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四(13)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四(13)
卯四、依自他苦等非福福辨
又有四種補特伽羅:一、以苦自任不任于他而生非福,謂受外道自苦戒者。二、以苦任他不任于自而生非福,謂隨有一不律儀者。三、以苦俱任而生非福,謂諸國王及祠祀主、馬祠祀等。四、不以苦任于自他而生大福,謂住靜慮者及離諸惡補特伽羅。
「又有四種補特伽羅:一、以苦自任不任于他而生非福,謂受外道自苦戒者」,上一次我講的,不是昨天,上一次講的,就是昨天的上一次講的,「又有四清凈道:一、背惡說法及毗奈耶,二、向善說法及毗奈耶,三、資糧道,四、清凈道」。你們找到這個文了,這個我再解釋一下。
「又有四種清凈道」,四種清凈道,「清凈」就是圣,得了圣道的時候,斷惑證真的時候,叫做「清凈道」,就是有四種方法,有四種法可以成就清凈道。第一個是「背惡說法及毗奈耶」,「背」就是棄舍,棄舍這個惡說法及毗奈耶。這個「惡說法」就是不符合緣起的道理,叫惡說法;這個「毗奈耶」就是律。但這個惡說法,法和律這都是惡說,惡說法、惡說律,就是外道的法和律。這個毗奈耶可以這么解釋!付⑾蛏普f法及毗奈耶」,那這就是佛法了。「向」就是清凈的意思,清凈學習佛教的善說法和律,這么樣解釋。「三、資糧道,四、清凈道」。
「此中最初,謂如有一于外道見及引無義苦切行中,心不愛樂亦不忍可」,這個是解釋那第一個「背惡說法及毗奈耶」!钢^如有一于外道見」,就是那個說法,外道的思想;「及引無義苦切行中」,「無義苦切行」就是無義的苦行。無義的苦行是什么呢?就是外道那些五熱炙身,四方都是火,四面都是火,東西南北都是火,上面是太陽,他在中間受這個熱來炙其身,來烤、來熱他的身體,這是用苦切行;蛘呤遣怀詵|西、不吃飯,或者是一個腳立在那里,或者持雞戒、持牛戒、持狗戒,這些苦切行中,而這個就是那個毗奈耶了,就是所謂戒禁取這一類的事情!感牟粣蹣贰,這就是解釋那個「背」字,「亦不忍可」,這個文這么解釋好一點。
「又有四種補特伽羅:一、以苦自任」,這是第三十七科,一共三十九科,這是第三十七科「補特伽羅諸門差別」,分四科,那現(xiàn)在是第四科!赣钟兴姆N」人,這是四類人,第一種是「以苦自任」,這個「任」這個字,在這里是授予的意思,就是用這個苦給自己吃,給自己受苦,這就叫做「以苦自任」!覆蝗斡谒,他不授予他人的苦惱,他不把這個苦惱給別人,他只給自己。這樣做的人,做了結(jié)果是什么呢?「而生非!梗鸵鸷芏嗖豢蓯鄣目鄲朗虑,這是指誰說的呢?「謂受外道自苦戒者」,就是那個稟受外道,不是佛教里面的,外道自己苦惱自己的那種戒、那種人,就是自己給自己苦吃,就是剛才說的那些受牛狗戒的,或者是五熱炙身的那些人。
「二、以苦任他不任于自」,第二種人就是把這個痛苦的事給別人吃,給別人受苦;「不任于自」,不給自己受苦,這樣做也是會造成了很多的苦惱。這是指誰說的呢?「謂隨有一不律儀者」,這就是說隨那一個人,他就是歡喜做惡事,或者是釣魚,或者是打獵,或者以殺生為職業(yè)的人,或者以偷盜為職業(yè)的人,或者是以淫為職業(yè)的,就是隨有一不律儀的這種人,就是給別人苦頭吃,他自己不受苦。
「三、以苦俱任而生非!,第三個就是自己也受苦,也給別人苦,因此而造成了很多的罪過。這是誰呢?「謂諸國王及祠祀主、馬祠祀等」,國王就是國家最高的領(lǐng)導者,有權(quán)利的人,他有那么多的國土,有那么大的權(quán)利,有那么大的財富,他還不知足,他還是要侵略其他的國家去,于是乎自己也很苦惱,被侵略的也是很苦惱,所以是「以苦俱任」!讣办綮胫鳌,祠祀主這個祠堂里面這些邪知邪見的人,供養(yǎng)鬼神,供養(yǎng)天神,就是殺害豬羊,殺害這些來祭祠鬼神、祭祠天神;這樣做自己也是苦惱,而殺害的眾生也是苦惱。「馬祠祀等」,就在祠堂里面殺這個馬,把這個馬殺掉了來祭祀,這也是一種非福的事情。
「四、不以苦任于自他而生大!,第四種人就是他不拿這個苦惱的事情授予任何人,也不給自己苦吃,也不給他人吃;那么他這種行為「而生大福」,能造成很多有意義的功德。這是什么呢?「謂住靜慮者及離諸惡補特伽羅」,就是安住在色界四靜慮的人,他成功了這種人,他在深山里面住。假設沒生到天上去,在人間的話,在深山里面與世無諍,自己常常入定;雖然生活很簡單,看起來很苦,但是他并不苦,所以他很快樂。如果他若是來到人間教授的話,也會令人少欲知足、修學梵行,也是一種大福德的事情,所以是「不以苦任于自他而生大!!讣半x諸惡補特伽羅」,及人世間遠離一切惡事的人,他不作惡,他能修五戒十善或者種種的功德,這種人也是有意義的,并不是持這些無義苦行,沒有這些事情。那么這是「依自他苦等非福福辨」,這一段。
寅三十八、語業(yè)過失功德差別(分二科) 卯一、舉過失
又略有四種語失:一、不實,二、乖離,三、毀德,四、無義。
這是第三十八科「語業(yè)過失功德差別」,語業(yè)有過失的語業(yè),有功德的語業(yè),是不一樣的。這一科分兩科,第一科是舉這個過失的語業(yè)。
「又略有四種」話、四種語言是有過失的。那四種呢?一是「不實」,就是說謊話。第二是「乖離」,破壞別人的感情,使令別人彼此間變成了冤家,這樣子;說這種語言,當然這是個動機的問題,他自己有一個希圖,需要用妄語來滿足自己的愿望,我說一句謊話,我能占到便宜,我破壞別人的感情,我能得到便宜,所以叫做「乖離」。第三是「毀德」,就是謗毀別人的功德,就是破壞別人,這是說一些暴惡的語言。第四是「無義」,就是他也不屬于前三種,這個就是屬于放逸的語言,放逸的語言沒有真實的意義,而是也有過失的,引起人的放逸。
這四種語言,當然是在身語意這三業(yè)上說,是屬于口業(yè);但是它不能離開意業(yè)的,因為離開了心是沒有事情的,所以也還是由心發(fā)出來的語言。由心發(fā)出來的語言,就是剛才所謂動機了,如果動機有問題,當然就是有過失了。但是我們佛教徒不應該這樣子,不應該為了成就自己的利益去傷害別人,這樣的語言不可以說,不應該這樣說,不應該有這種動機、這種事情。
卯二、例功德
與此相違,當知即是四種語德。
前面是「舉過失」,這是第二「例功德」。就是與前面這四種妄語相違反的,就是不說謊話,也不說離間語,也不說粗惡語,也不說這個雜穢語,說法語,這樣子「即是四種語德」,就是四種語言都是有功德的。一般社會上的人,我感覺到說謊話不算一回事,隨時說謊話。一般沒有什意義的,也不見得對你有傷害,這還是輕微;如果是有意的傷害人,那的確就是不對了。我剛才說過,但是我們佛教徒不應該這樣,這個語言上不要有這些過失,「當知即是四種語」的功「德」。
寅三十九、圣及非圣語言差別(分二科) 卯一、舉非圣(分二科) 辰一、標
又略有四種非圣妄語。
這第三十九科「圣及非圣語言差別」,分兩科,第一科「舉非圣」,先是「標」出來!赣致杂兴姆N」,不是圣人的,這是妄語,圣人是不說妄語;「非圣」那就是凡夫了,凡夫說這個妄語。這是「標」,底下加以解釋,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是「舉見不見」。
辰二、釋(分二科) 巳一、舉見不見
謂于見不見,顛倒而說。
就是凡夫說謊話的時候,一般的常見就是「于見不見,顛倒而說」。他是看見了,但是你問,他說我沒看見,于見顛倒而說;于不見也顛倒而說,他是不見,但是你問他是見不見?他說是見了!就是不是那真實,錯誤地與事實相反地那么樣去說話。這是一種妄語,凡夫的妄語。
巳二、例聞不聞等
于聞不聞,于覺不覺,于知不知,當知亦爾。
這是第二科「例聞不聞等」。對「于聞不聞」也是顛倒而說,「于覺不覺,于知不知,當知亦爾」,這是非圣。底下「例賢圣」。
卯二、例賢圣
與此相違,當知即是賢圣諦語。
「與此相違,當知即是賢圣」的真實語,賢圣的真實語,見就說見,不見就說不見,聞不聞、覺不覺、知不知也是,也是照真實說。這一段文在前面講過,在這里就是順一順文就好了。
子五、五種(分二科) 丑一、結(jié)前正顯
已說四種佛教所應知處,次說五種。
這是第五科,前面已經(jīng)說過了四科,就是用一、二、三、四的數(shù)字來介紹佛法的大意,F(xiàn)在用五的數(shù)字介紹佛法,分兩科,第一科「結(jié)前正顯」,把前面那一段文結(jié)束,正顯現(xiàn)在的五種。
「已說四種佛教所應知」的境界,這以下說「五種」佛教所應知處!敢颜f四種佛教所應知處」,這句話是結(jié)前;「次說五種」,是正顯,這是第一科。第二科是「別廣宣說」,分二十科,用五個數(shù)字來表示佛法,分二十科,第一科是「雜染清凈行聚差別」。分兩科,第一科「于有取蘊」。
丑二、別廣宣說(分二十科) 寅一、雜染清凈行聚差別(分二科)
卯一、于有取蘊
謂有五種諸欲貪品粗重隨逐流轉(zhuǎn)雜染所攝行聚。一、所依所緣自性行聚,二、能領(lǐng)納自性行聚,三、能分別言說分位取諸法相自性行聚,四、能作用自性行聚,五、能了別自性行聚。
這個「有取蘊」,「取」就是煩惱,有煩惱的五蘊,就是這個五蘊色受想行識,五蘊是有煩惱的,那么這就是凡夫的五蘊。圣人就是無取蘊,沒有煩惱的蘊。凡夫的這個五蘊也是由煩惱而引生的,引生出來五蘊之后,又發(fā)出來煩惱,所以叫做「有取蘊」。這底下是「于有取蘊」,看「于有取蘊」是怎么講的。
「謂有五種諸欲貪品」,這是說有五種法,這五種法是什呢?「諸欲貪品」,是各式各樣的欲。這個「欲貪」是于欲有貪,這個「貪」者愛也,愛著這個欲叫做「欲貪」!钙贰拐哳愐玻褪菍儆谶@一類的煩惱。是「粗重隨逐」,這個欲貪屬于活動,就是你內(nèi)心里面有這個貪愛心出現(xiàn),叫做「欲貪」;「粗重」是這個欲貪煩惱的種子。說這個人是有欲心的人,但現(xiàn)在他沒有欲心,現(xiàn)在他的心里面還是清凈,但是他有欲貪的種子,叫做「麤重」。
這個粗重的種子「隨逐流轉(zhuǎn)」,這個種子,從久遠以來就有這個種子的,種子一直隨逐這個人,從無始劫以來就一直隨逐到現(xiàn)在。他時常出來活動,那心里面就有欲貪了,活動了以后又造成了這個欲貪種子的力量,是「隨逐」!噶鬓D(zhuǎn)」是相續(xù)下來,或者來到人間,人間也可能各式各樣的人,也可能是中國人,或者是外國人,各式各樣的人,或者跑到三惡道去,或者跑到天上去;但是這個欲貪的種子總是隨逐你不舍,不和你分離,你到那去都隨著你。
「雜染所攝」,這個欲貪,不管是欲貪的現(xiàn)行也好,種子也好,都是不清凈的,屬于這一類的。你對于這個五蘊里面,這五法里面有這樣的東西隨逐你。「行聚」,這個「行」就是活動,就是一切有為法。而這「聚」不是孤獨的,都是一堆一堆的,色法也是一大堆;受,你這感覺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苦樂憂喜舍的感覺也是一大堆,憂、喜、舍都是受;想也是一大堆;行也是一大堆;識也是一大堆。所有的法都不是單獨的,都是一堆一堆的,所以叫做「聚」。這五種法,是屬于「諸欲貪品粗重隨逐流轉(zhuǎn)雜染所攝行聚」的五法。這是標出來,標出來這「有取蘊」的大意,這底下就列出來究竟那五法呢?
「一、所依所緣自性行聚」,這個「所依」就是我們的前五根,這個「所依所緣自性行聚」是色法!付、能領(lǐng)納自性行聚」是受,一條一條就是色受想行識五法。屬于色法來說,「所依」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所緣」就是色、聲、香、味、觸,這也是色法。聲音也是屬于色法的,因為色法的振動才發(fā)出來聲音,也是色法。所依的根的色法,所緣的境界的色法,這兩種色法是「自性行聚」,就是屬于它本身的境界。眼它本身的情況,耳、鼻、舌、身它本身的情況,這個「自性」就是它本身的意思,這也是屬于有為的,也是「聚」。這是第一說到色蘊。
「二、能領(lǐng)納自性行聚」,能領(lǐng)納就是受,境界出現(xiàn)的時候,眼識和色境相接觸的時候就有識,就是根、境、識這三個一和合就有受,就會感覺到是苦、是樂、是受,苦樂憂喜舍這種感覺!改茴I(lǐng)納」,他有這種功能能領(lǐng)納。你若沒有識就不行了,他就沒有苦樂憂喜舍的受。「自性行聚」,這個受本身的這個有為的境界,這也是一大聚。
「三、能分別言說分位」,這是想,這個想它有兩個作用:一個是「能分別」,一個能「言說」。這個根境識一接觸的時候,他心里面就會想,這個分別就是想,就是會思惟這是怎么回事,取它的各式各樣的相貌情況,去加以觀察、加以思惟,那么叫做「分別」;「言說」,又能說出來話,用語言表達出來他內(nèi)心所想的,這兩件事。「分位」就是所想的也是有分位的,所說的話也是有分位的,不是一籠統(tǒng)的那樣子,其中有各式各樣微細情況差別的,所以叫「分位」,這是想。
「取諸法相自性行聚」,這還是這個想,能分別言說,由內(nèi)心的分別所以能發(fā)出言說來,這是一種;第二種是「取諸法相」,其實這個「取諸法相」和那個「分別」有相通的意思。這個「取」也可以說是拿到,拿到諸法相貌的情況,這個是心法,這個是色法,心是屬于什么,色法又屬于什么,各式各樣的相貌,這樣的「自性」行相,這都是想的自性的一個「行聚」,這種境界。那么這是想的相貌的情況。
「四、能作用自性行聚」,這就是五蘊里面的行蘊,行蘊。前面「能領(lǐng)納自性行聚」,這是苦樂的領(lǐng)納,苦樂憂喜舍的領(lǐng)納;第三個「能分別言說分位取諸法相自性行聚」,這是認識,認識境界的相貌;現(xiàn)在這第四個就是采取行動了,能發(fā)生出來行動的作用,或者是來保護自己,或者去破壞別人,或者利益他人,各式各樣的作用,這一類的活動,「自性行聚」,這是屬于行蘊。
「五、能了別自性行聚」,這是第五種,就是識蘊,識蘊是能了別,能了別一切境界的相貌。前面受、想、行是屬于心所法,能了別是心王,心王和心所是合作的,都有了別性。但是心王是主,其他心所法等于是幫助它做事情的一種情況,幫助心王做事情的一種功能。「能了別自性」,這了別本身的情況,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它也是一聚一聚的,不是單獨的,心王它一動也是一大堆的事情。所以這個「聚」、集聚,所以這正是說這個就是五蘊。這五法里面是「諸欲貪品粗重隨逐流轉(zhuǎn)雜染所攝行聚」,是這么一個境界。這是「于有取蘊」是這樣情況,底下。
卯二、例無取蘊
此五相違,當知即是離欲貪品粗重還滅清凈所攝自性行聚。
這第二科「例無取蘊」,沒有煩惱的蘊;就是前面這五蘊和它相違反的,不是「諸欲貪品粗重隨逐流轉(zhuǎn)雜染所攝行聚」,不是了。
「當知即是離欲貪品」,它沒有欲貪品。這樣說這個「欲貪品」,應該不只是欲界的煩惱,色界、無色界的煩惱也在內(nèi)。離了欲貪品,離了粗重,而能因為戒定慧的修學成功了,就是回到諸法寂滅相這里來,它那個無分別智,或者是有分別的智慧,都是清凈的,沒有煩惱的雜染,這樣所攝的「自性行聚」!杆鶖z」的也是色受想行識五蘊,也是聚集的。那么這就是圣人的境界,這要到阿羅漢果以上才可以,才有這種無漏的五蘊,才出現(xiàn)的。
寅二、受用欲者所愛境別(分二科) 卯一、標列五欲
又有五種受用欲者所愛境界,諸樂欲者,常所追求,常所受用;諸背欲者,恒正觀察,謂色聲香味觸。
這底下第二科,前面是第一科「雜染清凈行聚差別」,現(xiàn)在第二科「受用欲者所愛境別」,這受用五欲樂的,在欲里面生活的人,他所愛的境界有什么不同呢?分兩科,第一科是「標列」這個「五欲」。
「又有五種受用欲者所愛境界」,受用欲的這一類的人,他所愛的境界有五種!钢T樂欲者,常所追求」,這歡喜欲的生活的人,常是這樣去追求這個欲的,沒有我要追求,有了就要受用,那么已經(jīng)有了還不足,還要繼續(xù)追求,還要加多一點,所以「常所追求,常所受用」。
「諸背欲者,恒正觀察」,但是也不全都是受用欲者,還有棄舍欲的人。棄舍欲的人,就是「背欲者」!负阏^察」,他為什能夠棄舍這個欲?他就是要有智慧,能夠有深入的、正確的觀察欲是苦,所以他能放下這個欲,能「背欲」。這個五種是什么呢?「謂色聲香味觸」,就是如意的色聲香味觸,是所追求的境界。
這一段是標,「標列五欲」;底下第二科「配釋四愛」,分兩科,第一科是「標」。
卯二、配釋四愛(分二科) 辰一、標
當知此中,依所追求、所尋思、所染著事,有四種愛樂。
「當知此」色聲香味觸里面,「依所追求」的色聲香味觸,「所尋思」的色聲香味觸。這個「追求」是在未來,追求就是還沒出現(xiàn),沒出現(xiàn)我要追求它,使令它出現(xiàn),所以它還在未來,追求是還在未來;「所尋思」是已經(jīng)過去了,我過去享受到的五欲,雖然是過去了,心里面還在尋思、還在憶念!杆局隆故乾F(xiàn)在,現(xiàn)在成就的五欲,時時愛著這五欲的事。此中「依所追求」是未來,「所尋思」是過去,「所染著」是現(xiàn)在,從這三方面來觀察有四種愛樂的不同。底下第二科是「配」。
辰二、配
謂未來所愛樂事,即所追求;過去所愛樂事,即所尋思;現(xiàn)在所愛樂事,即所染著,此復二種:一、所愛樂事,二、從彼所生所愛樂受。
謂未來所愛樂的事,即是所追求的;過去所愛樂的事,即是所尋思的;現(xiàn)在所愛樂的事,即是所染著的,那么這是三種。但是「現(xiàn)在所愛樂事」有兩種,「此復二種:一、所愛樂事」,就是色聲香味觸;「二、從彼所生所愛樂受」,從這個色聲香味觸這個事上面,引發(fā)出來的愛樂的樂受,所愛的樂受,如意的覺受,所以加起來就是四種了。
寅三、愛非愛業(yè)異熟差別
又有五種有情,所得受愛非愛業(yè)果異熟自體。謂天、人、那落迦、傍生、鬼趣。
這是第三科,前面是第一科、第二科,現(xiàn)在第三科「愛非愛業(yè)異熟差別」,有愛業(yè)異熟、非愛業(yè)異熟。
「又有五種有情」,就是五種眾生,他們所得到的受,這個「受」其實就是果報,但是這個受有差別,有「愛」業(yè)果異熟、有「非愛」業(yè)果異熟,有可愛的。因為這個果是業(yè)所得,所以加了「業(yè)」字。這個「異熟」,就說這個果不是一下子就熟了,逐漸逐漸成熟的,所以叫做「異熟」!缸泽w」,就是這個果報的自體。一共有五種,「謂天、人、那落迦、傍生、鬼趣」,就是天、人,那是屬于愛業(yè)果異熟;那落迦是地獄、傍生、鬼趣這三種,是非愛業(yè)果異熟,加起來就是五種。
寅四、失利養(yǎng)等因行差別
又有五種失利養(yǎng)因行,亦是背涅槃因行。謂若于是處受用利養(yǎng),若從彼得,若所得物,若所為得,若如是得,于此諸處心生吝惜。
「又有五種失利養(yǎng)因行,亦是背涅槃因行」,這是第四科「失利養(yǎng)等因行差別」!甘ЮB(yǎng)因行」,就是你有這樣的因行,就失掉了利養(yǎng),這樣意思;因為你有這樣的行為,你就失掉了利養(yǎng)!咐咕褪秦敻,「養(yǎng)」就是你生活所需,來資養(yǎng)你的生命,簡單說就是財富。失掉了財富的一個原因,就是你有這樣的一個行為,使令你應該得的沒得到。
「亦是背涅槃因行」,而這種「失利養(yǎng)因行」,同時也是「背涅槃因行」,就是不能得涅槃了。你用這個「因行」,本來是應該得涅槃,但是也不能得了,就是這樣。這樣就是兩種利益都失掉了,因為你有這個行為,世間的利養(yǎng)失掉了,出世間的涅槃也得不到了,兩種功德,這兩種事都失掉了。這是標出來這個過失的,你這樣做有這樣的過失!钢^若于是處受用利養(yǎng)」,這底下列出來什么是「失利養(yǎng)因行」?什么是「背涅槃因行」?這底下標出來。
「謂若于是處受用利養(yǎng)」,就是這個人在這個地方,他能夠受用他的利養(yǎng),就是他能得到,能得到財富!溉魪谋说谩梗羰菑哪莻人,或是那一家得到利養(yǎng)!甘翘帯,是處。「若從彼得」,是那個家,或者是約所得的利養(yǎng)的財物。「若所為得」,因為什能得到利養(yǎng)呢?就是「所為得」,為你有這樣的一個原因,你就能得到這個利養(yǎng),那叫做「所為得」!溉羧缡堑谩,這地方有解釋,或是屬于佛法這一方面的,這下文有解釋,就是你通達佛法,通達佛法的勝義怎么怎么地。
「于此諸處心生吝惜」,就是前面這多的地方,你心里面吝惜,心里面就是不歡喜別人去得到,就是我得到,別人不可以,叫做「心生吝惜」。這個《披尋記》解釋很詳細,我們看他的文。
《披尋記》五一三頁:
又有五種失利養(yǎng)因行等者:《成實論》中〈雜煩惱品〉說有五慳:謂住處慳、家慳、施慳、稱贊慳、法慳。此中五種,如次應知。彼云住處慳者:獨我住此,不用余人,即此所說若于是處受用利養(yǎng)。彼云家慳者:獨我出入此家,不用余人,設有余人,我于中勝;即此所說若從彼得。彼云施慳者:我于此中獨得布施,勿與余人,設有余人,勿令過我;即此所說若所得物。彼云稱贊慳者:獨稱贊我,勿稱贊余人,設贊余人,亦勿令勝我,即此所說若所為得。彼云法慳者:獨我知十二部經(jīng)義,又知深義,密而不說;即此所說若如是得。彼論又云:此人墮餓鬼等諸惡處生。是故此說失利養(yǎng)因行。又云:此人于解脫中終無有分。所以者何?是人于共有法尚不能舍,何況能舍自五陰耶?是故此說亦是背涅槃因行。
「又有五種失利養(yǎng)因行等者:《成實論》中〈雜煩惱品〉說有五慳」,就是《成實論》,不是《成唯識論》,就叫做《成實論》,是鳩摩羅什法師翻的,其中有一品叫做(雜煩惱品),就是不是解釋一種煩惱,解釋了很多的煩惱,所以叫(雜煩惱品)!刚f有五慳」,說這個人有五種慳吝。那五種呢?就是「住處慳、家慳、施慳、稱贊慳、法慳」,這五種!复酥形宸N,如次應知」,這里面也就是說這五慳,也如《成唯識論》(應是成實論)那五慳的次第,就可以明白了。這底下就配合著解釋。
「彼云住處慳者」,彼《成實論?雜煩惱品》上說:「住處慳者:謂獨我住此,不用余人」,這個地方就是我在這住,別的人不要來這住。「即此所說若于是處受用利養(yǎng)」,《成實論》上說這個住處慳這句話,也就是這里文所說的,「若于是處受用利養(yǎng)」,心生吝惜的意思。這是住處慳。
「彼云家慳者」,彼《成實論》雜煩惱品說的家慳者,是「獨我出入此家」,我在這一家出入,「不用余人,設有余人,我于中勝」,我是最殊勝的,「即此所說若從彼得」就是這一句話,這一句話就是叫做「家慳」。
「彼云施慳者」,《成實論》上說施慳怎么講呢?「我于此中,獨得布施,勿與余人」,我不要給別的人,「設有余人,勿令過我」,給我多一點,給別人少一點,就像這樣子,「勿令過我」!讣创怂f若所得物」這句話的意思。那么這叫做「施慳」。
「彼云稱贊慳者:獨稱贊我,勿稱贊余人」,這稱贊慳。就是要贊嘆我才可以,不要贊嘆別的人,「設贊余人,亦勿令勝我;即此所說若所為得」,「所為得」就是因為一贊嘆,這個人就有名望了,因為有這個名聞而得到利養(yǎng),這是「所為得」。
「彼云法慳者:獨我知十二部經(jīng)」的道理,「又知深義,密而不說」,我都要隱密起來不向你說!讣创怂f若如是得」,這是吝法,這是法慳。「彼論又云」,彼這個《成實論》上又說:「此人墮餓鬼等諸惡處生」,這個人有這個五慳,這個人將來會到那去呢?就是墮落到餓鬼道去,「等」也可能到畜生道、地獄道,也可能的,「諸惡處生」!甘枪蚀苏f失利養(yǎng)因行」,所以這失掉了利養(yǎng)因行,人的資格都沒有了。
「又云:此人于解脫中終無有分」,那《成實論》又說,這個人他在圣道的解脫里面,他沒有他的分了。「所以者何?是人于共有法尚不能舍」,這個人在「共有法」,這個地方、這個施主,或者財物,大家都可以受用,那位施主他誰都可以結(jié)緣的,不是你私有的,這是「共有法」。「共有法尚不能舍」,他都不能夠發(fā)心,大家都可以受用,他都不能布施。「何況能舍自五陰」?何況能棄舍自己的五蘊,觀察五蘊是無我、無我所呢?更是不能了!甘枪蚀苏f亦是背涅槃因行」,所以這個人也不能得圣道了。這是第四科「失利養(yǎng)等因行差別」。
寅五、毀戒聞等諸法差別(分二科) 卯一、標
這是第五科「毀戒聞等」,也破壞了戒,也破壞了多聞諸法的這些差別相。分兩科,第一科是「標」。
「又有五法」使令修行的人,他一開始破壞了自己清凈的戒,又破壞了他的多聞,就是修學佛法、聽聞佛法都被破壞了,破壞了這兩件事。這兩件事破壞了以后,「后虧止觀善軛」,不能持了凈戒,也不能多聞,那當然也不能修止觀了。要有戒你才能修止,要能多聞才能修觀,止觀是由凈戒和多聞來的,凈戒、多聞是止觀的基礎,這個基礎破壞了,止觀也就沒有了。
「善軛」,這個止觀是善軛。昨天講的那個是苦軛,是軛;現(xiàn)在這個止觀是善軛。這個「軛」是表示,你愿意這樣修行的時候,就是一直地精進不棄舍,這樣努力修行的意思,所以叫做「軛」。就像那個馬在車轅里面套住了,它不能解脫。說我們發(fā)心修學圣道以后,就是永久一直這樣修行,所以叫做「軛」。
卯二、釋(分二科) 辰一、毀凈戒
謂于諸欲中心生愛染,于能覺發(fā)憶念教授教誡者所心生瞋恚,未受尸羅令其不受,雖先受得后令棄舍,或使穿穴。
「謂于諸欲中心生愛染」,前面是「標」,標出來有這五法的過失。這底下就解釋,加以解釋,第一科先說「毀凈戒」。
「謂于諸欲中心生愛染」,這個修行人在這個色聲香味觸的欲中,心里面有了愛染心,有這種不清凈心了!赣谀苡X發(fā)憶念教授教誡者所心生瞋!,心生欲染這是貪欲,這就是說五蓋,這是貪欲蓋。底下說這個瞋恚蓋,瞋恚蓋是什呢?「于能覺發(fā)」,就是能覺知道你有愛染心的那個人,「于能覺發(fā)憶念」,你自己有了愛染心以后還不能覺悟,趕快要恢復清凈還不能,不能而這個善知識能夠讓你憶念圣道,不要憶念愛染!赣谀苡X發(fā)憶念」,就是能覺悟你,你那個善知識能覺悟你,能發(fā)動你的正憶念!附淌诮陶]者」,教授你佛法的善知識,教誡你不要做惡事。這個善知識「所」,這個善知識那個地方。他若這樣對你教授教誡的時候,「心生瞋!梗睦锊桓吲d,心里憤怒了,這是瞋恚蓋,這第二蓋。
「未受尸羅令其不受,雖先受得后令棄舍,或使穿穴」。那么這個人生了瞋恚不接受教導,那怎么辦呢?那這個善知識就是「未受尸羅令其不受」,就是這個修行人退了道心,因為他沒有受戒,這個善知識就不準他受戒。「雖先受得」,說以前受過戒,受過大戒,「后令棄舍」,他若不覺悟的話,就叫他舍戒,是這樣意思!富蚴勾┭ā,這個令他棄舍,或者是使令他穿穴,這句話是叫他去穿了穴,這樣子。
辰二、毀多聞
耽著惛睡,恒不寂靜,染污追悔,常懷疑惑,于所聞法不能領(lǐng)受,雖初領(lǐng)受尋即忘失,雖不忘失不證決定。
前面是兩個蓋,貪欲蓋、瞋恚蓋。這底下第二「毀多聞」,那么貪欲蓋、瞋恚蓋破壞了戒。這底下「毀多聞」。
「耽著惛睡」,這個修行人就歡喜睡覺,本來這時候應該吃飯,吃飯都不吃了,要去睡覺,「耽著惛睡」;一個惛沈,一個睡眠,「耽著惛睡」,這就是惛沈睡眠蓋!负悴患澎o,染污追悔」,這是第四個蓋,這就是掉舉惡作這兩個蓋!负悴患澎o」,就是心里面掉動,心老是動,想這些放逸的事情,這些染污的事情,「恒不寂靜」。「染污追悔」,「追悔」也屬于善、也屬于惡,通于善也通于惡。在這里就是我以前,我應該不要那么早出家,就是后悔,出家后悔了。哎呀!我那么年輕就出家,你看就錯誤了機會。這是「悔」,后悔自己作善,后悔自己沒有作惡,我那時作惡事最好,所以是染污的追悔,后悔。這是第四個蓋,就是掉舉惡作蓋。
「常懷疑惑」,就是出家修行,修學圣道,是有圣道嗎?有佛菩薩嗎?對這些事情都有疑惑,對三寶有疑惑,「常懷疑惑」。「于所聞法不能領(lǐng)受」,這前面說這三個蓋,惛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常懷疑惑」是疑蓋,這三個蓋。有了這三個蓋,「于所聞法不能領(lǐng)受」,善知識講解佛法的時候,他不能領(lǐng)受,不入其心!鸽m初領(lǐng)受尋即忘失」,雖然他當初這個蓋沒有現(xiàn)前的時候,他還是能領(lǐng)受,聽聞佛法聽到心里面去,但是現(xiàn)在又忘掉了,「尋即忘失」,很快就失掉了,忘掉了!鸽m不忘失不證決定」,或者是他沒有忘失,但是也不能決定,對佛法的信心還是不具足,還是不能決定,還是疑惑,這樣子就是破壞了「多聞」,是這樣子。
寅六、二種下分諸結(jié)差別(分二科) 卯一、明下分
又有二種下分:謂見道是修道下分,欲界是色無色界下分。
這底下第六科,前面是第五科。這是第六科「二種下分諸結(jié)差別」,分兩科,第一科「明下分」。
「又有二種下分」,這個「下」的這一部分有兩種不同。「謂見道是修道下分」,這是一種。前面是說善根不強、業(yè)障現(xiàn)前的人,這底下說修行有成功的人,成功的人有見道、有修道的不同。這個見道是初果圣人,初得無生法忍的人,他是在修道的以下,修道的境界是更高了,見道是低,修道是更高尚的境界。所以見道是修道的下分,這是一分!赣缡巧珶o色界下分」,在三界來說,這眾生居住的地方來說,這個欲界是色界無色界以下的境界,色界無色界在欲界以上,更高尚的境界,就是兩種下分。
卯二、顯諸結(jié)(分二科) 辰一、標
約此二種下分,說五下分結(jié)。
這底下第二科「顯諸結(jié)」,「顯諸結(jié)」分兩科,第一科是「標」!讣s此二種下分,說五下分結(jié)」,約前面這一個見道是修道下分,欲界是色無色界下分,約這兩種下分來說明這五種煩惱,這五種煩惱都是屬于下分的。
辰二、辨
依初下分,說薩迦耶見、戒禁取、疑;依第二下分,說貪欲、瞋恚。
「依初下分,說薩迦耶見、戒禁取、疑」,第二科就是「辨」,辨是說明。依頭一個下分就是見道和修道,見道是修道的下分來說薩迦耶見、戒禁取、疑。這個結(jié)就是煩惱,第一個煩惱就是「薩迦耶見」,執(zhí)著我、我所,執(zhí)著色受想行識里面有個我,有我就有我所,有這種煩惱,這是一個染污的。因為執(zhí)著有我,他就會發(fā)出來染污的煩惱,所以薩迦耶見是染污的。
執(zhí)著有一個我,這樣講當然是沒有講錯,執(zhí)著有我。但是應該更明白一點說,我們的身體是剎那剎那的生滅變化,我們這個身體是有老病死的,我們身體是要老、要病、要死。但是這個我沒有剎那生滅,也沒有老病死,這個身體死了,但是我沒有死,我還是常住不壞的。這個我不死,身體死了我到那去呢?我可能到天上去,也可能到三惡道去,繼續(xù)去受果報。但是這個我是什么呢?是執(zhí)著的我,并不是真實有這么個我,是虛妄分別心執(zhí)著有一個我,是這樣子。那么這叫做「薩迦耶見」。
「戒禁取」,就是外道所持的這些牛狗戒、五熱炙身這些事情。這個「戒禁」,就持這條戒,你不可以違犯,這叫「戒禁」;「取」是執(zhí)著、愛著這個戒。說這樣做,將來會生天,會怎么怎么地…,取著戒禁取。乃至修禪定也屬于這一個,不是佛教徒,非佛教徒修襌定認為可以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就是得涅槃了,也是屬于戒禁取的。這個「疑」,剛才說過,就是對于佛教的苦集滅道、圣道疑惑,沒有信心不決定。這三種煩惱,「依初下分」,就是見道的時候,見道的人斷這三種煩惱。你若沒有斷,這三種煩惱障礙你見道,這個意思。怎么障礙你的見道呢?
「薩迦耶見」是執(zhí)著這個生命體里面是有我的,障礙你見道,你若執(zhí)著這個色受想行識里面有一個常恒住不變異的我,你就不能修無我觀,你無我觀就不能修;因為他執(zhí)著這身體有個我,所以不可能修無我觀。以前初開始,我初出家的時候聽《四教儀集注》,聽那法師講《四教儀集注》,就是講這個,只是講那句話,但是我不懂,什么叫做障道?不明白,F(xiàn)在可以這么講,你若執(zhí)著有個我,執(zhí)著色受想行識有個我,那就不能修無我觀了。有我和無我是相沖突的,不能并存的,就不能修學佛法了,不能修學圣道,障礙你修學圣道,「薩迦耶見」。
「戒禁取」,這個煩惱就是跑到外道里面去了,佛法以外,去相信外道,去修學外道去了。所以薩迦耶見障礙你修學圣道,不能發(fā)起圣道;第二個就是跑到外道里面去;第三個「疑」,就算是來到佛法里面來,對佛教沒有信心,是嗎?是這樣子嗎?所以這三個都有障道的作用,可是若見道的時候,這三種煩惱都消滅了,就都消滅了。對于佛法的學習,這些事情,你若不學習《阿毗達磨論》,就是把這文順一順,薩迦耶見就是我我所見,戒禁取就是外道的戒,疑惑種種,就這樣講,不行!你還是迷迷糊糊。你若讀《阿毗達磨論》、《大毗婆娑論》,或者是《俱舍論》、《順正理論》,讀這個《阿含經(jīng)》讀一讀,才明白這些名詞的本意,才能明白。明白了以后,你思想里面有這樣的思想以后,再接觸到不同思想的時候,你就有點敏感,你心里面立刻就知道這地方有問題;但是我們?nèi)魧W習的時候,迷迷糊糊的,反正只是把文字過去了,沒有明白那個真義,你就不知道那件事那里有問題,不知道。
南傳佛教學者和北傳佛教學者接觸的時候,大家在互相介紹佛法的時候就有問題,思想就有問題,思想問題的結(jié)果,南傳佛教就說我們是大乘非佛說。這事是那樣,他們說我們大乘佛法是非佛說,也不是沒有根據(jù)的,也是有個理由說出來的。而我自己這么想,我們不管你是那個學派大乘佛法的學者,你對佛法馬馬虎虎學一點,你不能夠否認,你不能同南傳學者來辯論這件事情,不能辯論。最多你自己的信心沒有動搖,就算你不錯了,只此而已,你不能反駁他,你說不出來,你不知怎么回事。
但是我這又提到印順老法師,但是印順老法師可不是,印順老法師能保護了中國的大乘佛教,能夠否認南傳佛教這句話,他說出個理由來,會說出一個理由來。我想我們中國佛教的傳統(tǒng)佛教學者,不高興印順老法師的思想,你不高興歸你不高興,但是也不是今天了,我看至少前十幾年就開始了,中國佛教、北傳佛教受到南傳佛教,我們不說是侵略,不是說侵略,就是受到他們的,可以說是動搖了一下。他對北傳佛教的批評,北傳佛教的學者,我看大多數(shù)人對于教義的學習都不夠,都受到他的動搖,動搖了。但是你若是能夠注意去讀印順老法師的書,這大乘佛法的信心,佛法的信心還能建立起來。也有的人把印順老法師的書都藏起來,不教它流通,我都知道這種事,不可以擺出來的。當然也有人也有其他的原因,我的著作放在上面,印順老法師的書放到邊上去,也有這種情形,那就是另一回事。
我說這一段話的意思,對于佛法的學習,馬馬虎虎的學習,你不會有這種感覺。人家說大乘非佛說,你還不知怎么回事。你若清清楚楚的學習,那就不同,你立刻就明白怎么回事。當然也有人學習印老的思想,反倒是說大乘非佛說了,這種人也是有。但是我看印老的書,反倒認為他有保護大乘佛教的作用,我的想法是這樣子。當然也可能有第三種想法,第三種、第四種、第五種的想法也可能的。
這是說薩迦耶見和戒禁取見和疑,這個薩迦耶見這個地方是有點事情。我們?nèi)绻欢?a href="/remen/dujing.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讀經(jīng)論,那些經(jīng)論我都不讀,那些話我都不愿意,我就歡喜學個祖師禪,那也好,你愿意這樣就這樣,也是可以。但是佛法的真義,我看你做夢還沒夢到,若我看。因為你沒有學習佛法,你憑什么能知道佛法的真義呢?憑什么能知道呢?不可能會知道。你沒學過就是不知道,除非你是辟支佛。但是若按辟支佛的道理來說,沒有佛,也沒有佛法的世界,也不需要有書本,他就知道觀察這無常的境界,他能覺悟圣道,那也是和佛說的法是相契合的,那和現(xiàn)在的這些學習祖師禪的人還不同。所以還不能拿辟支佛來證明我學的佛法是對的,還不能這么講。但是這話不是說,我的就是對的,你的就是不對,不是這個意思。你就把成見放下來,好好的學習學習佛法,自然你會明白這件事,不是這樣意思。所以注意「薩迦耶見」這個地方是有事情的。
這個五下分結(jié)就是薩迦耶見、戒禁取、疑,這下面還有個貪、瞋,這是五下分結(jié)。但是在這個十使,薩迦耶見這是一個,還有一個邊見,還有個見取見;這個邊見這里沒有說,邊見沒有說,見取也沒有說,邪見也沒說,這三個見沒有講。三個沒有講,在《俱舍論》上的解釋,這薩迦耶見就包括了邊見,邊見就是你若執(zhí)著有我時候,執(zhí)著這個生命體里面,這個老病死的臭皮囊里面有一個常恒住的有我,這個身體里面有個我;不是說是說話,我怎么地,你怎么地,不是說話那個意思,是要觀察這句話里面表達的意義。這身體里面有個我,這個我在時間上來說是怎么情形呢?是常住的呢?是不常住的呢?這就是邊見。常是一邊,不常就是無常,就是斷;常是一邊,斷是一邊,這就是邊見。這個我是常住的,是中斷了,人若死了就沒有了;就是一個常見,一個斷見。所以有這個薩迦耶見,也就包括了邊見在內(nèi),這樣意思,這個薩迦耶見。
這個「戒禁取見」里邊,也就包括那個見取見。見取就是外道他的思想,他執(zhí)著是色界的四襌就是涅槃,他有這樣子見解的話,他認為這個見解是非常好的,叫做見取見,這樣意思。他執(zhí)著這個牛狗戒這樣子,將來就能生天,認為這個見解非常好,那么這個見取。而這個戒取見就是實行這件事,修行這件事,所以這個戒取見和見取見不同,但是他們可以互相有關(guān)系,所以就包含在戒禁取里面了,是這樣意思。這個「疑」呢?其中也有邪見,把邪見也包括在里面,就是不承認有因果報應,叫做邪見。這樣說薩迦邪見、戒禁取見、疑就把那三個見也包括在里面了,是這樣意思。這是依第一個下分說這三種見,你若斷除去這三種見,你就得見道了,這樣意思。
「依第二下分,說貪欲、瞋!,就是欲界是色界下分。那樣就是上界:色界、無色界來說,色界、無色界他們是沒有瞋恚的,他們也沒有欲的貪。欲界的欲,上界的人他們不稀罕,他們棄舍那個欲,唯有欲界的人愛著這個欲,而且還發(fā)脾氣很厲害,這叫瞋恚。這樣子初果是斷了薩迦耶見、戒禁取見、疑,斷除這三種見,也就把那幾個見也斷了。等到二果、三果就把貪欲、瞋恚也斷了,那就得了三果。所以三果圣人,初果、二果、三果是斷五下分結(jié),把五下分結(jié)斷了,那么就生到色界天去了。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四(12)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四(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