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會禪師的悟境
第四篇 六度與十力
有無雙泯
六度自茲圓滿,道品于是無虧,是知我法體空,有無雙泯。
這是從上文接下來講的。由于定、慧、行的功德體用,無所不及,所以六度萬行的一切圣道品目,無不因此圓滿無缺;到了這種地步,我空、法空,亦皆空,超絕無有二邊,故稱「雙泯」。
所謂六度,便是六波羅蜜:1.布施、2.持戒、3.忍辱、4.精進、5.禪定、6.智慧。修這六種法門,可以對治六種障礙,獲得無上菩提大道,六障礙便是:1.慳法、2.惡業(yè)、3.恚心、4.懈怠、5.亂心、6.愚癡。也就是以布施等六法,超越六種障道因緣法,所以稱之為六度!冻晌ㄗR論》卷九,自初地菩薩至十地菩薩,立十波羅蜜,稱為十勝行,除了前面六種名稱全同之外,增加了方便善巧、愿、力、智。
至于「道品」,就是修行圣道的方便法門;最扼要的是修戒定慧的三無漏學(xué),對治貪瞋無明(不正見)等三毒,而得無漏通的解脫果;其次則依四圣諦的苦集
滅道,修道、斷集、滅苦。所謂修圣道,便是持修三十七道品,證無漏道的阿羅漢果;緣覺(觸覺)根性的人則修十二因緣,而證圣果;大乘菩薩,是修六度四攝而成佛果;這些都是道品。
三十七道品,亦名三十七菩提分法,又名三十七覺支,共分作七類:(一)四念處:新譯為四念住。乃是在五停心觀的修止(奢摩他)之后,修觀慧(毗婆舍那)而入解脫道的三賢位(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四念處是:1.觀身不凈,2.觀受是苦,3.觀心無常,4.觀法無我。(二)四正勤:又名四正斷、四意斷、四正勝。是四念處后所修道品:1.對已生之惡令斷除,2.對未生之惡令不生,3.對已生之善令增長,4.對未生之善令生起。(三)四如意足:又名四神足。于四正勤之后所修道品,是四種禪定,為六神通之中的身如意通:1.欲神足,依欲之力,引發(fā)之定。2.勤神足,依勤之力,引發(fā)之定。3.心神足,依一心專注之力,引發(fā)之定。4.觀神足,依觀之力,引發(fā)之定。這四如意足,都是在加行位中,所修禪定。(四)五根:由修四如意足的禪定之后,由信等而發(fā)起定根及慧根,包括:1.信根,2.精進根,3.念根,4.定根,5.慧根。
五)五力:是由于修行五根而得增長的力用,可除五障:1.信力對破邪信,2.精進力對破懈怠,3.念力破諸邪念,4.定力能破諸亂想,5.慧力能破三界諸惑。(六)七菩提分:于修行以上五種科目之后,當(dāng)修七覺支,是以智慧觀察諸法,覺了其實無我,共有七項:1.釋法覺支,揀擇法之真?zhèn),?dāng)取真而舍偽。2.精進覺支,揀擇真正的正法之后,當(dāng)精進專心修持不懈。3.喜覺支,喜住于真的正法。4.輕安覺支,又名除覺支,斷除粗重,身心獲得輕利安適。5.舍覺支,又名行舍,乃是舍外境而心得平安。6.安覺支,心住一境不散亂。7.念覺支,修行道法之時,定慧均等。于心沉之時,修擇法、精進、喜三支,于心浮動之時,修輕安、舍、定之三支;前三支屬修慧,后三支屬修定,第七念覺支乃屬定慧均修。(七)八支圣道:又名八正道、八圣道分、八賢圣道、八道品、八直道等,在原始佛法中,極其重要,往往都以四圣諦與八正道同舉,因為它是戒定慧三學(xué)的延伸,也可以說三十七道品是八正道的細(xì)目,共有八項:1.正見:是正確地見到四諦之理而明之,這是八正道的首要條件,也可以說是八正道的主體。2.正思惟:正確地思惟四諦之理。3.正語:是以無漏戒體,以真智修口業(yè),不做一切非理之語。4.正業(yè):以無漏成體,以真智除身之一切邪業(yè),住于清凈之身業(yè)。5.正命:是以清凈身口意之三業(yè),離五種邪命而活的行業(yè),順于正當(dāng)?shù)幕蠲绞健?.正精進:發(fā)用真智而強修涅槃之道。7.正念:是以真智憶念正道,而無邪念。8.正定:是以真智,入于無漏清凈之禪定。修此八法,即可離非而盡邪,到達(dá)涅槃。
根據(jù)《大毗婆沙論》及《俱舍論》的說法,小乘所修道品及其修道過程的長短有:1.聲聞乘圣者,修四諦三十七道品,經(jīng)過最短三生,最長六十大劫,悟生空無我之理,而入無余涅槃。2.緣覺乘圣者,修十二因緣法,經(jīng)過最快四生,最慢一百大劫,悟生空無我之理而入無余涅槃。3.大乘菩薩,修六波羅蜜,利益眾生,經(jīng)過三大阿僧祇劫成佛!毒闵嵴摗肪硎艘仓赋觯兴_于初阿僧祇劫供養(yǎng)七萬五千佛,第二阿僧祇劫供養(yǎng)七萬六千佛,第三阿僧祇劫供養(yǎng)七萬七千佛。最后百劫修植相好業(yè)因,每修百福而成一相,共計三十二大人相,當(dāng)修三千二百福,就如同釋迦世尊這樣,成為八相成道的人間佛陀。
禪宗則不管以上這么多的道品修法過程,但是頓悟般若無知,即定即慧,無行即行,便已圓修六度萬行,一切道品,而且有無雙泯。真俗兩亡,所以是最上乘法。
道常無念
心本無作。
這個「心」字,是無念、無相、無住的心,也就是《金剛經(jīng)》無住生心的心,禪宗稱為涅槃妙心,印順法師稱它為真常心,它不是梵天的創(chuàng)造全宇宙的主宰,它是無為、無漏、無作的清凈心體,也是一切法的所依。它是空性的本身,一切有為法及無為法,一切有漏法及無漏法,無一不是依空性而生。在凡夫,依此心而有生滅的煩惱生死;在圣者,依此而有不生不滅的菩提涅槃。此處的「心」是無作法,也就是圣者的心體。
「無作」的意思,有三種含義:1.不假因緣造作,即是無為。2.遠(yuǎn)離生滅的法性,是涅槃的異名。3.一切善惡之法,法爾如是,體是無作故。
「無作」也和無表意思相同,例如受戒時的戒體,即是無表色法、無作戒體。戒體由心感受、由色熏習(xí),心是無作,熏是色法。戒體有兩種:1.有作:受戒時如法動作身口意三業(yè),是可以見聞的業(yè)體;2.無作:依此時作戒之緣,而生于身中不可見聞之業(yè)體,此業(yè)體的初發(fā)之緣,雖由身口意之動作(有作戒體),一旦生起之后,則不假身口意的造成,而恒常相續(xù),故稱為無作。
有作戒體于身口動作息時亦隨之消滅,無作戒體則于一生之中,相續(xù)不斷而發(fā)起防非止惡的功能。因為它是無表色法,七眾別解脫戒,都是終生受持,命終舍此色身,戒體隨之亦舍。聲聞的七眾戒,是無作戒體無表色法;大乘菩薩戒,則是無作戒體無漏心法,因此,菩薩戒是一受永受,盡未來際,有受法無舍法。
天臺宗主張,佛的法、報、應(yīng)三身,均是無作法爾。禪宗以心為宗,此心即是理體的佛身,也是即事即理的佛,所以應(yīng)該是無漏無作的。
道常無念,無念、無思、無求、無得。
「道」字在中國,含義極其豐富,儒、道二家,都是以道字為天地的自然理則。例如《中庸》:「道也者,不可須臾離焉!莊子說:「道者,為之公!褂终f:「德人者,居無思,行無慮!梗愃茻o念)老子則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常無名之樸」、「大道無名」、「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咎莫大于欲得」(類似無得)這些的儒、道思想,雖不等于佛教思想,但在中國佛教成長過程中,曾融會了不少中國儒、道二家的思想。例如〈顯宗記〉
所用的「道」、「無念」、「無思」、「無得」等詞,在老莊原著中都可以發(fā)現(xiàn)類似的用詞,只是佛教的禪師們,雖用這些名詞,詞義卻不相同。
「道」字在佛教圣典中,是梵語菩提的義譯,意為覺悟、通達(dá),有三種意思:1.有漏道:善業(yè)通人,使至人天善道,惡業(yè)通人,使至三涂惡趣,故善惡二業(yè),名為道,例如十善業(yè)道、十惡業(yè)道。2.無漏道:是指修行圣道的道品,例如修行七覺支、八正道等法,能通行者,使至涅槃;又以行體虛融無礙,使人通向圣道,例如道諦、道品、聲聞道、菩薩道、佛道等。3.涅槃之體即是道,不受后有,除一切障,無礙自在,所以名為道。
這里所說「道常無念」的道字,是指無礙自在的佛道!笩o念」一詞,本為正念的異名,也就是離諸妄念雜想,便是無念,在《壇經(jīng)》中,對于無念的說明最清楚了,例如敦煌本第十七節(jié)〈無念為宗亦不立〉;又說:「于一切境上不染,名為無念。」又說:「無者,離二相諸塵勞;念者,念真如本性。」又引《維摩經(jīng)》而說:「外能善分別諸法,內(nèi)于第一義而不動!谷绻廊穗x染,于境上不起念,那就可以連無念為宗也不用建立了。因此「道常無念」,是指最高的佛道,離卻一切染著妄想,得道之人,雖能對外善于分別諸法,內(nèi)心卻永依第一義諦的不動真如。既能無念,便已悟入圣道圣心;既是圣心無念,也就無思而不起善惡的執(zhí)著;既然能無思于善惡二相,也就無三寶可求,亦無悟境的般若、涅槃、解脫可得了。
「無念」出于《壇經(jīng)》,「無思」也出于《壇經(jīng)》,「無求」原出于《維摩經(jīng)》的〈不思議品〉,維摩長者告舍利弗,當(dāng)不著佛法僧求,不著四圣諦求,結(jié)語是「若求法者,于一切法應(yīng)無所求」。在《壇經(jīng)》中也有神秀及惠順(又名慧明)求法的故事;惠能未做求法、求祖、求衣的設(shè)想,卻又獲得了法、衣和祖師位。以此可證知,有心求得,反而不得,無心求得,倒真有得,其間奧妙,真的不可思議。因為第一義諦的佛道,就是要在無念、無思、無求、無得中悟見,那就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境界。
古來禪宗祖師們,集眾開示之前,維那要呼:「法筵龍象眾,當(dāng)觀第一義,諦聽法王法,法王法如是!巩(dāng)維那呼過這四句偈,和尚才講開示。照理說,維那呼喝過后,已經(jīng)說明法王(佛)之法是第一義諦,是不立文字的不可思議之教,根本就不需要再用語言講什么法了。
整句偈子的意思是:你們這些來參加這場說法、聽法法會的佛門龍象,要善觀第一義。第一義是不可思、不可議的無相法,說者無說無示,乃是實說實示,聞法者雖然無聞無見,才是真聞?wù)嬉姡f的是無相實相,聞的是第一義法。
法王是諸佛,一切諸佛于一切法得大自在,所以稱為法王。
佛法的梵文是達(dá)摩dharma,意思是保持自性不變及軌范物質(zhì)體生解作用,教法則是指佛所說的言教,以及結(jié)集佛陀言教而成的圣典;另外又指一切煩惱、一切萬物、意識所緣之境,名為法處;因明的有法,是對命題宗之賓部而言;又系指的理法,物之自相、理體、道理等。
法,又可分為三大類:1.世俗諦的有為有漏法;2.勝義諦的有為無漏法;3.第一義諦的無為無漏無相實相法。通過所說的二諦法,是俗諦及真諦;《成唯識論》謂之世俗諦及勝義諦。第一義諦的名稱,本來也是對世俗諦而設(shè),所以也名真諦或勝義諦;它的異名其實就是涅槃、真如、實相、中道、法界、真空等的純粹無為無漏法。此處〈顯宗記〉所說的「道」,依其是「常無念」的性質(zhì)而言,即是指的第一義諦法。
心通八解
不彼不此,不去不來。體悟三明,心通八解。
「彼此」與「去來」,是《般若經(jīng)》、《涅槃經(jīng)》、《中觀論》等的思想,源頭則是《阿含經(jīng)》的緣起法。
《雜阿含經(jīng)》卷十二的二九五、二九七經(jīng),都以「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或以「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來說明十二因緣的流轉(zhuǎn)與還滅!吨邪⒑(jīng)》卷四十八的一八一〈多界經(jīng)〉亦云:「因此有彼,無此無彼;此生彼生,此滅彼滅!惯@是佛法的根本,若離緣起觀而談佛法,那一定不是真正的佛法,而是外道思想,所以在《中阿含經(jīng)》卷七的三十一〈象跡喻經(jīng)〉說:「世尊亦如是說:若見緣起,便見法!埂对鲆话⒑(jīng)》卷二十也說:「若見緣起即見法,觀法即觀佛!挂驗榉鹜又鲝垺敢婪ú灰廊恕,所以見到正見的法,即等于見到佛了。
佛陀成道,是因為悟得緣起法,唯有緣起法能將眾生度脫生死苦海,所以在《雜阿含經(jīng)》卷十三的三三五經(jīng)說道:「法者,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無明緣行,行緣識,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起。又復(fù),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如是廣說,乃至純大苦聚滅。」此有、此起,都是指的緣于無明有或無明起,接下來即有十二因緣的生死流轉(zhuǎn),故稱此有無明故彼生死有;此無此滅,都是指的緣于無明的消失,十二因緣的生死現(xiàn)象也跟著寂滅,故稱之為此無故彼無。由觀因緣法而得空慧,是大小乘所共同遵守的,所以在《中觀論》的〈觀四諦品〉說:「因緣所生法,我(佛)說即是空!
站在禪宗頓悟法門的立場,只要心中不起彼此相對的執(zhí)著心,便是悟境現(xiàn)前,便與般若的空性相契,便是面見諸佛的自性,所以要超越于緣起緣滅的觀想過程。故云:「不彼不此!菇財嗨紤],當(dāng)下即是!吨杏^論》的〈觀如來品〉,也有頌:「非陰(同蘊)非離陰,此彼不相在,如來不有陰,何處有如來!故钦f不執(zhí)著如來的在五陰(蘊)或離五陰,才能得見中道。
至于「不去不來」,可以從《金剛經(jīng)》中見到其根源:「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蛊浯卧凇吨杏^論》的開頭歸敬偈頌,即標(biāo)示八不的思想:「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褂H見中道實相者,必能依此八不的標(biāo)準(zhǔn):計度執(zhí)著者,一是不能與此八不中道相契,所以此八不中道,又稱之為八迷或八計;「不」門雖然無量,以此八不,即可該攝一切。
〈顯宗記〉的「不去不來」,相當(dāng)于《中觀論》的「不來亦不出」。
八不中道,通常都依《中觀論》的偈頌,其實尚有其他經(jīng)論可據(jù):(一)《菩薩瓔珞本業(yè)經(jīng)》卷下云:「不一亦不二,不常亦不斷,不來亦不去,不生亦不滅!梗ǘ赌鶚劷(jīng)》卷二十七云:「十二因緣,不出不滅,不常不斷,非一非二,不來不去,非因非果(共有十不)!梗ㄈ垬涞摹洞笾嵌日摗肪砥呤挠惺唬骸赣^一切法,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凈,不來不去,不一不異,不常不斷,非有非無!
〈顯宗記〉的「不去不來」雖將來去顛倒,與諸經(jīng)論的來去順序有別,其實內(nèi)容都是相同的,我們很難測度神會大師是依據(jù)哪一部圣典,但其觀點是無庸置疑的。
至于「體悟三明」,是已證悟到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唯有小乘的羅漢及大乘的佛能得三明,佛的三明,亦名三達(dá),通常則稱三明;唯證無漏道大解脫大自在人,始證三明,此屬于無漏智慧的功用,故稱為「體悟」。
至于「心通八解」,此「心」即是般若的空性所照,無染不動,恒寂而常照。此心在凡夫,乃是虛妄分別的煩惱,在圣者,乃是清凈明澈的智慧。若為凡夫心,即受世間染,也擾惱世間;若為清凈心,不受世間染,能饒益世間。若為禪宗的頓悟者,不見世間染法,不受世間染法,也不必逃避世間染法的環(huán)境,而隨緣修無量行度無量眾生,心中則未計或染或凈,也未計度了多少眾生。
「八解」是八解脫的簡稱,新譯為八解脫,舊譯為八背舍。依據(jù)《大智度論》卷二十一的敘述:「八背舍為初門,八勝處為中行,十一切處為成就。」也就是說,要成就遠(yuǎn)離三界的出世間禪,必須俱修八解脫、八勝處、十一切處的三類法門,而以八解脫為初門,其次以八勝處為中間行,后修十一切處(又名十禪支、十遍處定),便完成超越三界的出世間禪了。以此可知,八解脫雖名為解脫,只是修持解脫道出世禪的三法之初門。
依據(jù)《俱舍論》卷二十八及卷二十九所說,先修九次第定;當(dāng)從尋、伺、喜、樂、心一境性而入色界初靜慮(初禪);次第而至修三種等持,即是:1.空、2.無相、3.無愿的三三昧;經(jīng)配合四圣諦十六行相而修四等持,即是:1.住現(xiàn)法樂,2.得勝知見,3.得分別慧,4.諸漏永盡。從如上修定的因行,產(chǎn)生諸定的果德,才是:1.四無量心,2.八解脫,3.八勝處,4.十遍處(十一切處)。
四無量心的「慈無量心」對治瞋心,「悲無量心」對治害心,「喜無量心」對治嫉心,「舍無量心」對治欲界的貪瞋。此四無量心僅為對治欲界有情眾生的貪瞋等障,色界即無此等障,故不屬次第靜慮的項目,而只講如下的三法。
。ㄒ唬┌私饷摚1.內(nèi)有色想觀外色解脫:又名有色觀諸色解脫。即是為離內(nèi)在色想,而觀外在諸色的青瘀等不凈,乃能去貪心。2.內(nèi)無色想觀外色解脫;既已對內(nèi)在色想的貪著,更得堅牢地觀外在色想的青瘀等不凈,使之貪戀心不起。3.凈解脫身作證具足。河置麅艚饷。為了試煉善根之成滿,背舍初二解脫之不凈觀心,修觀外在的色境凈相,而使煩惱不生。4.空無邊處解脫:滅有對之色想,修成空無邊的行相。5.識無邊處解脫:背舍空無邊之行相,修成識無邊之行相。6.無所有處解脫:背舍識無邊之行相,修成無所有之行相。7.非想非非想處解脫:背舍無所有心,已無明勝之想而住于非無想之心相。8.滅受想解脫:厭背受想,滅一切心心所法,入滅盡定。此八解脫中的第一及第二解脫,依于色界的初禪及二禪,對治欲界顯色的貪;第三解脫則依第四禪,修凈觀,以無貪為性;自第四至第七解脫,以四無色定為性。第八解脫依有頂?shù)兀詼缬兴壭臑樾浴?/p>
。ǘ┌藙偬帲河谒壘,勝過煩惱;依所緣境上制伏煩惱,令之不起。也就是能發(fā)勝知見所修的禪定。此八個項目,是依八解脫的第一解脫及第二解脫,分作四項,將第三解脫分作四項,共計為八勝處:1.內(nèi)有色想觀外色少,2.內(nèi)有色想觀外色多,3.內(nèi)無色想觀外色少,4.內(nèi)無色想觀外色多,5.內(nèi)無色想觀外色青,6.內(nèi)無色想觀外色黃,7.內(nèi)無色想觀外色赤,8.內(nèi)無色想觀外色白。
。ㄈ┦磺刑帲河置樘,六天及四種顯色,各各遍滿一切處,共計十種觀法,故名十一切處;又名十遍處之意,是說,于一切處,周遍觀察,無有間隙:1.地大遍一切處,2.水大遍一切處,3.火大遍一切處,4.風(fēng)大遍一切處,5.青色遍一切處,6.黃色遍一切處,7.赤色遍一切處,8.白色遍一切處,9.空大遍一切處,10.識大遍一切處。此中的前八項,是以與八解脫中第三凈解脫相同的無貪為體,是由第四禪緣欲界可見的假四大及四塵之本色;后二項則順次以空無邊處及識無邊處的凈定為自性,各各緣其自地的受想行識四蘊為境。
神會禪師好簡略,只說「心通八解」,就將九次第定的行果過程,一筆帶過。我于重寫本講錄時,正好是在為紐約東初禪寺常住眾講授《俱舍論》,所以對于九次第定的修行及果德,依該論做了如上的簡介。
功成十力
功成十力,富有七珍。
這都是講佛的境界,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是佛果圓滿位所具的功德。本文只標(biāo)出十力及七珍,十力是佛的果德。七珍則語意不明,不知所指為何。
此據(jù)印順法師《成佛之道》的大乘不共法章所說:「頓入與漸入,隨機有差別!顾惨罁(jù)龍樹菩薩之說,將成佛的快慢,根基的利鈍,悟入的頓漸,略分三類,做了簡介:1.福薄根鈍心不堅者,發(fā)心修行無量阿僧祇劫,或能成佛或不至佛果。2.少福德利根人,發(fā)心漸行六度或歷三大阿僧祇劫得成佛果。3.大福德利根而心堅者,又分作三等:(1)初發(fā)心即入菩薩的頂位,以及發(fā)心后經(jīng)小住而入菩薩的頂位者(不再退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2)初發(fā)心即成佛轉(zhuǎn)*輪的初地菩薩位者;(3)初發(fā)心即與般若相應(yīng),成熟眾生,莊嚴(yán)佛土的地上菩薩位者。
其中前二類屬于漸教,后一類屬于頓修頓悟的頓教。歷史上八相成道的釋迦世尊,是屬于第二類,歷經(jīng)三大阿僧祇劫,以最后的丈六紫金身成佛。第三類是理想中的大福德利根而道心堅固的菩薩再來人,在人間是不多見的。
偏偏有許多人或好高騖遠(yuǎn),或好占便宜,自認(rèn)為是利根上上根人,宜修頓悟法門,直入而頓超十地,立即成就圓滿佛果,其實這跟佛法基礎(chǔ)的緣起緣滅法與前因后果法不相應(yīng)的。
所以中國正統(tǒng)的禪宗大師們,雖立頓悟法門接人,也說轉(zhuǎn)迷成悟,即同佛位;乃至要說,若能無念,當(dāng)下便已具足佛的功德,三身、四智、三明、十力一時成就。
但是,這是說明佛法平等的原則,未必就是將凡夫與佛的福德資糧及慧業(yè)修為看成完成一樣。否則禪門的歷代祖師,為什么不說他們就是佛呢?他們只是為了祛除人們的執(zhí)著、障礙而說無佛無眾生。所以千萬不要誤解,否則便成為邪見的撥無因果的外道了。
佛的果德,通常是說有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或說有一百四十與其他二乘三乘圣者不共的功德。
至于「十力」,是指佛能以十力德,降伏一切魔外:1.處非處智力:能知一切物之道理非道理智力。2.業(yè)異熟智力:知三世一切業(yè)報,知一切眾生的三世因果業(yè)報智力。3.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知諸禪定解脫三昧;知諸禪定及八解脫、三三昧智力。4.根勝劣智力:知諸眾生根勝根劣,謂于眾生根性勝劣,得果大小,皆實遍知智力。5.種種勝解智力:知一切眾生的種種知解程度智力。6.種種界智力:于世間眾生的種種境界不同而如實普知的智力。7.遍趣行智力:例如修五戒十善之行,至人間天上之果;修八正道之無漏法,至涅槃果等,各知行因所致之成果。8.宿住隨念智力:又名知天眼無礙智力,以天眼見眾生生死及善惡業(yè)緣,無障礙之智力。9.死生智力:又名知宿命無漏智力,知眾生宿命,知無漏涅槃之智力。10.漏盡智力:又名知永斷習(xí)氣智力,于一切妄惑余氣,永斷不生,能如實知之智力(參考《大智度論》卷二十五,《俱舍論》卷二十九)。
「七珍」不知所指為何,可能是見道以后圣者所具的七圣財,那是:信、戒、聞、慚、愧、舍、慧;又叫做七法財。也可能是《菩薩地持經(jīng)》卷三所言佛的七種無上:身無上、道無上、正無上、智無上、神力無上、斷無上、住無上;蛘呤欠浅渭兊,僅指世間的七寶珍財,以法為富貴的比喻。
〈顯宗記〉的「功成十力,富有七珍」,是說大悟徹底的人,即與三世諸佛同一鼻孔出氣,也指的明心見性的本來面目,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的體驗,但并不等于已經(jīng)圓成了佛果的一切功德,否則神會大師本人,應(yīng)該自稱是佛,也應(yīng)該要求他的弟子們尊重他為世尊了。事實上禪宗的祖師們,從來不曾有過自稱是佛的例子。
第五篇 常寂與常用
不二法門
入不二門,獲一乘理。
第一句「入不二門」是《維摩經(jīng).入不二法門品》的思想:「一乘」是《法華經(jīng).方便品》宣示的思想。
佛為適應(yīng)眾生的根性,說有無量法門,通稱八萬四千法門對治八萬四千塵勞的煩惱,若就實相而言,法法平等,無差別、無彼此、無高下,所以是不二法門。若依眾生根性,給予方便攝化,大略可分小乘及大乘。小乘之中,又有聲聞根性及獨覺根性的兩類,通稱為二乘人,加上大乘根性的菩薩,合稱為大小三乘;若依實相而言,眾生本無二性,唯有佛性,所以三乘皆是方便說,唯一佛乘才是真實說!达@宗記〉主張,人人皆可成佛,頓悟者所見,即是不二法,也是一乘之理。
依《維摩經(jīng)》的〈入不二法門品〉所載,因維摩詰居士問諸菩薩:「云何菩薩入不二法門?」于是引出一共三十三位菩薩各自宣說所見的不二法門是什么。
那就是:生與滅不二,我與我所不二,受與不受不二,垢與凈不二,是動與是念不二,一相與無相不二,菩薩心與聲聞心不二,善與不善不二,罪與福不二,有漏與無漏不二,有為與無為不二,世間與出世間不二,生死與涅槃不二,盡與不盡不二,我與無我不二,明與無明不二,色與色空不二,四種異與空種異不二,眼與色不二及至耳與聲、鼻與香、舌與味、身與觸、意與法皆不二,布施與回向一切智不二,是空、是無相、是無作為不二,佛、法、眾為不二,身與身滅不二,身口意善為不二,福行、罪行、不動行為不二,從我起二為不二,有所得相為不二,暗與明不二,樂涅槃與不樂世間不二,正道與邪道不二,實與不實不二,于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為不二,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
其中第三十二位是文殊菩薩,最后的第三十三位是維摩詰居士本人默然無言,文殊為他做結(jié)論:「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惯@也可說是禪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宗旨所依的一部經(jīng)典。禪宗主張參禪頓悟的方法與態(tài)度是「離心意識」,也能在〈入不二法門品〉中得到依據(jù)。《壇經(jīng)》所引《維摩經(jīng)》的「直心是道場,直心是凈土」以及「即時豁然,還得本心」的「直心」與「本心」,都是指的「離心意識」的不二法門。
〈顯宗記〉認(rèn)為六祖以「無念為宗」的「宗」字,便是《維摩經(jīng)》的「真心」或「本心」,若要還得此直心或本心。因為《壇經(jīng)》說:「故此法門,立無念為宗,善知識!無者無何事?念者念何物?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又:「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在!惯@些「無二相」又有「見聞覺知」而「不染萬境」,便是《維摩經(jīng)》的一貫思想──不二法門。由此看來,神會大師與六祖惠能大師之間,真是一脈相承的。
《壇經(jīng)》的三十六對方法,也是從《維摩經(jīng).入不二法門品》得到的影響,共分為三類:(一)外境無情,有五對:天與地、日與月、明與暗、陰與陽、水與火。(二)法相語言,有十二對:有與無、有色與無色、有相與無相、有漏與無漏、色與空、動與靜、清與濁、凡與圣、僧與俗、老與少、大與小、高與下(其實是有十三對)。(三)自性起用,有十九對:邪與正、癡與慧、愚與智、亂與定、慈與毒、戒與非、直與曲、實與虛、崄與平、煩惱與菩提、慈與害、喜與瞋、舍與慳、進與退、生與滅、常與無常、法身與色身、化身與報身、體與用、性與相。
《壇經(jīng)》進一步指出:「此三十六對法,若解用,即道貫一切經(jīng)法,出入即離兩邊。」「離兩邊」即是離兩邊而亦不執(zhí)中間的中道思想,也即是不二的實相真如法門。所以在《壇經(jīng)》是主張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例如又說:「講《涅槃經(jīng)》,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埂肝┱撘娦,不論禪定解脫(之二法)。」見性即是見不二的佛法。
「一乘」的名詞,在《阿含經(jīng)》中早已有了。至于「一乘理」是《法華經(jīng)》思想,在〈方便品〉中,最有名的偈頌即是:「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意思是說,十方諸佛,唯有一佛乘是佛的本懷,除非為了方便引進根淺的眾生,才分別宣說大小三乘法!斗ㄈA經(jīng).方便品》中的另三個偈頌也重復(fù)地說:「我有方便力,開示三乘法,一切諸世尊,皆說一乘道!埂甘侵T世尊等,皆說一乘法,化無量眾生,令入于佛道!埂钙崭嬷T大眾,但以一乘道,教化諸菩薩,無聲聞弟子!
若依小乘圣典,只有極少數(shù)的利智上根人如釋迦牟尼等過去七佛,得成佛道,其余眾生苦修圣道,也能獲解脫,證聲聞獨覺二乘圣果;也能證無余涅槃,永處寂滅,但不會成佛。
到了大乘唯識學(xué)派,主張眾生有五性之說:1.定性聲聞,2.定性獨覺,3.定性菩薩,4.不定性,5.無性。其中只有定性菩薩,必定成佛;不定性的二乘三乘或可成佛,或不可成佛;定性聲聞獨覺,永遠(yuǎn)只得二乘小果;無性一闡提眾生,永不能證三乘圣果,僅可得到人天福報。這使得許多眾生變成自暴自棄,無意發(fā)起無上菩提心了。因此,《涅槃經(jīng)》主張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法華經(jīng)》主張一切眾生皆入唯一佛乘。中國禪宗,接受《法華經(jīng)》、《涅槃經(jīng)》的思想,所以主張見性,即是見的一乘之理。
在《壇經(jīng)》中,有六祖與弟子法達(dá)的一大段對話,討論的便是《法華經(jīng)》的一佛乘思想;菽艽髱熣J(rèn)為,《法華經(jīng)》的「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但「從一處入,即佛知見,見自本性,即得出生!褂终f:開佛知見,是一乘法,開眾生知見,便落三乘以及三乘之下的迷人去了。所以告誡法達(dá):「汝聽一佛乘,莫求二佛乘!
不二法門也好,一乘法也好,這是鼓勵我們,人人都應(yīng)發(fā)無上菩提心,人人都應(yīng)相信:自己的自性即是佛性!复四钗颉贡闶瞧刑幔复四蠲浴贡闶菬⿶,應(yīng)當(dāng)時時對境觀心,不染萬境,便是一直心,便是清凈心,便見煩惱的自性是空,那就是悟見佛性了。
不過,若在未悟之時,切切不可以凡濫圣,以迷作悟,以染為悟,否則,不僅與一直心的本意背道而馳,造業(yè)受報,因果不爽,那便糟了。
曾有一位離婚的女居士,跟我打了兩期禪七,就以為已入不二法門,已破男女二相的執(zhí)著。有一次我要找人開車出門,她便自告奮勇,愿當(dāng)司機,我說還需要找另外一人,必須兩男一女,至少兩女一男才行。她說:「你已經(jīng)是解脫的禪師,還執(zhí)著男女相嗎?」
我說:「我只是帶著大家共修禪法,沒有說我是已得解脫的禪師;我是一個出家人,應(yīng)當(dāng)遵守僧儀,只由一位女眾開車,會被他人譏嫌的!
她說:「不管它!那是別人的執(zhí)著,你別把我當(dāng)女的看,我們不執(zhí)著就好了!」
不久之后這位女居士結(jié)婚了,帶著她的新婚丈夫來見我,我說:「男人就是男人,女人就是女人!你現(xiàn)在又結(jié)婚了,你就是女人嘛!」
所以,還沒有達(dá)到入不二法門的程度,就不能說自己已經(jīng)是沒有執(zhí)著了,否則會產(chǎn)生邪知邪見。具有正知正見的人,一定是用凡夫世間的標(biāo)準(zhǔn)和看法來要求自己,不能因為自己已經(jīng)大徹大悟得大解脫,就不管人間的倫理或僧人行儀而破壞人間的差別現(xiàn)象,這是違悖常情常理的,這樣會有負(fù)面的影響。
前幾天有一個人來問我說:「濟公活佛講:『酒肉穿腸過,不妨菩提路』,濟公活佛能夠吃肉喝酒,為什么法師你不能?」?jié)袥]有說過這句話,我們并不知道,但是我們絕不能照那樣做,不然就違背常情常理了。因此,這里的不二法門是內(nèi)心的自內(nèi)證經(jīng)驗,不是外在行為的表現(xiàn)。生活行為的表現(xiàn),善還是善,惡還是惡,好壞及內(nèi)外,還是要清楚分明,否則不僅未獲一乘之理,連三乘善法都不保,乃及人天福報盡失;造作惡業(yè),還以為心不執(zhí)著,那就會下墮三惡道中去了。妙中之妙,即妙法身;
這兩句是由「一乘理」接下來的,一乘之理,即是諸佛的法身理體,是遍處恒常與萬法同在的本源自性身。
諸佛的自性身,即是法身,是眾生與佛同體,而視之無見,聽之無聞,嗅之無香,食之無味,觸之無物,乃為見聞覺知所不到,卻又實實在在,不離一切法,不即一切法,所以稱為「妙中之妙」。
「妙」在梵文mañju,是不可思議,超絕對待,無可比擬的奧妙。所以將真空即妙有,做同格義的表現(xiàn);將佛果位稱為妙覺,報身佛的佛國凈土稱為妙土,佛的不思議境界稱為妙境,第一最勝不可思議之法稱為妙法,諸佛的覺悟稱妙悟;東方的阿?佛,又名妙色身如來。
由此可知,凡是佛的境界,均用妙字來表達(dá),妙中之妙,離言不可說,離意不可思,所以是指佛的法性身,微妙不可思議。天中之天,乃金剛慧。
佛法中的天,是六道之一的天道,是諸天神主,有天帝、天子、天的扈從者即所謂天龍八部。天的梵文是提婆deva,不是天空的意思,而是指福德天及禪定天的天人,分作三界二十八個天人的層次,不是以距離地面的高度上下而分,而是依據(jù)福報大小及禪定力的深淺而別。所謂三界二十八天,是指福報享受的欲界天,共有六個層次;禪定天分為色界十八天,以及無色界四天。
「天中天」是佛的尊稱,因為佛是天上及人間的導(dǎo)師,受諸天尊敬,所以被稱為天中之天。這一尊稱在經(jīng)典中提到的,至少可舉出三種:1.《法華經(jīng)》的〈序品〉有頌句云:「最后天中天,號曰燃燈佛!2.《方廣大莊嚴(yán)經(jīng)》卷三,敘述釋迦喬達(dá)摩王子(后來成佛為釋迦牟尼)即將誕生之前,圣后摩耶夫人仗胎中菩薩威神力故,以偈頌向其王夫稟告,其父凈飯王心生歡喜,亦以頌曰:「念言圣后所懷妊,必定應(yīng)是天中天!褂终f:「唯有最勝天中天,堪受人天妙供養(yǎng)。」3.《修行本起經(jīng)》卷上〈菩薩降品〉有云:「梵志相師,一切大眾,皆言太子實神實妙,威德感化,天神歸命,咸稱太子,號天中天。」除此之外,還有數(shù)處經(jīng)典,提到佛是天中天的尊稱。
〈顯宗記〉敘述法身的佛是「妙中之妙」,又稱為應(yīng)身的佛是「天中之天」,把理佛與事佛,都提出來,表示禪宗并非否定歷史上修證而成的應(yīng)身佛,不過特別重視人人本具的理佛,勉勵大眾,發(fā)起一直心,自見本心,自證自性是佛。
「金剛慧」的依據(jù)是《維摩經(jīng)》的〈入不二法門品〉所載,師子菩薩曰:「罪福為二,若達(dá)罪性,則與福無異。以金剛慧,決了此相,無縛無解者,是為入不二法門。」金剛慧是為達(dá)實相之理所用的破相之智,所以慧遠(yuǎn)的《維摩經(jīng)疏》有云:「破相之智,名金剛慧!
金剛指的是能夠杜絕一切煩惱賊,能夠摧破一切煩惱魔,揮別世間一切邪知邪見。一般圖像中的文殊菩薩,手上拿的是代表著無上智慧力的金剛寶劍,文殊菩薩的智慧就是代表著佛的智慧,也就是金剛慧。
在《俱舍論》卷二十四有云:「即此所說阿羅漢向,中斷有頂惑,第九無間道,亦說名為金剛喻定,一切隨眠皆能破故。」所以最最堅固銳利的禪定,名為金剛喻定,最最堅固銳利的智慧,名為金剛慧。
〈顯宗記〉的禪宗立場,主張定慧不二,其實是從慧悟而得定體,只要獲得金剛慧,就不必再說金剛喻定了。至于如何頓超頓悟,就在于以心轉(zhuǎn)境而不被境轉(zhuǎn),明察萬法而不染萬境。到了頓悟成佛的時候,金剛慧現(xiàn)前,一切煩惱斷盡,般若的智慧就叫金剛慧,如果能夠進一步參考《金剛經(jīng)》,了解金剛般若的意思,對于「金剛慧」的意思就更清楚了。
湛然常寂
湛然常寂,應(yīng)用無方。用而?眨斩S。
「湛然」的意思是水很深,很清明瑩澈的樣子,可以用秋天的明潭來比喻,風(fēng)平波不起,是那么地明而靜;不但能從水面看到水底,從四面八方看,也都是一看就透徹;而且水中不論有沒有魚蝦,自水面到水底,都是靜止不動、明徹見底的,這就叫做「湛然常寂」。
如果不是湛然便不可能常寂,如果不是常寂也不可能湛然。這也就是止觀雙運、定慧同時的最高悟境,也是后來宋朝宏智正覺禪師提倡默照禪的依據(jù)。
湛然常寂,便是照而常默,正由于常默常照,所以能夠「應(yīng)用無方」,不拘一格,不落陳套,適時、適所、適機,靈活運用,自在無礙,這便是大智慧人。世間所謂大智若愚者,平常不多言,如遇必須說話,則言必中肯,要言不繁而字字珠璣,原則是相同的。
去年秋天我在美國東部郊外的一個湖畔,拍了一張照片,由于水平如鏡,湖邊如畫一般的景色,在這張照片中,幾乎無法辨認(rèn)何者是真景,何者是水面的倒影。這不僅是因為水有反映的功能,還必須水面是平靜無波的,如果水面有風(fēng)吹拂的話,湖邊沿岸的景色就會是模糊的。
「?铡辜词恰赋<拧,「常用」即是「湛然」。唯有心中無私欲、無我執(zhí),始能真的明靜湛然;唯有心中明靜湛然,始能明察萬物而化育萬物。但這是只有大覺的佛陀,才能夠到達(dá)這種地步,〈顯宗記〉所敘述贊嘆的,都是在于誘導(dǎo)眾生向佛學(xué)佛,自信本來與佛無異,只因為被妄境所染,為煩惱所迷,只要回頭,便是彼岸在望。但這并不是說,禪悟的人,便是八相成道的事佛,不過是見到了自性即是空性的理佛。
所以真正能有湛然常寂的智慧,才能發(fā)揮巨細(xì)靡遺、應(yīng)用無方的力量。大覺佛陀,能夠回應(yīng)一切眾生的需求,能夠使得眾生獲得恰到好處的回應(yīng),這便是佛的智慧,應(yīng)用無方。佛一方面智慧如海,高深莫測,另一方面心境廣大,無邊無涯;慈悲的貢獻(xiàn),是無量的,濟世的功能,也是無限的,因此任何眾生聞到佛法,就能或多或少得到幫助,因緣成熟的就得到多,因緣未成熟時,也能讓他種下得度的因緣。
所謂「用而?铡,是指雖然度了無數(shù)眾生,卻沒有覺得是在度眾生,也沒有期待眾生一定要做什么,雖然佛也鼓勵眾生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那是鼓勵,不會強制;對佛而言,眾生修行得力不得力,那是眾生自己的事。佛雖鼓勵眾生要布施、持戒、修福修慧,眾生是不是有什么回饋,佛不會放在心上。因此佛有無量的功德,度無盡的眾生,但心中沒有牽掛,沒有期盼和等待。
所謂「空而常用」是說雖然沒有執(zhí)著,可是經(jīng)常有度眾生的功用。?帐强杖ノ覉(zhí)及法執(zhí)的無明煩惱,常用是用一切種智,知一切諸佛之道法,知一切眾生之因種。用而不有,即是真空;空而不無,便成妙有。
這兩句是反復(fù)說明〈顯宗記〉第三、四兩句「真空為體,妙有為用」。
一般人以為的真空,是物質(zhì)現(xiàn)象呈現(xiàn)的真空狀態(tài),那是空間、空隙、空洞,不是佛法所說的真空。本文已在前面介紹過佛教所講空的層次,也介紹過了《般若經(jīng)》、《大智度論》對于空義的陳述。
此處是告訴我們:「真空」的意思是「用而不有」,「妙有」的意思是「空而不無」。一般人的常識都以為,空了便沒有作用,凡所有便不是空。但是佛法所說的真空,乃是雖有作用,卻不以為有所作、有所得、有所成,既然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必會由于因緣而滅,離因離緣便是無為無作。真空不妨妙有,是一真法界的事理無礙;妙有不妨真空,是事理無礙法界的法住法位。即空即有是妙有,非有非空是真空。
法無定相
妙有即摩訶般若,真空即清凈涅槃。
「摩訶般若」Mahapr?jn?譯成漢語為大慧,是涅槃三德之一,是照了諸法實相的智慧。所謂涅槃三德,出于《涅槃經(jīng)》:1.法身德:是佛的本體,是以常住不滅的法性為身。2.般若德:即是摩訶般若,是如實覺了一切法相的無漏慧。3.解脫德:佛已遠(yuǎn)離一切系縛,故已得大自在。此三德,不一不異,不縱不橫,如伊「∴」字三點。
此處以般若慧之運用,為空而不無的妙有,因為般若慧,即是實證諸法空性實相的空慧,所以本身即是真空,確有照了諸法實相的功德,所以是妙有。至于「清凈涅槃」,是形容涅槃遠(yuǎn)離一切煩惱垢染的系縛,所以是絕對清凈的,因為涅槃的梵文Nirv?ṇa,有滅度、寂滅、圓寂、不生等義,不僅是無漏無為的,也是無表無作的,所以是真空的代名。
般若是涅槃之因,涅槃是般若之果。
由于般若的空慧,能照了諸法實相即是無相,就能破煩惱網(wǎng)、出生死海、登涅槃岸,所以般若是涅槃之因。相對地說,涅槃是由般若的功用而得的結(jié)果。
「涅槃」的名稱,在小乘的有部論師,又叫做「擇滅」,常住于不動的善性,即是寂滅。故在有名的〈雪山偈〉中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是以「生滅滅已」的永住寂滅,稱為涅槃。但到了大乘佛法,則以不生不滅稱為涅槃,而將法身、解脫、般若視為同格異名,三德一體,不一不異,那就不是有部所認(rèn)知的涅槃了;小乘是「生滅滅已」的寂滅,大乘是「不生不滅」的寂滅。
小乘是以常、樂、我、凈,為四顛倒見,所以基礎(chǔ)佛法的實踐修持,便是四念住觀:1.觀行無常,2.觀受是苦,3.觀法無我,4.觀身不凈。以觀無常、苦、無我、不凈的四法,對治常、樂、我、凈的四顛倒,而趣向解脫道的涅槃果。
大乘佛法,強調(diào)發(fā)菩提心,行菩薩道,重視六度及四攝,所以到了《涅槃經(jīng)》中,涅槃不僅與法身、解脫及般若,同格異名,三德一體;而且更進一步,主張涅槃具有真常、真樂、真我、真凈的四德,此涅槃具有四德,是因為涅槃為無漏、無為、無作、無表。般若有普照實相之用,解脫有斷除煩惱之功,法身有遍處諸法之性;涅槃乃是般若、解脫、法身之體。所以是妙有而真空,真空即妙有。
所謂涅槃具有四德:1.常德:涅槃之體,恒常不變而無生滅,又能隨緣攝化,用常不絕故。2.樂德:涅槃之體,寂滅永安,所以是樂;又能運用自在,無不適心,所以是樂。3.我德:涅槃之體用,有兩種解釋:(1)就體是實,名為我;(2)就用自在,名為我。4.凈德:涅槃之體用,已解脫一切煩惱垢染,故為凈;又能隨化處緣而不受污染,故為凈。
〈顯宗記〉的思想,當(dāng)然是大乘的頓教法門,以無念之心為宗,若明無念之心,即明涅槃妙心,三德圓證,四德具足。不生不滅,是真寂滅。大乘佛法的重心所在是:以智慧明燈,照破煩惱愚暗;以慈悲寶舟,普度一切眾生。所以大乘涅槃是:不戀生死,不為生死所困;不厭生死,不忍眾生受苦;不見生死,不受生死眾苦。不戀生死是解脫德,不厭生死是法身德,不見生死是般若德。般若無見,能見涅槃;涅槃無生,能生般若。涅槃般若,名異體同。
前面已說過「般若無知」,乃是無所不知而圓得三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此處說「般若無見」是不見煩惱執(zhí)著,那就是實證寂滅的涅槃,如同《楞嚴(yán)經(jīng)》所說:「千年暗室,一燈能破!拱闳衄F(xiàn)起時,煩惱自然消除;并不是因為般若能去除煩惱,原因是煩惱的自性本空,般若即是空慧,所以當(dāng)般若顯現(xiàn)之時,煩惱自然不見。當(dāng)煩惱不生之后,要滅除的對象沒有了,不生不滅,便是涅槃。所以般若能見涅槃,涅槃能生般若。
由此可知,般若和涅槃名稱雖異,實體相同。當(dāng)?shù)冒闳魰r就是得涅槃,當(dāng)?shù)媚鶚剷r就有般若,一等于二,二等于一。隨義立名,故云法無定相。
這兩句是說,般若與涅槃,名雖有二,其體實一,只是為了說明它的道理,所以分別給了兩個名目。若再加入法身、解脫,便是涅槃三德;若再加上常樂我凈,可立涅槃四德。
這些名義,都是為了方便說明佛的無上功德而建立的,并沒有一定的什么可指可說,所以涅槃的三德四德,均無定相,千萬不要被這些名詞所標(biāo)示的義理迷惑了。光在名字義理上打轉(zhuǎn),是無法親啟般若的空慧,無能親證解脫的果位,無從親驗法身的遍在,涅槃理體的寂滅相也無以表達(dá)了。
涅槃能生般若,即名真佛法身。
前面已說「涅槃無生,能生般若」,此處再說「涅槃能生般若」,目的是告訴我們:就是因為般若的空慧,是由于照見諸法空相,是實證諸法實相即無相的涅槃理體,所以般若的空慧,是由涅槃的寂滅相而生。當(dāng)涅槃的理體生起般若的功用時,便見一切諸法的自性,無一不是諸佛的法性身,稱為「真佛法身」。般若能建涅槃,故號如來知見。
涅槃三德的彼此之間,既是互為體用,而隨義立名,所以般若是由涅槃而生,般若也能建立涅槃,如來所見的法身理體,也在般若與涅槃的互生互建的同時,顯現(xiàn)出來。
「如來知見」出于《法華經(jīng)》的〈方便品〉:「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xiàn)于世!故裁词侵T佛世尊出現(xiàn)于世的一大事因緣呢?就是:1.欲令眾生開佛知見,2.欲示眾生佛之知見,3.欲令眾生悟佛知見,4.欲令眾生入佛知見。諸佛出現(xiàn)世間,沒有別的任務(wù),僅是為了救濟度脫一切眾生,開示佛的知見,使得眾生都能悟入佛的知見,這也就是《法華經(jīng)》的最高精神所在。
什么又是佛的知見或「如來知見」呢?〈顯宗記〉說:由于般若之用能建立涅槃之體;或者由于般若的空慧,能實證不動的涅槃理體,便是佛的知見!秹(jīng)》記述惠能大師開示弟子智常之時,曾說:「但見本源清凈,覺體圓明,即名見性成佛,亦名如來知見!褂纱丝芍,若能悟見眾生自性是空,即能悟見眾生的本來面目清凈無垢,自性即是圓明的覺體,即是名為見性成佛,那就叫做如來知見。
動寂常妙
知即知心空寂,見即見性無生。
這兩句還是講的「如來知見」與涅槃、般若的互為體用。
「知心空寂」是般若慧的觀照之功,「見性無生」也是般若慧的離相見性;「空寂」是涅槃相,「無生」也是涅槃相。所以如來知見,便是知心寂空,見性無生。
「知心」的「心」是一真法界的清凈心,也是《起信論》所說的真如心;「見性」的「性」是一切法的法性,一切眾生的自性,一切諸佛的法身。清凈的真如心,是無相、無動、無染、無著的真空心;諸法的法性、眾生的自性、諸佛的法身,都是空性,所以心性,亦是無滅亦無生的涅槃。知見分明,不一不異,故能動寂常妙,理事皆如如。
此處的「知見」,即是前面的「如來知見」,也即是「知心空寂」、「見性無生」。由于涅槃是般若、解脫、法身三者的不一亦不異,所以能夠靈活地運作,既是常動的,也是常寂的。
這實在太奧妙了,從有為、有作、有生、有滅的現(xiàn)象看,當(dāng)下就能體認(rèn)到一切諸法的自性,本寂本空。現(xiàn)象是事,自性是理,事理之間,都是如此的自然。站在般若的立場,因事物的現(xiàn)象,可以照見五蘊皆是空寂不動的;站在涅槃的立場,可以確定由于寂靜的理體,才能顯示出智慧的觀照之力。其實,一切的諸法,都是基于這樣的法則,所以稱為如如。
總之,如果執(zhí)著,不論執(zhí)著什么,乃至執(zhí)著佛的經(jīng)教,而被所執(zhí)的對象束縛,都是眾生知見;如果一切不執(zhí)著,魔來斬魔、佛來斬佛,便是如來知見。如果不能提得起放得下,便是眾生知見;能夠即真空而不否定妙有,空有自在,收放自如,便是理事如如的如來知見。即處處能通達(dá),即理事無礙。
「處處通達(dá)」,是涅槃三德周遍恒河沙界;「理事無礙」,是涅槃之理體與般若之事用,互為表里,相即相融。
「通達(dá)」是無遠(yuǎn)弗屆,無微不至,「無礙」是無物遮止,無事障礙。于涅槃的體是恒靜不動的,于般若的用是常照常空的,于解脫的功是無縛無染的,于法身的相是遍在遍不在的,所以既是通達(dá),又是無礙。此處所說的,還是涅槃三德。
第六篇 定慧與如如
六識不生
六根不染即定慧之功,六識不生即如如之力。
以上講了涅槃三德,現(xiàn)在接下來講六根六識與定慧的關(guān)系,也就是六根六識與涅槃妙心的關(guān)系。
「六根」是包括生理功能的前五根,與意念的心理功能的第六意根,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合稱六根。前五根是物質(zhì)體的外形以及神經(jīng)組織體的官能。至于第六意根是什么?有許多說法,小乘有部,以前念之意識,為后念繼起之根,名為意根;大乘唯識學(xué)派,以第七末那識,為第六意識之根,稱為意根?梢姶笮〕朔鸱,都不以意根是物質(zhì)體的神經(jīng)組織了。
六根不染,等于六根互用,那是八地以上已登無功用位的菩薩及佛的境界;由于六根離污染而成純凈,所以能現(xiàn)佛身;六根互用,是說六根之中的任何一根,都能具備其他諸根的功能。依據(jù)天臺宗所判,至圓教十信位的菩薩,得六根清凈位,亦為六根互用位,相等于別教的第八地菩薩。到了此位的菩薩,以眼等六根,莊嚴(yán)清凈的福德,那是由于對境不生執(zhí)著,所以自在無礙。
如何能六根不染?那是由于「定慧」的功能,明鑒不動的定慧,能使六根不為六境污染。
「六識」是由六根緣六境(塵)而生起的功用,六境(塵)是色、聲、香、味、觸、法。六根、六境,是以色法為多,心法為少;六識則都是心法,那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境、六識彼此的關(guān)系,是不可分割的。六根對六境,合稱十二處,再加六識,名為十八界。但此十八界,是由色、受、想、行、識的五蘊開展出來,總稱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為三界有為有漏世間法的三科,為了說明其關(guān)系,可以制二表如下:
「六識不生」其實就是因為六根不受染著,所以也不會生起六識的分別執(zhí)取之相了。但是六識的分別執(zhí)著,雖已不生,通過六根而做互用的智慧之力,仍會自然而然照常運作,所以說「如如之力」。
依據(jù)大乘唯識思想所說,「識」有八個,都代表著煩惱無明的心用,轉(zhuǎn)八識成四智,才是離煩惱而證菩提的佛果位。前五識轉(zhuǎn)為成所作智;第六識轉(zhuǎn)為下品妙觀察智,是在初地菩薩位,轉(zhuǎn)為純凈無漏的上品妙觀察智,是在第八地;第七識轉(zhuǎn)為下品平等性智,也是在初地見道位,到了第八地菩薩位,轉(zhuǎn)為中品,至金剛無間道,也就在成佛之前一剎那,才成為純無漏的上品平等性智。第八識轉(zhuǎn)為大圓鏡智,是在進入佛位之后。
〈顯宗記〉此處所說的「六識不生」,包括了前五識及第六識,沒有說到第七、第八識,也未說是哪一地的菩薩位,但其實都是指已證涅槃三德的佛位。這也正是頓悟法門的特色,不論大小次第漸修漸證,只談直下頓悟的一佛乘。所以一切言教,都?xì)w無念為宗的最上一乘。
心境雙亡
心如境謝,境滅心空;心境雙亡,體用不異。
「心」不如如,便是有執(zhí)著煩惱生起的六識;「心」能如如,便是真空妙有的涅槃三德!妇场共粶纾闶橇鶎α扯R的煩惱塵勞;「境」滅,便是六根不被六境所染。
「心」是般若、「境」是法身,「謝」及「空」是解脫,則涅槃自然;所以六根不被六境染著,六識即不生起,六識不生起作用,六根六境,有等于無,所以說「境滅心空」。十八界如如運作,乃是「心境雙亡」的結(jié)果,也是涅槃三德的本身。
未悟之前,心是煩惱,境是塵勞,是相引相吸或相互障礙而不得解脫;開悟之后,心是般若,境是法身,謝及空是解脫,常照常寂,常有?,法爾如如,便是互為體用的涅槃三德,所以說「體用不異」。
真如性凈,慧鑒無窮。如水分千月,能見聞覺知。見聞覺知而?占。
在〈顯宗記〉中有「無念念者,即念真如」的句子,可知真如即是無念之念,「無念」則是《壇經(jīng)》的宗旨,也是〈顯宗記〉的宗旨。換句話說,這個「真如」,便是清凈的涅槃妙心。由于心的用是般若凈慧,心的體便是清凈的自性;而清凈無染的自性,便是般若凈慧所照見的諸法空性,所以這種般若的空慧,能照一切法,能破一切暗,能解一切結(jié),成一切道品。般若的體性雖只一個,般若的功用雖有無窮無盡,這就是「真如性凈,慧鑒無窮,如水分千月」的意思了。
「水分千月」是譬喻,真如的心體只有一個,那就是空性,空是真空,真空就是妙有,性遍一切諸法,用也能夠遍照一切諸法。就像天空只有一個月亮,卻能映于地上千江萬水的水面,每一水面都可映現(xiàn)出完整的月亮,彼此獨立,互不相礙。
真如的梵文bhῡtatathat?,在佛教經(jīng)典中的意思,是遍滿于宇宙萬有的常住真體,相對于虛妄的法相,而將無染真空的法性名之為真。真空的法性不變,稱之為如。真如同質(zhì)異名極多,例如:法界、法性、實際、不思議界、一心、自性清凈心、如來藏、真際、實相等,都是指的真如理體。不過諸宗學(xué)派,對于真如的屬性,也有不同的看法,唯識宗、地論宗、《起信論》,各有其主張;禪宗的真如觀,大致上是和《起信論》的隨緣說相契的。
因此,真如隨緣,即起般若慧的作用,即有「見聞覺知」的功能,但此見聞覺知的心理反應(yīng),不是依于煩惱的染心,而是起自清凈的真心,所以不會由于有了境界現(xiàn)前,也有了見聞覺知的心理反應(yīng),便產(chǎn)生虛妄分別的作用;乃是如實的「慧鑒」,自性不動;真如心也是恒常與空性相即,「常空」故亦!讣拧,就是真如隨緣而不變,不變而隨緣的意思。隨緣所以有慧鑒萬法的作用,不變所以雖有「見聞覺知」而又「?铡钩!讣拧。
無相無生
空即無相,寂即無生。不被善惡所拘,不被靜亂所攝。
上文既說真如雖有慧鑒無窮的覺照之功,而其自性又是?粘<诺。此處接著說明,?盏摹缚铡梗词侵T法的實相,所以也是無相。所謂「無相」,是遠(yuǎn)離執(zhí)著心的境界,是了知萬法如幻的無漏心,是以無漏心修空觀,照見諸法的真如實相,即是無相。
依據(jù)《涅槃經(jīng)》卷三十所說:「涅槃名為無相,以何因緣名為無相?善男子,無十相故。何等為十?所謂色相、聲相、香相、味相、觸相、生住壞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無如是相,故名無相。」《無量義經(jīng)》則說:「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即無相也。」《金剛經(jīng)》也說:「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埂溉鐏碚f一切諸相,即是非相!
以上這三部經(jīng),由《壇經(jīng)》中得知,六祖惠能大師曾于印宗法師座下聽《涅槃經(jīng)》,在五祖弘忍座下聽《金剛經(jīng)》;至于《無量義經(jīng)》,屬于法華三部的開經(jīng),也就是佛先說出《無量義經(jīng)》,中說《法華經(jīng)》,后說《觀普賢行經(jīng)》;《壇經(jīng)》有數(shù)處引用并討論《法華經(jīng)》,但六祖是否也接觸過《無量義經(jīng)》則不得知。但是在《壇經(jīng)》有數(shù)處用到「無相」這個名詞,例如「無相懺悔」、「無相三皈戒」、「無相頌」等,六祖惠能所謂「無相」,便是「前念、后念、今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念念不被愚癡染,……念念不被疽疾染」,「但悟自性三身,即識自性佛」,便是無相的境界。
〈顯宗記〉說空與寂,便是無相,即是無生,還是圍繞著涅槃的理體功德而說。既是無相無生的寂滅理體,當(dāng)然不會受到善與惡的思量分別心所拘,也不會受到靜與亂的虛妄攀緣心所攝了。禪修者若在善與惡的分別心生起之際,不妨反觀此心的根源是善惡不二的真如心;若在靜與亂的攀緣生起之時,不妨反觀此心的根源是靜亂不二的真如心。
不厭生死
不厭生死,不樂涅槃。無不能無,有不能有。
世間的眾生,對于生死的態(tài)度,可以分作三類:1.醉生夢死、貪生怕死:這是一般凡夫,我們可以稱這些人為戀世的愚人。2.討厭生死、逃避生死:是二乘根性,我們可以稱這些人為出世的智者。3.不戀生死,不厭生死:是大乘的諸佛菩薩,我們可以稱這些人為入世化世的圣者。
一般的修行人及許多的宗教徒,雖然未必是貪生怕死的愚人,但對于現(xiàn)實的世界,卻是抱著厭離的態(tài)度,或者修福報求生天國享受欲樂;或是修禪定,厭離欲境而欣求定樂,死后往生禪定天;這都不是究竟的解脫,即使證得二乘圣果,住涅槃境,也不是圓滿的覺者。
大乘佛法,主張一切行者,都應(yīng)當(dāng)學(xué)習(xí)「不厭生死,不樂涅槃」的態(tài)度。這是《壇經(jīng)》所說生死即涅槃的不二法門,如果厭離生死而樂入涅槃,那便是把生死與涅槃對立起來,成為第二義諦了,至少只做到離我執(zhí)而出離五蘊生死,還沒有離開法執(zhí),沒有從生死出入獲得自在了。
所以,站在大涅槃的立場,無相的真空,無生的寂滅,是不能沒有的,叫做「無不能無」。若站在般若空慧的立場,雖有遍照、普覺、自覺、覺他、覺滿的功德,卻不能以為有智有得的,因為般若智慧的妙有,其實就是涅槃寂靜的真空,這叫做「有不能有」。行住坐臥,心不動搖。一切時中,獲無所得。
禪宗主張,修行無念為宗的禪法,主要是修的「心地法門」,凡是有心之時,便是禪修之時。所以不主張僅以整天打坐,稱為禪修,而是將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臥」四大威儀,照顧周到,便是最好的禪修功夫。
至于「心不動搖」是心不隨境轉(zhuǎn),也不受境染,卻不是不起觀照的作用。以心對境之時,青黃赤白、大小方圓,都能清清楚楚,鑒別無遺,卻又不起欣慰好惡的情緒反應(yīng)。
「一切時中」,佛經(jīng)中將時間分作兩類:(一)時,(二)時分,又各有兩類:(一)時的兩類:1.迦羅時kala,為實時,即世間所稱的時間。2.三昧即時Samaya,為假時,即剎那生滅的分位。(二)時分的兩類:1.晝?nèi)龝r,2.夜三時。也有將時分分作晝四時、夜四時的,也有分作晝六時、夜六時的,乃至一日一夜分作三十時、六十時的。
此處所說的「一切時中」,是總括日以繼夜、夜以繼日、分分秒秒、剎那剎那,都是正念分明,清清凈凈,不動不搖,亦無所得。因為恒以般若的空慧,觀察一切諸法實相無相,所以也無所獲得,正如《心經(jīng)》所說「無智亦無得」的境界。三世諸佛,教旨如斯。
以上所說的,就是介紹三世諸佛設(shè)教的共同宗旨。
第七篇 付法與傳衣
無住之心
即菩薩慈悲,遞相傳受。自世尊滅后,西天二十八祖,共傳無住之心,同說如來知見。至于達(dá)摩,屆此為初,遞代相承,于今不絕。
這一段文字,是敘述禪宗的傳承,是由于歷代諸大祖師,發(fā)了「菩薩」大「慈悲」心。從釋迦世尊滅度之后,歷經(jīng)印度的「二十八」代祖師相傳,到了最后一代的菩提達(dá)摩,來到東土的中國,成為中國禪宗的第一代祖師,又經(jīng)六代相傳,到了六祖惠能,便傳至神會等十大弟子,所以神會大師要說「于今不絕」。
他們歷代相傳的禪法是什么呢?禪宗稱為涅槃妙心,或名正法眼藏,其實就是《金剛經(jīng)》所說的「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無住之心」,因為六祖便是從無住之心悟入了涅槃妙心。至于何謂「如來知見」?這在前面已經(jīng)解釋過了。所傳秘教,要藉得人,如王髻珠,終不妄與。
禪法是心地法門。明心見性,頓悟成佛者,必須師師相承,心心印心,不假語言文字,以真知灼見的如來知見為契印,對于師弟之間的默契之處,唯有以心傳心,心心相印,所以對未悟者言,乃是「秘密之教」,不以言喻的無漏心法。
這種心地法門,最重要的是必須是已悟本心、已見自性的人,才能像魚水相逢、親子相遇般。髻珠是《法華經(jīng)》的七種比喻之一,出于〈安樂行品〉:「如轉(zhuǎn)輪圣王,見諸兵眾,有大功者,心甚歡喜,以此難信之珠,久在髻中,不妄與人。」意思是說轉(zhuǎn)輪圣王有髻中寶珠,不隨便給人,只有對有大功勞的兵將才有資格授予,這是用來譬喻祖祖相傳的禪法,也必選擇已悟自性是佛的人,才給予印可;因此后人便將禪宗的禪堂,稱為選佛場。
;鄱䥽(yán)
福德智慧,二種莊嚴(yán),行解相應(yīng),方能建立。
「福德智慧,二種莊嚴(yán)」,出于《涅槃經(jīng)》卷二十七所說:「二種莊嚴(yán),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薩,具足如是二種莊嚴(yán)者,則知佛性!
菩薩以此二德莊嚴(yán)法身,稱為;矍f嚴(yán)。佛陀是福智圓滿的圣者,福足慧足,稱為兩足中尊。菩薩從初發(fā)無上菩提心,修持六度萬行,具足所有的福德,藉以顯現(xiàn)法身,稱為福德莊嚴(yán);修習(xí)正知正見凈盡無明,顯現(xiàn)法身,稱為智慧莊嚴(yán),二者合稱,便是;鄱䥽(yán)。
菩薩修行六度,六度均為福德莊嚴(yán),第六般若度,則為智慧莊嚴(yán)。福利他人,名為福德莊嚴(yán);自度自利,名為智慧莊嚴(yán)。利他及自利,都以般若的空慧為根本,所以六度也以般若為目標(biāo),也以般若為中心。離開般若的智慧莊嚴(yán),修習(x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乃至禪定,都只是人天善法,只能得人天果報,不能稱為波羅蜜多的福德智慧的二種莊嚴(yán)。
所謂「行解相應(yīng),方能建立」,是以福德為行,智慧為解。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的五門為行,般若一門為解,基礎(chǔ)佛法則以三法印為解,四增上學(xué)為行。
所謂三法印是指:1.諸行無常,2.諸法無我,3.涅槃寂靜,若加一項4.有受皆苦,則為四法印。所謂四增上學(xué),是:1.信增上,2.戒增上,3.定增上,4.慧增上。這是正如正見正行的佛陀教法。
不論大乘佛法或小乘佛法,都非常重視;鄱䥽(yán)的行解雙運,唯有行解相應(yīng),才能像〈顯宗記〉所說的:「涅槃能生般若」,「般若能建涅槃」。否則,行解若缺其一,便如鳥失一翼,不能飛行,不要說不能真的利益眾生,也難保自己不會墮惡道!
衣法相傳
衣為法信,法是衣宗。唯指衣法相傳,更無別法。
這四句是說,「傳衣」是傳「法」的信驗之物,付法才是傳衣的根本宗旨,禪宗僅此衣法代代相傳之外,沒有其他的禪法了。
有關(guān)付法傳衣的問題,是禪宗史上的一大論點。從《付法藏因緣傳》的記載,禪宗初祖摩訶迦葉在佛滅后,集合阿難尊者等人,結(jié)集如來法藏,摩訶迦葉入滅之時,以最勝法付囑阿難。所付囑的是將如來的圣教,世間勝眼,相付守護,暢演斯法,化諸眾生。當(dāng)阿難尊者涅槃前,付法第三代商那和修尊者的時候,阿難也說:「佛以法眼,付大迦葉,迦葉以法囑累于我,如我今者,涅槃時至,以法寶藏,用付于汝,汝可精勤守護斯法,令諸眾生服甘露味!
在這些記錄之中,只說佛的法藏,是世間的勝眼,又稱法眼,是佛的圣教,可以用來向眾生演說的,是經(jīng)教的緣起性空之法,不是說心地法門的涅槃妙心,也沒有說要以心印心,秘付密授,更沒有見到傳衣之說。最早的傳衣記載,應(yīng)該是《增一阿含經(jīng)》卷三十五〈莫畏品〉:「佛言:我今持此法,付授迦葉及阿難比丘,所以然者,吾今年老,以向八十,然如來不久當(dāng)取滅度,今持法寶付囑二人,善念誦持,使不斷絕,流布世間。」這和《付法藏因緣傳》所記載的很類似,付的是教法,未見心法之說。
「傳衣」之說,在宋朝契嵩編修的《傳法正宗記》也只說佛在將正法付囑大迦葉時,給了一件「金縷袈裟,命之轉(zhuǎn)付彌勒」,所以后來并沒有衣傳給第二祖阿難尊者。直到西天(印度)的第二十四祖師子尊者,付法第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時,才見到有傳衣的記載,他對二十五祖說:「我所傳之如來大法眼,今已付汝,汝宜奉之,即去自務(wù)傳化,或遇疑者,即持我僧伽梨衣,為之信驗。」但到婆舍斯多尊者付法第二十六祖不如蜜多尊者時,并沒有將此僧伽梨衣傳下來,他的理由是:「我昔傳衣,蓋先師遇難,付法不顯,用為今之信驗;汝適嗣我,五天(五印度)皆知,何用衣為?」
到了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羅付法第二十八祖菩提達(dá)摩之際,也只是說:「以法付囑曰:如來大法眼藏展轉(zhuǎn),而今付于汝,汝善傳之,無使斷絕!刮匆娪袀饕掠涊d。達(dá)摩到了漢地,在嵩山少林寺,付法東土第二祖慧可之時,便又見到傳衣及缽的記載了:「昔如來以大法眼,付囑摩訶迦葉,而展轉(zhuǎn)至我,我今以付于汝,汝宜傳之,無使其絕;并授此僧伽梨(大衣)及寶缽,以為法信!蛊浜髿v經(jīng)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均有付法傳衣之說,到了四祖?zhèn)魑遄嬷畷r,《傳法正宗記》已將付大法眼改為:「昔如來傳正法眼,轉(zhuǎn)至于我,我今付汝,并前祖信衣缽!贡緸楦斗ǎ某蓚鞣。又改為衣缽傳承,似乎衣缽都非常重要了。可是到了六祖之后,他有十大弟子,一改以往一代只傳一人的傳統(tǒng),又恢復(fù)為付法而不傳衣缽了。
依據(jù)印順法師的《中國禪宗史》第五章所說,一代一人的付法,本與證悟沒有關(guān)系,所付囑的是「正法」、「法藏」、「勝眼」、「法眼」,這合起來,便成為后人傳說的「正法眼藏」;也因為大多是祖師們即將入涅槃前的付囑,后世便傳說成為「涅槃妙心」的臨終密授之說。所付的法,本來也沒有「心法」之意,而是「守護」、「護持」、「傳化」如來的教法。這在《付法藏因緣傳》及《傳法正宗記》等禪宗史之中,可以知道?梢姸U宗有不少傳說,與歷史并不相符。
一代一人的傳法規(guī)則,也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佛世有十大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弟子皆是大阿羅漢,尚有數(shù)百比丘尼阿羅漢弟子,其中有不少是大乘的菩薩根性,例如彌勒及文殊二大菩薩,都是佛世僧中的龍象比丘,大迦葉雖然極被世尊倚重,可是唯獨大迦葉受佛付法,成為禪宗初祖的單傳方式,也不盡合理。只是由于大迦葉結(jié)集如來教法,成為修多羅(契經(jīng))等的法藏,因此才有付法藏的說法,并非在世尊滅度之前,只將「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傳給大迦葉一人。
不過付囑正法,傳承衣缽,的確也是禪宗史上的事實;〈顯宗記〉所說的「衣為法信,法是衣宗」也是事實,衣法相傳,便是中國禪門正統(tǒng)的傳承方法。有關(guān)六祖付法傳衣的問題,印順法師在其《中國禪宗史》的第五章中,有相當(dāng)詳細(xì)的考證。內(nèi)傳心印,印契本心;外傳袈裟,將表宗旨。
這四句是說,內(nèi)心傳的是心地法門的印可,是契合真如本心;外在傳授的袈裟,用以表示付法的宗旨。
禪宗重視傳承,重視「心印」,也是很好的傳統(tǒng),這種做法,能夠確保禪宗傳人的品德及其知見的純正,經(jīng)過正統(tǒng)傳承具德大師們的考驗,可以知道下一代傳持佛法者的心態(tài),以及對正法的認(rèn)知是否正確。
所謂明眼人或過來人,一定是能夠把握佛法的原則,否則,對正知正見的因緣觀起的空慧,以及對種瓜得瓜的因果觀起的信念,都弄不清,還自說自話,自己宣稱是佛法的傳持者,佛教難保不會因此而受損傷。所以「內(nèi)傳心印」的師師相承,還是有其必要性的。
至于「外傳袈裟」,只是為了取信于世人,如果有當(dāng)然是好,如果沒有也沒有關(guān)系;尤其如果不是一代只傳一人,傳衣便沒有必要。
袈裟是梵文Kaṣ?ya的音譯,意思是不正、壞、濁染,是染成緇色或木蘭色的雜色衣,是代表出家沙門所披的三種衣。三衣各有名稱:五條衣名為安陀會,七條衣名為郁多羅僧,九條衣乃至二十五條衣稱為僧伽梨。
出家之后,求受比丘具足戒時,必須備全三衣及缽,因為比丘別無其他長物,所以臨終之時只留下衣缽,在付囑佛法傳持的遺命,同時也將衣缽交給弟子,也是合理的事。后世特別將這些過程神秘化及神圣化了,乃是宗教層面或信仰層面的事。
無生之法
非衣不傳于法,非法不受于衣;衣是法信之衣,法是無生之法。
這四句是說:對祖師們而言,如果沒有衣則不表示傳了法,如果沒有付法也不會傳衣;傳衣是代表付法的信物,付法是付囑的無生妙法。
神會大師為了肯定惠能大師是五祖弘忍大師的正統(tǒng)嫡傳,所以極度強調(diào)五祖付法傳給六祖惠能是歷史事實,因為五祖弘忍座下,還有一位弟子神秀,在北方大弘禪法,極有威望,并為朝廷所重。
神會是六祖親傳的弟子,雖在十大弟子之中,首位是法海上座,不是神會。六祖示寂(西元七一三年)之后的第十九年(西元七三二年),神會在河南的滑臺大云寺,論定南宗宗旨的大會上,還宣稱:「其袈裟今見在韶州(曹溪)!垢鶕(jù)文獻(xiàn)考據(jù),這也確有其事。
衣傳惠能之事,北方神秀一派的傳人,也沒有提出任何異議,可見五祖真的是單傳給了惠能,所以在〈顯宗記〉的末段,再三再四、數(shù)數(shù)反復(fù)地,指出付法與傳衣兩事的不可分割性,就像般若與涅槃,名異體同那樣重要。
其實,般若與涅槃,的確名異體同;至于非得傳衣才傳法,非得傳法才傳衣,就不一定有那么必要了。
第八篇 無生與解脫
真正解脫
無生即無虛妄,乃是空寂之心;知空寂而了法身,了法身而真解脫。
最后這四句話是說,「無生」是不雜「虛妄」的涅槃,也就是真「空寂」滅的「心」,那是由般若的「空」慧照見了遍在的「法身」,見了「法身」,便是得「真解脫」。
這最后的四句話,是在總結(jié)禪法的無念為宗,其內(nèi)容不出于無生的涅槃,具足般若、解脫、法身的三德互融,是一體而隨義立名。「無生即無虛妄」,是涅槃的理體;「空寂之心」,即是涅槃的真常心;「知空」是般若的功用,由于般若的空慧,能見到諸佛的法身遍于虛空,能見法身,即可從兩種生死,獲得真正的解脫。
后記
有關(guān)神會禪師及其所創(chuàng)荷澤宗的歷史資料,一向是以下面的三種為準(zhǔn):1.唐代宗密的《圓覺經(jīng)大疏鈔》,2.宋代道原的《景德傳燈錄》,3.宋代贊寧等的《宋高僧傳》。神會的著作,在過去只有《景德傳燈錄》所收錄的〈顯宗記〉,共六百五十九個字。近代敦煌所藏有關(guān)神會作品的唐代寫本被發(fā)現(xiàn)后,經(jīng)胡適等人校跋而發(fā)表出來,稱為《神會和尚遺集》。讓我們有機會讀到更多神會禪師的篇章。
現(xiàn)代學(xué)者之中,研究介紹神會禪師的,中國人之中有胡適及印順等人,日本人之中有宇井伯壽、關(guān)口真大、柳田圣山等人。我不是禪宗史的專家,本書的講述,也沒有以禪宗史的角度來寫。
根據(jù)胡適先生的評斷,神會的作品多半是由其門人記錄或編集的。這篇〈顯宗記〉雖被胡先生譏為禪八股,但是確實被認(rèn)定是神會在七十八歲時親自撰寫的,在當(dāng)時的荷澤宗內(nèi),應(yīng)該是流傳很廣的;直到宋朝的《景德傳燈錄》編成,雖然已距離二百五十年之久,還被很珍惜地編入,可見其重要性,所以我也很用心地把它當(dāng)做教材,講了一遍。我在本講錄中,常常對照敦煌本的《壇經(jīng)》,因為神會所傳的禪法,便是依據(jù)敦煌本的《壇經(jīng)》。對照之后發(fā)現(xiàn),神會禪師所傳禪法的用語及其思想模式,與敦煌本《壇經(jīng)》,有很多神似之處。試舉例對照如下:
。ㄒ唬┒鼗捅尽秹(jīng)》有:「見有人教人坐,看心看凈,不動不起。從此置功,迷人不悟!褂郑骸缸U元不著心,亦不著凈,亦不言動。若言看心,心元是妄,妄如幻故,無所看也,若言看凈,人性本凈,……不見自性本凈、心起看凈,卻生凈妄!褂郑骸竿庥谝磺芯辰缟,念不去為坐,見本性不亂為禪。何名為禪定?外離相曰禪,內(nèi)不亂曰定。」
。ǘ┒鼗统鐾痢渡駮Z錄》第三殘卷有云:「遠(yuǎn)師問(神會):嵩岳普寂禪師、東岳降魔禪師,此二大德,皆教人凝心入定,住心看凈,起心外照,攝心內(nèi)證,指此以為教門。(神會)禪師今日何以說,禪不教人凝心入定,住心看凈,起心外照,攝心內(nèi)證?何名為坐禪?(神會)和尚答曰:若教人凝心入定,住心看凈,起心外照,攝心內(nèi)證者,此是障菩提。今言坐者,念不起為坐;今言禪者,見本性為禪。所以不教人坐身、住心、入定。」因為他又說:「我六代大師,一一皆言:單刀直入,直了見性,不言階漸。夫?qū)W道者,須頓悟漸修!
由此可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門下,《壇經(jīng)》中雖有十大弟子,首席不是神會,也未見行思及懷讓之名;后世宗門盛傳的六祖派下三大系,卻是:青原行思、南岳懷讓、荷澤神會,其中弘揚惠能大師以無念為宗的心地法門,最最貼切的,乃是神會禪師。(一九九八年六月十一日凌晨,圣嚴(yán)后記于紐約法鼓山美國分會東初禪寺)
- 圣嚴(yán)法師:禪定是達(dá)成智慧最主要的一種過程
- 圣嚴(yán)法師:生兒不為防老,積榖不為防饑
- 圣嚴(yán)法師:佛法是從有分別的執(zhí)著心達(dá)到無分別的解脫心
- 圣嚴(yán)法師:因為不和諧,所以需要彼此關(guān)懷
- 圣嚴(yán)法師:我們的生命跟宇宙是結(jié)合為一的
- 圣嚴(yán)法師:不論是否已經(jīng)明心見性都可以體驗下這四句話
- 圣嚴(yán)法師:佛經(jīng)難懂嗎?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佛經(jīng)?
- 圣嚴(yán)法師:何為“赤子之心”?如何保持心的清凈?
- 圣嚴(yán)法師:出生食是什么?
- 圣嚴(yán)法師:工作怎么做才能做好?盡全力完成
- 圣嚴(yán)法師:對于家庭暴力需謹(jǐn)慎處理
- 圣嚴(yán)法師:不要帶有期待和期盼目的修行
- 圣嚴(yán)法師:真的有世界末日的一天嗎?佛教有世界末日嗎?
- 圣嚴(yán)法師:積極而不緊張,工作要趕不要急
- 圣嚴(yán)法師:沉緬于男女情欲而不自覺,該怎么醒悟呢?
- 圣嚴(yán)法師: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 圣嚴(yán)法師:應(yīng)以怎樣的態(tài)度與人相處?
- 圣嚴(yán)法師:如何在工作中與人相互體諒?
- 圣嚴(yán)法師:如何離苦?遠(yuǎn)離苦的感受
- 圣嚴(yán)法師:什么是“怨憎會”與“愛別離”?人際關(guān)系的痛苦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yán)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yán)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yīng)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dá)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fēng)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xué)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dāng)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yuǎn)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zé)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lán)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fēng)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yuǎn)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rèn)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圣嚴(yán)法師:法藏比丘的贊頌
- 圣嚴(yán)法師:絕妙說法 法華經(jīng)講要 九、授學(xué)無學(xué)人記品──有學(xué)無學(xué),同成佛道
- 圣嚴(yán)法師:絕妙說法 法華經(jīng)講要 二六、陀羅尼品──諸陀羅尼,護持法師
- 圣嚴(yán)法師:絕妙說法 法華經(jīng)講要 一四、安樂行品──身口意誓,四安樂行
- 圣嚴(yán)法師:絕妙說法 法華經(jīng)講要 二、方便品──唯一佛乘,方便說三
- 圣嚴(yán)法師:永嘉證道歌·止觀頌 二 奢摩他頌
- 圣嚴(yán)法師:大鴨游出大路,小鴨游出小路
- 圣嚴(yán)法師:絕妙說法 法華經(jīng)講要 五、藥草喻品──三草二木,一雨普潤
- 圣嚴(yán)法師:洞山宗旨 四 五位君臣頌
- 圣嚴(yán)法師:絕妙說法 法華經(jīng)講要 一六、如來壽量品──佛壽無量,永不入滅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與人生]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漢傳人物問答]學(xué)佛最終只是讓自己和眾生解脫嗎?
- [佛化家庭]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yuǎn)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佛與人生]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學(xué)常識]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人物故事]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禪宗文化]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黑茶]認(rèn)識黑茶,黑茶的分類與營養(yǎng)功效
- [禪宗思想]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廣欽和尚]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宗門故事]無上大法難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紅茶
- [佛理禪機]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生活故事]因為有禪,所以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