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課、四圣諦

  第十七課 四圣諦

  諸佛說,總不離四圣諦的范圍。諦是真理義,四圣諦亦稱四真諦,或四諦法,釋尊成道后,首先在鹿野苑 (1),為五比丘 (2) 說此法,嗣后對于當機者 (3),又復重說三次,稱為三轉*輪 (4)。

  四圣諦就是苦、集、滅、道、四法?嘀B是指一切眾生,輪回六道時,心身上所受的諸苦,這些苦,都是屬于逼迫性。集諦是指一切眾生,在身口意上,所集起的一切思想和行為,這些惑業(yè),無量無數(shù),都是屬于招感性。滅諦是指一切圣者,經修道后,所證得涅槃 (5),其境界永恒凈樂,無論小乘或大乘的涅槃,都是屬于可證性。道諦是指一切圣者,趣向涅槃時,所修的正法,無論聲聞道,緣覺道,抑或菩薩道,都是屬于可修性。

  若照因果說:集是苦的因,苦是集的果,由有過去的集因,乃有現(xiàn)在的苦果,這是世間迷界的因果。行人覺悟諸行無常,思欲出世,由是乃修道入滅,永證真常悟界的因果。這流轉和還滅的兩重因果,包括出世一切諸法,罄無不盡。

  若順入世和出世的因果次序言之,應該是集、苦、道、滅。佛所以先說苦諦,后說集諦者,乃欲行者:先厭于創(chuàng)深痛鉅的苦,然后再告以苦的由來,乃出于集,使其不敢再作,這是儆惕過去的方便教法。所以先說滅諦,后說道諦者,乃欲行者:先欣于清凈安樂的滅,然后再告以滅的由來,乃出于道,使其勇于向前,這是策勵將來的方便教法。

  【注釋】

  (1) 鹿野苑,在中天竺波羅奈國,為佛最初說四諦法,度五比丘之處。

  (2) 佛最初所度之五比丘。一、陳如,二、額,三、跋提,四、十力迦葉,五、摩男俱利。

  (3) 佛的說法,契當眾生的根機,使之獲益,謂之當機。

  (4) 佛成道后,首在鹿野苑,說四諦法,度五比丘,是為初轉*輪。嗣又重說三次,故亦稱三轉*輪。一、示轉:佛對利根者說: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使其一聞即悟。二、勸轉:佛對中根者說: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使其信受奉行。三、證轉:佛恐鈍根人,仍不能信解,于是便引已為證,以明非虛。即: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使其破除疑慮。

  (5) 又譯作泥洹、或滅、滅度、解脫等,為圣者所證的究竟境界。

  【習題】

  (一) 釋尊最初說四諦法,度五比丘,是甚么地方?

  (二) 佛轉四諦*輪,有示轉、勸轉、證轉之別,試述這三轉的不同處。

  (三) 四圣諦的內容,是那四法?

  (四) 四圣諦中,何諦為何諦的因?何諦為何諦的果?

  (五) 佛于四圣諦的兩重因果中,皆先說果,后說因,此是何意?

精彩推薦
推薦內容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