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般舟三昧經(jīng)》三字決

  明偉提出來把這個三卷的《佛說般舟三昧經(jīng)》這一段三字訣(講一講),三字訣可能是我們的俗稱,大家對這段文字一般在過去行般舟之前呢,都要背一背,以達到對行法有一個認知吧。

  因為任何一個法則要有一個教法所依,現(xiàn)在很多法則有一個儀軌來修持。因為般舟在近代被很多人慢慢地接受,是有授記的,釋迦文佛在《大集賢護經(jīng)》中有講。講到這個我們這個時代,因為許多法則慢慢地就弱下來了,法則的弱,不是說法弱,是我們的人心與法的相應(yīng)的契機越來越少。因為這個時代,大家共業(yè),也就是減劫的共業(yè)造成的一些業(yè)力事實。

  實際說的正法時代、像法時代、末法時代,這個末法一萬歲,這個一萬歲是啥概念呢?因為釋迦牟尼佛世尊教法總共經(jīng)歷三個階段:正法時期、像法時期、末法時期,授記說正法本來是一千歲,因為有女眾出家,減了五百歲,后因為迦葉尊者乃至這些善行者的清凈梵行,又延續(xù)正法五百歲,那么還是又回到了(正法)一千歲。一千年的正法,一千年的像法,這兩千年都已經(jīng)過去了。按照我們通常使用的這個佛歷,兩千五百多年呢,這個概念呢。兩千多少年,我看看佛歷,哦,這上面沒有印佛歷,就是這么個說法呢,我們這個末法時代已經(jīng)步入了第二個五百年,末法時代的有情對戒律禪定的修持已經(jīng)到了一個極其衰微的這樣一個時節(jié)了。

  因為在正法時代,戒律是清凈的,圣者輩出啊!像阿羅漢啊,就是四果圣人——乃至四向(注:1)這些智者在僧中比比皆是,那他們所傳播的教法必然就是圣者所傳,就是依經(jīng)、依教能很廣泛地真實地利益世間。到像法時代多于禪定修持,就是戒律慢慢的在一部分人中開始松散下來了,或者說這種嚴謹?shù)氖刈o慢慢的就有不相應(yīng)的(因緣),修禪定功夫的逐漸地多起來。到末法時代,戒律禪定的修持的人普遍都少了,人的心里多于渙散,因為整個時代的五欲啊,包括我們的對世界的認知、交通,所謂的信息這種沒有任何的阻礙了,那么現(xiàn)在我們都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包括我們遇到的法則也是什么樣的法都有,什么樣的善知識也都有,這個時代的人要是不來解決自己的煩惱,不解決自己的生死問題,沒有這一個最基本的愿望去學佛呢,那把佛法呢往往呢搞成世俗了,就徒增加很多知識,增加很多口舌,增加很多能說會道的人,但是真正的持戒、禪修的人越來越少了,不能說沒有,少了,這是共業(yè)所延續(xù)出來的一個事實的力量。

  那我們到這個時代呢,釋迦文佛對,尤其在我們所學的顯教的教言中的授記,因為世尊的授記在像聲聞部——就是《阿含經(jīng)》這個部分的授記與大乘部授記,與一乘部授記是各有差異的。這些差異呢都是事實,因為他攝眾不一、區(qū)域不一、人群呢也是不一樣的,這些授記有種種授記的方式,結(jié)果呢都是為了令(大家對)這個法有個清晰的依止。像我們這個時代在漢傳佛教這一塊——顯教中呢,許多法的修持大家還是有,但是,不是通途了。那么佛在《大集經(jīng)》中有一個授記說“末法時代億億人修持,罕得度脫,唯有凈土一法是為通途”,這個通途是什么呢?就是適用于每一個眾生。適用,適合我們每一個眾生。這個法呢是個總持法,等覺菩薩呢也含在里面,下到罪惡凡夫,以《無量壽經(jīng)》講呢,乃至蜎飛蠕動,也都屬于此類,就是九界眾生呢,阿彌陀佛皆以平等圓滿的悲智,普利于這一類的有情,那么我們不出九界眾生。這個教法呢,在這個時代就是大機現(xiàn)前的一個授記,適合我們每一類的眾生。這個時代呢,若是圣者、智者、愚者,若是持戒者、犯戒者,若是如法者、非法者,在這個時代的變異性特別的大,我們知道天災(zāi)人禍逐漸多起來了,人類的思想逐漸地浮躁起來了,交流逐漸頻繁了,我們的眼界也開闊了,思維也多變了,教法的認知要是不清晰的情況下,就會產(chǎn)生……不學佛那當然是一個世俗的煩惱啊、無明啊、輪轉(zhuǎn)、愛憎與取舍;學佛呢,對法則的認知不清晰,對自己出煩惱、出輪回、證菩提、利益世間,這個認知不夠,那么去學一些知識,學一些技巧,多跟人交流,在人面前有一個樣子啊,那么呢,又落于世俗了,所以我們這個時代呢,要是能念佛呢,就引發(fā)我們無諍的心智,我們的心要是無諍,那就有清凈平等的緣起,清凈平等的緣起!阿彌陀佛我們要知道,是回施給一切眾生一個清凈平等的覺悟,讓我們來隨順這個清凈平等回歸于自性,或者說認知法無自性的這個自性,讓我們超越生死輪回,或者說煩惱對待的這種心所(注2),覺悟自己的人生,恰當?shù)乩梦覀冇邢镜娜松鷣沓錾、斷煩?乃至呢成就菩提、利益世間。

  總的來說呢,在漢地啊,凈土一法是種種法門的一個歸趣,因為我們的生命,哪怕你證道不證道,你都會相續(xù)的,它不會出現(xiàn)斷滅。好比說我們這個色身,生命將盡之時,你不可能是斷滅,它有一個業(yè)相續(xù)的問題,這個業(yè)相續(xù)就會產(chǎn)生我們的未來。那你說我們學佛不是出生死嗎?出生死不是斷滅,佛不說斷滅法,那我們知道性空,這個佛教依止的一個教體,但它不是斷滅、頑空。像這些菩薩,乃至諸佛世尊,都是無量劫以來,以種種功德力延續(xù)利益世間,沒有斷滅相的。就像我們賢劫的第四世尊釋迦文佛,八十歲取滅,一樣是沒有斷滅相的,因為這種應(yīng)化身是應(yīng)眾生的需要狀態(tài)來取滅的,就釋迦文佛的報身亦是無生無滅的,因為順性所成就的這個報德是沒有滅相的,因為沒有生相故,但以愿力相續(xù),因為愿力非是生滅法。

  我們經(jīng)常會讀到一些經(jīng)典,像《楞嚴經(jīng)》中講,二十五位圓通這些菩薩們,他們所行的因地,都是無量劫以來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由于這個愿望呢,不是一生一世,不是一劫兩劫,所以多有菩薩說:“我于恒河沙劫前,于某世尊、于某善知識,教我什么樣的法則來延續(xù)。”這種啟發(fā)與愿力的延續(xù)呢,是不可以某一生某一世來表達的,都是多生多劫。所以愿是無量壽的,我們看到阿彌陀佛在十劫前成佛這個過程,乃至無量劫以前發(fā)的這個四十八愿,順愿修持,精進不退,無著無染,廣利世間,那么在十劫前呢,成就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具足十號——如來、應(yīng)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diào)御丈夫、天人師、阿彌陀佛世尊,他完成這種真實具足的功德,感應(yīng)十方,普攝于十方。

  由于大乘教言所攝呢,一佛攝無量國土,以聲聞乘教說,每一世尊各居三千大千世界,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由釋迦文佛所住持,那么稱為一佛住持一個三千大千世界。那么依大乘究竟教言來說,一佛以法界身遍布于一切法界,住持無量佛土,就是阿彌陀佛的教化就是這樣的,以諸佛報德、以這種圓滿報德普攝于十方。因為因地的誓愿所致,所以阿彌陀佛因地發(fā)愿啊,“我建超世志,必至無上道”,國土第一,最為尊勝,普攝十方,無所障礙。這是在諸佛國土的對比下,發(fā)的一個誓愿。十方世界,國土第一,一切諸佛,皆為贊嘆此土,宣化此土,菩薩極其眾生往生彼國,一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此界眾生壽命無量故。因為乘著阿彌陀佛住持攝受故。那我們現(xiàn)在在這個娑婆世界,阿彌陀佛已在攝受我們,我們作為一個念佛人,阿彌陀佛以報德、無礙的功德力來攝化我們,攝化我們直至究竟成就,因為念佛法門本來就是一生不退的修法,與阿彌陀佛這樣的世尊結(jié)緣,就會直至成佛,佛不做舍離的。他不是應(yīng)化身佛,不是應(yīng)化身佛。像我們現(xiàn)在做一個念佛人,念念稱念佛名,世尊自知,所謂的天耳有聞啊,他心能知啊,所以我們的心念,我們的念佛的這種聲音,世尊能了察覺知,攝化我等得不退轉(zhuǎn)。

  以這樣一個法,我們有幸能聞到,不要因為自己的這種聞——自我聞凈土的法門的教法去輕賤它,不要妄自菲薄,認為自己聞到了,它可能就不算什么,實際不是這樣子。因為一生要聞一個一生能得不退的教法實在是不可思議,實在是很難得很難得的!可能曠劫以來,我們第一次遇到,要不然我們早已成就菩提了。累劫之間呢,我們可能也都學過佛,也都有這個善根,也都有機遇,那為什么沒有成就呢?我們可以回顧,就是沒有遇到一生成辦的教法。這個呢,一生成辦的教法不是說是人把它給夸張出來就行了,不是的,的確是有真實的利益。

  那我們做一個念佛人,要現(xiàn)生中欲證知這樣的法益有兩種方式:一類有情是發(fā)無上菩提心,來隨順這個無上菩提心,安心于此,念佛,舍報往生極樂世界,究竟成辦;再一類有情是現(xiàn)世即證念佛三昧,見佛聞法,直接抉擇。這兩類有情呢,一生皆可以得不退轉(zhuǎn)的利益。我們作為一個學佛人呢,一定要審視自己心靈深處真實的需要,自己學佛究竟是為了什么,要是不明白是為了斷除自己的煩惱,不明白是為了出離生死輪回,不明白是成就菩提廣利有情,那我們學佛是為了什么呢?這個可能就是所謂的發(fā)心的問題了。學佛,修法遇到一個法則,沒有一個清晰的發(fā)心,實在是可惜自己了,我們的有暇生命啊,有機會的生命啊!在我們?nèi)松@個短暫的幾十年百十年以內(nèi),有暇的時間實在是不多的,大部分被煩惱所困,被無明遮蔽,被事務(wù)纏身,被雜亂的妄想所侵害、所蒙蔽。能得遇佛法,清晰思維,有時間去修持,依法修持,那實在都是來之不易。

  諸位善知識,我們每個人學佛的發(fā)心,自己一定要自知之明的,他人說沒有意義的,不要人云亦云,一定要審視自己是不是真正地發(fā)菩提心來學佛法了。所謂的菩提心就是清晰自己要干什么,要成就哪一個因緣,有的是聲聞菩提心,有的是菩薩菩提心,有的就是究竟的菩提心,就是所謂的佛陀無上菩提心。那么我們以什么樣的心,就會成就什么樣的道業(yè),要是我們這三個菩提心都沒有引發(fā)出來,那我們還會以世俗心來學佛,只能結(jié)佛緣,不能成就菩提道業(yè),為什么呢?不明發(fā)心,怎么有趣向,怎么有結(jié)果呢?所以發(fā)心不是人云亦云的事情,自己一定要深思熟慮,隨順法則,細觀自心之所需,這樣我們習法修行就有前景,就有一個清晰的前景。

  很多人學佛年復(fù)一年的過去了,別人看也好,自己感知也好,很多人是進的少退的多,或者說變化就很少。所謂的變化就是心里對佛陀的感知,對佛陀恩德的這種心誠,法身慧命的滋養(yǎng)沒有什么感覺,世俗的心、世俗的業(yè)相并沒有減少,那這樣年復(fù)一年就過去了,我們能知道閻王老子什么時間來找你嗎?你知道你的壽命什么時間結(jié)束嗎?你壽命結(jié)束,你知道真正的歸向嗎?何去何從要是不知,突然大限一來,那我們就出大問題了,真是一失人身萬劫不復(fù)啊!這不是恐嚇的話,這實在是我們面臨的一個問題。不可把我們的人生、學佛機遇泛泛帶過啊,你泛泛地過去了,只是可惜了自己的機會。過去的人提示這個事情說“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我們有沒有這樣的心地的渴望與沖動呢?

  你說“我這個人已經(jīng)生死已辦了,沒有什么掛礙了”,這可不是一句話,這是在順緣、逆緣、乃至生死緣,生死攸關(guān)的當口,你真正能不能清晰了知呢?過去的善知識舉了一個例子說:你現(xiàn)在在你清晰的情況下能把握住自心,能了解法則,你在迷失的時間能嗎?能把握嗎?在逆緣來的時間能把握嗎?在夢中能把握嗎?那不能把握,不能認知,生死一來,輪回必然相續(xù),無明流轉(zhuǎn)必然是事實,是沒有人替代我們受這個輪回的苦的,就是這個苦啊沒有人替代我們。

  很多人說諸佛菩薩慈悲啊,諸佛菩薩的確是慈悲,但是絕對代替不了我們的輪回業(yè),佛菩薩早已圓滿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具足無量的功德與善巧受用,但是我們不認真地依法去修持,世俗的業(yè)力必然籠罩著我們的生命,乃至推動我們繼續(xù)輪回,所以我們得遇凈土法門,或者得遇其他教言,一定要認真地依法行持,盡量地避開懈怠放逸的傷害,浪費了生命,回顧你自己不安穩(wěn)、不清晰,業(yè)力一成熟,命將近亡之時,后悔已經(jīng)來不及了,所以我們出離生死煩惱于當下,于現(xiàn)緣是有意義的。

  我遇到許多很長時間的學佛者,討論一個話題啊。實際從心中大部分人對了生死這個事啊就一帶而過了。一般人的學佛呢,大部分是一種精神需要、安慰,需要一種需要,或者是一種宗教的期盼,或者說一種人群的安慰,沒有真正地考慮到生死的苦難。很多人被生死所逼,被病難所逼,也沒有真正能認識到生死的可怕。這個不是泛說的,生死的畏懼,因為我們沒有宿命通啊,我們不知道過去生生世世的苦,可能我們對這一生的苦少有認知,但是人往往稍一有樂趣,馬上對苦的認知就放棄了,哪怕剎那間的樂,他就感覺到自己挺快樂的。所以我們?nèi)松心阋怯龅椒鸱?不能認知生老病死的這個苦,不能出離這個苦,實際上是太可惜了。因為相當一部分人學佛是為了人天福報、現(xiàn)世的安樂,實在沒有出離生死的意樂與愿望,那這樣呢,雖然勤苦地學習很多法則,心中還存在著對生死的貪愛,那么我生命一到盡終,還是輪回。

  (若)沒有出離愿望,怎么能出離生死呢?平時都沒有這種愿望,怎么能產(chǎn)生這種事實呢?我們一定知道世間、出世間不離因果二法,我們(若)沒有這個因會結(jié)出這個果,那不是個奇怪的事情嗎?這一點還希望各位菩薩一定反思自己的學佛、實踐法則的一個愿望究竟是什么?就是自己的意樂究竟是什么?莫草草帶過,(若)帶過了,我們的因果成熟就沒有人替代了,只有自作自受,決定沒有第二個法則的。

  那一天我們在吃飯的時間,這些菩薩誦《應(yīng)作慈愛經(jīng)》,有一段故事,世尊對因果的認知啊,一切眾生的因果世尊決定是隨順的,他不會強制改變你的因果的,要世尊強制改變因果,這個世間就不成立了。他尊重我們的因果,啟發(fā)我們的發(fā)心,啟發(fā)我們出離苦海,出離生死輪回,成就菩提道業(yè),所以“佛唯以一大事因緣出現(xiàn)于世,欲令眾生悟入佛之知見,成就清凈的道業(yè)”,(編注:《妙法蓮華經(jīng)·方便品》: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出現(xiàn)于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凈故,出現(xiàn)于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xiàn)于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xiàn)于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xiàn)于世。)這實在是這一個大事因緣佛才出世的,那我們是因為什么樣的因緣來學佛呢?諸位善知識要審視。

  回過來說這個《佛說般舟三昧經(jīng)》這一段三字訣。三字訣這個文字呢,大概是零幾年很多人走般舟走般舟,零四年吧,很多人走般舟走般舟,大家就把它摘錄出來,希望走般舟的人有一個“立一念”的參照,這樣不失為一個行法的依止,因為這個法是佛宣化出來,就是令我們現(xiàn)世見佛聞法抉擇自性、出生死輪回、利益世間的一個教法,那我們只能依經(jīng)來交流,依教來實踐。

  以前接觸過一個老年的出家?guī)煾?勸我去行行般舟什么的,我也沒有行,但是長年地又放不下,總是去走一走,走一走,這樣恍恍惚惚地走了十來年,也沒有啥體會,也沒有去關(guān)注這個經(jīng)典,也沒有找到這個經(jīng)典。聽別人講了,那么就心里有這么個東西放不下來,經(jīng)常到一個地方住就會走一走,走一走,也沒有啥次序,也沒有深入,也沒有太大的體會。但有一點呢,在這里面感覺我于自身有一些所謂的受益也好,認知也好。到零四年他們一伙居士走七天八夜,我給他們護關(guān),后來大家慢慢地走的人就越來越多了,我們就提出來這段文字。

  因為這個法是大家共行的,起碼說在竹林精舍釋迦文佛講這個經(jīng)典的時間,是在跋陀和菩薩及八正士,先站出來發(fā)了個愿,說“世尊滅后,我等當護持此法,令廣延世間,四千歲中令此法正行。”現(xiàn)在要是按照禪宗的記法已經(jīng)是三千年了,三千多年,世尊已經(jīng)滅了三千多年了。這四千歲已經(jīng)開始了,就是四千歲中令此法廣延于世間,那就是我們這個時代了。按照廣泛流通的佛教的這個兩千多年的這個年歷呢,也基本上快步入這個時代了。那么這八個正士及五百個出家在家的菩薩一起發(fā)了一個愿,因為這八大正士發(fā)了個愿,這五百個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一起也出來發(fā)愿,他們是以人的身發(fā)的愿,就說未來世還以我們這個人身,而不是以菩薩身、天人身、修羅身,不是,還是以人身來應(yīng)化世間,來弘揚這個法,實踐這個法,傳播這個法,成就這個法,令這個法相續(xù)。賢劫中一千個世尊出世,現(xiàn)在我們有第四佛出世了,我們還有第五彌勒世尊,一直到賢劫的一千個世尊出世,皆以此法而安住,就是這個法都會流傳的。

  那么我們以授記來說,我們這個時代正當機,那這我們現(xiàn)在行般舟的人呢,是不是這五百個人呢?我也不知道。起碼你被這五百個眾攝化里面,你受他們的影響,這是最少的。也可能有人說“我在那兒發(fā)過愿。”我也不知道,對不對?那有人宿命不斷,有宿命明也可能會看到自己的過去,我也不知道,我也不懂。但有一點呢,這五百個善士就在這個時代會應(yīng)化在這個世間的,以跋陀和為首的八大正士——就是這些菩薩們會攜領(lǐng)、作師導(dǎo),來導(dǎo)引這五百個善士出來廣泛地弘傳這個法則,令無量有情因為此法現(xiàn)世于不退轉(zhuǎn)教育中得大利益,乃至于未來世究竟成佛。

  佛有授記的,什么善覺呀,什么什么很多菩薩的名字,未來一定會成這樣的如來、應(yīng)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diào)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他們十號具足,但是同一名號成佛。世尊授這個記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我也翻了許多經(jīng)典去審視這個教法,為什么這個時代大家這么熱(愛)這個法則呢?很多人真正地熱(愛)這個法則,我說肯定是有因緣的。我以前也沒有去看經(jīng)典,也不了解,找到這個經(jīng)典呢,看看他的授記族類??,授記族類,我感覺到感動了,我說怨不得這個樣子,的確是世尊的授記是不可思議的,它產(chǎn)生了這種事實的力量,產(chǎn)生了事實的力量,也是我們這個時代,我們這個時代修法成熟了。佛這個授記特別感人,就是說我們這個時代呢,這八大正士各導(dǎo)引無量有情及五百誓愿者來守護、實踐、傳播,令此法廣傳于世。這五百人到底是誰呢?我們大家慢慢去實踐,他們成熟他們的道德了,可能就知道是誰了。不成熟誰知道是誰呢?真是不知道。

  我說的,給他們提個建議,到時間呢我們要把這五百個菩薩的名字啊,要是能找得出來,通過經(jīng)典也好,什么方式也好,能找得出來的,我們就塑一個竹林精舍般舟會上的這些菩薩形象,誰來行般舟就給誰照個像,男也好、女也好、出家也好、在家也好,就給你照個像,然后就給你塑個像,安個名字,只當你是般舟會上的佛菩薩。那我們咋辦呢?誰知道誰是哪個菩薩啊?這是個鼓勵也好,是一個說法也好。

  但是我們這個時代呢,世尊的授記是什么呢?我們這個時代能讀誦這個《般舟三昧經(jīng)》,能愛樂,能抄書,能傳達,能實踐,能傳播,能親證,這樣的善知識呢,佛跟阿難是這樣說的,說:阿難啊,你可不敢輕視他們的,他們就是這五百個人之一啊。要人多了咋辦呢?有五百零一個咋辦呢?那就是被他們攝受的人。咋辦?你說咋辦?我們不能說掛個牌子,說我……也沒有必要去爭這個菩薩,但是你就一定是這樣子的了,世尊的授記是誠實言,真實不虛的,它不像預(yù)報天氣一樣,也可能風一吹又變了天氣,對不對?它也不像某些人的預(yù)測一樣,它不是這個,它是準確的,它是誠實言、真實語、不異語。我還不是說用這個話來煽動大家,想一想我是那五百個人之一吧?怎么樣怎么樣,我還不是這樣的概念,因為我也不知道我自己是老幾,對不對?但有一點我們能確定的,我們這個時代能讀誦、能實踐、能傳播、能成就這個法則的人,能愛樂這個法,一定是被這般舟會上佛菩薩攝化的人,這是沒有問題的。我這樣想我感到心里挺平衡的,就是這么說,最少我是被這些佛菩薩攝受了,對不對?不敢妄占其名額啊。名額要占完了別人就沒位置了,我寧愿做被他們攝受的人,我就感覺到很歡喜了。哪怕那個般舟會上,我是個修羅也好,是個天人也好,鬼神也好,是三惡道的人也好,但是被他們攝受了,挺慶幸的。

  我這么個提示。因為是這么個因緣,世尊授這個記說:我們這個時代的人,聞到這個法不誹謗者善根不可思議,隨喜者善根不可思議,讀誦者善根不可思議,抄寫傳誦者善根不可思議,實踐者善根不可思議,親證者善根不可思議,傳播者善根不可思議,其功德一如。就是聽聞歡喜的人跟證得般舟三昧的人,功德是一樣的。我當時看到這一段文字,我特別歡喜。我啥也沒有證,我啥也不會,我只是歡喜就OK了,挺放心的,滿意,也放心,也踏實,感覺到跟我有緣,真是……我隨喜還是有的吧!贊嘆還是有的吧!(捐)錢做不到,鼓勵有情還是有的吧!嗯!還是挺滿意的。

  剛才我這一段說法呢,希望我們也下去思維這個事情,因為我們聞到了這個法,接觸到了這個法,傳播、實踐、讀誦、親證都有同樣不可思議的利益,這是跟這個般舟會上的佛菩薩我們起碼接上緣了,接上緣了我們再來學習就親近了,我們有關(guān)系了。我說你是般舟會上的哪個菩薩,那你就嚇著人了,對不對?(別)人真當真,你也不知道是驕慢,也不知道是迷失了。我說大家都被這佛菩薩攝受住,挺心安理得的,讓人踏實了,對不對?我感到是挺踏實的。這樣我們也沒有啥虧失對不對啊?明偉讀一讀吧。你哪一段有問題你提,對不對啊?你讀一下就可以……讀一遍也行……(下面的人:讀一遍吧)行!

  立一念 信是法 隨所聞

  念其方 宜一念 斷諸想

  立定信 勿狐疑 精進行

  勿懈怠 勿起想 有與無

  勿念進 勿念退 勿念前

  勿念后 勿念左 勿念右

  勿念無 勿念有 勿念遠

  勿念近 勿念痛 勿念癢

  勿念饑 勿念渴 勿念寒

  勿念熱 勿念苦 勿念樂

  勿念生 勿念老 勿念病

  勿念死 勿念身 勿念命

  勿念壽 勿念貧 勿念富

  勿念貴 勿念賤 勿念色

  勿念欲 勿念小 勿念大

  勿念長 勿念短 勿念好

  勿念丑 勿念惡 勿念善

  勿念嗔 勿念喜 勿念坐

  勿念起 勿念行 勿念止

  勿念經(jīng) 勿念法 勿念是

  勿念非 勿念舍 勿念取

  勿念想 勿念識 勿念斷

  勿念著 勿念空 勿念實

  勿念輕 勿念重 勿念難

  勿念易 勿念深 勿念淺

  勿念廣 勿念狹 勿念父

  勿念母 勿念妻 勿念子

  勿念親 勿念疏 勿念憎

  勿念愛 勿念得 勿念失

  勿念成 勿念敗 勿念清

  勿念濁 斷諸念 一期念

  意勿亂 常精進 勿懈怠

  勿歲計 勿日倦 立一念

  勿中忽 除睡眠 精其意

  常獨處 勿聚會 避惡人

  近善友 親明師 視如佛

  執(zhí)其志 常柔弱 觀平等

  于一切 避鄉(xiāng)里 遠親族

  棄愛欲 履清凈 行無為

  斷諸欲 舍亂意 習定行

  學文慧 必如禪 除三穢

  去六入 絕淫色 離眾受

  勿貪財 多畜積 食知足

  勿貪味 眾生命 慎勿食

  衣如法 勿綺飾 勿調(diào)戲

  勿憍慢 勿自大 勿貢高

  若說經(jīng) 當如法 了身本

  猶如幻 勿受陰 勿入界

  陰如賊 四如蛇 為無常

  為恍惚 無常主 了本無

  因緣會 因緣散 悉了是

  知本無 加慈哀 于一切

  施貧窮 濟不還 是為定

  菩薩行 至要慧 起眾智

  剛才把“三字訣”這一段文字,大家能讀的讀了一遍。這跟我們讀《賢護經(jīng)》那四個四法是相應(yīng)的。我們昨天學那個四法,這里面的文字是那四法中的一個,它慢慢轉(zhuǎn)化寫成四法了。“善男子、善女人,能證得三昧者,當具四法”,講四個四法,這里面的內(nèi)容跟那四法是相應(yīng)的。我們解釋一下,來提醒提醒看能不能除我們的疑惑,實際這個疑惑是最重要的。疑惑,我們就會不知道怎么來行持,我們清晰一個教法,心里就有一個次序,就有一個所謂的當下的明了,當下明了實際是最重要的,當下明了人沒有掛礙,那么法益就必然現(xiàn)前。要是當下的疑慮、恍惚、對法則的認知不夠,那慢慢地就會懈怠啊,徘徊呀,放棄呀之類的。

  它第一句“立一念”,這就特別簡單了。實際在四法中講這“立一念”,這一念是什么呢?本凈之一念,我們無始以來我們的本心心智,就是真實的心智,與諸佛如來同一心智,了無差別。諸佛累劫修持做諸功德,所有有為之法中不能增此性德,是不能增加它;眾生無始以來迷失造業(yè)不能減損它。何以故呢?其性無得無失,其性本來清凈,其性無色無名,其性廣大周遍,其性非修法非不修法,本具安住。我們稱為它是法性也好,自性也好,佛性也好,真如本性也好,無量的名字都沒有離開這個一念。這個立一念呢就是順性了知本凈之念,這一念無始以來未增未減,所以在佛不增,在凡不減,是為一念。此一念真實不虛,我們要能立這一念,所謂的平等念、清凈念、真實念、不增減念、不得失念,下面就好行了。有法則就好實踐了,實際你說(這是)發(fā)無上菩提心呢未嘗不可。隨著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來立一念,一念貫穿始終,曠劫以來此念未增減,此念未衰變。凡夫作極大惡業(yè)不能毀壞這一念,這是所謂的自性無增減故,諸佛如來以廣大功德遍滿法界、普利一切,此功德呢贊莫能盡,亦未有增減自性。所以這種平等念、真實念,我們要能認知、能信這樣的法則,那我們念佛就有極大的樂趣,有極大的機會與佛相應(yīng)。

  “立一念”,很多人說這一心念佛什么的,此一呢,非增減、非得失,此為一。我們說“不二”也是方便,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是一;說在佛不增、在凡不減是一;始以來無色、無相、無名是一;凡者在用之、圣者在用之、諸佛如來也在用之是一。這一念呢,是真如之念,是寂靜之念,是圓滿之念,是無始無終之念,是善始善終之念。

  我們這個念呢——凡夫念是剎那剎那間都在變的,因為隨著外境,隨著善惡、是非,隨著自己的習氣、愛憎取舍、所謂的貪嗔癡慢疑、所謂的財色名食睡的變化、所謂的色聲香味觸法的變化,在不斷地念念變異,雖念念變異其性無異啊!念念變異其本性呢?畢竟無得無失。所以諸佛如來親證這樣的一念啊,亙古亙今,無得無失,無色無相,無名無說,所以我們稱為法性周遍,諸佛親證。菩薩呢,雖然已知法性之周遍,未證周遍,是名菩薩。

  我不知道我們現(xiàn)前這一念是什么,你看你這一念,我們讀《普賢行愿品》說“一念三世、三世入一念”,這一念是亙古亙今的,不是常念,不是常見,它因為無色無名,不可知其名相,不可說,不可總說,因為法性周遍故。所以非常見、非斷見,此處無見哪,此處無知正遍知,我們稱為寂滅本性也好,法無自性性也好,真如絕待也好,都是它。因為這些名字比喻,我們能不能通過這些名字以透視,來感知它的少分呢?這是個人的因緣了。

  說“立一念”。曇鸞法師對這個“一”字呢(這樣解釋):“一切眾生之業(yè)報與諸佛的不可思議的功德呢不異不同。”不異不同那可以說是不二,不二呢,那說“一”大家都容易產(chǎn)生誤解,說“一”壞于因果,大家都不行善了,也不修法了,也不做種種利益世間的事情了,認為是“一”嘛!那就生斷滅相了,斷滅因果,所以說呢,說“一”眾生多容易迷失,迷失了什么呢?那要說我們跟佛沒有差別啊什么的,它生斷滅相,于自己的因果不忌諱了,于自己的修行不正行了,那這樣的人生邪見,所以說“一”者往往壞人因果,令人迷失。所以說“不異不一”,“不異不一”就是這個“一念”。說“不二”大家可能有一個認知。

  因為一切有情皆因染著、執(zhí)著的心妄生分別,流轉(zhuǎn)于六道,諸佛如來早已了達絕待之智,無取無舍,無有名相,無染無著,廣利世間,令無量眾生入無余涅槃而實無得度者。何以故呢?知夢幻眾生實無所得,實不可得,所以諸佛如來沒有驕慢心。很多人做一點善事啊、修一點法啊、學一點東西啊、有一點財富啊、有一點權(quán)力啊就會生驕慢。諸佛如來不會有這個心,何以故呢?順性修持故,順性立愿故,順性利世故。凡夫有情呢,是違性的,以得失心、善惡心、對待心妄生高低,妄生善惡,妄生是非,多落于邊見,所以不是是就是非,不是善就是惡,不是常就是斷(注:常見和斷見),總在兩邊徘徊,無有正見故。那么這“一念”呢,遠離邊見,純凈念佛,那有趣入方便。

  所以“立一念。信是法。隨所聞。念其方”。阿彌陀佛這一方是什么呢?我們看到經(jīng)典上是這樣說,“佛告舍利弗,過此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xiàn)在說法”。(編注:《佛說阿彌陀經(jīng)》佛告長老舍利佛。從是西方過十萬億國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xiàn)在說法)那釋迦文佛告訴我們什么呢?在我們這個世界的西方,有這樣一個世界——極樂世界,有現(xiàn)在世尊正在說法。阿彌陀佛是報身佛,正在說法,報身佛啊,常住于世。這個“常”是什么“常”呢?是順性之“常”,非是我們對待之“常”,因為順性故,不生不滅是為無量壽,不增不減是為無量光,那我這個跟那個世間的常見有什么差別呢?它是有本質(zhì)的差別的:世間的常見是建立在斷滅見的一個對法上的,就象我們世間人說是,一定有個非的東西;那佛教這個,世尊這個順性修這個法則,成立這個事實無生法忍中是無生無滅的,非是對法;說世俗人的“常”是對法,是由對待建立的“常”。

  那么世尊、一切諸佛如來順性修持,無生無滅,無垢無凈,順性安立,他都是利世的大愿,不是為我,因為無我故,順性安立,所以壽命無量。我們作為一個凡夫有情呢,所有的作業(yè)都是為了一個“我”字,以色身,以四大的色身為我,色身死了怎么辦呢?不知道了。以自己的六塵六識的這種感知以為我的心,六塵六識業(yè)業(yè)在相變幻,哪個是你的心呢?不知。所以以塵緣為心,以四大為身,自以為我。所有的作業(yè)都圍他打圈圈,打到最后這個圈圈呢火葬場里一送,這個圈圈就找不到了。那業(yè)力就隨著你的身,所謂的業(yè)就是你造的善惡是非業(yè),就隨著我們?nèi)ハ嗬m(xù)流轉(zhuǎn),因為它的主體是無明業(yè),我們?yōu)槲疫@個“我”字啊,身見之“我”,意見之我,就是一個無明的業(yè)流相續(xù)罷了。所以佛說無我之法,廣利世間,令眾生出生死輪回。

  世尊在《圓覺經(jīng)》講啊:我本不有,愛憎何生?人要是沒有這個“我”的安立,愛憎怎么會有呢?是非怎么會有呢?所以這些菩薩、這些圣者、智者,皆是以無我的心智而利益世間的,所以說我們讀到佛菩薩的愿望都是利益世間有情的,沒有一個是為了我怎么樣、我怎么樣、我怎么樣的,那我們平時的思維、觀察、修行、乃至一些作為是不是為我呢?那大家可以下去審視。

  所以阿彌陀佛這個極樂世界,實在是我們安心之處,把我們的心念輕輕松松地一放,把我們執(zhí)著那個“我”輕輕地一放,我們消歸在這個安樂的國土,什么安樂的國土?無得無失,究竟圓滿,順性得見自性佛陀。能不能順性見呢?(若)不能順,那我們順著阿彌陀佛的報德安住無疑,因為報德圓滿故,能令我們的心圓滿,心圓滿心得休息,心得安樂;心不圓滿總要尋求的,總要索取的,總是不安的。那我們以性德清凈能安心,要是以性德清凈,你感覺(疑惑)說:清凈是個什么東西啊?怕有斷滅想,那就以阿彌陀佛的修德圓滿來隨順修行,隨順安住,說往生彼國是隨順安心(的)第一方便,現(xiàn)前安心,舍報必然往生。

  所謂安心就是心不再造作生死,不再造新業(yè),但消過去世的業(yè)相。因為我們過去的業(yè)我們必然受報啊!你時時刻刻都還在成熟著果報,成熟著果報,但你念念不再造作新的生死輪回了,隨著阿彌陀佛的報德,心歸此處,圓滿安住,業(yè)力相續(xù),相續(xù)一個消一個,相續(xù)一個消消消……直至消盡,畢竟往生。何以故呢?隨阿彌陀佛的報德,心智圓滿故,不再造業(yè)了,不再索取了,不再掙扎了,不再迷失了,善、惡、無記的業(yè)我們都不造了,只是在阿彌陀佛的圓滿的報德中,心心回向,愿愿安住,時時皈依,那我們過去的舊業(yè)障不斷地在消除,消除我們的過去,不斷地消除我們過去舊的業(yè)障,那么我們不再造新業(yè)了,那往生是必然的,成佛也是必然的。所以入佛愿海眾罪消滅,善根增長,乃至花開見佛悟無生,這都是真實言、誠實語。

  所以阿彌陀佛這個“念其方”呢,是讓我們緣著佛陀的這種圓滿的給予,讓我們安心、放心、歇心,來照見我們自性本具的清凈、本具的平等,匯入清凈平等覺。所以所有的未來的緣起都是清凈平等覺作為緣起,圓滿真實的心作為緣起。那我們在過去的業(yè)流在沖擊我們,念念無得失,念念享受過去的果報,在過去的果報中無怨無悔,在過去的果報因緣中回施清凈、回施平等、回施圓滿,令我們過去的業(yè)緣相續(xù)的眾生也得到歇心、安心,也得到清凈、平等、圓滿。這樣做佛法中一個閑人,做佛法中一個安樂的人、一個清凈平等的人,做一個平等利世的人!這樣無始以來的業(yè)在相續(xù)中不斷地消除了,我們的心智再不緣于新的業(yè)力。

  有很多人現(xiàn)在在修行沒問題的,但是是不是在造善業(yè)呢?他只要有“我”的名字,有“我”的認知,他就有“我”的善業(yè),我的善業(yè)就必然受“我”的作為的果報,這個“我”的作為的果報必然會產(chǎn)生一個什么樣的事實呢?生死相續(xù)!因為善、惡、無記必然是三界之因緣,你只要有我執(zhí),什么善、惡、無記業(yè)就在六道里讓你去品嘗這些果報,因為自作自受故,這個是沒有辦法來逃避的,沒有辦法逃避的。

  所謂“念其方”是為了令我們順著彌陀圓滿的報德來回見自性清凈平等,在圓滿的回施中令我們心智、現(xiàn)前的心智得到滿意,得到清凈的安住,遠離造作。因為我們的心不滿,心不清凈,總是想搞個什么,到處尋找啊,到處想得到個什么啊,又怕失去個什么啊,所以總是心不相安的,所以“念其方”。

  “宜一念”。我們要念一念“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呢,我們就會回到清凈平等這個緣起上來,要是我們每一個當下都在清凈平等這個緣起中來觀察自己的現(xiàn)緣,那你就會有安樂、自主,遠離是非、遠離爭斗、遠離善惡、遠離種種業(yè)力的造作,清凈如實地守護著自己的現(xiàn)緣,在這個所謂的不得不失的真心中、真如心智中消化自己無始以來種種迷失、種種業(yè)相。

  “宜一念”,我們要是不順性來觀察,一念是難成立的。我們念念都在變異啊,念念都在變異,念念都在捕捉,念念都在是非,念念都在顛倒,其一念,我們念念顛倒——其本質(zhì)是什么呢?本凈無染哪,無始以來這一念沒有動搖過,也沒有增減過。雖然念念在變異,其自性無變異,其本質(zhì)無增減。那我們審視到這一點,那我們這一念相續(xù)呢,你就會不急不躁,妄想來了你也不會懼怕它,也不會隨順它,你也不要滅它,它本不可得,你滅它什么呢?你也不要去隨它,它本不可得,你隨它什么呢?那我們這一念清凈的相續(xù),人在這相續(xù)中會得到小解脫、大解脫、究竟解脫。何以解脫呢?因為我們知道念念本凈,念念不可得,所以在我們過去的業(yè)習中,就是可得可失的業(yè)習中、矛盾的業(yè)習中,我們慢慢地透視了它的本質(zhì),走出了這種貪嗔癡慢疑不正見帶來的自我徘徊與取舍、愛憎,令我們的心得到清涼、休息。清涼休息得小解脫,何以故呢?現(xiàn)生貪嗔癡慢疑的取舍的煩惱得到了制伏,這個制伏雖然沒有連根徹底地清除掉,但是我們已經(jīng)知道它了,它的真實面孔已經(jīng)表露出來了,它沒有存身的地方。我們知道它不可得的本質(zhì)了,它就沒有存身之處了。要是我們不知道妄念念念生滅啊,不可得,你就在不可得中產(chǎn)生可怕、畏懼、迷茫,你想在這個妄念中得到個什么,又怕失去個什么。這種不安與焦躁帶來傷害。

  我們真正了解一切念頭它的本源,它的本質(zhì),那我們念念就得小解脫分。

  我們通過長時間的審視、觀察、透視,我們能了解一切神通變化,不離于眾生種種業(yè)相,那我們就知道自己的業(yè)相與神通變化了無差別,得大解脫。妙用于種種變化,妙用于種種差別,在種種差別中了達自性之妙用,自性妙用決定在種種變化中,種種變化無染,就像這個佛在三摩缽提中講:諸菩薩知眾生之夢,入眾生夢幻之業(yè),度脫夢幻眾生,于夢無染。那我們現(xiàn)前的業(yè)、業(yè)的變化,都成為通力變化之善巧,所以不離當座,我們就能得大解脫。所謂大解脫,事事相相莫不是神通妙用;種種作業(yè)莫不是自在之業(yè),畢竟無得無失;種種作為的相續(xù)我們會了達本性,無始以來從未動未搖,未增未減,真正親證于此得到究竟解脫,圓滿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可度,分身無數(shù),化身無數(shù),利益十方世界一切剎土,而不動菩提本位。

  那么這一念是真實的,所以“立一念,斷諸想”,這一念本凈之心啊,我們昨天學五法的時間,第一個“即心即是”中就講:本無塵可得斷諸塵,本無染中斷諸染,本無欲中斷諸欲。那么這個“斷諸想”呢,是以本而啟發(fā)我們的。我們要是認為還有什么可斷,那你就斷不掉了;你認為有什么可除,你就除不掉了,所以在本無所得中出離諸有,了知諸有。所以“宜一念,斷諸想”。

  “立定信”。世間有情的這個“信”啊……“立定信”,這個信是什么呢?是隨順本質(zhì)而正觀產(chǎn)生的信,不是我們將信將疑的信,什么叫“將信將疑”大家都是知道的,凡夫心是很有意思的,現(xiàn)在信,別人一說就懷疑了;現(xiàn)在懷疑,別人一說又相信了;別人說,這么說,這個法好,他就信了;別人說這法不咋地,他又不信了。這個信、不信都是游離變化的,這不是正信,這是沒有通過審觀、深思、觀察,依法思維,如理觀察的,沒有通過這些事情,是由外面的暗示,是由自己的所謂的根塵的知見而產(chǎn)生的所謂飄忽不定的信與疑,它是沒有根了。

  我們都知道正信,深達法性,了知諸法之本性了,我們生正信。所以“立定信”,這個定信呢,在宗喀巴大師的廣論中講:就是決定正見,決定見,決定見它抉擇什么呢?法無自性性!抉擇了這個所謂法無自性性,就像我們漢地講這個“諸法無我”這樣一個法印是一樣的。你提起這個法印,在一切事情現(xiàn)前相續(xù)之時你就能起了,因為了知諸法本來無法,無法本來我們運用時間就成為法,所以“因緣所生法”,我們了解了“因緣所生法,緣謝法還滅”,緣生緣滅,那我們就知道法本無自性,法本無可得,法本空,因緣而生實無得失,緣滅法即滅,所以“性空緣起”是真實說。那我們深達法性,這是“立定信”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不是說他人一云,我們一聽就說:“哦,這個好,我相信。”人一說怎么,“哦,我就不信了。”那么這個呢不是定信,所以依法印、依正見而生信。

  “勿狐疑”。

  狐疑這個概念大家都是知道的,它這是個比喻的詞。狐貍啊是個多疑的動物,它就行為鬼祟啊,鬼祟,心智多變。那我們這個對法的這個疑,人的貪嗔癡慢疑是凡夫的一種煩惱業(yè)相,這個疑心普遍人都是有的:“怎么這樣子呢?怎么可能呢?”最早這個般舟法啊,在有人走的時間,我經(jīng)常受到人的質(zhì)疑,出家在家的人、老修行新修行人都這么說:“可能嗎?幾天不睡覺這么的行嗎?你走不休息行嗎?”這樣的質(zhì)疑。我說;“不要問我,問問經(jīng)典挺好的,問我我說不清楚。”很多人就干脆說:“這經(jīng)典是瞎說的。”我說:“你這太膽大了,你有幾個腦袋呢亂說話?”所以佛在經(jīng)典上也講了,末法眾生這樣的膽大的人,敢什么呢?敢說這個經(jīng)是假的、那個經(jīng)是假的。遇到這樣的人呢,你最好勸勸他不要胡說,誹謗經(jīng)典過失很大,每個經(jīng)典都有護法守護的,都有誓愿者守護的,不敢胡說,這個因果大了,怕人承受不了。

  狐疑,這個疑是我們貪嗔癡慢疑的一個煩惱,這個煩惱基本上我們作為一個凡夫有情,它都有的,因為它是思惑之一分,我們都知道五鈍使中的思惑啊,就其中有一個疑嘛,懷疑。未證、沒有斷見思二惑,我們都有疑心,你也不用拍胸脯說我沒有。都有疑心。那么怎么來斷除這個疑慮呢?我們只能依法性觀察了,不隨順法性你觀察不出來。它這個“勿狐疑”是什么呢?就是你不要煩惱,你不要在這兒生煩惱,生什么煩惱呢?疑慮實際是個煩惱的。那我們要疑慮了怎么辦呢?順法性觀察這個法則,觀察自己的發(fā)心。

  我們直接來說你在行法中無失無得,清凈圓明,很多人都不行法了:“無失無得我才不干呢!”所以佛說了122種這個行法的大利,我們都說般舟法有不可思議的功德與利益,佛說了122個,干什么呢?啟發(fā)我們行法的,啟發(fā)所有的眾生來行法的。要是說無失無得,清凈圓滿,你走般舟吧,用無失無得的心走,行,大部分人就不干了。因為什么呢?這無失無得,我干啥來了?對不對啊?他就不來做了,所以佛順應(yīng)大家的心理狀態(tài)、種種法益的需求說了120多種利益,來喚醒我們的相應(yīng)的心智,以欲勾來勾召我們?nèi)敕鹬?無得無失,圓滿守護。所以直接說無得無失,現(xiàn)在這里面不知道有幾個人能真正地去無得無失啊!但我們究其本源來說,你最后的修持一定是無得無失的。

  小姑娘說我走般舟干什么?我要美貌,因為那有美艷之說嘛!老菩薩為什么要走呢?說吉祥啊,安穩(wěn)啊,健康啊!能除諸難啊!有人修行說還能得諸禪定哪!你能增長什么什么啊!這里面太多了,有人說能引發(fā)神通啊!實際呢,走般舟的時間就很容易體會到大解脫,所謂大解脫是什么呢?按照這個律宗的判定是什么呢?三明四智,神變方便。因為我們知道,這個戒定慧,這個慧根中的慧就有因定而引發(fā)的通力善巧,明達世間,所謂的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此三明能廣照未來、過去、現(xiàn)在,了知無礙,這樣的人呢是真正有慧了,不知道這里面有幾個人有慧?但走般舟呢,很多人都能在這個般舟法中能得到相似的感覺,經(jīng)常遇到人這么說:哎呀!怎么樣怎么樣……這個境界、那個境界,這個認知、那個認知的。它這不以為實,由于無始以來生死啊,輪輪回回,輪輪回回,總在幻化中,實在沒有啥可得的,只有個業(yè)在相續(xù),實在沒得到什么也沒失去什么。

  反正我遇到有幾個菩薩走般舟,把他們過去的業(yè)習都翻出來了,把他們過去的生活狀態(tài)也都翻出來了。很多人對未來有個展示,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的事,他們走完般舟了,走長一點的人就跟我說:“哎呀,今天這個境象我都見過的。”我說:“閉嘴!”呵呵呵。很正常的,對未來的昭示啊,了解啊,那個熟悉的心理會成熟的,很多人都會有。因為它這是相似的法則。所以菩薩行相似忍了達世間,它不是究竟的無生法忍,說菩薩忍處。

  問:又有個發(fā)愿問題,它同時提到這個,發(fā)愿者第一次如果是以欲勾的這種愿的話,那么第二次、第三次要?

  答:應(yīng)該提醒!

  問:但是這個地方欲勾的這個愿有時候很難分別,大致是怎么分別它?

  答:好比這么說:比較粗俗的愿。對,有人就是……我在東北那不是很好的個例子?開般舟會他們走般舟的,有人走走就開始拽著我:“我就要跟師父在一起,就要跟師父在一起。”我說:“行!和我在一起。”“我要挽你的手。”“行!“挽著手,我們倆就走。我說這個肯定是愿望出問題了,去把她的愿望翻出來,把發(fā)愿文翻出來,一翻,她寫什么呢?我要找一個伴侶,伴我終生。我說我也不像你的伴侶,因為我感覺到問題是出在那兒了,人家發(fā)愿很清楚,我說你們這些護法的人怎么不看人的發(fā)愿文呢?對不對?她就發(fā)這個愿。

  問:像那個為了別人,比如為了父母健康。

  答:它作為祈禱沒問題,對,有的人為了避難哪,為了家庭安穩(wěn)、社會安全哪,為了什么,這都沒問題的,不為自身這都是大愿。世俗的愿望,就是有所求的愿望往往不相應(yīng)對吧?有相應(yīng)不相應(yīng),你不相應(yīng)就說:“這法不行。”對不對啊?所以無所希求的行法呢是真正的大利,當下就有大利;有所希求,相應(yīng)不相應(yīng)……若相應(yīng)若不相應(yīng),因為希求就有取相了對不對?很多人就受困惑了。

  問:還有一個,有時候他這個愿望可以轉(zhuǎn)換,比如說有些人為求財富,但他說這個財富不是為了(自己)……

  答:沒有用!這都是鬼名堂,不要聽他這一套。一百個人都說我發(fā)個大財讓我建個廟。你不要聽他這一套,發(fā)個大財買彩??去了,你不要聽他這一套。不過你要強要這樣要求,人很多人就不干了。(旁邊的人說:若是自發(fā)的我無所欲無所求?)這個沒問題,絕對沒問題,先以欲勾牽后令入佛智呢,這是欲勾啊。是一切人、凡夫有情接觸佛法的第一機會,這個不能斷它。但要一直都是這樣子那就慘了,你知道嗎,很多人就是以人情來學習佛法了,基本上大家都接受了,但是后面他越來越強化人情,越來越強化,大家就苦了你知道嗎?因為你在家庭里說,這都是我的親人,還好一些對吧?你在那么大群體中都是搞這一套,你苦不苦?人的嫉妒啊、仇恨啊、分別啊都來了,要求啊都來了,搞的那不是個佛教團體了。佛教真正相處之間越來越清淡,越來越平和,真正君子之交淡如水了,越來越寬松才OK!哎呀,他說他,他說他……趕緊解散!這樣的團體越解散的多越好。你越搞得越受苦啊,對不對?你受罪不受罪?就是大家本來是學佛來了,就是消除、淡化人情、透視人情,人情多變嘛,對不對?依法而行,依本性而行,大家越來越安樂,越來越喜悅,越來越相包容。何以故呢?無染無著故,對不對啊?要求也越來越少,大家相處都是清風,清風拂面。假如越來越“你這樣你那樣(相互要求)”,好了,還不如回家逗孩子去呢!所以這個,“勿狐疑”這個地方是我們一種煩惱相。

  “精進行”不難解釋。“勿懈怠”不難解釋,它是一對法,精進勿懈怠。

  后面這些“勿”呢,我感覺不需要念了。這么多“勿”中啊,就是一個“勿”。所謂的以本凈心,以不可得心——斷諸想!以諸想不可得——斷諸想!我們那天學這個五法了啊,六個五法中都講了這個問題了。我們把這么多“勿”都帶過去,因為這個“勿”呢,你所有能想到的它都給你“勿”掉了,要我們把這些“勿”都放下了,就一身輕。實際是這樣,每個“勿”解個包袱,對吧?“勿懈怠”卸一個包袱,“勿起想”卸一個包袱,“有與無,勿念進,勿念退……”,你反正就什么對法都讓你放下、放下……實際就說我們一路放包袱,放包袱,放,直到我們想起來的東西都把它放下了。

  問:冷和熱這樣人的感知在行般舟的時候會進入一種……怎么說呢?確實是冷,你要他“勿”,那是一個很殘忍的事情。

  答:加衣物,主動地,我們主動地,護關(guān)的人幫他去調(diào)整一下溫度啊,穿戴啊,保護一下。這個“勿念”呢,實際是一個,不是說一路斷掉,是我們了解這個東西,冷了,哦,我知道我念冷了,那么這個念冷了呢,我因為是行法的,我不管它,我繼續(xù)走,這里就是個覺悟的機會了,這都沒問題的。對,我們還會念,但是念的當下覺悟它就夠了!你說我連想都不想這個,那你必須得以本凈相續(xù)心來觀察,念的時候就斷,念的時候就斷,念的時候就認知了,這個就技術(shù)一些。但我們要念的時候去觀察觀察它這個東西,這個本來沒有冷,現(xiàn)在為什么冷了呢?心維系這東西了,要能觀察是方便。這些“勿念”啊,這么多“勿念、勿念、勿念”,放啊放啊放啊放啊放……

  問:這是一個問題,就是說天氣是在變化,那天晚上確實是很冷。

  答:嗯,可以慢慢調(diào)整,這可以慢慢調(diào)整。

  問:從本質(zhì)上來說,他可以不需要這個東西(指調(diào)整)?

  答:從身體的自然抵抗力,要是不要了呢,你也可以給提示他一下這是個修法的機會、認知的機會。

  問:也可以?

  答:對。那真涼了呢,大家都感覺冷了,你(護法的人)不體會別人(不行)……行法的人比一般的人身體要弱一些,真正沒有走開的,走開了就沒問題了,沒有走開的人氣血反而比一般的人要弱,一餐啊有個問題,對吧?本身就可能是轉(zhuǎn)換不好的人,就會……

  這么多“勿念”我們就把它帶過去了,因為這些勿念就是放下、放下、放下……(念頭)來了覺悟、覺悟、覺悟……

  “斷諸念。一期念。意勿亂。常精進。勿懈怠。勿歲計”。這都很好理解。

  “勿日倦”,太陽來了的時間,中午容易困,這很多人都有體會啊。天氣特別暖,人容易困。

  “立一念。勿中忽”。實際就是我們要凈念相續(xù)的問題了,這個凈念是本凈之念,本凈相續(xù)。我們可以試驗,要是念念變異,隨著念變異跑了,那煩惱死了。念來了知道念不可得,痛來了知道痛不可得,知道這個無所得,以無所得心有方便,以本凈心有方便,以性空心觀有方便。它這“立一念”說得比較多啊。

  “除睡眠。精其意。常獨處”。實際行般舟是要求獨處的,這個我們現(xiàn)在基本上海做得很好的。很多地方一大群,現(xiàn)在像他們蘭州那一帶,都是幾百號人,一百十號人一起走,怎么辦呢?這就叫一日一夜經(jīng)行念佛,沒問題。大家一起“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男男女女的那樣,你也不能反對人家對吧?人(家)那么多人,他就那么多人,實際呢,開始我并不鼓勵這個東西,我感覺那么多人那么多人,怕惹麻煩,你知道嗎?你像在上海,你就不允許那么多人,那這不就慘了?我們就漸次行。但是在他們那地方有道場,大家一下子那么多人來,就那樣的,那就一日一夜大家一起念佛,也很有效果。

  “常獨處。勿聚會。避惡人。近善友”。對這初發(fā)心來說都很有意義的。

  問:這為什么寫在般舟行品里?般舟里面他(惡人)怎么去……?

  答:當然行品了。我告訴你,好比這么說,你要有個惡人一會兒來騷擾你:“不要走了!這太苦了,對不對啊?”這都是惡人,壞你的法嘛,真有這樣的人。

  問:聚會怎么會呢?

  答:怎么沒有聚會呢?大家在湊,看熱鬧,沒有嗎?肯定會有的。

  問:從心智上去……?

  答:心智上肯定是這樣要求的,就是心不要攀這個緣。很多人走般舟都喜歡有個人來看著他,真是這樣的,我經(jīng)常遇到。歇斯底里地喊,干什么?人過來他就不喊了。我以前我都犯過這個病,我們打一百天七的時間,到后期我就說為了大家的念法、念佛的這個因緣順利,我就不睡了,不睡了。因為那時候是二十四小時打,就是兩個小時念誦,休息一個半小時,兩個小時念誦,休息一個半小時,這樣叉過去,就是一天都是這樣滾。他們睡覺的時候我就坐著,因為那時候人太困了,基本都是三分鐘以內(nèi)全部睡著了。因為每天都是這樣子,每天都是這樣子,就是把所有的時空都打亂了。你知道嗎?睡覺都不用吹哨,嘩——都睡著了。因為在殿堂里我們打著七,在那兒念兩個小時,人嘩——就睡著了,這個鐘一敲,根本用不著三分鐘,所有的人都睡著了。我在那兒坐著,我想他們憑什么睡覺?我為什么要坐著?真是有這樣的想法,心理的東西一下子自己就給甩出去了,后來想想你自己立的愿和別人沒關(guān)系,實際走般舟很多人跟別人沒關(guān)系,對不對?就找事,對不對?我經(jīng)常被別人找事:“師父,你過來!誰讓你想這么壞的點子,讓人走來走去的。”他自己愿意走的對不對?經(jīng)常有人找我來了。

  “近善友。親明師”。實際我們這個現(xiàn)在大家走般舟,基本上大家互相依法施教于人哪,依法交流都是師,我們一定要依法來交流,依經(jīng)來交流,不要憑著自己的想象去胡說,到時間誤自己誤別人,危害就大了。誤自己可能還尚可懺悔,誤他人咋辦呢?就怕傷害人,壞人道德。

  “親明師。視如佛”。“視如佛”呢,這個地方實在是個很有意思的一個公案,不是說你是佛,不是這個概念,我們要視一切眾生都是佛,你心得大平等,得大安穩(wěn)。你要是視某人為佛,你有覺悟的緣起,你有圓滿安心的緣起,你有踏實的緣起,F(xiàn)在的法官多,視眾生啊,視師長為佛的人太少了,法官很多的,說:“這個人怎么樣,那個人怎么樣,”評價人,挺好的。

  視師如佛,是你心是佛,不過是假師以證自心是佛罷了,師長是個鏡子,你說師長是佛是你心圓滿了,你心覺悟了,跟別人沒關(guān)系;講這個人長,講這個人短,你心有長短了,跟別人還沒關(guān)系。說對境照心哪,人自知。說我們說別人是佛的時候,人心(是)佛罷了,就這點意義。我們時時刻刻對著境照見自己的心了。看見別人有煩惱了,實際不是因為別人才煩惱的,是因為你的心煩惱了;看到別人不圓滿了,實際別人圓滿不圓滿跟你心有關(guān)系嗎?你心為什么受影響了呢?是你的心在受影響,影響什么呢?心不圓滿了。

  視師如佛實在是個公案,所以視人是佛心覺悟啊,視人圓滿心圓滿啊,跟別人不相干,人人是個鏡子,對境如鏡啊,但照自心,都是你心變現(xiàn)出來的。我們的心圓滿了,看到什么都是圓滿的;心歡喜了,看到什么都歡喜的;心煩惱了看什么都煩惱;心虧欠了看什么都虧欠。說對境如鏡,但照自心,這個是視師如佛的妙用。

  “執(zhí)其志。常柔弱”。學佛的人哪,謙和調(diào)柔,莫與人爭,莫與人斗,不是懦弱,這是調(diào)柔。調(diào)柔什么呢?身心安樂,不受傷害。我們都知道人一剛強,老年人剛強了腿容易斷,骨容易折,再剛強的死掉了;小孩子、嬰兒身體柔弱,天地都愛護他,父母愛護他,他就不容易受傷害,他又能健康成長。我們學佛的人一定要身心柔弱的,謙和柔弱,莫與人爭,別人罵你也不要和人爭,罵你就笑笑,消你的業(yè)了,對不對啊?有人幫你消業(yè),你怎么不感激呢?

  “觀平等。于一切”。這是誠實話,清凈平等覺在我們這一念中相續(xù)啊,就是本凈心中一念平等,延續(xù)未來廣利一切,自他二利就因為這一念而能成就,我們遠離是非、遠離對待、遠離傷害、調(diào)柔身心。

  “避鄉(xiāng)里。遠親族”。“避鄉(xiāng)里”有啥好處呢?說不清道不明,就是鄉(xiāng)里的。親族是什么呢?說不清道不明,人一親一近了,說不清楚,道不明了,沒法說,沒法道,你不相信你說不出個道理,子丑寅卯也講不明白了。

  “棄愛欲”,這個比較好講,我們的心,愛欲貪得越多你越煩燥,你越不寧靜,雜緣越熾盛你越苦惱,這個呢我們都太清楚了。

  “履清凈。行無為”。因為我們真正地在阿彌陀佛的這個清凈圓滿的這種回施中安心了,那人就心地無為無作,常行于法。行法而無為無作,何以故呢?念佛無得無失啊,清凈平等,一味相續(xù),在清凈寂滅心中相續(xù)種種善法,饒益眾生而不染。“無為”,心地無增減故,不取相故,平等相續(xù)故。所以“行無為”。

  “斷諸欲”。度生的欲也不要有了,供佛的欲也不要有了,顛倒的欲也不要有了,貪欲也不要有了。所以常入空、無相、無愿三昧,心智安樂,這安樂是佛給我們的一個慈悲,是令我們解脫的一個給予。很多人呢,我念這念那,實際這個念呢,是契入方便,一得方便就要松手了。本無一法可得,你要是再執(zhí)著這個法,念得久了就會生煩惱了。我遇到很多人說讀經(jīng)讀煩惱了,念佛念煩惱了,我說你不是,你執(zhí)著了,讀經(jīng)令人開人智慧,念佛令人心智平等,你怎么會煩惱呢?沒有煩惱的機會。

  “舍亂意。習定行”。這個呢都很好理解,這都是對句,兩句是一句。

  “學文慧。必如禪”。“學文慧”嘛,是啊,隨文入觀啊,入慧方便,我們讀經(jīng)典不在引發(fā)我們的智慧嗎?沒有問題的。

  禪者啊,無增無減,清凈相續(xù)。

  “除三穢。去六入”。這三穢是什么呢?是貪嗔癡?是什么呢?可以在網(wǎng)上查一查,因為我不知道三穢說,我也沒有三穢,我也不說。這可以說出來十法,在三穢中可以講出來十個、二十個、三十個,都沒問題。這個法的叫法有名相之說啊。名相是什么?跟你要沒關(guān)系,你不要去管它,有關(guān)系了你管它,我感覺跟我沒有關(guān)系。貪嗔癡?因為說三毒啊會造三穢業(yè)。身口意?

  “六入”,色身香味觸法,是不是六個?對,六根、六塵、六入,攀緣這個六識,攀緣六塵,就有六入。

  很多人學佛了增加一些名相煩惱,什么叫名相煩惱呢?好比說我現(xiàn)在遇到最普遍的名相煩惱就是臨終的問題,說:“哎呀,我現(xiàn)在再修行臨終也往生不了。”這就是名相,臨終的名相,對臨終不能往生這個名相給迷住了,他都不知道什么叫臨終,你知道嗎?你現(xiàn)下都不清晰,你臨終,談什么臨終呢?現(xiàn)下你都不正行,臨終你怎么能正行?實際現(xiàn)下無異于臨終啊!一點差別都沒有,(有)差別怎么修行啊?對不對啊?被臨終這個名相騙了,因為臨終要是跟現(xiàn)在沒關(guān)系你怎么去修行啊?所以人就被這個名相騙了,很多人念佛了十幾年都不安心。因為啥呢?他把當下跟臨終對立起來了。這叫名相!給名相困住了。有相當多的念佛人就說:“臨終安樂”,我說:“你現(xiàn)在怎么都不安樂呢?現(xiàn)在怎么不解決問題呢?”修法人一定要知道臨終不異于當下,當下不異于臨終,你怎么來修?怎么來行呢?你現(xiàn)在解決不了問題,臨終你上哪兒解決問題呢?還來得及嗎?

  “絕淫色。離眾受”。這都很好理解。

  “勿貪財。多畜積。食知足。勿貪味”。現(xiàn)在反正我看貪味的人挺多了,這不好吃那不好吃,這好吃那好吃,說不好吃的人貪味,說好吃的人一樣貪味,反正我看大部分人難逃羅網(wǎng)。五蓋中財、色、名、食、睡,這個食可騙人了,這個東西,所以走般舟的時候就要遠離這個東西。

  “眾生命。慎勿食”。這個地方是盡量不要讓我們吃肉的,三凈肉包括。走般舟的時候不要吃肉,哪怕你平時吃肉。為什么呢?我們在屠宰任何生命,雖然你沒有見、沒有聞、不是為你殺,但是這個生命里面都有毒,毒也會造嗔業(yè)、愚癡業(yè),增加我們過去的嗔業(yè)、愚癡二業(yè)。因為嗔業(yè)會帶來興奮,興奮之后就愚癡業(yè),就衰敗,我們的生命感知就會衰敗,就會有惰怠放逸之心,所以吃肉就會帶來這兩種必然的結(jié)果。因為殺它的時候呢,它就要掙扎,它有嗔恨心嘛,越掙扎的利害這肉就越香,這個越香就越有毒,這個越有毒你就越興奮,你越興奮就有疲憊——興奮后的疲憊,疲憊你就會放逸,所以必然帶來興奮、放逸二法。

  問:行般舟要齋戒幾天?提前齋戒。

  答:行前要是能提前齋戒那是最好的,你像你就必須得齋戒,吃素了。實際真正走般舟的時間呢,吃清淡飲食對我們來說是很有好處的,等于你珍惜這個法則了。要是好比說第一次走般舟了,他吃肉吃慣了,你說不能吃這個肉食,要不然你就不能入;蛘叩剿略豪飦硪龑(dǎo)他這個環(huán)境也行,但是慢慢地給人輸入這東西,起碼說我們長時間走的人不要有這個東西,這里面有沒有啥呢?它有個明確的利害關(guān)系,因為殺業(yè)重產(chǎn)生的嗔毒,就是香,這個香后面就是你興奮,嗔恨心大,我們把它們(畜生)的嗔恨心吸收到我們生命,到我們這個色身中來了,你同享嘛,叫“共享“對吧?

  “衣如法。勿綺飾”,穿衣服要穿得寬松啊,自然啊,不要追求這個好看不好看這些東西,怪異什么的。有一次我閉關(guān)了,照顧我飲食的護關(guān)的一個菩薩說:“師父,你不要剃頭。”“干什么?”“人家閉關(guān)的人頭發(fā)都很長很長的,你怎么樣怎么樣的······”我說:“我主要是沒有舍比丘戒,這個半月半月要剃的,我知道這個,我心要是沒有這概念了,沒有出家在家的概念了,也沒有這個時間概念了,那我就可以不剃,因為我還有這概念。”因為是在寺院里面,不是真正地說是遠離人間的一個地方,真是不知道年月日,也不知道自己是出家在家,只是一味修行之人,他不再談?wù)撨@個問題了,因為心中沒有這個東西了。我心中還在寺院,人家一敲鐘我還知道幾點幾分了,你還不剃頭?實際這個“勿綺飾”就是不要裝怪、拿捏,沒有必要去拿捏作怪,裝個修行的樣子給人看什么呢?

  “勿調(diào)戲。勿憍慢”。行法的人不要說輕慢之語、調(diào)戲之語,一定要注意這一點,起碼說在行法過程中,在行法這一階段不要去說這個話。

  “勿自大。勿貢高”。這十分重要!學佛的人真是要別于世俗人,要不然我們學佛干啥呢?學來學去跟世俗人一樣混同,沒意思。

  “若說經(jīng)。當如法”。我們依法說經(jīng),所以一定不要離開佛陀的法印,傳播法則一定不要離開佛陀的法印,要離開了那過失太大了。害人色身的命啊可以懺悔,可以一報還一報的;害人法眼啊、滅人的慧命啊,這是個啥地獄呢?這果報太慘了。所以呢,不贊不謗,依經(jīng)教提示,OK!好比說,大家,護關(guān)的人要慢慢熟悉經(jīng)教,好比說(依)五法,能證三昧。有人說:我怎么不見這不見那的?你要說你這五法中要相續(xù),好比說四法中要相續(xù),對吧?親證三昧呢,(依)這五種四法、這六種五法,對不對?我們可以依法來提示他。

  “了身本。猶如幻”。這個呢很簡單。我們這個四大組成的色身呢就是不實的,生滅因緣,因為因緣我們生了,生老病死的因緣滅了,幻生幻滅,實在不實。我們這百十年一閃電一彈指就過去了。

  “勿受陰”。我們都知道陰是什么陰,色受想行識五陰嘛,五蘊、五陰是一個詞,翻譯的方法,最早翻譯的是“五陰”,后面翻譯的新一派的都譯的“五蘊”。像玄奘法師說:“照見五蘊皆空”。在過去舊譯中都是“照見五陰皆空”。

  “勿入界”。十八界我們都知道,六根、六塵、六識。

  “陰如賊”。就是我們說這個色受想行識像賊一樣,會偷你的法身慧命,偷你時間的,你只要染上它,在這個色聲香味觸法上你只要用功夫,它就會浪費你的生命,盜你的寶藏,有暇人生,把你的時間給拖垮完了。

  “四如蛇”。地、水、火、風,身體,我們的身體是由地水火風組成的,它像蛇一樣絞到一起了,隨時會松開,隨時會奪我們的生命的,這是我們生命的依止能聚能散。

  “為無常。為恍惚”。它就是無常相,我們這個色身是個無常相,沒問題的。是個恍惚相,所謂的恍惚呢,是不實的。因緣生似乎有,因緣滅似乎無,緣生現(xiàn)有,緣滅現(xiàn)無,所以實在本性空。

  “無常主。了本無”。這個無常主是什么呢?這話講得真好,六祖大師說:“無常即是常”。有菩薩就問了說:“喂喂,大師,你怎么這樣講呢?世尊講無常,你怎么講無常是常呢?”事情的無常相就是常相啊!沒有問題的。所謂的“無常主”,我們的生滅、意識、作業(yè)、生命,無常在作主,你作不了主,告訴你,你所有的執(zhí)著染著都做不了主,無常來作我們的主,因為一切都是無常相的!

  “因緣會。因緣散”。這都是因緣生,因緣滅,大家這都沒有問題。

  “悉了是。知本無”。所以這個教法是以本凈發(fā)起的,回歸本源而修行的。所謂萬法不離本源哪!萬法不離法性。

  “加慈哀。于一切。施貧窮。濟不還”。“加慈哀。于一切”好理解,這就我們學的那個四法啊,于一切生慈,生慈心。

  “施貧窮。濟不還”。救濟布施,不求回報,十分重要。一般人布施、修法、做事都要有個回報,沒有回報我才不干呢。那么這樣呢,往往這個布施不圓滿。你求回饋,沒有回饋生煩惱,一不相應(yīng)成顛倒。

  “是為定。菩薩行”。前面這么多說法呢就是定,就是菩薩行。

  “至要慧。起眾智”。那么它的歸結(jié)呢,是能引發(fā)我們的智慧,引發(fā)我們的正行。

  這三字訣呢,實際過去就是來引導(dǎo)我們,來通過這些簡短的文字——三字是最短的句子了,因為兩言句啊,一般人就沒法用。過去四言句、五言句,現(xiàn)在三字句啊,這是最簡捷的一種文句了——來啟示我們怎么能依法正行,親證十方諸佛悉皆現(xiàn)前三昧的一個提示,依法而行必證三昧!背法而行,若應(yīng)不應(yīng)!——若善根成熟就相應(yīng)了,若善根不成熟就不相應(yīng)。

  好,時間不早了,我們今天就學習到這兒,謝謝大家!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