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1)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1)
〈本地分中菩薩地〉?初持瑜伽處戒品第十之一
現(xiàn)在是〈菩薩地〉,是第十二大科。這個〈菩薩地〉里面一共是分三大科:一個是所學處,第二科是如是學,第三科是能修學。第一大科所學處已經(jīng)學習過了,現(xiàn)在是第二大科如是學。如是學里面分兩大科,第一科是略,第二科是廣;這個略說里面也學習過了,現(xiàn)在是屬于廣。這個廣里面分兩科,第一科是六度四攝,這一科里面有別廣,第一科就是六度,六度里面第一科施波羅蜜已經(jīng)學習過了,現(xiàn)在是第二大科戒波羅蜜多,這一科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酉二、戒度(即戒品)(分三科)
戌一、征
云何菩薩戒波羅蜜多?
戒波羅蜜多是怎么回事情呢?也就是戒品,這一品里面廣說菩薩戒的相貌。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列出來。分二科,第一科是「嗢柁南」。
戌二、列(分二科)
亥一、嗢柁南
嗢柁南曰:自性一切難,一切門善士,一切種遂求,二世樂清凈,如是九種相,是名略說戒。
這是六句頌。下邊就解釋這個頌,就是長行。
亥二、長行
謂九種相戒名為菩薩戒波羅蜜多。一、自性戒。二、一切戒。三、難行戒。四、一切門戒。五、善士戒。六、一切種戒。七、遂求戒。八、此世他世樂戒。九、清凈戒。
前面這個「征」等于是問,長行這里邊等于是回答了。九個相貌所說的戒,就叫做菩薩戒波羅蜜多。那九種相呢?第一個是自性戒。第二是叫做一切戒。第三是難行戒。第四是一切門戒。第五是善士戒。六、一切種戒。七是遂求戒。八、此世他世樂戒。九、清凈戒。這個九種相貌,前面施波羅蜜多也說到這九種相貌。
這是列出來,列出來九種相貌。下面第三科就一一的解釋,解釋里面分兩科,第一科是安立戒相,安立體相,就是假借文字來表達戒的體相,所以叫做安立。這里邊又分兩科,第一科是別解九相,就是一條一條地解釋這九種相貌,分三科,第一科是先解釋這個自性戒,又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戌三、釋(分二科)
亥一、安立體相(分二科)
天一、別解九相(分三科)
地一、自性戒(分三科)
玄一、征
云何菩薩自性戒?
這個「自性」我們講過很多次了,它的意思就是它本身的體相,就是戒的本身的相貌,所以叫做「自性」;蛘呓忉尀榭傉f的意思,總說戒的大意,那么叫做「自性戒」。
玄二、釋(分二科)
黃一、明戒性(分二科)
宇一、標列四德
謂若略說具四功德,當知是名菩薩自性戒。何等為四?一、從他正受。二、善凈意樂。三、犯已還凈。四、深敬專念無有違犯。
「謂若略說具四功德」,這個自性戒,戒本身的相貌,若是簡略的,就是簡要的來說它的相貌!妇咚墓Φ隆,具足四種功德,具足四種利益。那四種呢?「當知是名菩薩自性戒。何等為四?」這四種功德就是菩薩的自性戒。「何等為四?」怎么叫做四種呢?下邊就回答!敢弧乃堋,要具足這種功德,這是其中的一個相貌,也就是一種功德。這個第一個「從他正受」
看這個《披尋記》:
「從他正受者:他,謂有智有力于語表義能授能開已發(fā)大愿同法菩薩。于如是等功德具足勝菩薩所如法求請授與凈戒,乃至廣說,是名正受」。
這個「從他」,這個「他」這個字就是指菩薩戒的戒和尚。這個「正受」就是遵循菩薩戒的儀軌來受菩薩戒,叫正受。這個《披尋記》上是說:「有智有力」,這個他這個人要有這樣的圣德,就是他有大智慧、有四無礙辯,有這樣的智慧!赣辛Α梗筮呂挠薪忉,這個力就是六種神通的道力。有大智慧、有神通的道力。
「于語表義能授能開」,這個受菩薩戒這里面有語、有義,就是語言文字它是能表達的,這個義是所表達的。就是對于菩薩戒的文和義「能授能開」,能夠傳授給你,能開示、能開顯里面的菩薩戒的義,有這樣功德,當然這就是要有智慧。,這是一種功德!敢寻l(fā)大愿」,這位菩薩他已經(jīng)建立了無上菩提的愿力,他有這樣的愿的!竿ㄆ兴_」,他也是秉受了菩薩戒的,在這樣的菩薩,從這個人。
「于如是等功德具足勝菩薩所」,就是在具足了這么多的功德的菩薩。「勝菩薩所」,他有殊勝的功德,超越了聲聞緣覺的這個人,在這位菩薩的地方!溉绶ㄇ笳埵谂c凈戒」,你能夠如法的,沒有違法的事情,你向他求請授與清凈的菩薩戒!改酥翉V說」,你向他申請,他能夠遵循受菩薩戒的儀軌就傳授你菩薩戒,乃至廣說。「是名正受」,這就叫做從他正受。就是要這樣的人為你授菩薩戒,你向他求請,不是從其他的人去求請的。這是第一種功德。
二、善凈意樂。
第二種「善凈意樂」,這個「意樂」這句話,應該里邊,第一個要有信心,你對于大乘佛法有信心,也有智慧能夠勝解大乘佛法。有信、有慧,而沒有猶豫,這樣的善而又凈的意樂。這個有信就應該是有愿,這個「意樂」就是內(nèi)心的愿,你有希求成就圣道的意愿。而在這里說的呢,就是你有清凈的意愿要受菩薩戒。外緣是從他正受,你內(nèi)心要有清凈的意愿,是這樣意思。
看這個《披尋記》:
「善凈意樂者:增上意樂品說」,就是本論有個〈增上意樂品〉說:「菩薩到究竟地所有一切增上意樂,是名菩薩善凈意樂」!钙兴_到究竟地」,就是第十地。從什么地方到究竟地呢?就是從初歡喜地到第十地,這都是已得無生法忍的圣人,他們這些圣人的意樂,所有一切的增上意樂,就是特別廣大而且特別有力量的這種大慈悲心,也有大智慧,那么就叫做增上意樂!甘敲兴_善凈意樂」,這個善凈意樂就指已入圣位、得無生法忍的這些大菩薩,他們內(nèi)心的大智慧、大慈悲,叫做善凈意樂。這是「陵本四十七卷十一頁」說這件事。這里說的善凈意樂是什么意思呢?
「由愿當證而作是說,非已證故」,就是這位初發(fā)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他「愿當證」,希望將來也能成就這個十地菩薩的廣大的意樂,故作是說!赣稍府斪C而作是說」,所以叫做善凈意樂!阜且炎C故」,不是十地菩薩已證入法性說的,不是約那個意思說的。這里面,就是前面「從他正受」,是受菩薩戒的外緣;「善凈意樂」,是受戒菩薩內(nèi)心的清凈意愿,這樣子才能受得菩薩戒。
三、犯已還凈。
這是第三個功德。
看這個《披尋記》的文:
「犯已還凈者:謂于所受凈戒若有毀犯」,就是這位菩薩他「從他正受」,受得清凈菩薩戒之后,因為這位菩薩不是已入圣位的菩薩,多數(shù)是在外凡的時候,這個資糧位。在外凡的時候,他有的時候會失掉正念,還不能夠全面地一切時、一切處保護他的清凈心,所以有的時候失掉了正念,那他就毀犯了菩薩戒!钢^于所受凈戒若有毀犯,當知一切皆是惡作所攝」,這個毀犯菩薩戒,犯這一切的菩薩戒,你有所毀犯的時候,都屬于「惡作所攝」。這個「惡作」,不是念「ㄜˋ」,念「ㄨˋ」;就是不高興自己所作的事情,自己犯了戒就后悔了,叫做惡作。所犯的一切菩薩戒都屬于惡作所攝。這句話呢,「一切皆是惡作所攝」,這是菩薩戒文里面的話。這個按這文的意思,應該是指輕垢罪說的,不是前面的波羅夷罪,不是指那個說。
「應對于他補特伽羅發(fā)露悔滅,由是除遣所生惡作」,這位菩薩他犯了菩薩戒之后,他應該對于「他補特伽羅」,就是另一位受菩薩戒的人,或者受比丘戒的比丘,那么去「發(fā)露悔滅」,向那位補特伽羅發(fā)露自己犯了那一條戒,然后懺悔來息滅這個罪垢!赣墒浅菜鷲鹤鳌,由于你發(fā)露懺悔了,就除遣了,就除滅了你所犯戒的罪垢了,就除滅了。
「惡作有五,攝事分中別釋其相」,這個「惡作」一共有五類,在本論的〈攝事分〉里面有詳細的解釋其相,在「陵本九十九卷九頁」!溉缡敲麨榉敢堰凈」,指這個說的。
若是犯了波羅夷罪呢,那是需要…這個《瑜伽菩薩戒本》把殺盜淫妄沒有算在內(nèi),所以所列出的那四條波羅夷罪是可以懺悔的。如果上品纏,上品煩惱犯了戒,可以重受。如果中品、下品煩惱犯了戒,是可以懺悔。若是殺盜淫妄的波羅夷罪,那若是懺悔需要見到瑞相、見光、見花等才能滅罪,滅罪再重受,是這樣子。
四、深敬專念無有違犯。
這是第四條。這個「深敬專念無有違犯」
看這個《披尋記》:
「深敬專念無有違犯者:謂由善凈意樂于所受戒生起最極尊重恭敬,從初專精不失正念,故無違犯」。這個「深敬專念無有違犯」怎么講呢?「謂由善凈意樂」,就是由于這個受菩薩戒的這個人,他心里面有極清凈的意樂!赣谒芙渖鹱顦O尊重恭敬」,對于所受的菩薩戒,他能夠生起最極的尊重、恭敬心,對這個戒不敢輕忽,他特別的尊重、特別的恭敬,所以叫做「深敬專念」。那么這個「深」,這就是最極尊重的意思。
「從初專精」,從開始受菩薩戒,就是「專精不失正念」,他能夠專一其心。這個「精」就是使令內(nèi)心清凈的意思,能夠不失掉正念。而這件事實在來說就是常常修止觀的關系;常常修止觀,你能調伏煩惱,用止觀的力量調伏內(nèi)心的煩惱,所以使令心能夠專精不失正念。如果你不修學止觀就不能調伏煩惱,煩惱不調伏,煩惱若活動的時候,你很難專精不失正念。所以使令戒清凈,是由定慧的力量使令戒清凈;而這個能修學定慧,還是戒清凈才能修學定慧,它是互相幫助的意思。這是說到這個「深敬專念」。這個「深敬專念」和前面「犯已還凈」,這個相貌不同。前面失掉了正念,你是犯了戒,犯了戒需要發(fā)露懺悔;這第四條「深敬專念」,就從來也沒有犯過戒,是這樣意思。這是把這四種功德標出來。下面就解釋其相,第二科「攝釋其相」,攝釋其相,這個「攝」這個字在這里的意思就是合起來,把這四條合在一起來解釋它的相貌。不是一個一個地分別的解釋,是放在一起來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是「略攝三」,就是本來是四條,把它合成三條,所以叫做略攝三。
宇二、攝釋其相(分二科)
宙一、略攝三
由諸菩薩從他正受故,于所學戒若有違犯,即外觀他深生愧恥;
那么這是說從他正受,從這里開始解釋。由于發(fā)無上菩提心的諸菩薩「從他正受」,從這個有智有力的這些大菩薩正受菩薩戒的緣故!赣谒鶎W戒若有違犯」,對于所學習的菩薩戒,就是受了菩薩戒就要學習菩薩戒,若有違犯的時候,「即外觀他」就是外邊去思惟憶念你的戒師,就會想到:哎呀,我現(xiàn)在犯了戒,我的戒師可能要呵斥我呀,要責備我呀。就「深生愧恥」,就深深的生了慚愧心,生了羞恥心。這是外觀他深生愧恥。
看這個《披尋記》:
「即外觀他深生愧恥者:謂諸菩薩于罪現(xiàn)行能正覺知」,這個諸菩薩,受了菩薩戒的這個菩薩,他對于「罪現(xiàn)行」,就是染污心活動起來,就犯了菩薩戒,就顯現(xiàn)在自己的身口意上面,這時候有了罪垢、有了污染了!改苷X知」,他會很快的會知道,犯了那一條戒那一條戒。這就是因為常常誦戒的關系,他很熟悉這件事;如果你若不誦戒,你犯戒都不知道,你不知道犯了那一條戒;但是誦戒的時候你若不特別注意,你還是不會清楚的,你犯了那一條戒。所以這上面「能正覺知」,就是對菩薩戒的文相你特別熟悉的關系,你立刻知道我犯了那一條菩薩戒!赣谕饩次范邜u」,對于外邊的,就是對于師長就有恭敬心、有恐怖心,所以內(nèi)心里面而生羞恥心了,「是名為愧」。
由諸菩薩善凈意樂故,于所學戒若有違犯,即內(nèi)自顧深起慚羞。
前面是第一句,現(xiàn)在是第二句!赣芍T菩薩善凈意樂故」,因為常常地修止觀來清凈自己的一念心,清凈自心,使令這個心沒有污染。你若常這樣做的時候呢,「于所學戒若有違犯」,你立刻知道我心不清凈了,我發(fā)了瞋心、發(fā)了貪心,我犯了菩薩戒了。
「即內(nèi)自顧深起慚羞」,就會反省自己,自己來看自己,就會深深地生起慚愧的羞恥心。但是這個「慚」字是對內(nèi)說的,就是我應該修學戒定慧令心清凈,怎么會令我心里污染了呢?我不應該這樣子!就是生了這個慚羞的心情了,這是由「善凈意樂」。若是根本不注意內(nèi)心的清凈這件事,你犯了戒、動了煩惱的時候,自己也不當一回事,就不會有慚愧心的。
看這個《披尋記》:
「即內(nèi)自顧深起慚羞者:謂諸菩薩于罪現(xiàn)行能正覺知我為非法,內(nèi)生羞恥,是名為慚!
由諸菩薩于諸學處犯已還凈,深敬專念初無違犯二因緣故,離諸惡作。
這是第三條。「由諸菩薩于諸學處犯已還凈,深敬專念初無違犯」,這個諸菩薩受了菩薩戒以后,如果是犯了戒,很快地會發(fā)露懺悔,又恢復清凈;蛘呤恰干罹磳D畛鯚o違犯」,或者是你的止觀有力量,你時時地保持正念正知,「深敬專念」,從來也不違犯。那么這是兩個因緣,一個是犯已還凈的因緣,一個是深敬專念初無違犯的因緣!鸽x諸惡作」,就不會有后悔的這件事;就是犯了戒很快地發(fā)露懺悔,就沒有這件事,心里面也就不再后悔了,所以「離諸惡作」。
看這個《披尋記》:
「離諸惡作者:謂此惡作于已作未作善不善事若染不染悵怏追變?yōu)轶w」,這個「惡作」…這個《披尋記》有「離諸惡作者:謂此惡作」這個惡作是什么意思呢?「于已作未作善不善事」,就是已經(jīng)做了善事或者不善事,或者沒有做善事不善事,會后悔。譬如說現(xiàn)在有一個機會做善事,我沒有做,我心里后悔;或者已經(jīng)做了善事,心里后悔。或者是已經(jīng)做了惡事,或者這個惡事沒有做,都會后悔。這個機會很好嘛,我應該做這個惡事來傷害那個人,令我心情快樂,但是沒有做,就會后悔。所以已做善不善事、未做善不善事,都會后悔的。
「若染不染」,不善事是染污,善事是不染污;這個「染不染」指那個「善不善」的作用說的。后悔了的時候就是心情遺憾,心情有恨,不舒服,「悵怏追變?yōu)轶w」!缸纷儭咕褪呛蠡诘囊馑迹虑橐呀(jīng)過去了,還在追想這件事,我不應該那樣子,所以叫做「變」!改苷仙菽λ麨闃I(yè)」,這個惡作這件事,你靜坐的時候,修止觀的時候,能障礙你修奢摩他。奢摩他應該是寂靜住的,但這個時候心里不安,老是思想、老是后悔,所以使令這個寂靜住不成了,所以「能障奢摩他為業(yè)」。「如顯揚說」,如《顯揚圣教論》里面說,在「顯揚一卷十頁」那上說的。
「由此惡作令不安隱」,因為你內(nèi)心里面若后悔了的時候,那心里面就不能寂靜住,就是不安隱!敢磺袣Х附詯鹤鲾z」,都是屬于惡作。「以是說有惡作罪聚」,都是屬于惡作,所以犯了這種惡作的時候就是一大堆的事情!复私赃h離,是故名為離諸惡作」,因為你常能夠「犯已還凈」,或者是「深敬專念初無違犯」的關系,就是遠離了一切的惡作,「是故名為離諸惡作」。
那么這一共是四句,前兩句加起來是二,后兩句合起來算一,所以一加二就是三,所以叫做「略攝三」。
宙二、略攝二(分三科)
洪一、第一義
如是菩薩從他正受善凈意樂為依止故,生起慚愧;由慚愧故,能善防護所受尸羅;由善防護所受戒故,離諸惡作。
現(xiàn)在是第二科,前面是第一科「略攝三」,現(xiàn)在「略攝二」,分三科,第一科「第一義」,就是第一個道理來解釋這個「略攝二」。
「如是菩薩從他正受善凈意樂為依止故」,這位菩薩從他正受菩薩凈戒之后,他內(nèi)心里面有善凈意樂的,因為從他正受善凈意樂的功德為依止,就是為因緣故,「生起慚愧」心!赣蓱M愧故,能善防護所受尸羅」,因為有慚愧心,所以能夠善巧能保護所受的菩薩戒,使令它不毀犯!赣缮品雷o所受戒故,離諸惡作」,你保護了自己的戒不犯,所以就遠離了一切后悔犯戒的事情。那么這是把前面這兩個功德合而為一。后兩句合而為一,所以就是「略攝二」,下面第二義。
洪二、第二義
又于是中從他正受,善凈意樂,此二是法;犯已還凈,深敬專念無有違犯,此二是前二法所引。
這是第二科,第二義。「又于是中」,又這位受戒的菩薩在這功德之中,在這「從他正受」的功德、「善凈意樂」的功德,你成就了這樣的功德,這兩種功德叫做「法」,也就是戒法!阜敢堰凈,深敬專念無有違犯,此二是前二法所引」,你受了這個戒以后,你才有這件事:或者是「犯已還凈」這件事,或者是「深敬專念無有違犯」這件事,才會引發(fā)出來這兩件事,那么這合起來也還是二。
看這個《披尋記》:
「從他正受至二法所引者:領納屬己,是名為受」,這個「從他正受」這個「受」這個字,就是「領納屬己」。就是從這個戒師所傳授的戒,由你的眼耳把它領納到第六意識,到阿賴耶識里面,你就領納在你的心里面,這就叫做「受」,就是屬于你的了,叫做「受」!讣匆来讼嘟⑹苄乃ā梗褪怯蛇@前兩種功德,「從他正受、善凈意樂」,你內(nèi)心有「善凈意樂」才能夠「從他正受」,所以「即依此相建立受心所法」,就是把這個菩薩的清凈戒,你領納在你的心里面了,所以有這個受的心所法。
「欣求意樂,是名為欲」,這個第二句,就是「善凈意樂」這個「意樂」是什么意思呢?「欣求意樂」,就是你很歡喜的希求這件事,希望得到菩薩戒,這個意樂,所以叫做欲。第一句「從他正受」是受,第二句就是欲,就是自己的希望心!讣匆来讼嘟⒂乃ā梗褪窍G蟮囊馑,也是心所法。
「今說菩薩自性戒中初二功德即是受欲二心所法」,現(xiàn)在這里說的自性戒,菩薩的自性戒里面,頭兩種功德就是:受心所法、欲心所法這兩字!笧槠渥孕浴梗瑸檫@個菩薩戒的自性。「是故說言此二是法」,所以這段文上說「此二是法」,就是戒的體性法,戒的體性。「是故說言此二是法」。
「犯已還凈,是前從他正受受法所引」,因為你受了菩薩戒這件事,才會有這句話!阜菬o有受可名犯故」,不是沒有受菩薩戒,可以說你犯菩薩戒,不能這么說;一定是受了菩薩戒,然后才有犯菩薩戒的這件事,所以是從法所引。
「深敬專念無有違犯,是前善凈意樂欲法所引」,這個「深敬專念無有違犯」這個功德,是從你內(nèi)心里面善凈意樂這個欲法里邊引發(fā)出來的!阜遣簧苾裟軣o違犯故」,不是你沒有善凈意樂,能沒有違犯的;要有善凈意樂,才能不違犯!赣墒钦f言說此二是前二法所引」,所以這后面這兩句是前兩句引發(fā)出來的。那么這就是第二義。
洪三、第三義
又于是中從他正受,善凈意樂,深敬專念無有違犯,由此三法應知能令不毀菩薩所受凈戒。犯已還凈,由此一法應知能令犯已還出。
這是第三義!赣钟谑侵袕乃,善凈意樂」這兩種功德,又加上了「深敬專念無有違犯」這一種功德,這是三種功德!赣纱巳☉芰畈粴兴_所受凈戒」,若是這位菩薩具足了這三種功德呢,那我們就會知道他能令這位菩薩不違犯菩薩所受的清凈戒,因為他深敬專念無有違犯!阜敢堰凈由此一法應知能令犯已還出」,假設若是違犯了菩薩戒,他能夠還凈,又恢復清凈,就是懺悔了。「由此一法應知能令犯已還出」,由此我們會知道能令這位菩薩犯了戒以后,就污染了,他能從污染的境界里面跳出來,又恢復清凈了。那么這加起來也是二法,就是前三法合而為一,再加上「犯已還凈」,那么也是二法。
黃二、明戒藏(分二科)
宇一、三種戒藏(分三科)
宙一、律儀戒攝
如是菩薩具四功德自性尸羅,應知即是妙善凈戒。正受隨學,能利自他,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哀愍世間諸天人等,令得義利利益安樂故。
這下面是第二科明戒藏,前面這一段的解釋叫做戒性,戒的體性。這下面說戒的藏,分二科,第一科是三種戒藏,又分三科,第一科先說律儀戒攝,屬于律儀戒所含藏的一切功德。
「如是菩薩具四功德自性尸羅」,這位菩薩他具足這四種功德的自性戒,自性菩薩戒!笐词敲钌苾艚洹梗蛻撝肋@位菩薩他就具足了這個攝律儀戒了,他就具足了。那么怎么叫做妙善呢?下文有解釋。「正受隨學」,他從師正受菩薩戒之后,他能夠相續(xù)不斷地隨順學習菩薩戒,不斷地學習菩薩戒!改芾运,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受了菩薩戒,還不斷地學習菩薩戒,有什么好處呢?就是能利益自己,也能利益他人。什么利益呢?利益無量眾生,能安樂無量眾生,有這個好處!赴ы篱g諸天人等,令得義利利益安樂故」,這個前面說到利益安樂,后面這一句有個哀愍。哀愍世間諸天人等在生死里流轉很苦,所以叫做哀愍;使令他們得大義利,就得到利益安樂了,使令他們離苦得樂了。
看這個《披尋記》來解釋這段文:
「妙善凈戒至利益安樂故者:由此凈戒能令自他無諸損惱,是名為妙」,由于菩薩他秉受了清凈的菩薩戒,受了戒之后,他能隨學而不犯戒,那就能令自己、能令他人都沒有損惱;自己也沒有損惱,也不損惱他人,這就叫做「妙」。這個「妙」是不損惱人的意思,那就是離苦的意思;若損惱人,就苦惱了,「是名為妙」。
「起諸善行,是名為善」,這個自己不損惱人,而能發(fā)動利益自己、利益他人的有功德的行為,那叫做「善」。這個「善」指行為說的,這個「妙」指沒有苦惱說的;沒有苦惱,這是約「果」說的,修善行是約「因」說的。你的行為是善,不損惱人,使令大家都安樂;如果你的行為是惡劣的、暴惡的,自己也苦惱,也令別人苦惱,所以一個是因一個是果,可以這么說。這個妙、善這兩個字在這里這么解釋。
「依下自釋利益安樂」,下面這個文本身會解釋這個利益安樂的。「應知逆配妙善二義」,這個利益安樂是來逆配妙善二義的。前面這個利益在前面,安樂在后面,可是所解釋的妙善兩個字,妙是在前面,善是在后面,有這個不同,F(xiàn)在把它逆配,把利益配那個善,安樂配那個妙,所以是逆配了。
「如攝異門分說:言利益者」,〈攝異門分〉怎么解釋這句話呢?「言利益者,謂諸善行。言安樂者,無損惱行」,這樣說,這么解釋,這個「(陵本八十三卷十七頁)」。這個「無損惱行」,是說菩薩的慈悲心不損惱眾生,不做殺盜淫妄的事情,不損惱眾生,那么那叫做安樂行。這個「利益行」呢,就是開導眾生修學一切善法。這兩件事;蛘哒f你給眾生一個面包,那么這就是安樂行,使令他不饑餓;另外開導他諸惡莫做、眾善奉行,那叫做利益行。就是改變他的思想,叫做利益行;改善他的生活,叫做安樂行;也可以這樣解釋!噶瓯景耸硎唔摗,這是在那上解釋的!腹首魇轻尅梗歉鶕(jù)那段文這樣解釋。
「誓受律儀,此名正受」,這位菩薩他修學佛法有多久了,在他內(nèi)心的思想上,不斷的醞釀,他這時候開大智慧了,他決定要受菩薩戒,他有這樣的決定,那叫「誓受律儀」。那么在這來說就是「從他正受」的意思!甘軐W學處,此名隨學」,這個「受學學處」這句話,在這段文上叫做「隨學」。
「利益安樂各多種類」,這個「利益安樂」,「利益」也有很多種類的解釋,「安樂」也有很多種類的解釋!钙兴_地中別釋其相(陵本三十五卷十七頁)」,這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敢来藘艚湫奁兴_行,故能自利利他利益安樂無量眾生」。
「天,謂天眾」,不是人間的人,是指天上的人。「人,謂剎帝利等」,這些統(tǒng)治階級的人!赣谔毂娭校热∧ц蟆,「等」取欲界頂天的魔王和色界天的梵天!赣谌吮娭校热沙門婆羅門。由天人等解甚深義」,為什么只說天人,沒說三惡道呢?「由天人等解甚深義」,因為這個天和人間的人,他們這個報障輕微,這個眼、耳、鼻、舌、身、意有堪能性通達佛所講解的甚深義,還有能力勤修正法,「勤修正行」!赣辛δ芄省梗褪怯兄腔哿δ芙馍跎盍x,有能故勤修正法!刚f能令彼得義利等」,所以這段文上說,能令天人得到義利等,得義得利。
「證自涅槃,名之為義」,這個「義利」兩個字怎么講呢?「證自涅槃」,他自己解甚深義、勤修正行,所以他能得涅槃,這叫做「義」。「可愛樂故,無有罪故,證功德法,名之為利」,所證得的涅槃是可愛樂的!笩o有罪故」,有什么可愛樂呢?這里面沒有過失,沒有污染,純是清凈的功德法,所以叫做利!妇烤箘倮h離過患故」,得了涅槃這個第一義,是究竟的勝利,就是不會再失敗了;你成功了以后,永久是不會再跌倒了,所以叫做究竟的勝利。這個究竟的勝利是什么意思呢?「遠離過患」,永久不會再有令你苦惱的事情。因為你若是沒得涅槃,你不能證悟第一義諦,你修習人天善法的功德雖然也是不錯,但是你可能還會失敗的,你又跑到三惡道去了,那里面還有過患,F(xiàn)在得涅槃的這件事是究竟的勝利,遠離這些過患。「此中諸義多如攝異門分釋」,這一段文的解釋多數(shù)是根據(jù)〈攝異門分〉的道理解釋的。這個〈攝異門分〉是在那里呢?「陵本八十三卷十七頁」,在那里解釋的。
這是這個「明戒藏」,這個「攝律儀戒」這一段解釋完了。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九(5)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