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課 破邪

  第二十課 破邪

  一、出家是消極,于世無益嗎?

  有云:「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出家」指出離「煩惱之家」。此紹隆佛種,承擔(dān)弘法利生的事業(yè),非大志大愿者,難以過淡泊無爭的生活。

  在《雜阿含經(jīng)》里,有一則佛陀與老農(nóng)夫的對話,佛陀認為出家人是以「信心為種子,苦行是時雨,智慧為犁軛」,以一切眾生的心地為田,努力教化利眾,亦如農(nóng)夫的耕耘。所以佛陀又說:「如是耕田者,逮得甘露果;如是耕田者,不還受諸有!挂虼耍黾液敕ㄊ欠e極地從事眾生心田的深耕,對于社會人心的凈化,大有助益。

  佛光山是個菩薩道場,主張佛光人要先入世后出世,先度生后度死,先生活后生死,先縮小后擴大,以常住大眾及佛教事業(yè)為優(yōu)先,舉凡教育、文化、慈善、醫(yī)療等各種利生的事業(yè),都積極參于!傅副娚秒x苦,不為自己求安樂」,這是現(xiàn)代僧伽所努力扮演的角色。

  二、大家都出家,會導(dǎo)致亡國滅種嗎?

  目前世界人口約有五十幾億之多,佛教徒約占全世界人口比例的十分之一,領(lǐng)先于其它宗教。但真正發(fā)菩提心出家,努力于弘法利眾者,千百人不得其一。所以「大家都出家」,不容易成為事實。

  另外,在緣起的世間,「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法界萬象都由因緣和合而生,宇宙萬物--花草樹木、山川河流、日月星辰,乃至鳥獸蟲魚、人類等有情眾生,自有其生滅循環(huán)之道。并無全世界只有花,或全世界只有草,乃至全世界只有男人,或全世界只有女人的現(xiàn)象。因此,「大家都是出家人」的事實,也不容易出現(xiàn)。比方說:全部都去當(dāng)兵,全部是教師,全部是商人,全部是工人,全部是男人,全部是女人,世間是各有因緣,不會是全部的。

  再者,人人都出家,表示人人都具有出世善根,了知五欲生活的過患,樂求于佛道,開發(fā)菩提自性,人人成就圓滿佛果,乃是曠劫難遭難遇之事,值得普天同慶,并無亡國滅種之事需要憂慮,果真人人都能出家,不止不會滅種,而是人人深植菩提道種,佛國不就現(xiàn)前了嗎?

  三、出家是不孝順父母嗎?

  「孝」可分為三種層次:下等的孝,對于父母親的衣食住行等日常所需,供養(yǎng)無缺;其次,進一步使父母親身心愉悅,無所掛礙和憂慮,且能光宗耀祖;最上等的是接引父母親學(xué)佛,使親人得度,可謂至孝。

  克盡孝道,要注意到下列三點:

  1.孝必須是長期的,而不是一時的。

  2.孝必須有實質(zhì)的,而不是表面的。

  3.孝必須能全面的,而不是局部的。

  在中國,「孝」比較容易,「順」比較困難。因為中國許多為人父母者,承襲久遠以來「養(yǎng)兒防老」的觀念,將兒女視為財產(chǎn)的一部份。乃至兒女的學(xué)習(xí)方向、就讀科系、嫁娶對象等,都須順從父母的選擇。時代在變動,父母與兒女間,應(yīng)有新的,較開放、開明的互動關(guān)系,這也是進步的一個要點。

  佛教是個提倡孝道的宗教,佛陀曾經(jīng)親自為父王擔(dān)棺,又至忉利天宮為母親說法三個月。目犍連曾至地獄救拔母親倒懸之苦,舍利弗示寂前,特地回到家鄉(xiāng),為母親說法。中國歷代高僧也有許多感人的孝親事跡:隋朝敬脫法師一頭擔(dān)荷母親,一頭挑負經(jīng)典,云游各地,隨緣度眾;唐朝陳蒲鞋,以織鞋所得,躬奉老母;齊朝道紀法師「母必親供」;后周道丕法師「誠感父骨」。中國佛寺也有奉養(yǎng)父母之例。

  出家者,為度一切眾生,對于生命來處的父母親,自然更加感念恩德。所以佛光山將七月定為孝道月,提倡為人子女的孝親之道。又《梵網(wǎng)經(jīng)》云:「孝名為戒,亦名制止!钩藢Ω改赣H盡孝之外,能夠持戒不犯他人,更是將孝道擴大于一切有情眾生。

  四、為僧之道,必須在深山隱遁修行嗎?

  自從佛陀在伽耶山菩提樹下證悟之后,不久便在恒河流域展開教化工作,足跡遍及十六大國,例如竹林精舍便建在王舍城中,只樹給孤獨園也距離憍薩羅國都城不遠!阜鸾獭怪,亦指以佛法教化眾生。凡有眾生之處,都需要佛光的普照與法雨的滋潤,無論深山或是都會,都需要大善知識的弘法布教。

  佛教傳承至今日,獨善其身者,歡喜走向山林;菩薩發(fā)心者,樂于走向群眾。人間佛教的「菩薩僧伽」,積極參于凈化人心、道德重整的工作。許多都市道場成為現(xiàn)代人精神依止的處所;寺院的定期共修,紓解了上班族來自工作的壓力。遷居海外的華僑也因海外道場的建立,獲得精神上的慰藉與依靠。

  為僧之道,隱遁深山或走向人群,端看個人的選擇。好比山岳有山岳的巍峨嶔崎,海洋有海洋的浩瀚寬闊,鐘鼎山林,根性各異,所謂「大隱隱于市」,熱鬧場中作道場,也許更接近眾生。

  五、因果報應(yīng)是真的嗎?

  因果是宇宙之間顛撲不破的定律,以植物而言,不同的種子,生長出不同的花果樹木。變種花木也要有另一層的「因」與不同的「緣」,才能得到不同的「果」。

  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果報應(yīng)在宇宙之間無可逃遁。「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因果報應(yīng)在生命的輪回中,是重要的引力,并非相信的人才有,縱然否定因果者,也難逃因緣果報的律則。

  淺近而言,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事物行為也有其因果關(guān)系,例如:渴了,喝多了高糖分飲料,必然致;飲了茶水,則達到潤喉、解渴、健康的效果。餓了,吃太多烤炸加工食物,得到致病的果;吃些清淡自然食品,則可獲得健康的果報。時時以瞋心怨責(zé)他人,則得到人緣不佳的果報。相反的,時時善言鼓勵人,善心幫助人,則善緣亦隨之而來。因果報應(yīng)隨時隨處可知可見。

  六、如何分辨邪教?

  古云:「有道而正焉!刮覀兯信仰的對象應(yīng)該是:

  1.信仰實在存有的(歷史上經(jīng)得起考據(jù)證明的。)

  2.信仰道德崇高的。

  3.信仰能力強大的。

  4.信仰戒行清凈的。

  5.信仰正法圓滿的。

  6.信仰智慧無上的。

  《成唯識論》云:「云何為信?于實、德、能,深忍樂欲,心凈為性!挂陨险f明信仰對象的條件。

  怎樣知道是邪教?舉凡教主、教義不明者,教理非究竟者,或違反自然法則、標奇立異、惑動人心者,或盜用他教教義、歛財騙色、妨礙正常風(fēng)俗習(xí)慣者,或假藉宗教名義、行欺騙之實者,或顛倒是非、錯亂因果、鼓勵邪行者,或利用神權(quán),恐嚇惡誓者,皆為邪教。其它如未證言證、自封名號、妖言惑眾,鼓勵集體自殺等不明因果律者,也是邪教。

  佛教以「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三法印來驗證宗教教義的邪正;近代人心受物慾橫流所惑,提倡「五戒、七誡、八正道」等,可以對治世間的病態(tài)。

  七、放生、救濟都是好事嗎?

  佛教徒不僅尊重人權(quán),同時也尊重生權(quán),因而倡導(dǎo)放生。但是演變到后來,卻有許多不如法的做法。例如:為了三皈依,放生的魚鳥在小竹籠或小玻璃缸中等待了好幾個時辰,「生」未放得,早已「死」去許多。又有人從國外買食人魚放生到日月潭,魚的「生」雖放了,日月潭卻成了令人聞而卻步之地。更有甚者,有人為了慶生,事先請鳥販抓足鳥數(shù),以便屆時有鳥可放生,或者把鱉放到放生池里吃魚。也有些善心人士抓毒蛇到佛寺「放生」,如果毒蛇咬了人,放生談不到功德,卻要背負間接害人的因果。又有許多家庭豢養(yǎng)鳥獸,未具野外謀生能力,一放了之,卻留下被「放生」的生靈受苦,又當(dāng)如何?

  至于救濟,不如濟急。因為財施有限、有量,能救人一時貧窮,不能救人一世愚癡;法施無限、無量,開啟內(nèi)心財富能源,這才是究竟的救濟。長期救濟貧窮,不教導(dǎo)、鼓勵謀生之道,也會造成人心墮落的后果;蛴薪(jīng)濟犯罪者,倒閉了他人錢財,令人生計無著,或引起家庭糾紛,事后只以少數(shù)錢財布施救濟,希望由此消災(zāi)免難,這些都是不明因果者。所謂「因地不正,果招迂曲」,即指此而言。

  放生,隨緣行之;更重要的是能護生,尤其心中要有與人為善、放人一條生路的觀念,隨時給予幫助,隨緣方便度化,這才是最好的放生之道。

精彩推薦
推薦內(nèi)容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