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悟人生 第二十八個故事

  (第二十八個故事)

  一位將軍在家中拿出他所收藏的珍寶古玩來,欣賞把玩,一不小心,差一點把一只玉杯打碎。幸虧他手快,抓住了滑下的杯子,但已經(jīng)滿頭大汗了。待他定下心來,他想:“我率領(lǐng)千軍萬馬,出死入生,從來沒有害怕過,為什么今天一只小小的杯子就讓我驚嚇成這個樣子了?”他由此悟出,有了愛憎之心,有了貪戀之心,才讓他如此驚怖,如此失常。于是,他把那只玉杯打碎了。

  這里三則故事,都已告訴了我們,人,應該“放下”什么。可是生活中,許多煩惱,許多執(zhí)著,許多不開心,有幾個肯放下,有幾個能放下?人總會遇到難堪的處境,最怕的是對自己產(chǎn)生了懷疑、郁結(jié)、不肯放下,就留在心上。留在心上,又承受不了內(nèi)心的壓力,那就麻煩多多了。

  人的內(nèi)心世界真奇妙。有時候難以理喻,有時候又無法用“情”字來概括。有人說,生活太復雜,這個世界太復雜。其實,生活并不復雜,社會也不復雜,復雜的是人。人太復雜。人為什么復雜?因為人的心太復雜。人的腦子里(心里)念頭太多。有許多念頭,似乎“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你無法控制它。該想的,想不出,想不起,它不來。不該想的,不請自來。甚至擋也擋不住。特別是人在面對矛盾、面對困惑、面對“不如意事常八九”的時候,雜念紛至沓來,排遣不去,越想越想不開,想不通,吃不下,睡不著。落到這種困境,別說你是作家、詩人、科學家,即使是心理學家,你也找不到主宰自己念頭的出路。在李后主那里,叫“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在李清照那里叫“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在曹雪芹那里叫“漫言紅袖啼痕重,更有情癡抱恨長”。人就是這么奇怪,丟不了,放不下,自己做不了自己的主,實際上是自己做不了自己念頭的主。人對自己的念頭沒有自由。于是什么樣離奇的、出人意外的蠢事、傻事、損人不利己的事、害人又害己的事,都會不斷地制造出來。在旁觀者的眼里,也許會認為這個人的念頭、想法、做法、行為,太離譜,太不合情理,太出格,太失常,可是在本人,他認定他那個念頭是不可替代的,不可動搖的、甚至不惜一切,不計后果的做去,至死還自我感覺良好。多少人間悲劇,就這樣毫無理性地在一幕幕上演。為什么?人不肯放下。

  人,又往往被自身的許多假相掩蓋著。一個人愛吹牛,說大話,極力顯示自己的能耐,其實,他掩蓋的是他的自卑和空虛。吹牛,說大話,是假象,正是他不肯放下他的自卑和空虛。如果他能看清(觀照)自己的這個“如實”真相,他就會慚愧,再不愿吹牛,說大話了。一個暴跳如雷的人,他的脾氣、怒氣,也是假相,掩蓋的正是沮喪和恐懼。一個對自己充滿信心,并且游刃有余的人,是不會發(fā)脾氣,不會那樣失去理性的。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突顯其暴力的非理性的發(fā)作之時,恐怕正是不肯放下他的失敗、挫折而又無能為力之際。所以研究一下人們內(nèi)心的種種變化、各種妄念的顯現(xiàn)、各種執(zhí)著的暴露,你便能判別出什么是迷?什么是悟?

  據(jù)說,東南亞有一種捕捉猴子的方法:

  用一只木箱,將一些美味的水果,放在里面,箱子上開了一只小洞,大小剛好夠猴子的手伸進去。猴子伸進手去,抓住了水果,手就抽不出來,除非它把手中的水果放下。但大多數(shù)的猴子,都不肯把手中的東西放棄,以致當獵人來的時候,不費氣力,就把猴子一個個捉住了。這是猴子的悲劇。像猴子一樣不肯放下的人的悲劇,在生活中還少嗎?不肯放下,當然與不能看破有關(guān)。

  對于“看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但是,有一位老太太,她卻做到了:她在路上碰到搶匪,把她的一只錢包搶走了;氐郊依,她向一家人分享了下面的話:

  “我今天有四件事要感上天之恩:

  以前我從沒有碰到過搶匪,今天碰上了。

  雖然他搶了我的錢包,但沒有奪去我的性命。

  雖然搶走了錢包里的錢,但數(shù)量不多。

  是人家搶了我的,不是我去搶了人家的。”

  怎樣看待不幸?以感恩、贊美來看待,不僅釋懷,而且充滿喜樂,這是真正的“看破”。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