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
《心經》可以指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佛經中字數(shù)最少的一部經典著作,因其字數(shù)最少、含義最深、傳奇最多、影響最大,所以古往今來無數(shù)藝術家都傾注極大精力和虔誠之心,把《心經》創(chuàng)作成為異彩紛呈的藝術品。自由自在的菩薩用般若智慧言傳身教眾生,依靠自心的心靈智慧,從煩惱生死的這一邊到..[詳情]
心經講記——《法性基礎》之十八
《法性基礎》之十八
—— 2013年1月11日《心經》網(wǎng)絡課堂錄音整理
各位同學晚上好!今天我們接著學習《心經》。上一次課我們重點分享了“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里邊的什么內容,大家還有印象嗎?(學員:異。)異啊?還有什么呢?總之就這四個嘛,大家說完也就完了!爱悺币院缶褪恰吧焙汀翱铡,我們重點給大家分享就是兩部分內容,一個就是對于“異”的理解,也就是“不異”的理解。一個就是從“色”到“空”,從“空”到“色”之間的一個橋梁,這是上一次課的一個內容。
今天我們在這個基礎上再細化一下。因為整個《心經》的內容從“是諸法空相”之前是一部分,相對來說這是意思比較獨立的一部分內容。“是諸法空相”之后又是一個相對比較獨立的內容,到最后是一個總結。整體上內容會有這樣一個區(qū)分。在我們證入、實際證得“諸法空相”之前,它無論從認知上還是從實際的修持上,確確實實要經過一些心理、心路歷程。
實際上“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就是一個生命提升的心路歷程,確實有非常清晰的內涵在里邊。但是因為它過于簡略,所以我們不把它場景化、不把它和我們現(xiàn)實生活做結合的話,其實是難以體會它到底在講什么,非常難以體會!
我們平常的認知是非常的粗,而佛法里邊特別講到空的部分的時候它是非常的細。所以要用一個非常粗的我們目前的身心狀況,去理解一個非常細致、非常深奧的道理時,你會發(fā)現(xiàn)這中間有一個非常大的鴻溝。這個鴻溝不是說我們想跨馬上就跨過去了,沒有那么簡單。它是一個逐漸讓我們的身心不斷細化、不斷精致化的一個過程,到最后我們對空有體驗了,那人生境界確實又提升了一個層次。這個沒有辦法做到一躍而就,這是不可能的。如果我們一下做到了,基本上也就等于快成精神病了(法師笑);旧暇吞幱谝粋精神分裂的狀態(tài),反正就神神叨叨的,你說那圣人也都是神神叨叨的。是呀,圣人也是神神叨叨的,你神神叨叨的你也不是圣人,我們也不是圣人。
沒有辦法,這個心理成長的心歷路程沒辦法跨越,它必須一步一步來。正是因為這樣一個原因,所以要把這個非常簡單的文字里所透露的非常豐富的內涵去不斷去挖掘、不斷去挖掘,我們才知道說這中間的鴻溝到底在什么地方,在現(xiàn)實生活中又怎么去提升、去彌補這個鴻溝,橋梁在什么地方,最后跨越過去了。
上一次分享以后,大家應該有這樣的——至少應該留下這樣的概念了。那么今天我們就順著上一次的話題稍微地再做一些細化和明確。
大家知道我們一學了佛法以后,最基本的一個概念是什么概念?(學員:業(yè)果。)啊,業(yè)果。沒錯吧?因果。因果也好,業(yè)果也好,嚴格上講就是業(yè)果。這個業(yè)果的概念實際上它是通于所謂的世間善法,這個世間善法其實也是站在佛法的立場上認為那是世間善法。
如果站在世間善法的立場上,每一個宗教也好、學派也好,它可不認為它是世間善法。在這個善法里邊它一定是也有道的內涵,你就不能講是世間善法了。只要是通于道的內涵的時候,我們即便站在佛的立場上,你也不能簡簡單單認為它就是世間善法。
所謂的世間善法那是一個站在佛法的立場上,就是一個有局限的、還在輪回的這種狀態(tài)。而這種狀態(tài)的它實質的內涵,我們知道它就不是“一”的狀態(tài)、也不是“道”的狀態(tài),它是分裂的、對立的,這種狀態(tài)里邊才講是世間善法。
實際上學到現(xiàn)在我們已經了解到,在傳統(tǒng)文化里邊、乃至于在這些古代的經典里邊,它所體現(xiàn)的圣人的境界可不容易簡簡單單說它是世間善法。如果下這樣的定論的話,只能凸顯著我們的學識太淺溥,讓別人一看就覺得佛法太淺溥。
因為你在學習佛法,你卻有這樣的認識,就會讓人覺得佛法太淺。所以當我們說別人淺的時候意味著說我們自己是非常淺的,淺到不值一提。啊,所以到時候你以為你在弘揚佛法,實際上我們都在降低佛法本身的境界和價值。
好,我們知道學了佛法以后,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就是因果或者叫業(yè)和果。那么業(yè)和果的特質有什么區(qū)別?我們怎么去區(qū)分這個是業(yè)、這個是果?怎么去區(qū)分?業(yè)和果或者講因和果之間有什么區(qū)別?我不知道大家平常有沒有思考,有沒有體會?有沒有?現(xiàn)在我們一出門,“咣嘡”一下摔了一跤,對于一個學習佛法的人來講的話這是什么啊?
(學員:業(yè)果。)
法師:這就是果,這不是業(yè)果啊,這是果。(法師笑)感果了吧?感果了。然后一出門被人撞了一下,這是什么啊?
(學員:果報。)
法師:當我們說因果的時候啊,這個概念就比較粗,其實這就是果報,對不對?領受果報了,什么果報?身體的疼痛。嚴格來講的話就是身體的疼痛,這是個果報。被別人碓,嚴格上來講它是一個行相,我們領受到痛苦了,這是果報呈現(xiàn)了。
這果報我們是看得見、摸得著,一般來講也是很容易感受的,所以果的形象有一個特點,就是粗。果這樣呈現(xiàn)的話,這個形象已經非常粗了。
比如說種子種下去以后,果樹成長出來了,開花結果了,這就是果。果是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可是種子你看不到,因為它埋到地底下去了。而且種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它所包含的信息我們也看不到。到底這棵果樹成長出來以后,有多少農夫付出了什么辛勞,這中間有多少營養(yǎng)它吸收了?這些我們能看得見嗎?我們能夠辨別出來嗎?我們辨別不出來。
辨別不出來并不等于種子不包含這些信息。那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為業(yè)、因這個過程有一個特點,什么特點呢?它非常的微細。因為細所以我們不容易感知。而這個果呈現(xiàn)出的時候,其實這個果里面包含了非常多的信息,因為我們的心認知不夠細,所以我們感覺不到這個果出現(xiàn)的時候出現(xiàn)什么問題。乃至于背后的因是什么,我們是看不到的。所以你只能說這是果。
可是要問這是什么果、怎么產生的,你能講清楚嗎?能嗎?各位,我們一出門摔了一跤,請問這因是什么?你只知道這是果,這是因果,請問因是什么?瞎編,你說著說著就開始瞎編了,反正是瞎編亂造(法師笑)。這個瞎編亂造就是以我們的思維認知來去分別,說哦這樣的果報可能是什么原因啊。一出門被人碓了一下,你就說過去生我肯定碓過別人,我們知道是這么去講,啊這就是因。如果我們這樣講的話,這就是機械啊,非常機械式的因果,因果就這么產生了。可是過去也沒有發(fā)明什么汽車呀,也沒這些能碓的工具呀,你說那可能就是上多少劫以前,人們在輪回的時候過去科技也曾經這樣發(fā)達過。
嚴格來講啊,這就是妄想。你覺得這是因果,其實是妄想!
因為它的特點是非常地微細的,所以我們不容易認知,不容易認知啊!對這一塊啊,盡管我們在學習佛法,對佛法的信心再好,一定要保持一份謹慎。這塊領域是未知的領域,“存而不論”!最好存而不論。就是自己知道這是因果,但是這種因果是怎么發(fā)揮作用的,存而不論,就是不要隨便去講這些事,講多了一點好處都沒有。有什么好處?你想想看,一點好處都沒有。
對這樣一個非常微細的領域啊,我們只有真實的體驗到了,即便體驗到了,那是屬于什么?就證得神通了。這叫宿命通。即便我們了解宿命通,這樣的因果其實也不容易講。這個領域嚴格上講是屬于什么領域呢?就屬于信仰的領域,對因果三世的輪回這些都屬于信仰的領域。所謂信仰的領域,就是超出了我們平常人的生活經驗以外的東西,我們一般人感知不到的,不要隨便講。保持一份謹慎,保持一份理性。
好,那么現(xiàn)在正是因為業(yè)是非常細的,都知道有因果,可是我們所感知和認知的只是在果相上,而因地上我們是沒辦法認知的。所以講因果的時候,實際上在生活中我們是沒有辦法去實踐的,你不知道現(xiàn)實生活中因果怎么去觀待,因果上我怎么去造作,非常難。
因為“因”我們認識不到,因的行相在當下我們也很難去辯析它。所以真正我們要去學習佛法的時候,這種非常粗獷的認知一定要細化,所以下一步就來了,細化那是什么?由非常粗糙到一個非常細的過程,中間就開始細化了。細化的那個階段是什么呢?這就是佛法里第二個概念。如果想細化的話,就要細化到四個要素:四諦。四諦就是“苦、集、滅、道”。(法師板書四諦:苦集滅道)
當這個四諦概念一旦提出來以后啊,我們對“因果”的認知就細化了,分成了兩個層次,“苦、集”是一層因果,“滅、道”又是一層因果。
那么“苦”這個“果”啊,這個果相呈現(xiàn)的時候啊,它的因是什么呢?這兒告訴我們,這就是“集”。所以這個“集”在這兒啊,當我們認識“四諦”的時候,因就不那么抽象了!凹本褪且颉
“集”為什么會是因呢?大家可以想想看啊,現(xiàn)在大家集合了吧,今天來學習,我們一想這個過程啊,就變成了過程,因為今天晚上有課,大家又特別想學習《心經》,然后就坐車、騎自行車、跑步就來了。大家笑什么?沒有人跑步吧?
(學員:沒有。)
法師:沒有了,F(xiàn)在我們都太神通啊,不需要自己去動了。集就是一個過程,這個集就是召集、召感。這苦都是我們自己召集、召感過來的。
這召集、召感為什么會感得這些苦?召集、召感的過程到底是什么?稍微的分析一下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集”的根本的原因是有一個東西在那里,是什么呢?就是一個“惑”。根本上講這個“惑”就是一種煩惱、無明狀態(tài)。這種煩惱、無明狀態(tài)就是我們時時刻刻當下每一個心理的狀態(tài)。每一種心理狀態(tài)都可以把我們的苦給召感過來。
這個時候我們在找這個因的時候,就不再那么抽象了,就有那么一點具體化了。而這個“滅”和“道”也是這個樣子。這個“滅”就是一種苦滅的狀態(tài),苦息滅了,所以它呈現(xiàn)了另一種樂的狀態(tài),就是寂滅的快樂。當然它沒有講快樂啊,講的是苦的息滅。
苦的息滅是一個果相。這個果相產生的原因在什么地方呢?就是“道”,所以這個“道”如果按四諦法具體來講的話,就把“道”給細化了,那是什么呢?就是那個解脫道。“戒、定、慧”三學的解脫道,乃至于說八正道。這就是我們滅苦的一個渠道。
嚴格上來講的話,我們要去對業(yè)果上,在佛法的認識里邊把它細化的話,那就一定要學四諦法的。在四諦法里邊已經把這個因果細化了。這個層次已經細化了一個層次了。就我們心理上、認知結構上,學了四諦法跟沒有學習四諦法,那是絕對不同的。
認知上不同,決定了我們的行為模式、行為的品質就不同。
沒有辦法,就是這個人學了以后,認知到這個以后,他的行為層次,如果 “知”和“行”能夠配合的話,這個行為的品質絕對是提升了。這在我們的文化里邊叫什么呢?進入這個層次就開始有君子的風范了。君子是什么風范呢?他不慍,不煩惱,就是心里面不慍,沒有那些無明火,心里面“溫潤如玉”那種狀態(tài)就來了。他就是以凈化心靈、息滅煩惱為己任。
君子可不是以天下為己任啊。仁者以天下為己任,君子還沒有到達這樣一種心理狀態(tài),他只是以慢慢把自己的雜質剔除,“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把這個玉不斷去純粹,不斷去凈化的一個過程。君子的形象在這個層次上才慢慢展現(xiàn)出來了。
如果僅僅是在因果上,他可不是,那是什么?叫“善人之道”。善人的形象,執(zhí)著于善法,他對善法有體驗、有快樂,但是心理認知的層次上和結構上還沒有微細到這種程度。所以在四諦法的基礎上,心理認知的結構如果再進一步雕琢細化的話,那就變成什么了?
(學員A:二諦。)
法師:二諦呀?二諦之前還有一個橋梁。這就是四個要素一開為十二個,這種十二個要素一旦開顯出來以后,人的認知結構一下又細化了,細化到十二個層次。
其實十二個層次嚴格來講就是兩個要素,“苦、集”要素的細化是十二個層次,“滅、道”的細化也是十二個層次。所以十二緣起分兩個,一個就是流轉的十二緣起,那就是苦集的細化;一個就是還滅的十二緣起,那就是滅道的細化。
如果說我們想對佛法的認知上、心理模式上,希望能夠細化的話,那十二緣起是一定需要去了解的。一旦這個認知結構了解了,那么在現(xiàn)實生活中里面去觀待我們的言和行產生的影響的時候,就會變得更加精致了,就會非常細微,非常精致,而不是一直非常粗獷的狀態(tài)。
將來學習《優(yōu)婆塞戒經》的話,我們就知道,三乘佛法就是聲聞、緣覺、最后菩薩道,他們之間主要的區(qū)別,佛當時告訴我們一個角度,什么角度呢?就是對于十二緣起體認的深廣程度不同,而導致了人生境界不同。
大家將來慢慢去學習就知道了,佛法最精妙、最精巧的部分在哪兒呢?十二緣起!十二緣起是最有意思、最吸引人的地方。十二緣起通達、深廣之后,就是菩薩道。十二緣起保持到一個中等程度,那就是緣覺。緣覺,獨自覺悟,他就是觀待十二緣起,就證悟了。如果再粗一點就是聲聞,他需要聽佛講法,聽佛講法以后,十二緣起粗的體現(xiàn)就是四諦法。
當時佛做了一個比喻,聲聞、緣覺、菩薩對于十二緣起通達的狀態(tài)就類似于過河,聲聞就是“兔子”過河,這個河還是有一定深度的;然后緣覺就是“馬”過河;然后菩薩就是“香象”過河,而這個河就是十二緣起。
在這個生死流轉的河里邊,聲聞的狀態(tài)對于十二緣起的通達基本上就是兔子過河的狀態(tài),它的腳是不可能觸底的,觸底的話就淹死了,沒辦法,智慧的深度他沒辦法深到這種程度。所以他如果想保持一種安定的話,想腳觸地的話就淹死了?墒仟氂X的話馬過河,可以似觸非觸,偶爾觸一下,但必須浮起來,它的重量和狀態(tài)不足以讓它非常穩(wěn)定的靠著河底過河。大象的體重和它的非常穩(wěn)重、矯健的狀態(tài),即便河水非常急,大象也可以踩著河底就過去了。
踩著河底的狀態(tài)大家知道,以前分享過此岸到彼岸的狀態(tài),到菩薩的時候基本上就沒有逆和順的概念了。大象過河不管你是順水是逆水它一樣過,與這個水流向是沒有關系的?墒峭米舆^河、馬過河水的流向可是很關鍵,你是在順的環(huán)境去走還是在逆的環(huán)境去走,那我們對修道產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可是菩薩不是這樣,外面的環(huán)境對他來講沒有關系的,是可以過下去的。如如不動的狀態(tài),這是他自己的功夫啊。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為十二緣起的通達太深廣,導致外面的境界沒有辦法去影響他非常微細的心理結構了。
大家知道外在境界都是非常粗的,這種粗的境界只可以影響我們非常粗的心理結構,它不能影響我們細的心理結構。所以如果我們很精細的話,外面的境界我們是可以解構它、細化它,所以這個細化的外在境界是沒辦法對我們產生作用的。
談到這兒大家可以想想上一節(jié)課給大家分享我的幾件“糗事”,基本上人在煩惱的狀態(tài)里、被環(huán)境所左右的狀態(tài)里面,自己的認識結構是非常粗的。一進門就覺得說這個貓在破壞這個東西,這種認知是非常粗的。粗的不得了。可是稍微的把心理認識細化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粗的心理認知已經轉化了,不會再有了。也就是心理認知結構不斷細化。那我分享到這兒有的同學有問題了,說說看:
(學員A:特別高興的時候也是很粗的。)
法師:是啊!所以平常心難得啊!你高興什么啊?有什么可高興的啊!(法師笑)有什么好高興的。不過我現(xiàn)在似乎也很高興,(眾笑)其實也沒什么可高興的。
雖然這樣給大家分享,其實我自己是言行不一、知行不一。每次給大家分享過以后我的精神狀態(tài)就特別好,就發(fā)現(xiàn)晚上睡不著覺,(眾笑)第二天早上本來還有另外的事情可以安排,就發(fā)現(xiàn)我的狀態(tài)一直處在分享的狀態(tài),進去出不來。就覺得當時的分享怎么會有那么奇妙的想法呢!
給大家分享的時候,很多是現(xiàn)場互動的過程中產生的,因為這個已經變成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了。我不會按照給大家備課的內容一五一十和大家分享,也不會說提前一個月準備好。
現(xiàn)在大家問《心經》學到什么時候?我告訴你:不知道!(眾笑)因為學習的過程就是我們生命不斷自新的過程,有新的東西就要去分享。你永遠不知道我們今天這一次課學下來以后,下面會有什么想法。我們永遠也不知道下一節(jié)課要分享什么。因為這中間我們一直在學習。
現(xiàn)在給大家分享的內容,大部分是源于平時的共修產生的。因為平時每天都在學習,學習的過程就像人吃飯一樣,你不可能計劃好今天吃什么飯、菜,它有什么營養(yǎng),然后吃了以后胃怎么去消化,身體怎么去成長,都給它設計好,不可能設計這些路程的。
各位想想看看,有這樣的人設計我們的成長嗎?現(xiàn)在有人去做這樣的事,什么人做這樣的事情?營養(yǎng)學家、美食學家。他在設計,設計以后頂多能夠達到營養(yǎng)怎么匹配。一旦進入人的體內怎么消化你設計不了。能設計嗎?那不是你的事情,那是我們胃的事情。你要設計太多了以后,胃就不給你勞動了,你自己想辦法。胃消化還需要你設計嗎?不需要。
其實我們心理結構、我們的認知也是一樣的。你不可能去啊,動機非常明顯今天要學什么,明天要學什么,然后通過學習要達到什么結果。這不可以預期的,如果你預期的話,完了,就覺得我們的生命成長被局限住了。
大腦風暴,人思想火花的產生跟胃消化的東西一樣,這個道理是完全一樣的。我們只可能抱著一顆沒有動機,沒有很明確的心機不斷去聽,不斷去學、不斷去思考,讓那些營養(yǎng)自然而然在自己的腦子里自由組合,這是創(chuàng)造。
創(chuàng)造不是你謀劃出來的,是它自由組合起來的,所以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真的不能太刻意,我們要學習佛法,我們說要純正發(fā)心,你開始思維:“我為利有情愿成佛來聽佛法!蔽腋嬖V你會失望的。
就是一個非常純凈自然的心理狀態(tài),讓他保持最佳的吸收狀態(tài)就可以了。吸收之后它怎么消化吸收,不是你所能左右的。我們要保持把原汁原味最有營養(yǎng)的東西吸收就可以了。如果一定要跟《菩提道次第廣論》對應的話,那就是聽聞的三種器在這種過程中都給它去掉了,所謂的漏器、覆器、污器,這種狀態(tài)慢慢就去掉了。
好,現(xiàn)在我們講到十二緣起,十二緣起我們將來會知道,佛法最核心的、最精妙的地方完全就在這一塊兒。談到到十二緣起的時候,基本上就跟上一節(jié)課我們的分享可以掛勾了。
上一節(jié)課的分享里,我們知道由粗到細的過程中有幾個關鍵的環(huán)節(jié),第一個就是:幾。這個“幾”,后來變成“機會”的“機”了,變成“動機”的“機”了,“觀機逗教”的“機”了,“見機行事”的“機”。我們學習佛法也好,一切的文化也好,最核心的就是這個“機”,機不可失,失了以后就不再來,所以最關鍵的就是這個“機”了。
應機,法就是佛法;不應機,講的再好,都是世間法。這兒的幾,幾之后有一個狀態(tài),是什么呢?(現(xiàn)場沉默)大家不會都忘了吧?要記得哦。當然這個所謂的記得,不要覺得一定就是這樣子,就是當做一個營養(yǎng)保留在內心里邊,有這么一個印象就可以了,它將來會和其他的思想自由組合,會萌發(fā)出更多有創(chuàng)意的認知。
大家可以看看,從這個果,不對,應該是反過來,有同學已經看出來了,但是不好意思跟我提。由細到粗的一個狀態(tài),其實是由“幾”不斷不斷到“有”,“有”以后就感果了。這個“幾”的狀態(tài)就是那個非常微細的狀態(tài),我們體會它就是緣起。這個緣起不離開人心,人心一動就是一個緣起。一件事情一來,只要引發(fā)心開始動,這個緣起就出來了。非常微細那個“幾”就開始呈現(xiàn)出來了。這個“幾”呈現(xiàn)出來以后,緊接著我們面對這個境界就開始造作了。
這個造作在“幾”和“有”之間有一個狀態(tài),那是什么呢?就是業(yè),業(yè)是在“幾”之后產生了,業(yè)的不斷串習就變成“有”,“有”之后就感果了。所以實際上嚴格地講,面對境界“幾”出現(xiàn)了,“幾”出現(xiàn)以后我們面對這個境界開始造作,產生了業(yè),再面對同樣的境界,我們作不了主,業(yè)就會串習它。心理結構和水流是一樣的,水只要流動,第一次走的是這個路,第二次走的一定還是這個路。
我們的心理模式也一樣,要知道心理模式第一次這樣思考,第二次你控制不了,還是這么思考。這是種心理的慣勢。所以言行也是這樣,面對這個境界,第一次這樣表達,第二次也是這樣子。過去我們朋友之間,只要愛開玩笑的朋友,你見了他以后就想開玩笑,你嚴肅不起來,為什么呢?因為第一次就是這樣結的緣,第二次你要嚴肅的話覺得不協(xié)調,那個氣氛就不融洽。所以這樣心理模式形成一個場,讓自己控制不了,造成的環(huán)境就是這樣的狀態(tài)。所以這樣業(yè)的環(huán)境不斷串習不斷串習,到最后的時候就是“有”的狀態(tài),感果就有大勢力了,馬上就要感果了。
“有”之后就是感果的狀態(tài),所以從業(yè)到感果認知上稍微細化以后會發(fā)現(xiàn),有“幾”,有“業(yè)”,有“有”這樣一個過程。這個“幾”,“業(yè)”,“有”,如果細化直接就可以到十二緣起。大家看看直接可以對應到十二緣起了,怎么對應?這個“幾”是什么狀態(tài)?“幾”就是最初的無明。一個境界出來了,我的起心動念那一刻沒有覺照就是無明,這個無明的狀態(tài)是非常危險的。
無明之后緊接著就開始行,行是什么?就是造業(yè)了。所以沒有辦法,面對這個境界的時候當下我們沒有覺照就已經處于危險的境地了,第二念緊接就著開始行了,造作了。這個心理模式我們控制不了的。
如果在這個不是無明的狀態(tài),他有一個覺照,那是什么?這叫“無明盡”,《心經》里面有吧?“無無明”——沒有無明,“亦無無明盡”——也沒有“無明盡”。意思是后面“是諸法空相”,一旦證悟空的境界之后,緊接就開始“是故”,所以“空中無……”,無什么呢?無五蘊、無十二處、無十八界、無四諦。大家知道哦,無苦、無集、無滅、無道,按照我們的認知來講的話,無苦無集這是對的,但為什么一定要無滅無道呢?我們就開始覺得不對了。
其實到最后證悟到諸法畢竟皆空的時候,一定是把這個(法師指板書:苦、集)無了,把這個(法師指板書:滅、道)也無了。到最后十二緣起里邊,流轉的十二緣起沒了,還滅的十二緣起也沒了。二諦也是一樣,世俗諦和勝義諦也是一樣,到最后所有的名言概念,所有的對立都在“空”中給它“無”掉了,這個“無”在這是個動詞,給它修掉了。
所有的執(zhí)著都給它修掉了,最后的狀態(tài)就是這樣,內心沒有任何的掛礙,沒有任何的掛礙。這種掛礙,我們覺得不好的沒有了,覺得好的也沒有了。我們覺得有個東西好,其實是掛礙,你只要覺得說這東西好那你就有掛礙。這種掛礙是時時刻刻存在的,所以到最后修得諸法皆空之后,在空中再去修證的時候,就把一切的分別妄想執(zhí)著都拿掉以后進入了“心無掛礙,無有恐怖”的狀態(tài)。
所以無明是流轉生死的源頭,而“無明盡”,就是盡無明,就是把無明給滅掉了的狀態(tài)。也就是還滅,十二緣起還滅道的一個源頭。這個無明盡需要靠我們有一個覺照在那里觀照到這個無明的念,解構之后,產生的一種清明的狀態(tài)。這種清明的狀態(tài)是和智慧相應的,所以這種狀態(tài)我們叫什么呢?叫“微”。
這樣“幾”就有兩個含義了:一個是“殆”,非常危險;一個是“微”,非常微細。如果一個人他對于心念的這樣一個起伏,覺察非常敏銳的時候,他就是一種無明盡的狀態(tài),就是一種非常微的狀態(tài),這就是道心,道心危微。沒有覺照,人啊就輪回,就是危險,人心危微。所以這樣一個流轉道和這樣一個還滅道,就是最初在這個“幾”的狀態(tài)里面呈現(xiàn)出來了。
可是我們知道,十二緣起最初的這個無明是“幾”,它是不是空?所以在這里邊還有一個,從“幾”到“空”之間還是有一個,中間還有一步需要走。這中間不完全等價。所以真正趣入佛法,到大乘佛法的時候一定是在空性上做文章的。就是他確實通過十二緣起真正體悟到了諸法畢竟皆空的空性的時候,他是徹證,確實體驗到當體就是一個空的狀態(tài)的時候,我們才認為這種境界才進入菩薩道了。
不然的話是沒有的。我們簡簡單單在十二緣起里面,就像那個馬過河一樣,他對于外在這些順境、逆境還是有這樣的分別的,沒有諸法皆空,所以他的認知一定是在無明上做功夫的,在最初的源頭上,他一定要去滅除煩惱、精進修持。
你看《阿含經》描述非常清楚,聽佛講法以后干什么去了?(學員:獨一靜處。)獨一靜處,他可不是說:哎呀,我練練功夫吧!跑到集市上,看看我聽聞佛法以后修持到何等境界了。他不是這樣,“獨一靜處”,跑到偏僻的沒有人的地方,“專精思維”,思維什么呢?佛的法義。最后體證到了,把我們最初那個貪欲,那個貪的煩惱給它凈化掉了,其實就是從“無明盡”上去做文章。所以對他來講環(huán)境很重要,獨一靜處還是鬧市差別非常大。
這個十二緣起(法師指板書)和體認空性之間可是有一個鴻溝存在哦,這個鴻溝看似就這么一步,但是這一步很關鍵。將來我們進入《菩提道次第廣論》、《菩提道次第略論》的學習,進入到菩薩道的時候,那個核心一定是發(fā)菩提心。這個菩提心的境界一定是和空性相應的境界。這個真正的空性是和前面所不共的,人天乘的善法、聲聞緣覺乘的善法所真正不共的,大乘空性的內涵就在這一塊。
大家想想看,這個“空”是不是只存在于“幾”之前?是不是?有的同學點頭表示認可,有的同學默不作聲,也沒有任何表示,什么意思?不知道?
(學員:在思考。)
法師:在思考。這個“空”可不是只存在于“幾”之前,而是存在于一切法之中,大家知道哦存在于一切法之中。所以這個“空”,遍及于十二緣起中間的每一個法,都是空的。這個“空”一旦體認到空性以后,它可以貫穿幾、業(yè)、有到最后的果,都是空的。
那種空性的狀態(tài)它已經把我們所有的心理結構,從最初的那一念到最后的串習乃至于最后感果的整個過程,如果我們用空性的智慧去觀照的話,你會發(fā)現(xiàn)這里面哪一個過程的哪一點都是空的,哪一個過程都是空的。如果我們不是這樣一種狀態(tài)的話,不可能行菩薩道的。
大家要知道哦,這個菩薩道的行持一定是,面對千奇百怪、各色人種、各種場景,他怎么在面對一個人造業(yè),是從最初的“幾”開始造的狀態(tài),還是說它已經基于“有”到感果的狀態(tài),他一定是了了分明的,而每個狀態(tài)里面他都可以體證到這是空性的。他才有辦法在那個狀態(tài)里面解構他那個苦厄,解構他的掛礙。如果沒有這樣一種體驗,菩薩道是行不出來的,是行不出來的,不然的話是度不了一切苦厄的。他只能度某些苦厄,度不了一切苦厄。這就是空性的狀態(tài),即便是在“業(yè)”和“有”中(法師指板書),也可以慢慢去解構它、去認知它。
到現(xiàn)在為止我們講的都是玄而又玄的東西,反正我們就交叉著來,一次就是特別傻的故事,一次又是特別玄的理論,交叉著來慢慢去體會。對這一塊大家還有什么問題嗎?
(學員A:您剛才說那個“空”又遍及一切,一會又說在“幾”的后面?)
法師:我一會又“空”說在“幾”之后,一會又說在“幾”之前。我剛才有說“空”在“幾”之前嗎?
(學員B:沒有。)
法師:沒有吧?
(學員A:您說的是在“幾”之后,但它又遍一切處,遍一切是包括它前嗎?)
法師:你說它包括“幾”之前嗎?遍一切為什么不包括它之前呢,不包括又怎么叫遍一切呢。
一般來講這個空的狀態(tài),如果我們只認為這個“空”只存在于“幾”之前的話,那就是進入了什么狀態(tài)了?聲聞和緣覺的狀態(tài)。最后一念不起,不墮后有,不再輪回了。所以我就安住在空性里邊了,如果這個空只存在于那個狀態(tài)的話,那就寂滅了,寂滅為樂。最后就是寂滅,安住在寂滅里邊,它沒有辦法再去生“有”,這個“空”中沒辦法再去生這個“有”了。像這種境界里邊,它體證到空性,不能說他沒有一點點空性的體證,他已經體證到一分的空性,但是空性的圓滿一定是在一切境界里邊,他都能當下體悟到空的狀態(tài)?,因緣和合,一種假合的狀態(tài),他就體證到了。
所以只有對行菩薩道的人來講,生活中才處處充滿了什么?充滿了生機。因為不管你處在哪個狀態(tài)里邊,都是空的狀態(tài)里邊。你就發(fā)現(xiàn),空中時時會煥發(fā)出生機來了。如果沒有這樣一種很深的生命體驗的話,我們是不可能在面對很多困難,很多困境,很多逆境,很多不如人意的事情里邊看到生機的,人的生活狀態(tài)是不能保持樂觀的。
只有順我們的心,覺得很好的時候,我們才覺得很高興。凡是一切不如意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時候,我們就覺得很討厭,心里就覺得很煩悶。這種狀態(tài),我們是不可能在這種狀態(tài)里邊煥發(fā)出生機來的。實際上我們如意的時候也不是煥發(fā)生機,那是干什么?那是消耗福報。過去的快樂現(xiàn)在感果了,感完以后就沒有了。
在感果的當下,我們時時處處在危險的境地,種下了新的讓自己困難困苦的業(yè)在里邊。所以“福兮,禍之所伏”,它就依靠在你享受福的那一刻,禍患就埋下了,沒有辦法。如果我們沒有這樣一種空性的體驗的話,就時時刻刻處在那種讓自己苦厄之中?嗍且郧案泄,厄是將要感果,會埋下新的苦的種子就在那個厄里邊。對這塊還有什么問題嗎?
(學員A:法師,您剛才在講“空”的時候,我覺得剛開始感覺挺玄的,有點聽不太明白。后來我就想了一下,“空”我這么理解對不對?“空”它是流轉,它是執(zhí)著。)
法師:“空”是流轉?
(學員A:它是變化。)
法師:“空”是變化?“空”是變化流轉嗎?
(學員A:不是“空”變化流轉,它是一種特質,相對于“執(zhí)著”的執(zhí)而言的,它是變化流轉的,我的理解就這個。)
法師:就這個哦。這也是一種理解。這個“空”就跟“有”相對應了。
所謂“有”的話就是恒有,一般我們說“有”的時候,就有一種主宰性在里邊了,你控制不了,有了就有了。有要感果你怎么控制?我們的主宰性就沒有了。所以一般“有”的話,這個概念無形中就等價于背后有主宰性,我們控制不了的時候就有主宰性了?墒窃谖覀凅w會“空”的時候,一旦對“空”有體驗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即便在“有”中間也處處蘊育著新的生機,可以變化。
在我們每個人的命運軌跡里面,看似不可逆轉、不可改變的命運軌跡里邊,如果我們對于“空”的智慧有一分體驗以后,時時刻刻在那個命運的軌跡里邊都萌發(fā)著新的生機。所以人的軌道是在慢慢變化的,但不要著急,慢慢變化。
大家知道,“失之毫厘,謬以千里”。最初方向上的變化,剛開始變化看似很小,但是方向上的變化決定了最后的結果差距是非常大的。因為只要最初把握住了,后面的話是不需要費力的。
等流就是這樣子。你修道也有等流,做惡事也有等流,所以最初你只要把握好,做善事的話,你看那些做善事的人,你問他為什么他要做善事,他跟你講一堆意義。其實根本原因就是他控制不了自己,就一定要做善事。哪有那么多道理可講,他就是這種行為模式,他就覺得他做善事啊,心安。
剛才我們一個職工,給我們安燈,這個燈壞了,就安燈。大家知道當時我有個什么習氣啊?一開門看到是一位員工在為我們安燈,安好以后他正要走,跟他打聲招呼以后,他都準備要下樓梯了。我又把他叫回來。什么?我要干什么?什么?(學員:向他感謝吧)哦?感謝。(法師笑)你把他叫過來說:感謝你啊,你走吧!(眾笑)(學員:您要給他吃的。)要給他吃的!(學員:您要給他喝茶)(眾笑)請他喝茶這個行動,好像還沒到這種程度。
剛好有幾個餅,自己特別喜歡吃的那個豆沙餅,剛好有幾個,我就想給他分享。所以把他叫過來以后給他餅,他客氣了半天,最后不由他,這件事情不由他。一定要拿的。(眾笑)其實我也知道,并不是每個人都要,你說人家晚上也都吃飯了,手也那么臟,我要給他餅,人家還要拿著。我看他其實也挺為難的,這個為難也不單單是客氣。可是我不管他,(眾笑)這是我的習氣使然,你必須接受。到最后他也接受了。
這以后就想這件事情,我做的了主嗎?做不了主。如果不這樣做的話,我心不安。就知道有好東西和大家分享一下,多好啊!如果大家不享受就心不安。這個習慣是怎么養(yǎng)成的,要去追究一下會發(fā)現(xiàn),就是受家里老人的影響。父母的行為就是這樣的,特別是我母親。就是有好東西是一定要留出來給客人分享的。自己吃什么?吃那些不好的!小的時候就因為這件事情老生悶氣,覺得母親沒有平等心,至少沒有平等心。好東西壞東西你自家人也要享用。對客人也是一樣的嘛!至少要有個平等心嘛!怎么那么不平等呢?呵呵。
小時候我很抱怨,可是抱怨的東西現(xiàn)在形成自己的行為模式了。覺得自己控制不了了,這個行為模式受家人的影響。習慣給大家分享,習慣分享。所以現(xiàn)在有什么好想法,也不愿意去藏著掖著,一定要去講。不管是學什么,學《心經》也好,學別的東西也好。生活中有體會,我們就去分享。這種體會是活生生的,從我們生活中萌發(fā)出來的。
如果看一些對于這些經論的佛法它的解的話,我們有很多書可以參考,可以去看。現(xiàn)在給大家分享的,大多都是我們自己在生活中碰撞摩擦而產生一些體會。這都不是標準版的。
那么剛才已經分享到了第三個層次,從十二緣起如果我們心理結構再進一步細化的話,就進入空性了。當我們去學習佛法,了解佛法的核心的要義就是空的時候,我們不要輕易講空。
因為我們現(xiàn)在生活的品質、心理的認知結構,沒有精細到這種程度,所以不能隨便講。你講多了以后,他不會幫助我們的生命境界提升的。他只會惡化,大家知道哦只會惡化。讓我們原來有的基本的是非、善惡的觀念也被空掉了。知道嗎?這個學習佛法不是精致我們的人生,他是粗化我們的人生了。他會讓原有的一些基本的人還有基本的素質,可是學了佛法以后連基本的素質都沒有了。
你美其名曰說:你無分別成佛了。佛如果是這樣一種狀態(tài)的話。我想沒有一個人愿意去成佛的!對不對?太粗了,太無明。那無明的狀態(tài)就更加惡化了!
可是有意思了,我們佛法流傳了兩千多年,流到老百姓,流到民眾之中,一提佛法是什么?遁入空門、四大皆空。你去看一看吧!如果他沒有經過佛法的學習,問佛法在講什么?一定是講這個:遁入空門、四大皆空,看破紅塵。其實有沒有看破也不知道,反正就進入空門了。有沒有進真正的空門,也不知道,反正就是什么事也不干了。(眾笑)但是飯照樣吃,覺照樣睡,也不知道到底空的是什么。
所以這個空,我現(xiàn)在越來越覺得,大家問我是不是佛教徒,是不是對佛法有了解?真的不敢講。我會告訴大家,目前我不具備這個條件,所以現(xiàn)在看似我是已經出家,在這給大家講《心經》。嚴格上講,我真的沒有這個條件,給大家分享佛法。
現(xiàn)在越來越感覺到佛法是一種非常高級的精神享受,非常高級高端的精神享受一般人是享受不了的,所以不要隨隨便便的去享受它。享受多了以后真的是有害無益,就像毒藥一樣。這個毒如果入心的話一旦入心以后一點辦法都沒有了。如果我們身體有病還可以拿藥去治,如果吃藥成病的話,那就根本就治不了,難以治療。
佛法就是我們生活中的藥,如果把這個藥本身又成一個新的病源的話,你想想看,怎么去治他,根本治不了,所以我們不輕易去介入,不輕易去談佛法,不輕易去講佛法。別輕易跟大家宣揚說:我是佛弟子。別人說你給我們講講佛法吧!好的,我給你講吧:四大皆空、遁入空門,(眾笑)這下就完了。
不是這樣子,雖然我皈依了,但是很慚愧,真的沒有入佛門,現(xiàn)在還是個門外漢。所以我現(xiàn)在做得很不好,你們不要把我的行為跟佛法等價起來,懷著這樣一個羞愧心、慚愧心慢慢在生活中慢慢去培養(yǎng)基本做人的素質,基本的世間的善法,該學習的去學習。這個根子越牢,越穩(wěn)固,我們將來再去體會這樣一個高級的精神享受的時候,那就是越美味,那時候才稱為是一種享受,不然的話簡直就等于自殘。
好,這是接著上一次課的一個話題來做這樣一個區(qū)分,現(xiàn)在就可以了解,這也是道次第。這是道次第——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我們這是從理上來區(qū)分三士道。但是我們如果從《菩提道次第廣論》來講的話還有另外一個角度,那就是發(fā)心,對不對?就是所求到底是什么,我們一生真正的所求是什么,也可是判定三士道。從我們的心理結構上,實實在在的心理狀態(tài)上,也可以判定三士道的狀態(tài)。
但這個三士道只有當我們對于業(yè)果的體認,由空性的攝持的時候,有緣起概念,有四諦概念攝持的時候,這個下士道才是不共,或者講是共下士。就是我們對佛法的了解,對因果的了解,將來可以自然而然幫助我們趣入空性,而不是增加我們對于善惡是非更加截然對立的區(qū)分。不會往那個方向去走,不往彎的方向走,這才叫共。
善道、善法一定可以幫助我們去體悟大道的。如果善法到最后成了我們執(zhí)著煩惱的源頭的話,這個善法絕對不是善法了,一定是一種過的狀態(tài),一定是惡的狀態(tài)。今天的惡是什么?如果我們了解佛法的空性狀態(tài)的時候,真正的惡是什么?就是不空,就是執(zhí)著,這是一切過惡的源頭。對這塊大家還有什么問題嗎?
(學員A:法師,如果一個人遭雷擊,他可能瞬間會昏迷,但是他事后復蘇之后,因為這個情況會有,他可能是復明了,也可能是復聰了,那么他被擊的那一瞬間肯定是果,至于說是什么原因遭遇這個雷劈就不好追究了,那這個果肯定是粗的,那事后他復明了或復聰了,這個果還能算是粗的嗎?)
法師:哦,難道不粗嗎?
(學員A:我現(xiàn)在想搞清楚,這個被擊了以后,導致他昏迷是果,還是說他被擊之后復聰、復明是果?就是這兩個搞不清楚。)
法師:哦,這個被雷擊的話弄不好人就死了,這個果當然也很嚴重了?墒窍鄬τ谖覀兤匠I顮顟B(tài)來講的話,人的耳朵失聾了,眼睛失明了,這個果相也很粗啊。這個果、這種狀態(tài)……像這個我們身體上領受的,我們都統(tǒng)一界定為這就是果,都是果的狀態(tài)。
因只有在什么時候才具足啊?我們講因的時候,一定是要看到內心的心理狀態(tài)的時候,面對這個境界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那個時候才是因,就是新一輪的因產生了。如果我們分析說為什么人會遭雷擊,人遭雷擊以后為什么他眼睛失明了、耳朵失聰了,這件事情前面的“因”是什么,這件事情我們知道一定是有因的,但是是什么我們談不了。真的談不了的,因太多了。
(學員B:我覺得從另外的一個角度,就是“因”是有善惡的,但是“果”只能是無記吧?)
法師:這個概念大家贊同吧?業(yè)本身通善、惡、無記對不對?造業(yè)的時候,到底是善業(yè)、惡業(yè)、還是無記業(yè)呢?但是“果”的話本身說是無記的,果本身沒有善惡,對這一點大家能認可嗎?遭雷擊這件事情沒有善沒有惡,可以這樣理解吧?可以理解哦,有同學搖頭表示什么?
(學員C: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
法師:哦,你認為遭雷擊我們認為它是惡果對不對?
(學員A:因禍得福算是惡果嗎?因為雷擊了之后眼睛復明了。)
(學員D:因為別的因得到了重新看得見的這個果;蛘邉e的因遭雷擊是惡果,然后其它的因通過這個壞的變成好的。)
法師:這個遭雷擊一定是惡果嗎?沒準他遭雷擊的時候,那一下就開悟了。(眾笑)就是靠雷擊,把人的大腦給通了。雷擊一定是惡果嗎?當然這個概念其實以前我們似乎探討過。果有苦樂,一般來講的話果沒有善惡,有苦樂。
苦樂、善惡這認識還是不同的,苦樂是很客觀的,就是事情出現(xiàn)了我很痛苦。這我們認為是痛苦的狀態(tài),這是惡業(yè)所感的苦果。所以善果和惡果這個概念,嚴格上講這個說法是有問題的。
(學員C:法師,有善因和惡因,為什么果就沒有善惡?)
法師:有苦樂。
(學員E:跟受有關系?)
法師:嗯,跟受有關系。受就是果。我們講的受即是……佛法的定義里面,嚴格上講我們講的果就是受。業(yè)是什么呢?——是思。所以在五蘊里邊,我們學過了色、受、想、行、識。佛法里面的果主要的就是講的是受,領受上來去判斷它的。而這個“業(yè)”主要講的是從“思”上來去界定它的。
面對同樣的境界,人的思考不一樣,心理活動的思考不一樣、造作不一樣,會可以造不同的因。業(yè),即便面對苦果,人也可以造善業(yè);面對苦果人可能會造更加重的惡業(yè)。這點就業(yè)上來講的話是可以抉擇的。但就這個受上來講的話,這個是我們控制不了的,因為他已經感果了?嗑褪强,天冷了你到外面就是挨凍對不對,就是受苦,沒有辦法?,我們就這個意義上來講。就這個概念我們不再做進一步探討。
那么現(xiàn)在進入第二個話題,通過前面的分享,我們知道“色”和“空”之間的關系。最初我們一開始學習《心經》的時候,會認為說這個難以理解,不知道該怎么去解釋。通過這樣子一層一層的細化以后,大家把這種中間的過程、心理結構不斷的彌補上來以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中間是非常豐富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
即便知道內涵是非常豐富的,可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怎么跟生活做一個結合呢?這中間還是有鴻溝,還是有很多的鴻溝,我們不知道該怎么去用功。
那么“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樣一種狀態(tài)在現(xiàn)實生活中如何用功的一種狀態(tài),我至少給大家提供一個角度,只是一個角度,不是唯一的角度。將來你別說,法師對《心經》怎么亂講,講《心經》怎么又跑到《黃帝內經》里面去了。
現(xiàn)在要給大家分享一個概念,是《黃帝內經》里邊的。因為最近大家共修在學《黃帝內經》,中間就有一個角度,一個概念。什么概念呢?叫“形與神俱”。“形與神俱”這種狀態(tài)就是我們講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狀態(tài)。
這個狀態(tài)現(xiàn)在我先這么一寫,或許大家現(xiàn)在一點概念都沒有,沒有關系,F(xiàn)在我們要去談一談,這個概念為什么我們可以去體會,在“形”“神”之間關系的時候可以體會這種色和空的關系。
故事是這么來的,一開篇就是個故事。當時黃帝很苦惱。黃帝是三皇五帝的第一個皇帝,不是后來的那個皇帝。是黃帝。(法師板書:黃帝)偉大吧,了不起吧?他也很苦惱。
苦惱什么呢?他就在觀察,說“哎呀,古時候的人啊......”你看,那個還是黃帝的時候,他還說古時候的人。黃帝再一古,不知古到什么時候了。過去講三皇五帝,所以他說古的話,一定是三皇了!史記》里邊講,三皇就是天皇、地皇加上泰皇。也有人說是人皇,天、地、人嘛。也有人說把黃帝列為三皇之一。但不管怎么樣,在黃帝之前還有一個階段,那個階段歷史上當然沒有描述。
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是從黃帝開始的,之前就沒有寫了。但是黃帝告訴我們:上古之人啊,他就納悶,說那時候的人啊,非常奇特。怎么奇特的?人過了百歲以后,行動不衰,百歲老人行動上像個小伙子一樣,非常充滿著活力,你看不到他老?墒墙裉斓娜......他說今天的人就是黃帝那個時候的人,什么狀態(tài)呢?人剛剛過半百就開始衰老了,步履蹣跚,拄著拐棍,眼睛也失明了、耳朵也失聰了、五根就開始壞了。
他就很困惑什么原因,就問了,到底是因為時運的原因,意思就是末法的原因呢,還是因為人的原因,就是人自身的原因?你看這問話很有意思。原話是:“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到底是時世不同的原因產生的呢,還是人本身的過失導致的呢?這時候他問誰呢?問岐伯。黃帝問道于岐伯,岐伯就告訴他了什么原因。到最后,岐、黃就連在一起了,過去中醫(yī)也叫岐黃之學。所以在這里面主要講岐伯,這個岐伯對黃帝來講的話,那就是一個有道之人。他就講他自己的觀察了。
他怎么講的呢?他講:“上古之人,其知道者,”——上古之人,他們知道“道”,對道是知的,是了解的。不斷的了解,而且他能夠實實在在去依道而行的。“法于陰陽”——取法于陰陽之道。“和于術數(shù)”——陰陽之道的具體的細化就變成了術數(shù)。后面“食飲有節(jié),起居有!薄诵菹⒍际前袋c、按時間。最后,“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
我們核心在這幾個地方,所以能夠做到形與神俱,這是個核心。前面的是他的做法,最后的結果是“形與神俱”,所以他能夠頤享天年!疤炷辍本褪沁@個人出生了以后啊,能活多少歲就是多少歲,他不會在這個中間因為個人行為上的不當、作息上的不當,人為的原因會衰減。頤享天年,人自然而然的狀態(tài)就是這樣子,所以他能夠“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今天的人已經不行了。
現(xiàn)在我們下面的內容先不談,主要講“形與神俱”。這種“形與神俱”已經是一個果相了,這個果相的狀態(tài)它之所以能達到,是因為前面的努力,F(xiàn)在我們先不看努力的渠道,我們就看“形與神俱”是什么狀態(tài)?先大概體會一下。各位有體會的嗎?什么叫“形與神俱”?誰很有體驗,說我已經“形與神俱”了,你看我現(xiàn)在都已經60歲了,還像個小伙子,不過我們這兒沒有60歲的吧(眾笑),也有了,那怎么做到的呢?
(學員A:40歲像60歲,也算是形與神俱。年輕人心態(tài)老了,進入老態(tài)龍鐘的狀態(tài)也算是“形與神俱”啊。)
法師:不是,你什么意思?40歲像60歲什么呀?心態(tài)像60歲?
(學員A:40歲的人心態(tài)像60歲、形體也像60歲的,是“形與神俱“”嗎?)
法師:噢!你的意思是說,那20歲的小伙子他的心態(tài)像個老人,然后神態(tài)也像老人,你也覺得他“形與神俱”了是吧?那是,這確實也是“形與神俱”,這個“形態(tài)”與“神俱”還可以這么解讀噢(眾笑)。
(學員B:法師,您怎么解讀“形與神俱”的呀?)
法師:啊,是啊,我就問大家怎么解讀的。
(學員C:人與自然的和諧。)
法師:人與自然的和諧,叫“形與神俱”?人牽扯到這個狀態(tài)了嗎?人與自然的話,那可不是“形與神俱”了,那是人與自然俱。
(學員D:安住當下的狀態(tài)。)
法師:安住當下的狀態(tài)。什么叫安住當下的狀態(tài)?
(學員D:內外歸一的狀態(tài)。)
(學員E:心和所做的事情一樣的精確,比如像《射藝中之禪》,你先想到射中靶心,但是你手上射不到啊,形與神俱就是你心想到了做到了。)
法師:還有沒有其他解讀?
(學員A:我覺得這個“神”它有特別的意義)
法師:什么意義呢?
(學員A:比如說一個商場的例子,一個小人,就是品德壞的那種小人,他內心很猥瑣,從外形的話他正在偷東西,鬼鬼祟祟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如果說“形與神俱”的話,這里的“神”指的不是那個“神”,這個“神”指的是世人的一種精神狀態(tài),但是他是一種體道的“神”,而跟這種體道的“神”相應的外顯的“形”,然后這兩個合一就叫“形與神俱”。)
法師:好,你把這個神的認知給它做了一個細化。這種細化的話,是認為說這個“神”它是近于道的一個狀態(tài),它和形的合一。那么如果像你剛才舉的例子,這個小偷心理猥瑣,然后偷偷摸摸,外在行為其實它也是……剛才舉的例子,人的心態(tài)老態(tài)龍鐘,外在表現(xiàn)也是老態(tài)龍鐘,我們也可以認為“形與神俱”。
但是這種形與神俱和我們現(xiàn)在這兒講的形與神合一的那個“俱”,分歧點在什么地方?這個沒有問題了,因為“誠于中,形于外”嘛,你心里是什么狀態(tài),外在就是什么,這個掩蓋不了。這個也是“形與神俱”啊,可是我們肯定不要這種狀態(tài)。誰愿意說三十歲就像個老頭子了,各位你愿意嗎?你要想讓別人叫你爺爺,你就做。誰也不愿意啊。區(qū)別在什么地方?
我們現(xiàn)在就談談這個區(qū)別。剛才其實大家已經談到了,那種“形與神俱”的狀態(tài)就是:如果真的是“形與神俱”的話,神之所在,形之所為。大家想想看,非常自在嘛。非常自在!像孔子最后七十歲的時候,叫“從心所欲,不逾矩”。這種狀態(tài)非常類似“形與神俱”的狀態(tài),神思是什么,言行就是什么。這個人啊,真是透明,透明到極致了。身心合一、知行合一、言行合一,說到就是做到,心里面想到就是做到了——形與神俱。
但是我們平常不是這樣子。因為我們學了佛法以后,學了很多道理以后,總是在強調,我們要干什么呢?(法師板書)知行合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不能夠搞分離對不對?我們都知道,而且說別人說的特起勁。但自己就是做不到,為什么?為什么我們知道知行一定要合一,可是事實上,我們卻很難合一。原因在什么地方?我們也知道說人要講信用,說到以后呢就要去行動,不食言。事實上,說了很多話,就是做不到,總是內心有猶悔、不安。因為我已經承諾別人了,確實又做不到,別人其實也沒有特別在意這件事情,可是我們自己心不安。真的心不安。信啊,人失信于人的時候,人內心的安心所在已經失去了,自己骨子里面就是不安的。為什么做不到,什么原因?
(學員;妄念太多了。)
法師:妄念太多了,還有沒有?心不誠,有疑惑,這種知行沒辦法合一,言行沒辦法合一的時候,我們不是不想合一,是做不到。這種狀態(tài)我們做不到,什么原因做不到?
大家知道當我們做不到的時候啊,這都是處于一個末端了,處于一個“有”的狀態(tài)了。就是這種勢啊已經非常強了,這是不可能允許你做到的。即便你說了很多話你做不到,你知道也不對,但是你就是做不到,什么原因?已經處于“有”位了,就是人的心里狀態(tài)已經非常粗了,那個時候是不可能在細致的狀態(tài)里面做任何調整的。
我們平常說的知行合一、言行合一,都是在果相上去看待這件事情。都是沒有在最初的、微細的地方用功,還是沒有開始。這個形與神之所以分離的原因,剛才大家其實慢慢已經談到,過去老子講的無知無欲,知和欲的狀態(tài),基本上是兩種主要的因素,導致我們知行和言行沒辦法合一的兩個障礙,就是知和欲。
這個知是什么?——名言,名言對應的就是人的思維,想的太多。想的太多,知行沒辦法合一了,言行也合一不了,想得太多,思慮過重。思慮過重,就會發(fā)現(xiàn)行動力差了。他想這件事情,他要做這件事情,一說要做這件事情那思慮多的不得了,擔心顧慮啊,這件事情該怎么做想了半天。最后手腳被束縛住了,被自己的想法束縛住了。到最后別人問你為什么沒做,他說了一大堆,結果別人就聽的云里霧里的。都是自己的妄念,大家知道全部都是自己的妄念束縛住了。事實根本就不是這么回事!可是,時機已經錯過了。知的狀態(tài),這就屬于“神”過重。“神”對應的就是“思”;“形”對應的是人的“言行”。
“形”是有形有象的,是別人可以看見的、摸得著的,就屬于身體上的、行為上的。而我們的“神”,是屬于思慮上的、精神層面的。這兩部分要合一的狀態(tài)那就是一種慢慢去體道的狀態(tài)。
這個“欲”,剛才說的是知識思維層次的,而這個“欲”呢,其實已經落到這個“行”的層次了,就是人的欲望過重。這個所謂的欲望過重,就是他沒有太多的思考,但是人就是因為有很多快樂的體驗,這些快樂的體驗基本上都是屬于物欲層面的。就是你曾經體驗過這樣的快樂,這些快樂已經深深把自己的心束縛住了,你左右不了、解構不了而時時刻刻被那種快樂體驗所牽引,那種狀態(tài)也是分離。什么分離?“形”太過重了,而神思沒有了,就是人的理性沒有了,被感觀世界控制了,這也是一種分離哦。
這種分離其實嚴格上講不是分離,是不平衡,失去平衡了,思慮過重感觀上沒有了,面對實際場景的時侯判斷力沒有了,其實偏于神了。而當過于偏“欲”的時候呢,“形”過重了,“神”又沒有了,所以是一種不平衡的狀態(tài),導致了兩者在別人看來、在客觀上、結果上就是分離,“形”與“神”到最后分開了,沒辦法匹配。
實際上我們知行不能合一、言行不能合一,就是人誠信的狀態(tài)沒有辦法開顯出來,現(xiàn)在就知道了為什么會這樣主要的原因,它就是一種我們生命成長的一種不平衡、搭配不平衡。這種搭配不平衡我們要想讓它平衡起來,不能夠在我們所謂的知行合一、言行合一直接做功夫,而且我們越來越往后學,你會發(fā)現(xiàn)佛法的道理是非常得博大精深的時侯,我們的所知越來越多的時侯,如果是在這些道理上用功的話,永遠是知行不合一的,永遠做不到。
為什么呢?因為我們的“思慮”啊,“神”的部分是越來越發(fā)達,“形”的部分是越來越弱化,所以到最后是灰頭土臉的。學佛之前人還亮亮麗麗的,學佛以后,覺得反正這些什么臭皮囊,將來就是要解脫的。慢慢我們對于自己的色身,乃至于說外在的一切環(huán)境,我們就開始漠視它了,這都是屬于“形”的部分已經慢慢開始淡化了,而“神”的部分太過于強勝了,到最后導致了我們整個生活的不平衡。
這種生活的不平衡到了一定程度以后,人就開始什么狀態(tài)了?就是精神分裂了。精神絕對分裂,因為沒辦法平衡。你不重視它、漠視它,并不代表你看開、放下它了,只能代表著我們內心越來越不安了。越來越不安的時侯你又不知道什么問題的時侯,人就開始逃避了。你承擔不起這個責任,我們沒辦法去平衡跟人的相處、跟事情的相處,到最后人就會越來越萎縮,你美其名曰遁入空門了,你解脫了。是解脫嗎?這種生活的一種不平衡、導致的不平衡,這就是我們的人心失去了,那個心的狀態(tài)、安心之所已經失去了。安心之所失去了,你再怎么逃避人都是不安的。
現(xiàn)在知道了將來我們在這些道理上學的越來越多的時侯,絕對不能拿這些道理去苛求自己。當我們去苛求自己的時候,肯定是苛求別人,到最后這些道理離生活是越來越遠,沒辦法在現(xiàn)實生活中去體會。怎么去做?這就是我們要去探討的。
將來我們去學習佛法的時侯,還有一個門,叫什么門?——那叫“行門”,現(xiàn)在我們在講的叫什么門?——“見門”,F(xiàn)在在這兒探討,一定要探討,探討什么呢?一定要把這個心理認知結構細化、再細化……給我們自己的人生做一個很好的定位,可不是在這個過程是迷失了自己的定位,讓自己越來越不知道自己在哪兒?那這個“見門”就沒有進去了。
我們一定是通過這個學習,把這個次第理得越來越清楚的時候,我們知道自己的所在地,“行”安在這個地方的時候進入“行門”。這個“行門”就是實實在在的,在現(xiàn)實生活中能有自己著力的點去好好的實踐它。這個起點一定是非常低,低到什么程度?簡單到你舉手之勞就可以做到,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我們是不可能有進步的,不可能有任何的進步。
你不要說:“我現(xiàn)在,哎呀怎么出離心還沒有發(fā)起來?!我都學兩年了,我都學三年五年了,為什么菩提心還沒發(fā)起來?!”大家要知道這種抱怨、這種所謂的反省和苛求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沒有任何意義!出離心和菩提心是果相上的,這種心理結構屬于一種非常細微到一定程度以后水到自然渠成的事情,這些事情都是急求不來的。
這在老子眼里面這叫什么事?這叫天下大事、天下難事。這些事不是我們一般人能做到的。天下大事,但是它一定起源于什么地方?——必作于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
作,大家可以看看,以前跟大家分享過,會意字,人起身的動作。各位,聽口令,請大家起立。(現(xiàn)場沒有人站起來。)真那么難嗎?請大家起立。(有部分同學開始站起來。)還那么難?請大家起立!(全部同學都站起來了。)(眾笑)網(wǎng)上的同學請大家起立!好,請大家坐下。大家不要覺得我在這邊開玩笑哦,請大家起立,大家聽到以后就做到,你看我已經說三遍,最后還有的人不愿意起來。(眾笑)什么原因?是不是坐著太舒服了?就你們三位離的最近的同學起的最慢,什么原因?能說說心理活動嗎?
(學員A:沒啥想法。)
法師:沒啥想法?那就是反應慢?
(學員B:妄想太多了,以為法師在隨便說一說。)
法師:哦,我在隨便說一說。廖榮,你是什么原因?
(學員廖榮:我跟他們一樣。)
法師:哦,都是以為我隨便說一說,沒當真。但是我第一次說請大家起立的時候沒有一個人起來吧,我印象中沒有一個人起來。大家都以為我在這兒開玩笑。這種狀態(tài)基本上就屬于……聽到了吧?(學員:聽到了)肯定聽到了。也知道我的意思吧?但就是沒做到。
可是起立真的很難嗎?不難吧,非常容易。就這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大家還要猶豫半天。你想想看,如果難的事情的話大家會猶豫多長時間。(眾笑)自然而然推理就是這樣子,如果將來有個事情,你肯定兩三天都要考慮這件事情到底做好?還是不做好?做的話會有什么后果?我的精力和時間上能不能分配得過來?各位想想看,在你思慮、在你擔心顧慮的時候,這件事情都可以做完了。到最后得出結論:哎呀,我做不了(眾笑)!
這種狀態(tài)看似很簡單,基本上就屬于我們形神分離的狀態(tài),沒有活在當下。剛才王智也講過,活在當下。你活在當下了嗎?說實在話,各位你要給我去回應的話,我這種狀態(tài),你要突然說一句我沒有心理準備的話,我估計我也沒辦法去回應。沒辦法直接去回應,我要想你為什么要這樣做。我肯定也沒有活在當下,F(xiàn)在之所以,大家覺得我好像稍微感覺那么靈活一點,那是因為我提前都有準備,有備而來,各位是沒有準備的,所以是被動的。
在被動狀態(tài)里邊,你一定會有所思考。人就是在遲疑和思考的時候,這就說明“神”有問題了,就是思慮過多,妨礙了行為。我們如果給大家一個月的軍訓時間,再來做軍訓這件事情,說這兒是個軍官,各位請起立,估計一個比一個站得快。那時候不讓你起立都不可能。
所以我們在去對待這些最后看似非常難的事情時,比如要發(fā)出離心、要發(fā)菩提心、要去體悟空性、要去獲得解脫,對我們來講真是難之又難的事情?墒枪湃烁嬖V我們,他有修道體驗的時候告訴我們,沒有那么難。
所有這些難的事情“必作于細”,必開始于那個非常微細的一件事情里面,非常容易做的一件事情里面,而這些事情全部都是舉手之勞,全部都是你想做馬上就可以做到的。可是我們通常狀態(tài)是不屑去做,太小了,我這樣做有幾個人能夠看見?有幾個人可以肯定我?到年終給我評獎,提升我的職位?沒有的!我再怎么辛苦也不可能他會提升我的。
可是你別忘了,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會起連帶反應的,我們工作的品質會提升了,生活的所有的程序都變了,就在那個非常容易的事情上開始變了,可是這樣容易的事情我們就是不去做它。什么容易,各位?對我們生活來講的話什么容易?
(學員:思考容易。)
法師:思考容易啊?別了。各位今天特別喜歡學習佛法的,包括今天網(wǎng)上的同學,特別喜歡在這兒去學習佛法的同學,不用判斷基本上都是已經開始體會到“思”——思考、學習的樂趣了。一般來講的話,這種狀態(tài)都已經偏向于屬于思慮過重了。你不要說:“我很中道,我其實做得很好。”你沒有很好,你做得已經很偏了,這個沒有對比是發(fā)現(xiàn)不了的。
有一次我去參加一個會議,那個會議是一個基金會的。那時候你看看每一個人,因為當時有一些理事他們發(fā)言,我一對比就知道,自己真的是差得太遠了,在行動上差得太遠了。因為他們講的話,自己沒概念。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對于現(xiàn)實生活中這件事情該怎么做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太多的概念。而自己講的時候,很多時候就開始體會這個“幾”多么微妙了,聽得人家云里霧里的。(法師笑)沒有辦法,平常就用功用太多了。
在體會這些理念上的東西體會得太多了,你不由自主就會想這些事情,你覺得想得很好,可是面對他們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溝通上會有一個鴻溝。我覺得還好,自己還多少能夠覺到以后樂在其中。因為我知道這個急不來,這些都是經歷決定的,都是環(huán)境和背景決定的,你急不來。如果你想改善的話,就跟這些人多接觸就可以了。經常聽他們講話,聽他們思考問題,跟他們接觸,自然而然自己的思考就會中和了。
大家知道,這個佛法里面的“空”和我們過去講的“中道”是一樣的道理,都不可“執(zhí)”,都不能執(zhí)于中道,不能執(zhí)于空。這個“中”和“空”的狀態(tài)都是自然而然達到的,就是我們知道自己的偏失,去彌補它,自然而然就是“中”。你要執(zhí)著于一個“中”,那個不行了,那個的話,就已經進入一個非常殘酷的另外一個精神狀態(tài)里邊了,那個東西就是永遠跳不出來的。人就會進入一個看似沒有極端,實際上沒有任何的觀念、沒有任何智慧的狀態(tài)里邊,到最后是什么?如果極端的話,就是后來我們孔老夫子特別討厭的一類人——“鄉(xiāng)愿”,老好人。老好人沒有自己的原則,處處所謂的“中庸”,把中庸之道庸俗化,最后的狀態(tài)就是“鄉(xiāng)愿”。處處迎合人,處處討人高興,最后自己一點原則都沒有。大家知道,那個可不是“中道”,那個不是中道的中道,是最難破的。
好,那現(xiàn)在談到我們最容易做的,剛才其實已經有一個,就是我們的“坐”。“坐”是一個行為吧,這個事情不難吧?沒有人回答,覺得很難嗎?
(學員:不難。)
法師:不難。做好這件事情容易做嗎?
(學員:不容易。)
法師:不容易做。我們很多身體的疾病是因為不會坐導致的。又是翹著二郎腿,又是趴著,弓著腰,長久伏案工作,從來我們的身體很少變過第二個姿勢,頭就是一直低著,大家想想看,我們所有后面的脊椎、后面的毛病都是這么坐出來的,F(xiàn)在大概不明顯,再過個十年、二十年這樣一直坐下去以后,肯定一身疾病都來了。怎么來的?
坐出來的。我們都在坐,但是很少有人會坐。坐并不必然導致疾病。我們其實坐也好,站也好,臥也好,都是運動,都是讓身體健康的一種渠道。大家有沒有意識到說,我們坐就是一種運動?沒有吧?!
(學員:靜坐啊?)
法師笑:你靜坐也要坐好,靜坐坐不好的話,那個落下的毛病更重,大家知道,靜坐的時候問題更多。你以為那么簡單?沒那么簡單。大家著急說現(xiàn)在想打坐、靜坐啊,著著急急的往床上一盤。你干什么呀?我們先不打坐,我們好好的坐在凳子上,你能坐好嗎?各位現(xiàn)在能做好嗎?你能自始至終一個半小時保持一個姿態(tài)?我現(xiàn)在也沒跟著老師學坐該怎么坐。在坐這方面有一定的體驗了,一定可以坐的非常好,可以讓我們身體非常安泰。不要隨隨便便翹著二郎腿,翹來翹去的。其實我自己也挺喜歡翹的,沒人的時候;有人的話裝一裝。(法師笑)習慣使然,沒有辦法。我們現(xiàn)在這種坐,坐久了以后,一定會身體疼痛的,一定會不適的。
可是“形與神俱”的時候,就在我們坐的時候。如果將來大家坐的很習慣的時候,當然這需要一個過程。因為最初我們開始學習佛法的時候,很注重這個威儀,好多同學那個時候要求特別嚴格,好多同學端心正坐,什么場合都端心正坐,后來我們開會以后這幾位老同學端心正坐,搞的氣氛特緊張,也不知道他是干什么?最初的話我們總是會執(zhí)著,我開始不告訴大家,大家很靈活,反正怎么坐都可以,也不覺的有什么問題。
可是現(xiàn)在我告訴大家,坐有坐姿的時候,大家在回到生活中的時候要把握一個度,需要把握坐它,最后要達到一種狀態(tài),就可以做到“形與神俱”、身心合一。這種狀態(tài)一定是什么狀態(tài)?——安然、快樂。這種安然和快樂的狀態(tài)就會進入。我們所有的痛苦來源于“形”與“神”的分離,所有真正的快樂來自于“形”與“神”的合一。
只要我們坐是坐相的時候,你想想看,這件事情已經不簡單了。你要知道什么是坐相,你要去觀照,你要去看自己有沒有去做到。當我們這樣去觀照的時候,“形”與“神”就開始匹配了。
一般來講,我們所思考的事情從來沒有考慮過那么近的事情,我們都在考慮著天下國家大事。(眾笑)至少你要想著公司的事情,家里的事情。這都是遠,這都是我們力量所不及的事情。你考慮再多,一點用處都沒有。它不會因為你想這些事情,這些事情就解決了。不會的!
可是我們身邊近的事情我們從來沒有關注過。請問你坐的話,你能坐好嘛?就這么簡單的事情,這就是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足下是什么?就是現(xiàn)在我們身心有沒有合一。如果我們眼前近的事情能夠控制、能做的很好的時候。好了,這個人就是一種心安的因素。這人到哪去都可以給人帶來心安。所以到家里,家里的問題就沒有了。
我們現(xiàn)在倒好,想的越來越多的時候,精神越來越分裂,“形”與“神”越來越分裂。我們擔心、顧慮的很多事情本來回家以后沒有出現(xiàn),結果因為我們擔心顧慮,你給他一個導火索,出現(xiàn)了。本來家人好心好意做一件事情,你以為他心里打的什么主意?因為我們提前有很多預設,就會從不好的方面去解讀它的時候,對立就產生了。這些對立的產生可不是我們面對這個人的時候才產生,而是因為我們本身“形”與“神”已經分裂了才產生的。
所以現(xiàn)在我們繼續(xù)觀照下,大家坐好。聽課的時候坐好,上班的時候老老實實的,坐那兒就坐那兒,我們坐在電腦前你就坐好。身體端正的,兩腿平行,不要太窄不要太寬,這個太難看,對自己也沒好處。就是平衡的,自然垂落。我們去感受這種狀態(tài),只要這樣坐好后,我們自然而然身體就會活動。肩、頸自己活動一下,這個不需要太多空間了,只要我們眼前這個空間就可以做到了。三分鐘、兩分鐘,所有這些活動就可以做到。這些都在校正我們內心的、身體的結構,身體當中的一種邪的狀態(tài)。我們慢慢通過這種覺照,就能達到“形”與“神”慢慢慢慢合一,而不是分離。
不要考慮太遠的事情,人的能力沒到這個程度,你不要考慮太遠的事情。考慮太遠的事情對我們自己一點好處都沒有,眼前的事情能做好就很好了,眼前的事情一件一件做好,這個人的德行就慢慢培養(yǎng)起來了。而對于遠的影響,不是我們思維所及的,是自然而然產生的,這是人的德行感召出來的,不是我們思考出來的。
你想控制人沒用的,我們想調度人,擔心沒有用的。父母對孩子也是這樣的,我們對于我們身邊的親人也是這樣子。任何的擔心和顧慮對于我們自己來講的話,都不是我們力量所及的。我們力量所及的就是眼前的事情。眼前正在做,你就把它做好,心就安在這件事情里邊。
當我們做到這一點,坐是坐姿的時候,只要這件事情開始啟動了,我們生活的模式就開始啟動了。大家將來在站的時候,各位,我們現(xiàn)在站起來。(學員聽到后馬上起立)現(xiàn)在大家都已經開始“形與神俱”了。(眾笑)都很聽話了。很聽話的時候,只要我們坐有坐相的時候,站,你自然而然就會注意自己的站相了。真的,平常我們站的話,你心不安的。你覺得這樣站也不對,那樣站也不對,東看看西看看。反正人的就那種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沒有體驗的時候,你沒覺的是什么。
可是,一個人他如果“形與神俱”的時候,他能明顯感覺到我們的身心是非常散亂的,散亂的狀態(tài)那簡直不可言喻,那太粗了。所以在這種狀態(tài),人如果出現(xiàn)一個“苦厄”的話,出現(xiàn)一個煩惱的話,馬上就會激化,人沒辦法去應對這些事情。形與神分離了,分離了以后,包容心就沒有了,他沒辦法去接納這些信息。
各位,我們就去體會下坐、站、走路、睡覺,這就是佛法里邊講的行、住、坐、臥四種威儀,在生活中就去體會它。行,走路,走路的時候,大家想想看我
- 上一篇:心經講記——《法性基礎》之十九
- 下一篇:心經講記——《法性基礎》之十七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2
- 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一卷
- 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6
- 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5
- 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