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

佛教經典。亦稱《小無量壽經》,簡稱《小經》。與《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合稱凈土三經。一般認為在1~2世紀印度貴霜王朝時期已流行于犍陀羅地區(qū)。《阿彌陀經》是釋迦牟尼佛在憍薩羅國舍衛(wèi)城的南方祇園精舍,與長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薩以及諸多佛弟子而說的經典。..[詳情]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述義 第七講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述義(第七講)

  好,請看下面經文!盃枙r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xiàn)在說法!

  好,這就是“發(fā)起序”,又叫“別序”。凈土往生一法稱為奇妙的法門,大不可思議,全體建立在佛的果覺層面上。所以我們這個地球的人,沒有一個人能夠問得出來——夢都夢不到。所以釋迦牟尼佛觀照與會的大眾善根成熟,就無問自說。就自己直接唱導極樂世界依正的名字,作為發(fā)起序。佛講經說法,一定要智慧觀照與會大眾的根機,到底能不能信受這個法門?如果眾生不能信受這個法門,說也等于白說。所以現(xiàn)在是用智慧觀照,親見與會大眾應當聽聞凈土妙門而得到四種利益。四種利益就是世界悉檀——歡喜益,能夠得到增長善根的為人悉檀——生善益,破惡的利益和得到第一義諦的入理益。所以不等待弟子來請問,就自己來發(fā)起,來宣說。這句經文就判作這部經的發(fā)起序。

  好,那么這個發(fā)起序非常的不可思議。這個“二有”,說起來我們天天念《阿彌陀經》,好像沒有什么感覺!盃枙r”就是那時候,釋迦牟尼佛告訴長老舍利弗——“從是”,“是”就是指示代詞,指這個娑婆世界,從這個娑婆世界的西方越過十萬億佛土,有一個世界叫極樂。那個極樂凈土有一尊佛,他的名號叫阿彌陀佛,“今現(xiàn)在說法”。他不是過去佛,也不是未來佛,是現(xiàn)在佛,正在講經說法的一尊佛。翻譯成白話文就是這么簡單。但是把這樁事情能夠親證,能夠和盤托出,卻是法界的一樁大事因緣了。我們在后面會討論到十方諸佛贊嘆,釋迦牟尼佛能夠在五濁惡世成佛,這太難了;成佛之后又為一切眾生說此一切世間極難信之法,那是難上之難——“是為甚難”。那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所證悟的無上正等正覺,這種開悟的境界是什么呢?在藏、通、別、圓四教當中可以給出不同的答案,然而在大乘圓頓佛法的角度,我們可以給出這么一個答案: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所證悟的境界,就是這兩句話——“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xiàn)在說法”。這是釋迦牟尼佛證悟的境界。把這個證悟境界和盤托出,就能夠利益我等眾生。

  那么首先講“佛告長老舍利弗”,它具有四悉檀的利益。我們了解凈土法門,它從觀機逗教的事相出發(fā),最后導歸到什么地方去?這里一定要了解佛講經說法的四種善巧,叫四悉檀。四悉檀,我們弘法的人一定要了解它的一些意義了。悉是普的意思,檀是施的意思,四種普遍法施的方法。第一是世界悉檀,世是指時間,界是指空間,在時空態(tài)里面的眾生有他生活的習性。你要順著這樣時空里面眾生的根機來說法,讓他生起歡喜的利益,這叫世界悉檀。然后為人悉檀,你要觀察他多生多劫的業(yè)力的種子,使他善的種子能夠增上,這叫為人悉檀。然后當下觀照他的業(yè)力種子哪些是惡的,惡的業(yè)力種子和他的習氣要對治,破他的惡,這叫對治悉檀。那通過前面三種善巧方便最終導歸的是他的心性本源——第一義諦,得到入真如理體的利益,這叫第一義悉檀。很多方法的施設都包涵著這四悉檀的利益。比如你看“佛告長老舍利弗”這句話,就包含著這樣的一個四悉檀。

  舍利弗是佛的第一弟子,智慧第一,所以他放在首位。首先向第一弟子來說這個圓頓的妙法,從法上是自然而然的,這叫世界悉檀。好,舍利弗智慧第一,是一切大眾——無論是僧團還是白衣——都很佩服的,那么舍利弗長老都能夠信凈土法門,哎,大家也會跟著他一起信——生起信心的善根,這叫為人悉檀。那舍利弗信凈土,為那些不信凈土很傲慢的人示范。“你看我還有什么傲慢的?舍利弗都信了凈土法門,我智慧都不如舍利弗尊者”,自愧不如,就轉變他原來的邪知邪見、那種我慢,這就叫對治悉檀。舍利弗尊者呢,他是屬于聲聞教的,屬于小乘法的;那么凈土法門,它屬于大乘法——大乘圓頓之法。因為聲聞教它只承認這個世間有釋迦牟尼佛,下尊佛是彌勒佛。他都不信十方無量無邊的剎土有無量無邊的諸佛,聲聞教是不相信的。舍利弗尊者作為聲聞教的一個阿羅漢,就能夠令那些有聲聞教習氣的人來效仿他轉向大乘。由小乘轉向大乘,求生極樂凈土,其目的是究竟成佛,這就構成了第一義悉檀——入理的利益。再就是這個凈土法門為什么首先要告訴舍利弗尊者?就是這個法門,叫做“絕待圓融,不可思議”,圓收一切法門,圓超一切法門。大小乘一切的法門,都在這個凈土法門可以收攝——圓融的收攝;同時凈土往生一法作為特別的勝異方便,它又圓超一切法門。它的義理非常深邃,它的法門施設以及功德利益非常難以相信。所以就特別告訴大智慧者。不是第一智慧者,不能直下?lián)?不能直下無疑,所以就要告長老舍利弗。

  那“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這里面就告訴我們——指方立相。就是直接標顯西方極樂世界的住處在西面,指這個方。然后它空間的距離是十萬億佛土外。十萬億佛土是什么概念?一個佛土叫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一尊佛所教化的區(qū)域。就以釋迦牟尼佛所教化的娑婆世界來說,它有三個層面乘以千的概念。首先看一個小單元單位,叫一四天下。一四天下,它是指有一個須彌山,東、南、西、北有四大部洲,日月環(huán)須彌山旋轉,外面有鐵圍山。這叫一四天下。那么一千個這樣的一四天下,就稱為一個小千世界;一個小千世界乘上一千,叫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就稱為大千世界。它有三次乘以千,就叫三千大千世界。那你看,三千大千世界這樣一個天文學的概念,都不是我們所能想象的——非常廣袤。我們是一個地球人,地球是太陽系的九大行星之一。現(xiàn)在一般講九大行星還不止,還又重新發(fā)現(xiàn)了一些。太陽作為一個恒星,又是一個銀河系當中的一員。那銀河系里面像我們這樣的太陽系都有幾千萬個。銀河系作為一個單位,又是河外星系的一個組元單位。河外星系又有很多的世界,F(xiàn)在的天文學哈勃望遠鏡等等,觀察外部的世界,那也是重重無盡。所以現(xiàn)在我們從天文學的一種推測來判斷:這個世界這么廣袤,地外文明問題馬上提出來——難道只有地球才有生命嗎?那地球之外有不有生命?他生命的形態(tài)、他文明的程度跟地球相比,是低還是高?這幾十年來尋找地外文明,也形成了天文學前衛(wèi)科學一個討論而且實施的項目。那站在佛教經典來看,我們說無量微塵數(shù)的剎土有種種的世界、種種的眾生、種種的壽命、種種的建立方式、種種的文明程度。那是很多的,不僅僅地球才有生命。

  這個世界之遠,由這樣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構成一個組元單位,有十萬億之多。就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的空間距離,天文學的概念、光年的概念我們都想象不到。再乘上十萬億這樣的概念,非常遙遠。非常遙遠,這是建立在凡夫生滅心基礎上的空間概念,因為我們的心量太狹隘了。在一個法身大士——菩薩——的眼里來看,這十萬億佛剎的距離也很近。于是我們看《華嚴經》講華藏世界二十重世界,在第十三層世界里面有不可說不可說微塵數(shù)的世界,這么多世界當中,其實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也很近。那么現(xiàn)在對極樂世界方位的概念——這個西方、這個空間,也不要執(zhí)著它一定是怎么回事。有人就問:“為什么極樂世界是在西方呢?為什么不在東方呢?”那蕅益大師回答:“這個問話不是善問!比绻鹫f極樂世界是在東面,你又問:“為什么是在東面呢?而不是在西面呢?”這可不成了戲論嗎?實際上西方極樂在十萬億佛剎外的我們來看是在西邊,如果到了十一萬億佛土來看,極樂世界可不就在東面嗎?那么極樂世界這樣的一個時空態(tài),實際上是度化眾生的一個善巧方便。他為什么要指出一個極樂世界在西邊?因為我們凡夫的生滅心離不開空間,也離不開時間。所以談阿彌陀佛成佛已來于今十劫——要談時間,確定它在西面十萬億佛剎的地方是表明它的疆隅,就叫世界。世,是時間的概念;界,是空間的概念。在佛的份上,他是超越了時空的,但是他為了救度還在時空里面的眾生,一定要建立一種時空,才能跟我們的時空對接,才能使我們有一種橫超的對境。

  那么極樂世界這個“極樂”,也不是一般我們理解的享樂的意思。特別注意這個“極”,是超越了苦樂對待的。那種絕待的、那種不二的狀態(tài)就叫極。這個極樂世界,它的名稱有的叫須摩提——梵語,有的叫安養(yǎng),有的叫安樂,有的叫安泰。這些名稱都代表著一個本質的特點,就是那個世界沒有任何苦難,那個世界身心極為安樂、安穩(wěn)。那極樂世界從它國土的情況來看,又分為四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這些要講起來——它凈穢的因果、業(yè)力對應的關系,內容也很多了。但我們主要了解一下,這里談的極樂世界正是指凡圣同居的凈土。那凡圣同居,你只要往生到那兒以后,也能跟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在他方世界凡圣同居,很難見到聲聞的圣人阿羅漢,也難以見到大菩薩,更見不到佛。但到西方極樂世界凡圣同居土,可以見到聲聞,可以見到菩薩,可以見到阿彌陀佛。這就表明西方極樂世界的凡圣同居土橫具上面的三種凈土。所以往生到凡圣同居土就等于生到了方便有余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這就是極樂世界跟他方世界不共的地方。

  好,“有佛號阿彌陀”,這是表達極樂世界的正報——教主的名號。那么正報的教主阿彌陀佛有法身,有報身,有應化身。這里討論的內容也會很多,但我們了解一下,這里指的阿彌陀佛正是極樂凈土凡圣同居土所示現(xiàn)的化身——也就是他的報身和法身。這是從往生者的修德來看,在凡圣同居土所見到的佛是化身佛,在實報莊嚴土見到的佛是報身佛。但由于極樂世界的四土又能夠橫具、圓融在一起,所以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即化即法即報的一尊佛。

  這里談到極樂世界以及阿彌陀佛的介紹,也有著四悉檀的利益在里面。好,首先從世界悉檀來看,確確實實標顯出真實的境界,讓十方眾生有欣求的地方。如果說極樂世界是一個表法的,那我們怎么去呢?是一個精神現(xiàn)象,那沒有依托的地方。這里一定要確確實實表明這個“二有”: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讓大家欣求有依托,這叫世界悉檀。這個話是由佛說出來的,而且是千經萬論所指示的,是讓我們散亂的眾生有一個專一求往生的地方,讓我們心安定下來,這就是為人悉檀。標顯出阿彌陀佛極樂凈土,告訴我們這不是海市蜃樓,也不是權巧的化城,也不是我們凡夫眾生攀緣心所顯的虛妄的土,也不是聲聞教的偏真涅槃,也不是別教不中道的地方。特別指出這樣的一個實境,是破除一些邪魔外道、小乘的偏見,這就是對治惡——對治悉檀。標顯出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它是“圓彰性具”——就是圓融的彰顯我們本性具足的功德。西方極樂世界全體的依正莊嚴,都是我們這些眾生心性當中完整具足的。這種無盡的依正莊嚴,就是阿彌陀佛在果地上的展示,是一切眾生因心當中本具的。所以透過果地上這樣一個功德的描述,是讓我們回光返照,去深刻的證到這樣的涅槃——法性——常寂光——的功德,這就是第一義悉檀——入理益。

  而且講述了阿彌陀佛這個依正莊嚴,不是過去已經滅度的佛,也不是未來沒有成就的佛,他是正在講經說法的一尊佛。那這樣傳達是很重要的,“我現(xiàn)在信愿稱名發(fā)愿往生,一去就能見到阿彌陀佛,就能聽聞阿彌陀佛講經說法,就能快速地圓成無上正等正覺”。如果他不屬于“今現(xiàn)在說法”的一尊佛,還要等待他修行成佛,那我們就心里不踏實;或者說他是過去佛,現(xiàn)在已經滅度了,一去也會踏空。所以特別談到他是現(xiàn)在住世講法的一尊佛。展示極樂凈土和佛的“二有”是勸信。這個世界不是一般的世界,不是穢土,而是極樂。無有眾苦、但受極樂的勝妙剎土,是讓我們生起愿往生之心。然后特別提出佛的名號叫“阿彌陀”——這個萬德洪名,暗顯要勸我們執(zhí)持這個名號來修行。佛、法、僧具足:講阿彌陀佛就是佛寶;今現(xiàn)在講經說法就是法寶;那現(xiàn)在具有蓮池海會諸多的聲聞、菩薩、天人,就是僧寶。

  佛、法、僧都是從實相當中顯發(fā)出來的,是極樂世界實相的體性。由這個實相的體性產生深信、切愿、稱名,就是表達這部經的宗旨,就是前面上午談的宗——明宗。那你信愿稱名的行持成就,必定臨終感得彌陀愿力的接引,往生到極樂世界。華開見阿彌陀佛,聞佛說法,悟證無生法忍,得到種種神通妙用,得種種總持陀羅尼,快速成佛,這是表達功能作用。那么這“二有”也就把佛所證的境界——全體是一真法界——是佛的法界,把它和盤托出,作為我們這些業(yè)力凡夫所緣之境。在十法界當中,唯有佛法界最為殊妙、清凈莊嚴。當我們所緣的是佛法界,是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時候,我們全體的心性就是佛法界現(xiàn)前,不再緣九法界的事情,更不緣六凡法界的事情。這就是這部經典直接告訴我們的教相。這兩句經文雖然簡略,但是它的意思非常周全細致。這就是這部經的發(fā)起序,又叫別序——給我們傳達的體相用、信愿行勝妙的信息。希望大家從中認真領會,以佛的開悟為己的開悟,以佛的知見為己知見,就能夠得到念佛往生成佛的真實大利。

  ——庚寅年五月大安法師講于溫州太平寺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