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四(4)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四(4)
寅二十五、觀待生樂諸欲差別
又有三種,諸受欲者劣中勝欲,觀待諸欲所生樂故。一、多用功力依緣諸欲,謂現(xiàn)前住所有諸欲。二、少用功力依心諸欲,謂樂化天所有諸欲。三、極少功力依心諸欲,謂他化天所有諸欲。
「又有三種諸受欲者劣中勝欲,觀待諸欲所生樂故」,這是第二十五科,一共是分四十科,現(xiàn)在是第二十五「觀待生樂諸欲差別」。
「又有三種諸受欲者」,這個享受欲樂的人有三種不同,就是「劣中勝」這三種欲。這三種欲怎么來的呢?是「觀待諸欲所生樂故」,這諸欲所生樂,這個樂是由欲生的樂。由欲生的樂,怎么會有差別呢?就是這個受欲的眾生,就是欲界里邊的人,不是色界、無色界;欲界里邊的眾生,去看他們受欲的情況,彼此的差別,歸納起來就是有三種不同,這樣意思。
這個「觀待」這句話怎么講呢?這個「待」這個字,實在來說就是因的意思,這個待是因,因緣的因的意思,觀察他的因緣。說這個「樂」是怎么有的呢?要「待諸欲」,若沒有欲的時候,這個樂是沒有的;這個樂要待諸欲。譬如說是我們伸手拿東西,我們拿東西這件事,你一定要有手,不然的話不能拿東西。這個執(zhí)持要待這個手才可以執(zhí)持,不然的話不行。禽獸,有些獸它那個足、那個爪不夠、爪不夠,不夠你要它拿東西它拿不來;那個大鳥它的爪很長,它能拿東西;像貓那個爪,它不能拿東西,就是那個手指,它那個指不行,不長不可以。
而且要待,觀待那個因,要有因才有這件事,執(zhí)持要待那個因,需要有因才能夠有這件事。譬如說我們這個手,胳臂能屈伸,就是因為有個節(jié),這個地方有個節(jié),如果這里沒有節(jié)就不能屈,屈伸都沒有了;所以屈伸這件事,這個作用要觀待這個節(jié)。說我這個人會走路就是因為有足,不然的話不能走路,所以走路這件事,這往來的行動要觀待這個足,這叫做「觀待」。這個觀待的意思就是要有因,才有因緣所生法,就是這么意思。這個「樂」是觀待諸欲,才會有樂的,才會生起來樂,就是這么意思。
這個「觀待諸欲所生樂故」,就是看、觀者,看也是內(nèi)心里面事情,內(nèi)心里面看眾生「待諸欲所生樂」,歸納起來有三種不同,就是這樣。哪三種呢?
「一、多用功力依緣諸欲,謂現(xiàn)前住所有諸欲」,這是第一種。第一種是「多用功力依緣諸欲」,這個欲的樂你要多用功力,這個功力,當然一個是體力、一個是心力;你這個體力和心力要多用的時候,才會有樂。這里面都有什么事情呢?「依緣諸欲」,要有所依、要有所緣的,這樣才有很多的欲。眼見色、耳聞聲乃至身感覺到觸,都有所依、所緣。從這里面有你所欲的事情,你所歡喜的事情,從這里面就生出來樂了;要有所依、所緣而還要多用功力,就這些諸欲的事情才有樂。
可是這里面還是有一點差別,是什么呢?就是「謂現(xiàn)前住所有諸欲」,就是這些因緣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前了,叫做「住」;這個住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前了,那叫做住。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前的時候,你譬如說是現(xiàn)在把這個飯菜都燒好了,你正在饑餓的時候要吃飯,你還要吃,可口了就感覺心里歡喜,這就是「現(xiàn)前住所有諸欲」。但是你若不去拿過來吃你還是沒有樂,還不能解決饑餓的苦;是已經(jīng)現(xiàn)前了,你還要多用功力你才有樂。這樣的樂就是我們?nèi)碎g的人,人間的眾生都是這樣子。說是那個人的福報很大,他還是要做生意,或者是做官,工、商各式各樣的事情去動作,這樣子就來了很多的財富,然后還要多用功力才能有如意的事情,這樣子叫做樂!钢T天」,天上的人,四天王、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也還都屬于這個范圍內(nèi)的,也還是「多用功力依緣諸欲」;也還是「謂現(xiàn)前住所有諸欲」,是這樣的意思。
「二、少用功力依心諸欲,謂樂化天所有諸欲」,這是第二種。他們不需要用很多的力量,不需要。那么就是「依心諸欲」,就隨順他心所愿的這一切諸欲,就來了、就出現(xiàn)了,就這樣。他們不必用很多;也要用力,但是不多,這是誰呢?「謂樂化天」,就是第五層天,由下向上數(shù)那第五層天,他們的那么多的五欲都是屬于這一類的「少用功力」,就有了樂了。
「三、極少功力依心諸欲,謂他化天所有諸欲」,他們不需要用那么多的功力,這更少的功力,更少的功力而他這個功力就是依他的心,他心里想一下,這個欲就來了,「依心諸欲」就出現(xiàn)了。就是「謂他化自在天」,他們的欲就是這種境界。
這個他化自在天,是要人間修成就未到地定的人,才能生到他化自在天,要有這種境界。其余的空居天都還是要有寂靜住,也都要有欲界定,要有欲界定的;這個地居天不需要那么多的定,不需要定,空居天都是要有一點定的。這可見受持五戒十善還要修定、還要靜坐的。靜坐你要成就了欲界定。智者大師把它大概的分開有粗住、細住,那么《瑜伽師地論》分九心住,分得更細了,細一點。所以要往生兜率內(nèi)院,兜率天要修一點欲界定,你要能得到未到地定是更好;沒有得到未到地定也可以,就是要有一點欲界定。這個欲界定似乎是,只要你常常靜坐,都會有一點,就可以了。這個求生阿陀佛國就是一心不亂、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我看那個境界,也就是在未到地定以下的境界,還沒能達到色界定。
他們有人說呢,‥‥我以前,我說我自己的功德,我在香港華南學(xué)佛院,一九四九、一九五○,大概就是五○、五一年這個時候。我忽然間向倓老法師告假七天,我是有理由、有原因的,我就七天我專心念佛,念到那個時候,念到什么程度你們知道嗎?就是一心不亂,的確是一心不亂,就是一切的雜念都沒有,任運的就是佛號一直這么念,的確是有這種事情。但是到了七天以后,這個假期到了就是要上課了,也就沒有這種事情了。那么這種一心不亂,當然可能我只是念七天,假設(shè)要是更多的念,可能有更殊勝的境界。只是在這個一心不亂的境界呢,那個境界!當然我們是出家人,不是在家居又不同。如果在家居士也在廟上住,那和出家人應(yīng)該是一樣,你要離開廟,那就不一定,又一回事。那么這就是屬于欲界定的境界,不是很高深的境界。
所以這上面說,欲界天、地居天、空居天,空居天是要有一點定的,這樣說呢,求生兜率內(nèi)院的條件和求生阿陀佛國的條件,我看差不多,差不多,不是要求很高就可以。只要臨命終的時候你心不散亂,念彌勒菩薩名號,當然這個上面要有五戒十善,往生兜率內(nèi)院去;往生阿彌陀佛國,也是應(yīng)該有五戒十善,最低限度要有五戒十善,還要心要不亂。心要不亂實在來說就是沒有欲了,就是欲不現(xiàn)行,心就不顛倒;你要欲現(xiàn)行心就顛倒了。顛倒了那還能往生?哪都不能去了,你兜率內(nèi)院也不能去,阿彌陀佛國也不能去了。這里面說把欲界天和人間的欲,分這么三類,這是三類的受欲。
寅二十六、超過諸欲劣等樂別
又有三種超過諸欲劣中勝樂:一、有尋伺喜,二、無尋伺喜,三、離喜之樂。
「又有三種超過諸欲劣中勝樂」,這是二十六科「超過諸欲劣等樂別」,這是第二十六。有三種的不同,雖然是不同都是超過諸欲了,「超過諸欲」實在就是解脫了欲,欲的這種心。欲的事沒有了,欲的心也沒有了,這個時候得到的樂也有三種差別,也有劣、中、勝。這個第一種這算是劣,就是「有尋伺喜」,就是初禪,初禪的時候它是有尋有伺地,還有這樣的心所法,但是也是心一境性。
「二、無尋伺喜」,就是二禪以上了,二禪是把尋伺破掉了,破掉了以后他心里面有喜樂,也還是心一境性!溉请x喜之樂」,就是三禪,三禪又把初禪、二禪里面的喜破除了,只有樂;這個樂是更殊勝了,這是初禪、二禪所不及了。三界中樂最殊勝的就是三禪,離喜之樂。這是這個欲樂分三種,這個三昧樂也分三種,有這樣的不同。
寅二十七、悟入所知方便差別
又有三種覺悟所知,能令三乘出離眾苦。一、從他聞音種類,二、內(nèi)正思惟種類,三、長時修習(xí)止觀種類。
「又有三種覺悟所知,能令三乘出離眾苦」,這是二十七「悟入所知方便差別」!赣钟腥N覺悟所知」,這個覺悟所知境,所知的境界、所知的事情,能覺悟所知的事情有三種不同!改芰钊顺鲭x眾苦」,這個覺悟所知有什么好處呢?就是能令三乘根性的人,他們在佛法里面修行,你有這三種的覺悟,你就能夠解脫生死苦,這些生死的眾苦能得解脫,哪三種呢?
「一、從他聞音種類」,就是從他聞音,從佛菩薩或者是師長聽聞了法音,佛法的音聲,你聽到這樣的音聲。這個種類怎么講呢?種就是類,就是相似的意思。這是什么呢?這個聞音,音是佛菩薩的法語,你經(jīng)過了耳識,耳根發(fā)耳識,經(jīng)過耳識落入到第六識的時候,那個時候就叫做種類;那個識和所聞的法音相似,那就叫做種類,這樣意思;蛘哒f是聽聞了法音,由耳識落入到第六識熏成了種子,種子再發(fā)現(xiàn)行,這都是種類也可以這么講,「從他聞音種類」。
「二、內(nèi)正思惟種類」,「種類」這個地方,有一個什么意思呢?就是沒有顛倒,沒有顛倒的意思。譬如人家說是要有戒、定、慧這樣修行,你一聽聞的時候,反倒成為一種邪知邪見了,那就不是種類了,那就不對了。這個意思,聽聞了佛法,是很沒有顛倒的聽聞正法,有這樣的意味在里面。「二、內(nèi)正思惟種類」,聽聞了以后,你心里面還要如法的去思惟,思惟所聞的法,這一思惟就能夠溫故而知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樂乎」,就是有一個思惟的意思。思惟了觸類旁通,使令你對佛法的真理更深入的明白了,所以心里面快樂。這還是有種類的問題,而這個種類還是輾轉(zhuǎn)深入的,并不是停留在那個程度上。
「三、長時修習(xí)止觀種類」,前面「從他聞音種類,內(nèi)正思惟種類」,這都是散亂心,散亂心的境界。但是這個事情,因為并不是一個人,很多的人去聽聞佛法,這個情況就是各式各樣的不同了。怎么不同呢?說要是我去聽聞佛法,我是一個沒有得定的人,什么定都沒有,這是一種很標準的散亂心,去聽聞佛法。但是有的人,他已經(jīng)得到未到地定,他已經(jīng)得到初禪了,這樣的人他去聽聞佛法,那就又一回事,那就不同了。他就是他若「從他聞音種類,內(nèi)正思惟種類」,隨時就是修慧的境界了,他心里面一注意思惟,就是在禪定里了,那就變成修慧了那就不同了。所以這種人,就可能,當時就可能會得道,就是已經(jīng)得定的人,他有這種境界。要我們散亂心的人,說一聽佛說法立刻得定,這個是很難的,那是不容易。
所以「長時修習(xí)止觀種類」,這就是進入了修慧的境界了,修慧的境界也還不是說一下子就成功了,剎那間就成佛了,沒有這回事情,所以是長時間的修習(xí)止觀。這個時侯也是有種類的問題,也還是要與佛所說法要相似的,你不能夠說是自作聰明,又出來一個事情,不是的。而要佛和佛說的正法要相似,然后由種子生現(xiàn)行,現(xiàn)行熏種子;由止而后觀,觀而后止這樣子;這樣子就「能令三乘出離眾苦」,是這樣意思。這樣子這就是聞、思、修,這也就是學(xué)習(xí)佛法的次第。學(xué)習(xí)佛法怎么樣的次第?就是這樣的次第。
當然這個次第里面也還是有差別,如果你是拜一個阿羅漢做師父,拜觀世音菩薩做師父呢,他不需要說很多的法,就是簡單一個法門你可以用就好了。你就可以修行,那么隨時和觀世音菩薩去學(xué)習(xí),隨時有問題可以請教,那就夠了。但是我們不是,我們不行,我們就得多學(xué)一點、多學(xué)一點。你說我嫌太多,南傳佛教很簡單,北傅佛教太麻煩,那么多;我不想學(xué)那么多,那好!那你就不要學(xué)。
寅二十八、覺悟所知凡圣差別
又有三種覺悟所知:一者、具縛,二,不具縛,三、全無縛。
「又有三種覺悟所知」,這是二十八種、第二十八科「覺悟所知凡圣的差別」。
「三種覺悟所知:一者是具縛」,就是這個人愛煩惱、見煩惱一點都不缺少,他是一個十足的凡夫!付⒉痪呖`」,這個愛煩惱、見煩惱的系縛不具足,有所少,他可能是沒有見煩惱了,那么這個人就是縛不具足;或者這個人雖然是個凡夫,但是得了四禪八定了他沒有愛縛了,欲界的愛沒有但是見煩惱還是有?偠灾是有縛但是不具足,就是這樣子!溉、全無縛」,那這個人是圣人了,是阿羅漢果以上了,這又是有這種凡圣的差別。
寅二十九、所應(yīng)作事次第差別
又有三種所應(yīng)作事,修觀行者由此三事增上力故,修習(xí)信等一切善法。一者、永斷見道所斷諸煩惱已,證預(yù)流果;二者、永斷修道所斷諸煩惱已,漸次證得一來、不還、阿羅漢果;三者、證得阿羅漢已,現(xiàn)法樂住。
「又有三種所應(yīng)作事修觀行者,由此三事增上力故,修習(xí)信等一切善法」,這底下二十九科「所應(yīng)作事次第差別」。
這是說修行里面又詳細的說明修行的內(nèi)容,有三種所應(yīng)該注意用功的事情!感抻^行者」,就是修止觀的這個人!赣纱巳略錾狭省,由這三種事情的增上力,這三種事,你若學(xué)習(xí)它就使令你善根增長,這個道力就逐漸地增長,所以叫做「增上力」。
這個佛的正法,佛說的正法,實在來說,無論什么事情,都是有增上力的。這世間上這個文學(xué)家,他寫了一篇文章,你要注意讀,他就對你有影響,那就是他的增上力;這些文學(xué)家寫的小說,你去讀的時候,他就影響你是名增上力。但是也看什么人,也是看什么人。
我以前聽說一件事,有個圓心,從中國來的有個圓心的氣功,氣功大師,有人向我贊嘆他怎么怎么了不起,我心不動、沒有動。但是后來聽到消息,就是他什么帶功講座,是什么的,一邊講說一邊發(fā)功,在聽他講的人就在那里,就是發(fā)生作用了,好像怎么地全身都抖起來了,各式各樣的情形。但是平常有靜坐功夫的人不動,有靜坐功夫的人,只是坐那里還是坐在那里聽,身體還是保持正常,身心都是正常不動。所以有增上力這句話,也是各式各樣的情形,有的人他對你有增上力;有的人他對你沒有增上力,也還是有這個情形。這里說的是佛法里面的事情,佛法里面的事情,這三種事有增上力。
「修習(xí)信等一切善法」,這個增上力,有三種所應(yīng)作的事,「修觀行者由此三事增上力故,修習(xí)信等一切善法」。修習(xí)信等一切善法,這「信等」,就是信、進、念、定、慧這五根。應(yīng)該開始就是四念處,四念處、四正勤,四正勤就是精進的修四念處,就叫四正勤,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是有一點不同,四如意足就有定,其實修四念處的時候也是有定,也還是剛才說的這個情形。人與人各式各樣,有的人已經(jīng)有了禪,有了未到地定,或者有了什么定修四念處;有的人沒得,沒得欲界定,只是在欲界定里面,有多少欲界定修四念處。由四念處、四正勤精進修行,這時候感覺到定力不夠,有點不合適,那么就加強去修定,這時候叫四如意足。
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定,這時候定力強了的時候,在強的定力里面去修四念處,就有五根出現(xiàn)了;就是有信、進、念、定、慧了。也就是你的四念處的道力又加強了,這個信心也加強了,你的精進力也加強了,而這個信、進、念、定、慧都加強了,都有根了。根就是堅強了,強大了的意思。所以「修習(xí)信等一切善法」,等于說就是修學(xué)四念處的時候,你這個時候這個力量強大了,你所成就的信、進、念、定、慧,這五種善法都有力量了。
這個時候有什么不同呢?由五根到五力,那么就到了七覺支,就見道了、就是見道。五根是暖、頂,五力是忍、世第一;五根是暖位和頂位,五力就是忍位和世諦一這樣子。這樣說呢,五根以后是內(nèi)凡位,以前面那個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是外凡位,還在外凡,都是修四念處但是有點不同,還是不一樣。
「修習(xí)信等一切善法」,你修這個善法的時候,就是見道了!敢徽、永斷見道所斷諸煩惱已,證預(yù)流果」,這三種所應(yīng)作事,第一種是什么呢?就是「永斷見道所斷諸煩惱已,證預(yù)流果」,這是第一件事,證預(yù)流果!缸C預(yù)流果」,是怎么證的呢?就是修四念處,四念處就是五根,也就是五力,這樣子初開始入了見道,入了見道的時候,有什么特別呢?「永斷所斷諸煩惱已」,就是見煩惱、分別我執(zhí),把這個我執(zhí)斷了,修這個四念處把我執(zhí)斷了。把我執(zhí)斷了的時候,就是證悟了我空的道理了,證悟了我空的道理,證悟我空道理這時候,就是見到真理,見到無為的真理了!敢磺匈t圣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初果圣人也見到無為的道理了,所以證預(yù)流果,這是第一件事所應(yīng)作事,要做這一件事,要得初果,第一件事。而得了初果,就是「由修習(xí)信等一切善法」,而來的。
「二者、永斷修道所斷諸煩惱已」,這個修道所斷的諸煩惱,也就是愛煩惱,這里包括了俱生我執(zhí)在里面,所以說是初果之前是修四念處,那么得初果以后怎么修行,還是四念處,也還是要觀身不凈。初果圣人還要修不凈觀,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還是這樣修行。這樣修行就能斷愛煩惱,也斷那個俱生我執(zhí),這時候繼續(xù)這樣斷,「漸次證得一來果」就是二果;不還果就是三果;阿羅漢果就是四果,就是這樣。這個煩惱斷了,就是永斷的,因為是斷掉了種子。
這佛法里面說斷煩惱不是表面上,表面上是說我自己感覺我沒有煩惱了,我沒有煩惱,不是真的。是要煩惱的種子斷掉,才算是斷煩惱;不斷種子是不能斷煩惱的,怎么樣子才能斷煩惱種子呢?要見到諸法實相的道理,要見到諸法實相的道理,不是得定了就是圣人,不是的。說是你得了四禪八定了,但是你沒能見到無為的真理,你只是心里面寂靜住而已,你這諸法實相的智慧沒得到,這個我空的智慧你沒得到。我們從這個道理來講,你去比量、你去觀察,那些修行人,他說他得初果了,他說他明心見性了,你相信嗎?他這么一說你就相信嗎?我看不一定,你可能要用尺量一量,他說他有十六尺高,那用尺量一量看有沒有十六尺。所以你要學(xué)習(xí)佛法,然后才能分別他是圣人、是凡夫,才能知道。
我以前講過那個故事,一個優(yōu)婆塞看見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這么一個人,為他現(xiàn)神通說法,現(xiàn)完了神通,說完了法了,這優(yōu)婆塞說你不是佛,會說出這么一句話來。所以我們感覺,要是我們不深入的學(xué)習(xí)佛法,你看見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你敢說他不是佛嗎?你敢不敢說這句話。所以這上面就是,由四念處經(jīng)過這三個階段,這是有「三種所應(yīng)作事」,這三種,這是說了兩種。
底下第「三者、證得阿羅漢已,現(xiàn)法樂住」,這「證得阿羅漢已,現(xiàn)法樂住」,這個意思有什么不同呢?有可能得阿羅漢這個人,他沒有得四禪,只是在未到地定里面得阿羅漢果,這時候還需要得四禪,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脯F(xiàn)法樂住」,現(xiàn)法樂住以前講過,這個「現(xiàn)法」,就是現(xiàn)在的色、受、想、行、識叫現(xiàn)法。你若成就了色界四禪的時候,四禪還就是在你的五蘊里面,你一攝心不亂,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了,你就安住在這里頭。安住在這里面,繼續(xù)的還是修四念處,修四念處還是這樣子,這是「三種應(yīng)作事次第差別」。
從目犍連尊者,他的神通不如舍利弗尊者那件事;從舍利弗尊者再到佛的境界,這是一大段的差別,那就可以知道,從這里就是應(yīng)該比量的,可以推知道佛是更高的境界。佛是更高的境界的,并不是只是得阿羅漢,就是所作已辦了,不是那么回事情。
寅三十、于所知境能照差別
又由三分,照了一切所知境界增上力故,建立三眼。一者、肉眼能照顯露,無有障礙有見諸色;二者、天眼能照顯露、不顯露,有障、無障有見諸色;三者、慧眼照一切種,若色、非色所有諸法。
「又由三分照了一切所知境界增上力故,建立三眼」,這是第三十科「于所知境能照差別」。這個「又由三分照了,一切所知境界」,「三分」,或者說三種力量,或者說三種功德分,他能照了一切所知的境界。這個「所知境界」,我們?nèi)魶]有成就的時候,只是一大塊而已,但是由功德的不同,看見的境界就不同,就不是一大塊,而是里邊有很多的分別的!冈錾狭省,那「三分」有增上力,所以「能照了一切所知境界」,能通達一切所知境界;這「三分」是增上力故!附⑷邸,由這三分就建立「三眼」,三種眼,哪三種?
「一者是肉眼能照顯露,無有障礙有見諸色」,這個肉眼的功能,就是能夠照見顯露于外,沒有障礙的有見諸色也可以;眼識可以看見的叫做有見,其他的不能算是有見。那么這個顯露地,那么這一道墻隔住了,墻外的什么就不知道了,所以墻內(nèi)就叫做顯露;墻外邊障礙住就不是顯露了。這個障礙事也是很多,太遠了也是障礙,太微細了,也是障礙,有各式各樣的障礙。
「二者、天眼能照顯露、不顯露,有障、無障有見諸色」還是這樣,它能照見,顯露的諸色能照見,不顯露的也能照見。這個不顯露是什么?就是因為有障礙;什么叫做「顯露」?就是無障礙,顯露不顯露,有障礙、無障礙的有見諸色,天眼都能看見。我們?nèi)庋酆诎档臅r候,諸色就看不見,但是天眼能看見,很遠很遠也能看見,但是還是有限度。
「三者、慧眼照一切種若色、非色所有諸法」,這個天眼當然凡夫得禪定,一定要得到色界四禪,你修天眼通得天眼通,才叫做天眼。那么你還是個凡夫,要是圣人,圣人的天眼和凡夫的天眼還不一樣,所看見的境界是不一樣;圣人與圣人那又不同。說初禪的天眼和二禪天眼也不一樣,和四禪也不同,你和大菩薩境界又是不一樣,所以還是有差別。但是這個都還是屬于物質(zhì)的,精微的物質(zhì)組織成的肉眼、組織成的天眼;但是肉眼是散亂心的人,天眼是有禪定的人。
「三者、慧眼」這就是心法了,「能照一切種若色法、若非色法」,所有的一切法他都能照見。這個我們通常說五眼,另外還有法眼、有佛眼,那么這地方好像沒有說;實在法眼也是智慧,也在慧眼之內(nèi)的。這個慧眼就包括了,慧眼、法眼,佛眼也應(yīng)該包括在內(nèi),這樣還是具足了。但是只說肉眼、天眼、慧眼,那就是三乘圣人都有,若說法眼、佛眼的時候那就不行了,這個阿羅漢、辟支弗就不具足了,只說三眼呢,他們也可以說是具足,這樣子。
寅三十一、能害煩惱怨敵差別
又有三法能害現(xiàn)行煩惱怨敵:一者、信順善友,二者、不與在家、出家諸眾雜住,三者、內(nèi)正作意覺悟所知真實道理。
「又有三法能害現(xiàn)行煩惱怨敵」,底下三十一科「能害煩惱怨敵差別」。有三種法,他能夠違害現(xiàn)行的煩惱怨敵。煩惱就是怨敵,而這個煩惱不指種子說,指現(xiàn)行說;就是活動出來的煩惱,它能夠殺害它,殺害這個煩惱賊,哪三種法呢?
「一者、信順善友」,信順好朋友的說話,朋友的教導(dǎo)你能相信他,能隨順這樣用功,這是一個力量。誰是善友呢?就是佛菩薩是善友,這是約人說佛菩薩是善友;還有法也是善友以法為友,這個經(jīng)、律、論是我們的好朋友,也是友。要「信順善友」,這是一者。
「二者、不與在家、出家諸眾雜住」,在家人,連出家人都在內(nèi),我不和他在一起住,那叫做「不與在家、出家諸眾雜住」。為什么要這樣子呢?為什么要這樣子呢?就是觸惱,你在一起住,他有的時候會觸惱你。因為這個人,你若道業(yè)沒有成就的人,要觸惱他,他修行上就有妨害,就能妨害他的修行。感情太好了,也有問題;感情不好,也有問題,很難適中,那不如他就是一人獨住好了,就沒有那個問題。但是我們另外再想一個方法呢,不觸惱,大家在一起住不觸惱,我不觸惱你,那么也就等于是獨住。很多人在一起住誰也不觸惱誰,那就等于你一個人在這里住,也叫做獨住,但是這件事情很難辦到。
「不與在家、出家諸眾雜住」這件事,對于「能害現(xiàn)行煩惱怨敵有增上力」,這件事,人的感情好了,增長你的愛煩惱,增長貪心;要是感情不好了,增長瞋心,所以你在一起住,能幫助你有現(xiàn)行煩惱。要是一個人獨住,沒有人觸惱你,所以沒有現(xiàn)行煩惱的問題。但是這話說起來,「信順善友」,又好像不是一個人,這里還有個善友,還有個善友還是和你住,最底限度可能不是很遠吧!那么可見這個事情,這里面的意思,能對你的道業(yè)有增上緣作用的,還是可以的;如果是增長你煩惱的,那就不要住,不要在一起住,這個意思。
這樣說呢,我們說是以人為友,我們又說以法為友,那要以法為友,這上面也有事情,應(yīng)該就是佛法,就是佛法的經(jīng)書,其他的書你還是遠,敬而遠之好一點。等到你得無生法忍的時候你再去讀,現(xiàn)在你不要讀,可以這么說吧!不過這可能有人不同意了。
「三者、內(nèi)正作意覺悟所知真實道理」,這是第三個「能害現(xiàn)行煩惱」的力量,就是「內(nèi)正作意覺悟所知真實道理」!竷(nèi)正作意」,這里面包括奢摩他在內(nèi);「覺悟所知真實道理」,這應(yīng)該是毗缽舍那也在內(nèi),就是自己在一個寂靜處修止觀。但是你心里面還是有個善友的,還有善友并不是孤獨的。那么這三種法,「能害現(xiàn)行煩惱怨敵」,是這樣意思,當然這主要還是要修止觀,主要還是修止觀。
寅三十二、教誡數(shù)習(xí)方便差別(分二科) 卯一、舉教誡
復(fù)有三種正教誡方便,能展轉(zhuǎn)證后后所證及得涅槃。一、于尸羅正教誡方便,二、于心住正教誡方便,三、于覺悟所知真實道理正教誡方便。
「復(fù)有三種正教誡方便,能展轉(zhuǎn)證后后所證及得涅槃」,前面這三種法能害現(xiàn)行煩惱怨敵。這底下又有三種,這是三十二科「教誡數(shù)習(xí)方便的差別」分兩科,第一科是「舉教誡」,「有三種正教誡的方便」。
這個以「教誡為方便,能展轉(zhuǎn)證后后所證及得涅槃」,有這種作用,這個教誡的方便有這個作用,哪三種呢?
「一、于尸羅正教誡方便」,第一種是于尸羅,就是戒!刚陶]」,這個「正」就是如理,如理的教誡我們學(xué)習(xí)戒,學(xué)習(xí)這個尸羅波羅蜜,學(xué)習(xí)戒法,這是我們成道的一個方便,學(xué)習(xí)戒。我那一天,早晨過齋堂的時候,看見來早晨吃飯的沒有這么多人,我心里想可是明相沒有出來,所以你們持戒清凈,所以不來吃早餐,可能是這樣。但是我今天早晨特別注意一下,我看現(xiàn)在這個時候,還是明相出來了,還是明相出來。我又想,那么不是戒的問題,可能還在大殿里靜坐,沒有放腿子,靜坐,反正一個戒,一個定、慧,這三因緣沒有來吃早餐。哎呀!這真是好!心里這么想。
「二、于心住正教誡方便」,前一開始教誡我們學(xué)習(xí)戒,現(xiàn)在是第二個教我們學(xué)習(xí)心住,就是心定教誡我們學(xué)習(xí)定,學(xué)習(xí)奢摩他這個定,這個也是得道的方便。
「三、于覺悟所知真實道理正教誡方便」,這是第三個教我們學(xué)習(xí)慧,學(xué)習(xí)慧比學(xué)習(xí)定難一點,學(xué)習(xí)定還比較容易。這個教誡毗缽舍那是不容易,這有三種教誡,前面這是「舉教誡」,這底下第二科「例數(shù)習(xí)」。
卯二、例數(shù)習(xí)
如正教誡方便有三種,當知數(shù)習(xí)正教誡方便,亦爾。
如正教誡方便有三種不同,當知數(shù)習(xí)正教誡方便,也是有三種不同。「教誡」,教誡我們戒、定、慧,我們要學(xué)習(xí)戒、定、慧當然也是這三種。而這個是數(shù)習(xí),你不可以怕重復(fù),數(shù)數(shù)的學(xué)習(xí)戒、定、慧,數(shù)數(shù)的學(xué)習(xí),也有這三種差別。
寅三十三、得安隱住修法差別
又于正教誡方便現(xiàn)修習(xí)時,由三種法得安隱住。一者、空、無愿、無相、滅盡等至,二者、四靜慮,三者、四無量。
「又于正教誡方便現(xiàn)修習(xí)時,由三種法得安隱住」,這是第三十三科「得安隱住修法差別」。
「正教誡方便現(xiàn)修習(xí)時」,現(xiàn)修習(xí)時就是現(xiàn)在就開始行動,不是我等一等,我等一等不是的,現(xiàn)在修習(xí)時「由三種法得安隱住」。這個我們小孩子可能不大知道,年紀稍大一點,社會上有一點經(jīng)驗了的人,都會有這種感覺,希望心里面安隱住,不要天天的動亂,心里面在動亂,就是不得已不動亂,或者也是愿意靜下來,所以有戰(zhàn)爭以后,人都歡喜和平,而不歡喜有戰(zhàn)爭。
我們出家人修行也是一樣,就歡喜心里安隱住,安隱住的時候,我在這個地方不安隱住,我再另外去找一個地方去安隱。荒堑胤接质遣话搽[住,還去找安隱住,那什么時候才安隱住呢?我們看這個文上很明白了,你就知道什么時候安隱?你到什么地方都不會安隱住的。那么什么時候才能安隱住呢?你要修習(xí)空、無愿、無相、滅盡、等至,你要修四靜慮、四無量,這時候才能夠安隱住的。原來是心里面安隱住,才能安隱住,你到外邊去安隱住,外邊那里安隱住,我看那里都是一樣,天下的烏鴉都是黑的,不容易。〔蝗菀装。
說你們這里工作太多,對于我修行有妨害,我再另外找一個工作少的地方,做事情少的地方,不是那么回事情,不是那么回事情的。所以「由三種法得安隱住」,就是心里面沒有賊的時候,沒有煩惱賊的時候,才是安隱住,要做這件事,你要注意這件事。
第一個安隱住的方法,就是空、無愿、無相、滅盡、等至,我們前面講過,三三昧講過,修這個空三昧、修無愿三昧、修無相三昧,得到滅盡定;等至就是定,得到滅盡定了,這時候是安隱住。我們假設(shè)是在未到地定、未至定,或者是在四禪里面修空、無愿、無相、三昧,但是你若不是滅盡定,你第六識還在動,還有第六識,第六識還是在那里剎那剎那的,要到得滅盡定的時候第六識滅了,那的確是安穩(wěn)處。就像《大毗婆娑論》說,入滅盡定就好像涅槃法安置身中,像那種境界,當然那是特別微細的境界,要是這樣時候,是得安隱住,這是圣人的境界了,這是圣住。
「二者、四靜慮」,第二個說是我們不想修學(xué)圣道,我只是修世間的禪,那么你由未至定到了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你成就了四靜慮,所以在四靜慮處也是安隱住。這個安隱住什么原因?就是你沒有欲,就是安隱住,明白點說也是沒有欲,這也可以明白,有欲的時候都是不安隱住的。有欲的時候心里面動,欲擾亂你心里不得安寧,所以欲是個苦惱。是四靜慮。
「三者、四無量」,四無量心是在四靜慮里面修四無量心,或者是在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里面修四無量心,這個功德是更高了一步的境界。那么你若成就了這樣的三昧了的時候,也是安隱住,也是得了安隱住了,但是這個還是屬于凡夫境界。這樣說《披尋記》上說,前面空、無愿、無相、滅盡定,這是圣;四靜慮是天住;四無量心是梵住,有這三種住,你就能得安隱住,這地方是這樣,就講到這里。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四(3)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四(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yīng)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xué)習(xí)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