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柏老人集卷之十一
紫柏老人集卷之十一
明 憨山德清 閱
解經
心經說
般若波羅蜜多。
此言智慧到彼岸。非愚癡者所能到。般若有三種。如實相。觀照。文字。是也。實相般若。即人人本有的心。觀照般若。即心上光明。能悟達。則心光發(fā)朗。凡吐一言一句。長篇短什。足為萬古燈明。用除癡暗。故稱文字般若。
心。
此經大部之綱骨。如人一身。雖有五臟百骸。惟心為主。
經。
訓常。又訓路。常則天魔外道不能沮壞。路則凡圣皆所共由。
觀自在。即觀世音之別名。此菩薩既悟自心。以觀照之光。深破昏毒。不同二乘偏淺。故曰行深。夫昏毒。即五蘊。為萬苦根株。千殃之本。眾生未能空此。故縈纏苦厄。如蠶作繭。于百沸湯中。頭出頭沒。絲無斷日。菩薩既斷蘊絲。故得空色兩融。智悲并運。若事若理。譬庖丁解牛。無物迎刃。故稱自在。
舍利子。色不異空?詹划惿。色即是空?占词巧。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鹙子。佛之弟子也。其慧辨超卓。識越等倫。然未悟大乘真空。尚醉枯寂。故如來呼其名而告之曰。我所謂照見五蘊空者。非是離蘊之空。即蘊之空也。汝莫錯了。五蘊。色受想行識是也。色則遠而言之。太虛天地山河草木。無分巨細。凡可見者。皆謂之色。近而言之。現前塊然血肉之軀是也。受謂無始以來。從生至死。眼見耳聞鼻臭舌嘗身觸意緣。皆吸前塵而生者。想謂受而籌量。善惡臧否。寵辱是非。行謂籌量無常。遷流不決。識謂籌量曉了。判然無惑。此五者。合而言之。實惟一念。分而言之。乃五用差別也。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滅。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如來慮鹙子。及一切眾生。余疑未盡。復揭而示之曰。五蘊既空。心光獨露。浮云凈盡。滿月當天。則生滅垢凈增減。皆紅爐點雪矣。故悟真空之后。豈但五蘊元空。即十二處。十八界。及十二因緣?嗉瘻绲。亦龜毛兔角也。雖然冰不自融。春回乃泮。霜不自釋。日出乃消。五蘊乃至十八界。十二因緣等法。冰也。霜也。觀照般若。如春如日。冰霜既化。所謂春之與日。何啻已陳芻狗。故曰。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嗟乎。此段無得之光。不特菩薩依之而無掛礙。諸佛亦依而得菩提。佛與菩薩光非有二。而優(yōu)劣迢然者何哉。究光之始。實無優(yōu)劣。以光極強照。照極生迷。故覺迷迷滅。靈覺極圓者。名之為佛。光雖圓悟。迷習漸除。覺路尚遙。名為菩薩。以本光言之。非惟眾生妄想。即成佛亦妄想耳。然未成佛者。若無妄想。悟入無門。故曰。一切眾生。由妄想而墮生死。亦由妄想而出生死。由妄想而墮生死者。凡夫也。凡夫不悟此身眾苦根株。此心攀緣賊媒。放之不放。游戲于六根六塵。如蒼蠅為唾所粘。濡滯腥沫。至死不悟。由妄想而出生死者;蚍曛R明誨;蜃x佛祖圣賢經書。始悟蠅為唾粘之咎。翻然悱憤。乃慕鵬舉青冥。若然則妄想之心。得非扶搖之風哉。故未證悟者。此片妄想。斷不可不堅不固。有等愚癡凡夫。錯解佛祖圣賢之旨。見說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及本來無一物。天理上著不得人欲等語。遂牢記胸中。逢人高談危論。以為已悟。如是之人。誠可哀憫。且汝現前日用之閑。七情六欲。三毒無明。如蛇如蝎。誰敢觸著。不幸而有觸之者。未有不遭螫嚙。既自家毒氣。曾未消得纖毫。說甚大話。汝欲消此毒氣。須服清涼之藥始得。清涼藥。非龍肝鳳髓。非善見空青。即是上來所謂此片妄想。不可不堅不固者是也。果能此志堅固。則七情六欲三毒無明。漸化為般若光明矣。觀想雖多。以要言之。一曰空想。二曰假想。三曰中想?障肴舫伞t內之身心。外之世界。若漆桶底脫。直下玲瓏。老氏所謂大患者。永免矣。假想若成。皎月浮空。長天一碧。蹄涔江海。散影分輝。中想若成。陶空鑄有。如臂屈伸。宛轉隨心。不乖全體?障胫我娝贾。假想治塵沙無明之毒。中想治根本無明之毒。噫。此三毒者。乃天下之大毒也。除佛之外。誰不遭其毒害。皮毒毒般若。肉毒毒解脫。骨毒毒法身。是以天竺醫(yī)王。制大神方。以空想之藥治皮毒。以假想之藥治肉毒。以中想之藥治骨毒。然想藥雖三。而不越乎一念。故達一念空者。即成般若德。念雖空洞。不廢群有。即成解脫德。有無相即?丈嚯x。不即不離。一念相應。即成法身德。要到無掛閡地位。無恐怖境界。直須三惑都除。若纖毫不盡?v菩薩猶沉覺礙。況凡夫哉。故曰。余塵尚諸學。明極即如來。又曰。因明有見。暗成無見。不明自發(fā)。則諸暗相永不能昏。所謂因明有見者。匪獨三光之明。因空。因假。因中。皆因明耳。若不因明。孤光自發(fā)。凡圣情消。又說什么三觀一心。一心三觀。即所謂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亦不勝贅焉。然未到徹頭徹腦處。此智慧光明。寸步舍離不得。若背明而行。管取斷?又小櫬溆蟹衷。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大哉心光。智不可知。識不可識。陰陽不能籠罩。有無不能形容。破障除昏。凡圣無與等者。謂之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不亦宜乎。而般若有顯密。自觀自在菩薩。至于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謂之顯說般若。自故知般若波羅蜜多。乃至菩提薩婆訶。謂之密談般若。又咒者。加蜾蠃之祝螟蛉。念茲在茲。似我之聲。綿綿不斷。則諸蟲受薰。莫知然而化為蜾蠃矣。諸佛如來。以慈悲顯密。薰一切眾生。故一切眾生。莫知然而化之。嗚呼。佛恩廣大。誰知報者。而正法垂秋。祖道寥落。顧鈍根小子。道德虛薄。無以感人。甘向秦庭號呼。徹歲賦無衣而救楚者誰哉。
心經
夫智慧愚癡。初非兩種。彼岸此岸。本是同源。以其見有身心。即名愚癡住此岸。以其不見有身心。即名智慧到彼岸也。經則萬古不變之稱。心則八部最先之主。不變。則凡圣可以共由。最先。則誰能舍此。而求無上菩提哉。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眾生未始非菩薩。但不達人法皆空。被苦厄所陷。故名眾生。若了達無礙。孰非菩薩。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至此特呼名而告之者。謂上菩薩所證之空。非小乘偏空。亦非頑空。亦非斷空。直即色之空耳。色既可以即空。則空亦可以即色。故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五蘊之中。色蘊其一。色空既可以相即。余蘊例然。故曰。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至此再呼名而告之者。佛慮其偏小習重。卒難游大乘二空法海。故明揭顯露以啟迪之。諸法空相。譬如質礙之冰。既已融化成水。在方器則隨而方之。在圓器則隨而圓之。觸風可以為濤聲。映地可以為天色。在江湖可以浮萬斛。在大旱可以為云霓。無往而莫不自在矣。又方圓之器。喻前境。前境自有生滅垢凈增減。如水成冰。無非質礙。學者知此。則十二處。十八界。十二支。及四諦。皆了如也。雖然境不能自空。必假照以空之。境空智在。病去藥存。終非本體。藥亦洗之。方盡染污。故曰。無智亦無得。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嗚呼甚矣。偏小習重之難化也如此。故如來種種告之。令其深信。意者。此般若波羅蜜多。不惟觀自在菩薩依之。心無掛礙而得涅槃。即三世諸佛。亦因之而得無上菩提。尚恐其驚疑未徹。再敕之曰。此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神則威靈莫測。明則無幽不燭。無上則更無有上者。無等則更無有等者。圣人為物。至矣盡矣。無可以加矣。猶說密咒以加持之。予讀此經至是。不覺涕泗橫流。莫能自止。比因抱疾潭柘山中。念云閑徐太仆琰。衛(wèi)法勞勤。釋此以慰益其道心耳。
心經說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者。實眾生大夜之明燈。諸佛之慧命也。梵語般若。此翻智慧。梵語波羅蜜多。此翻到彼岸。蓋謂有智慧者。照破煩惱。不溺情波。生死超然。妙契本有。所謂登彼岸焉。心乃喻此經。如人一身。雖有百骸五藏。心為主耳。此經文雖簡略。實六百卷雄文之心也。經者。古今不易常然。徑路。人得趨而進也。觀自在菩薩者。謂此菩薩。以如上智慧。圓照空有。了無掛礙。肇公云。照不失虛。則涉有而無累。虛不失照。則觀空而不醉。即有無而離色空。所以能有能無。可空可色。故曰自在。若夫眾生執(zhí)有。二乘尚無。各偏所見。不能圓通。便不自在。夫智慧之與聰明。大相懸絕。聰明則由前塵而發(fā)。智慧則由本心而生。故聰明有生滅。而智慧無依倚也。所以不生滅耳。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者。謂此菩薩所修觀智。不同二乘偏淺。乃深般若也。惟其深般若故。故能照徹色空。本無二致。元一實相。自是凡夫不了。見色而不見空。二乘偏執(zhí)。見空而不見色。一如恒河之水。魚龍認為窟宅。天人認為琉璃。人閑世認為波流。餓鬼認為猛焰。四者所見。不過皆情耳。惟悟心者。了無此見。色既如是。受想行識。未嘗有異。故曰。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照見五蘊皆空。則一切苦厄盡矣。凡夫迷倒。不悟此身四大假合。執(zhí)以為實。故聞生則喜。聞死則悲。殊不知此身。以四大觀之本不可得。喚誰生死。身既乃爾。此心亦然。妄想攀緣影子。不過四蘊合成。若以四蘊觀之。是心亦不可得。喚誰煩惱。人不悟此。聞譽則歡然為順。聞毀則戚然不悅。此乃恣情縱識。不以觀行。轉識而成智。則將飄淪苦海。逆浪千尋。出沒無常。改頭換面。橫豎羽毛。寧有已哉。痛矣眾生。佛本現成。不肯承當。眾生分外。甘自擔荷。受此荼毒。猶未省悟。舍利子。佛之高弟也。聰明絕倫。才辨超眾。佛呼其名而告之曰。菩薩以智慧照徹五蘊。大患永辭。長揖三界。汝知之乎。即色之空。而不廢涉世也。是諸法空相者。此空相照見五蘊之空也。此空本無生滅。本無垢凈。本無增減。或以道前道中道后釋之。未必然也。何故行人以智慧照五蘊時。色空坐斷。凡圣情盡。此時寶劍當陽。佛亦不能嬰其鋒铓。況菩薩與凡夫耶。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者。謂此菩薩。以此智慧。豈惟照五蘊空耳。至于十二處。十八界。莫不皆空矣。何故謂五蘊即十二處。十二處即十八界。佛以眾生根器不同。隨機設教。有迷心不迷色者。為說五蘊。有迷色不迷心者。為說十二處。有心色俱迷者。為說十八界。要而言之。蘊處界三。不出色心也。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者。謂菩薩以智慧照之。此真空之中。非惟蘊入界本空。至于十二因緣流轉亦空。非惟流轉空耳。還滅亦空。非惟還滅空耳?嗉瘻绲澜钥找病7俏┓N種皆空。即此能空蘊入界三。乃至苦集滅道之智。亦不可得。蓋所既不有。能不單立故也。十二支。及四諦。雖則聲聞緣覺。巧拙有異。要而言之。真空之中。無是事也。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謂此經不惟眾生宗之。度生死流而登彼岸。直饒諸佛菩薩。分真究竟。亦必本此也。此蓋贊勸流通此經。使諸眾生。依般若而進修。庶不遭魔外;笠。永嘉曰。大丈夫兮秉慧劍。般若鋒兮金剛焰。非但空摧外道心。蚤曾落卻天魔膽。大都有志于出世者。如此力量。如此風云之思。如此激烈之懷抱。如大火聚。使萬物嬰之。直下灰飛煙滅可也。不然則少見可欲。而兒女情生矣;蛟。師之論此經。不分因果。不列科章。似乎儱侗。不合古規(guī)?植灰艘。余則應之曰。我佛所說千經萬論。五時不等。不過陶汰眾生情塵。洗滌其見地。茍情塵盡而見地正。則古規(guī)不合之中。實合之也。子胡多語乎。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此亦贊嘆般若。尊重效驗耳。神則妙萬物而莫測?蓽y則不神矣。明則圓應萬有而無所累。累則不明矣。無上則更無過其上者。有過之者則不上矣。無等等。則無可與等者。圓滿充實。更無及者也。圭峰云。彌滿清凈。中不容他。孰與等之。已上皆顯說般若也。然般若有三。所謂文字。觀照。實相也。蓋非文字無以起觀照。非觀照無以鑒實相。非實相。則菩薩無所宗極也。極者何。證之謂也。夫證有淺深。淺則斷見思。及塵沙耳。深則圓拔根本無明。直抵妙覺而后已。雖三觀一心。兼修并進。然斷見思。則空觀之力居多。斷塵沙無明。則假觀之力居多。斷根本無明。則中觀之力居首。夫見地明。而不修觀行者。何殊有田而不耕也。雖修觀行。而見地不明。又如盲人行路。非惟不能還家。我恐其將墮坑落塹也。若人怕生死而厭煩惱。無如以四大觀身。四蘊觀心焉。夫四大觀身。四蘊觀心之旨。此如來剖心剜膽。指個方便。冀眾生即此臭軀殼上。攀緣影中。使即妙悟此身此心。原一實相耳。然眾生流浪生死。輪轉苦趣。實非聲色貨利。飲食男女牽障也。特其不能以四大觀身。四蘊觀心。則見有身可得。有心可礙。有身可得。則生死宛然。有心可礙。則憎愛熾然。生死厚而憎愛深。則本有智慧光明埋沒矣。佛與眾生豈兩個耶。佛不過無死生無愛憎人耳。眾生則有生死有憎愛佛也。四大觀身者。凡行人行住坐臥。當以齋潔念頭;赜^此身。皮肉筋骨本屬地大。血脈涕涶津液本屬水大。暖氣屬火。動轉屬風。諦審觀察。于我何有。今橫執(zhí)之。而不舍離。認以為實。何殊兩鬼爭臭尸焉。如是觀久。積習行深。生處漸熟。熟處漸生。至于練盡。練之一字。不可忽也。茍非真為死生漢子。逆順境臨。便擔荷不起矣。四蘊觀心者。先觀受蘊究從何有。推而窮之。為無因忽生耶。為托境生耶。無因能生。則前境未感。本心寂寥靈徹。烏得有所謂妄想耶。托境而生。則前境遷變。心亦遷變。遷變之心。豈真我心。若真我心。天地以之建立。萬物以之為本。若其遷變。安能為天地根蒂。萬物之本乎。故知遷變者。特攀緣影子耳。夫真心則塵生不生。塵滅不滅。照物而無累者也。故毗舍浮佛偈曰。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此偈世尊大慈。全提緣起無生綱領也。如能悟此。則心經之妙。盡于此矣。夫緣起無生者。謂心不自生。生必由塵。塵不自顯。顯必由心。惟不自生。心無性也。惟不自顯。塵無性也。心塵無性。則無生現前。無性心塵。則緣生不廢。心塵既爾。萬法皆然矣。此旨在于華嚴。則謂之法界。在法華。則謂之實相;蛟。此經以破相為宗。談空為趣。豈與華嚴法華同轍而語哉。夫華嚴法華。皆顯示圓宗。而此經密譚實相。乃古德成言。非不佞臆度穿鑿也。噫眾生疑情。不了此旨。于無身中妄見有身。于無心中妄見有心。殊不知無身之身。形充法界。無心之心。靈照群品。夫此身此心。豈是高遠玄妙也耶。即吾日用之中。應緣之際。未始不昭昭然也。老洞華嚴曰。佛法在日用處。穿衣吃飯?zhí)帯e硎悍拍蛱。舉心動念即不是了也。龐居士曰。日用事無別。惟吾自偶諧。神通并妙用。運水及搬柴。然此旨有悟而未修者。有修而未成者。有證而受用者。今有人于此。微有小悟。即不修行。便謂已了。則修與證。掉頭不顧。癡到臘月三十日。一場懡[怡-臺+羅]也。不佞此論。非敢參入義黨。比因海陽居士。偶叩及此。不覺率意而成。故無啟請三寶證明加被偈也。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者。此密說般若也。既謂之密。則不佞不敢強論矣。
心經說
夫心經一書。乃世出世閑。圣賢豪杰之神術也。是以得其旨者。御大千而王天下。如黠童牧羊。鞭策指揮之閑。靡不得其所者也。究其關鍵。則照見五蘊皆空一句。又此經之心焉。今有人于此。志在聞道。而欲兼善一切。舍是書而他求。所謂夜行而棄燭。非愚即狂矣。大抵道之不明。世之難治。皆根于我相。我相既立。見可欲者。即欣然而悅之。悅之而不滿所懷。即勃然而怒矣。天機由是而塞。好惡由是而偏。以故本有智慧光明埋沒盡矣。以日用而觀之。則愛憎交戰(zhàn)于靈臺。情識浮沉于寵辱。以今古而觀之。七雄五伯之相戮。漢唐宋元之得失。雖復盡善不盡善。不可同年而語及乎。非武則亂不可定。非智則國不可守。要而言之。皆不出我相也。是以真性日昧。妄想日濃。質樸日漓。世道日下。故曰。以智治國國之賊。有我治人物之敵。夫賊之與敵。雖父母施之于子。必不能行。寧惟不能行。將必反目而攻之矣。如來知我相之毒天下。其害甚大。所以即一念而開色心。即色心而開五蘊。即色塵而開十二處。又即五蘊而開十八界。使夫眾生。悟知身執(zhí)心執(zhí)。俱本于我相。我相根本。又生于無明。支支相緣?嗉嗥。故達無明之所由生者。則真性自朗。達色心無性者。則一念不可得。達五蘊無性。則色心亦不可得。達十二處之所由生者。即如庖丁解牛。了無全牛矣。以十二處觀現前此身。亦無全身可得也。達十八界之所由生者。則知色心二法。外則析為六塵。內則析為六根。中則即將現前分別。歷歷覺知之心。又析為六識嘻。非我佛大慈深悲。則我相之根。毒害之本。眾苦之垢。豈易拔易滌哉。滌垢如寒濤漱石。拔根如金剛破物。漱之不已。石必終易。破之不已。物必終空。石易終穿。物空我廢。所謂若虧其一。必喪其兩耳。夫物我既忘。則本心自露。故曰。靈光獨耀。迥脫根塵也。若夫將此光。照出世則覺路可登。照世閑則古道可復。余故曰。心經一書。世出世之神術也。般若總部其名有八。文則六百余卷。惟此經。又六百卷雄文之關鍵也。此經之關鍵。又照見五蘊皆空一句是矣。照見五蘊皆空。又本乎色心二法。色心二法。又本乎瞥起一念。瞥起一念。又本乎真心。惟真心初本澄湛。本無根塵物我。而獨立于五蘊之先。絕無所感。則一念瞥起所由。雖大智高明之士?燮淦称鹚缮。竟無有能酬者也。小子于此亦疑之久矣。安得有破疑之大師。我以身肉充供。亦所甘心焉。
釋金剛經
心外無法。如來實語。水外無波。圣人切喻。但眾生從無始以來。名言習氣。染深難化。故聞凡著凡。聞圣著圣。聞有著有。聞無著無。聞生死。著生死。聞涅槃著涅槃。聞世界著世界。聞微塵眾著微塵眾。本心即隱沒。被名言所轉。執(zhí)而忘返。埋沒自性。所以如來于般若會上。說金剛經。即世界而破微塵眾。即微塵眾而破世界堅習。堅習既破。微塵習除。虧一喪兩。一兩既喪。本心頓露。故六祖曰。不思善。不思惡。阿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此老即善惡情上。指渠曉得個無善惡的。這個無善惡的。名有多種。曰本性。曰真心。曰佛性。曰本覺等。故天機深者。不受名言所染。能即名言而悟名言不及者。如此經以世界微塵眾情上。如來宛轉方便。借微塵眾。破世界有名無實。借世界。破微塵眾有名無實。究竟兩者名實無當。情消性復。即與六祖因善惡之情。悟無善惡本來面目。初無差別。即此而觀。若不能即名言。了悟得名言染不得的。不惟世界即一合相。微塵眾亦一合相也。何以故。情未破故。吾故曰。虧一喪兩。茲眾位偶聚泖上。結金剛般若緣。此非就地抽苗。皆是多生曾親近諸佛菩薩來。所以不期邂逅。道人與世泊然。初無他慕。今更深夜靜。白燭光中。不惜口業(yè)。世出世法。將高就低。種種辟喻。委曲剖析此一分經。雖眾位根器。生熟不同;蚵劦廊四樘帷;蛴兴;驘o所入。解者。自今日后。由粗而精。既精則必入神。既能入神。則一切名言。世界微塵。圣凡善惡。把柄在自手里。彼名言安能轉我。未解者。自今日后。必須要解。始不負堯峰中此翻邂逅。且老病不與人期。流光不可把玩。世出世法。各須努力。
眾生情計。不此即彼。不圣即凡。故曰。圣凡情盡。體露真常。今世界可碎。微塵可合。則世界與微塵。未始有常也。而眾生于未始有常之閑。計世界為一。計微塵為多。不一即多。不多即一。酣計而不醒。從無始以來。至于今日。死此生彼。死彼生此。究其所以。不過我見未空。隨處計著。故如來曰。一合相即不可說。凡夫貪著其事。利根眾生。茍和合微塵而有世界。世界果有乎。碎世界而為微塵。微塵果有乎。嗚呼。此貴在自悟。不貴說破。所以如來于此經。提無生之綱于緣生之中。真深慈大悲也。
夫碎世界而為微塵眾。微塵果有乎。合微塵眾而為世界。世界果有乎。此兩者互為主客。迭相蕩洗。而一多之情。豈煩天風海濤鼓漱。然后滌除者哉。故善用其心者。終日處乎一多之中。而一多不能累也。反是者。則不勝累矣。故此經曰。一合相者。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而凡夫貪著其事者。是不達一多無常。主客無定故也。如能達之。則一合相。未始非天人師焉。蘇長公有言曰。溪聲便是廣長舌。吾則曰。一合相便是廣長舌也;蛘咭蚤L公為是。以我為非。以我為是。以長公為非。此所謂癡人前。不可說夢也。
世界與微塵眾。往復研之。但有名言。俱無自體。謂世界合微塵眾而有。謂微塵眾碎世界而有。皆眾生橫計也。然此橫計。不無其因。始因于事不精理不徹而生。事精。則能了知事外無理。理徹。則能了知理外無事。事外無理。事果有乎。理外無事。理果有乎。是以性宗不成。相宗始精。相宗不成。性宗始圓。精即圓故。精而無思。圓即精故。圓而歷然。無思。故即事而契同。歷然。故即理而彌照。此等受用。自他滿足。但因中易知而難證。果中易證而難忘。噫。因中即受用。果中受用忘。此非披毛戴角者。不能也。
夫我人眾生壽者四見。初本一我見耳。以展轉橫計。遂成四見。若以智眼觀之。則一心不生。我尚不有。誰為我見。我見既拔。則余者不待遣而自空矣。又我見者。無主宰中。強作主宰之謂。人見則待我而生。眾生見。即循情分別。不能返照之謂。壽者見。不過貪生畏死之念也。用是觀之。則金剛經所說四見。實不在經。即在吾人周旋日用逆順之閑。與佛何干。雖然若不是這瞿曇老漢。曲折點破。則茫茫大塊。終古不旦矣。
佛問須菩提曰。若人碎三千大千世界。而為微塵眾。是微塵眾?芍^多乎。須菩提曰甚多。予以是知須菩提之意。以為不但多耳。諦觀而察之。誠乃有名無實。故曰。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復次世界之意。亦有名無實耳。故曰即非世界。是名世界。蓋微塵自無其體。必碎世界而有。世界亦無其體。必合微塵而成。故以世界觀塵。世現而塵不現。以微塵觀世。塵形而世不形;蛴嫸嗨橄。則多碎相現。計一合相。則一合相現。多碎相。即微塵之別名。一合相。即世界之異稱耳。若當機頓了。多碎相。與一合相。皆有名而無實。則一多之情。不待掃而自盡矣。一多之情既盡。則我固有之心光。昭然現前矣。故曰。凡圣情盡。體露真常。又此情。緣一而起謂之一。情緣多而起。謂之多。情緣凡而起。謂之凡。情緣圣而起。謂之圣。情故一一多多。凡凡圣圣。不過一情之橫計耳。又曰遍計。又曰前塵相想。又曰六塵緣影。皆此情之別名也。圭峰科此段義。謂證法界。有味乎哉。
夫有卷則有舒。有聚則有散。有合則有碎。此自然之理也。故如來呼須菩提而告之曰。若三千大千世界?伤槎鵀槲m。是微塵眾。果多耶少耶。須菩提承佛而言曰。甚多。夫碎大千世界而為微塵。以凡夫心量較之。則不勝其多矣。若如來所知。則不勝其少也。豈微塵多少之數。如來不知。乃待須菩提定耶。蓋如來逆知一切眾生。雖根有鈍利之不同。而執(zhí)世界為一合相。未始有不同者也。但利根眾生。一聞世界可碎而為微塵。則不待須菩提。言多微塵。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然后悟世界。必非一合相。柰鈍根眾生。須待須菩提。密破其微塵多眾之執(zhí)。然后知一合相。初本非世界。假眾微塵合。而始成世界。世界既合微塵眾而始有者。則世界當一合相住時。住本無住。合本無合。豈待碎世界而為微塵眾。然后一合相始破哉。又須菩提以為我與如來。碎世界而為微塵。合微塵而為世界。合合碎碎。重疊翻騰。上根與中根。固已皆悟世界本無。合微塵而有。微塵亦無。碎世界而有。至此則一多之執(zhí)情。不待觀空。然后破也。柰下根之難悟。所以須菩提。復拈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顯告而曉之曰。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世界若是一合相。則如來往嘗又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此又何耶。如來與須菩提。憫眾生執(zhí)情之難破。味著此身。計為實有。委曲翻騰。而下根眾生執(zhí)解未盡。故如來呼須菩提。而再告之曰。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豈須菩提不知一合相。即非一合相。待如來再告之。而后曉耶。蓋如來借須菩提而深責下根。執(zhí)現前之身。橫謂實有。而味著也。嗚呼。初碎世界而為微塵。征微塵而非有。微塵非有。則世界無體。故須菩提。不先破一合相之執(zhí)而先破多微塵之執(zhí)。蓋多微塵既破。則一合相之執(zhí)。不待破而破矣。何者。多為一體。多破則一無體矣。一多情盡。則世界與微塵。皆清凈法界也。指何物為世界微塵耶。學者知此。則我如來父子翻騰剖析之苦心。方始知也。如果知之。則三千大千世界之堅。初碎而為微塵。再合微塵而為世界。何異一紙卷舒。浮云之聚散者哉。
釋棱嚴經
吾嘗讀佛頂經。于七處征心。初有疑焉。既而疑情忽消。始知如來之心。即我之心也。吾之疑。即阿難之疑也。吾疑既消。則阿難豈復疑之乎。凡學者。于七處征心之辯。皆謂初處不難。余者難耳。殊不知有內則有外。有外則立潛根。立潛根則立中閑。立中閑則立開眼見明。合眼見暗。立開眼見明。合眼見暗。則立隨所合處。立隨所合處。則立一切無著。若然者。則初征內之辯。為六者之尤也。得其尤。則余黨自滅矣。且眾生之執(zhí)情。特執(zhí)心在內之情難破耳。如執(zhí)內之情既破。余者何難哉。吾以是知學者謂六者難。不謂初者難。實不經苦心故也。
夫明心是明何心。為明真心耶。為明妄心耶。若明真心。真外無妄。更教誰明真心耶。若明妄心。為妄心有心可明以明之耶。為無心可明以明之耶。有心可明。則阿難認能推窮者為心。世尊直咄之不許。咄之不許者。非不許也。世尊之意。冀阿難回機反照。照此能推窮之心。為在七處耶。為不在七處耶。若在七處。則處處推心所在。皆一無所在。為不在七處。則根境都無。心托何處。良以阿難于七處征心時。推窮不精。呈答未了。以為能推窮者。固即七處推之無在。然知無在之心。又是何物。若初計心在七處之心。固依根塵而有二。推之無在。我已無疑。但現前能知無在者。又是何物。此物字。較之前物字。又深一層矣。前物字是依根塵而有之心。后物字是離根塵而有之心。雖直下推之無在。而知無在者。是必我心。故阿難曰。我以能推窮者為心。殊不知未經七處推窮之心。是有在之心。既經七處推窮之后。則有在之心。已了無在久矣。然有在之心。是托有境而有知。無在之心。是托無在而有托。有在而有之心。阿難已忘之矣。惟托無在而有之心。尚認為心。此所以佛雖咄之。而阿難心終不死。至于見聞覺知俱離。而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故阿難心稍有肯處。然終不能全肯者。阿難似未悟法塵分別之影。此塵此影。即無在之異名故也。如阿難果知此塵此影。本無在之境。牽引而起。初無有性。則分別此影者。又轉而為無塵智矣。夫無塵智者。從凡而至圣。從迷而至悟。茍微此智。則一切眾生終不可成佛矣。故此章。題之曰明心。不亦宜乎。
佛頂經曰。因明有見。暗成無見。不明自發(fā)。則諸暗相永不能昏。余悟此。始知孔老非同道也。乃同化也。自是余之信心彌切。實以成佛自期矣。然此光。又豈待成佛而有耶。即吾現前日用。未嘗不炯炯然在也。特以橫計明暗之執(zhí)未消。所以籍明塵則能見。不籍則不能見。故暗相可昏耳。如明暗執(zhí)謝。于大夜之中。見不殊白日矣。而白日之中。光亦無增焉。嘉靖閑。有書華嚴經者。以精誠堅至。妄念不生。情執(zhí)不起。能于暗室書經如白晝。余不敢自秘。愿與天下共。乃屬四明李生記之。
根塵之初。本光本自圓滿。于圓滿中。佛尚著不得。況眾生乎。以此光元無常性。瞥爾不覺。變起根塵。光陷其中。即名為識。然識有六。在眼司色。謂之眼識。乃至在意司法。謂之意識。又七識亦名意識。而與此識不同。蓋名同體異耳。凡一切眾生。不以六塵為前境作牽引。識總不生。若無六根。雖生亦無所托。故曰。境有牽心之業(yè)用。根有托識之功能。心與識。名異體同。勿生別解。嗚呼。以根塵之初言之。堯與紂光無增減。以根塵既立言之。則堯與紂霄壤懸隔。蓋堯得之。紂失之耳。如緣見因明。暗成無見。此便是陷根塵的樣子。如不明自發(fā)。此便是廓落根塵的樣子。又陷之與廓。本無常法。若得緣因佛性熏炙之。則根塵之初。圓滿本光。終必開解。解則會行。行則終證。設己解不行。習終不消。習既不消。根塵難脫。如解而能行。不惟根塵迥脫。即根塵皆復本光矣。此事說則容易。領略尤難解尚難領。何況行哉。但得能行。何愁不證。既得之。自然發(fā)愿廣大。良以同體之悲。稱性之慈。大且無待。寧局于小。如四弘誓。十愿王等。皆痛同體而發(fā)者也。道人口門狹小。一時為汝一氣吐不盡。聊書此以作前茅。程子宜知好惡。努力精進。
緣見因明。見初非緣。明既非緣。暗豈為緣。我以是知有日月燈之明。則見萬物。無日月燈明。則不見萬物。以理準之。無有是處。何以故。以見暗在眼前者。暗既在前。能所昭然。兩非交涉。以暗較明。明亦如是。
夫因明而見物。明謝則不見矣。故曰。緣見因明。暗成無見也。不因明而見物。雖一切暗相現前。而我無待之見。本自昭然。故曰不明自發(fā)。則諸暗相永不能昏也。雖然鴟梟夜撮蚤虱。察秋毫。晝則瞑目而不見太山。又貓犬晝夜俱見。晝夜俱見。則與無待之見。又何別焉。夫貓犬根全則見。根不全則不見。惟圣人根全亦見。根不全亦見。至于頂亦見。足亦見。背亦見。腹亦見。周身四體八萬四千毛孔。無不見者。故大悲菩薩。八萬四千母陀羅臂。臂臂有手。手手有眼。良以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圣人設象以盡其意。猶一人之身。身有六根。六根所待者。謂之六塵。今棱嚴會上。大覺圣人于六根之中。略舉眼根。因日月燈光之明塵。塵能發(fā)識。有識則見。此妄見也。真見則不待明塵。而本照徹無遺者是也。一根既然。余根皆爾。故臨濟曰。汝等諸人。赤肉團上。有一無位真人。在人之六根。乃能放大光明。汝若生心擬會。即非真人矣。
以手搔癢。謂有能所。以手把髻。身不離地。緣見因明。見如我手。癢如明緣。以此而觀。能所宛然。不明自發(fā)。獨立無待。不明自發(fā)。旨本符契。橫計忽生。千轉相因。因因無盡。識難窮究。惟得真法界者。不受識瞞。得惟識者。不受意言瞞。此皆據用征照。茍非鵝王擇乳實難。
明暗自相代謝。見精本自湛然。
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師曰。大慧禪師。一日問禮侍者。喚作竹篦則觸。不喚作竹篦則背如何。禮答不得。卻曰。望和尚為某作個方便指示。大慧向他道。你是福州人。我說個喻子向你。如將名品荔枝。和皮殼一時剝了。以手送在你口邊。只是你不解吞。達觀燈下看大慧語錄。至此不覺失笑。你眾人且道。笑個恁么。如薦得。不勞達觀饒舌。既薦不得。老漢為汝說破此段經。也不妨礙。只如如來為阿難。老婆心切至矣。何異大慧和皮殼剝了名品荔枝。送在禮侍者口邊。只是他不解吞。大底此事茍不到智訖情枯之地。斷然承當不下。且道如何是智訖情枯的樣子。咄。泥牛夜半歸來遠。踏破前峰萬頃云。
由彼覺明。有明明覺。失彼精了。黏妄發(fā)光。是以汝今離暗離明。無有見體。離動離靜。元無聽質。無通無塞嗅性不生。非變非恬。嘗無所出。不離不合。覺觸本無。無滅無生。了知安寄。汝但不循動靜合離恬變通塞生滅明暗。如是十二諸有為相。隨拔一根。脫黏內伏。伏歸元真。發(fā)本明曜。耀性發(fā)明。諸余五黏。應拔圓脫。不由前塵所起知見。明不循根。寄根明發(fā)。由是六根互相為用。阿難。汝豈不知。今此會中。阿那律陀無目而見。跋難陀龍無耳而聽。殑伽神女非鼻聞香。驕梵缽提異舌知味。舜若多神無身覺觸。如來光中映令暫現。既為風質其體元無。諸滅盡定。得寂聲聞。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阿難今汝諸根。若圓拔已。內瑩發(fā)光。如是浮塵。及器世閑。諸變化相。如湯消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師曰。靈光寂照。彌滿清凈。中不容他。外此有法。無有是處。凡眾生見心外有法。皆瞥爾念生。念生即有我。有我則有限量。所以有內有外。內則根識是。外則依報是。依報是無情。正報是有情。因有是是。有我我所。雖三細六粗。生起次第有別。究本言之。原是一個圓常佛性。以眾生念起之后。了不覺悟。膠于根塵。識托其中。戀能戀所。能即六根。所即六塵。根塵能所。疆界確然。是以眼識則能司色。耳識則能司聲。余四例然。所謂由彼覺明。有明明覺。覺明即是真心。明覺即是妄心。此妄心。即真心迷轉者。非離真心外。別有妄心生。既迷于真。失彼精了。黏妄發(fā)光。根塵是所黏。識是能黏。譬如眼識不能自生。必由明暗二塵引起。才有此識。若無前塵。識終不有。故心外見法者。則有前塵。有前塵則有妄識。既有妄識。六根次第應用。一點也差謬不得。此皆是情識封蔀故也。若能當下照此一念。原無起相。即念本無。念尚不有。安得有前塵。凡有前塵為留礙者。只是自家直下不能觀破此念。故清涼云。十世古今。終始不離于當念。無邊剎海。自他不隔于毫端。蓋有念即有自他。即有古今。念他喚一尚不可。何處有二。由是觀之。天地萬物一切含靈。不出我一念。又天臺智者云。一念具三千。謂有念時。念息三千泯。謂無念時。行者真發(fā)菩提心者。當于起念時。了不可得。念息時。洞照十虛。所以這一節(jié)經。最初不過迷了真心有妄心。因有妄心。即有根塵。因有根塵。即有疆界。因有疆界。便不能互用靈通。此就迷上說。若離暗離明。既無見體。難道就沒了見。若沒了見。即是木偶人也。蓋因明暗而有見者。應物之識也。離明暗而有見者真心之照也。此個關頭。正是迷悟根本。悟得來。應物之識。即是真見。悟不來。真心之照。即是應物之識。卻不是兩件。因迷悟斯有二致耳。一根如是。諸根亦然。真心發(fā)照。則不托于前塵而起。起不托塵。此是離物獨立而照。獨立則心外無法。心外無法。不知又喚恁么作根塵。故云門云。盡大地是沙門一只眼。云門此意。即是經云。今汝諸根。若圓拔已。內瑩發(fā)光。如是浮塵。及器世閑。諸變化相。如湯消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器世閑是無情。眾生是有情。如何眾生悟了道。一切無情器世閑。亦化成無上知覺。此個竅子。不知在何處。尋得這個竅子著。說無情器界成佛亦可。說有情眾生不成佛亦可。所謂拈頭作尾。喚尾作頭。權衡在手。袖貶由誰。到這里。說無六根。而有見聞亦可。有六根而無見聞亦可。上來云門的話頭。有照處。便有用。在經旨直饒會得。只是一個照。用處又存乎其人。六根互用也不甚奇特。會得從緣薦得相應捷之句。即便受用得來也。此節(jié)經雖由真起妄。會妄歸真。發(fā)許多作用。不過自家日用尋常事耳。以迷者謂之奇特。又古德云。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這等說話。只好為未發(fā)心的人說。若少有見的。聞此定然鼻笑不已。既謂之靈光。是活漉漉地。說恁么迥脫不迥脫。且他本無畔岸。這個軀殼子。不過三五尺長。以三五尺長。置之無畔岸之中。且道是迥脫不迥脫。若道不迥脫。六尺軀殼子。安能籠罩得無畔岸的靈光。若道迥脫。只今大眾。莫不在軀殼上作窩坐。這個窩坐。雖只有五六尺長。若不是個真正英靈男子。且慢莫提起。說他迥脫不迥脫。若然如是。畢竟怎么樣好。三途一報五千劫。得出頭來是幾時。
真心實不可以一體求。多體得。又不可以遍體知。亦不可以不遍測。離一離多。離遍不遍。所以又能一能多。能遍能不遍也。今阿難不悟真心。惟攀緣橫計。故如來知其病處。隨機付藥。究竟言之。了無實義。亦無定方。如難阿難云。若咸覺者。挃應無在。既挃一處。遍體多覺。斷無是理。如來就阿難計處難之。意者。挃一支而四支咸覺。則挃者亦知。不挃者亦知。則可言挃者無挃矣。何則以三支不挃有知。則一支挃者。可即無挃也。
紫柏老人集卷之十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2
- 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一卷
- 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6
- 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5
- 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