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百法明門論》講義 19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義—19
2006年4月4日講于戒幢佛學研究所
昨天講到隨煩惱。隨煩惱分為小隨、中隨、大隨。
小的煩惱有十種,昨天講到第四種,今天講五種:誑。
誑,是一種欺騙的心理
“言誑者。為護利譽矯現(xiàn)有德。詭詐為性。能障不誑邪命為業(yè)。”
誑作為一種欺騙的心理,這種心理的產(chǎn)生是有它的因緣,因緣是什么呢?就是“為護利譽”,為了得到名和利,為了獲得更好的名聲、更多的利益,然后把自己裝扮成很有道德的行為、樣子,這叫“矯現(xiàn)有德”!霸幵p為性”,欺騙別人,沒有修行,說有修行;沒有神通,說有神通。詭詐這種欺騙心理的產(chǎn)生,它的前提就是貪著利養(yǎng),前提是貪;或者也有可能是愚癡。在更多的時候,可能是一種貪,對名的貪或?qū)呢潯榱双@得更好的名聲,為了獲得更多的利養(yǎng),才會出現(xiàn)這樣的一種欺騙的心理,從欺騙的心理乃至會出現(xiàn)欺騙的行為。
當然,人能夠產(chǎn)生這種欺騙的心理,就是這個人本身就有潛在的欺騙的心理習慣。如果沒有這種潛在的欺騙心理習慣,他可能就不會有欺騙的行為。所以,每一種心理的產(chǎn)生,都有潛在的心理因素。因為具備了這種潛在的心理因素之后,再加上貪心,貪名、貪利。因為這種貪名、貪利,為了獲得更多的名和利,才能引發(fā)這種潛在的欺騙的行為。
這種欺騙性的心理會障礙我們的不欺騙的心理,也就是會障礙真實的、如實的心理,甚至進而會引發(fā)“邪命為業(yè)”,邪命即不正不的謀生手段。在八正道里,就有關(guān)于正命,從正見、正語、正業(yè)、正命……正命是一種正確的、健康的謀生之道。反過來說,邪命就是非法的謀生之道,比如《大智度論》里講到四種邪命:巴結(jié)權(quán)貴、花言巧語、看相算命、算卦等等,出家人如果從事這些職業(yè),都是屬于邪命的范疇。所以,遺教經(jīng)開篇就是,不可“占相吉兇,仰觀星宿, 推步盈虛, 歷數(shù)算計,皆所不應。”都是不可以有的。當然,如果說我們把它作為一個度化眾生的方便,可能情況就會有所不同,如果把它作為一個為了個人的名和利,為了利養(yǎng),那這就是嚴重的邪命。如果為了度化眾生,那就另當別論。邪命,像這些占相吉兇,從聲聞戒的角度,那當然就是非法的。
認識到誑的這種為了自己獲得利養(yǎng)而欺騙的心理,我們必須認識到這種心理的過患。當我們產(chǎn)生這種心理的時候,其實就意味著強化貪的心理,會增加貪的心理,因為貪的心理會引發(fā)邪命的行為,這種邪命的行為當下就是在造不善的業(yè),對我們的修行就是一種障礙。所以,我們要意識到誑的過患和不誑的功德。
怎么樣對治誑的心理?一方面要具足因果正見,要了知善惡因果報應。第二,要少欲知足,不要去貪著利養(yǎng)。第三,要嚴格地持戒,過一種正命的生活。正命可以對治邪命。
誑是在種虛妄之因,佛法最大的特點就在于幫助我們成就如實的智慧。這是佛法修行的重要的特色。所以,為什么不妄語?妄語就是在種虛妄之因,而佛法的整個修行都是在幫助我們通過聞思經(jīng)教樹立正見。樹立正見的意義就是在成就如實的智慧,通過如實智慧的成就改變我們這種虛妄的生命現(xiàn)象,虛妄分別的生命,成就如實的智慧。而誑的心理恰恰就在于增加我們生命這種虛妄的因。這個道理我們要知道。
接下來講下一個心所:諂。
“諂者。謂罔他故。矯設(shè)異儀諂曲為性。能障不諂教誨為業(yè)!
諂,是奉承、巴結(jié)的心理。你要奉承別人,或是巴結(jié)什么。當然一般來說,奉承、巴結(jié)的產(chǎn)生也是有心理背景的,可能是一種貪的表現(xiàn)。因為一個人奉承、巴結(jié)別人,可能是有所求;還有的時候,是因為愚癡的表現(xiàn)。所以,奉承和巴結(jié)也是一種煩惱的心理。
我們看看定義:
“謂罔他故!睘榱似垓_、討好別人,就表現(xiàn)出一種非常謙恭、非常恭順的樣子。這種謙恭是不是真的謙恭呢?并不是的。是假裝很謙恭的樣子,并不是真的,是詐現(xiàn)恭順,是假裝很謙恭的樣子,假裝順從別人的意思。他的心不是一種正直的心,而是一種彎彎曲曲的心,是為了討好對方,為了取得對方的好感。
這樣的一種心理的產(chǎn)生或者建立在貪的基礎(chǔ)上,或者建立在嗔的基礎(chǔ)(愚癡?)為什么要取順對方?為什么對對方表現(xiàn)出很恭敬,主要是因為有貪心在里面,比如說希望對方給自己什么好處,或者對自己有好感,或者給自己什么利益,或者給自己什么地位?這樣的諂的心理是建立在貪的心理基礎(chǔ)上,或者是建立在愚癡的心理的基礎(chǔ)上。
主要還是二個東西,一個是我執(zhí),一個是貪。任何一種煩惱的生起,我執(zhí)都是根本,如果你沒有我執(zhí),你的煩惱將會沒有依托的基礎(chǔ)。貪還是為了“我”,如果沒有“我”,你為什么而貪呢?然后,是貪。
當然任何一種心理的產(chǎn)生還有一種重要的基礎(chǔ),比如,諂曲心理的產(chǎn)生,也就是巴結(jié)、奉承,一個人為什么會巴結(jié)、奉承別人?首先他要有這種巴結(jié)、奉承的潛在的心理基礎(chǔ)。這就是種子,你要沒有潛在的心理基礎(chǔ),你就不會做出這種事。這個心理基礎(chǔ)很重要。任何一種心理的產(chǎn)生,你都具備這種潛在的心理因素,你有這種習慣,所以,你才會去這樣去。所以,我們這個世間上的每一個人,雖然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貪、嗔、癡、嫉妒、憤怒……各種各樣的心理,但事實上每一個人都在某一方面的心理,有特別的增盛。也就是每個人在生命的延續(xù)的過程中,對心理的培養(yǎng)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是張揚的某一種心理,有的人是張揚的是另外一種心。所以,有的人有巴結(jié)、奉承的心,有的人根本就是力量很弱,甚至是沒有的。那也有的人力量很強。每一個人他的心理,也都是他的生命延續(xù)過程中“修行”修起來的。這里的修行是加了引號的,也即是他通過長期不斷地薰習形成的,再加上我執(zhí),再加上貪,所以,他才會形成這種巴結(jié)的心理。
這種巴結(jié)、奉承的心理會障礙不諂的心理,同時,也“能障不諂教誨為業(yè)”,其實一個人奉承別人,不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一種恭敬。如果形成一種奉承的習慣,反而會障礙對別人的真誠和恭敬,慢慢就會養(yǎng)成一種不真誠,就不會對別人形成真誠的習慣,就會被破壞掉了。所以,說能夠障礙“能障不諂教誨為業(yè)”,能夠障礙正直、恭敬,反而被障礙,同時,能障礙不諂曲,能夠障礙不教誨。因為你表現(xiàn)得謙恭,把自己的缺點遮蔽起來了,人家看不到你的缺點了,就影響別人對你的教化。
我們要認識諂的過患,要不斷地思惟諂對我們的生命有哪些過患,同時要思惟不諂對我們的生命具有哪一些功德。當我們作這樣的思惟之后,就要來對治這種心理。要養(yǎng)成不諂,養(yǎng)成正直這樣的真實的性格。
下面講:憍。
“矯者。于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為性。能障不憍染依為業(yè)!
矯,和慢是在一起的。慢是在和別人攀比的過程中,覺得別人不如我。矯,單純就是自己這一方面,是建立在自己的某一種長處的基礎(chǔ)上。比如搞藝術(shù)的人或是有某一種特殊能力的人,往往他的矯的心就特別重。因為他染著于自己的長處,對自己的長處產(chǎn)生深深的執(zhí)著,就會形成自己高高在上的心理。
“于自盛事深生染著”,即對自己的長處,產(chǎn)生矯的心理,自己都是有資本的,都是有一定的長處,如果沒有長處就不容易產(chǎn)生矯的心理。所以,我們看這些藝術(shù)家等人就比較容易產(chǎn)生矯慢的心理!白戆翞樾浴,傲,即傲慢,“能障不憍染依為業(yè)!蹦軌蛘系K不驕。
驕傲的心理產(chǎn)生還是以我執(zhí)為前提。其實,只看到自己的長處,在這個基礎(chǔ)上就很容易生起驕傲的心理。這種矯的過患是導致自己有恃無恐,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同時會生長長不善的行為。
關(guān)于矯的對治,就是要思惟矯的過患和無矯的功德。一個人要是矯就不容易處理好人際關(guān)系。因為驕傲也還是建立在我執(zhí)的基礎(chǔ)上,所以,要對治驕傲的心理,還是要修因緣觀。即我們所有的長處,其實都是一種因緣法,沒有我,也沒有我所。其實我們所有的長處事實上都是代表著我們心念的積累,一種能力也就是一種念頭。念頭也是因緣法,在因緣法里,沒有我,也沒有我所。如果經(jīng)常觀察沒有我、也沒有我所,看每一個眾生,看世界的一切,都是因緣法,都是沒有我、沒有我所的,這樣就能平等地看待一切。
接下來講的是:害。
“害者。于諸有情心無慈悲。損惱為性。能障不害逼惱為業(yè)!
害,就是損害眾生的心理。損害眾生的心理也是屬于嗔恨心的表現(xiàn)。
損害心理的產(chǎn)生也有幾個前提:
第一個還是我執(zhí)。我們?yōu)槭裁磿䲟p害眾生?往往就是我們覺得被別人傷害了,這個時候就會生起嗔恨心,也想著去傷害他人。所以,我執(zhí)這還是一個前提。
第二個是逆緣,就是你看了不順眼、不喜歡的境界,這是你生起損害的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如果你喜歡境界,一般來說你是不會去損害他的。這是嗔恨生起的重要條件。
還有,缺乏悲憫心。
以上都是產(chǎn)生損害的前提。如果一個人沒有嗔恨心,別人怎么能傷害你?你也不會生起損害他人的心理。我們要有損害眾生的心理?當然前提就是有嗔恨心。同時我們也有具備有損害別人的這種潛在的心理習慣,當別人傷害我們的時候,我們就生起:我要損害他,要報復他——這樣的心理習慣。真正使我們要損害他人的行為,是我們這種要損害眾生的心理習慣在產(chǎn)生作用。所以,這種損害的心理的潛在勢力,是我們生起損害心的根本。當然,有的人這種心理很強,有的人這種心理很弱,每個人不太一樣。
這種損害的心理,會產(chǎn)生二種過患。第一種,障礙慈悲心。第二種,會造不善業(yè)。
如何對治這種損害的心理呢?那就是要修因緣觀,了知一切沒有我、沒有我所,在認識上先要修這種因緣觀。然后,要修忍辱、修慈悲。修忍辱,別人傷害你的時候,要有忍辱的修養(yǎng),不要以嗔報嗔、以打報打。如果具備了慈悲心,慈是予樂,悲是拔苦。如果只想著給予眾生慈悲,就不會去損害眾生。所以,如果要對治損害的心理,我們就要有忍辱的修養(yǎng),我們要具備有慈悲的心,我們就不會有損害眾生的心理。反過來說,如果我們沒有忍辱的修養(yǎng),沒有慈悲的心腸,當面對逆緣的時候,我們就會生起損害的心理,嗔恨心就會發(fā)出來,就是前面講的嗔恨心的幾個步驟:憤怒、怨恨,然后很惱熱,進一步就會去傷害別人。這是平常人嗔恨心所表現(xiàn)的過程。當我們傷害別人的時候,事實上當下就在傷害我們自己。我們要損害別人的時候,首先我們自己的內(nèi)心就會受到傷害。所以,對害的心理,要對治,每一種不善的心理,我們都要去對治。如果我們不能夠意識到它的過患,我們沒有能夠用智慧去觀照它,我們不知道它對我們的生命將會構(gòu)成多大的過患,如果不通過禪修去對治它,那么,這些心理將會給我們帶來無窮無盡的過患。我們生命真正制造痛苦、傷害的,就是這些煩惱的心所、不善的心所。這對我們生命的影響是巨大的。
接下來講:嫉。
“言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榮。妒忌為性。能障不嫉憂戚為業(yè)!
嫉,其實就是嫉妒的心理,這種心理的產(chǎn)生,它的產(chǎn)生的前提,就是“殉自名利”,就是一個人把名和利看得太重了。重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不愿意看到別人在事業(yè)上、在生活中取得一些輝煌的成就,還是能力強,還是長得漂亮——凡是別人的好處你看了都不喜歡。你覺得:這些好處,只能我有,別人不能有。那么這種情況下就會產(chǎn)生嫉妒的心理。
那么,嫉妒的心理的產(chǎn)生,其實還是有幾個條件:
第一個是我執(zhí)。一個沒有我執(zhí)的人,是不會產(chǎn)生嫉妒心的,沒有我執(zhí),胸懷就會更開放,更包容,也就會有隨喜的心理。如果我執(zhí)太強的人,就不容易有隨喜的心理。所以,跟嫉妒相反的心理,就是隨喜。《普賢行愿品》中也講過隨喜。隨喜可以對治嫉妒,反過來說,一個人要是有嫉妒的心理,他就不會有隨喜的心理。你看到到別人的盛事,你很難過,你怎么隨喜啊?當我們通過修習去培養(yǎng)隨喜的心理,我們希望一切眾生好,我們看到眾生取得利益和成就,我們都發(fā)自由衷地高興和歡喜,我們要培養(yǎng)這樣的心理。當我們培養(yǎng)了這種心理,嫉妒心當然就不會有了。所以,嫉妒的心生起,首先是我執(zhí)。
其實,是貪心,貪心、貪利。所以,嫉妒也是屬于嗔恨心的表現(xiàn)。
還要有嫉妒的習慣,嫉妒的這種潛在的心理因素,否則即使你再有貪心,也不會生起嫉妒。
但是這種潛在心理的形成是以我執(zhí)、貪心、嗔恨心作為心靈的土壤,如果沒有我執(zhí)、沒有貪心、沒有嗔恨心,你就不會形成嫉妒心。當你有了嫉妒的心理,你看到別人榮耀的時候,你就會不由自地生起嫉妒心。如果這個嫉妒的力量很強的話,你就會被強烈地主宰著,你的心就會長時間地陷入這種嫉妒的狀態(tài)里邊,你根本就出不來。如果你的嫉妒心很小,它對你的生活的影響就會很小,如果這種嫉妒的心理力量很強的化,那么,對你的生活影響就會時間很長。所以,每一種心理的力量,有強有弱,強和弱都是我們自己形成的。如果我們不斷地去培養(yǎng),不斷地嫉妒,這個嫉妒心就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大……我們意識到嫉妒的過患,及早產(chǎn)生對治,我們不斷地修隨喜功德,那么,嫉妒心將會越來越弱,越來越弱。所以,因緣法的最大特點,是一切都是不確定的,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
這種嫉妒的心理的過患,可以障礙不嫉妒,可以障礙隨喜的心,同時,也可以破壞人際關(guān)系的和諧。一個人如果有隨喜的心,他的人緣將會很好,因為他看到別人的好事,他都會由衷地隨喜,那他都會和別人相處得很好。反過來說,如果有嫉妒的心,他看到到別人取得成就,就會不高興,就會說一些風涼話,表現(xiàn)出一副不高興的樣子。他肯定有辦法和別人處得很好。所以,嫉妒心會破壞人際關(guān)系的和諧。所以,要認識到嫉妒心理的過患。也有的人因為嫉妒犯罪,造不善業(yè)。有不少犯罪行為是因為嫉妒而引起的。
怎么樣對治嫉妒,一個要隨喜,要看淡名利,自然就不容易嫉妒。還要修因緣觀,要認識到?jīng)]有我、沒有我所的道理。這些觀修都可以幫助我們對治嫉妒。
接下來講第十種隨煩惱:慳。
“言慳者。耽著法財不能惠舍。秘吝為性。能障不慳鄙畜為業(yè)!
慳,就是一種慳貪、吝嗇、小氣。慳的心理還是屬于貪的表現(xiàn)。對你所擁有的東西產(chǎn)生的貪著、吝嗇的心理。所以,貪的前提是“耽著法財”,貪著自己的法和財。吝嗇的東西很多,表現(xiàn)的形式也很多,但不外乎就是法和財。一般人是吝嗇財,認為賺得不容易,不愿意把財拿出來施舍給別人。因為慳貪,所以就不能修布施。慳貪和布施是對立的心理。一個人如果很有施舍的心,這個人慳貪的心就會小,所以,布施會對治慳貪。反過來說,慳貪就會影響到布施,如果一個人慳貪的心很強,他就不會有布施的心理。所以,耽著法財。比如說出家人,覺得自己學習來的佛法很容易,就不想講給別人聽,這就叫對法的吝嗇。所以,“耽著法財不能惠舍”,不能夠施舍于他!懊亓邽樾!辈还_,舍不得,這是慳貪的心理的特征,不愿意把自己的東西公開,不愿意把自己東西舍出去、貢獻給別人。
那么,這種慳貪的心理的產(chǎn)生,首先還是我執(zhí)。為什么舍不得呢?就覺得:這是我的東西,我不可以和別人分享,我得到它很不容易,我一定要把它保存好,我一定要占有它。所以,我執(zhí)是前提。還有,慳貪,因為吝嗇、小氣是貪的一種表現(xiàn)方式,那么一個人吝嗇、小氣,當然是因為他有這種潛在的心理基礎(chǔ),生命中有這種串習,用我們的話來說,是說明你具備這種習性、具備這種習慣,具備有這種潛在的心理。如果你不具備這種吝嗇、小氣的心理,你就不會起慳的這樣的心理活動。因為有了這樣的心理,所以面對自己的財務,或者面對自己所掌握的技術(shù),或者面對自己所學到的佛法,所以,才會產(chǎn)生一種“不能惠舍”的心理,不肯惠舍。
關(guān)于慳貪的種類,其實蠻多的。比如說,我們講到對法的慳貪,或者對財物的慳貪,或者對法義的慳貪,或者人家做了好事,我們不肯說一些好話去贊揚別人。這也是一種慳貪、小氣。
我們須要認識到慳貪的過患。慳的心理其實還是在增加我們貪著的心理,所以,我們必須要認識到慳貪的過患,尤其是慳貪會障礙布施,有了慳貪的心理,你舍把你的法、財物布施給別人,有的人甚至舍不得給家里人,最后自己也舍不得用。有沒有這樣的?我們看文學作品中就有這樣的人物形象,如巴爾扎克的名著《歐也妮·葛朗臺》中的葛朗臺就典型的吝嗇鬼。不但現(xiàn)世一分錢帶不走,來生可能還要家里當一只狗或一只貓、一只老鼠,繼續(xù)來守財。佛經(jīng)里就講這樣的故事。你說佛陀有一次到一戶人家里去乞食,那戶人家的狗就拼命叫。佛陀就說:你不要再叫了。你就是因為把家里的東西看得太重了,所以這一生才投生為狗。然后這個狗聽了,就悶悶不樂的,就走開了。這一戶人家的孩子很愛護這條狗,看到狗悶悶不樂,就感覺是不是有什么人來過?后來打聽到有佛陀來過。他就到祗園精舍去責問佛陀:為什么把我的狗搞得不開心?佛陀對他說:“那條狗是你前世的爸爸,他臨終的時候留給你一筆錢,還沒有來得及告訴你,藏在某個地方。你要是不相信,回去問問它看!边@個小孩子就回去問了,這條狗居然就領(lǐng)著他找到了藏錢的地方?梢娺@種慳貪的心理。慳貪也會使人墮落,會障礙布施,如果沒有布施,未來的生命就沒有福報。福報就是從布施來的。你真正要使你的財、法發(fā)揮作用,形成你盡未來際的福德資糧、智慧資糧,你就要廣修布施。而慰問慳貪恰恰就能障礙我們布施的心理。
所以,我們要意識到慳貪的嚴重的過患,同時要念修布施的功德。發(fā)菩提心,菩提心就是對治慳貪的辦法,發(fā)菩提心就是告誡自己:我要利益一切眾生。這樣,就可以幫助打開心量,破除我執(zhí)。因為慳貪是建立在我執(zhí)的基礎(chǔ)上,如果一個人的我執(zhí)淡了,它的慳貪的心理自然也就淡了。所以,要根本地解決煩惱,只有從破除我執(zhí)入手。如果把我執(zhí)解決掉了,煩惱就像明棟樓房一樣,我執(zhí)就是所有煩惱的重心。如果我執(zhí)摧毀了,煩惱的高樓大廈也將會隨之倒塌。所以,修菩提心就可以破除我執(zhí)。
接下來講:無慚、無愧。
前面十種是小隨煩惱,接下來講的這二種是屬于中隨煩惱。
無慚、無愧,我們前面講過的相對應的心理是什么?慚、愧,是羞恥的心理,無慚無愧就是無羞恥的心理。慚、愧這二種心理共同的特征就是羞恥心,而無慚、無愧這二種共同的心理就是無羞恥心。不同的地方在于生起的基礎(chǔ)、前提是不一樣的。
我們看看無慚的定義:
“無慚者。不顧自法輕挋賢善為性。能障于慚生長惡行為業(yè)!
無慚的心理,就是“不顧自法”,自,自己的身份。不顧忌自己的身份。法,自己受到的教育。
即一個人不顧自己的身份,比如我是一個什么樣人,我是人,我有做人的準則,那人的標準是什么?那我就要符合這個標準。我是一個出家人,出家人的要遵循什么樣的行為準則?要怎么做?作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相應的做人準則。如果能夠遵循這樣的做人準則,一旦他的行為超過了作的行為準則;如果他沒有準則,那也就沒有辦法了。我們現(xiàn)在人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準則,整個社會沒有一個道德的準則,所以這是蠻可怕的!無慚,就是沒有準則。比如過去的傳統(tǒng)教育是儒家的教育,會給你提供一個做人的準則:一個人應該怎么樣子?現(xiàn)在社會教育沒有這樣做人的教育,就是教你怎么賺錢,根本沒有“應該怎么做人”,沒有這一套東西。所以,這個很可怕。所以,現(xiàn)在的人干了壞事,也不以為是干了壞事。因為一個人如果有了道德的準則、做人的準則,當他越過了這個就會良心不安。但是,現(xiàn)在人在他的教育里邊根本就沒有這一套準則,所以,他干了壞事之后,他有沒有良心不安?好像很多人沒有良心不安。因為他沒有參照的準則,但是也有少部分人,他可能有善根的人可能有良心不安。如果有這種傳統(tǒng)的文化教育作為基礎(chǔ),當他做了這些犯罪的行為、不善的行為之后,他就會產(chǎn)生一種心理上的內(nèi)心不安,會產(chǎn)生羞恥的心理。但是當一個人沒有這種準則的話,他覺得做人是什么呢?第一生存,第二過好日子。為了生存,為了過好日子,他就不擇手段。這個社會就變成這個樣子了。因為生存、過好日子就是代表著你的價值,你在這個社會上的價值觀就在這里。你過好了,你就是很有能耐的。你就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大家都會羨慕你的。這個社會就變成了這個樣子。因為現(xiàn)在社會缺乏一種這樣做人的教育,所以,現(xiàn)在人的行為沒有底線,行為沒有準則。所以,即使他干了壞事也沒有羞恥的心理。但事實上,作為人道,人有人的準則,每一個人從普通的人到我們出家人都應該有準則,我們都應該遵循這樣的準則,按這樣的準則去生活。如果一旦我們的行為超過這個準則了,我們就要生起羞恥的心理。如果你的行為已經(jīng)超過了這些準則,你還沒有羞恥的心理,那就時無慚。
這種無慚的心理,其結(jié)果就會障礙慚的心理,就會障礙羞恥心。羞恥心和沒有羞恥心,這是對立的心理。如果一個人有羞恥心,那么他就沒有無慚的心理。這個心理就是這樣子的。我們心理都有二種相反的心理,貪和無貪,嗔和無嗔。所以,沒有羞恥心,就會障礙到羞恥心。
同時“生長惡行為業(yè)”。一個沒有羞恥心,將會無所不為,凡是對他有利益的事情,他都會去做,即使犯罪的行為,也會做得出來。所以,沒有羞恥心,這是犯罪行為的根本。佛教里面講,慚、愧二法,這是道德建立的基礎(chǔ),就像儒家里講的,有點像天地良心一樣,這是道德建立的基礎(chǔ)。佛教認為這是道德產(chǎn)生的基礎(chǔ)。人和禽獸的不同,人從不善的行為走出來,走向道德的開展,必須要建立在羞恥心的基礎(chǔ)上。因此,無慚會增長惡行。
那么,怎樣對治這種無慚的心理。經(jīng)常要想著自己的身份,以及自己接受的佛法的教育,自己所受的戒,同時經(jīng)常要想著圣賢的功德,要以他們?yōu)榘駱?要多看一些高僧傳,我們才知道這些古圣先賢是一種什么樣的德行?如果經(jīng)常憶念他們,我們就有一個參照。如果我們以古圣先賢、以高僧大德作為一個參照點,我們對自己的過失就很容易生起慚愧心。相反,社會上不好的人和事,你每天都關(guān)注這些東西,以你為參照點,那你怎么做都會覺得:啊,我還不錯!所以,參照點非常重要,一個人要建立一個良好的參照點,這對我們自己的生命的提升很有好處。
還有無愧:
“無愧者。不顧世間崇重暴惡為性。能障礙愧生長惡行為業(yè)。”
慚,是從自己的身份、教育,愧是指世間的道德。一個人如果接于對世間道德的認同,然后對犯罪行為產(chǎn)生一種拒絕的心理、羞恥的心理,這就是愧。如果我們不把世間的道德放在眼里,我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那我們對犯罪行為也就不會有羞恥心,同時,就會“崇重暴惡為性”,推崇暴力、推崇暴惡,覺得那一個人很能干,他有能力。這是沒有羞恥心。
“能障礙愧生長惡行為業(yè)!睙o愧能夠障礙,同時生長惡行,也還是沒有羞恥心,會障礙羞恥心,會成為不善的行為產(chǎn)生的心理基礎(chǔ)。
無慚、無愧二個法的對治是差不多的。
接下來講到:不信。
從“不信”開始的剩下八種煩惱,都屬于大隨煩惱。
“言不信者。于實德能不忍樂欲心穢為性。能障不信。墮依為業(yè)。”
不信相對什么?信的心所。信的前提是實、德、能,也就是佛教講的信,是有特定的對象,這個對象是實,真實,真理,諸法的真實的真理,如四諦、因果這些真實之理。德,指三寶的功德、品德,如大慈悲、智慧、解脫、自在等這樣的品德。能,相信世間和出世間的因果,因能夠感得結(jié)果,能力相信我們所作的善行都會感得善的結(jié)果。
同樣,不信指的也是實、德、能,對三寶的品德和三寶的功德、以及佛法的真理,“不忍樂欲心穢為性”,不認可、不相信、不隨順,對佛法僧不認可、不相信、不隨順,同時你對之也不會生起希求,不需要。這就是不信!靶姆x為性”,我們講的信,是“心凈為性”,我們對三寶生起信仰之后,在相信的過程中,三寶的功德能夠幫助我們達到凈,用三寶的功德能夠凈化我們的心靈。反過來說,不信,也就是沒有三寶的功德對我們的心靈就不能產(chǎn)生凈化的作用了。所以,不信的特點就是“心穢為性”,不清凈是它的特點。
“能障不信。墮依為業(yè)。”能夠障礙不信,如果不能夠?qū)θ龑毥⑿叛?生起信仰,最終將會導向墮落,墮落將會是他的結(jié)果。
不信的產(chǎn)生也有幾種因緣,當然有幾種情況:有可能是邪見,比如我們接受了唯物論之類的教育,對佛法有偏見,因此不相信因果;無知,對佛法根本就不了解;缺乏善知識的引導,你沒有碰到好的老師。這些都是導致不信的因緣。
不信的作用會障礙信,障礙你對三寶信心,會退失善法。
怎樣才能對治不信?包括我們已經(jīng)學佛的人,我們也可能對三寶缺乏信心,那么我們?nèi)绾闻囵B(yǎng)信心,如何對治不信心。對治不信心,無非就是培養(yǎng)不信心。比如我們很多人已經(jīng)皈依了三寶,我們已經(jīng)學佛了,但往往有可能是: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一年、二年,佛菩薩就不知道到哪里去了。這是蠻普遍的現(xiàn)象。那怎么辦呢?那就是要培養(yǎng)信心。像我們現(xiàn)在推廣的修皈依共修,在修三皈依過程中,不斷地憶念三寶的功德,當你不斷地憶念三寶功德的過程中,三寶在你心目中的份量自然就越來越重了。就像世間上的人想著偷,想著錢越多越好,賺錢的心理在他心目中的份量就會越來越重;想官的人,覺得:哦,當官好啊!他不斷地想著,那么想當官的心理在他心目中的份量就會越來越重。同樣地,我們學佛,我們想著三寶的功德,三寶在我們心目中的份量就會越來越重,然后我們就會依教奉行了。
所以,我們要建立對三寶的信心,就要去認識三寶,不斷地憶念對三寶的功德,這樣才有可能培養(yǎng)我們對三寶的信心。
- 上一篇:《大乘百法明門論》講義 20
- 下一篇:《大乘百法明門論》講義 18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安貧樂道和不思進取的區(qū)別是什么,如何正確理解?
- 有煩惱的時候怎么辦,如何解決?
- 怎樣才是見到如來?
- 我們要從因果看世界嗎,任何事都是有原因的嗎?
- 自卑且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該怎么調(diào)整心態(tài)?
- 如何看待愛恨情仇?愛不是恒常的,恨也不是固定的
- 遍計所執(zhí)是怎么形成的,如何使認識接近真實?
- 痛苦促使人思考,那人應該逃避痛苦嗎?
- 為何要戒殺吃素?動物也有獨立生命
- 怎么做才能開啟自覺?
- 如果所有人都消除煩惱,菩薩還怎么成佛?
- 無住生心是般若法門修行的精要
- 福報的判別和積累,打開福報的通道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