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jīng)

《心經(jīng)》可以指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佛經(jīng)中字?jǐn)?shù)最少的一部經(jīng)典著作,因其字?jǐn)?shù)最少、含義最深、傳奇最多、影響最大,所以古往今來無數(shù)藝術(shù)家都傾注極大精力和虔誠之心,把《心經(jīng)》創(chuàng)作成為異彩紛呈的藝術(shù)品。自由自在的菩薩用般若智慧言傳身教眾生,依靠自心的心靈智慧,從煩惱生死的這一邊到..[詳情]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淺釋(七)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淺釋(七)

  照見五蘊皆空──「照見」是能觀之智,「五蘊」是所觀之境。一切眾生皆為五蘊身心所迷、所縛,以致生死無盡,故本經(jīng)首先以照見皆空一句以警覺之。令其舍迷向覺,細(xì)意觀察身、心二法皆從虛妄因緣而生,并無實性;既能識破妄源,自然不被所迷而能獲得解脫。

  「照」是觀照;「見」即徹見。當(dāng)觀之時名之為「照」,了了證理稱之為「見」。又「照」即般若智照,不是凡夫之無明妄照;「見」即圓明真見,非同凡夫逐塵流轉(zhuǎn)之妄見。

  「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

  「蘊」是積聚的意思,然而到底積聚什么?積聚五法——色、受、想行、識,為原素而成眾生;積聚三惑——見思、塵沙、無明之煩惱而受生死。又名「五陰」(新譯五蘊,舊譯五陰),「陰」是遮蔽的意思,是說這五法能夠遮蔽我們的本覺真心,使之不得顯現(xiàn)。

  五蘊于每一蘊當(dāng)中都有它的獨具本能——積聚的能力!干固N,是由四大、五根和合積聚而成身!甘堋固N,是由五識與五塵和合積聚而有受(眼受色,耳受聲,鼻受香……)。「想」蘊,是由意識與六塵和合積聚而有想(意識著色想色,著聲想聲……)。行蘊,意識思維塵境造作善惡諸業(yè),念念不停和合積聚以為行!缸R」蘊,是了別諸法之本體,執(zhí)持一切染凈種子,和合積聚以為識。

  扼要地說:「色」以集合而有,「受」以接觸而成,「想」以緣影而生,「行」以遍計而名,「識」以了別為相,F(xiàn)詳細(xì)說明如下:

  一、「色蘊」,是質(zhì)礙義,故凡有形質(zhì)、有障礙者都可叫做色。遠指世界一切萬物為「外色」,近指我們目前四大所成的身體為「內(nèi)色」,乃至虛空等都屬色法所攝。

  概括而言,色有三種:

  (1) 可見可對色——如顏色方面的青、黃、赤、白等之「顯色」,形狀方面的長、短、方、圓等之「形色」,動作方面的取、舍、屈、伸等之「表色」,這都是有形質(zhì)、眼晴可看得到的,故謂之「可見可對色」。

  (2) 不可見可對色——如聲、香、味,它雖不可以眼見,然而耳、鼻、舌,都有接受的可能,故謂之「不可見可對色」。

  (3) 不可見無可對色,又名無表色(雖分別明了,而無可表對,故云無表;雖無所表示,而于所緣境執(zhí)著不忘,故謂之色)——即指第六法塵,既不可以眼見,又不可以耳、鼻、舌接觸,故謂之「不可見不可對色」,F(xiàn)在單取地、水、火、風(fēng)四原素所構(gòu)成之色身而言。

  二、「受蘊」,「受」是領(lǐng)納的意思,即對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者,即「內(nèi)之五根」對「外之五塵」而起「五識」去領(lǐng)納一切境界;受「順境」時叫做「樂受」,能引起貪心;受「逆境」時叫做「苦」受,能引起瞋心;受「不樂不苦境」叫做「中庸受」,能引起癡心;所以總稱為「受」,即指前五識(因五識受力偏強故。本來受蘊具足六受,通于六識,今欲以四蘊分配八識,故文中單明五受,將法塵一受攝于想蘊之內(nèi)。又在眼等五識領(lǐng)納順境時謂之樂受,如在意識領(lǐng)納者則謂之喜受。在眼等五識領(lǐng)納逆境時謂之苦受,若在意識領(lǐng)納者則謂之憂受?唷范苋,屬前五識所攝,因前五識想力弱故,憂、喜二受強,屬第六識攝,因六識想力強故)。

  三、「想蘊」,「想」是「想象」的意思,即對境而想象事物之心之作用者,即對于已受境界,再加以分別想象,這就叫做「想」,指第六識(六識想力最大故)。

  四、「行蘊」,「行」是遷流造作的意思,常緣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一切善惡之心之作用者,前滅后生,念念不停,所以叫做「行」,指第七識意根(七識思力極勝故)。

  五、「識蘊」,「識」是了別的意思,其體為八識心王,即對境而了別識知事物之心之本體者,能別諸識性境,執(zhí)持一切種子,及一期壽命,指第八阿賴耶識(八識執(zhí)持全身,若無八識見分映在諸根,則前七識,皆無了別功能。在小乘宗派中唯明眼等六識,大乘宗派中則明八識)。

  總而言之,「色」是物質(zhì)的一切現(xiàn)象。受等四者,是精神的作用——「受」是塵境接觸所生之感覺(有苦受、樂受);「想」是取境分別之知覺;「行」有造作思慮的作用;「識」是統(tǒng)一前四之心力(八識均有「了別」的功能:前六識了別一切事相,故六識又名分別事識,即分別色等六境〔第六識兼緣法塵〕;七識了別一切妄相,緣過去五塵落射影子;八識了別真實自體,常能了別自識所現(xiàn)之境)。此五蘊若在有情界征之,色蘊屬生理,是父母所生的四大假合之身;余四蘊屬心理,乃觸境所起的幻妄之心。色蘊為生理上的現(xiàn)實生命體,已如上說。受等四蘊則相當(dāng)于心理學(xué)上所說的感情(受)、觀念(想)、意志(行)、認(rèn)識(識)的道理相同。

  依五蘊相生之次第應(yīng)該如是順序:識、受、想、行、色。為什么呢?因為有了「識」心,然后才有領(lǐng)「受」;有了領(lǐng)受,然后才有「想」像;有了想象,然后才有造作(行);依所造業(yè),然后才感得「色」身。而今卻以色蘊列先,意思是要說明,色蘊麤相易生執(zhí)著;此蘊乃我執(zhí)之根本,萬惡的淵源,眾生執(zhí)之堅固難破,若此執(zhí)一破,則其余諸執(zhí)皆可迎刃而解,因為含有這層意思,所以將色蘊列在前面。

  以上五蘊的內(nèi)容已概要地講完,F(xiàn)在繼續(xù)說明:五蘊為什么皆空的道理。簡單地說:因為此五蘊身心,皆是因緣所生法:色從四大假合而有;受、想、行、識由妄想分別而有,終究沒有實體,無一不空,故曰皆空。正如《維摩經(jīng)》所說:「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谷舾爬ǘ:總觀三界萬有不外色、心二法,色屬物質(zhì),心屬精神。

  先就物質(zhì)方面而言:凡宇宙間所有一切形形色色,均屬于物質(zhì)現(xiàn)象,外而山河國土,內(nèi)而身體形貌,哪有一樣是真實的呢?世人迷故妄生執(zhí)著,認(rèn)為有實法、實我的存在。若單就我們這個軀殼來說,它不過是由地、水、火、風(fēng)四大要素組合而成,其中并無自體,又怎會有實我呢?骨、肉、爪、發(fā)之堅質(zhì)屬地;汗、血、津、液之濕屬水;周身暖氣屬火;呼吸動轉(zhuǎn)屬風(fēng)。四大和合而身生,分散而身滅,成壞不定,生滅無常,虛妄不實。試看,此身死時潰爛無存,骨肉歸地,濕性歸水,暖氣歸火,呼吸歸風(fēng),此時身在何處?所謂「我」又究竟安在?是故,《圓覺經(jīng)》云:「四大各離,今此妄身,當(dāng)在何處?」故謂之空。若再進一步說,并不是待死后四大分散才說它是空,就是未死之時,四大假合其當(dāng)體就即是空。

  次就精神方面言:凡起心動念,都屬于精神作用。所以佛經(jīng)說為「六識妄心」。此心之生起,亦須藉眾緣——六根、六塵之和合,是故其本質(zhì)乃是虛妄不實,況且剎那生滅,變化無常,當(dāng)根、塵不遇,一念未生之時,那么又有誰去領(lǐng)受(受蘊),誰去想象(想蘊),誰去貪念(行蘊),誰去了別(識蘊)?由此可知,受等妄心皆因?qū)扯?然若所對之色蘊既空,則能對之四蘊自無,因此受、想、行、識,亦莫不一一皆空,所以說「五蘊皆空」。(未完待續(xù))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