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禪八定及滅盡定
一、各種禪定的差別:
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無漏學(xué)。任何人若想修行,首先必須持戒。如果連戒律都不愿意守持的話,要想解脫是很困難的。持了戒后要修定,因為平時我們的心很散亂。散亂的心使我們迷失,迷失就不能清楚觀察世間的真相。有了定,就可以深入的觀察世間的真相,即苦、無常、無我和空,這就是智慧。因此,戒、定、慧是有一定的次序。有些人可以不必受戒就修定,而且修出成績來,那是因為他有宿世善根,一般人還是要按照戒、定、慧的次序來修。那么,什么是禪定呢?
禪定是由梵文(Dhyana)翻譯過來的,音譯是禪那,意思是靜慮:既是心定下來觀察思維;也就是以所觀的境,令心專注不散,稱為‘定\’;‘觀\’既是作種種的觀行。禪定包含‘止\’和‘觀\’,‘止\’(Samatha)和‘觀\’(Vipasyana)都是由梵文翻譯過來的。一個人修任何的禪定,一定離不了止和觀,不然的話,他修的禪定會偏向外道。
佛陀說我們這個世間可分成三界:欲界、色界和無色界。欲界有種種欲望,且沒有定心;色界和無色界都要依靠定力進入。我們在欲界里修禪定,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離欲界而進入四禪八定,乃至進入滅盡定。
我們要進入四禪八定之前,必須先修習(xí)一些在欲界里的基本的定,真正來講有欲界定和未來禪兩種。修欲界定先要坐禪,再坐禪的過程中,我們可依心態(tài)的不同而分成幾個步驟:
(一)、粗心住:
開始靜坐的人,心很散亂,越做雜念越多,控制不了;同時坐得腰酸骨痛,身體不正直,歪來歪去,因為平時我們的身體彎曲慣了;有些人的身體不會歪斜,是因為他用精神去控制,把身體矯正,這是有心去造作(故意去做)的;呼吸又不大順暢;我們得用數(shù)息觀、不凈觀、慈悲觀等等方法使心定下來。過了一個時候,身體會慢慢調(diào)好,呼吸也漸漸順暢起來,心念也就越來越細幼。這種定稱為粗心住。進入粗心住時,雜念減少。然而,雜念少并不等于定,只是不再胡思亂想罷了,但是心念還會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門頭跑來跑去。
(二)、細心住:
這時候的心念已經(jīng)很微細,身體不必用心力調(diào)正,自動平衡,已經(jīng)習(xí)慣了,而且坐久也不疲倦,這就是所謂的持身法。所有有靜坐經(jīng)驗的人,如果靜坐半個鐘頭、一個鐘頭后身體就很疲倦,那就是還沒進入粗心住,當(dāng)進入粗心住,在進入細心住時,身體就自動的調(diào)正,而且坐久也不疲勞。如果繼續(xù)坐禪,深入定的話,就能進入真正欲界的禪定--欲界定。
(三)、欲界定:
平時我們要用心將妄念捉回來,進入欲界定后,不必加以控制,妄念也不會生起,而且心念自動平穩(wěn),不必用心力去調(diào)整它,此時心任運不動。進入這種定后,就能夠整天坐禪。以上三種定還不能稱為真正的禪定,只能稱為普通的定。
(四)、未來禪:
進入欲界定后,繼續(xù)修下去,到了某個時候,忽然間你感覺到失去身體的感受,看不到欲界的身體,感覺到整個身心不見掉。這種感受是在靜坐時發(fā)生的,而不是打開眼睛來看。有了這種感受之后,身體就不會因失調(diào)而生病。因此,一個坐禪的人,若要身體沒病,至少要達到第四步驟,既是進入未來禪。
但是,有些人靜坐時,心無所知地昏昏沉沈,他也以為自己的身體不見掉,這不叫做未來禪,而是他的心念不知去了哪里?若要達到未來禪,必須達到欲界定,既是心不必控制,自動的靜下來;在這之前,必須完成第二步--細心住,就是身體不必調(diào)整,自動的平衡,所以我們修習(xí)禪定要從粗心住、細心住、欲界定一步一步地進入。
為什么第四步驟稱為未來禪呢?因為他就要進入真正的禪定了。由于此未來禪尚在欲界,所以又稱為欲界未到地定。所謂真正的禪定,既是初禪、二禪、三禪、和四禪。
(1)、初禪:
一個人進入欲界未到地定后,繼續(xù)修出離欲界心;如果他的定力越來越深,原本靜下來的身體,慢慢地會感覺到又再動起來。這種動觸有八種不同的感覺,即冷、暖、動、癢、澀、滑、輕、重;最普通的就是感覺到身體動起來。這時候,他的心已離欲界,那就要進入初禪了。
有此感覺之前,必須先要靜坐幾天,或是坐禪相當(dāng)久時間后,有很深的定力,在定中感覺到身體不見了;滿滿地又感受到身體再度動起來,就會產(chǎn)生一種觸的快樂,也就是身心內(nèi)外感受到很舒服,很寧靜。初禪以上不須分段食,故無鼻、舌二識,唯有眼、耳、身、意四識。進入初禪者沒有鼻、舌二識,所以鼻子嗅不到外面香、臭等氣味;舌頭也感覺不到甜、酸、苦、辣等味道。這時候,他已舍離欲界里的五欲,不再貪財、色、名、食、睡。他也能除掉貪、嗔、睡眠、掉悔和疑,這五種煩惱遮蓋住我們的智慧,使我們生起坦、嗔、癡,所以被稱為五蓋。
初禪有五種特點,稱為五支,即覺、觀、喜、樂、一心。
覺:身體接觸外境的感受。此時的知覺是初禪的心態(tài),并非欲界的知覺。
觀:內(nèi)心的觀察。覺與觀也翻譯成‘尋\’與‘伺\’。它們的差別是:覺是對境比較粗的心念;觀是內(nèi)心比較細的觀察心念。
喜:內(nèi)心歡喜的感覺。
進入初禪者,第一次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進入初禪,出了欲界,全無欲界的煩惱,在定中內(nèi)心很歡喜,那就是喜。
樂:身體的五根所感受的快樂。
比如:沖涼后身體感受到舒服的感覺;在坐禪時,進入初禪的時候,身體會有很舒服的感覺,那就是樂。所以進入初禪也稱為‘離生喜樂\’,意思即是因為出離(欲界)的心生起喜歡與快樂的感覺。
一心:心在定境中保持不動。一心也翻譯成‘心一境性\’。
(2)、二禪:
當(dāng)一個人進入初禪后,繼續(xù)修下去,就會發(fā)現(xiàn)覺、觀的心念很粗,所謂‘覺\’就是對境物的感受;‘觀\’就是起種種的思想。比如說你感覺到身體上有發(fā)生變化,你生起思想,知道它在坐什么,這就是覺、觀。這種覺、觀就是我們的心念在想東西;這樣的想念很粗,他又想把這個粗的心念舍棄,因為它也是一種煩惱。當(dāng)他把覺、觀的心念(尋、伺)舍起后,就會慢慢進入無覺無觀(又稱為無尋無伺)。這時,他的心靜如水,處在清明的狀態(tài),內(nèi)心一片平靜,很清凈,這叫內(nèi)靜,與初禪的覺身寧靜有所不同。
由于二禪是無覺無觀,他的內(nèi)心再也不去思維和判斷所接觸的境界,不起語言的分別,因此這種定也叫‘圣默然定\’。一個人進入二禪之后無眼、耳、身識,唯有意識。二禪有四支,即內(nèi)靜、喜、樂、一心。
內(nèi)靜:內(nèi)心平靜,感覺到內(nèi)心很清凈,再也沒有語言的構(gòu)思了。
喜:離開了覺、觀,離開了語言,內(nèi)心歡喜。
我們內(nèi)心一念一念的想,雖然口沒說,但是,是以語言的方式來想東西:印度人用印度話來想;華人用華語或其他方言來想。初禪有覺有觀,是用語言來想東西;而二禪離開了語言的想像,發(fā)現(xiàn)沒有語言的煩惱,他覺得很高興,稱為‘喜\’。
樂:身體寧靜與內(nèi)心平靜,他感覺到很快樂。
喜與樂的差別:身體感受樂后,內(nèi)心起歡喜。
一心:也就是‘定\’。進入二禪(定)的人,定在二禪的定境中,保持內(nèi)心的平靜。
(3)、三禪:
當(dāng)他繼續(xù)修到三禪,心遠離喜的躁動,就會進入更深的定,他會感受到另一種樂;初禪是舍離欲界而快樂,故稱為‘離生喜樂\’;二禪是默然之‘定生喜樂\’,三禪之樂稱為‘離喜妙樂\’。此定中之樂是與外境無關(guān),是由內(nèi)心發(fā)出的快樂。由于三禪以上沒有樂受,故經(jīng)中常說世間之最樂是在三禪。
當(dāng)一個人進入三禪后,唯有意識在產(chǎn)生作用。三禪共有五支,即舍、念、智、樂、一心。
舍:舍掉喜心。
念:念念分明。
智:有正知。‘正知\’即是以真正的智慧觀察事物的真相,又稱為‘智\’。四禪中的修行者,都能很正確的觀察到這個世間,稱為正知;而我們凡夫是靠過期的回憶來判斷事情。
樂:因舍離二禪的煩惱而感受快樂。因三禪以上沒有樂受,故世間最樂是三禪樂。
一心:他定在三禪的定境中。
(4)、四禪:
進入三禪后,修行者繼續(xù)修下去,就會發(fā)現(xiàn)三禪所感受到的快樂還是一種苦患,他要心無牽掛,連快樂都要舍離。如此,他的意念清凈到極點,呼吸完全停頓,心完全不動,因此四禪也稱為‘不動定\’。初禪至三禪的心念一直處在動中,進入四禪后,心如明鏡不動,清凈明朗;心念不動并不表示心沒作用,而是它能停留在一個境界里,觀那個境而心不動。在四禪中,唯有意識在產(chǎn)生作用。
這四種定都還在色界,沒有舍離色身。如果一個人進入四禪,他所修學(xué)一切事皆隨意成就,乃至他要修神通,立刻就能夠修成五神通;定能發(fā)神通,然而在四禪中修學(xué)是最快有成就的。這里的神通并不是像一些人與鬼神的感應(yīng),這是內(nèi)在自發(fā)的能力,因為心定,所以能夠發(fā)通。
四禪共有四支,即不苦不樂、舍、念清凈、一心。
不苦不樂:內(nèi)心不是喜,也不是樂。
舍:舍掉三禪的樂。
念清凈:已經(jīng)沒有妄念,但動起念頭也可以,全由個人做主,稱為念清凈;我們凡夫的妄念紛飛,它時時刻刻生起;妄念生起后,我們的心隨境轉(zhuǎn),做不了主。
一心:心定在四禪的定境中。
有些外道,想要修行證得涅槃,但是沒有智慧,以邪見的智慧,用心把‘想念\’壓住,使它不生;當(dāng)他真正修成‘無想定\’后,把煩惱心壓制住,色界的煩惱還在,所以他死后就生到色界的無想天。進入無想定后第六識(意念)的心就沒生起,他不知道還有更微細的心念在作用,所以他以為這就是涅槃。佛弟子都不要修學(xué)這個‘無想定\’,因為他們都不要進入無想天,所以進入此天者都是外道。
以上四種禪定還是沒有舍離色界。如果修行者覺得有色身很麻煩,想舍棄它,那么就要修習(xí)更深的禪定,如: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和非想非非想處定。
(1)、空無邊處定:
一個人若想把色身舍掉,他須把種種色想滅掉,既是滅掉色想與有對想;色想是因眼識而生起的;有對想是由鼻、舌、身與耳識而生起的。在四禪中做‘空\’想,既是沒有色(物質(zhì))與欲(欲望),而把一切都觀空,當(dāng)他這個‘空\’想完成后,他就遠離色地而進入空無邊處定--出色界。他感受到?jīng)]有色法,故空;沒有所謂的邊沿,所以稱為‘空無邊處定\’。進入此定,并不表示他的心沒有任何作用,反之,他還有受、想、行、識的作用。
(2)、識無邊處定:
修行者繼續(xù)修習(xí)禪定時,他會發(fā)現(xiàn)空無邊處定的空想也是一種苦,因為他是一種想,表示他還有心念。要減少這種想,他需要思維現(xiàn)前的心念,觀察現(xiàn)前的心識作用,保持心識的知覺,念念不離知覺的心,而一心緣識。這個心識也會產(chǎn)生作用,使他發(fā)現(xiàn)無量無邊過去和未來的心識,這就是所謂的識無邊處定了。進入此定者拋棄了‘空\’想,只保持現(xiàn)前一念知覺的心識,實際上,識無邊處定還是有想,只是這種想很細微,與空無邊處定的空想不同;它們之差別是:空無邊處定中的想是故意作‘空\’想;而識無邊處定中的想是拋棄‘空\’想,進入另一種定--識無邊處定;因為它觀察現(xiàn)前的心識作用,是有細微的想,并非無想。(注:識與想的區(qū)別:五蘊中的色、受、想、行、識中的識是心的知覺作用;想是法塵,既是心的念頭。)
(3)、無所有處定:
如果繼續(xù)修下去,修行者會發(fā)現(xiàn)心識還在那邊產(chǎn)生作用。而生起討厭之心,因此想舍棄它,想進入無所有處定。那就是他認為:如果有一個地方完全沒有心識作用,這種定才是最安穩(wěn),最快樂的。它就觀想這種定,并非作‘空\’想,也不是依識,而是他一心念無所有。在定中,他或認為他沒有想了,但實際上并非如此,而是他的心念非常細微,意識中的法塵就是無所有的法塵。
在無所有處定中,其他的想不生起,沒有種種的心想的相,不分別所有的東西,只是分別無所有,一心定在無所有的法塵中。第六識還在產(chǎn)生作用,集中在觀想無所有法,所以稱為無所有處定。
(4)、非想非非想處定:
修行者繼續(xù)修下去,又會發(fā)現(xiàn)這個心念很粗,他不要一切有、無所有,既是有想、無想他都不要。因為空無邊處定是空想;識無邊處定有作識想;無所有處定他認為無想,實際上是有很微細的想;他以為在無所有處定之前的定都是有想,而只有無所有定才是無想。他是要進入沒有‘想\’,也沒有‘無想\’,既是非想非非想處定。在無所有處定時,他還有一個定境,但進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后,連定境都消失了。但是第六識還有非常細微的作用,但是他不知道,乃至他有第七、第八的心識在作用。
南傳佛教中,認為我們只有六個心識,當(dāng)一個人進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后,第六識還有很微細的作用,就是大乘佛教中所指的第七識。一般上這很微細的第六識心執(zhí)著第八識稱為第七識--恒行的心識。
進入四禪定者,只是降服眼、耳、鼻、舌、身識,并沒把它們滅掉,而是進入那個定境時,粗重的煩惱當(dāng)時不生罷了。
滅盡定:
修行者繼續(xù)修下去,會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沒有心識生起,但是還有‘我\’的存在,因此想舍棄這個我,那就是說,他想舍棄第七識的恒行心。(唯識宗說,我們有八種心識的作用,第七種叫第七識--末那識,他執(zhí)著第八識為我。我們的前六識是可以停頓的,在還未解脫之前,末那識卻一直在作用,所以稱為恒行,依司機是永恒的造作,念念生滅不已。)。如果他能使恒行的心識暫時不生,就能進入滅盡定,棄除了‘我執(zhí)\’!疁绫M\’之意既是滅盡了一切六識的心,乃至滅盡執(zhí)著第八識稱為‘我\’--‘我執(zhí)\’的心。唯有三果或以上的圣者能進入此滅盡定,它的特點既是無‘我執(zhí)\’,斷除了一切煩惱;但是在修行的過程中,第三果的圣人還待降服一些微細的煩惱,只能夠暫時進入滅盡定,在定中沒有‘我執(zhí)\’,但是當(dāng)他出定后,我執(zhí)之心再度生起;阿羅漢果圣者破除了我執(zhí),在滅盡定中無我執(zhí),出離此定后也沒有我執(zhí)。所以只有佛、阿羅漢和三果圣人有能力進入滅盡定。
至于大菩薩是否也能進入此定呢?根據(jù)經(jīng)典有兩種說法:有些經(jīng)綸說可以,另一些卻說不可以;大乘唯識宗等都認為修菩薩道者絕對不能進入滅盡定,因為能進入此定者出定后沒有煩惱,過去的‘業(yè)因\’沒有煩惱為‘緣\’引發(fā),就再也不來三界受生,不能繼續(xù)修集福德因緣,乃至成佛。
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和非想非非想處定,這四種定都是要一層一層的進入,已經(jīng)出了色界,稱為‘無色界定\’。在佛法中我們將這個世間分為三界,又稱為九地,既是欲界稱為散地;色界和無色界稱為定地,要進入此二界,必定要依靠禪定;但是在欲界中,比如要進入兜率天、忉利天等就不須靠定力,只要積極努力的修集各種的福德因緣即可。
二、簡介修習(xí)禪定之方法:
根據(jù)南傳的《清凈道論》中,共有四十種修習(xí)禪定方法,它們是:十遍、十不凈、十隨念、四梵住(四無量心)、四無色、一想和一差別。修習(xí)禪定應(yīng)從數(shù)息入手,比較穩(wěn)當(dāng);因為各種禪定的修行適合不同根器的眾生,比如修不凈觀,能夠破除淫欲,但是有些人嗔心重,修不凈觀到一個時期后,會對身體產(chǎn)生厭惡的心理,結(jié)果想自殺,這種人就不適合修不凈觀。所以修習(xí)各種禪定的方法應(yīng)該根據(jù)個人的煩惱所在而修,并不是人人都能夠修習(xí)相同的方法。但是其中兩種禪定方法,比較適合大多數(shù)的眾生,它們是不凈觀與數(shù)息觀。
我們的心很散亂,坐禪時數(shù)呼出吸入的氣息,慢慢降服我們的散亂心而進入定;我們是煩惱重的欲界眾生,要修禪定進入色界,就要舍離欲界的種種欲望,而在此中最嚴重的煩惱是色欲,所以我們應(yīng)該修不凈觀來對治它,所以數(shù)息觀與不凈觀被和稱為二甘露門,它們是要修學(xué)禪定的初步。比如說一個人修慈悲觀,但心散亂,想動想西,這是很難有成就的,所以他應(yīng)該先修數(shù)息觀把散亂的心定下來;又如一個人的心已經(jīng)有相當(dāng)?shù)亩?但是他的嗔心重,那他就應(yīng)該修慈悲觀。
在修學(xué)禪定的過程中,我們應(yīng)該去參訪有學(xué)問得導(dǎo)師以解除疑問,請給予援助和開導(dǎo)或啟示,親身體驗一段時期,適合我們根器的方法就是好的,不適合的就應(yīng)該放棄;除非那個教導(dǎo)者有宿命通與他心通,他知道我們過去業(yè)的因緣,與現(xiàn)在貪、嗔、癡心煩惱之所在,能以正確和適合的方法教導(dǎo)我們,這樣修習(xí)禪定就會很快有成就。如果遇不到這類導(dǎo)師,最好是從數(shù)息觀、不凈觀那兒著手,然后再修四念處。
聲聞果與佛果
一般學(xué)佛的行人,從努力修行,至因緣成熟時,就可覺悟證果。在佛教的證悟中,可分為小乘的果位與大乘的佛果。小乘的果位有四果;大乘菩薩的果位稱為‘地\’,菩薩十個果位稱為十地,真正圓滿菩薩六度萬行,完成的證悟果位,稱為佛果。
一、聲聞四果:
小乘又稱為聲聞乘,既是聽聞佛法而覺悟的人。他們之所以被稱為小乘人,是因為他們心量小,只求自己解脫。佛教的主要目標,是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既是除了自己修行解脫證果外,還要引導(dǎo)其他眾生解脫生死輪回,走上涅槃之道。根據(jù)《俱舍論》中說:在小乘的聲聞四果中,修行者因為根器與因緣的不同,快者三生,慢者則六十劫方可覺悟證阿羅漢果,證悟的果位有: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
(一)、初果:
梵文稱為須陀洹果,譯為預(yù)流果,即初見真理,得入圣者之流。依論師說:‘初果圣人是以智慧覺悟,見惑斷除!麄儾粸橹娚系臒⿶浪曰,對佛法有絕對的信心。經(jīng)中說初果圣人斷除了我見結(jié)、戒禁取見結(jié)及疑結(jié)--三結(jié)。所謂‘結(jié)\’就是束縛的意思。有時候‘結(jié)\’又稱為煩惱,斷三結(jié)既是斷除此三種煩惱。
(1)、我見結(jié):執(zhí)著五蘊身心有一個我,認為這個我是真實的,稱為我見。
(2)、戒禁取見結(jié):執(zhí)著各種不正確的戒律來修行,而證初果的圣人就不會做這種事情了。比如有些人持牛戒、狗戒、羊戒……,這些都是邪行。
(3)、疑結(jié):對三寶,戒律,過去未來的因果,以及對十二因緣產(chǎn)生懷疑,證初果者無此煩惱。根據(jù)經(jīng)典上說:初果圣者得到四不壞信:即佛不壞信;法不壞信;僧不壞信;戒不壞信。對此四不壞信的信心很強,任何人都不可毀壞。假如一個人對佛、法、僧以及戒有絕對的信心,一點兒也不懷疑,那他就是斷了疑結(jié),意經(jīng)典說他已經(jīng)證悟到初果了。
學(xué)佛者在修學(xué)的過程中,如果對佛、法、僧,以及戒律還會有懷疑,既是說他還沒證悟到初果;如果他對佛、法、僧以及戒律絕對沒懷疑時,那肯定可以證得初果了。證初果者又稱為見道,既是見到解脫之道。他很清楚的確認八正道、四念處、三十七道品等是解脫之道,而且真正體驗到此修行方法,才是真正解脫生死之道。我們沒證悟初果的學(xué)佛者是憑著聽聞佛法,分析、了解、推理、相信這些道理,但對于初果圣者來說,是真正的領(lǐng)悟和感覺到。比如有人從聽講中學(xué)習(xí)到一些游泳的技術(shù),當(dāng)他有機會跳進水中,就可體驗到游泳只不過是如此罷了。雖是如此,然而他的游泳技術(shù)未必熟練。同樣的,初果圣者雖然是見道,但他還有很多業(yè)習(xí),故他需要繼續(xù)修行。初果圣人由于斷三結(jié),絕對不會輪回到惡道去,并且最多天上人間來回七次生死,最后一生必證阿羅漢果。既是說,有些初果圣人的因緣好,煩惱薄,今生就可證悟阿羅漢果,未必一定要修行七世后才證得阿羅漢果。那些至第七次返回人間逢無佛法,居于家中也能證阿羅漢果,證果后必出家自然的比丘形相。
(二)、二果:
梵文稱為斯陀含果。證初果圣者斷除三結(jié)后,必須繼續(xù)修行,到另一階段,貪嗔癡減薄,便證得斯陀含果,此果又稱為‘一來果\’因為對欲界煩惱未完全斷除,還必須在欲界的人間天上來往一次。在這往返生死中,他必定能繼續(xù)修行而證阿羅漢果,但是有些修行者不必證悟初果,可以直接證悟斯陀含果,那是因為各人因緣不一樣,煩惱輕重不同之緣故。果位越高,煩惱就越輕。故證果并非得到什么,而是把煩惱放下。
(三)、三果:
梵文稱為阿那含果,譯為不來果,三果圣人斷除欲界所有的煩惱,故在欲界死后,生色界五凈居天,永不來欲界受生,故名為不來果。在彼天繼續(xù)修行,證阿羅漢果。三果圣人斷除欲界的貪與嗔;欲界中有嗔,進入色界后就沒有了。三果圣人斷除欲界的貪,但還有色界與無色界的貪。因為有色界的貪,故今生舍報之后,就生在色界。
三果圣人斷除五下分結(jié),既是我見、戒禁取見(邪行)、疑、欲界的貪以及嗔心。我們可試探證果的圣者,如果還有嗔心,那肯定他不是三果圣人。依經(jīng)上說在家居士可證得三果,證果后自必絕男女之欲。證悟初果、二果、三果的圣人,他們雖然斷除了一些煩惱,但還必須繼續(xù)修學(xué)圣道,故稱為有學(xué)圣人。
(四)、四果:
梵文稱為阿羅漢果。阿羅漢譯義有三:一者、殺賊;二者、應(yīng)供;三者、無生。意思是阿羅漢殺盡了一切煩惱賊,不再有生死業(yè)之生起,是應(yīng)當(dāng)受人天供養(yǎng)的圣者。由于已斷煩惱和證得涅槃果,在修道上已無可修學(xué),故阿羅漢稱為無學(xué)圣人。此圣者斷除的煩惱有:
(1)、色界取:色界的貪。
(2)、無色界取:無色界的貪。
我們凡夫有欲界、色界、無色界的貪,稱為三有的貪。三果圣者斷除欲界的貪,初果與二果的圣者都還沒斷除它;阿羅漢卻完全斷除了這三界的貪。
(3)、我慢:阿羅漢斷除了我慢,既是我們凡夫在心、境對立時,會認為外面所知的是境,能夠知道的是我,這跟身心無關(guān),這是一種知覺上面的執(zhí)著,這個‘我\’稱為我慢。
(4)、掉悔:阿羅漢斷除了不安--掉悔。學(xué)佛者在修行過程當(dāng)中,每當(dāng)他進入某個境界時,要把那個境界舍掉,才可以進入另外更高的境界。比如修禪定,進入初禪者,要舍掉初禪的境界后,繼續(xù)修行,才可進入二禪。如果不放棄,他就會執(zhí)著初禪的境界。在修行的過程中,當(dāng)他放棄初禪,要進入二禪時,心退回初禪去的心理,稱為‘掉\’;另一方面,因為他放棄初禪想要進入二禪,當(dāng)他還沒進入二禪時,他很后悔放棄初禪,稱為‘悔\’,這兩種心理合稱為掉悔。同樣的,我們世間人作了一件事情,過后一直懷念那件事情,也是掉悔的心理。
(5)、癡:阿羅漢斷除了癡的煩惱,所謂癡是無知的意思,既是不能明辨是非以及不明白事理。既是不知道因果,不能明辨是非稱為癡。
阿羅漢斷除色界的貪、無色界的貪、我慢、掉悔以及癡五種煩惱,它們稱為五上分結(jié)。阿羅漢是在佛住世,有佛法的時候,聽聞佛法而悟道的,有些甚至之聽聞一句佛法就覺悟,故稱為聲聞。阿羅漢種類很多,普通可分為兩大種類:
(1)、慧解脫阿羅漢:依智慧永斷一切有漏煩惱的阿羅漢,然而未能證得滅盡定乃至二禪,由于不能解脫定障,所以有些阿羅漢沒有五通,只有漏盡通。
(2)、俱解脫阿羅漢:能證得滅盡定的阿羅漢,于定、慧都究竟解脫,故能得‘三明六通\’。
不是所有的阿羅漢都有神通,在經(jīng)典上記載:有一個阿羅漢比丘尼,她在睡覺時,有一個惡人進入她的房里,把她奸污了,同時把她囚困起來,她沒有神通,逃不出去。蓮華色比丘尼以神通去搭救她,并且教導(dǎo)她修神通,結(jié)果那個阿羅漢比丘尼修成神通后逃去見佛陀。佛陀告訴她并沒有破戒,因為她當(dāng)時并沒有淫欲心。解脫是依智慧,并非依神通,也非依禪定。但是要有一定的定力,智慧才會生起,所以一般上阿羅漢都能夠進入初禪,有些阿羅漢沒辦法進入滅盡定,他們被稱為慧解脫羅漢。阿羅漢斷除所有的煩惱,無需再修學(xué),所做已辦,故稱為無學(xué)。在經(jīng)典中又說阿羅漢不受后有,既是他再也不需要來這世間受果報了。
二、辟支佛:
譯為獨覺;也作緣覺,此類圣者在修行過程是‘不由他覺\’,多生于無佛、無佛法的時期,獨自修行,因其根器很利,不必聽聞佛法,只是觀無常悟入緣起的寂滅(涅槃),既是觀十二因緣而證得圣果。因其觀因緣而覺悟,故稱為緣覺。
辟支佛之所以稱為獨覺,是因為在沒有佛法的時候,眾生的根器很差,在當(dāng)時能覺悟是一件了不得的事。證果后的辟支佛必定自發(fā)過頭陀生活,由于沒有同等根器的眾生,所以辟支佛沒有師長、沒有同學(xué)、也沒有弟子,故稱為獨覺。此類的圣者不需要佛陀的教導(dǎo),就可以覺悟,故他的智慧比聲聞果位的圣者更高一籌。辟支佛過去世有修學(xué)的因緣,他們多數(shù)是佛陀住世時的初果或二果圣人,這些圣者投升天上,再回來人間時,多數(shù)佛法已經(jīng)滅了。因為他們過去證果的善根,最后一生在人間,雖然沒有佛法,然而會自動自發(fā)去修道,自發(fā)的覺悟,所以被稱為緣覺。
三、三藐三佛陀:
既是佛,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所謂無上正等正覺既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前面所講的四果圣者,斷除煩惱證果,只是自己覺悟;而佛陀不但自己覺悟,而且也能令他人覺悟,不但如此,他的覺行最圓滿。
(一)、自覺:佛陀自己覺悟,他覺悟一切法苦、空、無常、無我,覺悟萬法皆空,故成為正覺。佛陀不只是智慧上覺悟而已,而且德行也圓滿。
(二)、覺他:佛陀不但能自己覺悟,而且能令他人覺悟。比如證阿羅漢果的圣人,證果之后,知道覺悟是怎么一回事,但很多時候卻不懂得教導(dǎo)人,使他人覺悟;而佛陀是具有智慧的覺者,能運用各種善巧方便,度化眾生,令他人也覺悟,所以佛陀是自覺覺他的圣者。
(三)、覺行圓滿:‘覺\’是智慧;‘行\(zhòng)’是德行。佛陀的覺行圓滿,既是斷除煩惱,智慧圓滿,佛陀的眾德具備,所以稱為德行圓滿。佛陀覺行圓滿的果報是擁有一個佛土;有他所救度的眾生;以及佛身相好莊嚴,佛陀能夠令見到他的眾生生歡喜心與尊敬心,這是因為佛陀具有世間人最圓滿的三十二種好相,八十種隨形好。佛陀的德行可分為智德、斷德與恩德三種:
(1)、智德:佛陀覺悟到一切法的法性與道理,并且能夠毫無差錯的隨著眾生的根器而說法。
(2)、斷德:佛陀斷除一切煩惱,自由自在。
此兩種德行阿羅漢也具有,但是不如佛。
(3)、恩德:佛陀具有大慈大悲的愿力,誓愿度一切眾生,對一切眾生皆有恩德,而阿羅漢卻沒有,故說佛陀的覺行圓滿。
佛陀有一切智智,既是世間一切無所不知。但是我們不要誤會把佛陀當(dāng)成上帝,佛陀是覺悟者,他無所不知,但佛陀不是無所不能。佛陀有三不能:一者、眾生度不盡;二者、無緣不能度;三者、定業(yè)不能轉(zhuǎn)。既是說佛陀不能違背世間的因果,佛陀成佛也是順著世間的因果,所以佛陀是一位覺悟者,并非是主宰者。佛陀不是萬能,不能使我們成佛,他只能慈悲的把覺悟的道理開示出來,教導(dǎo)依據(jù)佛法去實行,精進不懈,那我們就能與佛一樣證悟涅槃,解脫生死--成佛。
(四)、證悟者的能力:
六通、三明與十八不共法。
(一)、六通:既是六種神通。
(1)、神境通:能變多為一,一為多;大為小,小為大;入水入地不為山河石壁所障礙,且能淩空飛行自在,來去無礙。
(2)、天耳通:能于近處、遠處聽聞與明白六道眾生所說的言語。
(3)、他心通:知道其他眾生心之所想、所念。
(4)、天眼通:能見遠處、近處一切事物不被隔障,粗細表里皆能見,有能見眾生的業(yè),知道來世生在何處。
(5)、宿命通:‘宿\’既是過去的意思。知道自己與眾生過去世的業(yè)報,從何處來。
(6)、漏盡通:‘漏\’既是還有煩惱的意思;‘漏盡\’既是斷除所有的煩惱。漏盡通是知道自己與他人內(nèi)心解脫生死煩惱的情形。
前五通外道也能修獲,漏盡通是佛陀與一切阿羅漢必有;六神通有深淺不同,唯有佛陀才能究竟圓滿。
(二)、三明:
宿命、天眼與漏盡三通在斷除煩惱的阿羅漢才可稱為三明。此三明是以智慧證得徹底究竟,清楚的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而‘通\’只不過有此種能力罷了。
(1)、宿命通:具有三明六通的阿羅漢,他的宿命通不但很清楚的知道過去世的事,也能知其前因后果。
(2)、天眼通:具有三明六通的阿羅漢,他的天眼清凈,他能夠看到未來一切世的前因后果,稱為天眼明。
(3)、漏盡明:阿羅漢圣者知道自己斷除所有的煩惱,同時也知道他人的煩惱斷除了。有漏盡通一定有漏盡明。
經(jīng)典上常說,證悟阿羅漢的圣者有三明六通,但是慧解脫阿羅漢沒有具足三明六通,他只有漏盡明,因為他沒有宿命通與天眼通,只有漏盡通。凡夫也可從修學(xué)禪定中得到前五種神通。佛陀也有三明六通,與阿羅漢相比,佛陀的三明六通比較高明。另一方面,佛陀還有十八不共法,既是說佛陀成道,他所具有的能力與阿羅漢、凡夫是不一樣的。
(三)、十八不共法:
(1)、身無失:佛陀自無量劫以來,常用戒定慧、慈悲,以修其身,此功德圓滿之故,一切煩惱皆盡,是名身無失。
(2)、口無失:佛陀具無量之智慧辯才,所說之法雖眾生之機宜而使他們皆得證悟,是名口無失。
(3)、念無失:佛陀修諸甚深之禪定,心不散亂,于諸法之中心無所著,得第一一義之安穩(wěn),故名念無失。
佛陀身、口、意三業(yè)皆無過失;在日常生活中,佛陀的身口意行為一點也沒有過失;阿羅漢的行為就沒有那么清凈。經(jīng)上記載:有一個阿羅漢,他每天過一條河,河中有一位女河神,他每次要過河就說:‘小婢,請讓開,我要過河。’女河神以為這個阿羅漢輕視她,就去找佛陀論理。佛陀就問阿羅漢有說此話否?阿羅漢承認有,佛陀就叫他向女河神道歉。阿羅漢對女河神道歉說:‘小婢,對不起!瓉磉@位阿羅漢前五百世都是婆羅門出身,因為種姓高貴,故有傲慢的業(yè)習(xí)。雖然今世證悟了阿羅漢果,他沒有此煩惱,但業(yè)習(xí)尚存,這不妨礙他證悟,但口業(yè)還有過失。
(4)、無異想:佛陀對眾生一視同仁,沒有所謂的這個好,那個不好,平等普度,心無簡擇,是名無異想。阿羅漢還有分別,佛經(jīng)上有記載:佛陀的弟子須菩提尊者認為:窮苦的人家,生活難以維持,沒有多余的飲食供養(yǎng)出家人,所以尊者專門乞富不乞貧,以免增加貧窮人家的負擔(dān);反觀大迦葉尊者卻認為:出家的沙門,守道行法,是人間的福田,受人間的供養(yǎng),是給他們增長;的機會,故尊者專門向貧窮人家化緣,免除他們將來貧困。須菩提與大迦葉尊者有分別眾生的因緣而度生,生起不平等之心。
(5)、無不定心:佛陀沒有出定或入定,行、往、坐、臥常在甚深的禪定中,是名無不定心。阿羅漢就有出定或是入定,他們?nèi)霚绫M定或出滅盡定。
(6)、無不知己舍:佛陀念念知道自己對一切法已經(jīng)沒有執(zhí)著,是名無不知己舍。
(7)、欲無減:佛陀具眾善,常欲度諸眾生,心無厭足,是名欲無減。
(8)、精進無減:佛陀之身心,精進滿足,常度一切眾生,無有休息,是名精進無減。
(9)、念無減:佛陀時時刻刻都在正念中,是名念無減。
(10)、慧無減:佛陀具一切智慧,無時無刻不再觀照智慧中,是名慧無減。
(11)、解脫無減:佛陀時時刻刻都處在解脫之中,是名解脫無減。阿羅漢有時還會生起‘苦\’的感受。
(12)、解脫知見無減:知道一切修行解脫之方法與道理,是名解脫知見無減。
(13)、一切身業(yè)隨智慧行:佛陀現(xiàn)三十二種好相,八十隨形好,調(diào)伏眾生,以智慧演說一切諸法,教化眾生使其解脫證果,是名一切身業(yè)隨智慧行。
(14)、一切口業(yè)隨智慧行:佛陀以微妙清凈之語隨智而轉(zhuǎn),化導(dǎo)利益一切眾生,是名一切口業(yè)隨智慧行。
(15)、一切意業(yè)隨智慧行:佛陀以清凈之意業(yè),隨智慧說種種法,滅除眾生的無名迷惑,是名一切意業(yè)隨智慧行。佛陀無時無刻都用智慧度化眾生;阿羅漢進入滅盡定后就沒用智慧度化眾生了。
(16)、智慧知過去世無礙:佛陀以智慧照知過去所有一切法,悉能遍知而無礙,是名智慧知過去世無礙。
(17)、智慧知未來世無礙:佛陀以智慧照知未來世所有一切,悉能遍知而無礙,是名智慧知未來世無礙。
(18)、智慧知現(xiàn)在世無礙:佛陀以智慧照知現(xiàn)在世所有一切,悉能遍知而無礙,是名智慧知現(xiàn)在世無礙。
此三種智慧稱為正遍知,既是一切無所不知;阿羅漢未必?zé)o所不知,而佛陀是無所不知,稱為一切智智。
四、總結(jié):
一切法都是因緣生滅,世間的一切都在因果之中,佛陀成佛也不離因果。我們凡夫要修行也和證果的圣人--初果、二果、三果及四果一樣,都在因緣之中。所謂覺悟解脫生死就是覺悟因緣法性本空,沒有自性,沒有我們所執(zhí)著的自體。當(dāng)我們發(fā)現(xiàn)到一切法沒有自性時,就會發(fā)現(xiàn)一切法本來不生不滅--涅槃,所以說覺悟就是證悟到涅槃,并不是說有一個涅槃的境界可進入,而是要發(fā)現(xiàn)到這世間的萬法本來就是涅槃相,這才是真正的覺悟。有很多人聽聞佛法后,認為這個世間很苦惱,他想要到個沒有苦惱的地方去,就往此志向去追求,這是一種錯誤。真正的覺悟者,是要在世間的因緣法中去觀察,緣起性空,萬法無自性。因其本無自性,故無生滅可得,此就是所謂的涅槃。證果者涅槃之后,并沒有到另一個地方去,也沒有離開這個地方。他證悟到現(xiàn)前本來不生不滅--涅槃。修行者證悟涅槃后,就有所謂的果位。果位的圓滿與否,那要視其修行、利益眾生之行為、與他的福德圓滿程度來決定。覺悟到不生不滅的境界是一樣的,但是他的智慧與德行就不同。也因為如此,在小乘佛教的國度里認為佛陀與阿羅漢是一樣的,他們把佛陀稱為大阿羅漢。其實佛陀的智慧和德行與阿羅漢是決然不同的,這其中包括了十八不共法。
- 廣超法師: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廣超法師:“涅槃”不可用語言來闡釋
- 頓翰法師:淺談四禪八定
- 廣超法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講記
- 廣超法師: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廣超法師:佛學(xué)基礎(chǔ)知識
- 廣超法師:普賢行愿品講記
- 廣超法師:四圣諦講記
- 廣超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廣超法師:定慧之路
- 廣超法師:煩惱
- 廣超法師: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廣超法師:定慧之路 第二講
- 廣超法師:定慧之路 第三講
- 廣超法師:定慧之路 第四講
- 廣超法師:定慧之路 第五講
- 廣超法師:定慧之路 第六講
- 廣超法師:定慧之路 問答
- 廣超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序 第一節(jié) 簡介百法
- 廣超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第二節(jié) 心法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yīng)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fēng)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xué)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dāng)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廣超法師: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慧廣法師: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覺真法師: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杜一心: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zé)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fēng)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本源法師: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因果故事]怎樣改運增加福報?
- [廣超法師]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花茶]金絲皇菊的功效與作用
- [禪宗典藏]《祖堂集》的價值在哪里?
- [生活故事]菩薩為何不救你?
- [宗門故事]云居禪師“爬山”的公案
- [佛與人生]人生的福報是固定的嗎?
- [在家修行]內(nèi)心情緒化或經(jīng)歷生死時,身為佛弟子如何解決?
- [慧廣法師]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黑茶]如何沖泡黑茶小袋茶?
- [禪宗思想]從諗禪師《魚鼓頌》解讀,修道學(xué)禪也在于緣起性空
- [哲理故事]大智若愚為圣賢,寬以待人是智者
- [生活故事]最尊貴的客人
- [金剛經(jīng)]《金剛經(jīng)》說佛陀是不可描繪的,但佛七為什么要觀想?
- [佛與人生]怎么轉(zhuǎn)煩惱?
- [入門須知]無常與無我的觀點與意義
- [覺真法師]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