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路何去何從 第五篇 念佛法門 4 觀想念佛

觀想念佛

觀想念佛源于《佛說觀無量壽佛經(jīng)》之十六觀。此經(jīng)緣起于王舍大城太子阿阇世,因受到惡友提婆達(dá)多教唆,欲置父王頻婆娑羅王于死地,并將生母韋提希夫人幽禁,韋提希對逆子所為,傷心痛絕,向耆阇崛山遙拜佛陀哀訴,夫人宿世善根故,即感得釋尊與阿難及大目犍連從虛空降下相見,韋提希五體投地,求哀懺悔,厭惡此惡濁世界,地獄餓鬼畜生充滿其中,多不善之人聚居一起,并向佛陀哀求,愿求生清凈國土,不聞惡聲、不見惡人、遠(yuǎn)離惡濁。那時(shí)佛陀眉間放金色寶光,照遍十方無量世界,寶光于佛頂上化為一座金臺,十方諸佛,凈妙國土,映現(xiàn)其中,韋提希欣羨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國土,慶幸以佛力得見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卻擔(dān)心佛滅后,眾生不能觀見阿彌陀佛及二菩薩。佛對韋提希說:「你及以后之眾生欲觀阿彌陀佛,當(dāng)一心系念,想于西方。應(yīng)從何而想?從觀而想,除盲人外,一切眾生都有眼睛,都能看見日落,當(dāng)日落時(shí),正坐向西,專心觀看日慢慢西沉,其形狀如懸鼓,落日不刺眼,眼睛一開一合,專想不移,令心堅(jiān)住,是為日想!狗鹫f了十六種觀想方法,名為十六觀。一日觀,二水觀,三地觀,四樹觀,五池觀,六總觀,七華座觀,八佛菩薩像觀,九佛身觀,十觀音觀,十一勢至觀,十二普觀,十三雜想觀,十四上品生觀,十五中品生觀,十六下品生觀。

此十六觀文,約分三部分:前面之六觀是觀其依報(bào),七至十三觀觀其正報(bào),后三觀說明三輩九品往生。韋提希夫人,得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豁然大悟,得無生忍。

《十六觀》中,為何釋尊教先觀日而非先觀寶地行樹、八功德水、極樂世界乃至阿彌陀佛呢?觀想是在于集中心念于某事物上,以對治貪欲等妄念,從而進(jìn)入正觀而修之一種方便觀。觀是看見,想是想念,觀想其實(shí)是用心來觀,然后專心想念,名叫觀想。因凡夫心想羸劣,很難集中精神于眼不見之事物,于是佛就教我們先觀實(shí)物,太陽是實(shí)物,開著眼觀看如大鼓般太陽漸漸西下,心里甚么都不要想,合上眼睛,閉目之夜,太陽仍在心想中,再開眼觀看,然后又合眼,如是開合之中,心內(nèi)清凈無物,只有太陽。在暗室中靜坐時(shí),都在觀日,這種方法名為日觀,又名為初觀。當(dāng)心定下來時(shí),這「日觀」便修成了。初觀修成之后,其次就作水觀,見水澄清,沒有分散念頭,再作冰想,如是觀樹、觀池、總觀極樂世界依報(bào)莊嚴(yán),跟著觀想蓮華座、觀佛菩薩像、觀阿彌陀佛身、觀觀音菩薩、觀大勢至菩薩等,這樣一層一層的往上觀,每一觀修成后,得到彌陀三力加持,隨想,得見佛身。

何謂「彌陀三力」呢?「三力」是指阿彌陀佛愍念念佛眾生,而令眾生得以見佛之三種力用。即:(一)大誓愿力:佛因地修行時(shí)之愿力、佛威神力,即佛證果后之佛力,以此力加于眾生,眾生乃得見佛。(二)三昧定力:佛常在三昧定中,心意不散亂,能現(xiàn)大法力,以此法力加于眾生,眾生乃得見佛。(三)本功德力:即行者本身之自力、功德力。功德力又分為性本及宿本二種。性本,是指本有之佛性;宿本,指宿世之善根力。善導(dǎo)大師將此三力全歸為佛力,而稱之為「彌陀三念愿力」。

楞嚴(yán)會上,佛問圓通,二十五位菩薩各說修行方法。大勢至菩薩說超日月光佛教他念佛三昧,方法是都攝六根,凈念相繼,憶佛念佛,現(xiàn)前當(dāng)來,必定見佛,十方如來,憫念眾生,如母憶子,但子不思母,終難相逢;若子憶母,母子最終必定相見。大勢至菩薩憶想之方法,其實(shí)是觀想念佛。

修觀想需靜坐及寧靜環(huán)境,香港人生活緊張,不易辦到,而持名念佛行住坐臥都可以做到,坐車可以念佛,在家里燒飯洗衣可以念佛,躺在床上都可以念佛,故說是方便法門,是佛陀大力推薦求生凈土者最佳修行之簡易方法。

大勢至菩薩以「如母憶子」比喻念佛方法,實(shí)在非常可行,已有實(shí)事為左證。

周朝時(shí),孔子有位出色門生名曾參,曾參除品學(xué)兼優(yōu)外,更侍母至孝。一天,曾參上山砍柴,家中來了幾位客人,母親不知所措,想到子母有血緣關(guān)系,于是咬破指頭,讓血流出,那邊廂之曾參突感心痛如絞,意識到母親可能有事,于是趕著回家。此非神話,是《廿四孝》真實(shí)記載事。有詩為證「母指方纔嚙,兒心痛不禁。負(fù)薪歸未晚,骨肉至情深。」

此事證明,超日月光佛教大勢至菩薩「如母憶子」之念佛方法與曾參之「嚙指心痛」是同出一轍。但如果兒不憶母,盡管母親倚閭盼望,咬破指頭,孩子都不會感應(yīng)。末法違逆孝道者多,此種嚙指心痛之感應(yīng)很難再現(xiàn),F(xiàn)今信息發(fā)達(dá),不用咬指喚兒,撥個(gè)電話便可以了,但兒不接聽,不會知道母親呼喚。如念佛人心不懇切,佛緃翹首盼望,亦難于感應(yīng)。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