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十七、十八課、綜合指要
第十六、十七、十八課 綜合指要
1.照佛學來說,出家受具足戒的人,應稱為比丘,不應稱僧,因為僧是僧伽的簡稱,于義為眾和合,可知是團體的稱謂,其條件是:三人以上,而且具足六和敬,才可以稱做僧。可是,后人往往對于一位比丘,也稱之為僧,這只能認為習慣,不能認為合理。如前人詩云:「洞庭波送一僧來」,照文字藝術來說,當然應該用「一僧」,使字句優(yōu)美,但若照佛學來說,只能稱「一比丘」, 因為未足三人之數(shù)也。
2.在家居士,有發(fā)俗衣,修大乘三學,稱為菩薩僧,此說出自大智度論第三十四卷,固不能斥為無稽。然而試思:若在家僧,真?zhèn)與僧寶無異,亦可皈依者,則自古以來,閭閭市肆之間,正不知幾人稱祖?幾人稱師?照這樣佛教的門庭,早就嘈雜到不堪收拾,安有今日的清夷局面。所以提倡皈依在家僧的輕舉妄動,除卻替少數(shù)野心家,制造機會之外,對于佛教前途,可說百無一利,豈惟無益,亦且害之。
3.苦集滅道四圣諦,若咬定是聲聞乘的教義,與緣覺和菩薩無關,則又錯了。就流轉門來說:緣菩二乘的行者,當初輪回六道時,無量諸苦,一樣的備嘗,追究苦的來源,也是由于集起。再就還滅門來說:雖然修的是十二因緣和六度,然而不能說不是道。再一問:修道的目的為可?答案當然還是證涅槃果,涅槃的義譯,就是滅度了。這樣看起來:苦集滅道四圣諦,實在是三乘共同的諦理,并不是聲聞乘所獨有。行者研究佛學,當知同中有別,別中有同,法法圓通,則不至死在句下了。
4.中國人多大乘根器,這是有一千多年的教史可據(jù),并非憑空夸大之詞。然而所多者,是就與其他區(qū)城,比較的結果而言,究竟「多」并不是「皆」。據(jù)我看起來,國內佛教徒中,除卻少數(shù)利根上智,具備大乘的氣度和理解之外,其余大多數(shù),都還是小乘的局量,不足與談大乘高遠之義。度大根用大法,度小根用小法,此是所具根與所修法相符,必能得益。有如大人穿小鞋,小孩穿大鞋,動作起來,都覺得困難。所以行者當自量力,老實修行,若不是大乘根器,則不應徒慕虛聲,弄巧反拙。此外還有一個極重要的意義,為佛學者所不可不知,那就是:小乘法是佛法的基礎,學人縱使能建立起七層寶塔,其得力處,還是在于腳底下的基礎。如果放棄了基礎,同時也必定會傾坍了七層寶塔,這就是大乘行者,不應該忽視小乘教義的重大理由。
5.我國學佛人士,每輕視小乘,這是大罪過。試思:聲聞乘行人,須陀洹斷三界見惑,得到正見,吾人斷了沒有?得了沒有?斯陀含、阿那含、斷欲界思惑,于欲界的一切煩惱嗜欲,皆破除凈盡,永離欲界,吾人斷了沒有?離了沒有?阿羅漢斷盡三界見惑,解脫一切系縛,永出輪回,吾人斷盡了沒有?出了沒有?緣覺乘行人,破無明,盡老死,吾人破了沒有?盡了沒有?只要這樣一比較,就可知小乘圣者的一根毫毛,吾人都搬不動,終日妄念紛紜,貪疑充滿,還敢大言不慚地,自稱大乘,對于小乘教理,鄙薄不屑,豈不可憐可笑。
6.若問:既然十方眾生,其數(shù)量是不增不減,那么,為什么近年世界各地,人口都在增加,這豈不是增嗎?答案是:諸法因緣生,條件足夠則法生,諸法因緣滅,條件不夠則法滅,諸法的生滅,只是條件的關系。世界人物,亦如花草,春夏生機充裕則繁榮,秋冬生機欠缺則枯萎,此是常理,F(xiàn)在吾人的世界,是住中劫中的第九小劫,正當夏令旺季,所以人物普遍滋生。太空中,此時有無數(shù)世界,壽命已老,正入壞中劫,可比秋冬衰季,所以人物普遍凋零,無法生存,由是在那一邊死亡之后,便向吾人這一邊生,我所增的,就是彼所減的。所以若將增減雙方的數(shù)量,加起來算,還是一個也沒有多,一個也沒有少。天空中世界無數(shù),所有六道眾生的數(shù)量,是應該統(tǒng)起來算才對,若單就某一世界或某一道來觀察,則其或多或少的數(shù)量,是不能得到圓滿的解釋的。
7.佛法無所謂小乘大乘,因為這根本就是時間的先后問題。佛門行者,在初期都是小乘,到了后期,則都是大乘了,這初后的次序,有時只就此生算,有時須合前生或前多生來算。如釋尊諸弟子,起初皆是聲聞,但在法華會上,則皆蒙授記成佛,這樣不止小乘變成大乘,簡直全是一佛乘了。世間只有拘執(zhí)和短視的人,才有大小乘之爭,倘若明白了:小乘只是大乘的過渡,大乘只是小乘的進化,二者同在學佛的程序上,那又有什么可爭。
8.凡法未到止境,則有進步,既有進步,則非究竟,所以凡是究竟法,則無進步可言?茖W時時在進步,故非究竟法,佛法已達到無有進步之境,故是究竟法。不究竟的科學,其自身尚在游移變化之中,當然不能作標準,替究竟的佛法證明。世人多羨慕崇拜科學,又多譏毀藐視佛法,據(jù)我看起來:將來給世界人類,帶來絕大的災害者,必是科學,能拯救世界人類者,只有佛法,這局勢已日趨明顯。怎奈世界人士,看法顛倒:應痛惡廢棄者,反予提倡歡迎,應扶植發(fā)揚者,反予排擠漠視,這總歸之于眾生業(yè)重,還有什么話可說?
- 上一篇:第十九課、緣覺乘和十二因緣 (一)
- 下一篇:第十八課、聲聞四果
- 第一課、佛
- 第一課、佛的意義
- 第一篇 法身、報身、應身
- 第一冊、自序
- 三十七道品 序文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一節(jié) 何謂佛
- 第一課、佛教的真理
- 第二課、如來十號
- 第二課、釋迦牟尼佛 (一)
- 圣典篇 大念處經
- 大架構篇 二、五根、五力
- 第三課、佛身
- 第一課、律宗(一)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二節(jié) 釋迎牟尼佛
- 第九課、中國四大名山 (一)
- 第一課、修觀對治淫欲
- 第一、二、三課、綜合指要
- 十三、懺法
- 1:佛學是怎么一回事?
- 第四課、藥師佛
- 編者序言 作者序言
- 練習1 有意識的呼吸 一 正念觀身
- 第三課、釋迦牟尼佛(二)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三節(jié) 何謂法
- 十五、焰口
- 上座部佛教修學入門 目錄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三節(jié)、佛教的實質
- 第十五課、四攝法 四無量心 四弘誓愿
- 第二篇 受持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
- 第三十課、焰口召請文(宋·蘇軾)
- 第八課、四圣諦
- 一一念不生
- 第七課、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
- 第十四課、菩薩十地
- 第十八課、聲聞四果
- 第四課、轉輪圣王
- 第十課、修學佛法的次第
- 第二十六課、悟道詩
- 第九課、十二因緣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二節(jié)、佛陀教導的是什么
- 什么是文字禪?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腳踏實地的付出才會有收獲,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
- 佛教戒律是怎樣產生的?戒律的由來
- 忉利天主是誰?
- 授記有幾種方式?授記的四種類型
- 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佛經中的世尊指的是誰?
- 釋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覺性是永恒的、沒煩惱、證佛國
- 皈依后做事還是不順,對佛法心灰意冷,該怎么辦?
- 佛教的經變是什么意思?
- 阿彌陀佛圣誕是哪一天?農歷十一月十七恭迎彌陀圣誕
- 剛念經時聲音響亮且快,后來就沒有了,為什么?
- 以佛心來凈化自己內在的妄心
- 嘴笨不會安慰人怎么辦?
- 馬鳴菩薩是誰?馬鳴菩薩的簡介與故事
- 為什么在世間行善的功德勝于極樂百倍?
- 學會順其自然,在晴天時愛晴,在雨天時愛雨
- 念經時可以控制妄念嗎?
- 什么是“五蓋”?菩薩沒有厭怠心
- 趙州和尚是哪個朝代的,哪里人?趙州和尚的簡單介紹
- 什么是莊嚴國土?
- 在家居士怎樣才能讓現(xiàn)在和將來的生活具足幸福安樂?
- 八正道是為人處世乃至成佛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
- 阿逸多菩薩是誰,是彌勒菩薩嗎?
- 佛教說的隨緣是什么意思?隨緣的含義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論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幾種?佛教六種神通的簡單介紹
- 求神不如求己,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經時犯困,打盹后又從頭開始念,該怎么辦?
- 人幫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錢的七種結緣方式
- 殺生、妄語、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無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對親人的病,家里的經濟條件,心很亂,該怎么辦?
- 什么是信心不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