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論記 第四十七卷
瑜伽論記 第四十七卷
釋遁倫集撰
論本第九十四
大文第三。解觸為緣等。先頌列十門。一觸緣。二見圓滿。三實。四解。五不愛樂。六法住智。七精進。八生處等中有二復次也。長行釋中。初解觸緣大意。因觸生受既現可得。何須妄計自作苦樂及他作等。二解見圓滿。若有棄舍無因惡因于五因中得正見名見滿下。以三緣來釋見滿。謂一于正法及毗奈耶不可轉故。二亦得名為成正直見。由于涅槃意樂凈故。三亦名成就于佛證凈。于所知境智清凈故。由此三緣如其次第名于正法趣向者。是初親近。第二及與正證。第三次第配前三緣。云何已下方釋五因。一惡趣因。即三惡業(yè)及不善根。即貪嗔癡。五清凈因謂諦緣起者。即能緣智為清凈因。第三解實門。景師合二復次。為第三實解門。今但不依。達師云。問何故實境門中不說識及名色耶。答說在所說中。厭斷界離欲者。無欲界滅界。名句文身名為法界者。一從最清凈法界流故。從因亦名法界。二依此修能證法界。從果亦名法界。三詮法界亦名法界。復以如是差別已下。解有為差別之名義也。第四解解門。景師云。有異門記別者至無一疑惑者。意有所為名有異門。無異門記者。謂作是記我生已盡等更無異兼。智記別者。云何知見。彼生已盡下。答便記別言生緣盡故彼生已盡。又即已下。因解第六別記別。謂即記別彼因緣有者。即有緣生。又復記別彼生因緣因緣諸取者。取緣有也。又復記別此諸取相如實知故如實見故令取無有者。別記斷取也。卻解第五忍記已。方解第四斷記別。一切貪愛因緣皆盡。此斷記別即別記別。別記貪斷。故此總記別當知略由三種行相謂佛所說諸結我皆無有名初總記。第二總記一切惡不善法不漏于心。第三自無一切憍慢。達師云。有異門記別者。如別時意樂等。我于今者無一疑惑者。非但聽聞即得無疑。故云有異門。又即于別記者已下。因智記別便越釋第六別記彼因緣有者。前智記別中云生緣盡故。言生緣者有支也。今此云生支家因緣者。所謂有支故云因緣者也。又復記彼生因緣因緣諸取者。又復推尋有支家因緣者。所謂取支也。此即因緣宗因緣。故云因緣因緣也。上來明起作分觀。又復記別此諸取相已下。明還滅觀?傆泟e者。卻釋第五總記別。還牒智記別文也。斷記別者。更卻釋第四斷記別。第五解不愛樂。初總標列愛樂不愛樂。后問答釋。第六解法住智及涅槃智。是見道已前法住智。是觀四諦。不同小論。言四圓滿者。如下當辨。第七解精進門。先辨觀六圓滿能發(fā)精進。后明由四種相名善說法。前中。初總舉征列。后能別釋。于中有二。初釋六種圓滿之相。后明諸聰慧者勤精進住。于中復二。先辨精進修行。第二懈怠精進相對以辨得失。就明精進勝利中。先對前總舉二利。此精進者下。第二隨難解釋即開三章。下次第解。前二可解。辨俱義中。先問次答。答中有二。一自義。二他義。中有四句。第四句即于前三句隨逐無斷。故云大修廣。第八解生處。如文可解。第九解猶預門。即是頌中等字所取之初復次也。達師等云。多聞諸圣弟子。是異生也。雖是凡夫。學圣法故云圣弟子。若除卻多聞兩字即是真實圣人也。此文證知也。第十解苦惱門。是等字所取之后復次也。言復如有一乃至名第三人者。此文明學人猶造資糧業(yè)。但造滿業(yè)。大門第四。解有滅等。先頌列六門。一有滅。二若沙門婆羅門。三后智。四流轉。五來往。六佛順逆。長行釋中初解有滅門。景師云。諸學見跡已于見惑滅處身慧俱證。而于修惑未滅之處擇滅見之身未能證。以未斷故。如彼渴人望井見水。亦水器者。喻如越滅方法名給水器。達師云。見道圣人雖已慧眼證見道所斷煩惱盡處無為。亦得能修之道方便。然未得斷修所斷惑。亦未證得無為。故云猶未能也。喻文云。肉眼喻見道。美水喻所證無為。水器喻能修之道方便。有釋此中有謂三有。三有若滅便證涅槃。是故涅槃名為有滅。欲顯三果之人不假他緣自觀涅槃。然未作證。如彼渴人見水不飲。第二解沙門婆羅門。景師云。復有二種一愛所作二業(yè)所作乃至及無明界所隨六處者。依如三藏云。如此八支是愛所作。所以然者。愛取同是貪愛。名愛所作可解。從愛取潤業(yè)名有。亦愛所作。從此三支生于二果。遠從愛名愛所作。復逆觀愛與愛為依。約為受依。六處與觸為依。是故六處觸受復從所生愛果為愛。名所作。無明種子依于六處。故名無明界所隨六處。故言若無明觸所生諸受。若無明觸及無明界所隨六處也。業(yè)所所者至不如實知者。不如實知是無明。此前四支中行是業(yè)體。從意思業(yè)起身語業(yè)。識與名色是業(yè)果故。名業(yè)所作。無明是業(yè)因故。名業(yè)所作。如法住智下。明前不證后如是道。前法住智于緣生法尚不能了。況如見道證諦現觀能遍了知。見道雖斷見惑不如修道。故未遍了知。修道雖盡修惑不如無學。故云未能超越。達師又云。此中生他故。從化生故。俱明愛所作。有取愛支。是能生他。故云所作。若無明已下。明從他生。故云所作。問何故能生他中不說生老死耶。答此中說因所作。既有所作即有所生果故。但說因不說果也。業(yè)所作中但有能生他。故云所作。第三解受智。景師等云。四十四明受。及四十四明智。不同小論唯明四十四智。當知此中于十一支安立四諦。依此一一支諦立四十四事者。即四十四諦事也。此中后除老死唯果前際無明唯因者。此據一往一段因果無明無因老死無果。若依輪轉十二即無明有因所謂老死。老死有果即是無明。是名無始有輪也。無明唯三諦無集所以不觀。故唯四十四智。三時遍知差別故。推因觀也。過去已生緣老死。未來當生緣老死,F在今生緣老死。言如前所說決定遍知有差別故。此審因觀也。過去非不緣生有老死等。復有三智添前為六。由法住智所攝能取智無常性有差別故者?傆^三世。老死從生所生。皆是無常。故成七智。如是乃至觀行亦有七智。故有七十七智。如是歷觀諸諦一切行相從此無間入諦現觀者。明知見道已前作此行也。第四解流轉。景師云。一因增益者。前七引因也。二果生起故。三生因也。三果增益集者。引生二因若集當果名果。增集如是一切略攝為一總名諸法若增若生若集。結前三相是其流轉。依因果滅至若沒者。此還滅也。翻前七增名減。翻前三因生故名滅。翻前二果集故名沒。流轉還滅二種道理法相不違。故云如是意趣差別道理不違法性。復有別義初中后際時差別者。過去流轉因名增益。還滅名滅。未來流轉名果生起。還滅分中名減,F在名果。增集翻彼名沒。欲色無色界差別故等者。欲界流轉還滅名若增若減。色界名若生若滅。無色名若集若沒。泰師云。一因增益謂無明支。二果增益謂生老死支。三因果增益謂余七支也。達師云。若增若生若集者?偧s十二支一處說。故云若增等。若滅者。還滅分中無明滅。故云滅也。若滅者。由行滅故云滅也。若沒者。由生老死盡故云沒也。第五解來往。景師云。一業(yè)愛雜染者。愛相應思所造作故。名業(yè)愛雜染。二妄見雜染者。即是諸見。應知此中已下。辨其異名。言有學見跡乃至不欣后有者。一解。分別見已斷沒。有俱生妄見。以從多分已斷。故言唯有習氣。第二解分別見名纏。一切已斷。俱生見因分別見生?偯暁。故言唯有我慢等習氣。業(yè)愛雜染乃至招集后有者。即是分別我愛。在修斷者由斷分別我見。此愛畢竟不行。然有種子未斷隨逐為染。無學可知。達師云。無有諸纏者三說不同。一云無有分別所起。故云無有諸纏。問若爾俱生任運起入何門攝耶。答入隨眠中收。第二解云。俱生亦多分不起。故云無有諸纏。第三解云。無有分別所起我慢纏故。何以故。所依我見已斷。故此我慢畢竟不現在前。然三藏解云。修道所斷諸纏。論文中畢竟無有。分別所起我慢纏隨眠亦無有。先見道中斷故。雜染其心者。一云我慢隨眠。一云俱生煩惱等。一云現行諸愛等。有師釋。問既有學者未斷俱生見。論主不可言唯有我慢依處習氣。以決定義中說唯故。若說習氣而有現行者。亦可說有現行而唯習氣耶。答今第五分欲辨大小三藏等無差別。唯有后代小圣如言取我。若執(zhí)已見。分折真言。遂成多障。故今論主為顯佛意會歸一途。故說攝事分。然即不可以前分中有二見。令同后分亦有二見。何以故。今此文意。正釋如來隨相言教。故俱生見不可言妄見纏。唯說習氣。以微細故無此分攝彼二見屬于我慢也。泰師云。有學三位不起分別見故。妄見已斷。第六解佛順逆。于中有二初正解佛順逆。二總解緣起支。三明依七清凈修習漸次。初明過去等佛由思緣起故得菩提。得菩提已后觀緣起逆順道理現法樂住。今薄伽梵亦復如是。此明從釋迦如來向前七佛同觀緣起得菩提等。問曰。過去曾有無量諸佛同觀緣起皆得菩提。何故但云七佛等耶。今論宗為通。彼雖無量如說世間七劫相似。謂七火次第過然后一水火災等。故依此例且論七佛。況余下劣所有菩提者。佛得菩提時尚猶如緣起故未證能證等。何況二乘菩提耶。自下總解緣起支。又為如實至如前應知者。謂觀緣起自性。緣起因緣。雜染因緣。清凈因緣。清凈。是為五支也。又此緣起總略義者謂依轉品有因諸苦者。即是流轉因緣也。又依還品有因無漏所有諸法者。即觀緣起寂滅分中智斷諸法。又彼諸漏所依止性從無明觸所生諸受者。無明觸所生受為愛取依止。又有因法至唯有依緣者。阿羅漢人由斷煩惱有因緣法。但有六依六緣。第三明七凈。依七清凈漸次修集為得無造涅槃者。修七凈意也。生死之法待因緣成。名為造作。涅槃不爾。名為無造。七凈中。初戒凈心凈。在見道前。第三見染。第四度疑凈。在見道。第五第六。在修道。第七在無學道。初戒凈是別解脫戒。心凈是得四禪。三見清凈。即諦現觀有學正見。四度疑凈。于三寶疑畢竟斷。即四不壞凈。五道非道知見凈。即了知正見前行之道是為正道。由此能斷修所斷惑。六行知見凈。于道非道得善巧已。遠離非道游于正道。七行斷智見凈。即于修道四種行遠。如實了知初苦遲通一切應斷。問此無漏道云何名斷。下解以超越義故名斷非由煩惱離系名斷。第二苦速第三樂遲一分應斷者。第二有苦義。第三有遲義。故一分應斷。速義樂義。不應說斷。非唯由此者。非但一清凈能得涅槃也。亦非離此者。然不離此一清凈也。上來四頌解緣起訖。自下第五一頌解食等。先頌列六門。一安立。二因緣。三觀察于食義。四極多諸過患。五雜染。六解等字。長行中。初解安立。有四法能長根大。氣力者。段食能與氣力為食。二喜樂者。喜樂相應觸數與喜樂為食不取憂苦相應觸。三于可愛事專注希望。即有漏意思。能與一切于可愛境希望為食。四者是前三食之所依止。言三門者。即前三食也。第二解因緣。言無明界者。種子也。第三解觀察于食義。言于現法中有此有故乃至復于今時為結生緣者,F在六處望彼未來。名為前際。至命終住。才無常滅。未來生有六處。尋復續(xù)生。此前際六處中。識支種子為能引緣。復于今時后起初際之識為續(xù)生緣也。是故因果墮在諸行乃至輪回不絕者。此約處辨。且前際閻浮提身造業(yè)往后際西瞿陀尼生有。復由向者后際生有瞿陀尼身造作業(yè)有。還趣先際生處閻浮提生有。第四解極多諸過患。第五解雜染。并如文可解。第六解等字所取之門。言或住上地或住下地者。此喜貪煩惱;蚓壣系鼗蚓壪碌毓室。魔羅者。謂第六天魔也
第九十五卷
自下第六。一頌解如理等。即明四諦。先頌列十二門。一如理。二攝。三集諦。四得。五相。六度七業(yè)。八障。九過。十黑異熟等。十一文義。十二難得。長行釋中。初解如理門。先略后廣。略中有二。初明若不如實知諦智如理不如理故。不能盡漏。能如實知。則能盡漏。當知已下。出如理不如理智體。廣釋中。先釋不如理。二與此相違已下。釋如理。前不如理中有四復次。第四復次中云。依三言事等者。三世之法可出言說。名為說處。故云依三言事。言或緣所取事至或離諸行分別有我者。此開四章。下次第解。若所取事分別為我。一或成常見可知。二或成斷見乃至是實是常者。計我斷故云我無。其我是實是常。此于所緣中起二見也。若緣能取事乃至我今以我觀察于我者。此計能緣心為我是常。以后念心緣前念能緣心時。即言我觀察于我緣能取心為一見也。或謂我我先有今無至觀察無我者。第二緣能取心為斷。謂我先時是有觀察今無。此第二見也;驈图淳壞苋≈履酥廖粼形艺。緣能取心。今離無我昔曾有我。此則計其能取于起三見。前計所取起于二見。合起五見。故云如是且說所取能取差別五相。乃至謂即三世諸行分別有我者。此是第三即行計我。又復乃至分別有我者。此解第四章雜行計我。因此第四計執(zhí)。次解計我異名。一或自作業(yè)名能作者。或他自在天等令作名等作者。二能起者等起者。三能生者等生者。四或由自他見聞覺知隨起言說名能說者;蛴谄拮拥冉屉妨钭∑涮幰嗝苷f者。五能受者等受者。六或于過去作種種業(yè)領受種種異熟名領受者;蛟颇苌岽颂N能續(xù)余蘊。上來六種異名。并是離行計我為作者受者。若異此者既無有我云何得成上所作業(yè)事者。此是第二起見所由。是名第六不如正理作意思惟等者。景云。從卷初至此起見所由。凡有六種不如理作意思惟也。達師云。前即蘊計我中有五相。更加離蘊計我為第六故也。如是已下結前諸見并是身見。由能障礙已下。明起見過也。與此相違已下。翻過失明得利益。第二解攝門。初遮外執(zhí)。二當知已下。勸知正義。前中。外人云。四圣諦唯是生善境界不攝善法。今總遮云勿作是說。所以者何。無量善法皆歸四諦。勸知正義中。初略標宗。次開章廣釋。第三總結開章釋中。彼復修習修身念故是一章門。觀品第二。止品第三。下次第解。如修業(yè)地。即是解脫分善。已作辨地。即在無學。名所作已辨地。下約二地明修身念。隨觀五蘊四種念住并名身念。以觀色身名身。皆名身故。初緣色身。或復由他愛與非愛增語有對觸現行時下明遇違順二緣。但生如理受想行識即緣名身。次明于觀。文相可知。唯有六界想等觀心所緣。還緣五蘊四念住境。更無別法。次明其止。言鋸喻者。此有兩釋。一云。行者縱使用鋸鋸其身。猶能思不報怨也。二云鋸有斷木之用。無不挫齒。不同刀劍。修忍之時。亦復如是。不可以怨挫忍辱齒。故云鋸喻。修如前說。四支所攝不放逸行者。一善護身。二善守根。三善住念。四得出世間道。第三解集諦。言由四因緣至百八愛行者。由彼愛散起諸煩惱發(fā)業(yè)招生。故偏舉愛也。何等名為五種我慢等者。景師云。謂于我見未永斷故乃至于其六處。此句是總。即為第一。乃至未為衰老所損乃至是我如昔。是第二。彼若復為乃至若成就好色大力我今美妙。是第三。若違于此我非美妙。是第四。若為衰老所損乃至我今變異。是第五。達師云。言五起我慢者。一謂于我見乃至如昔者于不變六處中計我。二彼若復為乃至無辨者。于或變或不變中計我。三彼若成就乃至美妙者。于美妙六處中計。四若違乃至非美妙者。于非美妙六處中計我。五若為衰老已下。舍衰老中計我。此五我見起慢。故有五也。更有一釋。一時六處。以依六處假立命根。即持命也。二恃妙色。三恃大力。四恃安樂。五恃辨才。然即依五支果所起我慢名五種我慢也。云何自性差別。謂此五種我慢為依發(fā)起有愛及無有愛者。粗分二也。又彼有愛軟中上品差別而轉等者。細分也。于中無有乃至無三品者。景師云。道理無有愛。由思擇起應亦有三品。如分別我可無三品也。今思一相。故言唯上品也。達師云。由此文證知無有愛。一向分別起非俱生也。此文望俱生故無三品。若約自類亦非無三品差別。軟有愛者謂于當來愿我當有者。一愿我有也。即于六處愿我當有者。二愿我所也。即如是類愿我當有等者。三明現得好身種類。復愿當來還得是類。異如是類愿我當有等者。四明于現惡身。愿于未來得異類勝身也。中有愛者乃至愿我得有。第一愿我有也。即于六處者。愿我所有也。即如是類異如是類。如前下品有愛中辨。上有愛者乃至四種相愛名上有愛者。上品有愛亦有四種。一愿我當有。二六處當有。三即如是類。四異如是類。如前中下二品愛。說此五種愛自性差別乃至十八愛行等者。依五慢起故。有五受也。景師等云。十八愛行。因十八受生。謂六憂六喜六舍。依小論說愛因六憂后生。不與相應。愛與喜舍同時相應。亦從喜舍后生。今大乘真實理門。愛與憂相應。緣外六塵十八愛行如依六根。此差別者謂于內計我于外也計我所而起于慢乃至于法亦計我所余隨所應如前應知者。如計內六起有愛無有愛。有愛有三品。無有唯上品。有愛三品中。一一皆起四種愛。愿于外六處計于我所差別道理。準前內六界說。故云如前應知。如是十八者。六外界中起十八愛也。并前愛行者。內六處中亦有十八愛。合說有三十六愛行也。泰師云。自身名內處。緣十八界起十八愛故有十八愛。地身名外處。緣他十八界亦起十八愛。以外處十八合內處十八。故有三十六愛。時差別者。即于三世各有三十六愛。故有一百八種。又于此中無差別相至皆為愛者。一切煩惱境皆是希求通名為愛。下有眾名。并是釋經中愛名差別。第四解得中有三復次。初明由五相故證得。二明四種瑜伽。三辨諦相。初中。一為得所緣境者謂四圣諦。二得方便者謂即于四諦中三因正轉十二行相智。最初轉者乃至名智覺者。過去名智未來名明現在名覺。故云如次此示相轉也。第二轉者。此是勸轉在于修道。第三轉者謂是無學已得盡智。此又整頓不同小論一一諦皆作三轉。謂先在見道于苦諦。乃至無學于苦三轉竟。還成于見道。于集諦更復三轉等。乃至道諦亦爾。尊者達磨多羅說曰。我今不能忍受如是文句。雖是圣說。文句顛倒。不應見苦諦已起已知根。見集諦時卻起未知欲知根等。此中又應當一一根中遍觀四諦。三得所得。謂菩提。四者得已。令他于自證深生信解。五皆證得者。五人皆得無學果也。五者令他于他所證生信解可知。第二明得方便中略有四種瑜伽。善方便者乃至此二所攝名不放逸者。景師云。此文以念慧二法為不放逸。前本地及對法以三善根及以精進為不放逸。泰師又云。善方便是不放逸。不放逸即以念正智二法為體。不同余文四種瑜伽。達師云。問兩文不同有何所以。答但是一切善法并是不放逸。各取義不同故如是也。問一切善法并是不放逸。何故偏說此等法耶。答此等用強故偏說也。第三明諦相?嘀B如諸疾病等。如文可知。第五解相。有十相過患者。景及達等云。一勝義沙門等不許彼為沙門等。言二亦不數為沙門等。三眾苦皆未脫。四惡趣亦未脫。五堪能舍學處。六不堪證勝法。七尋余福田。八舍超苦苦更不還果無所堪能。第九第十同為一句。從于現法中已下文是也。更有師釋。前五同先師制。第六不證圣道。第七不證道果。八向善趣故尋余福田所謂外仙等是也。九于第三果不能證得。十于無余依無所堪能。第六解處。智見現觀者。見道名智。修道名見。無學名現觀也。第七解業(yè)。言睒彌葉及娑羅支葉者。景達云。西國有樹名睒彌。枝葉參差不一一相當;蛞换蚨酥亮呷~也。喻四諦相隨。闕一闕二闕三也。娑羅枝葉四四相當。喻四諦智集成圓滿。又云睒彌葉缺減不正。婆羅枝葉圓滿具足。第八解障。先辨四障。后辨對治。前中有二。一總標征列。二次第別解。一一障中皆有二文。謂初辨障。后明對治。言教升攝波葉者。舊云申怒林記也。西方有樹。名升攝波。其形似此方胡椒樹。此則如來對于慶喜愿知無盡之譬也。盲龜者?梢龔V論。下對辨對治中。又由修慧乃至必有第二者。謂由修慧于諸諦中一獲得諦智。二亦得四不壞凈。由是因緣于諸諦實遠離疑惑。若于四諦三寶無疑。于四不壞凈亦無疑也。智諦與四諦更互相依。若更有一必有第一也。第九解過。景師云。墮于生闇者。生上二界無明昏闇五支。還是觀諸行自性因緣。雜染清凈因緣。及以清凈。達師云。三種世界者。三界也。第十解黑異熟等。景師云。言譬如擲杖根墮那落迦中墮傍生趣端墮餓鬼界者。即當一業(yè)歷諸趣也。作黑白業(yè)已。譬如擲杖或墮惡趣不清凈處即鬼畜中雜受苦樂。或墮善趣少清凈處者。人天之中雜受苦樂隨除魔界天。作白白業(yè)生在五趣等者。白白天業(yè)自受色無色報。但由造此業(yè)人。從上界沒退墮五趣。故言生五趣。達師云。根中論三品者。造三品業(yè)。故名生三惡道。又解。一業(yè)歷受三惡道報。今大乘如是。此解同景師。十一解大義。景師云。觀苦之智如本足。以初得故。集智斷集。如墻壁障賊。滅智漸高。如下層級。道智如上臺。言已見圣諦補特迦羅乃至譬如礫石及大雪山者。少苦如礫石。多分已斷如雪山。下喻三界愛斷。無色已斷之愛如大池沼。其者二三滴色界已斷之愛如大陂湖未斷者如二三滴。欲界愛斷如大海水。未斷如二三滴。又大雪山者喻斷慢所生苦。金山喻無色愛所生苦。蘇迷盧山喻色界愛所生苦。及大地喻欲界愛所生苦。泰師云?嘀侨缧姓甙l(fā)足欲往。集智如詣寶臺院墻壁。滅智如詣臺下層級。道智如詣寶臺至究竟處。達師云。大義者無漏道能得四諦大義。及證得無上菩提大義故也。此中慢及愛通三界身語意亦爾。貪嗔癡等唯是欲界也。諸圣身中所有苦少分在如礫石。圣人已斷諸苦如大雪山。言二滴等者。喻圣人所未斷苦。唯有七生乃至一身苦。故曰也。六種礫石之喻者。三業(yè)三毒所生眾苦為六。喻此六也泥團者喻圣身所未斷如少泥團。已斷如大地等。十二解難得。言解了者聞慧。勝了者思慧。決了者修慧也。十種正法者。謂八圣道及解脫正智相應善法也。十業(yè)道者謂二三等者。二。謂作無作二也。三業(yè)為三。又解。二種三業(yè)。一身等三業(yè)。二福等三業(yè)是也
第九十六卷
上來緣起食諦界擇中前一總頌列其六門以明緣起食諦訖。自下第二有半總頌列其三門。別明界擇。一是總義等。二是光等。三明受等。下有四別頌釋初半別頌。解初總義等有四門。一是總義。二是自類別。三似轉。四三求。長行中。初解總義。景師云。此中現起十八界及十八界種子皆名住自性也。達師云。住自性界者。一向約無記現行及隨眠十八界。皆增長界者。是善惡性者也。第二解自類別。大惡叉聚者。三藏云。惡叉相如此間無食子而非也。一堪染。二押取油。家家盡有一聚多聚。第三解似轉。如文。第四解三求中。先解梵行來。言是二為依者。一久所作無妄失念。二久所說無妄失念也。言如是且說信增上力漸修三學者。結前所明無明界。所隨六處已下。明有求界是種子。又無明界已下。明欲求。次有一頌解前第二先等。有七門。一三七界相攝。二見想。三希奇。四差別性。五安立。六寂靜。七愚夫。長行釋中。初解三七界相攝。先開列三界七界。人多釋云。色界中亦攝欲界者。文相不似攝色也。當知此中已下。第二辨其相攝。又諸色貪下。偏解七中前二界。以難見故。言由見由受至及清凈界者。景師云。于色界地由見起貪。由受起貪。名為黑闇。為對治彼觀于不凈。立光明界。為舍不凈觀行復觀凈色。立清凈界。即凈解脫。達師云。由見故顯光明界。謂三禪已上。由受故顯清凈界。謂第四禪色等。又于如是七界下。勸知七界。七界遍知應了知。是初門。于得方便應當了知者。是第二門。即于其得應當了知。是第三門。于所為應當了知者。是第四門。依此四門下次第解脫初門。如是諸界所有遍知由四因緣應當了知謂有相違所治而相待故者。是一因。緣狹小無量而相待故。是第二因。有及非有。是第三因。有上無上而相待故。是第四因。黑闇為緣施設光明不凈為緣施設清凈者。于色起貪名為黑闇。初二解脫修不凈觀。治彼色貪立光明界。謂內有色外觀色內無色外觀色等。為舍不凈復觀凈色立清凈界即凈解脫故。云不凈為緣施設清凈。色趣為緣施設虛空者。皆色觀空。如是名為有相違故。待彼所治施設能治等者。結由初因立前三界。次云由緣狹小境識為緣故施設識無邊處者。由第二因故立識處。次云由小所有為緣故施設無所有處者。由第三因故立無所有處。次云由一切有最勝現前已下。明由第四有上無上因緣。施設第六第七二界。此依初門遍了知也。下解第二于得方便了知。又有想定名為有行乃至獲得第一有定者。是第六界。于一切想不思惟故于無相界正思惟故薩迦耶滅者。即無相三昧所緣擇滅名為滅界。由無相故隨順獲得滅定滅界者。此文即說第七滅界兼取滅定。如是二種不由行定隨順獲得者。一擇滅。二滅定。不由假想行定即得解脫住故者。有為解脫。住解脫者。無為解脫。自下第三。即于其得應了知。謂如是諸定至名為隨得諸界是也。下明第四于得所為應當了知。又此諸界能隨獲得八解脫定當知初界能隨獲得第一第二者。光明界攝初一解脫也。其第二界能隨獲得第三等者。第二清凈界攝凈解脫。其余五界如其次第能隨獲得五解脫定者。其四無色界攝四無色解脫滅界攝滅盡解脫也。第二解見相。有二復次初復次云此二說者行者者。謂即說者為一。行者為第二也。復次中。第一遲鈍人。一向信他所說一切見趣。第二非遲鈍人。但信自許隨遍何見趣。不信余人所計見趣。第三利根人。一切皆不信。就中有二。一明邪見行。二明正見行。第三復次云。又若于其所受學處有堅固執(zhí)乃至能焚滅故。堅固執(zhí)人身如葦舍。少有善法如在舍蟲。固執(zhí)邪見如火燒滅舍及善根。即此補特伽羅乃至退失功德善法者。三藏解云。聞思修慧名堅固執(zhí)。能治前火。有前執(zhí)火人無聞思修堅固執(zhí)。退失功德也。與此相違當知出離等者。與前無聞思修人相違。當知出離邪執(zhí)。即見無恚無害等。三藏云。應言與此相違如其所應當知出離。無恚害出前相違之法故。上來三段解相見竟。自下第三解佛有二希奇。一顯無我。二善惡之業(yè)亦不已。有二有情。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在家有情為求財寶初興加行名發(fā)起界者。求少財物也。下明求大財寶。即此諸界從自方所至余方所從未擯舍者。未別家時。已擯舍者。別妻子時。俱于二處者。一未得處。二已得處。出家有情先樂出家為少求。后大精進等。名大求也第四解差別性。如文。第五解安立。由四因緣立三種三界二出離界。四因者。一外不出離出離等。三種三界者。一欲等三界。二色無色滅界。三斷滅無欲界。二出離界者。五種六種。此中欲貪為緣立欲界。出離此界立色界最初靜慮。由尋喜樂出離義故立上三靜慮者。文少。具足應言由尋伺離立二禪。喜出離故立三禪。樂出離故立第四禪。由色有對種種性想出離立空處者。色想是青黃等想。有對想是長短等想。合前二為種種性想。不同小乘說。由色者。眼識相應想。者對者。與四識相應想。種種性者。與意識相應想數也。由空識無所有想出離義故立上三是為第一。外不出離而出離義故。立欲等三界。又色界已下。明由第二因復立三界。又色界中非是畢竟已下。明由第三因復立三界。無增上慢者。下明由第四因立二出離界。指如第十一卷釋。第六解寂靜。如文。第七解愚夫。先辨愚智相。后隨義分別。前中先辨愚夫相。后通顯聰慧相。前中。初標列二種。后解釋二種。他雖正行亦能令苦者。由行邪行。損他妻子及以財物。他雖正行。亦生他苦。又由無色已下。隨義分別。但辨第二相四處。先明六十二界建立所以。有十三分別勝。長阿含。由染想尋思立欲恚等三界。由凈尋立無欲恚等三思又由三界染凈二品遍行義故有余四界等者。四蘊通三界。通染凈故。色則不爾。解界中有三種。謂總義等光等受等。已解前二。次解第三。受等有二頌。初一頌九門。一自性。二因緣。三見。四染。五數取趣。六轉差別。七道理。八寂靜。九觀察。長行文作二復次釋。初屬當頌本列其九門。二次第解。一自性。即是三受。二因緣。即苦觸樂觸不苦不樂觸也。二又諸樂已下。解苦受之過。于二更續(xù)能隨順故者。景師云。舍不離苦苦壞苦故。是行苦。達師云。此舍受滅次第或生苦受或生樂受。能順生苦樂二受。故云于二更續(xù)也。四從于樂受中有貪隨眠下。解染也。問云。于樂受等所有諸受現前分位一切煩惱未斷。是二受起皆為一切煩惱隨眠系縛。何故但云樂受貪隨眠苦受嗔隨眠等。故論為通難于樂等所有諸受云云。乃至為欲永害諸隨眠熟修梵行非唯為遣諸纏因緣者。為斷一切隨眠故修梵行。非唯斷彼現起纏也。五從無思擇力補特伽羅已下。解數取趣。六又彼諸受自性所依下。解轉差別。七又諸苦受一切眾生已下。解道理。八又彼諸受應知略有三種寂靜已下。解寂靜。樂言論者。第二重解寂靜。景師云。此文分明證在定時有細尋。三藏每云在方便有尋伺入定則無。故在定有但是方便。不在根本。今此文說定中有細尋伺。不言根本及與方便。道通得有。理亦無妨。達師云。三藏會通此文約方便定為論。我所論者。約根本定為言也。九又由七行已下。解觀察。于諸受中觀受七相中。第二受因。釋中開為三種。謂現在流轉還滅因緣。當來別觀流轉為一。還滅為一。故成七相。第二頌中有七門。一受生起。二劣等。三諸受相差別。四見等為最勝。五知差別。六問。七記。長行中。初解受生起。先開章立宗。后征問別解。于中有二。初明有情眾。后約之廣辨諸受生起。文分有二。初約在家出家以辨諸受生起。后約外道內法以辨。前中。初約二眾以辨二緣生受。后別辨二眾。一明在家。言又由最初染污欲觸現行領納彼緣所生諸受者。前三門次。一欲二尋三觸。后三義中。一染著力者即生彼破。二作意力。即生彼尋。三境界力。即生彼觸。染著不舍長時相續(xù)不得寂靜。此是第七義門差別。又彼欲等已下。由三緣現行故。彼品煩惱在行者身未永斷。此即第二義門差別。第二明出家。若諸出家未離貪者等者。本為舍欲出家故。染著力所攝受欲而得寂靜。作意境界力所攝受尋觸未靜。由是因緣于彼觸處未修尋治未作離欲。于曾受境非理作意同現行。于勝妙境有觸現行。若于尋思見過患厭欲如前說已得寂靜。由是因緣尋亦寂靜即離欲初禪。唯觸未靜若遇妙境染觸便生。未離二禪已上欲。若于諸欲已離貪者。一切寂靜一門差別。已離二禪已上欲也。復有一類已下文者。謂有類未離貪者。由于諸欲生貪未斷。諸尋染觸未永斷故。皆未寂靜。若于諸欲貪欲已斷證初定欲已。靜慮未靜。于初定已離貪者乃至非想未離貪者。二已寂靜觸未寂靜。超過有頂。一切寂靜。是名第二門差別。前門中說厭欲出家故。于染著之法生欲已得寂靜余二未靜。今后門說復有一類于諸欲中未離貪者由于諸欲未斷故一切未靜。已離欲貪得初靜慮竟已者。則與前同。下約外道內法以辨諸受生起。前辨外道。后明內法。又住內法乃至彼未寂靜為緣生受者。四向名向道。亦可七人俱向無學俱名向道。第二解劣等門斷五法修五法。指如三摩呬多地。達師云。能斷五法者。欲惡不善法等。能修五法者。初禪中五支也。今勘第十一卷。云初靜慮中說離生喜樂。由證住此斷除五法。謂欲所行喜。欲所引憂。不善所引喜。不善所引憂。不善所引舍。又于五法修習圓滿。謂歡喜安樂及三摩地。又喜樂舍劣中勝品等者。喜在欲為劣。初禪為中。二禪為勝。樂在欲界初禪為劣。二禪為中。三禪為勝。舍在二禪已下為劣。三禪為中。第四禪為勝。第三解諸受相差別。言或有無開覺者乃至苦樂無性所顯者。據無苦樂名不苦樂。非謂別有不苦樂也。是故世尊至假設為有者。外人引經為證。即依苦樂寂靜以為舍受。下為解釋。世尊為欲開曉彼故乃至廣說。此文即說舍受。自是寂靜豈說苦樂寂靜為舍耶。然佛世尊約第一義說有三種寂靜樂。下明離貪嗔癡縛所得無為體。又勝住樂與樂相似。九次第定滅定最勝名為勝住。第四解見等最勝依止。如是色類見聞樂想有者。開此五句。下次第解。第四或天有或在人有者。即是一往來身而得漏盡。第五解知差別中。初明了知應知事。后辨了知境事差別。前中。前辨了知諦別有用。二引經四句。配前四用。即有四句。下辨了境事差別中。先約雜染品辨境差別。后約清凈品辨境差別。前中。七者有喜樂識所行邊際差別者。七識住也。九者喜樂執(zhí)藏有情生處安住邊際。九有情居也。第六解請問。后四種者。謂一切皆無常等。明一向記。故思造業(yè)已下。明分別記。景師解云。故思造業(yè)當受于苦。此非一向獲得者。此業(yè)通于善惡。云何定言當受于苦。舍現法中定般涅槃亦非一向者。離舍苦樂舍受不定現般涅槃以通凡圣皆得舍故。此二復次當分別記。達師云;虻糜谏嵴。此故思所造業(yè)或有舍卻義于現法中定般涅槃亦非一向者。若有人問言一切圣人定于現法中般涅槃耶。今分別答言非一向以不定故。今判故思造業(yè)當受于苦此非一向者。為一向獲得于舍乃至亦非一向為第二。解釋同景。反詰置記。文顯可知。第七解記別門。言又諸如來善避他論等者。泰師等云。一外道問神我等。是定不應記法。然彼作不定問言神我與身為一為異。如來默答避之。二于喜樂與色等別義法。是決定應記別法而作一異不定問。又喜樂與諸四取煩惱義別作不定門。如來皆能避之
- 上一篇:瑜伽論記 第四十六卷
- 下一篇:瑜伽論手記 第一卷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開經偈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 楞嚴經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注音版
- 從《壇經》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