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jīng)
《妙法蓮華經(jīng)》,簡稱《法華經(jīng)》,(梵語:Saddharma Pu??arīka Sūtra),後秦鳩摩羅什譯,七卷二十八品,六萬九千馀字,收錄於《大正藏》第9冊,經(jīng)號262。梵文Saddharma,中文意為「妙法」。Pundarika 意譯為「白蓮花」,以蓮花(蓮華)為喻...[詳情]
妙法蓮華經(jīng)講記 講述經(jīng)題
講述經(jīng)題
首先講我們采取的講本是,后秦鳩摩羅什大師所譯本。前秦是苻姓所建,后秦是姚姓所建,所以后秦又稱姚秦。鳩摩羅什大師,于后秦弘始八年(西元四○六年)譯出。當(dāng)時僧睿法師筆受并為作后序。前此已有竺法護法師于西晉太康七年(西元二八六年),譯本名《正法華》。這兩種譯本,相距約一百二十年。 據(jù)說智者大師,昔于世尊處親聞此經(jīng),所以深得佛旨,智慧不可思議。只講經(jīng)題,便寫了一部《法華玄義》,所謂九旬談妙。我沒那種智慧,只得簡單講述一番,請大家原諒。
羅什大師翻譯這部《妙法蓮華經(jīng)》,原來只有二十七品,缺〈提婆達多品〉。后來上定林寺釋法獻,于于闐國得梵本,有〈提婆達多品〉。經(jīng)瓦官寺沙門法意法師譯出,然猶未安經(jīng)內(nèi)。至梁末西天竺優(yōu)禪尼國沙門拘羅那陀,華言真諦,又翻此品,始安〈見寶塔品〉后。竺法護法師之《正法華》,〈見寶塔品〉后便有此品。據(jù)傳說,?嶺以西多有此品,?嶺以東多無此品。所以什公所譯,缺此一品。
以下便講經(jīng)題。
「妙」
絕粗為妙,無上為妙。真諦、俗諦、中諦,三諦互相隔離為粗。此經(jīng)三諦圓融,說真一切真,說俗一切俗,說中一切中,亦即天臺之說空一切空,說假一切假,說中一切中,是之謂妙。此經(jīng)顯一乘教義,開三顯一,開權(quán)顯實。開三三即一,顯一一而三。開三系實之權(quán),顯一系權(quán)之實。實者無性,權(quán)者緣起。以無性故,方能隨緣成物。法隨緣起,定無自性。故無性隨緣成萬法,萬法無性體空寂。是以雖三不礙一,雖一不礙三,雖權(quán)不礙實,雖實不礙權(quán),理不礙事,事不礙理,復(fù)事事無礙。法如此無上,故曰妙。
所以諸法有是因緣有,因緣有則有即非有,非有而有。諸法空是因緣空,因緣空則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有即非有,不空而空,則全有即空。非有而有,空而不空,則全空即有。如是則有非空外有,空非有外空。有之與空,相成而復(fù)相奪,相奪而復(fù)相成,故曰妙。
全有即空,曰諸法實相;全空即有,曰實相諸法。諸法者俗諦,實相者真諦。諸法實相,實相諸法,不二不異,不縱不橫曰中諦。如是則俗亦中、真亦中,故曰妙。
「法」
法者軌則義,能生物解。佛以法度眾生,眾生聞法而得度。故佛以法為師,法因佛而弘。
《大乘起信論》云,法者眾生心,具體大、相大、用大三義。體大者唯是一心,相大者唯心所現(xiàn),用大者唯心所造。既然法即是心,而一心具二用,二用者不變與隨緣。一心不變,即是真諦;一心隨緣,即是俗諦。不過約心言謂之智,約法言方謂諦。真諦于心曰實智,俗諦于心曰權(quán)智。
《金剛經(jīng)》云,離一切相,即一切法。故法者離言語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是知法性無性,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例如「熱」是法,其法離乎「熱」字。如果熱字即是熱法的話,應(yīng)該先熱黑板和粉筆,但是我試摸熱字,一點兒不熱,便知法離文字相。再說我們發(fā)「熱」的音聲,亦不是熱法。如果音聲是熱法的話,應(yīng)該先熱牙齒、舌頭和嘴巴,是知法離言語相。再者我們思想「熱」時,亦不是熱法。如果思想就是熱法的話,應(yīng)該先熱我的心,是知法離心緣相。
于佛法中,法有四種,即教法、理法、行法、果法。教法是佛言教,理法申述義理,行法重于修行,果法在于親證。聲聞重于言教,緣覺重于義理,菩薩以行為貴,唯佛證果究竟。此經(jīng)開三顯一,所以具足教理行果四法。
「蓮華」
蓮華即是譬喻法。蓮華出污泥而不染;法者入生死,救生死,而不染生死。此稱芬陀梨華也,芬陀梨華白色,取其色正義。一乘乃三乘之本,故取白色,白色者出一切色。此華未開放時,名屈摩羅;開放而將落時,名迦摩羅;正開放時,名芬陀梨。
天臺釋蓮華義最詳。蓮華異于其他華者:第一華實具足。蓮華與蓮實(蓮子)同時俱有。譬喻一佛乘法,即實而權(quán)。蓮實猶實也,蓮華猶權(quán)也。第二華開蓮現(xiàn)。蓮華開敷,蓮實即時而現(xiàn)。譬喻即權(quán)而實也。第三華落蓮成,蓮成亦落。譬喻一乘佛法,非權(quán)非實。蓮華之特性,華實一時具,用喻一乘法因果一如。
「經(jīng)」
梵語修多羅,譯為契經(jīng),簡稱為經(jīng)。有貫穿義,貫穿者,以理貫文也。
「后秦龜茲國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詔譯」
后秦即姚秦。鳩摩羅什大師,祖本天竺人。父鳩摩炎時始至龜茲國(在今新疆之庫車、沙雅二縣之間)。通達經(jīng)律論三藏者,名三藏法師。羅什大師七歲,隨母出家,聰明絕世,日誦經(jīng)千偈,每偈三十二字,凡三萬二千言……
于姚秦弘始三年十二月二十日至長安,止西明閣及逍遙園,始譯眾經(jīng),出經(jīng)論三百余卷。此《妙法蓮華經(jīng)》,即其中之一。羅什大師卒于何年,諸記不同,有云弘始七年、八年、十一年不等。
- 上一篇:大法鼓經(jīng)解義
- 下一篇:妙法蓮華經(jīng)講記 卷一
- 大丈夫不被業(yè)系
- 愿生西方,愿見彌陀
- 在八識田中下阿彌陀佛的種子
- 時刻不忘阿彌陀佛愿生極樂
- 持佛名號之心要像呼喚父母一樣
- 我們眼前的親緣眷屬好比一臺戲
- 修學(xué)佛法要求解脫味
- 凈土法門重行不重解
- 蓋世之才學(xué)不如你一聲阿彌陀佛
- 只領(lǐng)導(dǎo)他念佛就是所謂助念
- 念佛是因果法
- 佛說魔逆經(jīng)通義
- 大乘遍照光明藏?zé)o字法門經(jīng)講記
- 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jīng)釋義
- 生即無生。無生即生
- 界而無界無界而界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述要
- 妙法蓮華經(jīng)臺宗會義
- 妙法蓮華經(jīng)臺宗會義(四)
- 妙法蓮華經(jīng)臺宗會義(三)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rèn)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