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一(4)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一(4)
申二、遍知因緣(分二科) 酉一、征
云何遍知諸障因緣?
第二科「障清凈處」,它是分四科,第四科里面又分四科,第一科「遍知自性」,已經(jīng)講過了,現(xiàn)是第二科「遍知因緣」。分二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遍知諸障因緣?」怎么樣才知道這么多的「障」礙生起的「因緣」?這是「征」,下邊第二科是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是「初障」,分二科,第一科是「標」。
酉二、釋(分二科) 戌一、初障(分二科) 亥一、標
謂能遍知初怯弱障有六因緣。
前面的一句話是問,這等于是回答,能夠遍知第一個障礙,就是「怯弱障」,它是有「六」個「因緣」生起的。這是「標」,第二科是「列」。
亥二、列
一、由先業(yè)增上力故,或由疾病而擾惱故,其身羸劣;二、太過加行;三、不修加行;四、初修加行;五、煩惱熾盛;六、遠離猶未串習(xí)。
「一、由先業(yè)增上力故」,「怯弱」就是自己對自己沒有信心,修學(xué)圣道,認為自己沒有這個能力,就叫怯弱。這個怯弱的因緣,第一個是「先業(yè)」力,就是前一生的業(yè)的力量,使令他現(xiàn)在有這樣的怯弱的這種心理。「或由疾病而擾惱故,其身羸劣」,或者是因為有病,病來擾亂他,使令他的身體不夠強壯,身不強壯,心理也受影響,就沒有自己的信心。
「二、太過加行」,第二個原因是太過加行,就是他用功修行的時候,用的力量太過了,太過了也對身體也不好,所以也會引起這樣的想法。
「三、不修加行」,第三個原因呢,他不努力修行!不努力修行,他也就感覺到自己不能得圣道,他也就會有這種怯弱的心情。
「四、初修加行」,第四個是初開始努力修行的時候,他就感覺到自己不行,自己很難得圣道,這個初修加行的時候,自己的身口意都是很粗重的,所以會有很多的困難,所以就會有怯弱的想法。
「五、煩惱熾盛」,第五個原因,用功修行就是調(diào)伏煩惱,但是感覺煩惱特別重,不容易調(diào)伏,也就不能得圣道了!所以自己就會有這種想法。
「六、遠離猶未串習(xí)」,修學(xué)圣道須要有遠離,像前面講的:在寂靜處,身遠離、心遠離,有這些種種的因緣。但是他對于這種遠離的,修學(xué)圣道的因緣,他沒有串習(xí),沒有習(xí)慣這件事,修道的因緣不俱足,所以也就感覺到困難,就有怯弱的這種想法。這是怯弱有這么多的因緣生起的。
戌二、余障(分二科) 亥一、總標因緣
遍知蓋覆、尋思、自舉障因緣者:謂于隨順蓋覆、尋思及自舉障處所法中,非理作意,多分串習(xí),是名蓋覆、尋思、自舉障之因緣。
前面這是「初障」,現(xiàn)在是其「余」的三種「障」礙。分二科,第一科是「總標因緣」。
「遍知蓋覆」,要能夠詳細的知道蓋覆障、尋思障、自舉障,這三種障生起的因緣者。「謂于隨順蓋覆、尋思及自舉障處所法中,非理作意」,這三種障的因緣,總而言之,是什么呢?是隨順蓋覆障、隨順尋思障、及隨順自舉障的處所,就是引起蓋覆、引起尋思、引起自舉障的處所,這個「處所」就是生起這種障的因緣,就叫處所了。在這些法中,「非理作意」,不合乎道理的去分別思惟。「多分串習(xí)」,在自己的身口意里邊,尤其是在第六識里邊,多數(shù)習(xí)慣了這樣非理的作意,當然這樣就容易生起蓋覆障、尋思障、及自舉障,就有這種困難了。「是名蓋覆、尋思、自舉障之因緣」。
這是「總標因緣」,下邊第二科「別釋作意」,分五科,第一科「隨順貪欲蓋」。
亥二、別釋作意(分五科) 天一、隨順貪欲蓋
若不作意思惟不凈,而于凈相作意思惟,是名此中非理作意。
這下面就說到非理作意多分串習(xí)的相貌!溉舨蛔饕馑嘉┎粌簟,這位發(fā)心用功修行的人,他不作意、不警覺他的心,他一直的隨順原來的習(xí)慣,不作意去思惟不凈。思惟不凈這是修行人的作意,現(xiàn)在這個人不警覺自己思惟不凈;「而于凈相作意思惟」,就是隨順原來的習(xí)慣,就是對于凈相去作意思惟去,「是名此中非理作意」。這就是蓋覆障的非理作意,這樣子,你自然貪欲就會強起來,那修止觀的時候,就受到障礙。
天二、隨順瞋恚蓋
若不作意思惟慈愍,而于瞋相作意思惟,是名此中非理作意。
第二科「隨順瞋恚蓋」。
「若不作意思惟慈愍」,沒有慈愍的思惟作意,就是平常的時候,也沒有作意,沒有慈愍的作意思惟,遇見一種惱亂的因緣的時候,更沒有慈愍的作意思惟。「而于瞋相作意思惟」,對這忿怒相,這樣子去思惟的,「是名此中非理作意」,這就是一個瞋恚蓋的非理作意。
天三、隨順惛沈睡眠蓋
若不作意思惟明相,而于暗相作意思惟,是名此中非理作意。
這是第三科「隨順惛忱睡眠蓋」!缸饕馑嘉┟飨唷梗麜䴗p少睡眠,「若不作意思惟明相,而于暗相作意思惟,是名此中非理作意」。這是睡眠蓋,惛沈睡眠蓋的生起因緣,是名此中的非理作意。
天四、隨順掉舉惡作蓋
若不作意思惟奢摩他相,而于親屬、國土、不死,昔所曾更歡娛、戲笑、承奉等事,諸惡尋思作意思惟,是名此中非理作意。
這是第四科「隨順掉舉惡作蓋」。
「若」這位修行人,「不作意思惟奢摩他相」,那就是:奢摩他相就是九心住,但是你不這樣去約束自己,「而于親屬」對于親屬的尋思、國土的尋思、不死的尋思,「昔所曾更」過去所曾經(jīng)經(jīng)過的事情,「歡娛、戲笑」的事情,男女「承奉等事」,「諸惡尋思作意思惟,是名此中非理作意」,那你的掉舉、惡作的事情就很多了。
天五、隨順疑蓋
若不作意思惟緣性緣起,而于三世諸行計我、我所,不如理想作意思惟,是名此中非理作意。
這是「隨順疑蓋」。這位修行人,「若不作意思惟緣性緣起」,這十二緣起,不思惟這個道理,「而于三世諸行計我、我所」,執(zhí)著我,我現(xiàn)在怎么怎么樣;我未來要怎么怎么樣;過去怎么樣。這樣不如理的思想,作意思惟,就會引起很多的疑惑!對三寶有疑惑,對自己有疑惑,「是名此中非理作意」。
申三、遍知過患(分三科) 酉一、征
云何遍知諸障過患?
這是第三科「遍知過患」,這個障的過患。前面第一科是「遍知自性」,第二科「遍知因緣」,現(xiàn)在第三科「遍知過患」。分三科,第一科是「征」,怎么樣才知道「諸障」的「過患」呢?
酉二、釋
謂遍了知此障有故,于其四種未證不證,已證退失,
下面第二科解「釋」!钢^」普「遍」的會通達,會明白「此障有故」,前面這四種障,若是有的話「于其四種未證不證」。對于這個四禪:你若沒有證得四禪,你就不能證得;你若有這四種障,已經(jīng)證得的,還會退失的。
《披尋記》一○三一頁:
于其四種未證不證等者:此中四種,謂四靜慮應(yīng)知。
敗壞瑜伽所有加行,有染污住,有苦惱住,自毀毀他,身壞命終生諸惡趣。
「敗壞瑜伽所有加行」你有這四種障的時候呢,就能破壞你瑜伽的所有的加行,你努力修行的事情,都被這四種障破壞了。「有染污住,有苦惱住」,你內(nèi)心里面,長時在染污的境界里邊活動,是「染污住」。在染污境界里邊活動有什么不對?「有苦惱住」,你就會有很多的苦惱,染污就會引出來種種的苦惱。「自毀毀他,身壞命終」,你有這個染污的煩惱,引起了苦惱以后,會怎么樣呢?就是自己破壞自己,也破壞了他人,「身壞命終」,這個身體敗壞了以后,生命結(jié)束了,就「生諸惡趣」。
酉三、結(jié)
是名遍知諸障過患。
「是名遍知諸障」的「過患」。
《披尋記》一○三一頁:
敗壞瑜伽所有加行等者:初夜后夜經(jīng)行宴坐,從順障法凈修其心,是名瑜伽所有加行。未能斷除欲所引喜、欲所引憂,不善所引喜、不善所引憂、不善所引舍,是名有染污住。未能修習(xí)歡喜安樂及三摩地,是名有苦惱住。
「敗壞瑜伽所有加行等者:初夜后夜經(jīng)行宴坐,從順障法凈修其心,是名瑜伽所有的加行!咕褪菒巯r間,睡眠減少,爭取時間徑行宴坐,從這個「順障法」,你的身口意的活動,隨順這個障礙的境界,隨順障礙; 現(xiàn)在修行的時候,是「凈修其心」,就是清凈自己的心,來破除一切障礙,「是名瑜伽所有」的「加行」。
「未能斷除欲所引喜、欲所引憂」,這位修行人有這個障礙的時候,他就不能斷除去欲所引喜,看見了欲的時候,心里歡喜,因欲而有喜;這愛著欲的心情,還不能斷除。「欲所引憂」,有了欲,會有喜,但是也會有憂,有這樣的憂愁!覆簧扑病梗懊孢@兩句話單說欲,還有其他的一切惡不善法,這惡不善法所引喜,或者「不善所引憂,不善所引舍」,因為雖然是不善,但是他的三業(yè),有的時候,也會有舍的時候,「是名有染污住」。
「未能修習(xí)歡喜安樂及三摩地,是名有苦惱住」,他不能夠修習(xí)于善法,于戒定慧有歡喜心,于善法加行,不能生歡喜心。這個「歡喜」是指修行的時候;「安樂」是成就的時候。「及三摩地」,這個是你所成就的法,所成就的禪定!甘敲锌鄲雷 ,這個善法不成就,就成就了染污法,「是名有苦惱住」。
申四、修習(xí)對治(分三科) 酉一、征
云何名為修習(xí)對治?
第四科「修習(xí)對治」,前面第三科「遍知過患」,F(xiàn)在是,有這樣的問題了,怎么樣來對治?分三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解「釋」。怎么樣才能夠修學(xué)一種法門,滅除去這些過患、這些錯誤呢?
酉二、釋(分二科) 戌一、初障(分二科) 亥一、總對治
謂諸怯弱總用隨念以為對治,由隨念作意慶悅其心,令諸怯弱已生除遣,未生不生。
這是解「釋」,分兩科。第一科先解釋「初障」的對治。分兩科,第一科是「總對治」。
「總用隨念以為對治」,有怯弱障的時候,怎么樣來對治呢?就是總起來說,用隨念的方法來對治這個怯弱障!赣呻S念作意慶悅其心」,你修隨念作意的時候,令自己內(nèi)心就會生歡喜,「令諸怯弱已生除遣」,生了歡喜心之后,就能使令這些怯弱的心情,已經(jīng)生起的能滅除;「未生」的就「不生」了,這個怯弱不生起,也就不會生起了。這是說這個總的對治的方法。下面第二科是「別對治」,分四科,第一科「由精進平等通達」。
亥二、別對治(分四科) 天一、由精進平等通達
其身贏劣,太過加行,初修加行,用于精進平等通達以為對治。
「其身贏劣」,這個怯弱障,由先世的因緣,現(xiàn)在身體有病,使令身體力衰弱了,也會有怯弱障;蛘呤怯霉μ^頭,睡眠太少了,飲食太少了,你也會引起這個怯弱障。或者初修加行的時候,這個時候,「用于精進平等通達以為對治」。這個「精進」不要太過頭,也不要不及,就叫做「平等」,用這個平等的精進來對治這件事。用「通達以為對治」,「通達」下面有解釋,就是對于自己雖然發(fā)了出離心,愿意修學(xué)圣道,但是還有很多不明白的,不明白的就會引起錯誤,就會引起很多的障礙;現(xiàn)在要通達,通達了就不犯錯誤,不犯錯誤,這個怯弱的心情就不生起了。說是「以為對治」,要這樣來對治。這是第一科「由精進平等通達」,第二科「由恭敬聽聞?wù)垎枴埂?/p>
天二、由恭敬聽聞?wù)垎?/p>
不修加行,用恭敬聽聞勤加請問以為對治。
這個「不修加行」,那么就是出離心不夠,沒有力量;或者是不明白怎么樣加行,所以「不修加行」。那怎么辦法呢?「用恭敬聽聞」,用自己的恭敬心,去聽聞這個善巧通達瑜伽的善知識,聽聞他的教導(dǎo);「勤加請問」,你不要就一次,你要多次的去請問這位善知識。「以為對治」,來對治自己的這些問題。我們一般人的習(xí)慣,一有困難,就放棄了,就不修行,就算了,F(xiàn)在這上說你有問題的時候,你應(yīng)該請問,「恭敬聽聞勤加請問以為對治」,這樣子使令自己這個「不修加行」的問題,就解決了,就是繼續(xù)地修學(xué)圣道。
天三、由凈行所緣加行
煩惱熾盛,用不凈等所緣加行以為對治。
第三科,這個「煩惱熾盛」,這個地方就是指這個欲煩惱很重,就要用這個「不凈」觀來對治;如果瞋煩惱呢?那就用慈愍所緣來「以為對治」。就是五停心的這種方法,「用不凈等所緣加行以為對治」。
天四、由思擇方便
若未串習(xí),即用如是思擇方便以為對治。謂我昔于遠離不串習(xí)故,今于修習(xí)遠離生起怯弱;我若于今不習(xí)遠離,于當來世定復(fù)如是。故我今者應(yīng)正思擇,于其遠離舍不喜樂,修習(xí)喜樂。
第四科「由思擇方便」。
「若未串習(xí)」,說我也修加行了,修加行修行得非常緩慢,有時修,有時不修。你不能夠連續(xù)不斷地去修行,得大自在,不能這樣子!讣从萌缡撬紦穹奖阋詾閷χ巍,就用這個樣的,要用這樣的思擇,思惟抉擇的方法,來對治自己的「未串習(xí)」的這種障礙。怎么叫做「思擇方便」呢?
「謂我昔于遠離不串習(xí)故,今于修習(xí)遠離生起怯弱」,就這樣思惟。謂我以前對于「遠離」這件事,不與人同住,在寂靜處用功,身遠離、心遠離,這些事情,我沒有這樣,沒有這種經(jīng)驗,沒有這樣做過;「今于修習(xí)遠離,生起怯弱」,現(xiàn)在要到遠離處去修學(xué)圣道,心里面有點恐怖,不歡喜。
「我若于今不習(xí)遠離,于當來世定復(fù)如是」,說我現(xiàn)在,我若在現(xiàn)在的時候,我不去學(xué)這個「遠離」;我要在大眾里住,我要很多人在一起住,在一起談話,愿意說什么話都可以,愿意到什么地方走一走,就去走一走,身掉舉、心掉舉、口掉舉這樣子。我不愿意在遠離處修學(xué)圣道,我現(xiàn)在不愿意!赣诋攣硎馈梗ú荒苓h離,將來還是這樣子;這樣子就不能修學(xué)圣道了,不能修學(xué)圣道,就不能解脫生死苦了。
「故我今者應(yīng)正思擇,于其遠離舍不喜樂,修習(xí)喜樂」,所以我現(xiàn)在應(yīng)該「正思擇」,要認真的去觀察這件事!赣谄溥h離舍不喜樂」,對于「遠離」的這件事,我要放棄這個不歡喜的心情;「修習(xí)喜樂」,歡喜遠離處,修學(xué)圣道。
戌二、余障
余蓋覆等非理作意,用彼相違如理作意以為對治。
「余蓋」,其他的這些蓋,這個貪欲蓋、瞋恚蓋、惛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疑蓋,一共五蓋,那些非理的作意。這些蓋,實在就是內(nèi)心的問題,都是不合理的思惟。「用彼相違」的「如理作意以為對治」,就是慈愍所緣、緣起所緣這些對治。
酉三、結(jié)
應(yīng)知是名修習(xí)對治。
《披尋記》一○三二頁:
用于精進平等通達以為對治者:發(fā)勤精進,不緩不急,平等雙運,是名平等精進。若于種種止舉舍相,入住出相,能善了知,能無忘失,能善通達,無間修作,殷重修作,是名通達眾相相應(yīng)精進。義如菩薩地說。(陵本四十二卷二十頁)由是當知,其身贏劣,太過加行,用平等精進以為對治;初修加行,用于通達眾相相應(yīng)精進以為對治
「用于精進平等通達以為對治者:發(fā)勤精進,不緩不急,平等雙運」,這個平等就是不緩不急,這叫平等雙運,就是不緩不急,「是名平等精進」!溉粲诜N種止舉舍相,入住出相」,若是你在靜坐的時候,種種的止,種種的境界,出現(xiàn)的時候,這個時候應(yīng)該用「止」,這個時候應(yīng)該用「舉」,這個時候應(yīng)該用「舍」、用觀!溉胱〕鱿唷,這個時候應(yīng)該「入」定,應(yīng)該「住」定,應(yīng)該「出」定,這些事情!改苌屏酥梗隳苤朗窃趺礃佑,「能無忘失」,到那個時候應(yīng)該用舉,你沒有忘,就用舉;到時候忘了,或者怎么樣怎么做了。但是你能不忘失!改苌仆ㄟ_,無間修作,殷重修作,是名通達眾相相應(yīng)精進。義如菩薩地說。(陵本四十二卷二十頁)由是當知,其身贏劣,太過加行,用平等精進以為對治;初修加行,用于通達眾相相應(yīng)精進以為對治」。
午二、顯略義(分二科) 未一、辨(分四科) 申一、自性
又遍了知諸障自性,是能障礙,是能染污,是黑品攝,是應(yīng)遠離。
這是第二科「顯略義」,前面是廣說這些事情,現(xiàn)在舉提要的來說明這件事。分兩科,第一科是「辨」。分四科,第一科說到「自性」。
「又遍了知諸障」礙的「自性」,諸障礙的自性,「是能障礙」,能障礙你修學(xué)止觀!甘悄苋疚邸,染污你的心,令你的心不清凈,這「是黑品攝」,有過失的!甘菓(yīng)遠離」,那么你應(yīng)該遠離這些障礙,不應(yīng)該為這個障所障礙。這是告訴我們應(yīng)該遠離這些障礙。
申二、因緣
能遍了知如是諸障遠離因緣,方可遠離,故應(yīng)尋求諸障因緣。
這是第二科是「因緣」。
「能遍了知如是諸障遠離」的「因緣」,遠離諸障的因緣,第一障、第二障、第三障、第四障,遠離的因緣;你知道這樣,你才能夠遠離的。「故應(yīng)尋求諸障因緣」,所以應(yīng)該知道,你要去探求、去觀察,諸障生起的因緣。
申三、過患
能遍了知于應(yīng)遠離不遠離者,有何過患,故應(yīng)尋求諸障過患。
第三,你若認真地、要明白應(yīng)遠離而不遠離的話,會有什么過患?將來你就能解脫生死苦了,「故應(yīng)尋求諸障過患」。
申四、對治
既遠離已,更復(fù)尋思如是諸障,云何來世當?shù)貌簧?故?yīng)尋求修習(xí)對治。
這第四科是「對治」。
「既遠離已,更復(fù)尋思如是諸障」,你還要思惟這個諸障的事情!冈坪蝸硎喇?shù)貌簧,這個你修「遠離」了以后,你還應(yīng)該知道「諸障」,怎么樣用功修行,來世的時候,沒有這些障礙的生起,還要知道這些事!腹蕬(yīng)尋求修習(xí)對治」,這樣說呢,將來沒有障礙的生起,那你一定現(xiàn)在發(fā)心修習(xí)對治。修習(xí)對治,把這障礙除掉了,將來就不會再有這件事了;如果你不修習(xí)對治,現(xiàn)在有障礙,將來還是有障礙。
未二、結(jié)
由是因緣,能令其心凈除諸障。
所以「由是因緣,能令其心凈除諸障」,你這樣地去思惟、去觀察,那么「由是因緣,能令其心凈除諸障」,這是結(jié)束這一段文。
卯二、總顯(分二科) 辰一、長行(分三科) 巳一、止觀品類(分二科)
午一、眾多
當知此中由隨順教有眾多故,毗缽舍那亦有眾多;毗缽舍那有眾多故,令奢摩他亦有眾多。
第二科「總顯」,前面是「別辨」,別辨這個「心一境性」,別辨這個「障清凈處」。這一科已經(jīng)說完了。現(xiàn)在第二科「總顯」,就是心一境性和障清凈處合在一起來說。這個分兩科,第一科是「長行」。分兩科,第一科是「止觀品類」。又分兩科,第一科是「眾多」。
「當知此中由隨順教有眾多故」,由于佛陀隨順眾生的根性,所說的教法有很多,「毗缽舍那亦有眾多」,你修觀的觀法也是有很多的!概徤崮怯斜姸喙,令奢摩他亦有眾多」,因為修觀是很多;所以使令所修止的方法,也是有很多的。這時候是止觀的品類是很多的。下面第二科是「無量」。
午二、無量
又復(fù)即此毗缽舍那,由所知境無邊際故,當知其量亦無邊際。謂由三門及六種事,一一無邊品類差別。
「又復(fù)即此」,「即此毗缽舍那,由所知境無邊際故」,毗缽舍那是智慧,這個智慧所知道的境界也是無邊際的;就是這個緣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處非處善巧,所知道的境界是很多的。「當知其量亦無邊際」,這個智慧所知境無邊際故,「當知其量亦無邊際」,這個所知境是無量無邊的,「亦無邊際」,無邊際,這是總說是無邊際,但是究竟指什么說的呢?
「謂由三門及六種事,一一無邊品類差別」,這上面,這個「毗缽舍那,由所知境無邊際故」,這是原則上說,但是佛為眾生說法的時候,他是說出來一個邊際來。這是「謂由三門」,就是前面說的唯隨相行毗缽舍那、隨尋思行毗缽舍那、隨伺察行毗缽舍那,這三門;「及六種事」,義、事、相、品、時、理,有六種事!敢灰粺o邊品類差別」,很多的。
《披尋記》一○三三頁:
由隨順教有眾多故等者:如前已說,或樂凈行、或樂善巧、或樂令心解脫諸漏,于相稱緣安住其心。(陵本二十六卷十六頁)即于其中不凈所緣,乃至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名隨順教。眾相相稱,名有眾多,依此種種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是故說言毗缽舍那亦有眾多。
「由隨順教有眾多故等者:如前已說」,像前面都說過了,什么呢?「或樂凈行、或樂善巧」,這個佛說這個教:有凈行所緣、有善巧所緣,有很多的所緣境,但是說這么多,是什么意思呢?因為有的人歡喜凈行所緣,有的人歡喜善巧所緣!富驑妨钚慕饷撝T漏,于相稱緣安住其心」,這就是解釋前面或樂凈行、或樂善巧。說是有的補特迦羅,他歡喜令心解脫,使令這個心解脫一切煩惱,「于相稱緣安住其心」。那么你于「相稱緣」有兩個解釋:就是你歡喜修不凈觀,你歡喜修緣起觀,那么這樣子與你的心相稱;一個是你的煩惱,與你的煩惱相稱,多貪眾生修不凈觀,愚癡眾生修緣起觀,這也是相稱!赴沧∑湫。(陵本二十六卷十六頁)即于其中不凈所緣,乃至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名隨順教」,這是隨順眾生所宣示的教,而這四諦就是出世間的凈惑所緣!副娤嘞喾Q,名有眾多」,這個眾相相稱,也還是有很多的!敢来朔N種尋思」,就是「六事差別所緣,是故說言毗缽舍那亦有眾多」。
巳二、展轉(zhuǎn)修習(xí)(分三科) 午一、令增廣
悟入道理正修行者,如如毗缽舍那串習(xí)清凈增上力故,增長廣大;如是如是能生身心所有輕安奢摩他品,當知亦得增長廣大。
有的人這個理智強,我有這樣的煩惱,我用這樣的法門來對治;但是有的人不歡喜。不歡喜,佛有說到很多的方法,那么這個方法不歡喜,可以換一個,方法很多。當然也還是就是這么多:有凈行所緣、善巧所緣、凈惑所緣,各式各樣的所緣,應(yīng)該由自己去加以選擇,也是可以的。下面第二科「展轉(zhuǎn)修習(xí)」,前面是「止觀」的「品類」,現(xiàn)在「展轉(zhuǎn)修習(xí)」,分三科,第一科「令增廣」。
「悟入道理正修行者」,這個正修行者,經(jīng)過一個時期的學(xué)習(xí),他能明白這樣的道理,就是修止觀的這些法門的道理;那么悟入道理,然后他可以努力開始修行!溉缛缗徤崮谴(xí)清凈增上力故,增長廣大」,「如如」就是如是如是,你歡喜修緣起觀,你歡喜修持息念、數(shù)息觀,這樣地、這樣地毗缽舍那觀!复(xí)清凈」,你不要間斷,你連續(xù)不斷地,用這個法門來調(diào)心,使令心清凈!冈錾狭省梗驗槟忝看涡扌杏卸嗌傧鄳(yīng),就在你心里面造成了一個力量。最開始造成力量,你不斷修行,就不斷地使令這個力量加強;所以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地這么修,你這個道力就增長廣大了。就和煩惱的增長,道力是一樣的,所以你應(yīng)該有信心。我修一次,我昨天靜坐不相應(yīng),今天靜坐也不相應(yīng),自己就失掉了信心了;現(xiàn)在不要,你不要失掉信心!你煩惱重,由煩惱重就可以知道,可以修學(xué)圣道,也一樣使令他強大起來。
「如是如是能生身心所有輕安奢摩他品,當知亦得增長廣大」:「如是如是」,就是這樣子的、這樣子的,能生起身輕安、心輕安的奢摩他品,「當知亦得增長廣大」,你要知道毗缽舍那增長廣大,你這個奢摩他也一樣能增長廣大的,也會強大起來。
《披尋記》一○三三頁:
悟入道理正修行者:謂瑜伽師于緣無倒安住其心,隨應(yīng)解了所知境界,如實無倒能遍了知,是名悟入道理正修行者。
解釋這句話。
午二、令轉(zhuǎn)盛
如如身心獲得輕安,如是如是于其所緣心一境性轉(zhuǎn)復(fù)增長;如如于緣心一境性轉(zhuǎn)復(fù)增長,如是如是轉(zhuǎn)復(fù)獲得身心輕安。
這是第二科「令轉(zhuǎn)盛」,前面是「增廣」。
「如如身心獲得輕安」,就是如是如是地,這樣的修奢摩他的止、修觀,使令你的身心獲得了輕安樂了,那就是得到未到地定以上了!溉缡侨缡怯谄渌壭囊痪承赞D(zhuǎn)復(fù)增長」,如是如是于所緣境,使令你的心一境性展轉(zhuǎn)地又增長廣大,就是得了定。
「如如于緣心一境性轉(zhuǎn)復(fù)增長,如是如是轉(zhuǎn)復(fù)獲得身心輕安」,你這樣子在緣這個心一境性,展轉(zhuǎn)地增長了,這個定力展轉(zhuǎn)增長了!溉缡侨缡寝D(zhuǎn)復(fù)獲得身心輕安」,就是由未到地定進步到初禪,初禪的輕安樂就是強過未到地定,若是到了二禪又強過初禪,「轉(zhuǎn)復(fù)」就是獲得身心輕安。
午三、得轉(zhuǎn)依
心一境性、身心輕安,如是二法展轉(zhuǎn)相依、展轉(zhuǎn)相屬。身心輕安、心一境性,如是二法若得轉(zhuǎn)依,方乃究竟。得轉(zhuǎn)依故,于所知事,現(xiàn)量智生。
第三科「得轉(zhuǎn)依」。
你的「心一境性」,你的心安住在一個所緣境界上不散亂,也不昏沈,那么你就成就了「身心」的「輕安」!溉缡嵌ㄕ罐D(zhuǎn)相依」,這個身心輕安和心一境性,是展轉(zhuǎn)相依止的,「展轉(zhuǎn)相屬」,心一境性是屬于身心輕安,身心輕安也屬于心一境性,互相依止,互相系屬!干硇妮p安、心一境性,如是二法若得轉(zhuǎn)依,方乃究竟」,這兩種法若得到轉(zhuǎn)依了,你的身心輕安,心一境性方能究竟圓滿。
「得轉(zhuǎn)依故,于所知事,現(xiàn)量智生」,你若是得轉(zhuǎn)依,這個「依」就是你的身心,就是「所依」,這個輕安樂也好,心一境性也好,還是以身心為所依止的,F(xiàn)在所依止的轉(zhuǎn)變了,是什么意思呢?我們這個依止,這個身心也就是色受想行識里邊,除了貪瞋癡還是貪瞋癡;現(xiàn)在你修這個心一境性,修止觀的時候,就是把所依止的色受想行識轉(zhuǎn)變了。轉(zhuǎn)變什么呢?就是把這個貪瞋癡,轉(zhuǎn)變?yōu)闊o貪瞋癡的境界,清凈了,。這個時候,就是你的定力成就了!赣谒卢F(xiàn)量智生」,這個時候定成就了,又成就了智慧。「所知事」就是蘊處界;「能知事」就是智慧。這個時候得轉(zhuǎn)依以后,你的智慧在所緣境上看,「現(xiàn)量智生」。「現(xiàn)量」就是無分別的意思,這無分別的智慧就現(xiàn)起了,就是得圣道了;或者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得無生法忍了,F(xiàn)在這個文是(聲聞地),應(yīng)該就是得圣道,這樣意思。
《披尋記》一○三三頁:
得轉(zhuǎn)依故等者:謂由修習(xí)止舉舍相為因緣故,一切粗重悉皆息滅,隨得觸證所依清凈,名得轉(zhuǎn)依;隨得觸證所緣清凈,名于所知事現(xiàn)量智生。
「得轉(zhuǎn)依故等者:謂由修習(xí)止舉舍相為因緣故,一切粗重悉皆息滅」,這個「粗重」就是煩惱的種子,煩惱的種子,它有作用,令你圣道,令你的這個修止觀有障礙,障礙你修止觀;就是「粗重」,也有個不堪能的意思,這個煩惱種子在的時候,使令你不堪能修學(xué)圣道,它有這個障礙的作用,F(xiàn)在你修奢摩他、毗缽舍那的時候,使令「粗重悉皆息滅,隨得觸證所依清凈」,這你就成就了,你的色、受、想、行、識清凈的了,「名得轉(zhuǎn)依」。這個轉(zhuǎn)依分兩種:一種就是煩惱種子,被這個止觀力量損滅了,它不能夠發(fā)生現(xiàn)行了,這也叫做「轉(zhuǎn)依」;一種是把它滅掉了,也叫做「轉(zhuǎn)依」,F(xiàn)在應(yīng)該說是,就是由止觀的力量,使令這種子不容易現(xiàn)行了;或者一部份的種子被消滅了,那么得初果的時候,正好是這樣子。這是「名得轉(zhuǎn)依」。
「隨得觸證所緣清凈,名于所知事現(xiàn)量智生」,所緣清凈,若得初果的時候,就是見到真諦理了。見到真諦理的時候,這個分別我執(zhí)被消滅了,這一部份的粗重被消滅了,所以成就了我空觀的無分別智,那么就是「所知事現(xiàn)量智生」。
巳三、止觀究竟(分二科) 午一、明分齊(分二科)
未一、舉不凈觀(分二科) 申一、問
問:齊何當言究竟獲得不凈觀耶?乃至齊何當言究竟獲得阿那波那念耶?
那么這是第三科「止觀究竟」。第一科是「止觀品類」,第二科是「展轉(zhuǎn)修習(xí)」,現(xiàn)在第三科「止觀究竟」,止觀圓滿了。分兩科,第一科是「明分齊」。分兩科,第一科是「舉不凈觀」。又分兩科,第一科「問」。
「問:齊何當言究竟獲得不凈觀耶?」說到了什么境界,就應(yīng)該說你這個法門修行的,修行到究竟了?這是說不凈觀到了什么境界,我的不凈觀修圓滿了呢?是這么說,這樣意思。這樣子的問!改酥笼R何當言究竟獲得阿那波那念耶?」這是那個持息念!庚R何當言」,慈愍觀,究竟獲得慈愍觀耶?乃至到最后,到什么境界說是究竟獲得這個持息念了呢?
下面第二科回「答」,分兩科,第一科「已得究竟」。分三科,第一科「不凈顯現(xiàn)」。
申二、答(分二科) 酉一、已得究竟(分三科) 戌一、不凈顯現(xiàn)
答:以要言之,修觀行者于不凈觀正加行中,親近修習(xí),多修習(xí)故;
「答」,這個回答。「以要言之」,就是我們不要說太多,說的簡要一點!感抻^行者于不凈觀正加行中,親近修習(xí),多修習(xí)故」,這個修止觀的這個人,「于不凈觀正加行中」,他正在努力修行不凈觀中。有「親近修習(xí),多修習(xí)故」,你的止觀,不凈觀就成就了。
《披尋記》一○三三頁:
親近修習(xí)多修習(xí)等者:〈攝事分〉說:「謂于此中由正修習(xí)聞所成慧,說名親近。由正修習(xí)思所成慧,能入修故,說名修習(xí)。由正修習(xí)修所成慧,名多修習(xí)。又由修習(xí)了相作意,故名親近。唯除加行究竟作意,由正修習(xí)諸余作意,故名修習(xí)。修習(xí)加行究竟作意,名多修習(xí)。是名第二、三種差別。」(陵本八十六卷十七頁)此應(yīng)準釋。
「親近修習(xí)多修習(xí)故等者」,〈攝事分〉的解釋說:「謂于此中由正修習(xí)聞所成慧,說名親近!鼓懵犅勆浦R講解不凈觀,你能夠認真的學(xué)習(xí),這就叫做「親近」,這是聞所成慧。「由正修習(xí)思所成慧,能入修故,說名修習(xí)!惯@個「親近」這樣講,「修習(xí)」怎么講呢?「由正修習(xí)思所成慧」,就是這個不凈觀,你還要經(jīng)過專精思惟這個階段的。這個你有了專精思惟的時候,你就有能力「能入修故」,能入于修所成慧,說名叫作「修習(xí)」!赣烧蘖(xí),修所成慧,名多修習(xí)!惯@樣講。
「又由修習(xí)了相作意,故名親近」,這又第二番解釋。由修習(xí)了相作意,就是七種作意,第一個作意叫了相作意,由修習(xí)了相作意,故名叫親近!肝ǔ有芯烤棺饕猓烧蘖(xí)諸余作意,故名修習(xí)!怪T余作意,就是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那么這幾個作意,這叫做修習(xí)作意,故名叫做「修習(xí)」。于「修習(xí)加行竟究作意,名」叫做「多修習(xí)」,沒有說加行究竟果作意,沒在內(nèi)!甘敲诙、三種差別」。這個第二個解釋,這個親近、修習(xí)、多修習(xí)的差別!复藨(yīng)準釋」,這是(陵本八十六卷十七頁)的解釋,這里也應(yīng)該那樣解釋。
若行、若住,雖有種種境界現(xiàn)前,雖復(fù)觀察所有眾相,而住自性,不由加行,多分不凈行相顯現(xiàn),非諸凈相。
「若行、若住,雖有種種境界現(xiàn)前」,說是這位修行人,他正在加行中,親近、修習(xí)、多修習(xí)不凈觀的時候,「若行、若住」!溉粜小咕褪且绞裁吹胤饺ィ缸 挂亲≡谑裁吹胤,「雖有種種境界現(xiàn)前」,當然他就會看見,遇見種種的境界,有種種境界現(xiàn)前;或者看見一個老人,或者看見一個年輕人,或者是端正的,或者是丑陋的,各式各樣的現(xiàn)前!鸽m復(fù)觀察所有眾相,而住自性」,這時看見各式各樣地不同的境界,「而住自性」,而他的心,是安住在自性上面。這個什么叫做自性?就是「不由加行,多分不凈行相顯現(xiàn),非諸凈相」,他遇見各式各樣的境界的時候,他心里面「不由加行」,不須要特別努力,「多分不凈行相顯現(xiàn)」,多分是任運地就現(xiàn)出來不凈觀,就現(xiàn)出個白骨觀,不管是老年人,是小孩子,是男、是女,他看見都是白骨,自然是這樣境界現(xiàn)前!阜侵T凈相」,不現(xiàn)出來那個顛倒妄想所看的這些境界,那些境界不現(xiàn)前,這就叫做「住自性」。這個表面上只是一層皮,看上去這個人是老年人,這個人是小孩子,實在里面都是不凈,這就叫做「自性」。
《披尋記》一○三四頁:
而住自性者:謂于不凈法性,其心自然安住愛樂故。
自然看見這個不凈的境界,這就是所有的不凈觀的所緣境的自性,就是這樣子。
戌二、不順貪欲
由于不凈善修習(xí)故,于能隨順貪欲纏處法,心不趣入、心不愛樂、心不信解,安住于舍,深生厭逆。
這第二科「不順貪欲」,前面是第一科「不凈顯現(xiàn)」。這不凈觀的成就的相貌,就是有這樣子,第一個是「不凈顯現(xiàn)」,第二個是「不順貪欲」。
「由于不凈善修習(xí)故」,由于這一位禪師,他常常地對這個不凈觀,這么樣用功修行!赣谀茈S順貪欲纏處法」,能夠隨順這個貪欲煩惱現(xiàn)起的境界,「心不趣入」,這個心對于這個境界,他就不入在那里邊去,與它不合。「心不愛樂」,心里面不愛樂這個能引起你的貪心的境界,他心里面不入,也不愛樂這件事。因為他一觀察,只是一層皮的不同,所以不管是什么境界,都是不凈,「心不愛樂」、「心不信解」,不相信那一層皮的,統(tǒng)統(tǒng)都是不凈,「心不信解」他不隨順那個表面上去理解。「安住于舍,深生厭逆」,或者他這有兩個心情:一個是「安住于舍」,心里面這個「舍」,或者說是把這個愛樂心,趣入的境界,信解心都棄舍了,這也是;或者「舍」就是心里面,一個平靜的境界,也不喜、也不憂,無喜、無憂,無趣、無舍,那么這也叫做「舍」!干钌鷧捘妗,這是一個境界,就是對于這些境界都是白骨,他的心里面,有厭離心,不愛樂。
《披尋記》一○三四頁:
心不趣入等者:〈三摩呬多地〉說:「云何于諸欲中心不趣入?謂于彼處不見勝功德故。云何不美?謂于彼處喜悅不生故。云何不住?謂于彼處不樂受用為欣悅故。云何無有勝解?謂于彼處不樂取著不如理相故。云何等住于舍?謂行平等位,于平等位中心游觀故。何故為厭?謂由于彼深見過患棄背為性。此復(fù)三種:謂無常故,苦故,變壞法故。(陵本十二卷十三頁)此中諸義,隨應(yīng)準知。
「心不趣入等者:〈三摩呬多地〉說:「云何于諸欲中心不趣入?謂于彼處不見勝功德故!咕涂匆娔莻表皮,那一層表皮去觀察去,不見有勝妙的功德。「云何不美?」什么叫做不美呢?「謂于彼處喜悅不生故。云何不?謂于彼處不樂受用為欣悅故。云何無有勝解?謂于彼處不樂取著不如理相故。云何等住于舍?謂行平等位,于平等位中心游觀故」,「于平等位中心游觀故」,就是沒有這些煩惱的境界!负喂蕿閰挘恐^由于彼深見過患棄背為性。此復(fù)三種:謂無常故,苦故,變壞法故。」這個「無常故」,用無常觀察這是老、病、死,一定是這樣變化的;觀察這都是「苦」惱的境界;是「變壞法故」,這現(xiàn)在還沒有老、病、死,那他非要,將來非要老、病、死不可,所以這就是「變壞法故」!复酥兄T義,隨應(yīng)準知」。
戌三、自能了知
當于爾時修觀行者應(yīng)自了知:我今已得不凈觀,我今已得所修果,齊此名為于不凈觀已得究竟。
這第三科「自能了知」。
是「當于」這個「時」候,這個「修觀行」的人,應(yīng)自己就知道,因為他這個不凈顯現(xiàn),還是不順貪欲,所以他有這兩個相貌現(xiàn)前的時候,那你應(yīng)該自己知道。知道什么呢?「我今已得不凈觀」,成就了這個不凈觀了!肝医褚训盟薰,就是原來努力修這不凈觀的因,現(xiàn)在有個成果了。所以修這個不凈觀,修這個九想觀,最后修這個白骨觀;遇見一切境界的時候,都能現(xiàn)出白骨來。這就是現(xiàn)出白骨之后,而心里面不順貪欲,那就是你的不凈觀成就了。
這個佛在世的時候,佛在經(jīng)論上所說的法,就是分兩個大部份,分兩個部份:一個是,就是從你的煩惱的差別來安立不同的法門,你這樣地直接去對治這個問題,這是一部份。第二部份,那就是大乘經(jīng)論里面,這般若經(jīng)論里,從根本地來對治一切問題,就是觀一切法空了,心里面能游于無相的境界,那么這一切的問題都解決了。
「當于爾時修觀行者,應(yīng)自了知,我今已得不凈觀,我今已得所修果。齊此名為:于不凈觀已得究竟」,已經(jīng)究竟圓滿了。這個不凈觀,只能降伏煩惱,不能斷煩惱的,但是它的力量很大,使令你的心清凈。
酉二、未得究竟
與此相違,當知名為:未得究竟。
前面是「得究竟」,「與此相違」與這個境界是相違反的。說是我常常修不凈觀,常常努力修不凈觀,但是遇見種種境界的時候,這個不凈觀不現(xiàn)前;而內(nèi)心里邊,還是要貪、貪著,不能夠不順貪欲,那你就知道,你沒能成功,「與此相違,當知名為:未得究竟!
未二、例慈愍等(分二科) 申一、例同
如不凈觀,如是慈愍、緣性緣起、界差別、阿那波那念,當知亦爾。
這是第二科,前面是說不凈觀,這底下是例慈愍等,也是這樣子。分兩科,第一科是「例同」。
「如不凈觀」,你修成的境界是這樣子,沒有修成的境界是這樣子,如是「慈愍」觀、「緣性緣起」觀、「界差別」觀、「阿那波那念」,這個觀法,「當知亦爾」,也是這樣子,就可以比而知之了。
申二、顯別(分二科) 酉一、于慈愍
于中差別者:謂多分慈心行相顯現(xiàn),非瞋恚相,于能隨順瞋恚纏處法,心不趣入,乃至廣說。
這是第二科「顯別」,前面是「例同」,下面「顯別」。分四科,第一科「于慈愍」。
「于中差別」的,「謂多分慈心行相顯現(xiàn),非瞋恚相」,你常常修慈愍觀的時候,你若行、若住,若到什么地方去,到什么地方住,你遇見了一些觸惱你的境界的時候,多分是慈心行相顯現(xiàn),你的慈愍心就現(xiàn)出來了。「非瞋恚相」,這個瞋恚相不現(xiàn)前,人家觸惱你的時候,本來是瞋恚心現(xiàn)起的,但這時候瞋恚心不動,你反倒現(xiàn)出慈愍心來。「于能隨順瞋恚纏處法,心不趣入」,對于能隨順生起瞋恚煩惱的境界,心里面不生瞋心,「心不趣入」!改酥翉V說」,就像前面說的不凈觀的相貌,這是慈愍觀修成的相貌。
酉二、于緣性緣起
多分無常、苦、空、無我行相顯現(xiàn),非彼常樂身見俱行愚癡行相,于能隨順愚癡纏處法,心不趣入,乃至廣說。
這是第二科「于緣性緣起」。
「多分無常、苦、空、無我行相顯現(xiàn)」,就是遇見一切境界的時候,你心里面不生貪心,遇見可愛的境界,心里面不生貪心;遇見令你煩惱、瞋心的境界,你心里面不生瞋心。那么你心里面生出什么心情?就是「多分無常、苦、空、無我行相顯現(xiàn)」。多數(shù)是觀這是「無常」的,此妙色相不久將為無常所滅,就是老病死,無常。修「苦」,這都是苦惱的境界。有「空、無我」的境界。這個無我觀分兩種:一個是即所知事是無我的,一個是離所知事也是無我的,兩種無我。兩種無我:一種是無我,另一種就變成空了,是這樣意思。這個「空」是可以這樣講,在空三昧里邊也有說到空。
「非彼常樂身見俱行愚癡行相」,修不凈觀的時候,能使令貪心不現(xiàn)前;修慈愍觀,使令瞋心不現(xiàn)前。那么這個時候就現(xiàn)出來的心情是:無常、苦、空、無我的智慧現(xiàn)前!阜潜顺贰梗皇菦]修這種止觀的人他都是「常樂身見俱行愚癡行相」,感覺到這個人今天這么好,明天也是好,乃至多少年以后還是好的,不會這么想的!赋贰梗粫^察這是可愛的境界,是快樂的境界的!干硪姟,「非彼身見」,不會觀察色受想行識里面有我可得的!阜潜顺飞硪姟故穷嵉沟耐,「俱行愚癡」,和你的心在一起活動的愚癡。你若觀察是常、是樂、是我、是凈,這就是愚癡!這個愚癡是心所法,心所法和心王在一起活動,叫做「俱行愚癡行相」,現(xiàn)在這位修行人不是這樣子。
「于能隨順愚癡纏處法,心不趣入」,能隨順愚癡纏的生起的境界,你心不趣入,心不到那個地方去,不觀察這個東西是常樂我凈、是可愛的、是可恨的,沒有這個想法。「乃至廣說」,像前面說的。
酉三、于界差別
多分種種界性,非一界性,身聚差別相想顯現(xiàn),非身聚想,于能隨順憍慢纏處法,心不趣入,乃至廣說。
這是第三科「于界差別」,就是地水火風空識的界差別觀。
修界差別觀成功的時候,就是「多分種種界性,非一界性,身聚差別相想顯現(xiàn)」,就是他遇見一切境界的時候,他心里面多數(shù)是這樣子顯現(xiàn)。顯現(xiàn)什么呢?「種種界性」,這個身體,看這個人的身體是地水火風空識,各式各樣的界!阜且弧梗皇且环N「界性」,是這么多的界性聚合在一起,有這么多的差別相顯現(xiàn);或男或女、或老或少、或者是各式各樣的差別相顯現(xiàn)。
「非身聚想,于能隨順憍慢纏處法,心不趣入」,現(xiàn)出來種種相的時候,種種相現(xiàn)前的時候,這位修行人是什么呢?「非身聚想」,他不觀察這聚合的身體,有種種、種種的美;種種、種種的丑陋,沒有這種想法。「于能隨順憍慢纏處法」,這個地方當然是和不凈觀不同,就是感覺這個人,這個人的程度太低了,就生高慢心了;或者彼此相等,我比你強,也不會有這種想法。所以于能隨順憍慢纏處法「心不趣入」,不會生高慢心的!改酥翉V說」像前面說的。
酉四、于阿那波那念
多分內(nèi)寂靜想奢摩他想顯現(xiàn),非戲論想。于能隨順尋思纏處法,心不趣入,乃至廣說。
這是第四科「于阿那波那念」。這個阿那波那念,這個出息入息念,念出入息這個法門。如果修行成功了的話「多分內(nèi)寂靜想」,他遇見一切境界的時候,多數(shù)內(nèi)心里面還是寂靜住的這種想。寂靜住想就是「奢摩他想」,就是止想顯現(xiàn)出來!阜菓蛘撓搿梗鞘歉魇礁鳂拥牟顒e的,這些引起煩惱的這些虛妄分別。「于能隨順尋思纏處法,心不趣入」,能隨順引起你的虛妄分別的境界,心里面不去虛妄分別,「乃至廣說」。
午二、明平等(分二科) 未一、問
問:齊何當言奢摩他、毗缽舍那二種和合平等俱轉(zhuǎn),由此說名雙運轉(zhuǎn)道?
這是第二科「明平等」,明這平等觀。分兩科,第一科是「問」。
「齊何當言」,就是到什么地方才可以說「奢摩他、毗缽舍那二種和合平等俱轉(zhuǎn)」呢?這個「平等」,就是奢摩他的力量,和毗缽舍那的力量是相平衡,叫做平等。如果你奢摩他的力量不夠,而毗缽舍那的力量很強;或者毗缽舍那的力量很小,奢摩他的力量很強,那就不是平等了,F(xiàn)在是說,他們是平衡的,「二種和合」!付N和合」,就是奢摩他和毗缽舍那他們都是同時存在,是和合在一起活動,而不是:有此無彼;有彼無此,這樣子!赣纱苏f明雙運轉(zhuǎn)道」,由于這二種和合平等俱轉(zhuǎn),就說是止觀雙運的境界!庚R何當言」,到了什么境界,才可以說「奢摩他、毗缽舍那二種和合平等俱轉(zhuǎn),由此說名雙運轉(zhuǎn)道」呢?這是「問」。
未二、答(分二科) 申一、釋(分二科) 酉一、出所緣
答:若有獲得九相心住中第九相心住,謂三摩呬多。彼用如是圓滿三摩地為所依止,于法觀中修增上慧。
這前面這句話是「問」,這底下是回「答」;卮鹄镞叺谝豢剖墙狻羔尅。又分兩科,第一科「出所緣境」。
回「答:若有獲得九相心住」,假設(shè)有人用功修行,雖然有一些不如意,他不停止,我不告假,我繼續(xù)在這里努力,「獲得九相心住中第九相心住」的時候,「第九相心住」就是等持!钢^三摩呬多」,這個第九相心住就是等持。這個等持,看這樣呢,未到地定也叫等持,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到無色界四空定,都叫等持。所以這個欲界定的,這個第九相心住這個等持,范圍很廣。這樣說呢,就是第九相心住就是等持。這個等持是什么?就是「三摩呬多」地,也就是色界無色界的四禪八定。
「彼用如是圓滿三摩地為所依止」,這個修行人,他不是虛妄分別散亂心,作觀察的依止處,而是用圓滿的三摩地。那就是得了色界四禪,而且沒有愛、見、慢,就是「圓滿三摩地為所依止」,是修「法觀」、修毗缽舍那觀的依止處!赣诜ㄓ^中修增上慧」,在這個圓滿的三摩地的住處里邊,修毗缽舍那觀,就叫做「法觀」。比如說:觀緣起、無我,是這法觀!感拊錾匣邸,這樣子在三摩呬多里邊,修增上慧,是很有力量的毗缽舍那觀。這是「出所緣」。
酉二、顯俱轉(zhuǎn)
彼于爾時,由法觀故,任運轉(zhuǎn)道,無功用轉(zhuǎn),不由加行;毗缽舍那清凈鮮白,隨奢摩他調(diào)柔攝受,如奢摩他道攝受而轉(zhuǎn)。齊此名為:奢摩他、毗缽舍那二種和合平等俱轉(zhuǎn)。
第二個顯俱轉(zhuǎn)!副擞跔枙r」,那位修行人「由法觀故」,就是在奢摩他里面修法觀故,「任運轉(zhuǎn)道」,這是一個界限。譬如說初開始在奢摩他里修法觀,還不能任運轉(zhuǎn),你要自己努力,這毗缽舍那觀才能現(xiàn)起;如果你不努力,不努力這法觀就停下來了,F(xiàn)在不是,現(xiàn)在「于爾時,由法觀故,任運轉(zhuǎn)道」,就自然地好像自己沒有推動,而自然的這毗缽舍那觀現(xiàn)就起了。「無功用轉(zhuǎn)」不需要特別加功夫「不由加行」。這「不由加行」就是解釋這「無功用轉(zhuǎn)」。怎么叫「無功用轉(zhuǎn)」呢?就是不須要特別努力。
「毗缽舍那清凈鮮白,隨奢摩他調(diào)柔攝受」,你不須要特別努力,你的毗缽舍那很清凈鮮白,沒有垢染;就是沒有愛、見慢的煩惱!鸽S奢摩他調(diào)柔攝受」,你這毗缽舍那觀,隨順奢摩他,奢摩他是調(diào)柔的,調(diào)柔的同毗缽舍那觀在一起活動,叫作「攝受」。
「如奢摩他道攝受而轉(zhuǎn)」,這個時候,你的毗缽舍那觀,也是任運轉(zhuǎn)道、無功用轉(zhuǎn),和那個奢摩他是相通的、相等的。和合攝受,就是奢摩他和毗缽舍那和合在一起叫「攝受」,就是這個奢摩他止的力量,能幫助毗缽舍那觀的發(fā)生作用,叫作「攝受」。就是這樣子現(xiàn)起毗缽舍那觀,同時也有奢摩他的現(xiàn)起。而我們沒有得到色界定的人,不管你是未到地定也好,你的欲界定也好,你在這里面修毗缽舍那觀的時候,你的心還能聽到外面的聲音。這個欲界定,你在修毗缽舍那觀的時候,欲界定逐漸逐漸就沒有了,但是未到地定還能存在,還是存在的。存在呢但是定力不深,能聽見聲音;雖然聽到聲音,但心里面還能夠有未到地定的攝受、攝受力,使令這毗缽舍那觀有力量,這樣子「攝受而轉(zhuǎn)」。
「齊此名為:奢摩他、毗缽舍那二種和合平等俱轉(zhuǎn)」,這個時候奢摩他也是無功用轉(zhuǎn),不由加行;毗缽舍那也是任運轉(zhuǎn)道,無功用轉(zhuǎn),不由加行!庚R此名為:奢摩他、毗缽舍那二種和合平等俱轉(zhuǎn)!谷绻蹰_始奢摩他成功了,那么在奢摩他里面修毗缽舍那觀的時候,還不能算是二種和合平等俱轉(zhuǎn)。因為初開始的時候,它還不是任運轉(zhuǎn)道。
卯二、結(jié)
由此名為:奢摩他、毗缽舍那雙運轉(zhuǎn)道。
這「雙運轉(zhuǎn)道」就是這樣意思。而「雙運轉(zhuǎn)道」,就是你得圣道的時候,是由「雙運轉(zhuǎn)道」成就的,沒到雙運轉(zhuǎn)的時候,你還不能得圣道的。止觀雙運轉(zhuǎn)的時候,也就是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時候,大乘佛法就是得無生法忍的時候了。
《披尋記》一○三五頁:
彼于爾時由法觀故等者:謂于圓滿三摩地得無加行、無功用、任運轉(zhuǎn)道,于爾所時,觀察諸法離諸染污自在而轉(zhuǎn),由是說言毗缽舍那清凈鮮白。
這個「離諸染污」,這個時候,譬如你只修奢摩他沒有修毗缽舍那,這個時候也有染污、不染污的不同。佛教徒,你也可以在里面修四念住,就是在未到定地里面,在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里修四念住。就修四念住的時候,對奢摩他的四禪,而不會執(zhí)著有我可得,也不會對四禪有執(zhí)著心,愛著三昧樂的這些問題。但是這時候還沒得圣道,還不能算是清凈鮮白,這個「清凈鮮白」,是說得了圣道的時候,這愛煩惱不起,見煩惱也沒有了,這時候叫「清凈鮮白」。毗缽舍那雙運轉(zhuǎn)道。
辰二、嗢柁南(分三科) 巳一、觀行差別
中嗢柁南曰:相尋思伺察,隨行有三門;義事相品時理,六事差別。
這是第二科,用頌來重頌。分三科,第一科「觀行差別」。
「相尋思伺察,隨行有三門」,就是隨相行毗缽舍那、隨尋思行毗缽舍那、隨伺察行毗缽舍那,這是三種毗缽舍那,三門!噶x事相品時理,六事差別」,這是六種毗缽舍那觀。
巳二、加行差別
初相應(yīng)加行、次串習(xí)、無緩、無顛倒、應(yīng)時、解了、無厭足、不棄舍善軛、最后正加行,是九應(yīng)當知,有二品差別。
這底下是九種加行,有相應(yīng)加行,這是「加行差別」,前面是「觀行差別」。「相應(yīng)加行」,次是「串習(xí)」加行、「無緩」慢加行、「無顛倒」加行、「應(yīng)時」加行、「解了」加行、「無厭足」加行、「不棄舍善軛」加行、「最后正加行」,這是九種加行,「是九種當知」。
「有二品差別」,這個九種加行,前面說的是白品的加行,還有一品叫作黑品,九種黑品的加行。有白品、黑品,二品差別。
巳三、凈障差別
知自性因緣,見彼諸過患;正修習(xí)對治,令障得清凈
這是障,障的「自性」、障的「因緣」、障的「過患」、障的「修習(xí)對治」,這樣呢「令障得清凈」。
寅四、修作意處(分二科) 卯一、征
云何修作意?
這是第四科「修作意處」。這個安立瑜伽,第五科是「安立」。又分四科,第一科「護養(yǎng)定資糧」,第二科「遠離處」,第三科「心一境性處及障清凈處」,這三科都講完了,現(xiàn)在是第四科「修作意處」。分二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修作意」呢?第二科是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最初應(yīng)修四作意處」。分四科,第一科「標」。
卯二、釋(分二科) 辰一、最初應(yīng)修四作意處(分四科) 巳一、標
謂初業(yè)者始修業(yè)時,于如是所安立普遍相中,
「謂初修業(yè)者」,初發(fā)心修學(xué)圣道的人,始修業(yè)時,這個發(fā)心的人,開始修圣道的時候!赣谌缡撬擦⑵毡橄嘀,由一境性、及凈諸障、離邪加行、學(xué)正加行」,這個「如是所安立普遍相」怎么講呢?看這《披尋記》。
《披尋記》一○三五頁:
于如是所安立普遍相中者:前說五處如應(yīng)安立,謂護養(yǎng)定資糧處、遠離處、心一境性處、障清凈處、修作意處。(陵本三十卷五頁)如是一切,名普遍相。
「于如是所安立普遍相中者:前說五處如應(yīng)安立」,這個五處,就是安立了五處:「謂護養(yǎng)定資糧處、遠離處、心一境性處、障清凈處、修作意處」這五處,「如是一切,名普遍相」,這叫作「普遍相」。
于如是所安立普遍相中,由一境性、及凈諸障、離邪加行、學(xué)正加行。彼應(yīng)最初作如是念:我今為證心一境性及斷喜樂,當勤修習(xí)四種作意。
「于如是所安立」,對于佛陀這樣安立的「普遍相」里面,由一境性:就是得到,或者是欲界定的等持,或者未到定地、四禪八定,心一境性,及凈諸障,前面說四種障,那么遠離了邪加行,學(xué)習(xí)正加行的時候。
「彼應(yīng)最初作如是念」,這個時候應(yīng)該這樣想,「我今為證心一境性及斷喜樂,當勤修習(xí)四種作意」。他作如是念,「我今為證心一境性」,先要得到禪定,就是「心一境性」,在九心住里邊,有心一境性的一部份,但是也有毗缽舍那的一部份,「及斷喜樂」。
《披尋記》一○三六頁:
為證心一境性及斷喜樂者:謂為觸證于斷喜樂心一境性,義如下釋。由說世間衰損興盛一切皆是可厭患法,是故當應(yīng)喜樂于斷,名斷喜樂。
「為證心一境性及斷喜樂者:謂為觸證于斷喜樂心一境性,義如下釋」,下面文解釋:「由說世間衰損興盛一切皆是可厭患法,是故當應(yīng)喜樂于斷,名斷喜樂!惯@樣解釋!赣烧f世間」,下面說世間上的富貴榮華的事情,衰損,這個富貴榮華被人家搞垮了,就衰損;或者是沒有搞垮,你還是很興盛的,還是富貴榮華的!敢磺薪允强蓞捇挤ā,雖然世間上的事情,衰損也好、興盛也好,都是可厭患的,不是可愛的事情「是故當勤喜樂于斷」,應(yīng)該精進的,歡喜修學(xué)圣道,斷除去世間上可厭患的事情,這叫「斷喜樂」,不是把喜斷了,唯有樂,不是這樣意思!肝医駷樽C心一境性及斷喜樂,當勤修習(xí)四種作意」,這樣子用功修行。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一(3)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一(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yīng)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xué)習(xí)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