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道法華凈菩提

  會道法華凈菩提

  以能斷盡諸煩惱

  諸漏已盡心明凈

  得為人天大福田

  令心會道凈意澄

  這也是要跟大家說,已經(jīng)前面我們說到大比丘,它有破惡、怖魔、乞士,破惡,要破除一切惡習(xí),怖魔,要超越魔的境界,乞士,我們就要能內(nèi)調(diào)外緣,里面調(diào)伏我們的心,外面能讓眾生有這分因緣,所以這必定我們要斷諸煩惱。

  煩惱無明如果都去除了,我們的心境才能夠明凈,我們能夠心境明凈,才能堪稱人天福田,我們修行學(xué)佛,不就是要學(xué)佛嗎?這個大福田,常常說福田僧,出家乃是大丈夫事,出家棄舍煩惱,就是要用功,用功就是要耕心田,心田假如耕好,種子撒下去,粒粒都是可以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

  好的法,佛陀的道理,都是在我們一念清凈的念,能夠生無量的法,度眾生,所以就是人天福田。

  再來「令心會道」,我們的心要和道會,我們學(xué)佛不就是要走在佛道上,我們走的行動,如果和這個道遠(yuǎn)離了,這樣心就不能清凈了,就沒有辦法與道會,心不與道會。

  那就是因?yàn)闊⿶栏残模晕覀,令心會道,凈意澄清,我們的意自然就能很清凈了,這就是學(xué)佛我們一定要有的。

  如是我聞

  一時

  佛住王舍城

  耆阇崛山中

  與大比丘眾

  萬二千人俱

  從「如是」證信,再來「我聞」,聽是從佛,有一個時候,在某某地方,和一群大比丘,都是有修行的人,而且他的德行,又大,又多,又勝,所以人有多少呢?有萬二千人具足。

  各位,出家眾到佛陀晚年的時候,在法華會當(dāng)中,有萬二千人俱,這么多人都能夠證實(shí),佛陀在那個時候所說的妙法,這叫做證信。證明我們大家能相信,這些人所證明的是所集妙法。

  以所集妙法

  為有名大德所同聞

  可證此妙法為實(shí)當(dāng)信

  這就是在開頭的時候,先稱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這是最根本的,因?yàn)榉鹜诱f《法華經(jīng)》,也有八年,在他的身邊從頭到尾,同樣在那個場合來聽法的,有這么多人,大比丘萬二千人同時來聽,這樣能夠證明妙法是實(shí)。

  我們大家可相信,有這么多人這樣繼續(xù)繼續(xù),在佛的身邊聽法,所以阿難在集經(jīng)典的時候,大家要相信,那個時候你也有聽,我在聽,你也有聽,這么多人都在聽,所以可相信,這叫做證信。

  能夠證實(shí)這部經(jīng),是佛陀在那個時候所說的妙法,有一萬二千人具足在那個地方,在那個會中。

  皆是阿羅漢

  諸漏已盡

  無復(fù)煩惱

  逮得己利

  盡諸有結(jié)

  心得自在

  這就是阿羅漢的境界了,已經(jīng)證阿羅漢果,什么樣的程度,可以證阿羅果呢?那就是諸漏已盡,現(xiàn)在成為阿羅漢。「阿羅漢」有三種意義:1.殺賊;2.不生;3.應(yīng)供。

  殺賊就是要?dú)⒕攀耸篃⿶乐\,殺掉「九十八使」,也就是殺掉九十八種的煩惱,這就很微細(xì)了,可見每天都跟大家說,我們要把心顧好,不要有外面的煩惱,來污染我們的心地,所以要時時顧好我們的心,這就是平時常常對大家說,要用心。

  因?yàn)槲覀內(nèi)舨挥眯模苋菀谉⿶烙衷倩謴?fù)過來,我們殺賊,必定要離煩惱垢染,我們的心要到達(dá)真正的清凈,法才能夠入心。

  我們?nèi)羰切牟皇呛芮鍍,法進(jìn)來,很快又被煩惱把它排斥掉,所以我們必定要,先清除心地(煩惱),我們才能夠法入心,住在心中,所以大家要記住,一念要?dú)①\。

  在禪宗常常說,「魔來魔殺、佛來佛殺」,意思就是說,你的心靈境界,有時候很煩惱,讓你看到了很不順意,這個你稱為魔,讓你看到了很歡喜,很順境,你稱為佛,不管是歡喜、不歡喜的事情,我們都要很及時從我們的內(nèi)心,把它清除出去,讓我們的心,不受外面的境染污到。

  不要有執(zhí)著,沒有執(zhí)著才沒有染污,這樣才能心清凈,這就是叫做殺賊。

  再來「不生」,不生就是見思塵垢脫落,所有的見思惑,都把它去除了,后不受生死果報,來牽絆住我們。

  不生者

  見思塵垢脫落后

  不受生死果報牽絆

  我們?nèi)硕鄶?shù)都是因?yàn)闊o明,所以我們在六道輪回中,生生死死,永遠(yuǎn)都沒有窮盡,所以我們必定要好好地,將我們的心,來去自在,我們的生與死就要學(xué)佛菩薩,諸佛菩薩來人間,是回入娑婆度眾生,這叫做倒駕慈航。

  但是我們凡夫,都是因?yàn)闃I(yè)力牽引,因緣果報,什么都沒有帶去,只是帶著業(yè),來來回回,這種脫離不了因緣果報凡夫,這都是因?yàn)闊o明把我們牽纏住,讓我們在生死中都是在受果報,這樣把我們纏住。

  記得嗎?不久之前也是跟大家說,人人都有自性如來,有佛的自性,所以所有的煩惱,我們一定要去除,我們一定要發(fā)愿,無生,在心中無生無滅,因?yàn)楸緛砭陀星鍍舻?a href="/remen/foxing.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佛性,既然本來就有的清凈佛性,我們怎么可以讓它不見呢?所以本來就有清凈的佛性,這么清凈,就是受無明把它污染而已,所以我們必定要有這分,清凈佛性如果浮現(xiàn)起來,去來自在,不會受煩惱把我們牽纏住。

  再來就是「應(yīng)供」,應(yīng)供那就是具智斷功德,我們一定要具足到智斷,就是智德、斷德這兩種德具足,這樣才能堪稱人天福田。

  應(yīng)供者

  具智斷功德

  堪為人天福田

  前面我們有說過破惡,有說過怖魔,有說過乞士,其實(shí)現(xiàn)在所提起的這種,殺賊、不生以及應(yīng)供,這是同樣的意思,就是要去除煩惱,降伏了魔軍,讓我們?nèi)碜栽,所以可以到這樣,那就是兩種德就具足了,那就是智德,智慧的德和斷德,斷諸煩惱的德。

  上面比丘為因,還有羅漢是果,比丘就是發(fā)心要出家,落發(fā)穿上僧服,但是是不是有修德?還沒有,但是他的形象已經(jīng)是比丘,是不是有到上面所說的,已經(jīng)破惡、已經(jīng)怖魔、行乞士行?

  乞士,(佛世時)比丘一定要去托缽,是不是內(nèi)心有調(diào)伏了嗎?不一定,到了羅漢,那就是一定要具足了,所以一定具足,那叫做果,所以,智德、斷德,全都具足才能堪得稱人天福田。

  因?yàn)槲覀內(nèi)羰怯辛耍耆滦芯咦,才能堪受人?a href="/remen/gongyang.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供養(yǎng),供養(yǎng)有利供養(yǎng)、敬供養(yǎng)、行供養(yǎng),過去曾跟大家說過供養(yǎng),利的供養(yǎng)就是有物質(zhì)的,衣、食、住、行,在家人對出家人供養(yǎng),這叫做利的供養(yǎng)。

  敬的供養(yǎng),看到出家人就拜、頂禮,敬重你是出家人;行的供養(yǎng),行就是出家人你給,他將物質(zhì)供養(yǎng)你,敬重你的形象,到底你有法給他嗎?你若有法給他,他如法修行,這樣叫做行的供養(yǎng)。

  以前也曾跟大家說過,可以不必利的供養(yǎng),你不必一定要有物質(zhì)的供養(yǎng)、「敬」是一種規(guī)矩,但是我們?nèi)羰菬o德讓人供養(yǎng),這樣也沒有什么意義,能堪受人尊重嗎?

  我們自己修行要知道,我們?nèi)羰菬o德,我們受人利的供養(yǎng),更是不對了,我們的德行不夠,只要叫人恭敬我們,這也不對。

  但是,我們就是要期待能夠行的供養(yǎng),看看我們的慈濟(jì)團(tuán)體,(慈濟(jì))委員、慈誠菩薩,真的出錢出力,甚至他們的心行,心和行為的轉(zhuǎn)變,過去還沒有接觸到佛法,還沒有接觸到慈濟(jì)之前的人生,與接觸之后,守慈濟(jì)十戒,他要見習(xí)、要培訓(xùn),然后受證。

  這都是將他過去的習(xí)氣,慢慢一直改變、改變,改變到現(xiàn)在,這個時候身心供養(yǎng),以和供養(yǎng),以敬供養(yǎng),以行供養(yǎng),這是現(xiàn)在我們所看到的,在家居士付出的供養(yǎng),這很難得。

  看看多少人以行動來供養(yǎng),慈悲、喜舍,看到莫拉克臺風(fēng)對臺灣,帶來這么多的災(zāi)難,看,臺灣所有的慈濟(jì)人,大家都動員起來,不只出錢,不只出力,這么長這段時間一直過來,不舍苦難眾生。

  看,這不就是人間菩薩,不只是臺灣,只要是慈濟(jì)人,哪怕是最貧困的國家,人人都是要,盡他一分力量來付出,哪怕委員最少的,他也要捧著這個愛心箱,上街頭去向人勸募。

  各位,這就是行的供養(yǎng),付出無所求,不管是出家、在家,我們的法脈要傳,我們的法門要開,我們在這中間需要的就是要?dú)①\,也是要去除煩惱,「不生」我們沒有顛倒,降伏了魔軍,沒有煩惱入心來,開始我們「應(yīng)供」,接受人人用心、用愛,合在一起,我們要有這分的智慧來領(lǐng)導(dǎo),我們要有這分的果斷,不對的事情,去做就是愚癡,要趕快斷掉,該做的,應(yīng)該要進(jìn)行,這叫做智慧。

  所以這樣才能夠,堪受得人天福田,這樣才是福田,福田,就是你能產(chǎn)生法,法能成為種子,「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我們?nèi)绻梢赃@樣,才是真的達(dá)到,「殺賊、不生、應(yīng)供」。

  所以說,托缽要福利群生,但是我們是乞法,我們就是要利益眾生,所以智德和斷德,就是明白一切的真理,名為智德。

  斷盡一切的煩惱,名為斷德,就是菩提涅槃的意思。

  智德與斷德

  明白真理名智德

  斷盡煩惱名斷德

  亦即菩提與涅槃

  所以智、斷二德,那就是菩提,菩提就是覺悟,涅槃就是無生滅,我們的心,可以到無生滅的程度,那就是大阿羅漢了。

  各位,「比丘、阿羅漢」無不都是要從心,去除一切的煩惱,培養(yǎng)我們的道心,行于我們的道業(yè),所以大家時時要多用心。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