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卷第六十二
宗鏡錄卷第六十二
夫平等真心。群生佛智。雖然等有。信解難生。多抱狐疑。少能圓證。以辟支佛之利智。舍利弗之上根。乃至不退位中諸大菩薩。盡思竭力。罔測其原。巧辯妙通。靡知其際。更希再明教理。確實指陳。顯大旨于目前。斷纖疑于意地。
答。廣略之教。遮表之詮。雖開合不同。總別有異。然皆顯唯心之旨。終無識外之文。證若恒沙。豈唯一二。所以法華經(jīng)偈云。知第一寂滅。以方便力故。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佛乘。又偈云。我今亦如是。安隱眾生故。以種種法門。宣示于佛道。釋曰。知第一寂滅者。真如一心。是本寂滅。非輪回生滅之滅。亦非觀行對治之滅。故稱第一于一心寂滅之中。即無法可敷揚。無道可建立。為未了者。以方便大慈力故。雖說種種別門異道。若克禮而論。唯但指歸一心佛乘。更無余事。今我亦如是者。今我與十方佛。同證此法。悉皆如是。以此安樂一切有情。示三乘五性。種種法門。宣揚于唯心佛道。楞伽經(jīng)云。佛告大慧。身及資生器世間等。一切皆是藏識影像。所取能取二種相現(xiàn)。彼諸愚夫。墮生住滅二見中故。于中妄起有無分別。大慧。汝于此義。應(yīng)勤修學(xué)。又入楞伽經(jīng)偈云。種種隨心轉(zhuǎn)。唯心非余法。心生種種生。心滅種種滅。眾生妄分別。無物而見物。無義唯是心。無分別得脫。又偈云。無地及諸諦。無國土及化。佛辟支聲聞。唯是心分別。人體及五陰。諸緣及微塵。勝性自在作。唯是心分別。心遍一切處。一切處皆心。以心不善觀。心性無諸相。華嚴經(jīng)偈云。一切方海中。依于眾生心想而住。又云知一切法界所安立。悉住心念際三昧。大智度論云。譬如調(diào)馬。自見影不驚。何以故。自知影從身出。如信入一乘調(diào)順之人。見一切怖境不驚。自知境從心出。唯識論云。如契經(jīng)說。三界唯心。又說所緣唯識所現(xiàn)。又說諸法皆不離心。又說有情隨心垢凈。又說成就四智菩薩。能隨悟入唯識無境。又頌說。心意識所緣。皆非離自性。故我說一切。唯有識無余。此等圣教。誠證非一。釋云。又說所緣唯識所現(xiàn)者。汝謂識外所緣。我說即是內(nèi)識上所現(xiàn)。世親說。謂識所緣。唯識所現(xiàn)。乃至佛告慈氏。無有少法能取少法。無作用故。但法生時。緣起力大。即一體上有二影生。更互相望。不即不離。諸心心所。由緣起力。其性法爾。如是而生。心意識所緣。皆非離自性者。自性即自心法。或理體。即義。之所依本事。謂第八心。第七意。余六識所緣。皆自心為境。佛言。由如是理故。我說一切有為無為。皆唯有識無余。實無心外境也。乃知凡有見聞。皆自心生。實無一法當(dāng)情。而有自體獨立者。盡從緣起。皆逐想成。生死涅槃。俱如幻夢。所以不退轉(zhuǎn)*輪經(jīng)云。爾時阿難。即往佛所。白言。世尊。諸比丘不能得來。何以故。見只桓中大水悉滿。清凈無垢。亦不見精舍樹木。以是義故。皆不得來。佛告阿難。彼諸比丘。于無水中。而生水想。于無色中。生于色想。無受想行識中。生受想行識想。無聲聞辟支佛中。作聲聞辟支佛想。華嚴經(jīng)云。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次第遍往諸佛國土神通三昧。佛子。此菩薩摩訶薩。過。于東方無數(shù)世界。復(fù)過爾所世界微塵數(shù)世界。于彼諸世界中。入此三昧。乃至于彼一一諸如來所。恭敬尊重。頭頂禮敬。舉身布地。請問佛法。贊佛平等。稱揚諸佛廣大功德。入于諸佛所入大悲。得佛平等無礙之力。于一念頃。一切佛所勤求妙法。然于諸佛出興于世。入般涅槃。如是之相。皆無所得。如散動心。了別所緣。心起不知何所緣起。心滅不知何所緣滅。此菩薩摩訶薩。亦復(fù)如是。終不分別如來出世。及涅槃相。佛子。如日中陽焰。不從云生。不從池生。不處于陸。不住于水。非有非無。非善非惡。非清非濁。不堪飲漱。不可穢污。非有體。非無體。非有味。非無味。以因緣故。而現(xiàn)水相。為識所了。遠望似水。而興水想。近之則無。水。想自滅。此菩薩摩訶薩。亦復(fù)如是。不得如來出興于世。及涅槃相。諸佛有相。及以無相。皆是想心之所分別。佛子。此三昧。名為清凈深心行。菩薩摩訶薩。于此三昧。入已而起。起已不失。是知非唯佛。教以心為宗。三教所歸。皆云反己為上。如孔子家語。衛(wèi)靈公問于孔子曰。有語寡人。為國家者。謹之于廟堂之上。則政治矣。何如。子曰。其可也。愛人者。則人愛之。惡人者。則人惡之。所謂不出圜堵之室。而知天下者。知反己之謂也。是知若疋己以徇物。則無事而不歸。自然取舍忘懷。美惡齊旨。是知但了一心。無相自顯。則六趣塵牢。自然超越。出必由戶。莫不由斯道矣。如古德云。六道群蒙。自此門出。歷千劫而不反。一何痛矣。所以諸佛驚入火宅。祖師特地西來。乃至千圣悲嗟。皆為不達唯心出要道耳。故知若不了萬法即真如一心者。悉成遍計。以真如無相。見有相者。皆是情執(zhí)故。起信論云。一切境界。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
問。八識自性行相作用。為復(fù)是一。為復(fù)各異。
答。非一非異。論云。八識自性。不可言定一。行相所依緣。相應(yīng)異故。又一滅時。余不滅故。能所熏等。相各異故。亦非定異。經(jīng)說八識如水波等。無差別故。定異。應(yīng)非因果性故。如幻事等。無定性故。如前所說。識差別相。依理世俗。非真勝義。真勝義中。心言絕故。如伽陀說。心意識八種。俗故相有別。真故相無別。相所相無故。釋云。以三義釋不可定。一行相。謂見分。二所依。謂根。三緣。謂所緣。以此三義。相應(yīng)異故。如眼識見色為行相。乃至第八變色等為行相。若一識滅。余七等不必滅者。七是能熏。八是所熏。又七是因。八是果。亦非定異者。楞伽經(jīng)說。識如大海水波。無有差別相。又若定異。應(yīng)非因果。更互為因果故。法爾因果。非定異。如麥不生豆等芽故。又一切法如幻等。故知無定異性。
問。若爾。前來所說三能變相是何。
答。此依四俗諦中第二道理世俗。說有八等隨事差別。非四重真諦中。第四真勝義諦。勝義諦中。若八識理。分別心。與言皆絕。故。非一非異。相所相無故者。相即是能。所相是所。識上何者為能相所相。謂用為能相。體為所相;蛞砸姺譃槟芟唷O喾譃樗。又以七識為能相。第八為所相。所相既無。能相非有。若入真門。理皆無別。真門但是遮別言無別。無別。亦無別無不別。釋曰。但以從初業(yè)識。起見相二門。因見立能。因相立所。能所才具。我法互興。從此因有為而立無為。對虛假而談?wù)鎸。皆無定體。似有非真。是以認互起之名。見色有表而執(zhí)空無表。對相待之質(zhì)。見牛角有而執(zhí)兔角無。不知以有遮無。有非定有。以無遮有。無非定無。若了八識真心。自然絕待。疑消能所。藤蛇于是并空。見息對治。形名以之雙寂。
問。心外無法。祖佛正宗。今目睹森羅。初學(xué)難曉。不細開示。何以斷疑。須憑征詰之由。以破情塵之執(zhí)。
答。前已廣明。今重引證。唯識頌云。是法識轉(zhuǎn)變。分別。所分別。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言轉(zhuǎn)變者。即八種識。從自證分。轉(zhuǎn)變似二分現(xiàn)。即所變見分。有能作用。說名為見。所變相分。為所作用。說名為相。即俱依自證分而轉(zhuǎn)。既若見相二分包一切法盡。即此二分從心體上變起。故知一切諸法。皆不離心。分別所分別者。見分是能分別。相分是所分別。由此彼皆無者。此見相二分上。妄執(zhí)。彼我法二執(zhí)是無。即由此見相二分外。妄情執(zhí)有。心外我法之境皆是無。故云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者。唯遮境有。識簡心空。除執(zhí)二邊。正處中道。即將唯字。遮薩婆多執(zhí)心外有其實境。將識字簡清辯等執(zhí)惡取空。即破空有二邊。正處中道。故疏云。外則包羅萬像。內(nèi)則能所俱成?芍^四分一心。理無逾者。又小乘九難。難心外無法唯心之旨。一唯識所因難。諸小乘師云。離心之外,F(xiàn)見色法。是其實境所緣。論主何故包羅歸心。總說名為唯識。一乃色心有異。二又能所不同。關(guān)云。色境不牽能緣心。以色從心。可唯識。當(dāng)情色境外迷心。心被境迷。非唯識義。論主云。只此外邊色境。一是一切有情緣心變。二是一切有情心之所持。根本。皆由于心。是故攝歸唯識。十地經(jīng)及華嚴經(jīng)說。三界唯心。意云。三界之法。唯是心之所變。離心之外。更無一物。此亦為遮我法二執(zhí)。但是妄情執(zhí)有。舉體全無。唯有內(nèi)心。故言唯心。
問。欲色二界。有外器色境。云是心變故。所言唯心。且如無色界天。唯有內(nèi)心。無外色境。何要更言唯心。豈不成相扶極成過。
答。不但說色境不離心。方名唯心。此亦遮無色界天貪等取能取之心故。為無色界有情。亦貪于空等境起其妄心故。無色界。亦名唯心。若得無漏時。其出世無漏色等。是出世無漏心心所唯識。亦是唯心。故云三界唯心。解深密經(jīng)云。又說所緣唯識所現(xiàn)。即一切所緣之境。唯是識之所變。更無外法。所以佛告慈氏菩薩云。無有少法能取少法。無作用故。楞伽經(jīng)又說。諸法皆不離心。無垢稱經(jīng)又說。有情隨心垢凈。又鈔釋唯識所因。立四種道理。即四比量也。第一比量成立五塵相分色。皆是五識親所緣緣。成其唯識義。第二成立第六識。并闇成立七八二識。皆緣自之親相分。不離于識。是唯識義。第三總成立一切親相分不離心體。得成唯識。第四成立一切疏所緣緣境皆不離心。得成唯識。且第一成立五塵相分皆不離五識者。今但成立一識相分不離于識。余四識準作。量云。極成眼識是有法。定不親緣離自識色。是宗。因云。極成五識中隨一攝故。如余極成四識。將釋此量。分之為二。初釋名揀過。次略申問答。初者。宗前陳云極成。者即揀兩宗不極成眼識。且如大乘宗中許有他方佛眼識。及佛無漏眼識。為小乘不許。亦揀之不取。若小乘宗中執(zhí)佛是有漏。眼識。及最后身菩薩染污眼識。即大乘不許。亦須簡之。即兩宗互不許者。是不極成法。今但取兩宗共許極成眼識。方立為宗。故前陳言極成眼識也。
問。若不致極成兩宗簡。即有何過。
答。前陳便有自他一分所別不極成過。因中亦犯自他一分所依不成過。為前陳無極成眼識為所依故。所以安極成二字。簡后陳言定不親緣離自識色宗者。但是離眼識相分外。所有本質(zhì)色。及余四塵。但離眼識者。皆不親緣。若立敵共諍。只諍本質(zhì)也。若大乘自宗。成立眼識親相分色。
問。何故不言定親緣不離自識色耶。
答。恐犯能別不極成過故。謂小乘不許色不離于眼識故。次因云。極成五識中隨一攝故者。因言極成。亦簡不極成五識。若不言極成簡?昭晕遄R中隨一攝者。即此因犯自他一分隨一不成過。所以因安極成言揀之。喻云。如余極成四識者。喻言極成。亦揀不極成法。若不安極成。犯一分能立所立不極成過。所以安極成言簡。既立得相分色不離于眼識。余聲香味觸等皆準此成立。皆不離于余四識故。所以唯識論頌云。極成眼等識。五隨一攝故。如余不親緣。離自識色等。次申問答。
一問。宗依須兩共許。今后揀立者。言不親緣離自識色。敵者許親緣離自識本質(zhì)色。何言極成。
答。小乘亦許眼識不親緣余四塵。以離眼識故。但使他宗許有不親緣離自識色。即是宗依極成也。
二問。他宗既許余四塵眼識不親緣。后合為宗。便是相扶。豈成宗諍。
答。今所諍者。但取色塵本質(zhì)。眼不親緣。互相差別。順己違他。正成宗體。以小乘雖許色本質(zhì)。離于眼識。且是親緣。今言不親緣。豈非宗諍。
三問。宗中所諍。是眼識不親緣本質(zhì)色。同喻如余四識。余四識但不親緣余四塵。豈得相似。
答。余四識是喻依。各有不親緣離自識法。是喻體。今取喻體。不取喻依。亦如聲。無常宗。同喻如瓶。不應(yīng)分別聲瓶有異。但取聲瓶各有無常義。相似。為因等也。第二以理成立第六。兼闇成立七八二識者。量云。極成余識是有法。亦不親緣離自識法。宗因云。是識性故。同喻如極成五識。釋云。宗前陳言極成。亦簡不極成。若不言極成。犯自他一分所別不極成過。若言六七八識為有法。他不許七八二識。即犯他一分所別不極成過。若但立意識為有法。因中便犯不定過。被他將七八二識為異喻。量犯共中自不定過。今但總言余。別取第六。意兼七八。即闇成立。攝取七八。于余識之中。后陳言。亦不親緣離自識法者。亦者。同也。同前極成五識。不親緣離自識諸法。因云。是識性故者。即同五識是識性。故喻如極成五識者。即同五識。亦不親緣離自識故。明知即親緣不離自識法。既成立已。故知一切親所緣緣境。皆不離心。是唯識義。所以唯識論云。余識。識故。如眼識等。亦不親緣離自諸法。第三以理成立前六識親所緣緣相分。皆歸心體。所言心體者。即自證分也。然雖見分。亦依自證而轉(zhuǎn)。今但立相分者。以見分共許故。量云。六識親所緣緣。是有法。定不離六識體。宗因云。見相二分中隨一攝故。如彼能緣見分。小乘許見分不離心體故。取為同喻。所以唯識論云。此親所緣緣。定非離此。二隨一故。如彼能緣。第四道理成立一切疏所緣緣境。皆不離心。是其唯識。即第八識相分。望前六名疏所緣緣。以小乘不許第八故。但云疏所緣緣也。量云。一切隨自識所緣。是有法。決定。不離我之能緣心及心所。宗因云。以是所緣法故。同喻如相應(yīng)法。釋曰。此量后陳言。定不離我之能緣者。謂一切有為無為。但所緣之法。定不離我之能緣識。若后陳不言我之能緣者。便犯一分相扶之失。謂小乘。亦許他心智所緣之境。不離能緣心故。為簡此相扶過。遂言我之能緣。即簡他之能緣也。同喻如相應(yīng)法者。即是前來已成立親相分是也。皆所緣法故。所以唯識論云。所緣。法故。如相應(yīng)法。決定不離心及心所。是以我法非有?兆R非無。離有離無。正契中道。由此慈尊。說中道二頌云。虛妄分別有。于此二都無。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故說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無及有故。是則契中道。言虛妄分別有者。即有三界虛妄分別心。言于此二都無者。謂無能取所取我法二執(zhí)之相。于此妄心之上都無。言此中唯有空者。謂此妄心中。唯有真如。此是空性。依空所顯故。言于彼亦有此者。彼者。彼空性中。亦有此者。亦有此妄分別識。即虛妄分別。是世俗諦故。于此俗諦中。亦有真諦之空性也。言故說一切法者。即有為無為二法。是一切法也。言非空非不空者。非空。謂虛妄分別心。及空性。即依圓是有。故名非空。以二諦有故。非不空者。謂能取所取我法二執(zhí)之相是空。即遍計性也。言有無及有故者。有。謂虛妄分別有故。無。謂二取我法無故。及有故者。謂于妄分別中有真空故。于真空中亦有妄分別故。言是則契中道者。謂非一向空。如清辯等。非一向有。如小乘等。故名中道。謂二諦有。不同清辯。二取我法無。不同小乘。故名中道。又阿毗達磨經(jīng)說。菩薩成就四智。能隨悟入唯識無境。即是地前小菩薩。雖未證唯識之理。而依佛說。及見地上菩薩。成就四般唯識之智。遂入有漏觀。觀彼十地菩薩所變大地為黃。金攪長河為酥酪;馍紧~米等事。此小菩薩入觀觀已。即云。如是所變實金銀等。皆不離十地菩薩能變之心。更無外境。既作觀已。亦能隨順悟入真唯識理。又如勝論祖師。為守六句義故。變身為大石。此有實用。若定實境者。不應(yīng)隨心變身境為石。
問。且如變大地為金時。為滅卻地令金種別生。為轉(zhuǎn)其地便成金耶。
答。唯識鏡云。為佛菩薩。以妙觀察智。系大圓鏡智。及異熟識。令地種不起。金種生現(xiàn)。以此為增上。能令眾生地滅金生。名之為變。非為便轉(zhuǎn)地成金故。攝論云。由觀行為增上。令余人識變。大涅槃經(jīng)云。佛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行如是大涅槃?wù)。觀土為金。觀金為土。地作水相。水作地相。隨意成就。無有虛妄。觀實眾生。為非眾生。觀非眾生。為實眾生。悉隨意成。無有虛妄。臺教云。諸物中一切皆有可轉(zhuǎn)之理。如僧護見身為床瓶等。當(dāng)知色法皆隨感現(xiàn)。色無定體。隨心所變。此理元是如來藏中不思議法。隨心取著。成外成小。汝等所行是菩薩道。平等法界。方寸無虧。四般唯識智者。第一相違識相智者。即四類有情各別能緣之識。識既相違者。其所變相分亦相違。故即天見是寶嚴地。魚見是窟宅。人見是清冷水。鬼見是膿河猛火。緣此四類有情能變之識。各相違故。致令所變之境。亦乃相違。所言相者。非是遍計相。但是相分之相。由四類有情先業(yè)之力。共于一處。各變相分不同。故名相違識相。言智者。即是十地菩薩能緣之智。智能了彼四類有情自業(yè)識所變相分不同。更無心外別四境。舊云。一境應(yīng)四心者。不正。
問。何以不正。
答。若言一境者。未審定是何境。若離四類有情所變相分外。更別有一境者。即是心外有法。
問。其四類有情。為是各變相分。為本質(zhì)亦別。
答。四類有情由業(yè)增上力。其第八所變相分亦別。若將此第八相分。望四類有情前六識說。即為本質(zhì)故。相質(zhì)皆別故。知更無外境。唯有識也。所以唯識論云。一相違識相智。謂于一處。鬼人天等。隨業(yè)差別。所見各異。境若是實。此云何成。唐三藏云。境非定一。故為四類有情所變相分。隨四類有情能變之心。境亦成四。一處解成差。證知唯有識。論云。如人見有糞穢處。傍生見為凈妙飲食。于人所見凈妙飲食。諸天見為臭穢不凈。故知隨福見異。垢凈唯心。業(yè)自差殊。食無粗細。大智度論云。如佛在耆阇崛山中。與比丘僧。俱入王舍城。道中見大木。佛于木上敷尼師壇坐。告諸比丘。若比丘入禪。心得自在。能令大木作地。即成實地。何以故。是木中有地分故。如是水火風(fēng)。金銀種種寶物。即皆成實。何以故。是木中皆有其分。復(fù)次如一美色。淫人見之。以為凈妙。心生染著。不凈觀人。觀之。種種惡露。無一凈處。等。婦見之。妒嗔憎惡。目不欲見。以為不凈。淫人觀之為樂。妒人觀之為苦。凈行之人觀之得道。無預(yù)之人觀之無所適莫。如見土木。若此美色實凈。四種人觀。皆應(yīng)見凈。若實不凈。四種人觀。皆應(yīng)不凈。以是故知。好丑在心。外無定也。
又問。定力變化事。為實為虛。若實。云何石作金。地作水。若虛。云何圣人而行不實。
答曰。皆實。圣人無虛也。三毒已拔故。以一切法。各各無定相。故可轉(zhuǎn)地或作水相。如酥膠蠟。是地類。得火則消為水。則成濕相。水得寒則結(jié)成冰。而為堅相。石汁作金。金敗為銅。或還為石。眾生亦如是。惡可為善。善可為惡。以是故知。一切法無定相。第二無所緣識智者。言無所緣識者。即是一切異生。將自第六獨生散意識。緣過去未來水月鏡像等。變起假相分是。此等相分。但是眾生第六識妄構(gòu)畫遍計。當(dāng)情變起。都無心外實境。名無所緣識。言智者。即是十地菩薩能緣之心。菩薩云。此等異生所變假相分。皆不離一切異生能變之心。是其唯識。即以此例于一切實境。亦不離一切有情能緣之心。離心之外。更無一物。舊云。緣無不生慮。即不正。
問。何以不正。
答。且如緣空華等一切假境之時。心亦起故。何言緣無不生慮。故知緣無體假境時。不無內(nèi)心實相分能牽生心。望見分。亦成所緣緣義。未有無心境。曾無無境心。又不違護法四分成唯識義。若離卻內(nèi)心實相分外。其構(gòu)畫遍計執(zhí)心之境即無。唐三藏云。應(yīng)言境非真。慮起。證知唯有識。所以唯識論云。二無所緣識智。謂緣過未夢鏡像等。非實有境。識現(xiàn)可得。彼境既無。余亦應(yīng)爾。既若菩薩觀諸異生遍計所執(zhí)之境。皆不離異生心者。明知余一切實境。皆悉如是。第三自應(yīng)無倒智者。即十地菩薩起智。觀察一切眾生妄執(zhí)自身為常樂我凈。菩薩云。此但是凡夫執(zhí)心倒見。離卻妄執(zhí)心外。其凡夫身上實無常樂我凈之境。必若有者。應(yīng)異生不假修行而得解脫。既不爾者。明知唯有妄識。故唯識論云。三自應(yīng)無倒智。謂愚夫智。若得實境。彼應(yīng)自然成無顛倒。不由功用。應(yīng)得解脫。第四隨三智轉(zhuǎn)智者。一隨自在者智轉(zhuǎn)智。即是菩薩起智。觀自所變之境。皆不離我能變之心。是其唯識。為八地已去菩薩。能任運變大地為黃金。攪長河為酥酪。此是境隨真智轉(zhuǎn)。所變事皆成。轉(zhuǎn)者。改換舊質(zhì)義。即改轉(zhuǎn)大地山河舊質(zhì)成金銀等。眾生實得受用。鍛煉作諸器具皆得。若離心有外實境者。如何山河等。能隨菩薩心。便變?yōu)榻疸y等物。以相分本質(zhì)。皆悉轉(zhuǎn)故。故知一切諸境。皆不離菩薩能變之心。乃至異生亦能變火為水。變晝?yōu)橐。點鐵成金等。此皆是境隨事智轉(zhuǎn)。所變事皆成。亦是唯識。若是迦多演那所變宮殿金銀等。皆不成就。故知離心更無實境。論云。凡變金銀宮殿者。是實定果色。從初地已去方能變。若約自在。八地已上菩薩。于相及土。皆得自在。以上品定心有大勢力。所變金銀宮殿等。皆得成就。如變金銀鍛煉作諸器具。實得受用。其所變金銀。是實定果色。皆不離菩薩內(nèi)心。是其唯識。心外無境。若諸聲聞及地前小菩薩。若變金銀宮殿時。即托菩薩所變金銀宮殿。以為本質(zhì)。第六識所變金銀等。皆不成就。無實作用。然所變金銀。是假定果色。不離聲聞諸小菩薩內(nèi)心。是其唯識。心外無境。今迦多演那緣是聲聞。未得上品定故。所變金銀雖無實作用。然不離內(nèi)識。心外無境。所以唯識論云。一隨自在者智轉(zhuǎn)智。謂已證得心自在者。隨欲轉(zhuǎn)變。地等皆成。境。若是實。如何可變。又古德云。色自在心生故。心能變色。所以移山覆海。倒地翻天。攪長河為酥酪。變大地為黃金。悉無難事。二隨觀察者智轉(zhuǎn)智者。無性菩薩云。謂諸聲聞獨覺菩薩等。若修苦空等觀得相應(yīng)者;蜃四諦觀時。隨觀一法之上。唯有無常苦空無我等眾相顯然。非是諸法體上有此眾多苦空等義。但是苦空等眾相。即是諸法之體。既若無常相。于圣人觀心上有者。故知一切諸法。皆不離觀心而有。所以唯識論云。二隨觀察者智轉(zhuǎn)智。謂得勝定修法觀者。隨觀一境。眾相現(xiàn)前。境若是真寧隨心轉(zhuǎn)。三隨無分別智轉(zhuǎn)智者。為菩薩根本智證真如時。真如境與智冥合。能所一般。更無分別。離本智外。更無別境。即境隨真智轉(zhuǎn)。是故說唯心。汝小乘若執(zhí)有心外實境者。即證真如時。一切境相何不現(xiàn)前。故唯識論云。三隨無分別。智轉(zhuǎn)智。謂現(xiàn)證實無分別智。一切境相。皆不現(xiàn)前。境若是實。何容不現(xiàn)。第二世事乖宗難。此是經(jīng)部師難云。論主若言唯有內(nèi)識無心外境者。如何現(xiàn)見世間。情與非情等物。有處定。時定。身不定。作用不定等。就此中自有四難。一處定難。二時定難。三身不定難。四作用不定難。初難云。論主若言一切皆是唯識無心外境者。且如世人將現(xiàn)量識。正緣南山處。其識與山俱在其南。山不離識。可言唯識。忽若將現(xiàn)量識緣比之時。其山定在南。且不隨緣者心轉(zhuǎn)來向北。既若緣北之時緣南山心不生者。明知離識之外有實南山之境。此何成唯識。第二時定難者。難云。若正緣南山時。識現(xiàn)起。山亦隨心起。即可成唯識義。且如不緣南山時。其緣山心即不生。然山且在。不隨心滅。即是離心有境。何成唯識義。此上二難。皆是難現(xiàn)量識。亦難比量。若約比量心者。即山相分。亦于余處心上現(xiàn)故。第三有情身不定難者。難云。若言一切皆是唯識者。且如有眾多有情。同在一處。于中一半眼有患眩翳者;蚴蛭;蛴幸娍杖A。或有見頭發(fā)。或有見蒼蠅。或有全不見物者。此等皆是病眼人自識變起。所變發(fā)蠅等相分。皆不離患眩翳者之心。可是唯識。且如一半不患眩翳者。或十或五共在一處。所見一般。物皆同境。既是一者。明知離心有境。何成唯識。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