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不知什么
以研究人、研究人的本性、研究人的異化、研究人的存在而聞名于世的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在經(jīng)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痛苦體驗之后,他對于人可以出賣別人,人與人之間為什么會那樣兇殘、謀害與不公,總想找出其原因。他終于從希伯來民族的《創(chuàng)世紀》中找到了最原始的源頭:
亞當與夏娃犯罪。上帝詢問:“亞當!你在哪里?”
“上帝!我不好意思見你。”亞當躲在叢林里答非所問。
“奇怪了,是否你偷吃了禁果,而不好意思見人?”上帝追問。
“是你造給我的那個女人叫我吃的!”上帝靜默了一會兒。
“夏娃!你為什么叫你丈夫吃那禁果?”
“是那條蛇叫我吃的!”夏娃同樣推諉。
這是在《圣經(jīng)》中也有記載的一個著名故事。從這個故事,我們至少可以看出以下四點:1、人能知錯,知愧,但是,人會推(諉)。2、人會掩蓋自己。3、人容易上當,太過相信別人。4、人對自己不負責任。一定要查責任,責任都在別人那兒。把這四點,集中到一點,就是人不知道自己有責任。所以海德格爾終于找到了人類從最初就具有不負責任的原始性格。
據(jù)說哲學界一致公認的是:海德格爾的最大貢獻在于他用最有說服力的分析,把人性赤裸的存在揭示出來,從而告訴我們只有用解放人性中的責任感,才能打通人際之間的友愛關系,以人與人之間的整體性──亦即人類的整體性,來完成人的真正存在,以人類的整體意識來完成人生在世的生存目的。
我這只不過借用海德格爾的“發(fā)現(xiàn)”作為一個引子,來印證我們佛教徒的理想和誓愿。我們一早上殿,先誦偈:
愿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恒沙眾。
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
這是我們皈依三寶,身入佛門時所發(fā)四宏誓愿、增上誓愿的形象化說法。都是說的眾生有苦,菩薩有悲,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就是佛菩薩的責任自覺。佛經(jīng)中常講,如母憶子,如母憐子,母子天性,子苦母救,這就是母親的責任自覺。馬克思說:無產階級要首先解放全人類,只有解放了全人類,無產階級才能最終解放自己,這就是馬克思的責任自覺,無產階級的責任自覺。海德格爾呼喚人類要從不負責任轉到盡責任,只有人人盡責任,人人都有責任自覺,那么,人的存在才能真正實現(xiàn)?梢姾5赂駹柕暮魡就Я倌昵佛陀的呼喚是完全一致的。
近來從報紙上,常讀到十幾歲的孩子,離家出走的報導,香港有大陸也有,電視臺還有專題節(jié)目經(jīng)常討論。佛教講因緣。離家有離家的因,出走有出走的緣。一個孩子,正在讀書、求學、成長的年齡,忽然拋書棄家、走了,不知流落何處?怪孩子嗎?孩子有氣。怪父母嗎?父母有淚。怪老師和學校嗎?老師和學校有委屈。怪社會嗎?你找不到責任人。誰都沒有責任,恰恰是誰都有責任,誰都不能沒有責任。歸根到底,當然是孩子自己本人有不可忽視的責任。
──問題卻是我們不知道自己的責任。
小皇帝(小公主)們,享受的是依賴的愛,是別人無條件給予的愛。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父母愛他,爺爺奶奶姥姥愛他,學校、老師當然也愛他。他所享受的關心、體貼、照顧,全是應該的。他享受了這種愛,卻不知道自己有珍惜這種愛、維護這種愛的責任。如果有一點點關心不夠,體貼不到,照顧不周,或者稍不遂意,那就很可能一場“暴風雨”來臨,以最極端的方式,學?電影電視?的情節(jié),車站、碼頭、孤山野廟,漂泊去也。哪管你父母多少眼淚,家庭多少心血,老師多少自我譴責,學校、班級多少不安和影響,對社會又造成多少傷害!他沒有一點個人責任。──假如他知道自己有責任,也就不會離家出走了。
離家出走的孩子,畢竟是少數(shù)。人類的惡行還有很多,偷盜、爆竊、搶劫、仇殺、色誘、強暴、謀害、欺詐,……尤其街頭公然施暴,眼見弱者被虐、遭禍,周圍觀者如堵,無人制止,無人相救,群體失語,歷史失憶,社會不公,正義何存?人,為什么失去了責任自覺?是真的不知道自己有責任?
家庭倫常悲劇,時有所聞。父母的責任,丈夫的責任,妻子的責任,兄弟姊妹的責任──是否都已盡到自己的責任?還是不知道自己有責任?
人類向大自然濫施開采,恣意掠奪,江河污染,環(huán)境破壞,生態(tài)失衡,大地震怒。南亞海嘯,死亡25萬,受災人口200余萬,報由業(yè)感,共作共受。人,有沒有意識到自身的責任呢?有些國家,為了旅游收入,知情不報,難辭其咎──是不是也不知道自己有責任?
在某校,期末考試。學生都已坐好了,等著。一位監(jiān)考老師遲到五分鐘,腋下還特意夾來兩本與考試無關的書。學生應考,他找一空位坐下,翻開帶來的書。學生考試兩小時,他在那里看了兩個小時的書。學生反而以吃驚的眼光看看他。他不知道自己的責任?
佛學,就是生命管理學。學佛,就是讓我們管好自己的生命。管好生命,就是要盡責任。盡什么責任?盡生命角色的責任。所以,管好生命,也可以說首先是管好自己的生命角色。我以老師為例吧。一個學校的教師,他大概有五種生命角色。1、知識的傳播者,(責任是傳播知識),2、團體的組織者(責任是組織好全班的教學),3、紀律的維護者(責任是管理秩序,維護集體紀律),4、家長代理人(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里,老師的責任就要代家長照顧他們,關心他們,教育好他們),5、模范公民(言傳身教,責任就是為學生做出表率)?梢,盡責任本是盡自己的生命角色的責任。
如前所述,一個正在讀書的孩子,我想也有三個生命角色:1、對父母而言,他是兒女。兒女的責任就是關心父母,孝敬父母,有維護家庭,體諒父母的責任。2、對學校而言,他是學生。學生的責任,就是尊敬老師,嚴守校規(guī),專心致志,好好學習,掌握知識與技能,完成學業(yè)。3、對一個班級而言,他是這個團體的成員。他就有維護本團體榮譽的責任,不能給本團體造成危害。如果他知道了自己這三個生命角色的責任,他還能逃學、離家、出走嗎?
最讓我感動的是:我們的教主釋迦世尊,是十分孝敬父母的,當他獲知父親凈飯王逝世時,他趕到父王靈前,手執(zhí)爐香,默哀前行,為靈柩引路送葬,盡了為子的責任。盡管他已出家,成為一名方外比丘,可是他對生身父母的孝心,已為我們樹立了典范和榜樣。
話又說回來,我們身為佛徒,當行佛事。我們的生命角色是什么呢?顧名思義:法師,是傳播佛法的老師。和尚,是人天師表。比丘,是具足四義──凈乞食、破煩惱、凈持戒、能怖魔的乞士、義士。僧,是“和合眾”,是有僧律僧儀的團體,是推廣佛法,住持佛教,弘傳三寶的集體。那么,我們的責任是什么呢?當然,一位出家人,一位修持者,他的生命角色還遠不止此,如前所引,四弘誓愿,增上誓愿,也都是我們的責任。每讀佛教史,常讓我記起:世尊八十年一期壽命,最后在拘尸那城外,雙林樹下,右脅而臥,示現(xiàn)入大涅槃。他的弟子阿難尊者,依依難離,哭得無比傷心。有一位阿那律尊者提醒阿難說:“別哭啦,佛陀滅度后,佛教今后的大事該怎么去辦?趕緊去問問佛。”阿難問什么大事?阿那律提示他四件大事。阿難這才跪在佛前,請佛開示。第一,佛在世時,大家以佛為師。佛滅度后,以何為師?佛答:依波羅提木叉無上戒法為師。第二,佛在世時,大家依佛而住,佛滅度后,依何而?佛答:依四念處住。(四念處:一觀身不凈,二觀受是苦,三觀心無常,四觀法無我。念者,能觀的智慧;處者,所觀的境界。)第三,佛滅度后,結集經(jīng)律論三藏時,在諸經(jīng)之首,先寫下哪幾句話?佛答:當述信、聞、時、主、處、眾六種因緣。第四,對僧團中一些惡性比丘,佛住世時,佛會調服他們,佛滅度后,當以何法對治他們?佛答:用默擯之法對待惡性比丘,即在僧團中把他們孤立起來,他們自知無趣,或心生慚愧,自然轉變,或者自動離開了。上述阿難所問四事,史稱佛陀的四大遺囑。其實,這不正是佛陀臨終垂訓我們的四大責任么?
“讀圣賢書,所學何事?”二六時中,我們是否知道自己的責任、想過我們應該承擔的責任呢?如果沒有自己的責任自覺,豈不有辱僧格,有負法乳佛恩,能無羞愧?
- 上一篇: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八字概括佛陀精神
- 下一篇:佛陀的慈悲比寶石更珍貴
- 覺真法師: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覺真法師: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濟群法師:怎么做才能開啟自覺?
- 覺真法師:什么是善惡?善與惡都是一種人的存在
- 覺真法師:心是什么?人的本體、生命力
- 覺真法師:忍辱功夫的真正成就
- 靜波法師:佛的意思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 覺真法師:佛教因果論的社會功能和倫理價值
- 覺真法師:護生論是佛法中一切倫理規(guī)范的終極精神
- 覺真法師:佛教的平等思想,是科學而又偉大的
- 覺真法師:慈悲與感恩,緣起論的人文關懷倫理價值
- 覺真法師:宿命論是什么意思?緣起可破除宿命
- 覺真法師:無因論是什么?四門邪見之一無因生
- 覺真法師:緣起論是什么?佛教緣起的基本內涵
- 覺真法師:內心創(chuàng)造和諧才是真正的解脫
- 覺真法師:真如佛性本在自心 頓悟成佛何假外求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覺真法師: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杜一心: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覺真法師]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佛與人生]佛法里怎么看待人與人交往?
- [佛學常識]佛教常用動物形象譬喻點明佛法
- [哲理故事]反穿襪子真實心
- [生活故事]婚姻幸福的秘訣
- [凈土論著]凈土宗所依據(jù)的經(jīng)論有哪些?
- [禪宗公案]這是什么禪義?
- [黃茶]君山銀針是一種什么茶?君山銀針的簡介
- [人物故事]不生病的人
- [佛教法器]佛教法器磬的作用是什么?
- [達摩祖師]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禪宗五家]云門宗祖庭是何寺,在哪里?云門宗祖庭云門寺介紹
- [生活故事]叫一聲爸爸媽媽
- [哲理故事]善不等于被傷害
- [佛與人生]生病后感覺沒精進、學習落后了,對不起師父怎么看?
- [佛學常識]慧遠大師的《廬山東林雜詩》解釋
- [在家修行]在家自修佛該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