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能的三種法門--曹溪禪之一
惠能的三種法門--曹溪禪之一
三無漏學(xué)是佛修道的根本法門,千經(jīng)萬論,各家各派,橫說豎說,都離不開這三條原則。
對三無漏學(xué)的理解,惠能有大乘法門、頓入法門和最上乘法門三個不同的層次,人們將其譬作三層樓。
五祖門下的神秀和惠能各統(tǒng)治半壁江山,北方神秀深受武則天的崇敬,滿朝官吏以及京城士庶對其頂禮者,不可勝數(shù)。唐中宗說:“神秀禪師,身長八尺,龐眉秀目,威德巍巍,乃是王霸之器”。對其贊譽(yù)之情,溢于言表,因此他的弟子為了拾高神秀的地位,時常說些貶低惠能的話:“南方的那個目不識丁的惠能懂得什么,居然也在弘揚(yáng)佛法,實在可笑”。神秀聽到這些不利于團(tuán)結(jié)的話,立即告誡門下的人說:“惠能禪師已得無師智,深悟上乘法門。我自愧不如他,否則五祖弘忍大師,為什么要把衣鉢傳給他呢?我現(xiàn)住京師,虛受國家的恩典,自恨沒有機(jī)會去親近他。希望你們不要老是留在我這裹,如能到曹溪,親近惠能禪師,一定收獲不小”。說明神秀的胸襟是何等的寬廣。
一、大乘共學(xué)法門
志誠是神秀門下一位聰慧多智的人,聽了神秀的話,來到曹溪,拜見惠能,說明來意。惠能十分歡喜地問道:“聽說神秀禪師,以戒定慧法,教示學(xué)者。請告訴我他是怎麼說的?”志誠回答:“神秀大師說:‘諸惡莫作名為戒,眾善奉行名為慧,自凈其意名為定!鄙裥愣U酣是引用過去七佛教化眾生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的大乘共學(xué)來說明三學(xué)的。
二諸惡莫作名為戒:嚴(yán)凈昆尼,是佛教徒的根本。不論出家在家,男眾女眾,都有不同的戒行要求。這里說的“諸惡”,是指凡是與無明煩惱相應(yīng)的身口意三業(yè)活動,都是戒行不清凈。從凡夫到果位的菩薩,都應(yīng)防止無明煩惱的生起,稱為持戒。正如神秀禪師所說的“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即使在思想上染上一點塵埃,也是犯成的。
小乘戒重于身口二業(yè)的行為,大乘戒重于思想的凈化。只要一念與煩惱相應(yīng),便是戒行不清凈,何況形于身口二業(yè)的實際惡行。
二、眾善奉行名為慧:行善以利益眾生為先決條件。做一切事,修一切法,不是為了利益眾生,那只是人天善法,或小乘出此善法,稱為淺善、小善。惟有大乘菩薩的一言一行,無一念不是為了利益眾生,才是深善,大善。利益眾生的菩薩行,是基于慈悲心的流露。真正的慈悲,是來自于凈慧。智慧的功能,能斷除煩惱,去除執(zhí)著。在實踐上斷除一分煩惱,便顯現(xiàn)一分智慧;多一分智慧,就增長一分慈悲心。神秀禪師說的“眾善奉行名為慧”,是說菩提心與慈悲心相互依賴的關(guān)系。
三、自凈其意名為定:四祖道信大師在久入道安心要方便門移中說十常觀攀緣、覺緣,妄識、思想、雜念,亂心不起,即得粗住。若得住心,更無緣慮,即隨分寂定,亦得隨分息諸煩惱”。是指從意念上,用觀行,止亂心,得住心。住心的功用漸增,定力漸強(qiáng),意識的煩惱,也就漸漸息滅了。
引用《七佛通誡偈》為禪語的,不僅神秀一人,牛頭系的鳥巢道林禪師答白居易問“什么是佛法大意”時就說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聽到這兩句老僧常談的話,大失昕望地說:三一歲孩兒也道得”。道林禪師答曰:“三歲孩兒雖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白居易始感到自己有慢法的行為,作禮而去。說明道林與神秀等人都是以大乘共學(xué)來弘揚(yáng)佛法,接引群機(jī)的。
二、大乘頓入法門
惠能聽了志誠的介紹說:“神秀禪師說·的戒定慧,實在不可思議。不過,我所見的戒定慧,與此有別”。志誠問:“戒定慧是佛法的三無漏學(xué),只有一樣,豈會別有不同,”;菽艽:“神秀禪師說的戒定慧,是接引大乘的,而我說的戒定慧,是接引最上乘的!薄毒暗聜鳠翡洝肪矶擞涊d:神秀問惠能:“戒為何物?定從何修?慧因何起?”惠能答曰:“定則定其心,將戒戒其行,性中常慧照!被菽軐θ龑W(xué)排列的順序,足以定為首,只要在定上有了功夫,便不愁戒行不凈。實際上戒律除了殺、盜、淫、妄四根本戒不可動搖以外,其它條文,都有因時因地而異的爭論。所以百丈懷海禪師,創(chuàng)建叢林規(guī)則時,對于印度傳到中國的大小乘戒律細(xì)則,并不重視。唯立僧堂坐禪,樹法堂表法;菽芏▽W(xué)的具體內(nèi)容:若能不見有無之心,才是大定(見《壇經(jīng)》)。即是“萬法具備,一切不染,離諸洽相,一無所得”。(見《壇經(jīng)》)所謂“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
三、最上乘法門
曹溪禪的特色,是令人直從般若行起修,惠能說:“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薄澳υX般若波羅密,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薄皬囊话闳羯巳f四千智慧!被菽芙腥诵抟恍三昧。其修法是“但行直心,於一切法,無有執(zhí)著!薄俺kx於境,不於境上生心!边@種三昧,是定慧統(tǒng)一的般若行。所以惠能說:“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若韶此義,即是定慧等學(xué):以上引文俱見《壇經(jīng)》)。因為惠能以慧為定,定在慧中,故主張不離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行一直心,自利利他,作大修行。毋需“住靜觀心氣毋需“先求入定”,是名為最上乘禪;菽軐θ龑W(xué)下的定義:
“心地?zé)o非自性戒,心地不礙自性慧,心地?zé)o亂自性定”。
惠能說的“自性”,即是心體。這個心體,雖是無念、無相、無住,都能興起廣度眾生的慈悲心,所以又稱心地。心地清凈無染,也無是非,便是戒行清凈,故稱為自性戒。心地離一切境,無有掛礙,得大自在,此即智慧現(xiàn)前,故稱為自性慧。心地于一切境,不著有無、染凈·生減、斷常、一異、去來等相,是即離一切亂相的自性定。依此而修明心見性,直不承當(dāng),是名最上乘法門,惠能大師開示的三種法門,是根據(jù)三種不同的大乘根機(jī),但旨在第三種最上乘法門。在這裹我愿諸上座,不要辜負(fù)惠能大師的一片苦心,齊登第三層樓,俯瞰四方,滿目春色,無限風(fēng)光。
一九八八年三月四日
- 上一篇:怎樣行菩薩道——講於上海佛教居士林
- 下一篇: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曹溪禪之二
- 要放下身心才能正真養(yǎng)生 做到滋養(yǎng)生身凈化色身
- 性空法師:我和真禪老法師
- 華嚴(yán)宗簡論
- “美東佛教總會”成立二十周年志喜
- 《金山規(guī)約序》解
- 百丈禪風(fēng)千古傳——曹溪禪之三
- 從玉佛寺的新刻碑帖談董其昌的書法
- 答胡培炯問禪
- 地藏菩薩圣誕法會開示
- 東渡西游相映媲美
- 對上海佛學(xué)院學(xué)僧講上殿威儀偈
- 訪問日本立正佼成會庭野日敬會長
- 放下身心才能養(yǎng)身
- 佛國巡禮漫記
- 佛教的孝經(jīng)——《盂蘭盆經(jīng)》
- 佛陀舍利在中國
- 賀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護(hù)持凈戒——在新戒拜見三師時的講話
- 滬港佛教的友誼源遠(yuǎn)流長
- 華嚴(yán)宗簡論 結(jié)束語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yuǎn)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jìn),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yuǎn)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rèn)識——因緣因果
- 護(hù)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dú)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hù)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