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二(9)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二(9)

  戌二、光明依持(分二科)  亥一、標種類

  又彼依止光明既滅,世間便有大黑暗生。日月星宿,漸漸而起。

  這里的科是說到「有情世間」!赣星槭篱g」,天的世間說過了,現(xiàn)在是說人間的有情,人間的有情分兩科。第一科是出現(xiàn)的漸次,出現(xiàn)的次第:劫初的有情、劫初以后的有情,這一段也說完了,F(xiàn)在是第二科「光明依持」。這個光明是我們地面上居住的人所依持的,沒有光明有很多的問題。在這一科里面,第一科是「標種類」。

  「又彼依止光明既滅」,前面文說到這地面上的眾生,逐漸地、逐漸地有問題了!敢乐埂梗褪撬纳眢w,彼有情身體的光明就息滅了。既然息滅了以后,「世間便有大黑暗生」起了,原來是沒有日月星宿的,因為每一個有情本身有光明的,F(xiàn)在這個光明沒有了,所以就黑暗了。黑暗了以后,「日月星宿」,「宿」也就是星,星宿漸漸的就生起了。

  亥二、辨體相(分二科)  天一、約最勝辨(分三科)  地一、量差別

  其日輪量,五十一逾繕那。當知月輪其量減一。

  這是說它的「體相」,「體相」里分兩科。第一科「約最勝辨」,約這個最殊勝的,就是日月,先說它量的差別。這個日輪,它這個體積的數(shù)量有五十一個逾繕那這么大!府斨螺啞顾@個體積減少一個逾繕那,就是五十個逾繕那。

  地二、體差別

  日輪以火頗胝所成。月輪以水頗胝所成。

  這是第二科說它的體的差別、它的性質(zhì)的差別。

  「日輪以火頗胝所成」就的。這個「頗胝」是什么呢?就是類似我們中國的水晶似的,可比水晶還要微妙一點,用這種東西成就的!冈螺喪撬H胝所成」,和日輪不同,一個水、一個火,一個陰、一個陽。

  地三、行差別(分二科)  玄一、月輪

  此二輪中,月輪行速,及與不定。

  這是第三科「行差別」,就是日輪和月輪在虛空中的動是有差別的,第一個先說「月輪」。

  此兩個輪之中,月輪它走得快一點!讣芭c不定」,還是不決定。這個快,是怎么意思呢?是說日、月在天空中有兩條道路:一個是南道、一個是北道。一年十二個月,分兩個部分:一個是六個月、兩個六個月。一個六個月,就是由南向北、由南向北移;另一個六個月,是由北向南移,向南移動。這樣的移動,這個日輪它一天移動是六個拘盧舍,拘盧舍翻中國的哩數(shù)是兩華哩,六個拘盧舍就是十二華哩了。一天移動十二個華哩,要移動六個月,到六個月以后就開始轉(zhuǎn)變。

  而月亮的速度,十五天就把這個距離走完了;太陽是走了六個月,月亮十五天就走完了。所以月亮是比太陽走得快,就是由南向北移、由北向南移,這一部分是月亮的速度快!讣芭c不定」,就是也有慢的地方,經(jīng)論上是說它是日月繞須彌、圍繞著這個須彌山轉(zhuǎn)。這樣子說,這一部分太陽快,月亮慢,所以叫做「不定」。

  玄二、日輪(分二科)  黃一、標

  又彼日輪,恒于二洲俱時作明。復于二洲俱時作暗。

  「又彼日輪,恒于二洲俱時作明」,這是第二科說這個太陽。太陽,第一科是「標」。又彼這個「日輪,恒于二洲俱時作明」,同時作光明!笍陀诙蘧銜r作暗」,同時作黑暗。有四個洲:東、西、南、北四個洲,那么同時作暗兩個洲,同時作明兩個洲。

  黃二、釋

  謂于一日中,于一日出;于一夜半,于一日沒。

  這是解釋前面作暗、作明。這四個洲怎么作明、作暗呢?「謂于一日中」,在一個洲這個時候是中午。譬如說是在南贍部洲,在我們住的這個地方,太陽是中午,是中午的時候。那么「于一日出」,就是西牛貨洲就看見太陽出來而已,是早晨。南閻浮提是日中,西牛貨洲看起來它就是日出。這兩洲就是明,就光明。

  「于一夜半」,就是北拘盧洲是夜半!赣谝蝗諞]」,于一個洲就是東勝身洲,就是看見太陽落了,是這樣子。其他的洲可以對比,都是這樣情形。所以兩個洲作明、兩個洲作暗。

  天二、約一切辨(分二科)  地一、標歷行

  又一切所有日月星宿,歷蘇迷盧處半而行,與持雙山,高下量等。

  「又一切所有日月星宿,歷蘇迷盧處半而行」,前面是約日月這個殊勝的光明來說明。這底下是約一切光明體來說明的。

  又一切所有的日月星宿,是「歷蘇迷盧處半而行」,它是經(jīng)過;從這個須彌山的半。須彌山是八萬由旬高,就這四萬由旬這個地方,四萬由旬是須彌山的一半。日月星宿在須彌山腰,在半那個地方圍繞著活動。經(jīng)論上是這么講的。

  「與持雙山,高下量等」,七金山第一個是持雙山。持雙山它就是四萬由旬高,和它是高下那個量是相等的。

  地二、顯差別(分三科)  玄一、日(分二科)  黃一、寒熱

  又復日行時有遠近。若遠蘇迷盧,立為寒分。若近蘇迷盧,立為熱分。

  這底下是顯它的差別,就說到寒熱的問題。先說太陽──日輪。又「日行時有遠近」,日輪在天空里活動是有遠近的不同!溉暨h蘇迷盧」,它的道路若是距離須彌山遠的時候,那就是「立為寒分」。那是在我們的感覺,它就是寒冷的這個時期,就是寒冷的時期,就是到冬天了,由秋天到冬天了。

  「若近蘇迷盧,立為熱分」,那么就是由南向北移,它靠近須彌山的時候,這個時候是熱分,就是春、夏了,這是熱的時候。

  黃二、遲速

  即由此故,沒有遲速。

  就是由于有寒熱,也就是道路的不同,所以這個「沒」是「有遲速」的,就是太陽落的時候,感覺有快、有慢,也就是有白天長、是夜間短;是白天短、夜間長的問題了。就是這樣的意思。

  玄二、月(分二科)  黃一、明出現(xiàn)

  又此月輪,于上稍欹,便見半月。由彼余分障其近分,遂令不見。

  「又此月輪,于上稍欹,便見半月」,前面說「日輪」;這里說「月輪」,第一個是說「出現(xiàn)」。

  「此月輪,于上稍欹」,它在虛空之上稍為的偏側(cè)一點,就是歪一點!副阋姲朐隆,我們?nèi)碎g地面上的人看見它,就不能看一個全部的月,只看見一部分了。

  「由彼余分障其近分,遂令不見」,就是「由彼」──為什么看見半月,而沒能看見全部的月亮呢、全體的月亮?「由彼余分障其近分」,「障其近分」,那「余分」應該是遠分,遠分障礙了這個近分,所以近分就不見了,近分被障礙住就不見了,所以「遂令不見」。

  從這件事看出來,月亮并不是每一個角度看上去都是圓的,它不是那么圓,只是一大部分──我們看見了一大部分的時候,就看見是圓的。因為它不是圓,它一偏的時候,我們只能看見,就看見不圓了,應該是這么個意思,是這樣意思!杆炝畈灰姟。

  黃二、明滿虧

  如如漸側(cè),如是如是漸現(xiàn)圓滿。若于黑分如如漸低,如是如是漸現(xiàn)虧減。

  「如如漸側(cè);如是如是漸現(xiàn)圓滿」,這是第二科「明滿虧」。前面說出現(xiàn),實在應該是總說;這底下還是說這個問題,那就是別說了。

  「如如漸側(cè)」,「如如」,就是如是如是逐漸的歪了。它在虛空里動的時候,在人間向上看的時候,不是正面的,漸漸歪、漸漸歪。「如是如是漸現(xiàn)圓滿」,逐漸逐漸地歪、歪,后來又完全看見它、又完全看見了,那么就是一個圓月,那就不是半月了。

  「若于黑分如如漸低,如是如是漸現(xiàn)虧減」,那么若是從我們中國的歷法,從初一到十五,那么就是「漸現(xiàn)圓滿」。若是從十五到三十,那就如是如是漸漸的低了,就是這個月光光明漸漸減少了,「如是如是漸現(xiàn)虧減」了,就不是滿月了、虧減了。

  黃三、明黑相

  由大海中有魚鱉等影現(xiàn)月輪,故于其內(nèi)有黑相現(xiàn)。

  這是第三科「明黑相」?匆娫螺喞锩嬗泻谟埃鞘鞘裁丛蚰?由大海里面有大魚、有大鱉,它們的影顯現(xiàn)在月輪上!腹视谄鋬(nèi)有黑相現(xiàn)」,有這樣說法;還有其他的說法。

  玄三、星宿

  諸星宿中:其量大者,十八拘盧舍量。中者,十拘盧舍量。最小者,四拘盧舍量。

  「諸星宿中:其量大者,十八拘盧舍量」,前面說日月,現(xiàn)在說星宿。這個星宿里面,它的體積最大的有「十八拘盧舍量」。「中者,十拘盧舍量。最小者,四拘盧舍量」。

  經(jīng)論上說的宇宙里面須彌山、四大部洲、和諸天的這個事情,和現(xiàn)在的科學──這天文學說的好像不符合,不符合這件事。但是印順老法師解釋,佛只是說轉(zhuǎn)凡成圣這件事,對于宇宙間的事,佛是明白;但是很少提、說這件事情,印順老法師這么解釋;但是經(jīng)論上說的這些事情,是按照印度世俗的說法說的,這么講。我感覺:佛在世時我們或者不提,就是佛滅度后,還是有很多有神通的人、大阿羅漢這些圣人。這些圣人是真實有神通的,不是自說有神通的,那不算數(shù)。他們時常的到人間的圣人時常到天上去,他時常到彌勒菩薩那兒去。那么照理說這四大部洲的事情,也應該是很容易知道的事情,不是一個太難的事情;蛘哒f是:這個說有天眼通、那個說有天眼通,若有天眼通,這件事也是很明白的事情。有天眼通的人──我們地面上的人天眼通,不容易看見色界天,色界天的境界不行;色界天以上的人天眼通,當然所有的境界、宇宙間的事都能看見。但地面上的人若是天眼通,范圍就小一點。范圍小一點,應該是地獄里面的境界,餓鬼、畜生世界,乃至到欲界六天,都是應該看見的。那么須彌山、四大部洲也都是應該看得見。如果你看不見,那就是你還沒有天眼通,應該是這么說。

  酉二、惡趣攝(分二科)  戌一、出造業(yè)

  復次,于世間四姓生已,方乃發(fā)起順愛、不愛五趣受業(yè)。

  前面是說人間的境界,人趣的這一部份。這以下說「惡趣攝」,屬于惡趣、三惡道這一部分的。先「出造業(yè)」。

  「復次,于世間」,在我們這個世間。「四姓生已」,婆羅門、剎帝利,這四姓出現(xiàn)了以后!阜侥税l(fā)起順愛、不愛,五趣受業(yè)」,四姓生已后,人的分別心,這個貪、瞋、癡出來了,就有十惡業(yè)出現(xiàn)了。所以從這么以后,才發(fā)起、才出現(xiàn)順愛的受業(yè)、順不愛的受業(yè)。順愛的受業(yè),在五趣中就是人天;不愛的受業(yè)就是三惡道了,三惡道的苦報、果報是不可愛的。人天的果報比較好一點,所以人天的果報是「順愛受業(yè)」,隨順可愛的果報,你這種業(yè)力能得那可愛的果報,所以叫做受業(yè)。做十不善業(yè)的時候,那就屬于不愛的果報受業(yè)、受不愛的果報那種業(yè),這種業(yè)就出現(xiàn)了,這個事情。

  戌二、辨感生(分二科)  亥一、靜息王生

  從此以后,隨一有情,由感染果增上業(yè)故,生那落迦中,作靜息王。

  「從此以后,隨一有情,由感染果增上業(yè)故,生那落迦中」,從這樣道理說,世界上出現(xiàn)的事情都是由自己的心創(chuàng)造的,你做善,就有善的事情出現(xiàn);做惡,就有惡的果報出現(xiàn),都是由自己創(chuàng)造的。佛法的理論是在這里,凡夫這樣子、圣人也是這樣子。

  所以「從此以后」,這是辨別感生──所得的果報,先說「靜息王生」!笍拇艘院蟆供ぉみ@四姓生已,人就會造惡業(yè),當然也會造善業(yè);從這么以后,「隨一有情」,隨那一個眾生!赣筛须s染增上業(yè)故」,因為它創(chuàng)造了招「感雜染增上業(yè)故」,他造了染污的、強有力的一種業(yè)力原故。就感「生那落迦中,作靜息王」,做這個事情。

  雜染,就是染污的意思。這個業(yè)力、這個罪業(yè),業(yè)雜染──有三個雜染:一個煩惱雜染、業(yè)雜染、生雜染。造這個雜染的業(yè)力,當然是由煩惱造的。煩惱是染污的,自性垢穢,所以是雜染。造這種業(yè)力的時候,做殺、盜、淫、妄的這些惡業(yè),傷害了別人、也傷害了自己,所以也是雜染。得了果報的時候更是不得了!得了三惡道的果報是苦惱的不得了,所以也是雜染;但是在得果報的業(yè)是特別強大的,叫「增上業(yè)」。這個眾生,我們地面上的眾生做惡業(yè)的時候,用的心力非常的勇猛,做惡事的時候多數(shù)這個心特別強;若做善業(yè)的時候,力量就低一點,我們地面上的人,這是大多數(shù)說都是這樣子。若天上的人也不同一點,所以叫做「增上業(yè)」。

  「生那落迦中」,那落迦就是地獄,不可愛樂的地方、受苦的地方,「生那落迦中」!缸黛o息王」,我們一般俗語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閻羅王;翻到中國話就是「靜息王」,就是他叫你不要做惡,就是這么一個有情,他本身也是做了惡業(yè)了;做惡業(yè),他也是到地獄去;到地獄去的時候,他是靜息王,就是做閻羅王。但是,王──它的意思:所有受罪的人到那個地方的時候,他叫他們:「你們不要再做惡業(yè)了!」他能夠做這件事,所以稱之為靜息王。

  亥二、獄卒等起

  從此無間,有那落迦卒,猶如化生;及種種苦具,謂銅鐵等;那落迦火起。

  這也是初禪天,大梵天王先來;地獄里面也是閻羅王先到。

  「從此無間」,這是第二科「獄卒等起」。就是有了閻羅王以后,也沒有多大的距離、時間上也是很靠近的,就有那落迦的卒,這個地獄卒。地獄卒「猶如化生」,就像化現(xiàn)而有,化生。不是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及種種受苦的器具,受苦的器具「謂銅鐵等」,也都出現(xiàn)了。那落迦的火也出現(xiàn)了,就是由眾生的業(yè)力,就是前面那一句話:「由感雜染增上業(yè)故」。這個獄卒應該說是鬼了;但是,前面這兒說落迦,那么應該是屬于地獄的。地獄里有鬼,鬼道中也有鬼。這是說一開始都是化生,「猶如化生」。

  戌三、明受果

  然后隨業(yè)有情,于此受生。及生余趣。

  這個地獄里面有了閻羅王、也有了獄卒了。所以以后「隨業(yè)有情」,隨那一個造這種罪業(yè)的有情!赣诖耸苌梗鸵才艿降鬲z去受生去了。跑到地獄受生去;但,業(yè)力不全是造罪業(yè),也有人造其他的業(yè),那么就生到別的地方去,「及生余趣」,這樣意思。

  丑二、安立世界(分二科)  寅一、約依盧辨(分二科)

  卯一、世界差別(分二科)  辰一、總標

  如是百拘胝四大洲、百拘胝蘇迷盧、百拘胝六欲天、百拘胝梵世間,三大千世界俱成、俱壞。

  前邊是「廣辨世間」,說明這個器世間和有情世間,分別的這樣解釋。這底下說第二科「安立世界」,「安立世界」其實就是總說的意思。分兩部分,第一個是「約依處辨」,從居住的地點來說。居住地點又分兩科:第一科約世界的差別,先總說。

  「如是百拘胝四大洲」,這個「拘胝」,翻中國話是百億,一百個億;這個一百個億這句話又有分別。印度那地方對數(shù)目的計算有:十萬為億、百萬為億、千萬為億、萬萬為億,有四種億。四種億,這里是那一個億呢?窺基大師說:這里是百萬為億。窺基大師他說:《大智度論》里面說的億,是十萬為億;《華嚴經(jīng)》是千萬為億。窺基大師他是有這個研究,他有這個分別。這里說是百萬為億。

  「百拘胝四大洲」,就是一百個百萬,那么多的四大洲!赴倬须仗K迷盧」,蘇迷盧山有這么多。「百拘胝六欲天、百拘胝梵世間」,這么多!這個三千大千世界里面有這么多的四大洲、須彌山、六欲天的。這個「三千大千世界」是「俱成俱壞」,同時成就、同時破壞,是這樣子。

  辰二、別辨(分二科)  巳一、辨差別(分三科)  午一、標三種

  即此世界,有其三種。

  「即此世界,有其三種」,前面是「總標」;這底下「別辨」,先辨它的差別,先標出來有三種不同。即此三千大千世界里面,「有其三種」,俱成俱壞的三千大千世界有三種,那三種呢?

  午二、隨列釋(分三科)  未一、小千界

  一、小千界,謂:千日月乃至梵世,總攝為一。

  一是「小千界」,小千世界。「謂千日月,乃至梵世,總攝為一」,有一千個日月,乃至到有一千個梵世間,就是初禪天。這么多的「日月乃至梵世,總攝為一」,把它劃歸在一起,名之為小千世界。

  未二、中千界

  二、中千界,謂:千小千。

  「二、中千界」,這第二種叫做中千的世界。中千世界是怎么呢?「謂:千小千」,一千個小千世界,就叫做中千界。

  未三、大千界

  三、大千界,謂:千中千。

  「三、大千界」,大千界是什么呢?「謂:千中千」,一千個中千世界,叫做大千世界。

  午三、結(jié)縛名

  合此名為三千大千世界。

  一個小千、一個中千、一個大千,所以叫做「三千大千世界」。實在就是一個大千世界,是這么意思。

  巳二、辨成壞(分二科)  午一、舉法

  如是四方上下,無邊無際,三千世界,正壞、正成。

  前邊是「辨差別」。現(xiàn)在是辨別它的成壞,世界是成立、是破壞。先正式地說它的成壞。

  「如是四方上下」,像這樣的三千大千世界!杆姆健,東、西、南、北,或者是上方世界、下方世界;是「無邊無際」的三千大千世界;東、西、南、北、上、下都有三千大千世界。這個三千大千世界的四方、上、下,還有三千大千世界,還是有。

  「正壞、正成」,這個三千大千世界太多了,這個大千世界在壞,而那個大千世界在那里成;那個三千大千世界在壞,這個大千世界在成,就是這樣子。

  午二、喻合

  猶如天雨,注如車軸,無間無斷,其水連注,墮諸方分。如是世界,遍諸方分,無邊無際,正壞正成。

  這底下說個譬喻。譬喻像天空里面下雨,雨的流注,像車軸似的。我們看見這個雨是一滴一滴的,現(xiàn)在說那個一滴一滴往下降雨,不是一滴一滴;像車軸似的那么粗,那個水的流注那么大。

  這個車軸什么意思呢?「無間無斷」,它不間隔。譬如說,這一滴一滴的,前一滴、后一滴中間有點間隔;現(xiàn)在不是,沒有間、也不斷,一直地這樣子下雨。「其水」的「連注,墮諸方分」,就是落到很多的地方,下雨。

  這是一個譬喻,譬喻什么呢?「如是世界,遍諸方分,無邊無際,正壞正成」,這樣的三千大千世界,普遍到十方都是有的。所以三千大千世界是沒有邊際的,這虛空是無邊的、世界也是無際的,沒有邊、沒有際。「正壞正成」,這個世界正壞,那個世界正成;那個世界壞,這個世界成,是成、住、壞、空,一直地、連續(xù)地不間斷,是這樣意思。

  卯二、佛土建立

  即此三千大千世界,名一佛土。如來于中,現(xiàn)成正覺。于無邊世界,施作佛事。

  「即此三千大千世界,名一佛土」,現(xiàn)在是第二科「佛土建立」。前面是「世界差別」;現(xiàn)在是佛土的建立。

  「即此三千大千世界」,統(tǒng)一名之為一個佛世界!溉鐏碛谥校F(xiàn)成正覺」,佛的大慈悲,應以佛身得度者,佛就在這里現(xiàn)佛身,得無上菩提了,這是佛的應化身。

  「于無邊世界,施作佛事」,佛在這個三千大千世界里面度化眾生,那么其他的世界呢?其他世界佛也是做佛事的,在別的世界也是做佛事。譬如: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界──在娑婆世界,在這里成等正覺、度化眾生;但阿彌陀佛也可能到這兒來。我們看《般若經(jīng)》、看《維摩經(jīng)》:阿粊佛也來了,到我們這世界來了。那么就是說釋迦牟尼佛也是一樣,也可以到他方世界去,有因緣的時候也會去的。所以「于無邊世界,施作佛事」,施設很多教導眾生成佛的事情,是這樣子。而在這一個世界,雖然都有很多佛都可以來,但是這個世界只有一位佛在這里常住、度化眾生的。而其他的佛不在這個世界、在這個時間、在這兒成佛,因為這一位佛就可以做好這件事了,所以別的佛不用在這里成佛了。

  這個「施作佛事」,佛可以普遍無量無邊的三千大千世界,但是要示現(xiàn)成佛,就是一個世界只有一位佛,這段文是這樣意思。

  寅二、約有情辨(分二科)  卯一、標差別

  如是安立世界成已,于中五趣可得,謂那落迦、傍生、餓鬼、人、天;及四生可得,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復有六種依持;復有十種時分,謂:時、年、月、半月、日、夜、剎那、怛剎那、臘縛、目呼剌多。復有七攝受事;復有十種身資具;復有十種受欲者,此如中阿笈摩說。復有八數(shù)隨行;復有八世法,謂:得、不得、若譽、若毀、稱、譏、苦、樂。復有三品,謂:怨、親、中。復有三種世事;復有三種語言;復有二十二種發(fā)憤;復有六十二種有情之類;又有八位;復有四種入胎;復有四種威儀;復有六種活命;復有六種守護;復有七種苦;復有七種慢;復有七種憍;復有四種言說;復有眾多言說句。

  「如是安立世界成已,于中五趣可得」,前面是約所居住的處所來說明,這以下約這個世界上的人──「約有情辨」──來說明。先是「標差別」。

  「如是安立世界成已」,像前邊:由于眾生的業(yè)力所安立的世界成就了。成就了以后,「于中五趣可得」,在這里邊有五類眾生可得。這個「趣」字,有向前進的意思,就是并不是永久的停留在那里,他還是要變化的,有這個意思。譬如人趣──或者天的眾生、或者三惡道眾生來到人間受果報;但是這個果報有時間性,這個時間過去了,又跑了,又跑到別的地方去了;別的地方也是一樣,那個地方住了一個時期,受完了果報,又跑了、又走了;就是老是輪回、流轉(zhuǎn)不停的,所以叫做「趣」。

  這個趣里邊有「五趣可得」,那五趣呢?「謂那落迦、傍生、餓鬼、人天」這五趣!改锹溴取梗骺嗥,翻作惡者,就是造罪的人,到那個地方受苦的是叫那落迦。

  「傍生」,我們舊的翻譯,翻作畜生;新的翻譯,玄奘大師翻作「傍生」!赴惯@個意思在《大毗婆沙論》上的解釋,說它那個身形是傍,不像人頂天立地的這種形相;當然,畜生里面也有會立起來的,也是有。它那個身形是傍,所以他走路也是傍;他走路是傍,所以身形也是傍,所以名之為傍生,這是一個解釋。第二個解釋,這個「傍生」,遍于五趣眾生:三惡道、地獄里頭也是有;餓鬼的世界也是有;傍生世界也是有,那就人間、天上都是有畜生的,普遍到五趣,所以也叫做「傍」。這個「傍」,是流布、周遍的意思,這是第二個解釋。第三個解釋,立這個名字,是隨人所想的去建立這個名字,你怎么想就怎么立這個名字,不必如意,你不必說一定是把它解釋怎么樣特別恰當,也不必那么執(zhí)著,所以叫做「傍生」。這個「傍生」,另外有個意思,就是特別愚癡的意思。在五趣眾生里面,他們是最暗鈍、最遲鈍而沒有智慧,在五趣里面,這畜生趣是最沒有智慧的、最愚癡的了,所以也叫「傍生」。

  「餓鬼」,這個餓鬼趣是什么意思呢?這個不是善惡的惡,是饑餓的餓。這個饑餓的意思,就是飲食有障礙,不能吃東西,不能吃,也是有障礙,你想要吃不可以。譬如說是這個餓鬼他沒有飯吃、也沒有水喝,他看見大江河里面有水,要去飲水,到那兒去就會有障礙。如果是有大力的鬼神,把他趕跑了,不準他來飲,這是個障礙。第二、看見是變成猛火了:看見是水,結(jié)果你去飲,它變成猛火了,就是有障礙、不能飲,這是由外面的障礙使令他饑餓。第二個原因是內(nèi)里邊有障礙,他的身體有障礙。他的這個嘴、口──要從口飲食,嘴像一根針似的,就是很細很細的,他不能吃東西,這東西沒有辨法飲、沒有辦法吃,所以就是內(nèi)里邊有障礙,所以不能飲。第三個,沒有障礙;但是也是很苦。∷粢怀允裁礀|西,一吃下去,就是身體變成火了、就燃燒,身體就變成火,這口噴猛火,從這嘴噴出猛火來,這是受這種苦;蛘呔褪鞘橙碎g的糞穢、這些不凈的東西,吃這些東西,有的時候也是有障礙,還是吃不下,所以叫做「餓鬼」,這種若。本來若是我們?nèi)碎g的人,若多少天不吃飯、不飲水就死掉了;但是餓鬼不死,吃不到東西還不死,就是這個業(yè)力還是在維持下去,所以叫做「餓鬼」。

  「人天」,人是怎么意思呢?人,在《大毗婆沙論》上解釋,在五趣眾生里邊說,人是最能夠長于思惟觀察的,他要做什么事情之先,先籌劃、先思惟、稱量、觀察,準備好了再開始行動,人是這樣的,所以稱之為「人」。這《大毗婆沙論》說是,就是劫初的時候有轉(zhuǎn)輪圣王,他教導人這樣子,所以名之為「人」,所以善于思惟觀察的,這叫做「人」。另外一個意思:人在五趣眾生里面,最高慢的就是人。人這個驕慢心是高過其他的眾生,人是高慢心特別強大的,所以叫做人。第三個原因:人能夠寂靜其心,能把心的妄想都停下來、能改造自己。人有這種本事,能改造自己,這也是和其他的世界不同、其他的眾生不同的地方。天上的人,你讓他改變他的思想行為可是不容易;若色界天、無色界天的人,他就是得涅槃了,我還改什么呢?還改造什么呢?所以,你想改變他也是很難。欲界六天天上的人,欲界天的人欲樂太強,所以想要改變自己也很難;三惡道的眾生太苦了,也沒有辦法改變。只有人,人能改變自己,只要有什么一個理智若強了,認為不滿意現(xiàn)在的生活,他忽然能得到一個好消息,另外有一個好的境界,他就能改變自己去求,有這種本事。

  在《阿含經(jīng)》、或者《大毗婆沙論》也常提到的意思,這《成佛之道》也說到:『三事勝諸天』。有三樣事:第一個就是勇猛,人是勇猛的。勇猛怎么講呢?『未見果,而能修因』,這是勇猛。人家說:「做惡事要到三惡道去,做善能夠到天堂里受福!蛊鋵嵥矝]有看見天堂、也沒看見地獄,哎!他就能做,這是叫做勇猛的意思,人有這種本事。第二個是憶念,人就是有記憶力好,過去久遠所做、久遠所說,他能夠很分明地記得住。記得住這件事很重要,這就是經(jīng)驗。過去的經(jīng)驗你能知道,你就會思惟觀察,就增長智慧了,智慧是從這地方來的;如果經(jīng)驗是經(jīng)驗了,自己不會去觀察思惟,就是白經(jīng)驗了,你就沒有能得到教訓。這第二個是憶念,憶念等于是一種智慧。第一個是勇猛,就是能力很強;第二個、憶念,就是智慧強。第三個、能修梵行,這也就在前勇猛里面含攝到這一個意思;但是,又為什么特別提出來呢?這是說他能相信佛法、修學圣道,他能栽培無漏的戒、定、慧的善根,人能做到這一點。說是『三事勝諸天』,所以名之為「人」,人能寂靜其意,有這樣的功德、有這樣的優(yōu)點,所以名之為「人」。

  這個「天」,是光明的意思。他們身體能發(fā)出光明來,我們?nèi)碎g的人初劫初的時候,身體也是有光明;但是人墮落了,這光明沒有了。諸天是身體有光明,所以名之為「天」。在五道眾生里面,這個福報大,特別的殊勝,生活快樂,那么天是最好的、最強的。但是要論能夠改造自己,能使令自己有進步,那人間還是好過天上的。因為天就是享受,想要進步還是不容易的,除非是在人間,已經(jīng)信佛、修學佛法,善根栽培得很好,他若到天上去,還是有可能會用功修行,還是有可能。

  所以叫做這個這世界成立了以后,「于中五趣可得,謂:那落迦、旁生、餓鬼、人、天、及四生可得」,還有這四種生命不同的、四種不同的生命可得!钢^卵生、胎生、濕生、化生」。這是「標差別」,是有五趣的差別、有四生的差別。這個「卵生、胎生、濕生、化生」下面有解釋。

  「復有六種依持」,下面也有解釋。

  「復有十種時分」,時間有十種不同!钢^:時、年、月、半月、日、夜、剎那、怛剎那、臘縛、目呼剌多」,這一共是十種,有這十種不同。十種不同,在時間上最少的、最短促的,名之為「剎那」。極少,時間的極少的單位名之為「剎那」。「怛剎那」怎么講呢?就是一百二十個剎那叫做「怛剎那」,這是《俱舍論》上這么解釋!概D縛」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六十個怛剎那名為一「臘縛」。三十個臘縛叫做「目呼剌多」。三十個目呼刺多呢?就是一晝夜。

  那個「目呼刺多」,翻譯個「須臾」,翻中國話是須臾。其他的「臘縛、怛剎那」不看見有翻譯,我沒看見。那么三十個須臾就是一晝夜,這就可以算出來這個時間了。二十四小時一晝夜,那么一個須臾是多少時間可以算出來了。這個一晝夜,夜就是十五個須臾,日也是十五個須臾,加起來,一晝夜就是三十個須臾?墒,有的時候晝長夜短;有的時候夜長晝短。但是,在《俱舍論》上、《大毗婆沙論》上說,最長──白天長也好、夜晚間長也好,最長不能超過十八個須臾;那么短就是十二個須臾。最長十八個須臾,最短十二個須臾。如果晝夜相等呢?就是十五個須臾。是這樣,這是日。三十個須臾為一晝夜,就是一日;三十天是一個月;十五天就是半個月;十二個月就是一年。而前面第一個「時」是總說的,這都叫做「時」,這個「時」有這么多的分別。因為這十個時在后面沒有解釋,所以在這里說一說。

  「復有七攝受事」,后面有解釋!赣惺N身資具」,也有解釋。「復有十種受欲者」,這個「十種受欲者,此如《中阿笈摩》說」,「十種受欲」這一個名字,就是在《中阿含經(jīng)》上面有解釋!吨邪⒑(jīng)》上有解釋,解釋的那一段經(jīng)說的很多,而這《披尋記》他給節(jié)略了,有說,你們有《披尋記》可以看。這個很有道理,我們要看一看,把它讀一下。

  《披尋記》六九頁:

  復有十種受欲者等者:《中阿笈摩?行欲經(jīng)》說:給孤獨居士白佛言:世尊!世中為有幾人行欲?世尊告曰:居士!世中凡有十人行欲。乃至廣說。今約其義,以列十種。一、非法求財已。不自受用,不供養(yǎng)他,亦不施與作福業(yè)。二、非法求財已,唯自受用,不供養(yǎng)他,亦不施與作福業(yè)事。三、非法求財已,能自受用,能供養(yǎng)他,亦能施與作福業(yè)事。四、法非法求財已,不自受用,不供養(yǎng)他,亦不施與作福業(yè)事。五、法非法求財已,能自受用,不供養(yǎng)他,亦不施與作福業(yè)事。六、法非法求財已,能自受用,能供養(yǎng)他,亦能施與作福業(yè)事。七、如法求財已,不自受用,不供養(yǎng)他,亦不施與作福業(yè)事。八、如法求財已,能自受用,不供養(yǎng)他,亦不施與作福業(yè)事。九、如法求財已,能自受用,能供養(yǎng)他亦能施與作福業(yè)事;然不了知出離而為受用。十、如法求財已,能自受用,能供養(yǎng)他,亦能施與作福業(yè)事;及能了知出離而為受用。是名十種受欲差別。

  「給孤獨居士」,這個「給孤獨」,就是須達多長者。他「白佛言:世尊!世中為有幾人行欲」?這個行欲的人有多少個人?就是類別,約類別說有多少個人!甘雷鸶嬖唬壕邮!」先招呼給孤獨,說:「世中凡有十人行欲」,這個世界上行欲的有十類,乃至到廣說,也就是包括了一切人。「今約其義,以列十種」,這個話就是韓清凈說了,把它節(jié)要,就是列出來十種。

  「一、非法求財已,不自受用,不供養(yǎng)他,亦不施與作福業(yè)事」,這是一類行欲的人。他是「非法求財」,就是不合法的求財,只要有利可圖,就是要做這件事,不管道德、不道德這件事。他求到了財、拿到了財以后,他「不自受用」,他自己也不享受,還是很儉省、很節(jié)省的。也「不供養(yǎng)他」,你看《中阿含經(jīng)》會知道:不供養(yǎng)父母、妻子、兒女、奴仆、給他工作的人,他不去幫助他們,叫「不供養(yǎng)他」!敢嗖皇┡c作福業(yè)事」,也不會在社會上做一點利益人的事情,他不,他也不做這個事,這真是所謂守財奴了。

  「二、非法求財已」,第二種行欲的人,他是不講道德,「非法求財已」!肝ㄗ允苡,不供養(yǎng)他」,就是自己受用,他也不供養(yǎng)父母、妻子都不管;他們苦惱,他不管。「亦不施與作福業(yè)事」,也不做。這一段和《中阿含經(jīng)》說的有點不同,你們可以讀這個《中阿含經(jīng)》,《中阿含經(jīng)》叫《行欲經(jīng)》,這個經(jīng)的名字叫《行欲經(jīng)》。那一段文上是說:他唯自受用;但是也供養(yǎng)父母、妻子、兒女、這些給他工作的人,他也都照顧。但是「不施與作福業(yè)事」,這件事不做;在《中阿含經(jīng)》是這么說的。而這上,大概是這個韓清凈──我看他是有意的這樣改變過的,不會說看不懂《中阿含經(jīng)》,不是。他就是說:「非法求財已,唯自受用,不供養(yǎng)他,亦不施與作福業(yè)事」,也可能有這種人。

  「三、非法求財已,能自受用」,也能供養(yǎng)父母、妻子、兒女這些,「亦能施與作福業(yè)事」,這是第三種。這個非法求財,有這么三種的情況不同。

  「四、法非法求財已」,第四種:這個人他求財?shù)臅r候,有時候合法的方法發(fā)財了;有的時候不合法的,反正這兩種的行為他都有!覆蛔允苡,不供養(yǎng)他,亦不施與作福業(yè)事」,這是第一種。

  「五、法非法求財已,能自受用,不供養(yǎng)他,亦不施與作福業(yè)事」,這是第二種。

  「六、法非法求財已,能自受用,能供養(yǎng)他,亦能施與作福業(yè)事」,這第三種。前邊那個「非法求財已」也三種;這個「法非法求財」又這么三種。

  「七、如法求財已」,這是第七個,也就是第三類,他是講道德的、如法的發(fā)財;不合法的事情,雖然能發(fā)財,不做,我不做!「如法求財已,不自受用,不供養(yǎng)他,亦不施與作福業(yè)事」,這是一種。

  「八、如法求財已,能自受用,不供養(yǎng)他,亦不施與作福業(yè)事」,第二種。

  「九、如法求財已,能自受用,能供養(yǎng)他,亦能施與作福業(yè)事」,這是第三種,這個是最好的!溉徊涣酥鲭x而為受用」,這個人雖然是比前面幾個都高明,好!但是他還有一樣遺憾,他不知道出離生死,不知「為成道業(yè)應受此食」,他不知道這件事。我吃了這個是要修學戒、定、慧,出離生死,這件事他不懂,他還是繼續(xù)的迷迷糊糊的,還是貪、瞋、癡,「然不了知出離而為受用」。

  「十、如法求財已,能自受用」,也「能供養(yǎng)他,亦能施與作福業(yè)事,及能了知出離而為受用」,這個是最第一的了、最高明的了。「是名十種受欲差別」。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