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jīng)
《楞嚴經(jīng)》,大乘佛教經(jīng)典,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jīng),于灌頂部錄出別行》,簡稱《楞嚴經(jīng)》、《首楞嚴經(jīng)》、《大佛頂經(jīng)》、《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唐般剌密諦傳至中國,懷迪證義,房融筆受。..[詳情]
《首楞嚴經(jīng)》講解第六講
《首楞嚴經(jīng)》講解第六講
主講:釋慧祥法師
日期:2007年01月14日
請大家合掌!
請大家,至心三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祈請本師力加持,愿我早開智慧眼,速知一切法實義,直趣菩提廣度眾。
并稱念:“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愿解如來真實義。”
再發(fā)愿:佛弟子(您們的名字)愿以今天聽經(jīng)功德,回向給法界一切眾生,愿令一切眾生,未種善根者,得種善根;已種善根者,善根增長;善根增長者,發(fā)菩提心;已發(fā)菩提心者,于菩提心不退轉(zhuǎn);菩提心不退轉(zhuǎn)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廣度一切眾生無有障礙。
并愿以此誓愿之福;叵蚪o佛弟子(自己的名字),愿弟子業(yè)障消除,福慧增長,身體健康,家庭和樂,事業(yè)順利,生生世世不墮三途八難,生生世世見佛聞法隨佛修行,發(fā)菩提心,行菩薩道,成熟眾生,莊嚴凈土,早登正覺,廣度眾生。
三稱:“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
三稱:“皈依十方三世一切法”。
三稱:“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
稱念畢者,請放掌!
眾佛友!
上次我簡介了《首楞嚴經(jīng)》的大意。
現(xiàn)在要來跟大家依經(jīng)文逐字說明。
但是,在逐字說明之前,要將經(jīng)文的內(nèi)容結(jié)構(gòu),介紹一下。
我還是以自問自答的方式來介紹《首楞嚴經(jīng)》的全經(jīng)的結(jié)構(gòu)。
上課時,當深入觀察,善加體會,有效運用。
一、問:《首楞嚴經(jīng)》的全經(jīng)結(jié)構(gòu)是如何呢?
答:《首楞嚴經(jīng)》的全經(jīng)結(jié)構(gòu),我將一層一層說明:
(一)不分結(jié)構(gòu):
則自經(jīng)題《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至‘佛說此經(jīng)已。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及諸他方菩薩二乘圣仙童子。并初發(fā)心大力鬼神。皆大歡喜作禮而去。\’全經(jīng)即是。
(二)第一層結(jié)構(gòu),分三部份:
1.經(jīng)題:即《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
2.譯者:即‘大唐神龍元年龍集乙巳五月己卯朔二十三日辛丑中天竺沙門般剌蜜帝于廣州制止道場譯出。菩薩戒弟子前正諫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授。烏長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3.經(jīng)文:即自‘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只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至‘佛說此經(jīng)已。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及諸他方菩薩二乘圣仙童子。并初發(fā)心大力鬼神。皆大歡喜作禮而去。\’。
(三)第二層結(jié)構(gòu),是將第一層的“3.經(jīng)文”這一項,再細分:
(1)序分:即自‘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只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至‘恒沙菩薩來聚道場。文殊師利而為上首。\’的經(jīng)文。
(2)正宗分:即自‘時波斯匿王為其父王諱日營齋。請佛宮掖自迎如來。廣設珍羞無上妙味。\’,至‘阿難若有眾生。能誦此經(jīng)能持此咒。如我廣說窮劫不盡。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無復魔業(yè)。\’的經(jīng)文。
(3)流通分:即自‘佛說此經(jīng)已。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及諸他方菩薩二乘圣仙童子。并初發(fā)心大力鬼神。皆大歡喜作禮而去。\’的經(jīng)文。
(四)第三層結(jié)構(gòu),是將第二層的“(2)正宗分”這一項,再細分:
a.講經(jīng)緣起介紹:即自‘時波斯匿王為其父王諱日營齋。請佛宮掖自迎如來。廣設珍羞無上妙味。\’至‘于時復有恒沙菩薩及諸十方大阿羅漢辟支佛等。俱愿樂聞。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這段經(jīng)文,是在說明,當時發(fā)生了什么事,所以才會有因緣有人向佛陀請法。
b.佛陀講經(jīng)的內(nèi)容:即自‘佛告阿難汝我同氣。情均天倫當初發(fā)心。于我法中見何勝相。頓舍世間深重恩愛。\’,直至‘阿難!若有眾生。能誦此經(jīng)能持此咒。如我廣說窮劫不盡。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無復魔業(yè)!
(五)第四層結(jié)構(gòu),是將第三層的“a.講經(jīng)緣起介紹”及“b.佛陀講經(jīng)的內(nèi)容”,都再細分:
其中將“a.講經(jīng)緣起介紹”再細分為:
(a)波斯匿王鈑僧:即自‘時波斯匿王為其父王諱日營齋。請佛宮掖自迎如來。廣設珍羞無上妙味。兼復親延諸大菩薩。城中復有長者居士。同時飯僧佇佛來應。佛敕文殊分領菩薩及阿羅漢應諸齋主。\’
(b)阿難先受別請回途遭女難:即自‘唯有阿難先受別請。遠游未還不遑僧次。既無上座及阿阇黎!羂‘爾時阿難因乞食次經(jīng)歷淫室。遭大幻術(shù)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羅先梵天咒攝入淫席。淫躬撫摩將毀戒體!
(c)如來知之敕文殊師利將咒往護:即自‘如來知彼淫術(shù)所加。齋畢旋歸。王及大臣長者居士。俱來隨佛愿聞法要。于時世尊頂放百寶無畏光明。光中出生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jié)跏趺坐。宣說神咒。敕文殊師利將咒往護。惡咒銷滅。提奘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
(d)阿難悲泣請法,大眾愿要欲聞:即‘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于時復有恒沙菩薩及諸十方大阿羅漢辟支佛等。俱愿樂聞。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又其中將“b.佛陀講經(jīng)的內(nèi)容”,再細分為:
(a)佛陀征問阿難真心所在,并示真心不生不滅,不會被客塵煩惱所動搖:
即自‘佛告阿難汝我同氣。情均天倫當初發(fā)心。于我法中見何勝相。頓舍世間深重恩愛。\’,至
‘于是如來普告大眾。若復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塵。以不住者名之為客。汝觀阿難頭自動搖神無所動。又汝觀我手自開合見無舒卷。云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洎終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輪回是中自取流轉(zhuǎn)。\’
又經(jīng)文到此,剛好是第一卷結(jié)束。
(b)阿難悟本心,再深入請法,請佛開示身心真妄虛實現(xiàn)前生滅與不生滅二發(fā)明性:
即自‘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身心泰然。念無始來失卻本心。妄認緣塵分別影事。\’至‘王聞是言信知身后舍生趣生。與諸大眾踴躍歡喜得未曾有。\’
(c)阿難請問“顛倒義”,佛陀以“見性”來舉例說明:
即自‘阿難即從座起禮佛。合掌長跪白佛世尊。若此見聞必不生滅。云何世尊名我等輩。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愿興慈悲洗我塵垢。\’至
‘如來知其魂慮變懾心生憐愍。安慰阿難及諸大眾。諸善男子無上法王是真實語。如所如說不誑不妄。非末伽梨四種不死矯亂論議。汝諦思惟無忝哀慕。\’
(d)文殊師利菩薩愍念四眾,代為請法,令佛陀深入說明:
即自‘是時文殊師利法王子愍諸四眾。在大眾中即從座起。\’至‘是以汝今觀見與塵。種種發(fā)明名為妄想。不能于中出是非是。由是精真妙覺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e)阿難請示“因緣”與“自然”義,佛陀開示“非因緣非自然”義:
即自‘阿難白佛言世尊。誠如法王所說覺緣遍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滅。\’至‘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啰心無動轉(zhuǎn)!
這段經(jīng)文非常長,剛好到第三卷結(jié)束。
(f)富樓那請示四大云何相容,佛陀為其說明:
即自‘爾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至‘雖實貧窮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從心致大饒富。方悟神珠非從外得。\’
(g)阿難不解而提問,佛陀舉例說明:
即自‘即時阿難在大眾中。頂禮佛足起立白佛。\’至‘一念薰修無漏善故。或得出纏或蒙授記。如何自欺尚留觀聽。\’
(h)阿難請示入門之法,佛陀教示二決定義:
即自‘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疑惑銷除心悟?qū)嵪唷I硪廨p安得未曾有。重復悲淚頂禮佛足。長跪合掌而白佛言。\’至‘令汝但于一門深入。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凈。\’
(i)阿難請示“云何逆流深入一門。能令六根一時清凈”,佛陀為其開示二十五圓通法門:
即自‘阿難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門。能令六根一時清凈\’至‘其數(shù)凡有十恒河沙皆得本心。遠塵離垢獲法眼凈。性比丘尼聞說偈已成阿羅漢。無量眾生皆發(fā)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j)阿難請示“云何令其安立道場遠諸魔事。于菩提心得無退屈”,佛陀開示建道場的方法,及持楞嚴咒。
即自‘阿難整衣服。望大眾中合掌頂禮。心跡圓明悲欣交集。欲益未來諸眾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至‘持此咒心不生疑悔。是善男子于此父母所生之身。不得心通。十方如來便為妄語。\’
(k)護法金剛及天人發(fā)愿守護修行人:
即自‘說是語已會中無量百千金剛一時佛前合掌頂禮而白佛言。如佛所說我當誠心。保護如是修菩提者。\’至‘世尊如是惡魔若魔眷屬。欲來侵擾是善人者。我以寶杵殞碎其首猶如微塵。恒令此人所作如愿。\’
(l)阿難請示修三摩提求大乘者從于凡夫終大涅槃懸示無上正修行路,佛陀為說明:
即自‘阿難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輩愚鈍好為多聞。于諸漏心未求出離。蒙佛慈誨得正熏修。身心快然獲大饒益。世尊如是修證佛三摩提未到涅槃。云何名為干慧之地。四十四心。至何漸次得修行目。詣何方所名入地中。云何名為等覺菩薩。\’至
‘阿難如是皆以三增進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m)文殊菩薩請示經(jīng)名,佛陀為說:
即‘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當何名是經(jīng)。我及眾生云何奉持。佛告文殊師利。是經(jīng)名大佛頂悉怛多般怛啰無上寶印十方如來清凈海眼。亦名救護親因度脫阿難。及此會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亦名如來密因修證了義。
亦名大方廣妙蓮華王十方佛母陀羅尼咒。亦名灌頂章句諸菩薩萬行首楞嚴。汝當奉持!
(n)阿難問“佛體真實。云何復有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天等道!狈鹜訛殚_示六道眾生是如何產(chǎn)生的。
即自‘說是語已。即時阿難及諸大眾。得蒙如來開示密印般怛啰義。兼聞此經(jīng)了義名目。頓悟禪那修進圣位。增上妙理心慮虛凝。斷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細煩惱。\’至‘如來說為可哀憐者。汝妄自造非菩提咎。作是說者名為正說。若他說者即魔王說。\’
(o)如來將罷法座,魔境現(xiàn)前汝不能識,所以開示修行時所遇的善境界,要事先知道,才能免除五十陰魔:
即自‘即時如來將罷法座。于師子床攬七寶機。回紫金山再來[任/幾]倚。普告大眾及阿難言!羂‘阿難若有眾生。能誦此經(jīng)能持此咒。如我廣說窮劫不盡。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無復魔業(yè)。’
如此“正宗分”的結(jié)構(gòu)簡介畢。
眾佛友,有關(guān)這經(jīng)文結(jié)構(gòu),請您們可以用Word整理出來。做成圖表,則您們就更容易看懂了。
當然,其中,有些部份,還得深入說明。但是這就等下次再講。
下課。祝大家智慧妙吉祥。
- 上一篇:《首楞嚴經(jīng)》講解第五講
- 下一篇:《首楞嚴經(jīng)》講解第七講
- 《楞嚴經(jīng)》的重點只有一句話
- 要學習發(fā)善愿發(fā)大愿發(fā)圓滿愿,不可以亂發(fā)隨口愿
- 《楞嚴經(jīng)》揭示世界和輪回的由來
- 如何理解《道德經(jīng)》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與其苦尋找好師父 不如熟讀這部經(jīng)
- 不斷淫欲而想獲大禪定猶如以沙做飯
- 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楞嚴經(jīng)》的緣起
- 夢參老和尚:楞嚴經(jīng)
- 《凈土警語》首楞嚴經(jīng)勢至圓通章
-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玄義
- 《楞嚴經(jīng).大勢至菩薩圓通章》
- 大佛頂楞嚴經(jīng)文句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四(之四)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二(之七)
- 楞嚴大義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