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閉關(guān)隨筆 道場建設(shè)
道場建設(shè)
佛門講究平等和諧,體現(xiàn)在倫理上:師父愛護教導弟子,弟子恭敬承事師父,做到上敬下和、坦誠相待,其樂融融,相忘于道!
有事處理事,無事不挑事,得、失、苦、樂、稱、譏、毀、譽總隨緣,則山門清凈。心清凈故,行人安于辦道矣!
人心以純凈簡樸為真,其心若真,一切功德不求而成,仁義道德、慈愛和敬順乎天性自然流露,沒慈善之名而慈心善良滿天下矣!門不閉戶,其樂融融,幸何如之?若以貨利惑其心,妄加上下貴賤之分別,“才有是非,紛然失心!”人心不純,妄起人我貴賤之見,貪嗔癡毒并生矣!
故,處上位者,切忌崇虛名、尚奢華、妄起是非人我,當無為樸素涵養(yǎng)自心,心似清泉,無爭無礙,莫隨濁世之五欲而忘卻本來面目,致眾生慧命于不顧,切莫以一己之世智辨聰而起擾攘不安之爭名奪利之事矣!
佛教的儀規(guī)是在表達道德、智慧、慈悲,乃至長養(yǎng)定力,但如果沒有了戒律的道德,缺乏智慧的觀照,沒有了慈悲而不負責任,而且散亂、昏沉,偏離了定力的相應,那么儀規(guī)就變成了形式主義而空洞無物。世俗習性——貪愛、嗔恨、嫉妒、散亂、掉舉將讓舉行者失去佛教戒定慧慈悲道德的修養(yǎng),墮落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生。佛教真正的內(nèi)涵是三無漏學的精進,唯有如此才能終究的了生脫死、普度眾生!
道場與道場之間,學佛團體與學佛團體之間,佛弟子與佛弟子之間,切忌互相毀謗、攻擊,無端妄起是非、排斥、大起人我之分別,這樣已經(jīng)不是修行,而是造三惡道的惡業(yè)了,豈可不謹慎么?
道場必須做到以戒律為準則,慈悲攝眾。
應嚴格不失慈悲,慈悲講究戒律,不以人情面子之凡情俗見染污佛法,依法辦事,以戒為師。
道場不在地方大小,重要的是戒律、正法,寧精而勿濫,寧窮而有志,不可華而不實。善思念之!
寺院結(jié)緣的法物,大眾也不應太過貪心,認為理所當?shù)?應知來之不易,要惜福,不負施者普利大眾之心,不宜一己占的太多,應生感恩之心。如果自己有能力也應隨喜布施,一為自己增福德,二為法物能更多更長遠地利益大眾,終歸還是利他利己。應文明禮讓,切忌自私嗔恨,得不到有限的結(jié)緣品而妄生譏毀怨憤,這樣實非佛子之心矣!(大家也應注意,不要無端助長別人的貪心。)
以德化人,知人善用。
人皆有其長,也皆有其短,用人者當知人。若只知其短,則世間無可用之人;善用其長,而避其短,乃真會用人矣!妥善分擔,分工合作,則井然有序而不亂。用人者,當善于發(fā)現(xiàn)人之長處,以德化人,幫其改正缺點,而變其短處為長處,或把短處之危害減到最低,莫用其短。善于知人之性情、能力、德行——若有才而無德,切不可輕用;有德無才,雖用而無害;德才兼?zhèn)?斯可大用。然德才有大小不同,須善識其人,才能善用其人于其所能負責之事,若有某方面之才能,而用錯地方,也是不能發(fā)揮其作用,而變成浪費人才。知人善用乃在理智、深刻看人所成!
以善知識為良導,以持戒慈善為福德資糧,以聞思正法為智慧資糧,以如理思維(轉(zhuǎn)化錯誤的知見,用正思維)法隨法行,一門深入修定慧、了生死、自度度人為究竟,此為正修行的簡明原則,也是彌陀院應一再實踐提倡的,今后更應明確這種正確的修行原則,以自利利他!
立志建立講次第、重實修的正法如律道場,把彌陀院建立成為戒律道場、菩提道場、真修實證道場、三無漏學并重的道場、聞思修證道場、持戒禪修大道場。目前,彌陀院道風已樹立,清凈悲智、樸素嚴謹?shù)娘L格頗有影響,以后當更努力!
寺院安穩(wěn),人心調(diào)和,必須依法辦事,依律行持。如此自然正規(guī),秩序井然,大眾嚴謹,安心辦道!
因為若非已經(jīng)修道成就,人心總是如野馬,若無律法,安能自覺自動而無違越于道?莫作幻想了!畢竟凡夫總是受貪嗔癡之所指揮。
“領(lǐng)導”,是領(lǐng)好頭、引導好大眾,這才是正確的“領(lǐng)”和“導”;不應該有壓制人、習慣指責人的錯誤的領(lǐng)導作風。所以要去掉以權(quán)壓人的領(lǐng)導作風,而多作領(lǐng)頭榜樣,多作善意的引導,做真正自利利他的領(lǐng)導!
自去年以來,由彌陀院出資、居士資助、楊君居士發(fā)心啟建的“人間凈土”網(wǎng)絡(luò)弘法大道場,影響廣泛熱烈,廣被轉(zhuǎn)載、稱頌,受益者無數(shù),此可謂一樁大事了。網(wǎng)絡(luò)弘法大道場無遠弗屆,它利用無形的空間網(wǎng)絡(luò),可到達世界各地。楊居士發(fā)心以高素質(zhì)、高質(zhì)量、高修養(yǎng)的“經(jīng)典性”內(nèi)容為主導,不圖虛浮世俗無益的新聞、喧嘩爭論引來人數(shù),這樣甚合衲之理想,“人間凈土”網(wǎng)站主要是集合衲的文章、詩詞、開示、講經(jīng)說法、佛曲梵唄、實修指導,乃至彌陀院的弟子修學感悟及經(jīng)典文摘,內(nèi)容皆是具備經(jīng)久性、指導性的精華,杜絕商業(yè)性炒作,以清心甘露、天山雪池般的寧靜俾大眾以受益,這樣反而收到佛法普利人天的效果,影響之廣大,超出想象,可謂法界大道場,與彌陀院的具體性道場影響各有千秋!期間,楊居士的辛苦工作(校對、發(fā)稿、管理等)可謂功德無量!更有衡水居士的技術(shù)支持,天津居士網(wǎng)絡(luò)空間的支持,近又有陸居士、凈蓮居士的監(jiān)管,劉向軍居士的打字,李顏柳居士的抄錄皆應感恩。有大家的努力付出,才有大眾受益的結(jié)果。網(wǎng)站上的文章經(jīng)楊居士不下十來遍的校對,七八位相識不相識的居士幫忙打字、編輯,后由周玉鵬主編、設(shè)計成《正道光輝》一書,此書系衲2005年歸隱靜修到2006年期間的部分文字,影響甚遠,系深入實修心地功夫的參照,故為真修行者所重視。在此也應感恩成就本書的人們,唯有他們的付出,才能讓大眾受益。
- 上一篇:第一次閉關(guān)隨筆 修行 二
- 下一篇:第一次閉關(guān)隨筆 弘法思路
- 求佛求的是什么?怎樣求佛才能有求必應?
- 安心做好本職工作,是入廛垂手嗎?
- 如何緩解內(nèi)心的孤獨感?
- 既然一切由心生,為什么求佛菩薩就能得到加持?
- 為什么要拜佛像與念佛?佛像是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
- 即空即有是什么意思?和即心即佛一樣嗎?
- 即心即佛是什么意思?如何做到即心即佛?
- 為什么佛陀講法需要有人來請?
- 可以給沒皈依佛門的人臨終助念嗎?能成功嗎?
- 怎么用一念心性面對外在的因緣?
- “人和宇宙本為一體”是一種觀念嗎?
- 苦是怎么來的?我們?yōu)槭裁磿芸啵?/a>
- 如何克制自己玩手機、看電視的習氣?
- 天臺宗和華嚴宗有何不同?華嚴宗與天臺宗的判教
- 普賢菩薩為什么最后導歸極樂?
- 愛欲比較重怎么辦?如何對治?
- 放生、病人、貧困家庭,應該先捐哪個?
- 四念處的觀心無常,是怎么個觀法?
- 怎么樣速斷輪回的因?
- 如何得到加持?讓加持來得快?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