)合起來就叫做勝解行住。

  巳二、廣展轉(zhuǎn)別 (分二科)   午一、菩薩住 (分二科)  未一、舉前四住 (分四科)

  申一、種性住

  又諸菩薩種性住中,于余十一諸菩薩住及如來住,唯有因轉(zhuǎn),攝受彼因。于余所有諸菩薩住,尚未發(fā)趣、未得、未凈;況如來住。

  這是第二科廣展轉(zhuǎn)別。一共是十二住,分二科,第一科是初二住,就是種性住、勝解行住,這兩住里邊分兩科,第一科顯其自相,顯示種性住、勝解行住的相貌,這一科也說完了。現(xiàn)在是廣展轉(zhuǎn)別,前邊顯其自相說得略,這下面廣說;就是由種性住向前,由種性住到勝解行住,乃至凈勝意樂住,就是初地、二地、三地、四地……向前進(jìn)步乃至到第十地菩薩最上成滿菩薩住輾轉(zhuǎn)的不同。這里分兩科,第一科是菩薩住,第二科就是如來住了。菩薩住分兩科,第一科是舉前四住,又分四科,第一科又說種性住。

  「又諸菩薩種性住」里邊,「于余十一諸菩薩住及如來住」,就是這個種性住和其余的十一個諸菩薩住和如來住,他們對比起來,他們有什么關(guān)系呢?就是「唯有因轉(zhuǎn)」,在種性住的時候,唯獨有十一諸菩薩住,有如來住的因,在種性住這里,相續(xù)而轉(zhuǎn),相續(xù)的存在,這表示沒能夠現(xiàn)行,只有這個因,只有種子在里邊!笖z受彼因」,這個種性住,對于這個十一諸菩薩住及如來住來說,就是攝持、容受彼十一住及如來住的種子;這個攝持、容受、能保持不失。

  「于余所有諸菩薩住,尚未發(fā)趣、未得、未凈」,這個種性住對其余的十一諸菩薩住,「尚未發(fā)趣」,他還沒有發(fā)心向那邊去,他還沒能發(fā)心修學(xué)。也就是他還沒有信佛,這個種性住,他還沒有遇見佛法,他完全對于佛法,沒有栽培!肝吹谩⑽磧簟,他還沒能成就那十一種菩薩住,他心也沒能夠清凈,還是虛妄分別,愛見煩惱在活動,不清凈!笡r如來住」,十一諸菩薩住都沒得、未凈,何況如來住呢?他也是沒得、未凈。這是第一科說種性住和十一住及如來住的關(guān)系。下邊第二科是勝解行住。

  申二、勝解行住

  若諸菩薩勝解行住,普于一切余菩薩住及如來住皆名發(fā)趣,未得、未凈。即于如是勝解行住,亦名發(fā)趣,亦名為得,為令清凈而修正行。

  「若諸菩薩」發(fā)無上菩提心以后,修學(xué)佛法了,這個時候又有一個新的名稱,叫做「勝解行住」,這個勝解行住,他和諸菩薩住是怎么情形呢?「普于一切余菩薩住及如來住皆名發(fā)趣」,他發(fā)心了,他發(fā)心向那邊去修行了,他有意愿要得無生法忍了,要得無上菩提了,他有這樣的意愿,同時也有這樣的行動了,雖然這樣子了,雖然是發(fā)趣了,「未得、未凈」還沒能得到,他沒能獲得無生法忍,他沒能夠見第一義諦,還沒能令他的心清凈。

  「即于如是勝解行住,亦名發(fā)趣」,他對他自己來說,勝解行住對他自己來說,也叫做發(fā)趣,他發(fā)心了。「亦名為得」,他成就了勝解行住了!笧榱钋鍍舳拚小梗麨榍笞孕牡那鍍,也就是為勝解行住,希望他清凈,在這個程度的清凈!付拚小,這時候正式的開始學(xué)習(xí)佛法,修學(xué)止觀的。這是勝解行住概略的解釋。那么下面第三科是極歡喜住。

  申三、極歡喜住

  勝解行住既清凈已;極歡喜住先已發(fā)趣,今復(fù)名得,為令清凈而修正行。

  「勝解行住既清凈已;極歡喜住先已發(fā)趣」,勝解行住他這個時候,一方面學(xué)習(xí)佛法,一方面修止觀,在他本位上說呢,他那個程度的清凈,他成就了!笜O歡喜住先已發(fā)趣」,你這個勝解行住,你已經(jīng)努力的做成功了!笜O歡喜住先已發(fā)趣」,他還沒能到極歡喜住,但是先在勝解行住的時候,他曾經(jīng)發(fā)心有這樣的志愿,想要成就極歡喜住。「今復(fù)名得」,這個時候呢,暖、頂、忍、世第一,一剎那就到了見道了,得無生法忍了,所以「今復(fù)名得」,現(xiàn)在呢,這個得就是成就的意思,成就了極歡喜住!笧榱钋鍍舳拚小,這個極歡喜住的清凈,也不是自然就來了,他還要努力的修行才能成就極歡喜住的。

  申四、增上戒住

  極歡喜住既清凈已;增上戒住先已發(fā)趣,今復(fù)名得,為令清凈而修正行。

  這極歡喜住就是斷除去分別我執(zhí)、分別法執(zhí)了,當(dāng)然這個時候,應(yīng)該是最低限度得未到地定,這個極歡喜住的奢摩他,也有深有淺,有的人深,有的人淺。「既清凈已」,極歡喜住,他本身常常的、也不斷的聞思修,不斷的見佛聞法修學(xué)圣道,「增上戒住先已發(fā)趣」,這個增上戒是先,就是極歡喜住的時候,他已經(jīng)發(fā)愿要進(jìn)一步的修行到增上戒住,所以先已發(fā)趣,「今復(fù)名得」,現(xiàn)在呢,又成就了增上戒住的。

  「為令清凈而修正行」,就是為令這增上戒住清凈而修正行。這下面第二科,前面第一科舉前四住。這四個住都舉出來:種性住、勝解行住、極歡喜住、增上戒住,這四個住都說完了?催@個《瑜伽師地論》的文呢,這都是略說,后邊還有詳細(xì)的解釋的。這是前面第一科舉前四住,下面第二科例后八住。

  未二、例后八住

  如是廣說展轉(zhuǎn)乃至最上成滿菩薩住。

  前面四住這樣說,第五、第六、第七、第八…乃至到第十二「最上成滿菩薩住」,展轉(zhuǎn)乃至到第十地菩薩「最上成滿菩薩住」,也是這么說。前面是菩薩住說完了,下邊第二科是如來住,分兩科,第一科明頓得凈。

  午二、如來住 (分二科)  未一、明頓得凈

  即此最上成滿菩薩住既清凈已;從此無間其如來住先已發(fā)趣,當(dāng)知于今頓得頓凈。

  「即此最上成滿菩薩住」,就是前面第十地菩薩,這個菩薩住,他的功德已經(jīng)成就圓滿了,「既清凈已」,他本身已經(jīng)清凈了!笍拇藷o間其如來住」,從這個第十地菩薩法云地,沒有間斷,一剎那就是到了如來住了!钙淙鐏碜∠纫寻l(fā)趣」,先在第十地的時候已經(jīng)發(fā)愿,愿得無上菩提。

  「當(dāng)知于今頓得頓凈」,當(dāng)知到了如來住的時候,就是一剎那而已,就是第十法云地,一剎那就是到如來住,「頓得頓凈」,就是很迅速的就成就了,就清凈了。這個「頓得」,是成就他的功德,也就是成就了清凈圓滿的無分別智,悟入第一義諦,這是頓得。「頓凈」呢,就是清除了煩惱障、所知障的染污,叫做頓凈!割D凈」是斷惑,「頓得」是證真,斷惑證真,或者是證真斷惑。

  未二、結(jié)其差別

  是如來住于菩薩住,當(dāng)知此中如是差別。

  前面第一科明頓得凈,現(xiàn)在第二科結(jié)其差別!甘侨鐏碜∮谄兴_住」有何差別呢?「當(dāng)知此中」就是這樣的差別。前面菩薩住是要漸次的證得,漸次的清凈,到佛的時候,就是一下子就全部的清凈了,就是全部的功德都現(xiàn)前了。

  《披尋記》一五六六頁:

  頓得頓凈者:最上成滿菩薩住中修果成滿,于如來住無間獲得,于煩惱障及所知障無間清凈,由爾所時無復(fù)修作,是故說名頓得頓凈。此與前菩薩住一一住中漸得漸凈有別,如是應(yīng)知。

  「頓得頓凈者:最上成滿菩薩住中修果成滿」,就是第十地的果已經(jīng)圓滿了,成就圓滿了。「于如來住無間獲得」,這個第十地菩薩和佛、和如來住,中間是沒有間隔的,所以「于如來住無間獲得」,沒有間隔的就成就了!赣跓⿶勒霞八蠠o間清凈」,這個于煩惱障和所知障,這是兩種障,這兩種障,煩惱障是凡夫的煩惱,所知障是圣人的煩惱,這兩種煩惱,「無間清凈」,就是中間沒有間隔,這個沒有間隔是可以這樣說,就是第十菩薩地和佛中間沒有間隔,這是一個解釋。第二個解釋呢,是佛的那個清凈的智慧與第一義諦沒有間隔。我們凡夫沒有修學(xué)圣道,我們和第一義諦就是有間隔,乃至阿羅漢,乃至大菩薩,煩惱沒有完全清凈,中間都是有一點間隔的,到佛的境界沒有間隔了,「無間清凈」。

  「由爾所時無復(fù)修作,是故說名頓得頓凈」。這個《披尋記》的作者這么解釋:「由爾所時」,由那么多的時間,這位大禪師「無復(fù)修作」,他沒有再加以修行,沒有這件事,就是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這個修行有兩種,我們以前說過,一個真修、一個緣修,這個緣修呢,是內(nèi)心里面有分別、有觀察、有加行、有功用,這個真修是無加行、無功用,就是他那無分別智與第一義相應(yīng)的無分別境界,他任運的就向前進(jìn)。

  那樣說呢,那就應(yīng)該是從第八地開始,一直到佛的境界都是這樣子,這樣說呢,說頓得頓凈,從第八地到第十地那實在是一大阿僧只劫,那么從第十地?zé)o間到如來住,那是一剎那間,這樣說呢,「由爾所時無復(fù)修作,是故說名頓得頓凈」,這個頓是迅速的意思,這樣講!复伺c前菩薩住一一住中漸得漸凈有別」,這個如來住,這是頓得頓凈,與前菩薩住呢,每一住中都是要經(jīng)過很長的時間,努力的修行才成就的,那菩薩住是漸得漸凈,若如來住是頓得頓凈,這個頓和漸有這樣的差別!溉缡菓(yīng)知」。

  辰二、后十住 (分二科)    巳一、顯其自相 (分十科)  午一、極歡喜住

  云何菩薩極歡喜?謂諸菩薩凈勝意樂住。

  前邊這個初二住,這一科解釋完了,現(xiàn)在第二科后十住,后邊的十住。這后十住里邊呢,分兩科,第一科顯其自相,分十科,第一科是極歡喜住!冈坪纹兴_極歡喜?」怎么叫做極歡喜住呢?「謂諸菩薩凈勝意樂住」,就是這些諸菩薩,經(jīng)過了暖、頂、忍、世第一,一剎那的,得無生法忍了,這個時候心大歡喜,因為修行很久了,希望得無生法忍,現(xiàn)在成功了,所以心里面歡喜!钢^諸菩薩凈勝意樂住」,他這個時候,他的止觀的力量強(qiáng),能斷除煩惱了,所以他叫做心清凈,這個時候有殊勝的意樂。就是他自己見到第一義諦了,他這個用功修行的境界,他感覺到很滿意、很快樂,他也有能力去教化眾生了,也是歡喜了。這個「凈勝意樂住」。

  午二、增上戒住

  云何菩薩增上戒?謂諸菩薩凈勝意樂為緣,所得性戒相應(yīng)住。

  這是第二科增上戒住。其實這里說這個住,也還是很簡略的,后邊還有詳細(xì)解釋。怎么叫做增上戒住呢?「謂諸菩薩凈勝意樂為緣,所得性戒相應(yīng)住」,很多的菩薩成就了凈勝意樂,就是初開始證悟無生法忍極歡喜地的時候,以此為因緣,繼續(xù)的努力的修行呢,所成就的「性戒相應(yīng)住」,這個性戒清凈了,后邊有詳細(xì)解釋,這里不多說。

  《披尋記》一五六六頁:

  凈勝意樂為緣等者:如下自說極歡喜住,由十種心意樂,已得意樂清凈。乃至廣說即由如是十種意樂成上品故,極圓滿故,是諸菩薩入證第二增上戒住。于此住中,性戒具足,極少邪惡業(yè)道所攝諸惡犯戒尚不現(xiàn)行,況中上品?又于十種圓滿業(yè)道,自性顯現(xiàn)。(陵本四十八卷一頁)此應(yīng)準(zhǔn)釋。

  「凈勝意樂為緣等者:如下自說極歡喜住,由十種心意樂」,這下邊文說,這個極歡喜住有十種心的意樂!敢训靡鈽非鍍簟梗删土饲鍍舻氖ブ,所以心清凈,他的菩提心、慈悲心愿意廣度眾生也是清凈,這就是「已得意樂清凈」。「乃至廣說即由如是十種意樂成上品故,極圓滿故」,這十種心,初開始修行的時候,不是上品,但是不斷的用功呢,就是成為上品,成為殊勝的了,「極圓滿故」,那時候,那功德極圓滿故,「是諸菩薩入證第二增上戒住」,這十種意樂極圓滿故呢,這么多的菩薩就是進(jìn)一步證入到第二增上戒住了。

  「于此住中,性戒具足,極少邪惡業(yè)道」,這個「性戒具足」這句話怎么講呢?下面解釋,極少的邪惡業(yè)道,不是很多,小小的邪惡業(yè)道,就是十種業(yè)道,身三、口四、意三,那么就是邪惡業(yè)道,就是這個分別心在這里活動,叫做道!杆鶖z諸惡」,邪惡業(yè)道所屬的,屬于邪惡業(yè)道的,極少邪惡業(yè)道的「諸惡、犯戒」,若是嚴(yán)重的貪、瞋、癡去犯戒,那就不是少了,現(xiàn)在是極微少的這個邪惡的境界,因此而犯戒,「尚不現(xiàn)行」,這個菩薩都不會有這樣情形犯戒的,「況中上品」的邪惡業(yè)道呢?

  「又于十種圓滿業(yè)道,自性顯現(xiàn)」,又有十種不是邪惡,而是清凈的善法,身三、口四、意三,十種圓滿的善法,「自性顯現(xiàn)」,他的心自然就會這樣子現(xiàn)行的,所以叫做性戒具足。這是(陵本四十八卷一頁),這話是那上說的,我們現(xiàn)在學(xué)的是四十七卷,「此應(yīng)準(zhǔn)釋」,這里說「謂諸菩薩凈勝意樂為緣」,所得的性戒相應(yīng)住,應(yīng)該根據(jù)那個四十八卷一頁說的那個情形來解釋」。

  午三、增上心住

  云何菩薩增上心?謂諸菩薩增上戒住清凈為緣,所得世間靜慮等持等至住。

  這是第三科、增上心住。「謂諸菩薩增上戒住清凈為緣」,就是他持戒非常的清凈,以此為因緣呢,所得世間的靜慮、「等持等至住」。這個第三地,初極喜地,二離垢地,三發(fā)光地,發(fā)光地才成就世間的靜慮,色界的四靜慮,等持和等至,這個等持,通常說呢,空、無愿、無相叫做三等持,但是色界的四靜慮也可以名之為等持,色界的四靜慮,無色界的四空定都可以名之為等持,也都可以名之為等至。

  這個等持,這個「等」這個字怎么講呢?就是心里面不亂散也不昏沉,叫做等。散亂是動,昏沉就是昧了,若不散亂就是寂靜,不昏沉就是明,明靜而住就叫做「等」。我們常常的這樣學(xué)習(xí),有這個明靜的力量,攝持這一念心,叫它也不要昏沉,也不要散亂,你能任運的成就了,就可以名之為等持。

  這欲界的九心住,最后一住就叫做「等持」,這樣說,欲界定也叫做等持,色界的定,無色界定都可以名之為等持,所以這個等持它通于散亂心,散亂心短時間的安住一境也能辦到,所以也叫做等持,但是「等至」就是不同于散亂了,那就不同于欲界定,就是色界定、無色界定,都叫做等至。這個等也還是明靜而住叫做等,有「等」了,你這個身心安和,才達(dá)到這個定的境界,所以叫「等至」。

  這是在菩薩十地里邊第三地,第三地是以第二地的增上戒住清凈為因緣,還要繼續(xù)的修禪定,才能成就世間的色界的四靜慮,也有可能成就無色界的四空定,成就等持和等至,就是在這里安住。所以這個初得無生法忍,也有可能你已經(jīng)成就色界的四靜慮,也有可能還沒有成就,要到第三地才成就的。這樣說,初得無生法忍,那不一定是色界的四靜慮為依止,也可能是未到地定。

  午四、覺分相應(yīng)增上慧住

  云何菩薩覺分相應(yīng)增上慧?謂諸菩薩以世間凈智所依等持為所依止,為覺諸諦于正念住等三十七菩提分法,妙揀擇住。

  「云何菩薩覺分相應(yīng)增上慧?」這是第四科覺分相應(yīng)增上慧住,這下面加以解釋,「謂諸菩薩以世間凈智所依等持」,諸菩薩以世間的凈智,不是出世間的凈智,出世間的凈智是無所得的智慧,破除了見煩惱、愛煩惱,F(xiàn)在這里說世間凈智所依等持,就是這個色界的四靜慮。色界的四靜慮,若不是佛教徒,他成就了色界的四靜慮的時候,他也是有智慧的,他有智慧,那個智慧是世間凈智。

  現(xiàn)在佛教徒,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以世間凈智所依的等持為依止處。這個依止這句話怎么講?其實就是住在里邊,就是他的那個智慧、現(xiàn)在的菩薩覺分,菩薩覺分應(yīng)該他從開始得無生法忍,他成就了出世間的智慧,他出世間的智慧以世智所依的等持為依止、為住處,這話什么意思呢?就是他成就了色界四靜慮,然后你現(xiàn)起出世間的智慧,你就是以它為依止了。

  「為覺諸諦」,這個三十七道品說是菩提分,菩提翻個「覺」,「分」就是因,以此為因,而能得無上菩提,所以稱為覺分。三十七道品是通于三乘的,這個「為所依止,為覺諸諦」,你這個菩提分這個智慧,三十七道品初開始是四念處,四念處就是智慧,但是里面也有其他的心所法,那就是覺,那時候應(yīng)該是清凈無漏的智慧,這個智慧在禪定里邊去觀察諸諦,觀察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觀察諸諦,這樣就是毗缽舍那觀了,那個所依止的四靜慮、所依止的等持,是你的清凈智慧的依止處,依止處,在那里干什么呢?「為覺諸諦」,要觀察這個苦、集、滅、道的四諦,或者是觀察二諦。

  「于正念住等三十七菩提分法,妙揀擇住」,這個初開始是四念住,四念住,里邊也有四正勤,也有四如意足,也有五根、五力、七覺支、八圣道,也有這個,所以這樣加起來就是三十七菩提分法,這個三十七菩提分法,里邊也有戒,也有定,也有慧,就是以定為依止「妙揀擇住」,這個不可思議的微妙的,「揀擇」就是觀察,不斷的這樣觀察,不斷的觀察呢,就使令你的智慧輾轉(zhuǎn)的光明,而定力也輾轉(zhuǎn)的由淺而深的。一開始是世間定,成就的世間定,但逐漸就是無漏三昧了。

  前面這一段,就是第四科,「云何菩薩覺分相應(yīng)增上慧。恐^諸菩薩以世間凈智所依等持為所依止,為覺諸諦于正念住等三十七菩提分法,妙揀擇住」,這里看出來一件事是什么?是定內(nèi)修觀的意思?催@一段文,這是定內(nèi)修觀,在《瑜伽師地論》不只這一處,還有其他也是定內(nèi)修觀,就看出來是這回事。

  我曾經(jīng)講過,但重復(fù)一下也好。就是今年在臺中太平鄉(xiāng)佛恩寺打禪七,在小參的時候,有一位法師,他是圣嚴(yán)法師弟子?也可能是惟覺禪師弟子?這個我記不清楚了,他來小參的時候,他說出一件事來,因為他參加過帕奧禪師的禪七,帕奧禪師說定內(nèi)不能修觀,要定外修觀,什么理由呢?就是因為在定內(nèi)是沒有尋伺的,沒有覺觀,就是二禪以上是沒有覺觀,初禪有覺觀,那初禪有覺觀,他的理由二禪以上,二禪、三禪、四禪以上,不能在定內(nèi)修觀,因為里面沒有尋伺,就是沒有覺觀,所以不能修觀,那么初禪可以了,初禪有尋伺嘛!他是這么講,F(xiàn)在我們讀這個〈聲聞地〉也看出來是定內(nèi)修觀,現(xiàn)在這一段文也看出來是定內(nèi)修觀,這句話這個地方很明白。

  「以等持為所依止」,等持就是定,定為你的毗缽舍那的住處,你的智慧在那里面安住,然后觀察諸法,觀察苦、集、滅、道四諦,這個「妙揀擇住」,那就叫做覺分相應(yīng)增上慧住。那這個地方當(dāng)然也沒有明白的說,它是在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但是可是已經(jīng)說出來是在靜慮里邊住,靜慮里邊住,那么和這個尋伺,就有點沖突了,定內(nèi)沒有尋伺怎么能修觀呢?這個帕奧禪師理由就是這樣子。怎么能修觀?

  現(xiàn)在從〈聲聞地〉看出來一件事,看那七種作意,七種作意是什么?七種作意實在就是不凈觀,第一個是了相作意,第二個勝解作意。勝解作意作什么?就是修不凈觀,那就叫做尋伺。所以現(xiàn)在從這個〈聲聞地〉里邊的七種作意知道一件事,就是初禪的覺觀,舊翻譯叫做覺觀,新翻譯叫做尋伺,那個尋伺就是不凈觀,等到第二禪以上就沒有尋伺了,沒有尋伺就是沒有不凈觀了,不修不凈觀了。我們成就了未到地定以后,怎么樣才能夠進(jìn)一步到初禪呢?修不凈觀,這么回事。你的不凈觀修成功了呢,就到初禪了,是這么回事,現(xiàn)在二禪以上沒有尋伺,二禪以上不修不凈觀了,就是這么意思。

  這是第四科覺分相應(yīng)增上慧住。這里很明顯的說在靜慮里邊修四念處,「于正念住等三十七菩提分法」,這個正念住就是四念住嘛,就是修四念住,修四念住有大小乘的不同,小乘佛法是修不凈觀,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那么在這個色界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定,不過無色界的最后一個非非想定不算數(shù),前三個加上色界的四靜慮,一共是七個,叫做七依止。小乘佛法就是修四念住,修四念住來破這個對于靜慮、對于禪定的愛著。

  我們這個沒有得禪定的人,我們是在色、受、想、行、識這里,在色、聲、香、味、觸這里愛著,在這里有愛、有欲,得了禪定的人呢,沒有欲界的欲了,但是他對于禪定還有欲,愛、見、慢、無明的執(zhí)著。那么佛教徒成就了四禪八定以后,在這個禪定里面修四念住,不但是破除欲界的欲,也破除對禪定的欲,那就得圣道了。當(dāng)然這是得三果、然后得四果,就得阿羅漢道,是這個意思。

  那么這個地方呢,就是二禪以上沒有尋伺,怎么能夠修觀呢?修觀是能修,就是不修不凈觀,那么其他的觀還是可以修的呀!還是可以修的,但是你若愿意繼續(xù)修還是可以修嘛,繼續(xù)修不凈觀也是可以嘛。那個八解脫,它那里面就有不凈觀嘛。所以那個解釋還應(yīng)該再想一想,你再研究研究吧!

  那么這個地方若是不修不凈觀,你修唯識觀也是可以,你修這個般若波羅蜜的性空觀也是可以。這樣說呢,說是二禪以上,沒有尋伺就是沒有不凈觀,你觀勝義諦的這樣的止觀還是可以的,還是無妨礙的。我們在這個〈有尋有伺地〉、〈無尋唯伺地〉、〈無尋無伺地〉那個《瑜伽師地論》那段文,它已經(jīng)說了,這個尋伺有各式各樣的尋伺、不限于只是不凈觀,也可以作其他的尋伺的,所以在定內(nèi)是可以修觀 的。在這一段文上很明顯的說:「以等持為所依止」,然后「為覺諸諦,于正念住等三十七菩提分法,妙揀擇住」,這很明顯這是定內(nèi)是可以修觀的。

  午五、諸諦相應(yīng)增上慧住

  云何菩薩諸諦相應(yīng)增上慧。恐^諸菩薩覺分揀擇為所依止,于諸諦中如實覺住。

  這是第五科諸諦相應(yīng)增上慧住,怎么叫做菩薩諸諦相應(yīng)增上慧住呢?「謂諸菩薩覺分揀擇為所依止,于諸諦中如實覺住」,這個地方還是有由于前面那個覺分相應(yīng)慧住為依止,為依止嘛,繼續(xù)的「于諸諦中如實覺住」,觀這個第一義諦,其實這樣說,這個第五「諸諦相應(yīng)慧住」,「覺分相應(yīng)慧住」,實在是一回事。

  前邊以能觀察的智慧立名字,這個第五科、諸諦相應(yīng)增上慧住,以所觀為名,實在呢有所觀也有能觀,有能觀就有所觀。

  午六、緣起流轉(zhuǎn)止息相應(yīng)增上慧住

  云何菩薩緣起流轉(zhuǎn)止息相應(yīng)增上慧。恐^諸菩薩于諦能覺增上力故,揀擇顯示由無智故,苦及因起,揀擇顯示由有智故,苦及因滅住。

  這是第六科,第六科就是第六地現(xiàn)前地,是「緣起流轉(zhuǎn)止息相應(yīng)增上慧住」!钢^諸菩薩于諦能覺增上力故」,謂這些圣者,「諸菩薩于諦能覺」,于這苦、集、滅、道四諦,或者世俗諦,或者勝義諦,能夠觀察的力量,這個力量是很強(qiáng)大,「于諦能覺增上力故」。

  「簡擇顯示」,由于你不斷的用功、觀察,就顯示出來一件事,什么事呢?「由無智故、苦及因起」,由于沒有苦、集、滅、道的智慧,不能通達(dá)言說安立的一切法是畢竟空的。「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xiàn)故」,都是心的分別,所分別的境界,離開了你的心,沒有體性的,就是畢竟空的。所分別的不可得,能分別心也不可得。

  由于沒有這樣的智慧故,「苦及因起」,這個色、受、想、行、識的苦及因起。因就是煩惱和業(yè)力,煩惱和業(yè)力是苦惱的原因;有煩惱和業(yè),所以有色、受、想、行、識的苦惱的果報,就現(xiàn)起了,「由無智故苦及因起」,這可見煩惱和業(yè)力是苦惱的原因,我們?nèi)粝胍獪绯磺锌鄲溃憔鸵タ鄲赖脑,苦惱的原因就是你的虛妄分別的煩惱,所以滅除去虛妄分別,滅除去虛妄分別,你就得圣道了。「揀擇顯示由有智故苦及因滅住」,由于你長時期的修止觀,你就通達(dá)了,「由有智故」,由于你有無所得的智慧,苦及因就滅了,煩惱就滅了。煩惱滅了,苦惱也就滅了,就是安住在沒有苦惱的境界。

  《披尋記》一五六六頁:

  由無智故苦及因起等者:此中無智,所謂無明?、謂生及老死、余緣起支能生苦故,苦胎藏故,皆名為因。義如有尋有伺地說。(陵本十卷十四頁)是名緣起流轉(zhuǎn)。與此相違,名由有智,苦及因滅,是名緣起止息。

  「由無智故苦及因起等者:此中無智,所謂無明」,就是十二緣起的那個無明,這個無明,就是不知道一切法是無我的,你不知道色、受、想、行、識里沒有我,你執(zhí)著有我就是無明!缚、謂生及老死」,這個苦是指什么說的呢? 就是十二緣起的后邊那兩支,有生有老死。什么是生?就是你的虛妄分別心現(xiàn)起了,那么這是以心為主,但是不但是心,還有色法,有地、水、火、風(fēng)生理的組織,那里面就有老死的問題了。

  「余緣起支能生苦故,苦胎藏故皆名為因」,「余緣起支」其他的行,行、識、名色、六入、觸、受,這個剩余的緣起支也是,這個行、識也是能生苦的,「苦胎藏故」,苦就在這里隱藏著的,「故皆名為因」,能生苦,所以是苦的因,苦的住處也是因,「皆名為因」!噶x如〈有尋有伺地〉說」,在〈有尋有伺地〉說這個十二緣起說的很詳細(xì)的。(陵本十卷十四頁)「是名緣起流轉(zhuǎn)」,這個第六現(xiàn)前地的菩薩修緣起觀呢,他這樣觀察,知道這個緣起的流轉(zhuǎn)是這樣的,以無明為因,而現(xiàn)起生死的!概c此相違,名由有智」,那就是無我的智慧,有法無我、人無我,有無我的智慧,「苦及因滅,是名緣起止息」。

  午七、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

  云何菩薩有加行有功用無相。恐^諸菩薩即由三種增上慧住增上力故,有加行有功用無缺無間,于一切法真如無分別慧修俱行住。

  這是第七遠(yuǎn)行地,遠(yuǎn)行地是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云何菩薩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呢?這是一個標(biāo)出來,也就是問,下面就解釋,「謂諸菩薩即由三種增上慧住增上力故」,就是有前邊:「覺慧相應(yīng)增上慧住」、「諸諦相應(yīng)增上慧住」、「緣起流轉(zhuǎn)止息相應(yīng)增上慧住」,都是智慧,有這三種增上慧住的力量!赣屑有杏泄τ脽o缺無間,于一切法真如無分別慧修俱行住」,「有加行」,這個加這個字,實在就是努力的意思,努力的用功修行,有加行這句話怎么講呢?就是有功用的意思,就是你努力的用功,努力的用功就叫做有功用,就叫做有加行!笩o缺無間」,就是你這樣用功的時候,是無缺無間,這個「缺」,就是如果你用功修止觀的時候,你的煩惱現(xiàn)起了,那就是有缺!笩o間」呢,前一剎那,一剎那一剎那的一直的用功,沒有間斷叫「無間無缺」。

  這樣子,「于一切法真如無分別慧修俱行住」,這有功用、無缺無間的這樣子,「于一切法」,一切法就是所緣境,簡單的說就是色、受、想、行、識是所緣境,你觀察這一切法,都是名言安立的,都是畢竟空寂的,這是畢竟空寂的意思。但是這個名言安立,還另外有個自相安立的一切法,自相安立的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這一切法,就是依他起,依他起主要是以心為主,就是你內(nèi)心的分別。你內(nèi)心的分別,觀察言說安立的一切法都畢竟空寂了,那么你的分別心也就寂滅了,就是一切虛妄分別的戲論眾相都寂滅了,就變成了「真如無分別慧」。

  最初是有功用,有加行有功用,后來到了第八地以后呢,就是無功用了,現(xiàn)在說是第七地有功用!赣谝磺蟹ㄕ嫒鐭o分別慧修俱行住」,你這個無分別慧,和你的一念明了性的心同時的相應(yīng)了,就是「俱行住」,「俱行住」這個雖然是有加行有功用,但是這個時候沒有我執(zhí)、沒有法執(zhí)的相貌,所以叫「無相」,那么這個時候就叫做無相住。

  《披尋記》一五六七頁:

  于一切法真如等者:諸法無我名一切法真如。由此為緣。達(dá)無少法及少品類可起分別,于一切法平等平等如實觀察,是名無分別慧。由此住中,于加行行修圓滿故,是名修俱行住。

  「于一切法真如等者:諸法無我名一切法真如」,什么叫做我呢?就是言說安立的一切法,你執(zhí)著它是真實的,叫做我,F(xiàn)在言說法性是畢竟空的,那就是無我,「于一切法真如等者:諸法無我名一切法真如」,觀察一切法是畢竟空寂的!赣纱藶榫墸_(dá)無少法及少品類可起分別」,由于你這樣子通達(dá)一切法無我的智慧,你就會以此智慧為因緣,「達(dá)無少法」,就通達(dá)了這個遍計執(zhí)是無有少法可得的,就是言說安立的一切法無有少法可得,「及少品類」,不是這里面有善法、有惡法,有世間法、有出世間法,這些品類都不可得,「及少品類可起分別」,沒有少法、沒有少品類可以為所緣緣,令你生起分別的。

  「于一切法平等平等如實觀察」,這一切法都是無所得的,所以叫做平等,所觀察的是無所得,能觀察的也不可得,所以是平等平等,這樣的如實觀察是名無分別慧。若有所觀察的境界,不管是觀空也好,那也是分別,F(xiàn)在所觀察不可得,能觀察也不可得,就是沒有分別了,「是名無分別慧」!赣纱俗≈,于加行行修圓滿故,是名修俱行住」,「由此住中」,這無相住里邊,對于加行行「修圓滿故」,努力的修行,這樣的修行,達(dá)到圓滿的程度了,是名叫做「修俱行住」,「修俱行住」這么講,這修字往下念。這是第七,下面第八、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

  午八、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

  云何菩薩無加行無功用無相?謂諸菩薩即于前無相住多修習(xí)已,任運自然無缺無間運轉(zhuǎn)道隨行住。

  這無加行無功用住,就是不需要努力的用功修行,而自然就是修行,「謂諸菩薩即于」前面的「無相住多修習(xí)已」,就是我不可得,一切法也不可得,你常常這樣用功修行以后,「任運自然」達(dá)到最后,就是任運的、自然的他就是這樣子了,不需要你用功,不需要你加功用行,也是「無缺無間」,這個無缺就是我執(zhí)、法執(zhí)它不現(xiàn)行,「無間」,無間斷的運轉(zhuǎn),你這個止觀無間斷的「運轉(zhuǎn)道隨行住」,隨順這樣子修行,而還心里面沒有分別,沒有分別,但是他這個時候,因為他深入第一義諦了,能滅除煩惱種子,滅除法執(zhí)的種子,滅除我執(zhí)的種子,滅除煩惱障的障子,滅除所知障的種子,所以深入第一義諦,所以能斷煩惱。這上面說的情形呢,就是由第七地以前,由初地到第七地,都是有加行有功用,到了第八不動地以后,是無加行無功用,但是也任運的有止觀現(xiàn)行,任運的修行。

  午九、無礙解住

  云何菩薩無礙解?謂諸菩薩即以善清凈無動慧等持為所依止,得廣大慧為他說法,無上為依能于諸法異門義趣釋辭差別妙揀擇住。

  這是第九科,謂這么多的菩薩,「即以善清凈」的「無動慧」,前面從初極喜地,也是能夠見第一義諦了,但是一直到第七地,都還是有加行有功用,不算是「善清凈」,F(xiàn)在到了第八地以后呢,他是能無加行無功用,任運的有這樣的修行,所以叫做「善清凈」,「無動慧」,他那個法無我的智慧,是不需要加行的,不需要功用的,所以叫「無動慧」!傅瘸譃樗乐埂,同時也有定,這個慧以定為依止處!傅脧V大慧」繼續(xù)這樣用功修行呢,這個智慧又進(jìn)步了,得到廣大的智慧,什么叫做廣大智慧呢?「為他說法」,就是在無分別住里邊,他能為一切眾生一說法。

  「無上為依能于諸法異門義趣釋辭差別妙揀擇住」,「無上為依」,就是特別殊勝的意思,為依止處。「能于諸法異門義趣釋辭」,這個法,諸法異門和義趣,「諸法異門」就是法無礙辯,「義趣」就是義無礙辯,「釋辭」就是辭無礙辯,「差別」就是樂說無礙辯,就是四無礙辯。為眾生說法的時候,這是第九地菩薩有四無礙辯的度化眾生。

  《披尋記》一五六七頁:

  得廣大慧等者:謂于諸法起智加行,能為他說一切種法,普于一切說法所作皆如實知,是名得廣大慧為他說法。獲得無量陀羅尼門。于一切種言詞支具剖析善巧辯才無盡,是名無上為依,乃至妙揀擇住。

  「謂于諸法起智加行」,就是這位菩薩對一切法,要發(fā)起他的智慧的力量,這個智慧發(fā)生作用叫做加行!改転樗f一切種法」,能為一切眾生說無量無邊的法門,「普于一切說法所作」,第八地菩薩以上,能同時的遍十方世界為眾生說法,于一切說法所做的事情,「皆如實知」,都是明明了了的,是名「得廣大慧,為他說法」。

  「獲得無量陀羅尼門」,他成就了無量的陀羅尼門。這個陀羅尼,陀羅尼的門,什么叫做陀羅尼?陀羅尼翻譯「總持」,這個總持是什么呢?就是這個念,這個念能總持一切法,譬如說是這個《法華經(jīng)》,他能夠完全的背誦過來,不用照本,就能夠背誦,《華嚴(yán)經(jīng)》也可以,所有佛說的經(jīng)他都能夠這樣子背誦,這叫總持,就是不可思議的念力,總持,叫陀羅尼,這個門是什么呢?什么是門呢,就是文字就是門。就是這個字,這個文字一個字一個字,這個字就是門,你要得陀羅尼的話,你要以此為門,你一定要讀了很多的書的,沒有門,沒有文字是不能得陀羅尼。譬如這個人寫文章,寫文章,他一定要懂得這個字,他把這個字組織起來,能表示很多很多的道理,這就是這個意思,這叫陀羅尼門,字是陀羅尼門,由此門而成就陀羅尼。但是這里面呢,這里是大菩薩境界,就是指這個第九地菩薩,他有無量無邊陀羅尼門。

  我們讀《大般若經(jīng)》上,它一定說陀羅尼門,另外還有一個三摩地門,三摩地門是什么?三摩地門就是色界四禪,你想要得無量無邊的三昧,你先要得色界四禪的,從色界四禪里邊又能夠成就無量無邊的三昧,這個初禪里面有無量無邊三昧,二禪、三禪、四禪有無量無邊的三昧,所以這個四禪是無量無邊的三昧的門,F(xiàn)在這里面說是這位菩薩有無量陀羅門,他也有無量無邊的三摩地門的。

  「于一切種音詞支具剖析善巧辯才無盡」對一切種的音辭,說是人間的語言、天上的語言、這是中國人的音辭,這是俄羅斯的、這是印度的、各式各樣的音辭,「支具」,或者一部份叫支,全部的叫做具,「剖析善巧辯才」,能夠剖析這一段文是什么意思,這一段文什么意思,有這樣的善巧的智慧的辯才,這樣的辯才是無窮無盡的,「是名無上為依,乃至妙揀擇住」。這么樣講,「是名無上為依」,就是有無量無邊的陀羅尼門,而成就四無礙辯才,這叫做「無上為依,乃至妙揀擇住」,這是第九科無礙解住。

  午十、最上成滿菩薩住

  云何菩薩最上成滿菩薩。恐^諸菩薩安住于此,于菩薩道已到究竟;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得大法灌頂;或一生所系,或居最后有。從此住無間,即于爾時證覺無上正等菩提,能作一切佛所作事。

  這是第十最上成滿菩薩住,「云何菩薩最上成滿菩薩?謂諸菩薩安住于此,于菩薩道已到究竟」,就是這個住,最上成滿菩薩住,是說諸菩薩安住于此,安住于成滿菩薩住,于菩薩道已經(jīng)到了究竟圓滿的地方了,「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得大法灌頂」,得無上菩提,「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成就了,已得大法的灌頂,十方諸佛為這位菩薩灌頂。這是一個譬喻,說轉(zhuǎn)輪圣王就職的時候,要四大海水來灌他的頂,這是舉行就職的儀式的一件事,F(xiàn)在菩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時候呢,十方諸佛來摩他的頂,那就是他的大法,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叫做大法,就是表示他成就無上菩提了。

  「或一生所系,或居最后有。從此住無間,即于爾時證覺無上正等菩提,能作一切佛所作事」!富蛞簧,或居最后有」,這是說示現(xiàn)化身成佛的境界,他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他本身的究竟圓滿,這個圓滿報身的境界,就是受用身成就,成就的一個境界。

  「或一生所系」,他就是這一生所系,再一生,他就是無系了,就成佛了,「或居最后有」,就是來到人間這一生,示現(xiàn)成佛的時候叫最后有,「一生所系」在兜率天的時候叫做一生所系!笍拇俗o間」,就是這個住,「最上成滿菩薩住」,「從此住無間,即于爾時證覺無上正等菩提」,成佛了,「能作一切佛所作事」能作一切佛所作的事情,普度眾生了。

  巳二、廣修得別 (分二科)   午一、于修所作 (分三科)  未一、狹小等

  又諸菩薩勝解行住,于菩薩修所作狹小,所作有缺,所作不定,所得有退。

  這是第二科,巳二廣修得別。分兩科,第一科是于修所作,分三科,第一科是狹小等,「又諸菩薩勝解行住」,前邊分十科,說到菩薩的第十二住,就是最上成滿菩薩住,這個說完了,現(xiàn)在是說,從勝解行住,又廣說他們的內(nèi)容,各式各樣的不同的相貌,「廣修得別」,分兩科,第一科是于修所作,分三科,第一科是狹小等。

  「又諸菩薩勝解行住」的時候,「于菩薩修所作狹小」,這個勝解行住,就是還沒有得無生法忍,他還在凡位,沒得圣道,這個時候,「于菩薩修所作狹小」,他還是發(fā)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他所修的圣道,他所作的事情是狹小的,就是沒能證悟真如理,沒見第一義諦,所以境界狹小!杆饔腥薄,他作出來的事情,不是那么圓滿,還有缺點!杆鞑欢ā,他所作事情不決定,他今天能做,明天有可能不能做,今天不能做,明天有可能能做,所以叫不定!杆糜型恕,他所成就的功德也不決定,有時候會退掉了,會失掉的。

  《披尋記》一五六八頁:

  于菩薩修者:此說六波羅密多應(yīng)知。

  這上面說「于菩薩修所作狹小」,就是指六波羅蜜說的。

  未二、廣大等

  極歡喜住于菩薩修所作廣大,所作無缺。所作決定,隨所獲得無復(fù)退轉(zhuǎn)。如極歡喜住,乃至三種增上慧住,應(yīng)知亦爾。

  「極歡喜住于菩薩修所作廣大」,前邊說狹小等,這個等就是所作有缺,所作不定,所得有退,指這些事情。這是說勝解行地的菩薩是這樣子,這下面第二科是廣大等,那就不是勝解行地了。

  「極歡喜住于菩薩修所作廣大」,就是一剎那間,得無生法忍以后,這叫極歡喜住了,于菩薩修所作的事情是廣大的,那因為他證悟第一義諦了,境界廣大,「所作無缺」,他做的事情沒有缺失,所作的事情是決定的,而不會有變化!鸽S所獲得無復(fù)退轉(zhuǎn)」,隨他所證得的事情,不會再失掉的!溉鐦O歡喜住」是這樣子,「乃至三種增上慧住」前面說的,「應(yīng)知亦爾」,也是這樣子,他所作廣大、所作無缺、所作決定,「隨所獲得無復(fù)退轉(zhuǎn)」,也是這樣子,這是第二科,下面第三科、無量等。

  未三、無量等

  從初無相住乃至最上成滿菩薩住,于菩薩修所作無量,所作無缺,所作決定,隨所獲得終無退轉(zhuǎn)。

  「從初無相住乃至最上成滿菩薩住」,這個「從初無相住」,就是從第七地,三種增上慧住,最后就是第六現(xiàn)前地,所以現(xiàn)在初無相住,就是第七遠(yuǎn)行地,「乃至最上成滿菩薩住」就是第十地了!赣谄兴_修所作無量」,所作的境界廣大無邊,要比前邊更廣大,雖然同是見第一義諦,但是這個時候境界是又殊勝了,也是「所作無缺,所作決定,隨所獲得終無退轉(zhuǎn)」,是這樣子。

  午二、于無相修 (分三科)   未一、發(fā)趣

  又諸菩薩勝解行住,于菩薩無相修,當(dāng)知發(fā)趣。

  這是第二科,前面第一科于修所作,現(xiàn)在第二科于無相修,分五科,第一科是發(fā)趣,「又諸菩薩勝解行住」,勝解行住也并不是一位菩薩,所以也是很多的。「于菩薩無相修,當(dāng)知發(fā)趣」,這個于菩薩的無相修,就是見第一義諦名為無相,名為無相,這個勝解行住,他對于初歡喜地的菩薩的無相修,「當(dāng)知發(fā)趣」,你應(yīng)該知道,勝解行地雖然還沒入圣位,但是他發(fā)趣,他發(fā)心向無相修去了。

  《披尋記》一五六八頁:

  于菩薩無相修者:此說諸法離言自性真實義相,名為無相應(yīng)知。

  這里說無相修是指什么說的呢?是說「諸法離言自性真實義相」,諸法離言自性,依他起也是諸法離言自性,但是現(xiàn)在不是指依他起說的,是指真實義相,就是圓成實性說的,叫做無相。依他起,現(xiàn)在我們從這個《攝大乘論》上看,依他起就是我們一念分別心,主要是一念虛妄分別心,這一念心,由于你修這個第一義諦的空觀呢,一念心也是寂滅了,那就是真實義相顯現(xiàn)了,「名為無相應(yīng)知」。

  未二、獲得

  極歡喜住、增上戒住、增上心住、增上慧住,于菩薩無相修當(dāng)知獲得。

  這是第二科獲得,第一科是發(fā)趣,勝解行住是向無相那里去了,但是他還沒有顯現(xiàn),到極歡喜住的時候,就是初歡喜地的時候,和那個增上戒住是第二地,增上心住是第三地,增上慧住,就是第四、第五、第六地,「于菩薩無相修當(dāng)知獲得」,這個菩薩無相修,這六個地他們已經(jīng)現(xiàn)前了,這無相修他們現(xiàn)前了。下面第三科是圓證。

  未三、圓證

  初無相住,于菩薩無相修,當(dāng)知圓證。

  初無相住就是第七地,那個增上慧住就是四地、五地、六地,初無相住就是第七地,第七地的菩薩于菩薩的無相修,「當(dāng)知圓證」,你要知道他已經(jīng)圓滿的現(xiàn)前了。

  未四、清凈

  第二無相住,于菩薩無相修,當(dāng)知清凈。

  第四科清凈,第二無相住就是第八不動地,「于菩薩無相修,當(dāng)知清凈」,他這時候沒有加行,無加行、無功用,所以他更清凈了。

  未五、領(lǐng)受

  無礙解住,最上成滿菩薩住,于菩薩無相修果,當(dāng)知領(lǐng)受。

  這第五科,「無礙解住,最上成滿菩薩住」,這是第九地和第十地,「于菩薩無相修果,當(dāng)知領(lǐng)受」,他成就了無相修的果,就是得無上菩提了。這是前面這一段是略釋。下面第二科是廣辨,分十一科。第一科是勝解行住。勝解行住又分兩科,第一科舉行狀相,又分三科,第一科是問。這以下解釋這個勝解行住解釋的詳細(xì),前邊還是簡略。

  卯二、廣辨 (分十一科)   辰一、勝解行住 (分二科)

  巳一、舉行狀相 (分三科)    午一、問

  問:勝解行住菩薩轉(zhuǎn)時,應(yīng)知何行何狀何相?

  就是已經(jīng)發(fā)無上菩提心修學(xué)佛法的這位菩薩,他在這個時候的程度,「菩薩轉(zhuǎn)時」,就在這里用功的時候,屬于勝解行住的程度,在這里用功的時候,「應(yīng)知何行何狀何相?」我們應(yīng)該要注意,他是怎么樣的行?怎么樣的狀?怎么樣的相呢?,這是提出來一個問。

  《披尋記》一五六八頁:

  應(yīng)知何行何狀何相者:行、謂發(fā)趣。狀、謂獲得。相謂等流。如下說言:諸行能入,說明為行。若正入時,說明為得。入已果利成辦圓證,說明等流。如是次第配釋應(yīng)知。下皆準(zhǔn)解。

  「應(yīng)知何行何狀何相者:行、謂發(fā)趣」,就是他發(fā)心修學(xué)圣道,他的意愿向無生法忍那里去了,就是有意愿要得無生法忍,這是意愿,叫做「發(fā)」,「趣」是行動,你要事實上努力的修學(xué)止觀,提高自己的程度。「狀、謂獲得」,這個「狀」是什么意思呢?表示你成就了,你原來這樣用功,后來你有成就了叫做「狀」,表現(xiàn)出來的相貌!赶嘀^等流」,這個相是什么意思呢?成就了這樣的功德以后,他相續(xù)下去,叫做相,這樣講這個行、狀、相,這樣解釋。

  「如下說言」,像下文這么說:「諸行能入,說明為行」,下文這么講的,「諸行能入」,你一直的修六波羅蜜行,能使令你向前進(jìn),得到一些功德,那叫做行!溉粽霑r,說明為得」,原來想要得無生法忍,現(xiàn)在就是得無生法忍了,這叫入,譬如說是暖、頂、忍、世第一,從暖到頂,從頂?shù)饺,那也有入的意思,「說明為得」!溉胍压赊k圓證,說明」叫做「等流」。「如是次第配釋應(yīng)知」,配釋那個行、狀、相,應(yīng)該這樣子了解,「下皆準(zhǔn)解」。

  這前邊這句話是問,「勝解行住菩薩轉(zhuǎn)時應(yīng)知何行?何狀?何相?」這是問。下面第二科回答。分兩科,第一科顯修得。分三科,第一科是狹小有缺。分兩科,第一科在正行。又分兩科,第一科于自佛法,又分兩科,第一科未得自在。

  午二、答 (分二科)   未一、顯修得 (分三科)  申一、狹小有缺 (分二科)

  酉一、在正行 (分二科)  戌一、于自佛法 (分二科)  亥一、未得自在

  答:勝解行住菩薩轉(zhuǎn)時,思擇力勝;于諸菩薩所作加行,以分別慧數(shù)數(shù)思擇,方能修作。

  這個勝解行住這個菩薩,他在用功的時候,他主要的用功修行,怎么修行呢?「思擇力勝」,他內(nèi)心里面,這個思惟觀察的力量很殊勝,就按照佛所開示的法語,思惟我不可得,思惟法不可得,修這個我空觀、法空觀,「于諸菩薩所作加行,以分別慧數(shù)數(shù)思擇,方能修作」,這個勝解行菩薩,和諸菩薩對比來說,諸菩薩所作的努力的修行,「以分別慧數(shù)數(shù)思擇,方能修作」,他若做一件事的時候,他要用他分別的這個智慧,「數(shù)數(shù)」就是一次又一次去思惟觀察,「方能修作」,才能做件事。譬如說修布施波羅蜜,他要經(jīng)過一個時期的觀察思惟。說是受了戒,那戒要怎么叫做開、遮、持、犯?他要經(jīng)過一翻的學(xué)習(x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jìn)、禪定、智慧都是「以分別慧數(shù)數(shù)思擇」方能修作的,如果不思惟觀察,事情做不好。

  亥二、未得勝修 (分二科)  天一、舉其修因

  未能任性成辦所作。未得堅固相續(xù)無退菩薩勝修。

  他若是計劃做一件事,他不能夠無分別,任運的就把這件事做好了,不能,沒這個能力。這是未得自在。這一段文是表示勝解行地菩薩,他用功修行做什事情的時候不是很自在的,要謹(jǐn)慎的準(zhǔn)備才可以。下邊第二科未得勝修,分二科,第一科,舉其修因。

  《披尋記》一五六八頁:

  未得堅固相續(xù)無退菩薩勝修者:所作決定,是名堅固。所作無缺,是名相續(xù)。隨所獲得無復(fù)退轉(zhuǎn),是名無退。極歡喜住有此修相,故名勝修。勝解行住未能現(xiàn)前,故名未得。

  「未得堅固相續(xù)無退菩薩勝修者」,說這個勝解行地的菩薩他沒能成就堅固,也沒能夠有相續(xù),也沒能無退,他沒有菩薩的勝修的功德,「未得堅固相續(xù)無退菩薩勝修者:所作決定,是名堅固」,他做這件事是決定的,不可動搖的,若能這樣做呢叫做堅固!杆鳠o缺,是名」叫「相續(xù)」,就是前一段的功德,后一段的功德是相續(xù)下來的,中間沒有缺失!鸽S所獲得無復(fù)退轉(zhuǎn)」,隨他所獲得的功德就不會失掉了,「是名無退」。

  「極歡喜住有此修相」,初得無生法忍的極歡喜住菩薩呢,有這樣修行的相貌,就是有堅固、有相續(xù)、有無退的這種相貌!腹拭麆傩蕖,所以極歡喜住有這樣的勝修,「勝解行住」的「未能現(xiàn)前」,這樣的勝修沒能現(xiàn)前,所以「故名未得」,所以未得堅固、相續(xù)、無退菩薩勝修。這一段文還只是說個大意,下邊說的更詳細(xì)了,這是第一段舉其修因。下面第二段例修果等,分兩科,第一科是功德攝。

  天二、例修果等 (分二科) 地一、功德攝

  如于勝修,于勝修果種種無礙勝解神通解脫等持等至,亦未能得。

  「如于勝修」,前邊對勝修這件事,這個勝解行住他沒成就,「于勝修」的所得果,就是種種的無礙,無障礙的境界,無礙的勝解。勝解,就是譬如說觀察,于所緣境修勝解的觀察的時候,不能無礙,這個初地菩薩不是這樣。或者說是辯才無礙也包括在內(nèi),或者是神通的境界,或者是八解脫的境界,這個等持等至,「亦未能得」,就是四禪四空定,這個勝解行住沒有得。勝解行住的菩薩沒有種種無礙的勝解,沒有得神通,沒有得八解脫,沒有得四禪八定,「等持等至,亦未能得」。這是功德攝,下面是勝利攝。

  地二、勝利攝

  未能超越五種怖畏。謂不活畏、惡名畏、死畏、惡趣畏、處眾怯畏。

  這個勝解行地的菩薩,他沒能超越這五種的怖畏,那五種呢?「謂不活畏」,「哎呀!現(xiàn)在沒有飯吃了!」就害怕了,就是不活的恐怖。還有「惡名畏」做什么事情怕人家的謗毀,心里害怕。還有死的怖畏,還有惡趣的三惡道的怖畏,還有處眾怖畏,大眾里邊有一點怖畏,有這五種怖畏,F(xiàn)在說這個勝解行地的菩薩,這五種怖畏他沒能超越,他還有這個怖畏的。前面這一科是于自佛法。對自己在佛法這一方面的不足。下邊于他有情還有所不足。

  戌二、于他有情

  于所應(yīng)作利有情事,策勵思惟,方能修作;未能任性哀愍愛念;蛴谝粫r于諸有情,由身語意發(fā)起邪行;或于一時于諸境界,發(fā)起貪著;或于一時,于資生具,現(xiàn)有慳吝。

  「于所應(yīng)作利有情」的事情呢,「策勵思惟,方能修作」,要鞭策自己努力的去思惟,去觀察、去準(zhǔn)備去才能修作!肝茨苋涡园ы獝勰睢,末能夠很自然的有慈悲心愛念眾生,做這些事情!富蛴谝粫r于諸有情,由身語意發(fā)起邪行」,或者一個時候,這位勝解行的菩薩,對于所教化的有情,「由身語意發(fā)起邪行」,這個事情顛倒了,做錯誤的事情!富蛴谝粫r于諸境界,發(fā)起貪著」,這一個時候?qū)τ谶@個色、受、想、行、識,色、聲、香、味、觸這些境界,有貪著心,還有這個事情!富蛴谝粫r,于資生具,現(xiàn)有慳吝」,對于這個生存所需的這一些衣服飲食這些資生具,表現(xiàn)出來有點慳吝,舍不得,還有這個事情。下面第二科在意樂。

  酉二、在意樂 (分二科)   戌一、別辨相 (分二科)   亥一、于三寶等 (分二科)

  天一、自內(nèi)無知 (分二科)  地一、標(biāo)

  信他諸佛菩薩而行,未能自內(nèi)了知真實。

  他若做這件事,是相信佛菩薩的法語,他去做這件事,他「未能自內(nèi)」,不能在自己內(nèi)心里面知道這件事,確實是這樣子,沒有這個智慧。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