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亞洲佛教徒
敬告亞洲佛教徒
太 虛
──十四年夏作──
一 緒言
今因日本之佛教同袍,開設東亞佛教大會,萃亞洲各地之佛教領袖于一堂,敦厚東亞佛教徒之交誼,以協(xié)同研究及宣傳佛教教義,發(fā)達佛教主義之社會事業(yè)與教化事業(yè),增高人類文化,促進世界之和平,洵盛舉也!予嘗發(fā)起世界佛教聯(lián)合會,以宏揚正法救濟今世為主,幸值勝會,敬為我亞洲佛教同胞言其概略,幸垂察焉!
二 唯佛教能救今世
今世何世?一大戰(zhàn)爭之世也。國家與國家戰(zhàn)爭,而今后大患,在敗亡諸國之復仇;民族與民族戰(zhàn)爭,而今后大患,在弱小諸族之聯(lián)抗;階級與階級戰(zhàn)爭,而今后大患,在勞苦諸級之反動;此三端已令執(zhí)持世界現(xiàn)狀之霸權國──帝國主義──、優(yōu)勝族、資產(chǎn)級,不能一日安矣!況乎商界與工學軍政界也,工界與商學軍政界也,學界與工商軍政界也,軍界與工商學政界也,政界與工商軍學界也,工與工、商與商、學與學、軍與軍、政與政也,放眼觀之,殆無一時一處不在搏激相戰(zhàn)、傾軋相爭之中者。殺機彌漫,戾氣充塞,農(nóng)哄于田舍,工鬧于作場,商攘擾于市集,士鼓噪于學校,官僚政客爭權利以相搗亂,一事不能治,一政不能施,而國紀隳裂矣!軍閥將領,爭奪地盤以相雄長,一地不能安,一業(yè)不能成,而民生涂炭矣!地方與地方斗,則中央危矣!團體與團體斗,則地方險矣!家與家斗,則鄰里鄉(xiāng)黨荊棘矣!人與人斗,則父子夫婦成蛇蝎矣!盜賊遍于郊野,虎狼生于衽席,逐逐然此一妄身妄心不知如何而可!發(fā)狂所至,殆非人人趨于自殺不能止,此固今世無歐、無美、無亞而不然之現(xiàn)象也!禍患如此,天災更從而迫之:地震矣,洪水矣,大旱矣,暴風矣,誰實使之?誰實為之?而令人世窮促至于斯極耶!表面言之,則階級間之資本主義,與國際間之霸權主義──帝國主義──,實為攪亂乾坤之二條毒龍。然此已為害乎其政之事,而生乎其心者,則由觀察生物動物為出發(fā)點之進化論,以肥身、蕃族之私欲所起競爭,為進化唯一之母,而以由私欲競爭所占到之富與強,為進化唯一之果,由是人人大發(fā)揮其私欲,大施展其競爭,各向所欲達到或富、或強、或富強之目的地猛進。交爭利以求富之結(jié)果,則少數(shù)人之資本階級成,而多數(shù)勞苦者之怨愁郁矣。相角力以求強之結(jié)果,則少數(shù)之霸權國家立,而多數(shù)弱亡者之煩冤深矣。世人;笥谟晌镉偁幩@“物產(chǎn)豐富”、“軍械兇強”之結(jié)果,頌為現(xiàn)世之文明進化,而不知實已淪墮人類于禽獸!復以知覺過敏故,不能安于自己造成之禽獸生活,將遄化為枯骨強石矣!嗟乎!吾人游于淪為禽獸將致枯強之人世,如置身墟墓間,悲從中來,不自知其涕泗橫流之何從也!故余嘗論今世文明與古文明之異點,古文明或為人倫之仁義,或為天神之敬修,或為佛法之隨宜設化,發(fā)達人生,令成正覺;而今世文明,則為效法動物以競求滿足“富”與“強”之獸欲,應字之曰獸欲之文明而已,獸欲相率食人將盡,嗟吾佛教同袍,安得不悲愴以營救耶!
今世固可悲而須救矣,然曰惟佛法能救之,斯又何說耶?且打倒資本主義,不已有社會主義耶?摧破帝國主義,不已有無政府主義耶?推翻競爭進化主義,不已有互助和平主義耶?曰:唯唯,否否,是皆相進于亂,以水救水,以火救火,名之曰益多而已。以同出于貪、嗔、癡之毒,而鼓動于殺、盜、淫之機也。代表人道仁義之儒術,則為獸欲吞噬之余,已奄奄無復生氣。雖吾人為一世而蘄于治者,只在乎此,然非取法其上,不能得茲中也。代表天道敬修之神教──天、基、回、道、梵神等──,在今世人類猛烈之知識上,彼唯藉盲情冥志所成立之信仰基礎,固已破壞不能復存。彼天神之自身,在科學之推證與哲學之批評上,先已失其根據(jù),復何能藉以挽回如狂潮怒瀾之獸欲而正之以人德耶?故上窮天魔、神梵,下極方技、雜藝,皆無離過清凈之可依歸處;唯無上正遍覺者之正法,及解行此正法之眾,為情感上、意志上、知識上、種種方面,皆無漏完美之可依歸處耳。由之人人信業(yè)果報,正身語意,五常之性復,而十善之行昌矣;故唯佛教能救今世也。
三 其責任在亞洲佛教徒
唯佛教能救今世,而佛教乃創(chuàng)立于亞洲,流傳于亞洲,至今日猶唯亞洲人能知之行之者也。人能宏法,非法宏人,然唯能知能行者能宏傳之,故欲恢昌佛教于亞洲而宏傳于歐美,使造成獸欲世界之歐美人,亦從佛化中而回復其人性,其責非亞洲佛教徒任之,其孰任之哉!此望吾亞洲各地佛教徒,皆自覺其責無旁貸,任無他屬,咸挺身以佛菩薩之導濟斯民,為住世之唯一大事因緣也!
四 亞洲佛教徒當如何通力合作耶
亞洲各地,中華之漢、蒙、藏之佛教徒,日本之鮮、臺佛教徒,大致皆大乘佛教。暹羅之佛教徒,印度、緬甸、安南、南洋群島等佛教徒,大致皆小乘佛教。雖各地之風尚相異,宗派不同,而要從釋迦牟尼佛之法中流出。探本溯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親逾骨肉,不可為某國某宗之習俗假名以離間之。當同體釋迦菩薩牟尼佛陀之大悲,本六和眾之義,通力合作,求無上智光以照破斯世之冥暗也。茲分數(shù)條述之:
甲、華日佛教之互解華──包括蒙古、西藏、佛教徒有四短四長:利濟社會事業(yè)及教化社會事業(yè),極不發(fā)達,僅無識之侶與群眾所生薦亡、求福等齋會經(jīng)懺關系,短一。諸僧寺雖標別禪、講,相承有宗派源流之異,但其內(nèi)容或毫無實際──若禪寺并不參禪等──,或混合鮮專精之修學──若雖參禪學兼?zhèn)鹘渥鹘?jīng)懺等──,短二。習稱方外,對于世事視若風馬牛之不相及,為治國者所輕忽,短三。缺乏科學知識,于代表現(xiàn)代之西洋思想,鮮能了解,呆板陳腐,說法不能應當世之機,短四。其上者能隱遁山林,刊落榮利,巖洞茅蓬,關房禪堂,甘苦食淡,持戒修定,長一。禪、凈、律、講、臺、賢、性、相,咸無專主,不嚴別門戶以相排斥,長二。不為國性所拘,今佛教有泱泱獨立于世之大風,合于佛教超世出俗之本質(zhì),長三。各宗之學理,雖隋、唐來已經(jīng)華學之變化,而未因近世思想文化之變遷,尚能窺見佛教之純粹真相,長四。日──包括臺灣、朝鮮、佛教徒有團體之組織,能辦利濟及教化社會事業(yè),長一。各宗有各宗本山支寺布教所及專門學校,有教育專宗人才及宣傳專宗教義之機關,雖博大精深者不多覯,而于本宗宗義大致明白,長二。皆能愛國為國出力,在國家同袍為重要國民,長三。對于代表現(xiàn)代之西洋文化思想,已能充分容受,且能用之研究佛學以適應現(xiàn)代思想,長四。個人持戒、誦經(jīng)、習禪等自修,漸為輕視,而坐峒、結(jié)茅、閉關──按此等行以西藏為最──等苦行,尤絕無行者,騖外而不重內(nèi),短一。偏重各個宗派之系別,而乏佛教全體之統(tǒng)一,甚至十余宗派有裂為十余教之勢也。雖有佛教聯(lián)合會之說,僅為各宗派之聯(lián)絡,不能組成一體,為一宗派之利益,時可脫離,短二。為國之心過重,有將佛教作為國家一大機器中之一小機件之勢,失佛教超國族而普遍于世界之精神,短三。全國學界以科學思想為重心故,佛教徒亦以科學為本,評判佛教之教理,而失沒佛法超現(xiàn)代科學之殊勝義,不能轉(zhuǎn)科學而反為科學轉(zhuǎn);所講佛學,往往如水沖敗乳,殆無乳味,短四。此華佛徒之四短,即日佛徒之四長,華佛徒之四長,又日佛徒之四短。今者華、日佛徒往來漸密,情感已通,望于此四短、四長間能互相了解,取其所長,補其所短,則華、日佛教徒乃真能化除隔閡,攜手宏傳佛教于人世也。
乙、印、緬、暹、佛教徒之互學印度、緬甸、暹羅、南洋、余處之佛教及佛教徒情況,吾既不深知,難致論議 。 但其處皆系小乘教,而應今之需,決非可限于小乘,故望印、緬、暹諸地佛教同袍,能來華──漢藏──日、留學。而緬、暹、錫蘭等,仍以佛教文化經(jīng)國,其化民成俗之人乘善法 , 必別有開明宏道之處,而華、日佛教徒亦須前往留學,以知其真相;從往來留學而互知之后,遂真能協(xié)同以有所作為也。
丙、組為無國界之教團佛為王子,其出家與出國之精神一貫。古來欲界之根,在家有家,如系獄囚,故真正從佛修行荷傳佛法者,必須出家。今欲根擴充,重累尤在于國,故出家兼須出國。必有超出家國之精神,始足以平視世界,等視眾生,荷擔佛法,化齊人天。借觀基督等人天小教,一為何國之利用,且受世詬病而落其教格,況無上無際之佛教耶!然若非組一超出國界而全無國界之教團,則此超國界之精神無所歸寄,易為國俗拘蔽,以之自隘其量,不能表顯獨立無依之勝相。此吾所以有世界佛教聯(lián)合會之發(fā)起,而望全亞佛教同袍皆能注意乎此也!
五 如何進行以盡其責任
甲、教徒內(nèi)人才之培育擬設一世界佛化大學,以培育宏傳佛教之各方面人才。茲制一表,以明大意:
┌原理(名數(shù)理化生心)
(西洋各國文語)┌科 學 院─┤
┌西洋系─┼哲 學 院 └應用(法政農(nóng)工商醫(yī))
│└文 藝 院
┌應俗部┤
││┌教 學 院(梵耶回道神等)
│└東洋系─┼政 學 院(孔老諸子等)
│(東洋各國文語)└文 藝 院
│
世界佛化大學┤(設印度及歐洲)
│┌聲 聞 院(小乘諸部經(jīng)論)
││
││(設日本及中華)
│┌教理系─┼般 若 院(法性中觀諸經(jīng)論)
│││
│││(設中華及歐美)
└究真部┤
│┌(設錫蘭及中華)
││律 儀 院(大小乘論律)
││
││(設中華及美洲)
└行果系─┼禪 觀 院(禪凈臺賢等)
│
│(設西藏及日本)
└真 言 院
乙、人世上化利之施行1.佛教化俗事業(yè):一、方法:廣設學校 , 編譯書籍,編演戲劇,集眾講演。二、場所:城廂、鄉(xiāng)鎮(zhèn)、道路、舟車、軍營、監(jiān)獄、工廠、病院。三、勸善:愛群、守法、勤業(yè)、互助、調(diào)身、惜物、和平、誠信、放生、念佛。
四、止惡:弭兵、息斗、戒盜、戒淫、戒奢、戒煙、戒賭、正家、正俗、正禮。2.佛教利世事業(yè):一、救災:援拯焚溺,賑濟饑荒,消防水火,救治兵傷等。二、濟貧:傳習工藝,開墾荒地。三、扶困:安養(yǎng)老耄,保全貞節(jié),矜全殘廢等。四、利便:施設燈明,修造橋路,義置舟渡等。
(見?砹)
- 上一篇:告全球的佛學同志
- 下一篇:正信會員每日必修之常課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覺真法師: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濟群法師: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靜波法師:不去執(zhí)著又能做好事才是真正的佛教徒
- 本源法師:佛教不是消極避世,而是積極入世的
- 靜波法師:佛教徒不被人看重的是什么?說的和做的是兩回事
- 太虛大師:學佛者第一步需要對佛與佛教有種認識
- 界文法師:佛教的慈悲觀怎么理解?
- 妙江法師:“科學”、“貿(mào)易”、“單位”這些名詞都出自佛教
- 大安法師:佛教“牧!笔鞘裁匆馑?就是在修心
- 明海法師:佛教徒可以燒紙錢給亡人嗎?
- 大安法師:佛教經(jīng)典與道教經(jīng)典可以同時誦嗎?
- 印光大師:佛教以孝為根本在大乘經(jīng)中多有闡發(fā)顯明
- 宏海法師:佛教宗派是怎么形成的?
- 凈界法師:佛教天乘四空定之空無邊處定
- 覺真法師:佛教因果論的社會功能和倫理價值
- 界文法師:佛教是如何看待慈心禪的?
- 宏海法師:佛教為什么不殺生?戒殺是首善
- 印光大師:佛教往生的故事,佛力加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與人生]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漢傳人物問答]學佛最終只是讓自己和眾生解脫嗎?
- [佛化家庭]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佛與人生]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學常識]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人物故事]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禪宗文化]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黑茶]認識黑茶,黑茶的分類與營養(yǎng)功效
- [禪宗思想]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宗門故事]無上大法難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紅茶
- [佛理禪機]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生活故事]因為有禪,所以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