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澤顯宗記溯源

  荷澤顯宗記溯源

  月溪法師

  荷澤神會大師〈顯宗記〉

  無念為宗,無作為本,真空為體,妙有為用。夫真如無念,非想念而能知;實相無生,豈色心而能見?無念念者,即念真如;無生生者,即生實相。無住而住,常住涅槃;無行而行,即超彼岸。如如不動,動用無窮,念念無求,求本無念。菩提無得,凈五眼而了三身;般若無知,運六通而弘四智。是知即定無定,即慧無慧,即行無行。性等虛空,體同法界,六度自茲圓滿,道品于是無虧,是知我法體空,有無雙泯。心本無作,道常無念,無念無思,無求無得,不彼不此,不去不來。體悟三明,心通八解,功成十力,富有七珍,入不二門,獲一乘理。妙中之妙,即妙法身;天中之天,乃金剛慧。湛然常寂,應(yīng)用無方,用而常空,空而常用。用而不有,即是真空;空而不無,便成妙有。妙有即摩訶般若,真空即清凈涅槃,般若是涅槃之因,涅槃是般若之果。般若無見,能見涅槃;涅槃無生,能生般若。涅槃般若,名異體同,隨義立名,故云法無定相。涅槃能生般若,即名真佛法身;般若能建涅槃,故號如來知見。知即知心空寂,見即見性無生,知見分明,不一不異。故能動寂常妙,理事皆如,如即處處圓通,達即理事無礙。六根不染,即定慧之功;六識不生,即如如之力。心如境謝,境滅心空,心境雙亡,體用不異。真如性凈,慧鑒無窮,如水分千月,能見聞覺知,見聞覺知而?占?占無相,寂即無生,不被善惡所拘,不被靜亂所攝,不厭生死,不樂涅槃,無不能無,有不能有。行住坐臥,心不動搖,一切時中,獲無所得。三世諸佛,教旨如斯,即菩薩慈悲,遞相傳受。自世尊滅后,西天二十八祖,共傳無住之心,同說如來知見。至于達摩,屆此為初,遞代相傳,于今不絕。所傳秘教,要藉得人,如玉髻珠,終不妄與。福德智慧,二種莊嚴(yán),行解相應(yīng),方能建立。衣為法信,法為衣宗,唯指衣法相傳,更無別法。內(nèi)傳心印,印契本心;外傳袈裟,將表宗旨。非衣不傳于法,非法不受于衣,衣是法信之衣,法是無生之法。無生即無虛妄,乃是空寂之心,知空寂而了法身,了法身而真解脫

  荷澤大師〈顯宗記〉溯源月溪法師講

  〈顯宗記〉。

  宗者,佛祖之心得本旨是也,所謂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自世尊拈花示眾,以至中土祖師之喝棒痛罵,揚眉瞬目,豎拂拈槌,擎拳舉指,一默一言,一噓一笑,無非從自性如來藏中流露出來,乃至殺貓斬蛇,燒佛罵祖,皆是親切為人,不離此事,祖祖相傳,至今不絕,名之為宗。教者,藉語言文字,以發(fā)揮佛理者也,三藏十二部經(jīng)典,以至祖師一切述著,無非欲藉文字方便,婉轉(zhuǎn)表出佛性妙埋,《圓覺經(jīng)》云:“修多羅(即藏經(jīng))教,如標(biāo)月指,若復(fù)見月,了知所標(biāo),畢竟非月,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fù)如是!惫手白凇蹦酥钢苯颖憩F(xiàn)佛埋,而“教”則間接表現(xiàn)佛理,其方法雖不同,其目的則一也,然細(xì)察之八宗不離教,教不離宗,自來宗門,雖云不宜語言文字,不重看經(jīng)誦典,然世尊拈花示眾之后,即說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出《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jīng)》)”,此八句即是語言,即是教理,又如初祖達磨以《楞伽經(jīng)》印證學(xué)者,五祖弘忍以《金剛經(jīng)》印證學(xué)者,四祖道信有法語,六祖惠能有《壇經(jīng)》,馬祖、百丈、溈山、臨濟、趙州、云門等,皆有法語開示,此宗不離教之明證也,教典之中,如《圓覺經(jīng)》、《華嚴(yán)經(jīng)》、《梵綱經(jīng)》、《涅槃經(jīng)》、《無量義經(jīng)》等,皆直表宗旨,皆是頓修法門,此教不離宗之明證也,末世眾生,不明斯義,先入為主,鮮能貫通,習(xí)宗者,則以宗非教,習(xí)教者,則以教輕宗,其實宗離教,則其傳不廣,如天龍一指、鳥窠吹毛,妙則妙矣,獲其利者益鮮,教離宗,則其旨不明,如認(rèn)指以為月,棄本而遂末,誤認(rèn)小乘二乘為大乘,法達禪師誦《法華》三千部,智通禪師誦《楞伽》千余遍,不能契旨,與義為仇,故宗教如車之兩輪,相輔而行,不可偏廢。達磨西來以前,教盛于宗,然不可謂無宗也,惟當(dāng)時研究教典者多,或認(rèn)指為月,或為教理所束縛,不能自脫,傳至唐初,其弊尤甚,教理因之衰微,宗義猶未大顯,學(xué)者多執(zhí)教以疑宗,故荷澤大師著此記以明之,并定南頓北漸之義,然后學(xué)者知所適從焉,或曰:禪為佛門修行之本,各宗教理雖殊,而其修禪則同,故禪不能獨立為一宗,此蓋未明禪之精義,不可不為分析清楚,禪宗之禪,乃指明心見性,所謂“教外別傳,直指人心,不立文字”者也,達磨未來中土以前,禪經(jīng)之傳入中土者,已有多種,然其程度,相去遠(yuǎn)甚,有小乘之禪,有中乘之禪,有外道之禪,大乘六度法門雖已傳入,其旨未顯,故當(dāng)時之禪,或用腦筋測量,或枯坐斷六根,皆是向臆之學(xué),不能明心見性,洞徹本地風(fēng)光,皆是有為法,與禪宗之禪,相去天淵,不可不辯也,然佛性先天地而有,無始無終,不增不減,一切眾生,本來具足佛性,非因達磨之來而有,乃因達磨之來而益易見,又因荷澤之大聲疾呼兩宗旨益彰,然自荷澤迄今,已千余年,宗旨復(fù)歸暗晦久矣,世人或認(rèn)小乘二乘外道邪見為禪為宗,別傳之旨,不絕如縷,故特將荷澤遺著,要義標(biāo)出,俾學(xué)者知所問津焉!秹(jīng)》六祖云:“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相者,于相而離相,無念者,于念而無念,無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間善惡好丑,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并將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續(xù)不斷,名為系縛,于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善知識,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于相,則法體凈,此是以無相為體,善知識,于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于自念上,常離諸境,不于境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絕即死,別處受生,是為大錯,學(xué)道者思之,若不識法意,自錯猶可,更勸他人,自迷不見,又謗佛經(jīng),所以立無念為宗!

  無念為宗,無作為本,真空為體,妙有為用。

  佛性乃絕對者,不受熏染,不起妄念,如《華嚴(yán)經(jīng)》第三十卷云:“佛性恒守本性,無有改變,守其本性,始終不改”,又七十三卷云:“佛性清凈,無染無亂,無礙無厭,不受熏染”,故曰“無念為宗”,無念者,非斷念,佛性體上本來無念,證悟本體之后,念念不離本體,念念皆是真如,故名無念。

  佛性本來圓滿具足,不假造作,非因修習(xí)而有,乃因修習(xí)而見,故馬祖云:“悟自本性,一悟永悟,不復(fù)更迷,如日出時,不合于暗,智慧日出,不與煩惱暗俱,了心境界,妄想即除,妄想即除,即是無生,法性本有,有不假修,禪不屬坐,坐即有著,若見此理,真正合理,隨緣度日,坐起相隨,戒行增熏,積于凈業(yè),但能如是,何慮不通”,又云:“識取自心,本來是佛,不假修持,萬德圓滿,體自如如”,故曰“無作為本”,無作者,非不執(zhí)著之謂也,佛性非不執(zhí)著而有,亦非執(zhí)著而無,本來現(xiàn)成圓滿,無欠無余,無漏無為,故名無作。

  佛性本體,遍滿虛空,充塞宇宙,圓裹三世,無壞無雜,無所不在,而本無一物,故曰“真空為體”,即法身凈土是也,亦名實相般若,小乘斷六根,落于頑空,中乘斷一念無明。落于空執(zhí),一般人說真空,謂不執(zhí)著空,不執(zhí)著有,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是為真空,此等解釋,落于外道四句百非窠臼,皆屬錯誤,不可不知。

  佛性遍滿十方,謂之法身,見性之后,見聞覺知(即腦筋思想)變?yōu)榉鹦?謂之報身,六根變?yōu)榉鹦?謂之應(yīng)身,名為一體三身,即體起用,妙用恒沙,隨拈一法,皆是佛法,故曰“妙有為用”,一般人謂不執(zhí)著空,不執(zhí)著有,有而不有,謂之妙有,亦是外道四句百非老調(diào),不可不知。

  《六祖壇經(jīng)》云:“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善知識,智慧觀照,內(nèi)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凈本心,使六識出六門,于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物不思,當(dāng)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善知識,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庇衷:“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遲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瞋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諸佛剎土,盡同虛空,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fù)如是,善知識,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fù)如是。”又曰:“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yīng)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善知識,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為真性自用!

  夫真如無念,非想念而能知,實相無生,豈色心而能見。

  真如乃最終極之實在,非思量測度可及,非世界上任何事物所能譬喻,凡事物所能譬喻而知者,即非最終極之實在,即非真如,無念者,非如木石之無思念,亦非同腦筋所產(chǎn)生之妄念,因真如非可思測而知,故其念亦非思測可知,故曰“無念”。

  實相乃真如之本體,真如乃實相之妙用,即體起用,即用歸體,體用一如,

  故真如即實相,實相即真如。

  實相乃最終極之實在,真如乃最真實之妙用,實相超過時間空間,無始無終,無生無滅,故曰“實相無生”。

  實相非長短方圓,非青黃黑白,非屬有無,亦非生滅,如用色心測量,轉(zhuǎn)加懸遠(yuǎn),故曰“豈色心而能見”。

  無念念者,即念真如,無生生者,即生實相。

  明心見性之后,見聞覺知根塵識界,皆變?yōu)檎嫒?起心動念,皆是真如,此時之念,同于無念,無念之念,即是真如,真如不離念念,念念不離真如。

  明心見性之后,宇宙萬物,山河大地,皆變?yōu)閷嵪?此時生滅,即同無生,無生之生,即是實相。

  《六祖壇經(jīng)》曰:“善知識,無者無何事?念者念何物?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無,眼耳色聲當(dāng)時即壞,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經(jīng)云:能善分別諸法相,于第一義而不動!

  無住而住,常住涅槃,無行而行,即超彼岸。

  佛性本體空寂,本無所住,雖無所住,而充滿十方,無所不在,故曰“無住而住”。本體如如不動,故曰“常住涅槃”。

  《六祖壇經(jīng)》曰:“道須通流,何以卻滯,心不住法,通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自縛!

  佛性本體,清凈不動,本無所行,雖無所行,而能轉(zhuǎn)物,故曰“無行而行”。古德云:“將山河大地轉(zhuǎn)歸自己,能如此,便有獨立自由份,生死輪回。皆不相干”,故曰“即超彼岸”。

  無住而住是體,無行而行是用。

  《金剛經(jīng)》云:“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應(yīng)無所住,即是無住而住之體,而生其心,即是無行而行之用。

  如如不動,動用無窮,念念無求,求本無念。

  本體如如不動,而妙能轉(zhuǎn)物,即體起用,動用無窮,用雖無窮,而體本不動,體若能動,即非最終極之體(實相),因其為最終極之體(萬物根源),始能推動一切,動用無窮。

  后秦釋道朗《大般涅槃經(jīng)》序云:“夫法性以至極為體,至極則歸于無變,所以生滅不能遷其常,生滅不能遷其常,故其常不動。”

  明心見性之后,念念不離佛性,佛性無求,故念念無求,佛性不離念念,求亦佛性,故曰“求本無念”。

  《維摩詰經(jīng)》云:“若求法者,于一切法,應(yīng)無所求!

  菩提無得,凈五眼而了三身。

  菩提是無為法,本無所得,故釋迦云:“我若于法有所得,燃燈佛即不與我授記”,《金剛經(jīng)》云:“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云:“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五眼者,(一)肉眼,戒行清凈。(二)天眼,能辨小乘法門。(三)慧眼,能辨中乘法門。(四)法眼,能辨大乘法門。(五)佛眼,能辨最上乘法門。

  三身者,(一)自性是法身。(二)見聞覺知是報身。(三)六根是應(yīng)身。

  菩提無得,即是明心見性,明心見性之后,則五眼清凈,此時六根見聞覺知,皆變?yōu)榉鹦?應(yīng)身報身,同于法身,謂之一體三身。

  《維摩詰經(jīng)》云:“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又云:“若有得有證者,則于佛法為增上慢”,又云:“菩提無住處,是故無有得者!

  《壇經(jīng)》云:“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總有,為自心迷,不見內(nèi)性,外覓三身如來!

  般若無知,運六通而弘四智。

  般若譯為智慧,有三種,(一)實相般若(即自性本體,亦即法身)。(二)觀照般若(即見聞覺知,亦即報身)。(三)方便般若(即六根,亦即應(yīng)身)。證實相之后,觀照方便皆變?yōu)閷嵪?實相是體,觀照方便是用,由體起用,即用歸體,體用一如,故名般若。

  無知者,無為是也,般若本體,無取無證無智無得,而本來圓滿體用如如。

  《大般若經(jīng)》云:“一切智慧清凈,無二無別,無二分,無別斷故!

  六通者,(一)天眼通,見宇宙萬物,皆是佛性。(二)天耳通,聽聲音語言,皆是佛性。(三)宿命通,無始無明打破,無量劫生死種子和盤托出。(四)神足通,佛性遍滿虛空。(五)他心通,同是明心見性者,其知見無二無別。(六)漏盡通,明心見性,諸漏己盡,不受后有。佛性本體,具足六通,若人能打破無始無明,證悟本體,即六通同時具足,運用自如。

  四智者,(一)大圓鏡智(即佛性)。(二)平等性智(即見聞覺知)。(三)妙觀察智(即意根)。(四)成所作智(即眼耳鼻舌身五根)。明心見性,則四智具足,此時自性本體便是大圓鏡智,自性圓滿具足是也。見聞覺知變?yōu)槠降刃灾?宇宙萬物皆是佛性,清凈平等是也。意根變?yōu)槊钣^察智,一切起心動念皆是佛性,妙能觀察是也。眼耳鼻舌身五根變?yōu)槌伤髦?五根皆是佛性妙用,成就一切圓滿無礙是也。

  一智足,則四智皆足,一身具,則三身皆具,能具足三身者,同時亦具足四智,六祖惠能偈曰:“自性具三身,發(fā)明成四智,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吾今為汝說,諦信永無迷,莫學(xué)馳求者,終日說菩提”,又偈曰:“大圓鏡智性清凈,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zhuǎn),但用名言無實性,若于轉(zhuǎn)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蔽匆娦詴r是識,已見性則轉(zhuǎn)識為智,未見性時,八識因果上轉(zhuǎn),是生死輪回,見性之后,八識變?yōu)樗闹?在佛性上轉(zhuǎn),沒有生死輪回,四智雖在佛性上轉(zhuǎn),而佛性本體如如不動,故名大圓鏡智。

  是知即定無定,即慧無慧,即行無行,性等虛空,體同法界。

  佛性等虛空,無形象范圍,而有本智妙用,當(dāng)其定時,無定可得,當(dāng)其慧時,無慧可求,當(dāng)其行時,同于無行,定是慧之體,慧是定之用,體用一如,性等虛空。

  《六祖壇經(jīng)》云:“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大眾,勿迷言定慧別,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xué)”,又曰:“一行三昧者,于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是也”,能行一直心,則行而無行矣。

  〈荷澤語錄〉云:“即定之時是慧體,即慧之時是定用。即定之時不異慧,即慧之時不異定。即定之時即是慧,即慧之時即是定。何以故?性自如故,即是定慧等學(xué)。”

  定慧等,則無往而非大定,嬉笑怒罵,行住坐臥,皆在定中,一動一靜,一言一默,無非佛性妙用也。

  六度自茲圓滿,道品于是無虧,是知我法體空,有無雙泯。

  六度者,(一)布施,自性寶藏,布施無窮。(二)持戒,自性是金剛光明寶戒。(三)忍辱,證無生法忍。(四)精進,能轉(zhuǎn)萬物歸就自己。(五)禪那,一切處皆是大定。(六)智慧,證實相般若。明心見性,則知六度本來圓滿,不假修持,道品本來無虧,不須添補,我法有無,皆兩頭話。

  心本無作,道常無念,無念無思,無求無得。

  佛性本來現(xiàn)成,故不假造作,本來無為,故無求無得,故志公和尚云:“佛性天真自然,亦無因緣修造。”

  〈荷澤語錄〉云:“諸學(xué)道者,心無青黃赤白,亦無出入去來及遠(yuǎn)近前后,亦無作意,亦無不作意,如是者謂之相應(yīng)也,若有出定入定及一切境界,非論善惡,皆不離妄心,有所得并是有為,全不相應(yīng)!

  不彼不此,不去不來,體悟三明,心通八解,功成十力,富有七珍。

  佛性不離彼方,不離此方,超過空間,故無彼此,超過時間,故無去來,《金剛經(jīng)》云:“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三明者,(一)諸佛明。(二)菩薩明。(三)無明明。佛明,是無始無明已破,佛性光明遍十方,菩薩明,轉(zhuǎn)萬物為佛性,無明明,無明妄念,皆變?yōu)榉鹦?出《涅槃經(jīng)》),明心見性之后,自性體上具此三明。

  八解者,八識得解脫,已變?yōu)樗闹鞘且?《維摩詰經(jīng)》云:“不舍八邪,入八解脫。”

  十力者,佛性具十種智力,(一)知是處非處智力,處此道理之義,知物之道理非道理之智力也。(二)知三世業(yè)報智力,知一切眾生三世因果報業(yè)之智力也。(三)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知諸禪定及八解脫三昧之智力也。(四)知諸根勝劣智力,知一切眾生根性利鈍之智力也。(五)知種種解智力,知一切眾生種種知解之智力也。(六)知種種界智力,于世間眾生種種境不同,而如實普知之智力也。(七)知一切至處道智力,如五戒十善之行,至人間天上八正道之無漏法,至涅槃等,各知其行因所致也。(八)知天眼無礙智力,以天眼見眾生生死及善惡業(yè)緣,無障礙之智力也。(九)知宿命無漏智力,如眾生宿命,又知無漏涅槃之智力也。(十)知永斷習(xí)氣智力,于一切妄惑余習(xí),永斷不生,能如實知之智力也。(出〈大智度論〉二十五,〈俱舍論〉二十九)

  七珍者,即七菩提分,(一)擇法覺支,以智慧簡擇法之真?zhèn)我病?二)精進覺支,以勇猛之心離邪行,而行真法也。(三)喜覺支,心得善法,而生歡喜也。(四)輕安覺支,于止觀及法界次第,名除覺分,斷除身心粗重,而身輕利安適也。(五)念覺支,常明記定慧而不忘,使定慧均等。(六)定覺支,心住一境而不散亂也。(七)行舍覺支,舍諸謬妄,一切之法皆舍,心平坦懷,更不追憶也。此行蘊所攝,舍之心所,故云行舍。于此七法,行者之心浮動時,用除舍定之三覺支而攝之,若心沉沒時,則用擇法精進喜之三覺支起之,念覺支常念定慧,不可廢退,以此七事,得證無學(xué)果。

  入不二門,獲一乘理。

  不二門是絕對,二門是相對,佛性是絕對,其他一切對法門皆是相對。經(jīng)云:“如人入瞻卜林,唯(鼻+臭)瞻卜,不(鼻+臭)余香”,又云:“如大火聚,觸之不得”,中峰禪師云:“如太阿劍橫按當(dāng)軒,如大火輪星騰焰熾,使萬物嬰之則燎,觸之則傷”,皆絕對之譬也,此理實不可言說,故毗耶離之會,文殊菩薩偈不二法門之旨,一時三十二哲之說皆非,獨凈名默然無語,文殊贊為入不二法門。

  《法華經(jīng)》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dǎo)于眾生,說佛智慧故,諸佛出于世,唯此一事實,余二則非真”,一乘理,乃絕對者,其余二乘,皆是相對方便之法,能獲一乘理,則知余皆虛假也。

  《壇經(jīng)》,宗復(fù)問曰:“黃梅付囑,如何指授?”惠能曰:“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宗曰:“何不論禪定解脫?”惠能曰:“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弊谟謫:“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曰:“法師講《涅槃經(jīng)》,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貴德王菩薩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闡提等,當(dāng)斷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蘊之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

  妙中之妙,即妙法身,天中之天,乃金剛?cè)A。

  清凈法身,乃最終極之終極,最純粹之純粹,自性之本體,萬物之根源,故曰“妙中之妙”。天者,非三十三天之天,乃第一義天,以一義入一切義,以絕對破一切相對,如金剛能壞萬物,故名金剛慧,慧者,用也。

  〈荷澤語錄〉:“用金剛慧,斷諸地位煩惱,豁然曉悟。”

  〈證道歌〉:“大丈夫,秉慧劍,般若鋒兮金剛焰,非但空摧外道心,早曾落卻天魔膽!

  湛然常寂,應(yīng)用無方,用而常空,空而常用。

  佛性本體,如如不動,湛然空寂,而有本智妙用,妙用恒沙,而體寂不動,體寂不動,而應(yīng)用無方,故曰體用一如,亦名妙明真心。

  用而不有,即是真空,空而不無,便成妙有。

  佛性充滿十方,隨方起用,而無所得,故曰“用而不有”,只此無得,便是真空本體,本體雖空寂,而妙能起用,故曰“空而不無”,只此不無,便不落于空洞斷滅,便成妙有,妙有即是真空,真空即是妙有,真空是體,妙有是用,體用一如,無別無二,是名三身四智。

  妙有即摩訶般若,真空即清凈涅槃,般若是涅槃之因,涅槃是般若之果。

  摩訶般若是慧,清凈涅槃是定,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定之時慧在定,即慧之時定在慧,慧是定因,定是慧果,定即是慧,慧即是定,故名定慧等。

  般若無見,能見涅槃,涅槃無生,能生般若,涅槃般若,名異體同。

  般若者,佛性本智妙用也,無見聞覺知之見,而有本智妙用之見,本智不離本體,故曰“般若無見,能見涅槃”。

  《大般若經(jīng)》云:“見無所見即真見,知無所知即真知!

  涅槃?wù)?佛性本體也,本體無生,而能生般若,體即是用,用不異體,故名“名異體同”。

  隨義立名,故云法無定相,涅槃能生般若,即名真佛法身,般若能建涅槃,故號如來知見。

  佛法本來無名,而名之曰般若,曰涅槃,曰實相,曰法身,曰如來,皆是隨義立名而已,故曰隨拈一法,皆是佛法!督饎偨(jīng)》云:“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蹦鶚勼w上自有本智妙用,故名真佛法身,妙用不離本體,用而無用,見而無見,故名“如來知見”。

  《壇經(jīng)》,六祖曰:“此經(jīng)元來以因緣出世為宗,縱說多種譬喻,亦無越于此,何者因緣?經(jīng)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xiàn)于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見也,世人外迷著相,內(nèi)迷著空,若能于相離相,于空離空,即是內(nèi)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開佛知見,即是出世,開眾生知見,即是世間!

  知即知心空寂,見即見性無生,如見分明,不一不異。

  如來知見,乃真知真見,能知空寂之心,謂之真知,能知無生之見,謂之真見,知見分明,故能入于不二法門。

  故能動寂常妙,理事皆如,如即處處能通,連即理事無礙。

  動是用,寂是體,體用不二,故動寂常妙。理事二障已除,故理事皆如。如者,無障無礙之謂,故處處能通,入于不思議解脫法門。

  六根不染,即定慧之功,六識不生,即如如之力,心如境謝,境滅心空,心境雙亡,體用不異。

  見性之后,六根皆是佛性本體妙用,不受熏染,故名正定,又名金剛慧。

  溈山上堂曰:“夫道人之心,質(zhì)直無偽,無背無面,無詐妄心,一切時中,視聽尋常,更無委曲,亦不閉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從上諸圣,只說濁邊過患,若無如許多惡覺情見想習(xí)之事,譬如秋水澄渟,清凈無為,澹泊無礙,喚他作道人,亦名無事人!

  見性之后,六識轉(zhuǎn)為四智,故曰“六識不生”,心能如如,則一切境自生自滅,毫不相干,如雁過長空,不留痕跡,故曰“境滅心空”,然此之謂滅,不是斷滅,乃因一切境皆變?yōu)榉鹦?皆是妙用,不可于境上分別心,不可于心上分別境,打成一片,故曰“心境雙亡”,心境既雙亡,則體用自然不異矣。

  真如性凈,惡鑒無窮,如水分千月,能見聞覺知,見聞覺知而?占拧

  真如之性,常樂我凈,而能鑒照,隨緣緣感,應(yīng)用無方,如一月印于千水,水異月同,如十燈照于一室,燈多光一,《華嚴(yán)經(jīng)》云:“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法身能見聞覺知,雖能見聞覺知,而性?占。

  空即無相,寂即無生,不被善惡所拘,不被靜亂所攝,不厭生死,不樂涅槃,無不能無,有不能有。

  佛性體空,無所不在,而無相可見,無青黃赤白,無遠(yuǎn)近長短,故曰“空即無相”。真如性寂,本自不生,今則不滅,故曰“寂即無生”。無生之性,不受薰染,善惡罪福所不能拘,垢凈靜亂所不能攝,本自無生,故不厭死,本自無死,故不樂涅槃,自本體上觀之,涅槃生死,皆是假名,皆無法于佛性中立足,自妙用上觀之,涅槃生死,皆是妙用,皆不離于佛性本體也,本體雖空,而有妙用,故曰“無不能無”。妙用雖無窮,而不離空寂之體,故曰“有不能有”。

  行住坐臥,心不動搖,一切時中,獲無所得。

  行住坐臥一切時中,皆是大定。趙州曰:“汝輩被十二時所轉(zhuǎn),老僧能轉(zhuǎn)十二時”,無所得者,無所往而非佛性,所謂隨拈一法,皆是佛性。

  三世諸佛,教旨如斯,即菩薩慈悲,遞相傳受,自世尊滅后,西天二十八祖共傳無住之心,同說如來知見,至于達磨屆此為初,遞代相承,于今不絕。

  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世諸佛,宗旨如此,即菩薩慈悲,接引有情眾生,其宗旨亦如此,昔世尊于靈山會上拈花示眾,迦葉破顏微笑,世尊曰:“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自迦葉傳至達磨二十八代,祖祖相傳,皆傳此心,無住者,即《金剛經(jīng)》所謂“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也,達磨來中土,為第一祖,傳受不絕。

  所傳秘教,要藉得人,如王髻珠,終不妄與,福德智慧,二種莊嚴(yán),行解相應(yīng),方能建立。

  秘教者,唯證與證乃能知之,以心印心,無有別法,謂之秘教,非秘密傳授之謂也;菝鲉柫嬖:“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祖曰:“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比缤貅僦檎,如鵝王頂上之珠,最為珍護,譬如自性心珠,乃諸佛所護持,惟有已明心見性者,方與印證,其余末悟者,終不妄與印證也。

  見性之人,;具足,知見與佛無二無別,方能建立道場,宏揚宗旨。

  〈證道歌〉云:“建法幢,立宗旨,明明佛敕曹溪是,第一迦葉首傳燈,二十八代西天記,法東流,入此土,菩提達磨為初祖,六代傳依天下聞,后人得道何窮數(shù)!

  衣為法信,法是衣宗,唯指衣法相傳,更無別法。

  衣表信仰,法表心得,余此之外,更無別法。

  《壇經(jīng)》,五祖謂惠能曰:“昔達磨大師,初來此土,人未,知信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衣為爭端,止汝勿傳。”

  內(nèi)傳心印,印契本心,外傳袈裟,將表宗旨,非衣不傳于法,非法不受于衣,衣是法信之衣,法是無生之法。

  衣所以表位,法所以傳心,惟有契悟宗旨,與佛無二者,方能得衣。

  心印者,印證明心見性之心。

  無生即無虛妄,乃是空寂之心,知空寂而了法身,了法身而真解脫。

  證無生法忍之后,一真皆真,無有虛妄,真心空寂,無所不編,能達此境,便能明了法身真實境界,法身已了,則三身皆俱,三身皆俱,則四智亦足,三身四智,圓滿無虧,便是真解脫。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