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稱謂
第七課 稱謂
一、佛教常用的稱謂有那些?
佛教的稱謂是一種禮儀,常代表著當事者的身分或職務(wù),也是一種修持程度的表征。稱謂的先后大小具有維系佛門綱常的功用,如法合宜的稱謂,是學(xué)佛行儀中不可忽視的重要一課。
就出家眾而言,信徒普遍通稱所有出家眾為「師父」或「法師」,「師父」在叢林中是職務(wù)的通稱,如受戒師父、依止師父、剃度師父、知客師父、糾察師父、當家?guī)煾傅取!阜◣煛箘t代表「以法為師、以法師人」,研修律藏有成者稱「律師」,專門修習(xí)禪坐者稱「禪師」,研究論藏或造論闡揚佛法者稱「論師」。
此外,「大師」系指專家、杰出者之謂,大陸比丘尼也有稱大師者。大師有「菩薩」之意,菩薩又稱「大士」,如觀音大士、普賢大士等。開山建寺,為寺院第一代住持者,一般稱「開山大師」。無論僧俗,對于師長或德學(xué)俱優(yōu)者均可尊稱「上人」,或稱大德、仁者、長者。中國歷代帝王往往加封德學(xué)兼?zhèn),可為一國師表的高僧為「國師」。唯「長老」則僅限于戒德俱尊的出家眾始得稱之。
「和尚」,乃親教師之義,要在僧團中確實奉行六和敬,始得成就。一個寺院只有一位和尚,又稱住持、方丈。傳授三壇大戒時,須有得戒和尚、羯磨阿阇黎、教授阿阇黎三師及七尊證、開堂和尚、引禮法師等人共成佛事。
就在家居士而言,在佛門全心奉獻而未婚的在家女眾稱為「師姑」;未行剃染而服種種凈業(yè)作務(wù)的在家男眾,稱為「凈人」、「道人」或「教士」。出家眾彼此可互稱師兄、道兄、戒兄、學(xué)兄和法兄。在家信徒彼此可稱居士、師兄、師姐。對他人稱呼自己的師父為「家?guī)煛梗鸱Q他人之師為「令師」,自己謙稱學(xué)僧、學(xué)人、末學(xué)或弟子等。
此外,還有上座、中座、下座、僧伽、僧侶、僧俗、僧信、同參、善知識、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檀那、施主、功德主、檀講師、檀教師、弘講師、弘教師、藏主、莊主、庫頭、飯頭、水頭、菜頭、園頭、凈頭等佛門的常用稱謂。
二、何謂「羅漢」?
羅漢是「阿羅漢」的略稱,指斷盡三界見、思之惑,證得盡智,而堪受世間供養(yǎng)的圣者。
阿羅漢有殺賊、不生、應(yīng)供三義。1.殺賊,能斷除三界見、思之惑,殺煩惱之賊。2.不生,即無生,不復(fù)受生于三界中。3.應(yīng)供,應(yīng)受人天的供養(yǎng)。
據(jù)《法住記》所載,有十六尊羅漢承佛敕命,永住世間守護正法。自此部經(jīng)典漢譯以來,十六羅漢、十八羅漢成為禪宗寺院主要的造像,呈超凡出俗或奇異姿態(tài),后世乃以羅漢譬喻不拘小節(jié),尚余習(xí)氣的悟道圣者。
三、什么人可稱為「菩薩」?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略稱。菩提,覺、智、道之意;薩埵,眾生、有情之意;菩提薩埵意譯作覺有情、大道心眾生。即指以智慧上求無上菩提,以慈悲下化無量眾生,修六度萬行,期于未來成就佛果的修行者,皆可稱為菩薩。亦即發(fā)自利利他菩提心者,稱為菩薩。
諸經(jīng)典常舉的菩薩名,有彌勒、文殊、普賢、地藏、觀世音、大勢至等。大乘僧侶或居士,亦有被尊為菩薩者,如印度大乘佛教學(xué)者龍樹、世親等即被尊為菩薩;于我國,竺法護被尊為敦煌菩薩,道安為印手菩薩;日本亦有高僧由朝廷賜封菩薩號者。
四、何謂「三藏法師」?
三藏法師,指精通經(jīng)、律、論三藏的法師。在佛教史上,通曉三藏,并從事翻譯經(jīng)、律、論的高僧眾多,其中以玄奘大師最為著名,世人每以「玄奘三藏」或「唐三藏」尊稱之。其它如鳩摩羅什三藏、慈愍三藏、不空三藏、義凈三藏、真諦三藏、日照三藏、善無畏三藏、金剛智三藏等,也都贏得「三藏」的稱號。
五、何謂「國師」?
國師,為帝王對學(xué)德兼?zhèn)涠蔀橐粐鴰煴淼母呱返姆馓枺幸粐癖娭畮、帝王之師等意。此號夙行于印度、西域。如訶梨跋摩于印度摩揭陀國折服外道論師,而受王封為國師。佛教東傳以后,西域亦有國師封號,如鳩摩羅什之父鳩摩炎舍相位出家,東渡蔥嶺,龜茲王聞名敬慕,請為國師。
我國封高僧為國師,系于北齊文宣帝天保元年(五五○),敕高僧法常入宮宣講《涅槃經(jīng)》,尊為國師,是為嚆矢。其后,唐代有法藏為康藏國師,澄觀為清涼國師,慧忠為南陽國師,知玄為悟達國師等。元、明、清各代對佛教領(lǐng)袖人物亦有此封號,如玉琳國師。清代康熙四十五年(一七○六)封章嘉活佛為國師,掌管內(nèi)蒙古喇嘛教事務(wù)。
六、出家人都可稱為「和尚」嗎?
和尚,指德高望重的出家人。和尚梵語音譯為「鄔波馱耶」,意譯為親教師、大眾之師。原為受戒者的師表,如戒壇中,正授戒律者,稱「得戒和尚」;主持白四羯磨授戒儀式者,稱「羯磨和尚」;教授威儀作法,為眾人引導(dǎo)開解者,稱「教授和尚」。后世沿用為敬稱語,如方丈和尚、開堂和尚、主法和尚、主七和尚等。
七、何謂「方丈」、「住持」?
「方丈」、「住持」皆指掌管寺院一切大小事務(wù),監(jiān)督大眾,并為大眾說法的主僧。
古時,印度的僧房多以一丈四方之室為制,故稱方丈室;后來轉(zhuǎn)指住持的居室,今為禪林住持或?qū)煾傅淖鸱Q。
住持,原為久住護持佛法的意思,后指掌管一寺的主僧。佛教傳入我國之初,習(xí)禪者唯以道相授受,或巖居穴處,或寄居律寺,未有住持之名,直至唐代,禪風(fēng)漸興,徒眾日增,百丈懷海禪師始設(shè)住持之制,嚴傳師法,奉其師為住持,尊稱長老,后亦稱方丈。宋代以后的禪林則廣用住持的職名。
八、何謂「仁波切」、「活佛」、「格西」?
仁波切,指堪任密乘軌范師(阿阇黎)的上師,須具備下列條件:1.須有正統(tǒng)傳承的根本金剛上師的密法灌頂。2.從金剛佛至自己的根本上師,其間所有密法的傳承灌頂皆須圓滿無缺,不可間斷。3.須受本尊大灌頂(阿阇黎灌頂),精通顯密佛法及菩提心學(xué),并具備火供、壇城等修法材料,熟習(xí)諸經(jīng)軌所說的修法。4.自己有能力傳授密法時,須經(jīng)根本金剛上師許可,方能擔(dān)任上師阿阇黎,為人傳法灌頂。圓具上述條件后,依照西藏的習(xí)慣,即可稱為「仁波切」,意指轉(zhuǎn)世佛爺。
活佛,指西藏高僧證道圓寂后,為接替前生遺職的轉(zhuǎn)生。為維護教團的發(fā)展,高僧在往生之際,便預(yù)告下一代轉(zhuǎn)生的方向,其弟子即就所言地點尋出一年之內(nèi)所生出的神童,經(jīng)正式試驗之后,證實無誤,即推舉為繼承者。
西藏的達賴喇嘛、班禪喇嘛,外蒙古的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以及漠南蒙古的章嘉,均為歷史上著名的活佛。
格西,藏語「格威喜聯(lián)」的簡稱。意譯作善知識。相當于博士或教授。西藏佛教格魯派的學(xué)制,僧眾循序修學(xué)五部要論(《現(xiàn)觀莊嚴論》、《入中論》、《戒律》、《俱舍》,并于學(xué)程期間,每年冬季兼學(xué)一月《因明論》),學(xué)至《俱舍論》時,由各中部學(xué)院的「堪布」(住持、主持者)量其學(xué)力,而授予「格西」之銜。
九、何謂「上人」?
上人,系對師長或智德兼?zhèn)湔叩淖鸱Q。《釋氏要覽》卷上謂,內(nèi)有智德,外有勝行,在眾人之上者為上人。《大品般若經(jīng)》卷十七〈堅固品〉則載,若菩薩摩訶薩能一心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護持心不散亂,稱為上人!毒S摩經(jīng)》中文殊菩薩稱維摩居士「彼上人者」,即人上人、大人物的意思。在日本,上人一語特用于凈土宗與日蓮宗。
十、何謂「同修」?
同修,指同修凈行的人,共同修行同一法門。有謂戒和同修、同修梵行、同修凈業(yè)、同修禪法、同修止觀、僧俗同修等。
- 第一課、佛
- 第一課、佛的意義
- 第一篇 法身、報身、應(yīng)身
- 第一冊、自序
- 三十七道品 序文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一節(jié) 何謂佛
- 第一課、佛教的真理
- 第二課、如來十號
- 第二課、釋迦牟尼佛 (一)
- 圣典篇 大念處經(jīng)
- 大架構(gòu)篇 二、五根、五力
- 第三課、佛身
- 第一課、律宗(一)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二節(jié) 釋迎牟尼佛
- 第九課、中國四大名山 (一)
- 第一課、修觀對治淫欲
- 第一、二、三課、綜合指要
- 十三、懺法
- 1:佛學(xué)是怎么一回事?
- 第四課、藥師佛
- 編者序言 作者序言
- 練習(xí)1 有意識的呼吸 一 正念觀身
- 第三課、釋迦牟尼佛(二)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三節(jié) 何謂法
- 十五、焰口
- 上座部佛教修學(xué)入門 目錄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三節(jié)、佛教的實質(zhì)
- 第十五課、四攝法 四無量心 四弘誓愿
- 第二篇 受持五戒、八關(guān)齋戒、菩薩戒
- 第三十課、焰口召請文(宋·蘇軾)
- 第八課、四圣諦
- 一一念不生
- 第七課、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
- 第十四課、菩薩十地
- 第十八課、聲聞四果
- 第四課、轉(zhuǎn)輪圣王
- 第十課、修學(xué)佛法的次第
- 第二十六課、悟道詩
- 第九課、十二因緣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二節(jié)、佛陀教導(dǎo)的是什么
- 什么是文字禪?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腳踏實地的付出才會有收獲,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
- 佛教戒律是怎樣產(chǎn)生的?戒律的由來
- 忉利天主是誰?
- 授記有幾種方式?授記的四種類型
- 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佛經(jīng)中的世尊指的是誰?
- 釋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覺性是永恒的、沒煩惱、證佛國
- 皈依后做事還是不順,對佛法心灰意冷,該怎么辦?
- 佛教的經(jīng)變是什么意思?
- 阿彌陀佛圣誕是哪一天?農(nóng)歷十一月十七恭迎彌陀圣誕
- 剛念經(jīng)時聲音響亮且快,后來就沒有了,為什么?
- 以佛心來凈化自己內(nèi)在的妄心
- 嘴笨不會安慰人怎么辦?
- 馬鳴菩薩是誰?馬鳴菩薩的簡介與故事
- 為什么在世間行善的功德勝于極樂百倍?
- 學(xué)會順其自然,在晴天時愛晴,在雨天時愛雨
- 念經(jīng)時可以控制妄念嗎?
- 什么是“五蓋”?菩薩沒有厭怠心
- 趙州和尚是哪個朝代的,哪里人?趙州和尚的簡單介紹
- 什么是莊嚴國土?
- 在家居士怎樣才能讓現(xiàn)在和將來的生活具足幸福安樂?
- 八正道是為人處世乃至成佛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
- 阿逸多菩薩是誰,是彌勒菩薩嗎?
- 佛教說的隨緣是什么意思?隨緣的含義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論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幾種?佛教六種神通的簡單介紹
- 求神不如求己,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經(jīng)時犯困,打盹后又從頭開始念,該怎么辦?
- 人幫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錢的七種結(jié)緣方式
- 殺生、妄語、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無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對親人的病,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心很亂,該怎么辦?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佛教基礎(chǔ)知識
- 心經(jīng)入門
- 佛教名詞
- 佛咒入門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地藏經(jīng)入門
- 怎樣讀懂佛經(jīng)
- 佛教基本教義
- 佛咒簡介
- 楞嚴經(jīng)入門
- 妙法蓮華經(jīng)入門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入門
- 十小咒入門
- 佛教修行及戒律
- 藥師咒入門
- 六字大明咒入門
- 無量壽經(jīng)入門
- 華嚴經(jīng)入門
- 藥師經(jīng)入門
- 阿彌陀經(jīng)入門
- 佛教僧侶與居士及其源流
- 普賢行愿品入門
- 佛經(jīng)簡介
- 虛云法師入門
- 六祖壇經(jīng)入門
- 佛教傳播與發(fā)展
- 楞伽經(jīng)入門
- 圣嚴法師入門
- 宗派簡介
- 凈慧法師入門
- 解深密經(jīng)入門
- 佛經(jīng)入門
- 濟群法師入門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入門
- 法增法師入門
- 昌樂法師《人生是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