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講義

\

  大乘起信論講義卷上

  大乘起信論講義卷下

  大乘起信論講義卷上

  四明接待講寺佛教講習所圓瑛弘悟述

  大乘起信論○今解此論。直分為六。甲一略釋論題 二造論菩薩 三翻譯人時 四歸敬述意 五正立論題 六總結回向 今初

  大者包含之義。乘有運載之功。起則對境發(fā)心。信則忍可印定。論乃假立賓主。問答發(fā)揮。決擇正理。破除邪見。揀非經(jīng)律。故以論名!痤}中應分通別。上四字別題。別在當部。下一字通題。通于論藏。○題者頭也。如人頭目為五官之總。觀其頭目。便知此人。為忠奸賢否。論題亦爾。為一論之總。略釋宗要。便知此論權實頓漸!鸫笥腥x。曰體相用。夫一心之理。為諸法所依。即體大。具足恒沙稱性功德。即相大。善能出生一切因果。即用大。乘者以本覺為所乘。始覺為能乘。究竟覺為乘所至處。故下文云。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鸫蟪酥。即是一心。小乘不信此理。沉滯化城。外道不信此理。終無實果。凡夫不信此理。永受輪回。蓋不信者,實非不具而不信也。人人有心。本來等具。良由五陰所覆。二執(zhí)所障。此理不得現(xiàn)前。迷而不信。故菩薩愍物沉迷。宗百部大乘。特造此論。普令眾生發(fā)起信心!饐枴:我元氀园l(fā)起信心。答。大乘之理。雖眾生等具。實眾生同迷。迷則不信。菩薩闡揚此理。能令從聞生解。破迷起信。信此理已。一切道法。任運而生。華嚴經(jīng)云。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yǎng)一切諸善根。信為行之本。行無信不立。是起信者。急先務焉。○若約七種立題。大乘是所信之理。信為能信之心。能信乃即理之心。所信亦即心之理。能所不二。惟一心法。則單法立題。若乘字就喻為稱。亦可法喻立題。又按起字。既有所起之信。必有能起之人。義則兼人。亦可文義雙收。具足立題。一略釋論題竟。

  甲二造論菩薩

  馬鳴菩薩造

  菩薩名曰馬鳴者。按諸傳記。當有三釋。一菩薩初生時。感群馬悲鳴不息。二菩薩善能撫琴。以宣法音。群馬聞已。咸悉悲鳴。三菩薩善能說法。能令馬聞。悲鳴垂淚。七日不食。故立此名!鹌兴_。具云菩提薩埵。此翻覺有情。菩提乃大覺。即所求也。薩埵乃有情。即所化也。實智悲并運。上求下化之人。此雙約二利說。若單約自利。雖已分證佛覺。尚有情識未盡故。若單約利他。廣行善巧方便。覺悟一切有情故!鹪煺咧谱。宗百部大乘廣義。制作斯論。以約該博。應機施化也?荚煺撝畷r。依摩訶摩耶經(jīng)云。如來滅后六百歲已。九十六種外道等。邪見競興。毀滅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馬鳴。善說法要。降伏一切諸外道輩。此菩薩乃如來預記之人。實內(nèi)秘外現(xiàn)之士。造論乃在如來滅后。六百余年。二造論菩薩竟。

  甲三翻譯人時

  真諦三藏

  梵語波羅末陀。華言真諦。契悟真如諦理。闡揚大乘奧義。西印度優(yōu)禪尼國人。性天高朗。氣宇澄明。風神超拔。博覽群藏。而于大乘。偏洞深遠。游歷諸國。隨機利見。于梁武帝太清二年入華。與瞿曇及多侍從。并送蘇合佛像來朝。至未經(jīng)旬。便值侯景侵擾。迨承圣三年九月十日。與慧顯智愷曇振慧旻等。并黃鉞大將軍太保蕭公勃。于衡州建興寺所譯。沙門智愷筆受。月婆首那等譯語。并翻論旨玄文二十卷。馬鳴沖旨。更曜于時。邪見之流。伏從正化。○本論前后二譯。一于闐國沙門實叉難陀。此云喜學。大周圣歷三年十月八日。于東都佛授記寺譯。沙門復禮筆受。今行前譯。三翻譯人時竟。

  甲四歸敬述意二 乙先歸敬三寶 后述造論意

  歸命盡十方。最勝業(yè)遍知。色無礙自在。救世大悲者。及彼身體相。法性真如海。無量功德藏。如實修行等。

  將造斯論。先歸三寶。具有三意。一為荷恩故。若無佛說。法無由起。若無有法。解無從生。若無僧傳。聞無所自。由荷三恩。方成慧悟。今傳此法。理宜致敬。二求加被故。濁惡世中。傳化不易。若不仰請三寶。威力加被。難以自利利人。故應致敬。三令生信故。如率已造論?秩瞬恍拧R獨w三寶。法有所宗。庶使論義。印契佛心。易啟信從。故應致敬。○歸命。表能歸之心。盡十方。即所歸分際。最勝下七句。舉三寶德。歸命有二釋。一歸向義。命謂命根。乃六根之總。一身之要。萬生所重。莫此為先。今舉之以奉三尊。表信敬之極也。二還源義。眾生六根。從一心起。而背本逐末。奔馳六塵。今舉命則總攝諸根。還歸其本源一心。一心。即自性三寶也!鸨M十方。即極盡十方法界之分量。所有帝網(wǎng)剎中之無盡三寶也!鹱顒贅I(yè)遍知三句。歸佛寶也。佛以三輪應物。業(yè)。即身口意三輪業(yè)用。皆最殊勝。顯非應化身。乃從法垂報之身。不云法身者。以法身人法寶攝故。遍知。意業(yè)最勝也。凡夫妄知。外道邪知。二乘遍知。菩薩分知。唯佛遍知。以真智證理。理無不徹。以俗智鑒機。機無不宜。乃至緣起差別等。無不盡知。故云遍知也。○色無礙自在。身業(yè)最勝也。如來色身。自在無礙。乃有多端。今略辨四種。一大小無礙。一一根皆遍法界。而不壞諸根之性。又不雜諸根之相。二互用無礙。一根能作諸根用。諸根能作一根用。自在相作。而不相礙。三理事無礙,F(xiàn)色炳然。而不礙舉體性空。妙理湛然。而不礙業(yè)用無方。下文云。色即智。說名智身等。四應機無礙。一身不分而普現(xiàn)。多機齊應而無乖。在彼不礙此。在此不礙彼。故云色無礙自在!鹁仁来蟊?跇I(yè)最勝也。世謂世間。乃三種世間中之有情世間也。即所救之機。大悲為能救之心。揀非生緣悲。法緣悲。由無緣大悲內(nèi)熏。說法度生。因眾生根性不一。故如來巧說不同。大小頓漸。偏圓顯密。無非隨機利導。對癥施方。佛說一切法。一一皆從大悲心中流出。故曰救世大悲!鹫咦种溉。即上三輪最勝之佛。佛德無量。難以盡舉。略舉三業(yè)。以表所歸也。○及彼身體相三句。歸敬法寶也。及者并及。言不但歸佛。亦歸于法也。法寶有四。謂教理行果。今但歸果理。彼即指佛。約彼佛身。而明法寶。是果法也。又約身之體相。是理法也。及之云者。顯佛與法。是非一義。彼身體相。顯佛與法。是非異義。法即佛之體相。佛之體相即法。諸佛以法為身。體相二大屬法寶攝。用大即前三輪不思議業(yè)用。以用大全依體相。故云及彼身體相也。○法性真如海。此句釋上體字。謂真如法性。即法身真體。又不特與佛為體。亦通與一切法為性。論云。在眾生數(shù)中。名為佛性。在非眾生數(shù)中。名為法性。法性即諸法實性。真如者。無遣曰真。無立曰如。下文云。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名為真如。又真則不變。如則不異。恒隨染凈之緣。遍與染凈諸法為性。雖隨緣而不變。雖不變恒隨緣。故喻如海。因風起諸浪。濕性無有變。無變之性。不礙浪起。又真如具德如海。華嚴云。譬如深大海。珍寶不可盡。于中悉顯現(xiàn)。眾生之形類。甚深因緣海。功德寶無盡。清凈法身中。無像而不現(xiàn)。若按后義。兼通體相!馃o量功德藏。此句釋上相字。謂此法身。如來藏妙真如性中。含攝具足。無量稱性功德。故云藏。四種法中。此屬教行二法。教含所詮功德。行攝所成功德。功德不一。故云無量!鹑鐚嵭扌械纫痪。歸敬僧寶也。僧通凡圣。圣有大小。如實修行者。地上大菩薩僧也。稱真實理。起圓頓行。凡所修為。名如實修行。下文云。依法力熏習。是地前行。如實修行。是地上行。滿足方便。是地滿位。等者。舉中等取前后也。又寶性論。就地上菩薩說二修行。一如實修行。了如理一味。屬正體智。二遍修行。備知一心。有恒沙法界。屬后得智。此中舉正體智。等取后得智。故云等也。先歸敬三寶竟。

  乙后述造論意

  為求令眾生。除疑舍邪執(zhí)。起大乘正信。佛種不斷故。

  述意不出二種。一為利益眾生。二為不斷佛種。所為眾生雖多。三聚可以統(tǒng)收。下文云。為未入正定眾生。修行信心等。此正為不定聚。令起正信。兼為邪定聚。作遠因緣。已入正定聚。具增妙行!鸬诙洹=竦秒x過益。眾生所以長淪生死。不證涅槃。皆由疑執(zhí)。以為其本。由疑故迷真。失于樂也。由執(zhí)故起妄。種于苦也!鹎蟠蟪苏。所疑大端有二。一疑法。障于發(fā)心。二疑門。障于修行。一疑法者。疑大乘法體。為一為多。若一則無異法。生佛平等。何必發(fā)宏誓愿度生。若多則非一體。物我各別。如何得起同體大悲。由是疑惑。不能發(fā)心。二疑門者。疑如來教門無量。為依何門修行。若要俱依。不能頓入。若依一二。何遣何就。由是疑惑。不能修行!鸾駷榍泊硕伞A⒁恍姆āi_二種門。立一心法。遣初疑。明大乘法。雖有一心。一心之外。更無別法。因有無明。迷本一心。起諸波浪。流轉(zhuǎn)六道。雖起六道之浪。不出一心之海。良由一心動作六道。故得發(fā)宏濟之愿。六道不出一心。故得起同體大悲。如是遣疑。得發(fā)大心。開二種門。遣次疑。明諸教門雖多。初入修行。不出二門。依真如門。修止行。依生滅門。起觀行。止觀雙運。萬行斯備。入此二門。諸門洞達。如是遣疑。能起修行!鹦皥(zhí)亦二。即我法二執(zhí)。真如界內(nèi)。不立一塵。本來無我。眾生妄執(zhí)為我。本來無法。眾生妄執(zhí)有法。由有二執(zhí)。故障人法二空真理。第五因緣。善護其心。遠離癡慢。出邪網(wǎng)故。正遣此執(zhí)。綜上除疑令悟真樂。舍執(zhí)令離苦因。俱屬離過益!鹌鸫蟪苏啪洹A畹贸尚幸。既于真不疑。于妄不執(zhí)。方得于大乘根本法中。發(fā)起正信。亦即翻前疑字。故云信。翻前邪字。故云正。下文分別發(fā)趣道相。及修行信心分。皆成此行也!鸱鸱N不斷故者。意之所歸也。令眾生離過成行。信心滿足。得入初住。證位不退。生如來家。為法王子。能紹佛位。故云佛種不斷。即下文信成就發(fā)心者。畢竟不退。入如來種中。正因相應等!鹩址N因也。由此所說。令諸眾生。修行佛因。常不斷絕。如華嚴經(jīng)云。下佛種子。于眾生田。生正覺芽。是故能令佛寶不斷。此之謂也。故字。與偈首為字相照應。造論即所為二意故。此外無他。四歸敬述意竟。

  甲五正立論體三 乙初顯益起說 二舉數(shù)標章 三依章別解

  論曰。有法起摩訶衍信根。是故應說。

  論曰。揀異經(jīng)律之辭。有法一句。顯所說義。有大勝益。是故一句。指能詮教。殊難緘默。有法。即論所依宗本。謂一心法。具二門三大義故。正示所宗。乃所說法體。摩訶衍。此云大乘。所宗心法。即是大乘。能信此心。即是信根。信心真如門。正理決定。信心生滅門。業(yè)用不亡。二門不出一心。一心具足三大。信而言根者。謂信滿入住。得位不退。根有二義。一能持義。自分不失。二生長義。勝進上求。是故二字。如是勝益。皆以有法之功能。為能起故。則說不容緩也。故曰應說。論題依此而立。初顯益起說竟。

  乙二舉數(shù)標章

  說有五分。云何為五。一者因緣分。二者立義分。三者解釋分。四者修行信心分。五者勸修利益分。

  有五分者。舉章數(shù)也。云何下標章名。分者。章段各別。分齊分明。五分輾轉(zhuǎn)相因。一法不孤起。應機施化。制必有由。二由致既彰。宜標綱要。令識所宗。三宗要幽深。自應廣釋。令物生解。四雖解法義。非行莫階。自必解行相應。五正行既立。鈍根懈慢。自必舉益勸修。此五論之章段。如經(jīng)之三分。一因緣即序分。中三段合為正宗分。后勸修即流通分。二舉數(shù)標章竟。

  乙三依章別解即為五 丙一因緣分二 丁一牒章名 二顯因緣

  初說因緣分。牒章名可知。

  丁二顯因緣二 戊一問答直顯 二問答遣疑

  問曰。有何因緣。而造此論。答曰。是因緣有八種。云何為八。一者。因緣總相。所謂為令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非求世間名利恭敬故。

  此初番問答。答中先舉數(shù)。次辨相。后總結。辨相中。初一是總。余七為別?傆卸x。一菩薩所修諸行。均為眾生與樂拔苦。不獨在于造論一端。二此一因緣。乃與一論作發(fā)起之由。眾生指凡外權小。以凡夫外道。迷此一心。以招界內(nèi)。苦苦壞苦行苦。分段生死之果。小乘權教。迷此一心。未離界外微苦。變易生死之報。今開示此心。欲令眾生。信解修行。得證究竟菩提覺法之樂。究竟涅槃寂滅之樂。非欲令其求于后世人天利樂等故。末句、若約菩薩自說。我為益生。故造斯論。非求己身。名利恭敬也。

  二者。為欲解釋如來根本之義。令諸眾生正解不謬故。

  別中有七。各別發(fā)起下文。此與立義分。及解釋分三段之中。顯示正義對治邪執(zhí)二段。作發(fā)起因緣。彼文云。依一心法。有二種門。是二種門。各皆總攝一切法。當知一切法。不出二門。二門不離一心。一心即如來所說。一切法根本之義。以一心無法不攝故也。○又此具本始二覺。本覺真理名如。始覺實智名來。眾生未起始覺無分別智。是如而無來。今依此一心本覺之理。而起始覺之智。還契本覺之理。本始合一。究竟成佛。名曰如來。是一心即如來。如來即根本之義。文中具釋此義。諸眾生指地前三賢。信解行位菩薩。比觀相應。故云正解。即顯示正義文是也。舍離倒執(zhí)。故云不謬。即對治邪執(zhí)文是也。

  三者。為令善根成熟眾生。于摩訶衍法?叭尾煌诵殴。

  此與下解釋分第三段。分別發(fā)趣道相。而作因緣。彼文令利根者。發(fā)決定心。進趣大道?叭巫∮诓煌宋还省4水斒艥M心。自分已定。故云善根成熟。入十住正定聚。使前信心不退。故云堪任不退信故。

  四者。為令善根微少眾生。修習信心故。

  此與下修行信心分中四種信心、五門修行中前四門。而作因緣。彼文是中依未入正定聚眾生。故說修行信心。以信位未滿。故云善根微少。令進修滿足。故云修習信心故。

  五者。為示方便。消惡業(yè)障。善護其心。遠離癡慢。出邪網(wǎng)故。

  以下四種因緣。當信位初心。以根劣故。易退難進。賴多方便。始能成益。此當下品。與下修行信心分中第四門末文。而作因緣。以彼文中。為業(yè)重惑多眾生。善根難發(fā)。示令禮懺等方便。消惡業(yè)障。善自護持其心。癡慢不起。得出邪魔罥網(wǎng)故。

  六者。為示修習止觀。對治凡夫二乘心過故。

  此當中品。與下第五修行止觀門。而作因緣。彼文雙明止觀。教今修習。遣凡小二過。如云若修止者。對治凡夫住著世間。能舍二乘怯弱之見。若修觀者。對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劣心過。遠離凡夫。不修善根。故云對治心過。

  七者。為示專念方便。生于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

  此當上品。與下修行信心末。勸修凈土。八行許文。而作因緣。以彼眾生?趾髨筮w。不得值佛。遇緣成退。舉勝方便。專意念佛;叵蛟盖。得生佛前。常見佛故。終無有退。故云必定不退信故。

  八者。為示利益。勸修行故。

  此與下勸修利益。而作因緣。為懈慢眾生。舉彼損益。令舍損就益。即總策成前諸行也。

  有如是等因緣。所以造論?偨Y可知。一問答直顯竟。

  戊二問答遣疑二 己初問 次答

  問曰。修多羅中。具有此法。何須重說。

  問如上八種因緣。所示之法。如所立法義。乃至勸修利益。如是等法。契經(jīng)具說。皆為眾生離苦得樂。何須重為造論更說。詎非為求名利等耶。

  己次答二 庚一舉根緣二相以立宗 二釋根緣二相以遣疑

  答曰。修多羅中。雖有此法。以眾生根行不等。受解緣別。

  修多羅。此云契徑。謂契理契機。經(jīng)中雖有此法。散在廣藏。因眾生之根有利鈍。受解之緣有勝劣故。

  庚二釋根緣二相以遣疑二 辛一說聽俱勝 二根緣微劣

  所謂如來在世。眾生利根。能說之人。色心業(yè)勝。圓音一演。異類等解。則不須論。

  前二句明聽眾勝。次二句顯說者勝。圓音一演。亦成說勝。異類等解。亦成聽勝。則不須論。結俱勝義。眾生積集善根。得與如來同生。故云利根。能說人佛也。色心?傊溉鐏砣啞I(yè)用殊勝。不可思議。圓音。則別舉口輪。圓音即是一音。佛之音聲。圓滿普遍。都無宮商之異。有何平上之殊。一音即一切。故云圓音。一切音即一。故云一音。佛由圓音作增上緣。隨根差別現(xiàn)眾多聲。猶如滿月。惟一圓形。隨水差別。而現(xiàn)多影。契經(jīng)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故云圓音一演。異類等解。既已等解。又何須重為造論。此約佛世如是。一說聽俱勝竟。

  辛二根緣微劣三 壬一廣略二經(jīng) 二廣略二論 三明教之興

  若如來滅后。或有眾生。能以自力。廣聞而取解者;蛴斜娚R嘁宰粤。少聞而多解者。

  如來滅后。眾生根緣微劣。分四種。此二依經(jīng)而得解者。自力。即自心聞慧解義之力用。或廣聞經(jīng)教。得解佛意;蛏俾劷(jīng)文。備解諸經(jīng)義味。均不須論。

  壬二廣略二論

  或有眾生。無自智力。因于廣論而得解者。亦有眾生。復以廣論文多為煩。心樂總持少文。而攝多義。能取解者。

  此二依論方取解者。無自智力。即直依佛經(jīng)。無自心聞慧解義之智力。因于智度瑜伽等廣論。方解佛經(jīng)意趣者;蛴袇挓仿灾畽C。不耐繁文。惟約文約義豐之論。深解佛經(jīng)所說之旨者。此機為教興所以。

  壬三明教之興

  如是。此論為欲總攝。如來廣大深法。無邊義故。應說此論。

  如是通指前之四機。此論下別為后一。為欲普攝如來大乘經(jīng)論。廣大深法。無邊妙義。應彼第四種。心樂總持少文。而攝多義者。故說此論。所謂總百部大乘奧義。包括無遺。揭一真法界理體。如觀掌果。誠入道之要門。修行之妙旨也。一因緣分竟。

  丙二立義分三 丁一結前起后 二標征列名 三依名辨相

  已說因緣分。次說立義分。結前起后可知。

  丁二標征列名

  摩訶衍者?傉f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法。二者義。

  法者大乘法體。義者大乘名義。初立法者。起下釋中。初釋法體之文。次立義者。起下釋中。復次真如自體相者。以下之文。

  丁三依名辨相二 戊一出法體 二彰名義 初中二 己一就體總立 二開門別立

  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依于此心。顯示摩訶衍義。

  自體名法。法即一真法界。大總相法門體。亦即如來藏心。此法眾生等具。故言法者。謂眾生心。此出法體也。是心則攝一切者。顯大乘心法。圓融含攝。染凈具該。此辨法功能也。依于此心。顯示摩訶衍義者。謂依此一心。宗本法上。具足三大。故有大義。有二轉(zhuǎn)運。故有乘義。此釋法名義也。

  己二開門別立

  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訶衍體故。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

  何以故。征起之辭。含有二意應征。一心通染凈。大乘唯凈。二心法是一。大乘義廣。如何此心。能顯大乘之義。下釋意云。大乘之體雖凈。相用必對染成。今生滅門中。既具含染凈。故能顯也。又心法雖一。而有二門。真如門中。示大乘體。生滅門中。具示三大。而大乘之義雖廣。莫過是三。故得顯也。言是心真如者?偱e真如門。起下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以下文也。相。即真如中。如實空。如實不空。二種相。亦即起下復次真如者。依言說分別。以下文也。言是心生滅者。總舉生滅門。起下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以下之文。因緣者。是生滅因緣。起下復次生滅因緣。以下之文。相者。即是生滅相。一者粗。與心相應。二者細。與心不相應。亦即起下復次生滅相者。以下之文。今真如門中云即示。生滅門中云能示。以真如即所顯大乘體。無有異相。故云即示。生滅依真如起。染凈既分。詮旨各別。故不云即。而云能示也!鹱泽w相用者。體。即生滅門中之本覺心。是生滅之自體。為生滅之因依。故在生滅門中。亦得辨體也。相。即如來藏中。無量性功德相。用。即如來藏中。不思議業(yè)用。并在此門。故下釋生滅門。具顯所示三大之義!鹩肿泽w相用者。以所示三大義。還在能示生滅門中。顯非別外。故云自也!饐。真如門。但即示于體。而生滅門。應唯示相用。何亦兼自體耶。答。真如是不起門。既無所起。故唯示體大。生滅是起動門。所起必含能起。故具示三大也。一出法體竟。

  戊二彰名義二 己一明大義 二顯乘義

  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

  首二句標。下釋得名之義。此起下復次真如自體相者。以下之文。體大者。真如體性。廣大洪深。為一切法之所依。故受大名。一切法。不出圣凡染凈。此體在圣不增。在凡不減。又隨染不增。還凈不減。不為染凈所虧。圣凡所易。故云平等不增減故。○相大者。即二如來藏中。具足無量性功德。故受大名。功德而言性者。所有功德。皆稱真如體性而起。相不離性。如八功德水。不離于水也!鹩么笳摺V^不思議業(yè)用。即下文報化二身。粗細之用。令諸眾生。始成世善。終成出世故也。問。何故唯言善因果。不云不善也。答。以不善法違真故。是所治故。又復當知。雖違真亦不離真。但以違真故。非其用也。一明大義竟。

  己二顯乘義

  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此釋乘義。非以他法為乘。即以一心二門三大之義。為乘。上標果望因。謂諸佛乘此。已成正遍知覺。下舉因望果。謂一切菩薩。皆乘法此。到于如來。究竟無余涅槃之地。即以始覺之智為能乘。本覺之理為所乘也。二立義分竟。

  丙三解釋三 丁一結前起后 二標征列名 三依名辨相

  已說立義分。次說解釋分。結前起后可知。

  丁二標征列名

  解釋分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顯示正義。二者對治邪執(zhí)。三者分別發(fā)趣道相。

  首句標。二句征。下列名。顯示正義者。正釋所立大乘法義。即一心二門也。對治邪執(zhí)者。以大乘法藥。對治我法二種邪執(zhí)之病。由大乘正理既明。我法邪執(zhí)自遣故。分別發(fā)趣道相者。邪執(zhí)遣已。庶可與辨。發(fā)起趣向佛道階級之相。二標征列名竟。

  丁三依名辨相即為三 戊一顯示正義 二對治邪執(zhí) 三分別發(fā)趣道相初中二 己一總釋 二別釋

  顯示正義者。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云何為二。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此義云何。以是二門。不相離故。

  顯示者。顯明指示。正義者。即一心二門之義。二門不出一心。故言依一心法。有二種門。此論依楞伽等經(jīng)所造。今一心二門之義。亦依經(jīng)而立。經(jīng)云。寂滅者名為一心。一心者名如來藏。此中心真如門。以一切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雖是一心。即彼經(jīng)寂滅者名為一心義。此中心生滅門。隨緣起滅。以本覺隨熏轉(zhuǎn)動。成于染凈。如來之性。隱而不顯。即彼經(jīng)一心者名如來藏義。○又本覺心。雖成染凈。性恒不動。即生滅門中。自體是也。又如來藏者。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譬如技兒。變現(xiàn)諸趣。如是之義。如下文言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乃至此識有二種相。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當知非但取生滅心。為生滅門。通取生滅自體。及生滅相。皆生滅門義也!鸲T如是。何謂一心。謂染凈諸法。其性無二。真妄二門。其體不別。故名為一。即此無二不別。諸法中實。不同虛空。性自神解。故名為心。○言皆各總攝一切法者。釋上立義分中。是心則攝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但上直明心攝一切法。今言二門皆各總攝一切法。此義云何。征而釋之。下以是二門不相離故。即釋皆各總攝之義!鹨哉嫒玳T。是染凈通相。通相之外。無別染凈。故得總攝諸法。喻如微塵是瓦器通相。瓦器皆為微塵所攝。真如門亦如是。真如能攝生滅。生滅之相。不離真如之性。○以生滅門。是染凈別相。別相之法。生滅所攝。亦由真如是善不善因。與緣和合。變作而有。雖實變作諸法。而不壞真性。故于此門。還攝真如。喻如微塵聚成瓦器。而常不失微塵之性。生滅門亦如是。真如之性。不離生滅之相!饐枴6T既各互攝。何以前真如門。但示摩訶衍體。生滅門。具示自體相用耶。答此中攝義。與前示義異故。真如門是泯相顯理。此泯相不除。故得兼攝生滅門。前泯相不存。故唯示于體大也。生滅門是攬理成事。此不離理而成事。故得兼攝真如門。前雖成事不壞理。故得具示三大也。須知二門攝義是齊。示義有異。一總釋竟。

  己二別釋二 庚一別釋二門顯動靜不一 二會相入實顯動靜不異 初中二 辛一真如門 二生滅門 初又二 壬一舉如體離言以明觀智境 二約依言辨德以明生信境 初又二 癸一總舉法體 二問答釋疑初又二 子一正顯如體 二會執(zhí)釋名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

  此標列名體。首句標名。下列體。一法界者。即無二真心。平等一相。為萬法之所因依。界即因義。一切圣凡依正因果。莫不依此而得建立。無法不收。無法不攝。故云大。不取別相。故云總相。法者。軌生物解。門者。通入涅槃。舉此一心。通攝二門。二門不出一心。為顯是義。故言體也。今約真如門心性。雖舉體隨緣。而全體不變。不變則生實不生。生既不生。滅亦不滅。三際平等。常住不動。

  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

  此會妄顯真。承上既言心性不生不滅。云何現(xiàn)有諸法。既有諸法。何謂性不生滅。故釋云。一切諸法。本來無實。但因最初一念不覺。迷真起妄。妄有一切境界。差別之相。一念未動以前。惟是一真法界。此約根本而論。若就現(xiàn)前諸法差別之相。唯依眾生。遍計執(zhí)情所作。妄計實有。如依病眼。妄見空華?赵瓱o華。見病所成。若離見病。華本無有。故云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

  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此結妄歸真。一切法乃依他性。眾生不了依他如幻。妄起遍計執(zhí)性。是故二字。承上是所執(zhí)本空故。一切法從根本來。惟是一心。非言說音聲之可表。非名字文句之得詮。非心緣念慮之能及。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皆離之。上三句離妄名真。下三句離異名如。一切諸法。一味一相。畢竟平等。雖通染凈。其性不改。故云無有變異。由不異故不壞。如法華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故結歸法體。惟是一心。末句依義立名。正顯如體竟。

  子二會執(zhí)釋名

  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無有相。

  以因也。承上真如平等。因言說惟是假名。都無實義。叉言說但隨妄念而有。自體本不可得。上二句明言教非實。中二句明無實所以。此文恐凡愚致疑。上文既云離名字相。何以復立真如名。豈不自語違。故以假名遣之。則不相違。末二句。非特無名。即言真如。亦復無相。以名相俱屬遍計所緣。楞伽云。名相常相隨。而生諸妄想。故雙遣也。

  謂言說之極。因言遣言。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

  問。既名相雙遣。但立假名。何故不立余名。唯云真如耶。答真如者。是言說之極名。無名立名。強名真如。此名之外。更無有加。如攝論中十種名。真如是第十究竟名。故云極也!鹨蜓郧惭哉。以此極名。遣一切名言之執(zhí)。若無此名。無以遣名。若存此名。安得離名。如禪堂止靜聲。以聲止聲。自聲亦止。若無此聲。不止余聲。若存此聲。不得全靜。真如之名亦爾。必要依此遣言之言。乃得顯其理之絕言。即此遣言之言。亦是假名。非實有真如之相可名也!鸫苏嫒珞w。無有可遣者。前雖雙遣虛妄名相。此真如實體。本無可遣。何以故。以是妙智境故。一真一切真。無偽無妄。無法可遣也。既無可遣。自應可立。然亦無可立。何以故。離妄情故。一如一切如。不別不具。無法可立也!鹩址且哉骟w遣生滅法也。何以故。以生滅門中。染凈諸法。本無自性。全體即真。故不待遣也。遣既無遣。立亦不立。可以故。以一切生滅等法。不壞差別相。本來同如。故不待立也。若有遣立。心外有法。終成對待。何以得成。真俗圓融。一心中道。絕待之理。曰無可遣者。以俗即是真故。無可立者。以即俗之真本現(xiàn)故。喻如真金之與金器。何遣何立。

  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

  此結以有如是義故。當知法法皆真。法法皆如?谟劧~喪。心欲緣而慮亡。離言絕思。究竟離相。故名真如。總舉法體竟。

  癸二問答釋疑

  問曰。若如是義者。諸眾生等。云何隨順。而能得入。答曰。若知一切法。雖說。無有能說可說。雖念。亦無能念可念。是名隨順。若離于念。名為得入。

  先問次答。問意疑真絕修。首句承上起下。隨順問方便觀。得入問正觀。云何二字。疑二觀何自而修。答意舉真勸修。先明無說而說。無念而念。故曰雖說雖念。非滅于說念。以離斷見也。無有能說可說。能念可念者。明說即無說。念即無念。以離常見也。此迥絕能所。不落斷常。能如是知。即隨順中道之方便觀也!鹑艟糜^純熟。得離妄念。契彼無念真理。即正觀也。正觀而云得入者。以如如智。契如如理。智為能入。理為所入。華嚴云。甚深真法性。妙智隨順入故也。初舉如體離言。以明觀智境竟。

  壬二約依言辨德。以明生信境二 癸一舉數(shù)開章 二依章別釋

  復次此真如者。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云何為二。一者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

  舉數(shù)中依言說有二義。義即相也。前顯離言。即唯一體。今乃依言。則有二相。不可隨言執(zhí)取也。但為生物信解。示現(xiàn)依言求解故。云何下開章。如實空者。非如實之體空。乃稱一真實之中。空諸妄染。以妄染空故。遂能顯示實理。故云究竟顯實也。○如實不空者。言如實體中。雖空無妄染。自體不空。異妄無體。故云有自體。異恒沙有漏煩惱。故云具足無漏性功德故。佛性論云。由客塵空故。與法界相離。無上法不空。與法界相隨。是則妄染雖空。德相不空也。舉數(shù)開章竟。

  癸二依章別釋即為二 子一明如實空義 二明不空之義

  所言空者。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謂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以無虛妄心念故。

  此略明真如離染。即以離義而釋空也。一切染法不相應者?偱e能所分別。皆不相應。謂字指釋之詞。釋上不相應義。離差別相者。絕所取境故。以無妄念者。絕能取心故。倒心妄境。情有理無。真如之德。理有情無。故不相應。又心境俱絕。能所兩亡。故言如實空耳。

  當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

  此廣釋空義。真如自性。離過絕非。眾生妄執(zhí)。雖有多途。總攝不出此二四句。四句即成四謗。有是增益謗。無是減損謗。雙亦相違謗。俱非戲論謗。四謗即成四過。如廣百論云。復次為顯世間所執(zhí)諸法。皆非真實。及顯外道所執(zhí)不同。故說頌曰。有非有俱非。一非一雙泯。隨次應配屬。智者達非真。彼論廣破四宗外道。此約外人轉(zhuǎn)計。不盡同也。言非有相者。明真離妄有。故說非有。雖說非有。亦非是無?只笳摺^D(zhuǎn)計既非是有。即應是無。故說非無。又恐惑者。既聞有無俱非。遂執(zhí)俱非是真如法。故說非非有。非非無。又恐惑者。以俱非若存。有無隨喪。今俱非雙非。有無還立。遂執(zhí)亦有亦無。故說非有無俱相。俱相即雙亦相。意同字別。一異準此可知。今四相全非。即四過咸離。百非盡絕。足顯真空之體耳。

  乃至總說。依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皆不相應。故說為空。若離妄心。實無可空故。

  此結顯空義。前順結。末二句反結。以真如實體。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眾生種種妄心。念念分別。俱屬遍計執(zhí)性。與此真體皆不相應。今為遣妄心。故說為空。非謂真體亦空。若離妄心。諸法無寄。一念不生。當體寂滅。法既不有?諢o可空。故云實無可空也。一明如實空義竟。

  子二明不空之義

  所言不空者。已顯法體。空無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變。凈法滿足。則名不空。亦無有相可取。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

  此別明不空。非有別法。即牒前空門已顯法體。空無妄染。自體不空。即是真心。常恒不變之實體。而此體中。本具恒沙凈德。向被妄染遮障。不得顯現(xiàn)。若妄染已空。則本有凈法。圓滿具足。以是義故。則名不空。雖名不空。妙有非有。與空無二差別。非同情執(zhí)之有。故云亦無有相可取。末二句釋無相所以。若妄念所緣境界。則是有相。以離念無分別之境。唯無分別智所證。乃得相應故。一真如門竟。

  辛二生滅門二 壬初釋生滅心法 二辨所示之義 初中二 癸一染凈生滅 二染凈相資 初又二 子一就體總標 二依義廣釋

  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

  此標體。言如來藏者。即不生不滅之真如心。以此心寂滅湛然。故云不生。究竟常住。故云不滅。不妄不變。故名真如。一切如來。恒沙凈德。無不含藏此中。故名如來藏。而此藏性本無生滅。而為生滅所依。楞伽云。如來藏。為生死因。若生若滅。故云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謂不生滅自性清凈心。因無明風。動作生滅。然此二心。竟無二體。如不動水。為風所吹。而作動水。動靜雖殊。水體是一。亦得言依靜水故。有其動水。此中道理亦爾。生滅心。正謂識藏。今通取所依如來藏。與能依生滅心。合為生滅門。非棄如來藏。獨取生滅心。為生滅門也。以此門有二義。故能示三大。是故通攝所依。亦入此門也。

  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

  此辨相。所謂二字。承上指釋之詞。不生不滅。即如來藏清凈心。動作生滅。不相舍離。故云與生滅和合。非謂別有生滅。來與真合。以生滅之心。即心之生滅。本無二相。心之生滅。因無明成。生滅之心。從本覺起。亦無二體。故云和合。如下文云。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水相風相。不相舍離。乃至廣說。水之動不離于風相。風之動不離于水相。心亦如是。不生滅心舉體動故。不離于生滅。生滅之心全體真故。不離不生滅。如是不離。名為和合。此乃隨緣門。不生滅心與生滅合。非是向本門。生滅心與不生滅合!鸱且环钱愓。真心全體動故。而成生滅。則心與生滅非異。雖成生滅。其體恒常不變。故與生滅非一。若是一者。生滅識相滅盡之時。真心應滅。則墮斷過。若是異者。依無明風熏動之時。真心之體。應不隨緣。則墮常過。離此二邊。故非一異。依楞伽經(jīng)。以七識染法。為生滅。以如來藏凈法。為不生滅。此二和合。為阿梨耶識。以和合故非一非異!鹩秩粢徽。真隨妄滅。則無和合。若異者。真不隨緣。亦無和合。正由非一非異。故得和合也。如經(jīng)云。譬如泥團非異非不異。金莊嚴具亦如是。若泥團微塵異者。非彼所成。而實彼成。是故非異。若不異者。泥團微塵。應無差別。金莊嚴具。與此中理趣?蓽仕贾H魪V釋具在別記。

  名為阿黎耶識。

  此立名。然生滅不生滅。雖有二義。實無二體。即合此二義不二之心。名為阿梨耶識。又阿梨耶。亦名阿賴耶。但梵音楚夏之別。梁真諦三藏。訓名翻為無沒識。唐玄奘法師。就義翻為藏識。藏是攝藏義。無沒是不失義。義一名異也。又名阿陀那識。經(jīng)云阿陀那識甚深細。習氣種子成暴流。真與非真二恐迷。我于凡愚不開演。正以生滅不生滅和合。不可言真。亦不可言非真。良由最初一念妄動。轉(zhuǎn)如來藏而為識藏。能生轉(zhuǎn)識諸波浪。論主立此識。為生法之本。能藏諸法于自體內(nèi)。又能藏自體于諸法中。諸法自體。不一不異。下之三細六粗。五意六染。皆此識變。正顯萬法唯識也。若返妄歸真。至二種我見。永不執(zhí)位。即失賴耶名。一就體總標竟。

  子二依義廣釋三 丑一釋上心生滅義 二釋上生滅因緣 三釋上生滅之相 初中二 寅一辨德列名 二按名別釋

  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云何為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

  此依真妄和合。釋此識有二種義。以顯迷悟因依也。二義。即覺不覺二義。同在生滅門中。然真如亦有二義。一不變義。二隨緣義。無明亦有二義。一無體即空義。二有用成事義。各由初義故。成上真如門。各由后義故。成此生滅門。謂此識。本如來藏。不生滅心。隨緣所成。而為眾生本有之佛性。故云覺義。由無明風動。妄成生滅。障蔽本有之佛性。故云不覺義!饐。此一識有二義。與上一心有二門何別。答。上一心具二門。約不變自性絕相義。成真如門。約不守自性隨緣義。成生滅門。今此但就隨緣義邊。染凈理事。無二之相。明此識也。是則前一心義寬。該收于二門。此一識義陜。局在于一門。○問。此中本覺。與上真如何別。答。真如約體絕相說。本覺約性功德說。此為翻染所顯。下文云。本覺義者。對始覺義說。乃至依不覺故。說有始覺。故在生滅門中攝。而真如門中。無翻染等義。故與此不同。是故體相二大。俱名本覺。并在生滅門中。故前立義分中。真如門即示體大。生滅門能具示三大也!鹧阅軘z一切法者。謂圣凡依正。染凈因果。皆依此識。而得建立。含攝無遺。故云攝一切法。即萬法唯識也。然上二門云。皆各總攝。此不云各者。以二義陜于二門故。但明一識。由含二義。故攝一切。不言二義。各攝一切。又上但云攝不云生者。以真如門。無能生義故。此言生一切法者。由此識以不覺熏本覺故。生諸染法。流轉(zhuǎn)生死。以本覺起始覺故。生諸凈法。趣證涅槃。依此二義。遍生一切染凈諸法。故云能生。此文即起下四種熏習之文。非但染凈相熏。能生諸法。亦乃諸法生已。不離此心。為此心所攝也!鹪坪螢槎<膯栔~。下列名。一辨德列名竟。

  寅二按名別釋三 卯一辨覺義 二辨不覺義 三辨同異 初中二 辰一略辨始本二覺 二廣顯二覺之相

  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說名本覺。

  此明本覺體。即眾生本有不迷之佛性。人人具足。個個圓成。實諸佛之法身。今在迷位。名為本覺。亦稱如來藏。經(jīng)云。如來藏轉(zhuǎn)三十二相。入一切眾生身中。故曰眾生本來是佛。此之心體。雖迷不失。以眾生從來。不曾離念故。不得顯現(xiàn)。若能離念。則無不覺之闇。非唯無闇。乃有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本體廓周。湛然常住。如太虛空。無所不偏。一切妄念。差別諸法。融成一味。唯法界一相。更無對待。即此是如來平等法身。在圣不增。在凡不減。眾生本有。理非新成。依此法身。說名本覺。

  何以故。本覺義者。對始覺義說。以始覺者。即同本覺。

  此釋本覺義。何以故征詰之詞。有二意。一上文直云覺義。今何故乃名本覺。二此中既稱本覺。上何故直云覺耶。此乃進退征詰。別顯從迷返悟。要依始覺之智為張本也。然約覺性不迷。但直名覺。今約在迷。一向不覺。特由本覺內(nèi)熏之力。發(fā)起始覺。復由始覺有功。方顯本覺。本覺者。是眾生本有之佛性。此性今日方覺。而非新生。故云本覺義者。對始覺說。對始故說為本。此答初意也。又以始覺依本覺起。返流還凈。先覺滅相。漸漸覺至生相。生相既破。復歸一心。始本不二。故云始覺者。即同本覺。由同一覺故。上文得直稱為覺。此答后意也。譬如醒人而有睡夢。從夢覺者。即本醒人。非別有他人。本始二覺。而無異體。亦復如是。○問。若始覺異本。則不成始。若始同本。則無始覺之異。答。今在生滅門中。約隨染義。形本不覺。說于始覺。若覺至心源。染緣既盡。本始合一。平等絕言。即真如門攝。是故本覺之名。在生滅門中也。又本覺得名所以。詳在海東疏。二卷十六頁。

  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說有始覺。

  此明始覺義。首句牒名。下釋得名所以。謂此覺性。隨無明緣。動作妄念。妄不離真。故云依本覺故。而有不覺。復由本覺內(nèi)熏之力。破迷發(fā)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故云依不覺故。說有始覺。如從夢覺。覺不離夢。下文本覺隨染。生智凈相者。即此始覺也!鸫酥写笠。本覺成不覺。不覺成始覺。始覺同本覺故。則無不覺。無不覺故。則無始覺。無始覺故。則無本覺。無本覺故。平等平等。離言絕思。惟是一心。略辨始太二覺竟。

  辰二廣顯二覺之相二 巳一始覺 二本覺 初中三 午一總標滿分二義二別辨差別四相 三結明不異本覺

  又以覺心源故。名究竟覺。不覺心源故。非究竟覺。

  覺即始覺之智。心源者。一心本源也。又生相無明。為染心之源。最初一念不覺。三細六粗。五意六染。從迷積迷。以歷塵劫。今返流還凈。必假始覺有功。覺破生相。復歸一心。始本不二。法身全顯。名究竟覺。此在佛地。若金剛以還。未至心源。始未同本。皆非究竟也?倶藵M分二義竟。

  午二別辨差別四相二 未一正寄四相顯位 二引釋心源無念 先述大意。后釋論文。

  此四相。但約真心隨熏。粗細差別。寄說為四。非約一剎那心。明四相也。今就始覺返流還凈。始終生住異滅四相。以明從凡至圣。始覺漸次之分齊。若總論心性。本來離念。無生無滅。由無明力。迷自心體。違寂靜性。鼓動起念。從細至粗。乃有生住異滅四相。微著不同。前后際異。前際最微。名為生相。后際最著。名為滅相。故佛性論云。一切有為法。約前際與生相相應。約后際與滅相相應。約中際與住異相相應。此乃總說!鹑魟e說四相。復有差別。生相唯一。住相有四。異相有二。滅相還一。生相一者。名為業(yè)相。由無明力。轉(zhuǎn)彼凈心。不覺心動。而有其念。但相見未分。最極微細。謂之生相。唯佛能知。即下文三細中初一。六染中后一。五意中第一。皆此生相攝!鹱∠嗨恼。一名轉(zhuǎn)相。由無明力。不覺前之動相。即無動故。轉(zhuǎn)本有智光。而成能見之妄見。二名現(xiàn)相。由無明。依前能見。不了無相。于晦昧空中。結暗為色。色雜妄相。想相為身。遂令身境妄現(xiàn)。此二及初謂之三細。并在賴耶位。屬不相應心。三名智相。由無明迷前自心所現(xiàn)之境。妄起分別染凈之相。故云智也。四名相續(xù)相。由無明不了前所分別?諢o所有。更復起念。相應不斷。此二同在分別事識。細分之位。屬相應心。無明與前生相和合。轉(zhuǎn)彼凈心。乃至此位。行相猶細。法執(zhí)堅住。名為住相。下文三細中后二。及六粗中前二。五意中后四。六染中中四。皆此住相攝!甬愊喽摺R粓(zhí)取相。二計名字相。由無明迷前違順染凈之法。更起貪嗔人我見愛。執(zhí)相計名。取著轉(zhuǎn)深。此在事識粗分之位。無明與前住相和合。轉(zhuǎn)彼凈心。至此行相稍粗。名為異相。下文六粗中二。及六染中一。并五意后之意識。皆此異相攝。○滅相一者。名起業(yè)相。由無明不了善惡二業(yè)。定招苦樂二報。循名造種種業(yè)。依業(yè)受報。輪轉(zhuǎn)諸趣。以無明力。轉(zhuǎn)彼凈心。至此最后際。行相最粗。周盡之終。名為滅相。下文六粗中第五是也。以果報非可斷。故不論第六相。○當知始終四相。唯一夢心。皆因根本無明。不覺之力。起生相等種種夢念。動彼凈心。轉(zhuǎn)至滅相。長眠三界。往還諸趣。今由本覺不思議熏習力。起厭求心。及真如所流聞熏教法。熏于本覺。益性解力。損無明能。漸向心源。始息滅相。終破生相。朗然大悟。覺了心源。本來平等。究其始終。竟無前后。唯是一心。故說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也。然未窮源者。隨行淺深。姑顯四位。四位各有四義。一能觀人。二所觀相。三觀利益。四觀分齊。

  此義云何。如凡夫人。覺知前念起惡故。能止后念。令其不起。雖復名覺。即是不覺故。

  首句征釋。上究竟不究竟義。二句是能觀人。當十信位。三句明所觀相。以未入十信。念念起惡。而不覺知。今入信位。能知惡業(yè)。定招苦報。故言覺知。此覺滅相也。能止后念令其不起者。辨觀利益。前不覺時。常起身口惡業(yè)。今既覺已。即就前念滅處。止其后念之惡。更不容起。止之又止。能令惡念永消。此止滅相也。末二句。結觀分齊。能知滅相是惡。令其不起。名為雖覺。而猶未知滅相是夢。故云不覺。以其但在生滅心中遏捺。未見不生滅性。約后六粗。此當覺起業(yè)相!饐。此中覺即不覺。覺異相等。何不立不覺之名。答。若據(jù)覺前不覺后。乃至十地。皆屬不覺。若約覺業(yè)不覺惑。此位正名不覺。

  如二乘觀智。初發(fā)意菩薩等。覺于念異。念無異相。以舍粗分別執(zhí)著相故。名相似覺。

  首二句能觀人。二乘作生空觀。破分別我執(zhí)。觀智即人空智。初發(fā)意菩薩。即十解初發(fā)心住也。等者。等三賢中后二十九位。此菩薩雖留惑故。不證人空。而于人空。實得自在。故與二乘同論。覺于念異者。明所觀相。如上所說。二種異相。分別內(nèi)外。計我我所。貪嗔見愛等。以彼凈心。為無明所眠。夢于異相。起諸煩惱。此二種人。觀智相應。于異相夢。乃得微覺。故云覺于念異。既覺異相之夢。所夢異相。永不可得。即念無異相。而貪嗔等粗分別。違順之執(zhí)著相。悉皆能舍。此觀利益。名相似覺者。以異相之夢雖覺。猶眠在住相夢中。菩薩未至證位。二乘不了法空。故曰相似。此結觀分齊也。若約后六粗。此當覺執(zhí)取相。計名字相。

  如法身菩薩等。覺于念住。念無住相。以離分別粗念相故。名隨分覺。

  初句能觀人。法身者。初地以上。依真如法為自體故。乃至九地。皆名法身菩薩。覺于念住者。明所觀相。即前四種住相。以彼凈心。為無明所眠。夢于住相。雖知萬法唯識。不起心外粗分別執(zhí)著。然出觀后。于自心所現(xiàn)法上。猶起染凈法執(zhí)。內(nèi)緣而住。今與無分別智相應。從住相夢而得覺悟返照住相。竟無所有。故云覺于念住。下念無住相以離分別粗念者。顯觀利益。分別。對前位說。不同前位。執(zhí)著外境之粗分別。故但云分別也。粗念。對后位說。異彼根本無明。生相細念。故云粗念也。此四種住相。初地七地八地九地。各離一相。住相之夢雖覺。然覺道未圓。猶眠于生相夢中。故云隨分覺。結觀分齊也。若約后三細六粗。此當覺六粗前二。三細后二。上三位皆非究竟。

  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

  初能觀人。菩薩地盡。指十地真窮惑盡。滿足方便。是方便道。一念相應。是無閑道。如對法論云。究竟道者。謂金剛喻定。此有二種。謂方便道攝。及無閑道攝。覺心初起者。舉所觀相。覺知心源。最初一念妄動。而為根本無明。獨頭生相。乃依覺故迷。離本覺則無不覺。即動念本是凈心。猶如迷方。謂東為西。方實不西。悟時即西是東。更無西相。覺迷迷滅。覺不生迷。動念都盡。惟一心在。故云心無初相也。離微細念。明觀利益。獨頭生相。最極微細。既能了無初起之相。本自寂滅無生。此相遠離。夢念都盡。無念真心。法爾顯現(xiàn)。自性本體。湛然常住。故云得見心性。心即常住。末結觀分齊。覺了心源。平等平等。始本不二。名究竟覺。若約后三細。此當覺業(yè)相也。初正寄四相顯位竟。

  未二引釋心源無念

  是故修多羅說。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則為向佛智故。

  此引證無念為成佛之要。不但菩薩修斷。至無念為究竟。即諸眾生。雖未離念。二六時中。茍能觀察無念道理。則為向佛智矣。以是證知佛地無念。此舉因驗果說也。

  又心起者。無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謂無念。

  此重顯無念。以釋心有初相之疑?只笳呗動X心初起。將謂有初相可知。故釋云。又心起者。無有初相可知。問。既無初相。何故說言。知初相耶。釋云。言知初相者。蓋知最初動念。本來無念。如迷方人。迷東為西。今覺方時。知西即東。更無西相。而言知西相者。謂即東也。此亦如是。

  是故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念念相續(xù)。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

  是無念為覺之故。即顯一切眾生有念。不名為覺。以從本來三句。顯不覺所以。眾生從迷本心源。不覺心動而有其念。由是三細俄興六粗競起念念相續(xù)。長眠生住異滅。四相之夢。未離無明之念。故不得名覺。然前對四相夢之差別。故說漸覺。今約無明眠之無異。故說不覺。末句。即結成不覺義。無始者。無有染法。始于無明。又無明依真。同無元始故也。

  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滅。以無念等故。

  此明究竟心源也。良以真源湛寂。本無生滅。但因一念妄動。遂有四相差別。若覺至心源。得無念者。則知生住異滅。四相平等。本來無念。故云以無念等故。二別辨差別四相竟。

  午三結明不異本覺

  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

  首句標。以既得無念之覺。而覺四相本來無起。則無不覺。前云依不覺故。說有始覺。今既無不覺。安有始覺之異。下釋成上義。以彼四相。一心所成。俱時而有。其體本空。皆無自立。以當體無生。寂滅平等。同一本覺。是故則無始覺之異!饐。四相差別。云何俱時而有。既其俱時。何故上文覺有前后。答。唯一夢心。四相流轉(zhuǎn)。處夢之士。隨其智力淺深。前后而覺。大覺之者。知夢四相。虛妄顛倒。離凈心外。實無自體可辨前后。故云俱時。無有自立等。由是義故。四相唯是一心。不覺即同本覺。又何有始覺之異耶。一始覺竟。

  巳二本覺二 午一明隨緣本覺 二明性凈本覺 初中二 未一標列 二辨相

  復次本覺。隨染分別。生二種相。與彼本覺。不相舍離。云何為二。一者智凈相。二者不思議業(yè)相。

  此承上始覺有功。本覺乃顯。明本覺隨染分別。出纏還凈。有二種相。而言生者。以前云阿梨耶生一切法。此即所生凈法。由本覺內(nèi)熏之力。發(fā)起始覺之智。轉(zhuǎn)染令凈。成此二相。故云生也。然二相與彼本覺自體。不相舍離。智凈相者。明本覺還凈出纏之相。不思議業(yè)相者。明本覺還凈業(yè)用之相。此之二相。若離染緣。則不得成。故云隨染也。一標列竟。

  未二辨相即為二 申一先明智凈相 二不思議業(yè)相 初中二 酉一直明凈相 二迭拂疑情

  智凈相者。謂依法力熏習。如實修行。滿足方便故。破和合識相。滅相續(xù)心相。顯現(xiàn)法身。智淳凈故。

  首句牒。下釋。先因后果。因中依法力熏習者。地前資糧加行位也。依真如之法。內(nèi)熏之力。及所流教法。外緣熏力。發(fā)起信解熏修。成熟善根。如實修行者。登地以上。證真如實理。稱實而修。至十地行終。金剛心中。因位已極。名滿足方便!鸸。有智斷二果。由前方便。破和合識內(nèi)。一分不覺之相。顯其一分本覺之性。此根本無明盡故。心無所合。即顯法身本覺義。乃斷果究竟也。即于此時。滅染心之中。業(yè)相等相續(xù)心相。不滅不生滅心體。遂使始覺還源。即同本覺。染緣既息。圓智淳凈。成于應身始覺義。乃智果究竟也!鹩职⒗嬉R。有覺不覺二義。生滅不生滅和合。今破和合識內(nèi)。無明不覺之相。滅業(yè)識等。生滅相續(xù)心相。生滅既滅。則彼不生滅本覺法身。自然顯現(xiàn)。智體出纏。而得淳凈故。一直明凈相竟。

  酉二迭拂疑情

  此義云何。以一切心識之相。皆是無明。無明之相。不離覺性。非可壞。非不可壞。

  此征釋疑情。疑有二。一疑真同妄。恐聞說動彼凈心。成于起滅。今既相續(xù)心滅。凈心應滅。故釋云。以一切業(yè)識等。心識之相。皆是無明不覺。熏習而有。今滅生滅之相。非滅不生滅之性。畢竟真不同妄。二疑真妄異體?致勛R相皆是無明。故說得滅。轉(zhuǎn)計別有體性。離于真如。故釋云。無明不覺之相。原依真起。不離隨染本覺之性。豈有各體。無明之相。與本覺之性。非一非異。非異故非可壞。非一故非不可壞。若約非異非可壞義。說無明即明。故涅槃經(jīng)云。明與無明。其性不二。不二之性。即是實性。若就非一非不可壞義。說無明滅。覺性不壞。今文依非一義。說相續(xù)心相滅。真不同妄。依非異義。說相不離性。真妄一體。如是則二疑渙然冰釋矣。

  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水相風相。不相舍離。而水非動性。若風止滅。動相則滅。濕性不壞故。

  此立喻。初二句喻真隨妄轉(zhuǎn)。水不自動。因風波動。海水喻真心。風喻無明。波喻業(yè)識等。次二句喻真妄相依。水不自起波相。因風而起。故水不離于風相。風不自現(xiàn)動相。依水而現(xiàn)。故風不離于水相。是謂不相舍離。第五句喻真性不變。顯非自性動。但隨他動也。末三句喻妄滅真存。動相喻妄。濕性喻真。由水非自性有動。但隨風而現(xiàn)動相。若風止滅。水之動相隨滅。濕性不壞也。

  如是。眾生自性清凈心。因無明風動。心與無明。俱無形相。不相舍離。而心非動性。若無明滅。相續(xù)則滅。智性不壞故。

  此法合。凈心合海喻。因無明風動者。凈心覺海。本自澄淳湛寂。但隨無明緣。生諸識浪。合因風波動喻。心與無明三句。合風水相依喻。俱無形相者。凈心隨緣。全成識浪。故無心相。然彼識浪。無非凈心。故無無明相。合水因風動。全成于波。故無水相。風動之波。本來是水。故無風相。心非動者。合水非動性。無明滅者。是根本無明滅。合風滅也。相續(xù)滅者。業(yè)識等滅。合動相滅。智性不壞者。隨染本覺。神解之性。本非動性。故不壞。合濕性不壞也。一先明智凈相竟。

  申二不思議業(yè)相

  不思議業(yè)相者。以依智凈。能作一切勝妙境界。所謂無量功德之相。常無斷絕。隨眾生根。自然相應。種種而現(xiàn)。得利益故。

  此明本覺不思議業(yè)用。以本覺在纏。眾生依惑造業(yè)。乃云業(yè)力不思議。今出纏還凈。圣人稱體起用。是謂妙用不思議。故能作勝妙境界。如觀世音菩薩。寂滅現(xiàn)前。獲二殊勝。上同諸佛慈力。下同眾生悲仰。能現(xiàn)三十二應。十四無畏。四不思議。無作妙力。自在成就。本覺出纏還凈惑窮智滿。同佛作用。故云以依智凈相也。無量功德之相者。橫顯業(yè)用。差別不一。常無斷絕者。豎顯業(yè)用。深窮來際。隨眾生根下。并顯業(yè)用橫豎應機。任用自在。應以何身得度。即現(xiàn)何身。應以何法得度。即說何法。隨機示現(xiàn)。令得利益。一明隨緣本覺竟。

  午二明性凈本覺二 未一總標 二別釋

  復次覺體相者。有四種大義。與虛空等。猶如凈鏡。

  本覺有隨染性凈之別。前智凈相。由始覺所顯。屬修生。下四種義。乃本覺原具。屬本有。體相者。以四種中。初二體。后二相。又初二就因性隱時說。后二就果地顯時說。又初二有性凈義。后二有離垢義。故舉虛空寬廓絕相。凈鏡圓明離垢。喻此覺體。一總標竟。

  未二別釋四 甲一如實空鏡 二因熏習鏡 三法出離鏡 四緣熏習鏡

  云何為四。一者如實空鏡。遠離一切心境界相。無法可現(xiàn)。非覺照義故。

  首句總征。初明本覺自性。由來清凈。稱真如實體?諢o妄染。非先有后無。故云如實空也。遠離一切心境界相者。無一切能分別心。及所分別境。妄心妄境。而云遠離者。非不與之合為遠離。乃本無故。為遠離耳。如前云。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但妄染之法。情有理無。相不可得。譬如兔角。故不可現(xiàn)。非覺照義者。以本覺之于妄法。非由觀智覺照故無。妄體本無故。亦如鏡望兔角!饐枴H羰呛喂氏乱蜓曋。悉現(xiàn)一切世間法耶。答。彼約依他似法。是此真心隨熏所現(xiàn)。此約遍計所執(zhí)實法。故無可現(xiàn)。以似法如影。實法如形。真心如鏡。由不現(xiàn)形。故云如實空鏡。以能現(xiàn)影。故云因熏習鏡。

  申二因熏習鏡

  二者因熏習鏡。謂如實不空。一切世間境界。悉于中現(xiàn)。不出不入。不失不壞。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實性故。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體不動。具足無漏熏眾生故。

  因有二義。一能作現(xiàn)法因。二能作內(nèi)熏因。亦可初是因義。又下熏習義。故云因熏習也。如實不空者。以有自體。及性功德故。如大圓鏡智。能現(xiàn)一切也。世間。指情器正覺三世間。十界染凈依正因果。皆在心中。分明顯現(xiàn)。楞嚴云。諸法所生。唯心所現(xiàn)。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離此心外。無別自體。以體即真如。真如本無內(nèi)外。故不從內(nèi)出。亦不從外入。緣起之法。顯現(xiàn)不無。故不失。所現(xiàn)全體。一一皆真。故不壞。如鏡中影。無有出入。緣至即現(xiàn)。非刃能傷也。常住一心者。會相歸性。離諸生滅。以一切法。即真如實性。本來平等。猶影之體。即鏡之體。不異真如。故云即真實性!鹩忠磺邢。明自性本凈。雖隨緣現(xiàn)染。不為染法所染。正以現(xiàn)染不染。反顯本凈智體。由來不動。非今始凈也。如凈鏡能現(xiàn)穢物。不為穢物所穢。反顯鏡體。本凈無動故。末二句。以性具恒沙無漏凈德。能與眾生作內(nèi)熏之因。令厭生死。樂求涅槃故。勝鬘經(jīng)云。由有如來藏。能厭生死。樂求涅槃。實仗此體。為內(nèi)熏之因也。

  申三法出離鏡

  三者法出離鏡。謂不空法。出煩惱礙智礙。離和合相。淳凈明故。

  法出離者。乃本覺真如之法。出于二障。離于和合。前明在纏性凈本覺。今明出纏離垢法身。如寶性論云。有二凈。一自性凈。以同相故。二離垢凈。以勝相故。不空者。舉法體。謂眾生覺體。本來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為二種障所礙。和合識所纏。不能證得。礙即障也。一粗細染心;锜⿶纴y。名煩惱障。二即染心所依無明。能障真智。名智障。智本非障。被無明障故。乃從所障得名也。和合識。即業(yè)相。生滅不生滅和合。今由本覺內(nèi)熏。始覺有功。返染還凈。出二障礙。離和合識中。一分生滅相。無明染心。一切皆盡。故曰淳凈明。以離和合雜相故淳。滅粗細染心故凈。破無明蓋覆故明。顯現(xiàn)本有覺性。并非新生。但一向在纏。今始出離耳。

  申四緣熏習鏡

  四者緣熏習鏡。謂依法出離故。遍照眾生之心。令修善根。隨念示現(xiàn)故。

  此即上出障離垢之本覺。能與眾生。作外緣熏力。此體生佛等同。向為眾生。但作內(nèi)熏之因。今證法身。即能遍照眾生之心。起同體大悲,F(xiàn)無作妙力。攝化眾生。為作外緣熏力。令修善根。隨眾生種種差別心念。樂見何身。樂聞何法。一一應機示現(xiàn)!饐。此法出離。與前智凈相。緣熏習。與不思議業(yè)相。何別。答。前約隨染還凈。俱就始覺說。業(yè)。即始覺之智用。今約自性離障。俱就法體說。緣。即自體之法用。此就義開說也。若合說。法智雖殊。體無差別。以始覺即本覺故。一辨覺義竟。

  卯二辨不覺分三 辰一根本不覺 二枝末不覺 三結末歸本 初中二 巳一依覺成迷 二依迷顯覺

  所言不覺義者。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念無自相。不離本覺。猶如迷人。依方故迷。若離于方。則無有迷。眾生亦爾。依覺故迷。若離覺性。則無不覺。

  首句標。次三句釋不覺之義。問。覺性圓明寂照。何以而成不覺耶。答。由不稱實理而知。真如法一故。忽然心起。而有其念。即此一念。為根本不覺心。亦名獨頭生相無明。由此無明。即失本明。但此一念。本無自相。以依覺成迷。不離本覺之體。如迷方人;竽蠟楸。依正方故有迷方。若離正方。則無迷方之相可得。合處可知。一依覺成迷竟。

  巳二依迷顯覺

  以有不覺妄想心故。能知名義。為說真覺。若離不覺之心。則無真覺自相可說。

  問。不覺者。乃眾生無明妄想之心。何以即真覺耶。答。前云念無自相。不離本覺。眾生雖一向不覺。今若指示即心是佛。即便能知名義。蓋此能知之性。皆是真覺內(nèi)熏之力。軌持生解。故說眾生不覺。即是真覺。所謂無明實性即佛性。譬如全波即水。若離不覺。則無真覺之相。如離波則無水相可得!鹩智安挥X。不離本覺。如迷方不離正方。此真覺不離不覺。如正方不離迷方。彼此交互。真妄相依。足顯迷悟只一途。圣凡無二路也。一根本不覺竟。

  辰二枝末不覺

  ○先約喻述意。后分文釋義。此枝末不覺。依根本不覺而有。根本不覺。依真如本覺而成。真如本覺如凈眼。根本不覺如熱翳之氣。業(yè)相如翳氣熱發(fā)。動彼凈眼。而成病眼。即如來藏轉(zhuǎn)為識藏。轉(zhuǎn)相。由眼病故。轉(zhuǎn)成見病,F(xiàn)相。以病眼所見。即有空華妄鏡發(fā)現(xiàn)。智相。依空華鏡現(xiàn)。起心分別好丑。相續(xù)相。由此分別。念念不住。執(zhí)取相。由分別既定。妄生取舍。計名字相。由所取相上。復立種種名言。即未對之相。聞名亦必起執(zhí)。而起業(yè)相。乃循名造業(yè)。發(fā)動身口。業(yè)系苦相。依善惡業(yè)。受苦樂報。長眠生死。不得解脫。皆根本無明之咎也。如楞嚴云。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fā)。發(fā)妄不息。勞見發(fā)塵。如勞目睛。則有狂華。于湛精明。無因亂起。此合論依真起妄。本末不覺之相。連環(huán)鉤鎖。輾轉(zhuǎn)相依?倲z不出惑業(yè)苦三。無明三細。及前四粗屬惑。五六屬業(yè)苦。不相舍離。如惡叉聚。今分文釋叉有二。

  巳一細相 二粗相

  復次依不覺故。生三種相。與彼不覺。相應不離。

  此標無明為因生三細也。無明為根本。業(yè)轉(zhuǎn)現(xiàn)三。依無明不覺而有。末不離本。故云相應不離也。

  云何為三。一者灰明業(yè)相。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yè)。覺則不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

  首句征。無明業(yè)相者。以揀本覺不思議業(yè)相。及第五粗起業(yè)相也。業(yè)有二義。一動作義是業(yè)義。以依最初一念不覺。動彼凈心。即此動心。名為業(yè)相。覺則不動者。反顯真覺則無動念。只由不覺故心動也!鸲䴙橐蛄x是業(yè)義。動則有苦者。反顯離念不動。即涅槃妙樂。動則無邊生死苦患。從此而生。是業(yè)識為生死因。故云果不離因也。但此雖有動念。而極微細。緣起一相。能所不分。即晦昧為空之境。當梨耶自體分。亦名根本業(yè)識。

  二者能見相。以依動故能見。不動則無見。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xiàn)。離見則無境界。

  此釋轉(zhuǎn)現(xiàn)二相。能見相即轉(zhuǎn)相。亦名轉(zhuǎn)識。真如智照。本無能所。今既迷智體。依一念動心。失彼精了。轉(zhuǎn)成妄見。故云以依動故能見。反顯真覺不動。則無見也。此但約能緣。以明本識轉(zhuǎn)相義。然雖有能緣。而所緣不可知。如攝論云。意識緣三世境。及非三世境。是則可知。此識所緣境。不可知故!鹁辰缦嗉船F(xiàn)相。亦名現(xiàn)識。以無相真心。由一念妄動。轉(zhuǎn)為妄見。依此見病。妄現(xiàn)空華之界相。故云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xiàn)。反顯翳病若除。華于空滅。故云離見則無境界。此但約所緣。以明本識現(xiàn)相義。下文云。能現(xiàn)一切境界之相。猶如明鏡,F(xiàn)于色像。現(xiàn)識亦爾。此三并由根本無明。妄動一念。成此三細。即不相應心。屬賴耶位攝。如楞嚴云。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fā)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根身器界。無非見病所成。俱是賴耶相分。一細相竟。

  巳二粗相

  以有境界緣故。復生六種相。

  此標境界為緣長六粗也。以粗相由微而著。不離細相。前細相境界。依能見所現(xiàn)之境界。非境界而動能見。此后六粗。為彼境界所動而有。非此六種。能現(xiàn)彼境也。

  云何為六。一者智相。依于境界。心起分別。愛與不愛故。二者相續(xù)相。依于智故。生其苦樂覺心。起念相應不斷故。

  首句征起。智相者。即分別心也。依前現(xiàn)識所現(xiàn)境界。不了唯心虛妄。創(chuàng)起慧心數(shù)。分別逆順。執(zhí)有定性?蓯叟c不可愛!鹣嗬m(xù)相者。即依智相。所分別逆順二境?蓯蹌t生樂受。不可愛則生苦受。覺心者。即苦樂二覺之心也。數(shù)數(shù)起念。與境相應。無有間斷。此明自相續(xù)也。復能起惑潤業(yè)。引持生死。令他相續(xù)。故下文云。住持苦樂等也。此二乃事識中細惑。下五意內(nèi)四五攝。屬法執(zhí)。地上菩薩所斷。

  三者執(zhí)取相。依于相續(xù)。緣念境界。住持苦樂。心起著故。四者計名字相。依于妄執(zhí)。分別假名言相故。

  執(zhí)取相。于前所緣念苦樂等境。不了虛妄。深生取著。故下文云。即此相續(xù)識。依諸凡夫。取著轉(zhuǎn)深。計我我所。前四句牒上相續(xù)相。末句方是執(zhí)取相!鹩嬅窒唷R狼邦嵉顾鶊(zhí)相上。更立假名言相。是為分別。楞伽云。相名常相隨。而生諸妄想。故云依于妄執(zhí)等。此二乃事識中粗惑。下五意后。別明意識攝。屬我執(zhí)。二乘等所斷。上四皆惑。下二業(yè)苦。

  五者起業(yè)相。依于名字。尋名取著。造種種業(yè)故。

  謂依前所分別假名言相。循名著相。發(fā)動身口。造種種業(yè)。即苦因也。

  六者業(yè)系苦相。以依業(yè)受果。不自在故。

  謂先造善惡不動等業(yè)。為因。依因感果。受苦樂等報。輪回三界。長縛生死。無自由分。不自在。即苦相。非但下界苦是苦。即上界樂不久長。亦是壞苦。不苦不樂之舍定。亦即行苦也。二枝末不覺竟。

  辰三結末歸本

  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

  此顯無明為生死染法之因。前三細六粗。總攝一切染法。皆由根本無明。不了真如而起。故云能生。下二句釋其所以。言一切染法。雖粗細不同。皆是無明熱翳之氣熏成。所起不覺之差別相也。二辨不覺竟。

  卯三辨同異二 辰一標列 二喻釋

  復次覺與不覺。有二種相。云何為二。一者同相。二者異相。

  此辨生滅不生滅。非一異相。前云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梨耶識。覺不覺二義。皆生滅門攝。今既明生滅心要顯生滅即不生滅。故此辨同異也。一標列竟。

  辰二喻釋

  言同相者。譬如種種瓦器。皆同微塵性相。如是無漏無明。種種業(yè)幻。皆同真如性相。

  此明即異而同。先喻后法。喻中種種瓦器。若凈瓶染缸等。譬染凈諸法。言同性相者。器以塵為性。塵以器為相。器之性。即塵本性。器之相。即塵別相。真如諸法。亦復如是。無漏者。本始二覺也。即覺義。無明者。本末不覺也。即不覺義。覺有不思議業(yè)相。能作一切勝妙境界。不覺有無明業(yè)力。能生一切生死苦樂。染凈二業(yè)。皆非實有。故云種種業(yè)幻。所謂生死涅槃。皆如幻夢也。同真如性相者。以動真如門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