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以孝為根本在大乘經中多有闡發(fā)顯明

印光大師:佛教以孝為根本在大乘經中多有闡發(fā)顯明

文鈔原文:

  佛教以孝為本,大乘經多有發(fā)明。其最顯豁詳悉者,有佛報恩經,地藏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梵網經。孝之一字,局于事親。通而論之,凡于理于心,能不違悖,均名為孝。否則,均為不孝。學者必須通局兼修,方可名為盡孝。

  眾生入道,均視宿因如何。不但癡傻之人難以教化,即大聰明,大學問人,或更不如癡傻之人,尚能少種善根,不生毀謗。我等但隨分隨力而為勸導。若欲盡人皆遵佛化,斷無此好因緣,只可隨緣盡心而已。

  戒為一切善法之根本,當看在家律要。然律文繁多,或難詳讀詳記。但于心中常常存一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之心,凡起心動念,不許萌一念之不善,如此則諸戒均可圓持。倘只在事相上講究,雖一戒不犯,亦未能稱為持凈戒人。以心中仍有犯戒之相,然而難矣。

——《印光法師文鈔》• 復嶧(yì)縣宋慧湛居士

如誠法師譯文:

  佛教以孝為根本,大乘經中,多有闡發(fā)顯明。其中最顯明豁達,詳盡完備的,有《佛報恩經》、《地藏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梵網經》。孝這個字,局限在奉事雙親。通的來說,凡是對于道理良心,能夠不違悖,都名為孝。否則,都為不孝。學習的人必須通孝、局孝兼修,才可以名為盡孝。

  眾生入道,都要看他的宿世之因如何。不但癡傻的人,難以教化,即使是大聰明,大學問人,或許還不如癡傻的人,尚且能夠稍微種一點善根,不生毀謗。我們只要隨分隨力而加以勸導。如果想要人人都遵從佛陀的教化,絕對沒有這樣好的因緣,只可以隨緣盡心而已。

  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應當看《在家律要》。然而律文繁多,或者難以詳盡閱讀,詳細記憶。只要在心中常常存著一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心,凡是起心動念,不許萌生一念的不善心,能夠如此,那么一切戒都可以圓滿守持。

  倘若只在事相上講究,雖然一條戒都不犯,也未必能稱為持凈戒人。因為心中仍有犯戒之相,然而這是很難做到的。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