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儀規(guī)入門 第四講:敬法

  佛教儀規(guī)入門 第四講:敬法

  法:是佛法,闡明人生的真理,能夠解脫煩惱,轉迷成圣,離苦得樂。亦就是法門、方法、辦法等意思。只要跟隨佛法的道理去做,就能多勞多獲得究竟涅槃的快樂。佛法是成佛作祖的一個途徑,所以我們必須敬法。

  唐朝武則天有四句敬法的說話,后人用作開經偈,沿用至今,偈日: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愿解如來真實義

  這是說我們得人身難,聞佛法更難,今正得聞佛法,應生慶幸之心。在現今的社會,香港人的福報是很大,經常有機會聽聞佛法,我們既然有這么好的因緣,對佛法便要加以珍惜。在其他地方,就算以中國來說,雖然寺院多,叢林大,但想聽到佛法卻真不容易。

  以下把敬法分兩點來說,即是(一)聽聞正法(二)學習經典。

  第一、聽聞正法

  從古至今,講經方式可臚列如下:

  計有開大座、偏座、復座、演座、小座等儀式。

  開大座:儀式十分隆重,有數位侍者,先請師、維那師唱鐘聲偈等,在如是莊嚴的氣氛下,見聞者自然內心安靜,法喜充滿。更要禮座,就是根據大家的身份,有次第輪流頂禮法師,表示重法、敬法,否/則是盜法,但此開大座儀式現在較少舉行。

  偏座:又名[方便座],講經前沒有舉行儀式,比較簡單一點,又不一定在大殿作升座儀式,總之簡單方便。

  復座:法師先講一次,后由學生實習,把老師所說的教理重新復述一次,有輪講或抽簽復講,主要是為培養(yǎng)弘法者。

  演座:是以一種演講形式進行,現在比較通行,有動作,亦可在白板上書寫。近代大醒法師等大德都 提倡演講方法,令學者容易聽懂吸收。上面所講的是講座儀式。再講甚么是正法。

  當前在香港坊間,齋鋪、甚至路旁[都有很多所謂善書派送,但其中有些并非正法的書籍,在有些地方或國家,亦有非正法的外道,邪師在說法,如何去辨別正與邪?便得用三法印去衡量,正法一定符合[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道理,即世上一切事物,起滅無常,在一切有為法中,沒有一個我的實體,只有涅槃寂靜才是究竟。

  既遇正法,聽者便要有正確態(tài)度,具有恭敬心,歸納而言有四句話:

 。1)整衣早到

  (2)守護三業(yè)

 。3)如理作觀

  (4)依教奉行

 、僬略绲剑

  無論是哪一種講座,我們都要穿上整齊端的衣服,以表尊敬,不要穿背心、汗衫、拖鞋、短褲、甚至奇裝異服。走路時腳步要輕,亦要提早到達、隨眾禮佛或問訊入座。入座后不宜高聲向熟人打招呼,不得坐立不定或頻頻咳嗽談話等打擾。

  ②守護三業(yè):

  三業(yè)包括身、口、意三方面。聽經聞法、要保持三業(yè)清凈。

  身體方面,坐時要端正、不靠背、不交足、不放逸。

  口方面,傳統(tǒng)有說:[居士到佛堂三部曲(指口業(yè)不凈):來到佛堂講新抱,歸家路上講師父,回到家是寺院今日齋菜好不好]。當然這不是絕對的,因為很多居士也很發(fā)心,恭敬三寶、守護三業(yè)。怎樣去守護口業(yè)?就是不要把是非雜語帶到佛堂來、不說無價值、無根據、無意義的事,更不可講三寶過失。佛堂是清凈地,來到佛堂是求福修慧,可以揚人之善,說利于團結的話,不可以道人之惡,把是非傳來傳去是沒有好處的,處他俱損,所以要注意口業(yè)。

  意業(yè)方面,不但是要守護身與口,連起心動念,也要清凈,不掉舉,不昏沈。聽經通常會有三種人:第一種雖有心來聽經,但思想不專一,似懂非懂,左耳入,右耳出,有如[漏器],這就是用[妄心]去聽經;第二種,是帶著[慢心]而來,不尊敬講經者,自己將心封閉起來,有如[覆器],盛不下佛法;第三種,是思想不正確,以[邪心]來聽法,聽到的正法也變了邪法,有如[污器],心中充滿了污濁,清凈之法反而不能接受。

  [漏器]、[覆器]與[污器]都是比喻人的意業(yè)沒有好好守護,如懷著上列[三心]來聽法,那講經的法師便變成[徒氣]了。(大家一笑)

 、廴缋碜饔^:

  觀世音菩薩修行方法是以[聞、思、修人三摩地],成正等正覺。若是到處去聽經如風過耳,沒有把佛法消化理解,有如知道有寶山而不肯去。另一方面,有聞有思而不肯修,臺入寶山空手回。人身難得,佛法難求,得聞佛法,便要珍惜。佛法重于修心養(yǎng)性,要依著佛所教的法門如理作觀,修改習氣,改造三業(yè),把不如法的身、口、意行為修改為清凈。

 、芤澜谭钚校

  以普賢菩薩的精神,腳踏實地,悉除一切惡道苦,等與一切眾生樂。知佛道 長遠,不生退卻:眾生難度,不會疲倦,如是奉持聞、思、修三慧,方成菩提

  第二、學習經典

  經,印度文字叫[修多羅],翻譯華言,即契經。契是上契諸佛妙理,下契眾生根機。有此情況是,只有契機不契理,或契理不契機。

  契理不契機,是指所講的佛法,合乎佛理,是正確的,可惜講得太深或講的方法不為聽眾聽接受,如晉朝的道生法師說闡提(即斷諸善根的人)都有佛性,不為時人所接受,與聽眾無緣,后在蘇州虎丘山向巖石說法,結果頑石點頭,證明他說的法是正確的,這就是契理不契機的一個例子。

  另一種情形是契機不契理,講的時候,聽眾很多,很喜歡聽,但他所說的根本不是佛法,一盲領眾盲,令人走上不正確的路,所以說契機契理非常重要。

  ]  經有五種人說的,有佛說、有菩薩說、有佛弟子說、有天人說、也有化人說,不過一定要合符佛的意旨,并能接引大眾。

  經的含義很多,歸納有十:

  (1)涌泉——義昧無盡

 。2)出生——諸義無量

 。3)顯示——事理分明

 。4)繩墨——圓成中道

  (5)貫穿——教理行果

 。6)攝持——攀緣妄心

 。7)常義——永恒不變

 。8)法義——千葉同軌

 。9)典義——不偏不倚

 。10)徑義——涅槃途徑

  經含此無量功德,令人轉凡成圣。

  看經必須恭敬,故此:

  1、看經前先要凈手,用潔凈的雙手去捧經書。

  2、經書要放平在案上,不可以放在膝上,床上及不凈處。

  3、翻開經書前后都要合掌。

  4、若捧著經書念誦,至合掌處時,雙手怎么辦好?該捧經書還是合掌?不可單手捧經,又不能單手[合掌]。以雙手捧經便可。

  5、又有時捧著經書時,看到出家僧人又要行禮,單手捧經,單手合掌,這樣雙手對經書不恭敬,對僧人又不尊敬。正確的做是雙手捧經、高舉齊眉行禮,那就如法了。

  現在香港的道場,結緣書多得很,取閱太容易,所以大家對經書一定要珍惜,經書不可握作一卷、不要隨便放在手袋或褲袋里。(經書所在之處,即如佛所在,有護法神)。經書最好用經蓋(凈毛巾)遮住,若有塵,不要用口去吹,要用凈布抹,拜讀完畢,要輾轉流通。

  印經功德很大,所印經書,不但要契理契機還要看讀者需求,該經本已有大量流通,便應將金錢轉印其他需要之經典,如是功德,更能發(fā)揮布施的功用。

  古人經書難得,求法之心特別堅固。且看唐三藏玄奘法師的出家因緣,他十三歲時很想出家,當時整個中國度僧只有二十七人,要考核方錄取。因他年紀尚輕未夠條件,只好徘徊在考試場外。試官好奇,問他為何要出家?他答:[遠紹如來,近揚光大]。試官見見他年小志大,便馬上取錄他。到了十九歲,他把所有經書都閱畢了,所以便從東土出國往天竺取經,經過種種艱難,[寧云西土一步死,不回東土一步生]九死一生才成功請回經書。(詳見玄奘大師傳)

  宋朝義凈法師有偈曰:

  晉宋齊梁唐代間  高僧求法離長安

  去者成百歸無十  后人安知前人難

  路遠壁天唯嶺結  沙漠遮日力疲殫

  后賢未有諳斯旨  往往將經容易看

  可見古人求經書之不易,往往為法亡驅。

  正如《楞嚴經》當時在印度是國寶,不準帶出國外,有位梵僧敕密諦把經文寫得很細,藏在手臂皮膚下,待傷口復原便乘船到中國,當時丞相房融在廣州碼頭迎請法師到法性寺(即光孝寺),再割開手臂交經取出、但經書被血液封著,不能看見經文,丞相房融坐立不安,后其女兒想了個辦法把血溶解,《楞嚴經》才能被翻譯出來。

  宋朝有一位法珍比丘尼,以愿印一部[磧砂藏],當時她年經太輕,只有二十多歲,化緣不容易,便割斷左臂,以示決心,到九十多歲往生時,還未能滿愿,便交給最小徒弟去完成,徒弟也效法自斷左臂,立誓要繼承師愿,可惜亦未能成功,最后要再交給徒弟,祖孫三代經過千辛萬苦印成[磧砂藏]

  所以經書是要好好拜讀,把佛法的精神發(fā)揮作用。自利則得他,經書是修行及經法的一個好工具。

  十方諸佛在因地修行,自古至今,大德求法,往往不惜舍卻身命,如釋迦佛在雪山禪坐,帝釋要試試他的修持,便化成老虎,但他奶想知道下一句是甚么,不惜把身體供養(yǎng)老虎交換,老虎便說:[生滅滅記,寂滅為樂],說畢,佛即獻出生命,老虎亦現帝釋身,稱贊釋迦為法忘軀,精神可嘉。

  禪宗二祖慧可亦斬臂求法,古人舍身求法的例子,多不勝數。他們用崇高的情操去求法敬法,實在是我們的好典范。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