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對人生問題的解決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通常人們說到宗教,總會武斷的認(rèn)為,宗教都是一樣的。的確,一般宗教都有共同的特征,就是以神為本。人和神發(fā)生關(guān)系。在古今中外的各種宗教中,有多神、二神、一神、泛神的信仰。就現(xiàn)在世界上所流行的幾種宗教中,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都建立了主宰神的崇拜,以為神是萬物之主,神能決定世界的興衰,神決定著人間的禍福,神是主,人是奴,人要依附神而得以生存,人的生活目標(biāo),就是回到神的身邊,上升到天堂。

  然而,佛教與一般宗教截然不同,他否定神在世界的主宰地位,不崇拜神,肯定人在世界的獨立性,主張世界的興衰,人生的禍福,都是取決于人類自身的行為,人的命運并不依附于神,人和神一樣,都是獨立的,平等的。因此,佛教以人為本。佛法佛陀為人類提供的一套究竟解決人生問題的方法。

  人在有情中的地位

  一、有情與眾生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什么叫“有情”。世間科學(xué)把世界區(qū)分為生物與非生物,在生物里又分為動物、植物、微生物等三種類型。然而,佛教則把世界劃為兩大類型:即是有情界與無情界。什么叫“有情”呢?情即“情識”,識是思想、情緒的意思,“有情”就是有思想、有情緒、有知覺的生靈,如人及各種動物,它們有知覺、知冷暖;相反的,凡是沒有思想、沒有情緒、沒有知覺的東西,稱之為無情,比如一切山河大地、草木花葉等,雖然自然中的竹、木、花、草等也是有生命的,但它們卻無痛癢冷暖等感覺,所以佛教里把它們列為無情的范疇。

  至于有情方面,它的范圍極廣,包括了天人、世間人、傍生、鬼神等。有情還有個名字叫做“眾生”。眾生,是眾緣所生。既是眾多因緣所生的東西,并非固定不變,比如我們平常所見的“豬”,今生之所以會投生為豬,是因為它前生種下了豬的業(yè)力、因果、習(xí)氣等,因緣成熟,導(dǎo)致了它今生要成為豬的業(yè)報身。一旦做豬的業(yè)報受盡,豬壽終畢,會隨著另一種因緣條件的成熟而感受另一類型的生命果報身,眾生就是這么回事,由眾多因緣所成,而沒有一個固有不變的生命體。

  眾生具有什么特點呢?《阿含經(jīng)》說:眾生的特點是對六塵世界產(chǎn)生“纏綿染著”。六塵世界是我們眼睛所看到的色、耳朵聽到的聲、鼻子嗅到的香臭,舌頭嘗到的甜苦、身體接觸到的環(huán)境,意識思維的一切法等。眾生由于不了解緣起法原本性空的道理,以為萬事萬物都有個實有不變的東西,因此對外界現(xiàn)象產(chǎn)生種種錯覺,強烈的實有感與我所感,形成了連綿不斷的執(zhí)著情識。眾生對六塵世界的一切現(xiàn)象都以為是真實的,由于執(zhí)著而情緒萌動,可是外界現(xiàn)象的面目畢竟是無常變換的,千變?nèi)f化的周圍環(huán)境,導(dǎo)致了眾生情緒的喜怒悲歡、高低不平。相反的,對于一個證得了諸法實性的圣者來說,他們知道了萬法緣起畢竟空的真相,不再被外境所轉(zhuǎn),也就對外界現(xiàn)象不再有任何執(zhí)著,也就沒有了高低不平的起伏情緒,生命中徹底斷除了纏綿染著的習(xí)氣,心中總是那么泰然自在,這就是圣人之所以解脫自在的原因。

  在這個地球上,有情的種類非常多,大大小小的眾生其數(shù)無量,佛教認(rèn)為除了這個世界,還有無量他方世界,及無數(shù)的有情生命。佛經(jīng)中形容眾生有微塵數(shù)之多。但這些有情生命不出五種范圍,即是天、人、地獄、餓鬼、畜生。五趣眾生的分布是以人為核心的。

  二、畜生道

  首先,生活在我們?nèi)巳核闹車挠心男┥?大體上有兩種:一是畜類眾生,一是鬼類眾生。畜類眾生在佛教里又稱作“傍生”,畜生有被人收養(yǎng)之義,比如豬、狗、雞、貓等;而傍生則是泛指生長在大自然中的一切大小動物,如空中的飛禽、地上的走獸、水中的魚龍、乃至遍布于海、陸、空的一切,涓飛蠕動、微細(xì)生命等,都屬于傍生的范疇。它們?yōu)槭裁磿懈械饺绱说土拥陌蚊?我們都知道,傍生的最大特點就是愚癡,有情成為傍生的最大原因也在于這個癡字。眾生的煩惱,歸納起來主要有貪、嗔、癡三類。眾生都具備了這三種類型的煩惱,但是細(xì)分又有貪嗔癡偏多偏少的不同,比如有的眾生貪心很重、有的眾生則嗔心較強,而有的眾生卻是愚癡偏多。由于眾生煩惱習(xí)氣不一樣,因此所感來的因緣果報也都不同。一般情況,貪心太重的眾生,由于不舍得布施,甚至貪圖他人利益,這類人死后多數(shù)在餓鬼道中感受饑餓;嗔心重的眾生,因為嗔火太大,而時常傷害他人,死后多墮地獄道受苦;太愚癡的眾生,他們稀里糊涂、事理顛倒,死后多數(shù)感在畜生道中受愚癡報。畜生不會象人那樣有思維、有決策和有理想,也不懂得善惡好壞,它們與人的最大區(qū)別是愚癡。

  墮落畜生的另外一種原因,是為還債而來。有些人因為前生借人錢物不還,或是非理侵損他人財物,業(yè)緣成熟時一定要還的,償還的方式很多,其中一種就是投生為畜生到債主家中當(dāng)牛做馬、為豬作狗給對方賣力賣命,以此償還前生宿債。生存畜生道中的有情,有時是從地獄受報結(jié)束了,地獄出來還有一種余報,就是淪為畜生。

  三、餓鬼道

  生活在我們?nèi)祟愔車倪有鬼道眾生。佛教里說的鬼與中國傳統(tǒng)所說的鬼又不一樣,中國古代社會認(rèn)為:鬼是人死后的必然歸宿,所以鬼字的本義就有“歸”的意思;而佛教里所講的鬼則不一樣,認(rèn)為鬼只是五趣眾生其中一種,也就是說人死后有可能升天、有可能繼續(xù)做人、也有可能墮為畜生、還有可能下地獄,固然也有可能會變成鬼。不過,人死后為鬼只是五分之一的可能,并不是人死后一定就變?yōu)楣怼?/p>

  佛經(jīng)中說鬼有兩個特點:一是乞求、二是多畏。第一乞求者;鬼的處境很艱難,他們本身并不從事生產(chǎn),其生活來源全靠四處乞求的方式而得以聊生。鬼的另一特點是多畏,平常我們總以為鬼非?膳,因此一想到鬼那青面獠牙的形象,張牙舞爪的情形,我們就會毛骨悚然的。人們卻不知道鬼更怕人,平常我們會聽到形容鬼的兩個成語:一是鬼鬼祟祟,一是心懷鬼胎,這說明了鬼也非常怕我們的。通常人看不到鬼,而鬼卻看得見人,它們一看到我們就嚇得趕緊躲藏起來,待我們走過以后才敢出來,因此我們根本不必怕鬼。平常我們生活在陽處,而鬼則躲在暗處,我們身上有陽剛之氣,而鬼身上卻是陰森之氣,相比之下我們的處境要勝過他們百倍千倍,總之鬼是很可憐的。因此,佛教里也很重視超度鬼類眾生,寺廟里經(jīng)常舉行一些施食法會,招請十方孤魂野鬼都來參加,希望能以法力超度它們,令能離苦得樂、脫離鬼身投生人道,就算未獲法益的,也可飽食一餐,解決一時的饑渴之苦。

  鬼道眾生與傍生一樣,遍布于世界各個角落,海、陸、空到處都有,同樣與我們?nèi)松钤谝粋地平面上。然而為什么他們看得見我們,而我們卻看不見它們呢?這是因為鬼道眾生的業(yè)力與我們不同,鬼的身體是由輕微的地水火風(fēng)四大組成,就如空中非常淡薄的云氣一樣,他們的存在對我們而言,既看不見、又摸不著,所以我們一般見不到鬼,就算偶爾見到也只不過是一閃影子而過,一晃就不見了,所以人們對鬼的認(rèn)識才會半信半疑,都不敢肯定他們的存在。

  鬼道眾生與人的世界一樣,也存在著福德因緣的差別。其中有富貴鬼、威德鬼、不窮不富的鬼、貧窮落魄的鬼等,什么是富貴具威德的鬼呢?是指平常我們所說的神,依中國傳統(tǒng)觀念認(rèn)為:死而正直為神。是說一個人在世間上,正直且有德行,死后就能成為神。神也是屬于鬼道眾生,換句話說:神也是鬼。只不過它比一般的鬼要有富貴、有威德;不窮不富的鬼:是前生修福不多,但罪業(yè)也不是很重,他們雖然不能像前面的神那么奢華享受,但也能得到一般的住處及食物,日子過得還可以;貧窮鬼:是指漂泊在荒外的孤魂野鬼,他們無衣、無食、無歸、無宿,日子過得特別艱難。

  有人會問:福德鬼為什么又稱為神呢?這個道理就像我們?nèi)碎g當(dāng)官的一樣,雖然同作為人,但有的人能夠當(dāng)官享受榮華富貴,而多數(shù)人則只是一般貧民,甚至有的人還淪為乞討,為鬼也是這樣,或貧或富與他生前的善惡行為是分不開的。一般說,生前喜做善事、品德優(yōu)秀,而性格脾氣又不太好的人,他們生天的福德不夠,死后只有投生到鬼道做神。神又有多種,有的神威德福報相當(dāng)大,可以統(tǒng)帥整個鬼道眾生,乃至人道的生死命運都受他們裁判,例如閻王。有的神則無比的富貴,住的是高樓大廈,吃的是山珍海味、享受的是榮華富貴,就如人間的帝王一樣的自在,例如海龍王;而有的神卻是統(tǒng)管一方土地、一片山林等,受一方人鬼的尊敬,比如一些土地神、山神即是;還有的神則只管理一潭水、一棵樹或一塊石等,他們的福報因緣也就大大不如前面的神了。但無論如何,能作為一個神都是有些福報的。

  能做為神的鬼為數(shù)很少,而貧窮鬼則非常的多,有福的鬼可以住在海邊三餐美味、高樓別墅的享受,而貧窮的鬼卻是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甚至往往是三餐不續(xù)、依草附木地過日子,因為它們不從事耕種,靠乞討的方式生存,因此他們每天到處乞求,有時遇上某處有祭祀、或寺院施食,可以吃上一餐,但多數(shù)都是吃了上餐沒下餐的,生活過得特別酸苦。鬼的形象大的可以高過幾幢房樓,而小鬼僅有三寸長。他們還具有微細(xì)的五通,其某些能力是人所不能及也。

  在鬼道中為數(shù)最多的是餓鬼。餓鬼是鬼道眾生中層次最低的,他們非?蓱z,長年累月沒吃沒喝、無衣無住,總是處在一種饑渴無度的煎熬中度日。由于饑渴難忍,它們長年如是的四處奔跑,目的是想尋找點吃的東西,但由于業(yè)力太重,不僅到處找不到,就算發(fā)現(xiàn)了可吃的食物,在他們面前也化為火炭,或是一進口中就變成火焰燃燒喉嚨,實是萬般痛苦、苦不可言啊!有時候聽到遠處傳來潺潺流水聲,就高興的跑過去,可是一旦跑到那里,清清的河流在它們眼前卻變成一堆腐臭的濃血,真是萬般無奈,極度的饑渴長年累月地折磨著他們。由于業(yè)力所至,餓鬼的形象不僅丑陋,而且長得非常奇特,其面容像黑炭一樣枯瘦,咽喉長得像針尖那樣細(xì)小,而肚子卻大得像鼓一樣,可知眾生的業(yè)力是何等的可畏。所以佛在《地藏經(jīng)》里說:“眾生業(yè)力能敵須彌、能勝巨海、能障圣道”。業(yè)的力量實是不可思議,那么這些業(yè)究竟是從何而來呢?它是從眾生的無明行為造作而來。未成佛前眾生以一種無明心放蕩三業(yè),迷迷茫茫造下了這么一大堆罪業(yè),果報來臨時,苦得不堪設(shè)想。

  四、地獄道

  在我們?nèi)说酪韵碌氖堑鬲z道。地獄,是梵語泥黎,譯為不樂、可厭、苦具、苦器等。從字面上說,地獄是地下的監(jiān)獄,位于我們?nèi)碎g的地層下面,那是一個暗無天日的世界,不僅沒有日月之光,而且下面眾生受苦的形情比人間監(jiān)獄要苦上千倍萬倍,所謂“極大苦聚”。地獄的種類很多、名稱無量,但歸納起來則為三大類型,即是第一、根本地獄;第二、近邊地獄;第三、孤獨地獄。

  1、根本地獄。根本地獄又分為八大地獄:即是等活地獄、黑繩地獄、眾合地獄、號叫地獄、大叫地獄、炎熱地獄、大熱地獄、無間地獄。那些地獄是用各種銅鐵刀劍火器等刑具來懲罰眾生。比如用火燒、刀斬、鍋煮、鐵鉤、撥舌、穿腸等各種刑法。八大地獄之外又有八寒地獄,里面是凜風(fēng)冽雨、寒冰冷雪等來冰凍他們,冷得他們的身體全部裂開,形成各種各樣的花朵,地獄的名稱就是依據(jù)這些花朵的形狀而來,比如青蓮花、紅蓮花、紫蓮花等;皮膚也呈現(xiàn)成各種各樣的顏色:如紫色、瘀色、黑色、青色、綠色等。里面冷得不堪設(shè)想。依《地藏經(jīng)》所說,一天之內(nèi)上萬次昏死過去,然后由于業(yè)力的原故,清風(fēng)一吹又上再次復(fù)蘇過來,就這樣長年累月、不分日夜地折磨著,真是上天無路下地?zé)o門,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獄中慘哭號叫之聲驚天動地。

  2、近邊地獄,是在八大地獄四周各設(shè)的十六個小地獄,八個十六即是一百二十八個小地獄,又叫十六游增地獄。它是專為獄中眾生游行所設(shè)的,在這里覺得太熱,跑到另一個地方卻又是寒天雪地,在那里覺得太冷,換一個地方又是熱火焚燒,再跑到一個地方又是山崩地裂,里面大地獄套小地獄,小地獄又靠大地獄,到處布滿了各種各樣的地獄,因此受苦眾生走到哪里都是地獄。就算他們業(yè)報受盡,將要離開地獄時,還得經(jīng)受這周圍十六小地獄的關(guān)卡,才算真正脫離地獄之身。小地獄的情形無非就是些毒蛇、猛獸、糞便、灰河、火海、毒蟲等,各種各樣折磨眾生的刑法應(yīng)有盡有。

  3、孤獨地獄,這種地獄設(shè)在山間空曠及樹林間,因此叫孤獨地獄?傊鬲z無量,里面各種各樣的苦情說之不盡,如《地藏經(jīng)》中說:有的地獄四壁都是燒紅的鐵壁,上面落下來的鐵火像密雨一般澆燒著有罪眾生,又有的地獄四面都是刀山旋轉(zhuǎn)落下斬斫他們,還有的地獄讓他們睡在燒得火紅的鐵床上,更有的地獄獄卒將他們丟入大鍋中沸煮,反復(fù)煎熬。再有的地獄四處全是深得無底的火海流灰,他們沒入其中痛苦無量,或有地獄滿是糞海,他們被淹沒在里面受大苦悶,更有諸多鐵蟲穿腸叮咬,他們是鉆心的痛,等等無窮無盡的地獄其苦情難以盡說。

  五、天道

  除了下三途外,比人類條件更為優(yōu)越,其生存空間在人之上的是天道。天,在佛教里解釋為“光明”,是代表著快樂幸福,足見是理想的去處。天堂不僅為其他宗教所崇拜,并且也為一般世間人所向往,不過他們所認(rèn)為的天只有一重,而佛教說的天有三界諸天。其中欲界有四天王天、忉利天、須焰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的六重天。色界有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少凈天、無量凈天、遍凈天、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xiàn)天、色究竟天的十八重天;無色界有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的四重天。這還只是從一世界來說的,宇宙中有無量無邊的世界,可以想見天堂之多。

  欲界天純粹是欲望的快樂,所謂吃穿住極盡奢華,種種娛樂應(yīng)有盡有,比人間要殊勝千倍萬倍,真所謂“但受諸樂、無有痛苦”。天子天女每天游戲歡笑、快樂無比,欲界天人多由世間修福而來。其次的色界、無色界天卻是通過世間修禪定而來,所以也叫禪天。天上甚深的禪定所產(chǎn)生的快樂,比起欲界天的欲樂更殊勝百倍,隨著他們所修禪定的深淺程度不同,因此所升禪天的等級也有差別。其禪定境界越殊勝,享受的壽命也越長。

  不過,無論是生在哪重天,即便他們在天上享受了千年萬載,但享受的福報也都有用盡告缺的一天。福報享受盡時,他們還得隨著自己的業(yè)力,或是墮落三惡道中淪為傍生、做鬼、下地獄,或是下生世間作人,臨將墮落時,在他們身上會呈現(xiàn)五種衰象,就是身上光明消失,頭上的花縵枯萎,寶座搖晃不安,身上香氣不再,并且腋下會發(fā)出惡臭,從前身邊四周有天女環(huán)繞、侍從隨行,此時也都四散而去,只留下他自己孤單一人,當(dāng)五衰象呈現(xiàn)時,他們是痛苦不已,煩惱不盡。特別是他們具備神通,明白自己將要墮落到什么地方去,可想而知這時他們是何等的無奈,說明天上的福報固然是很好,但終歸要墮落的,而且福盡將墮落時五衰象顯現(xiàn)帶來的痛苦,還不如在人間好。

  六、人是五趣升沉的樞紐

  人間是五趣的中心地,與人共住的有畜生、餓鬼,在我們上邊有天堂,下邊有地獄。在五趣之中,人是升沉的樞紐、是輪回的軸心,無論上天堂,入地獄,變鬼為畜都是以人為核心的,因此佛法特別珍惜人身,為人身時作善為惡或修行無為,全關(guān)系到未來的好壞去向,生死流轉(zhuǎn)中是升是沉全在于人生的把握。因此諸佛度眾生是以度人為最根本的。人身不僅是五趣流轉(zhuǎn)的出發(fā)點,同時更是跳出三界的關(guān)鍵時刻。佛經(jīng)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正是告誡我們要珍惜人身,趁人身一場積善修道,以此跳出六道輪回。所謂“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如大地土”,我們今天既能得到人身,且又得聞佛法,真是宿世善根所至,一定要掌握好,以求在人身這個轉(zhuǎn)折點上能修出去,而不是趁人身一場趕快享福。所謂“一失人身萬劫不復(fù)”,機會來時不珍惜,一旦失去就難于再有了。

  人類之特性

  很多宗教都主張生天,認(rèn)為天堂才是最終的歸宿,是修行人的最高愿望。各大宗教師也承認(rèn)有地獄,不過他們說地獄的目的,莫過于為了告訴大家,只有升入天堂才是逃避地獄的唯一途徑,所以他們對天堂非常神往。而佛教則把佛法的重心建立在人間,認(rèn)為人生才是理想的地方。天堂雖然快樂但不是永遠解脫處,天福享盡時還依然要下生人間、乃至隨業(yè)墮落。從修行角度衡量,正是因為天上太快樂而無法修道,三惡道太苦或太過愚癡,就更不懂修行了,那么只有人身不苦不樂,才是最適中的修行處。從五趣往返說,人身所處的位置正是五趣的中心紐帶,死后投生何道,人生為根本出發(fā)點,那么修行解脫道也是這樣,是以人身為中心的,所以佛教相當(dāng)重視人生,提倡在人間修道、人間成佛、人間度眾生。這是佛教與其它宗教最明顯的不同,人生既是這么重要,那么,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人生究竟有多少好處呢?

  一、環(huán)境勝

  環(huán)境勝,是指人類生存的環(huán)境對于修行來說特別優(yōu)越殊勝,而不是指人間的物質(zhì)環(huán)境優(yōu)美。佛教修行既不主張?zhí)^華麗的物質(zhì)條件,也不提倡太艱苦的生活方式,因為人都有一種墮性,太豐富的物質(zhì)享受。他們就會縱情五欲,迷于其中無心修道;而太艱苦的環(huán)境也分散精力難以用功,所以佛教非常重視人生。在五趣來說,天上因為太快樂了,天子天女們念念都沉溺在五欲的享受中。生命對于他們來說,是那么的快樂有意義,每天都是快樂游玩,吃、穿、住樣樣尋盡奢華,愜意無比,根本體驗不到生命的痛苦和世間的無常,更無法生起出離三界的心,所以修行對他們來說似乎很不現(xiàn)實。佛經(jīng)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叫耆婆的人醫(yī)術(shù)高明,且心地善良,常常免費為大眾看病,為此積聚了巨大的福德,死后便升到了欲界天。后來僧團中有一個比丘病了,大家想到這位耆婆,他的師父目犍連是僧團中的神通第一,就運用神通之力到天上尋找耆婆。這天耆婆正好率一班天女游樂,一隊人馬浩浩蕩蕩與目犍連擦肩而過,根本不理睬師父。目犍連好生奇怪,于是就用神通定住這批人馬,問耆婆為何如此無禮,耆婆卻回答說:“享樂要緊啊”。這個故事說明,人一旦到了天上就不會再去修行,所以佛教并不贊成生天,佛陀也不在天上轉(zhuǎn)*輪。

  下三途那么艱苦是不是就好用功了呢?正相反,三途惡道又因為太苦了,眾生時刻都在極度痛苦的煎熬中,哪有精力來修行圣道?就如一個受重病折磨在床上的人,念念中都那么地難以熬過,這時你給他講佛法,他根本就聽不進去,何況要去依法修證,真是難之又難。至于畜生道就更別說了,他們的腦袋一片空白,愚蠢得連自己是什么都不知道,只能隨著欲望的需要生活,而修行這條路恰恰需要的是智慧,對于畜類眾生來說,簡直太不堪任了,故知三途惡道是無法修行的,所以佛不在三途中說法度眾生。

  相比之下,人道眾生則是有苦也有樂,剛好處于苦、樂之中道,正因為苦樂具備,所以人類才有可能立志改善痛苦、追求快樂,這種積極向上的精神,正是我們追求真理、修行佛法的最好契機,所以佛法修行就在人間。

  二、慚愧勝

  慚愧是一種羞恥心理,通俗的說就是一種良心。比如我們做了一件對不起人的事,內(nèi)心就會產(chǎn)生一種強烈的不安,也就是良心發(fā)現(xiàn),佛教把這叫做慚愧心。這種道德向上的心在修行中非常重要,是我們走出三界的基礎(chǔ)、脫離娑婆的資糧;也是人類與別的動物的最大區(qū)別。一個人如果沒有慚愧心,什么壞事都做得出來,殺人不眨眼就是因為心中毫無慚愧感,所以行為上沒有任何約束,內(nèi)心里也不會受到任何良心遣責(zé)。這種心理是非常不正常的,外相上是一個人,而內(nèi)心里卻與禽獸沒有兩樣,只不過是個披著人皮的禽獸而已。禽獸是由于生存的需要而相互殘殺,心里沒有任何不安的感覺。良心對惡禽猛獸來說根本不存在,慚愧只能是人類文明的產(chǎn)物,是推動人類向上的積極因素,人類因為具備了慚愧心,所以才與別的動物有著截然不同的區(qū)別。一個人如果常懷慚愧,他就不會去造惡,自然就會向善的方面靠齊,正因為人類有改惡向善的心理,所以才懂得去修行。不斷的改善自己、提高自己,逐漸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操,圓滿自我的人格,當(dāng)下就是一種修行。

  三、憶念勝

  憶念,是人類從積累的經(jīng)驗中引生的思維能力。在五趣眾生中,只屬人類獨有,人類為了生存的幸福,以獨特的憶念思維能力,不斷的探索世界,改造世界,創(chuàng)造了光輝且燦爛的文化。人類以此能力一方面改善自身生活的環(huán)境,使物質(zhì)生活不斷提高,吃穿住樣樣如意;另一方面尋求真理,探索宇宙人生的真實面貌,令人類的內(nèi)心世界得以升華。而在人道以外的眾生,天人一切都是現(xiàn)成的,不需要尋求環(huán)境的改善,也無心去探求真理,思維能力自然衰退,終日沉溺在定樂和欲樂中,真理離他們越來越遠了;地獄、餓鬼、畜生或是太愚癡,或是太痛苦,憶念思維能力自然也都不及人類。

  四、堅忍勝

  堅忍就是堅強的忍耐力。佛教把我們這個世界稱為“娑婆世界”。娑婆是印度話,譯為漢語是“堪忍”的意思,是說這個世界的人承受力非常強,忍耐力特別好,不管多苦的事都能夠承受,無論多難達到的目標(biāo)都會設(shè)法去完成。就象那些到日本留學(xué)的中國學(xué)生,身上不可能帶很多錢去,而日本費用卻相當(dāng)高,只好硬著頭皮去打工,白天讀書,讀著讀不完的書,晚上打工,做著做不完的活,真是千般辛苦、萬般無奈,兩行清淚流出來還咽回去,目的為了什么呢?只求得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biāo),無論受多大的苦都任勞任怨。這也是人類之所以能夠創(chuàng)造輝煌文明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類問題知多少

  人類生存在世界上,總是面臨各種問題的困擾,人類建立的文化,無非都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以達到人生的幸?鞓。然而人類的存在的問題很多,幾千年的文明似乎解決了許多問題,可是今天人類所面臨的問題比起過去還要多得多,我們是否應(yīng)該想一想,我們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否正確?依佛教看,我們要解決存在的問題,首先對這些問題需要有正確的認(rèn)識,人類究竟存在哪些問題?

  一、由心理上產(chǎn)生的問題

  心理上所產(chǎn)生的問題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認(rèn)識中的困惑:人生在世界上總有許多問題弄不明,從迷迷糊糊的來到世界,幾十年后又毫無目標(biāo)地死去,究竟生從何來,死從何去?人死了是否有來生,如果有來生又將是什么情形?與今生來生的關(guān)系如何?人與人之間為什么有的緣份特別好,有的人卻無緣無故的彼此看不順眼?人的貧富貴賤是天生的?還是后天的努力?人究竟有沒有命運?世界是怎么回事?這個世界與自己的關(guān)系如何等?人類由于對宇宙人生缺乏正確的認(rèn)識,始終生活在迷茫中,生活找不到目標(biāo)或意義,于是感到很煩惱;另外由于錯誤的認(rèn)識,引生犯罪的行為,造成了人生的痛苦。

  第二是思想中存在的煩惱。這種潛在內(nèi)心的煩惱非常深細(xì),一般人不易發(fā)覺,但它卻像毒蛇一樣深藏在我們的八識田中,像魔爪一樣控制著我們的內(nèi)心世界,時常擾亂著我們內(nèi)心的寧靜,心情不好、煩悶不安、情緒低落等,無法快樂起來。煩惱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我們無錢時煩惱,以為是沒有錢的原故,就去攢很多的錢,一旦有了錢還一樣的煩惱,這是為什么呢?自己也弄不清怎么回事,原因是因為我們的內(nèi)心有煩惱。

  二、由生理上產(chǎn)生的問題

  生理上會給人帶來什么樣的煩惱呢?主要是生老病死的四種現(xiàn)象,它是我們生命中必經(jīng)之苦。就算有的人能一生無病,但是生老死卻是誰也逃不了。雖然出生的情況誰都記不起來了,但確實是非常痛苦的,未出生前蜷縮在母體中的一個角落里,母親在行為中的一舉一動、飲食上的一冷一熱,對自己來說都是致命的難受,好不容易挨到出生時間,出生時卻又是一道生死關(guān)卡。一個稚嫩的生命要從母體中出來,簡直是經(jīng)過一道漫長的夾山,不僅母親痛苦,自己更是苦不堪言,隨時都有生命的危險,一旦生出來還是苦;母體內(nèi)那么溫暖柔軟,而外面的環(huán)境卻是如此惡劣,身體所觸到的一切都是那么生硬,幼嫩的皮膚被冷風(fēng)一吹就像裂開一樣的難受,因此小孩一生出來都是哭。嬰兒時期代也不好過,因為不會說話,冷時、熱時、病時、渴時、饑餓時等等都僅能憑一聲哭來代替,大人們憑猜測去亂忙碌,真是苦啊!苦得有口不會說。老苦也很難過,人在年輕時那么得意自在,一旦老來身體各部器官都衰退了,自己難受辛苦不用說,更招來他人討厭,真是活得很無奈。再就是病,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誰都有過輕重不同的病,病起來也很苦,一般小小病痛我們況且都難受得六神無主、站坐不安的,如果病情嚴(yán)重更是百般折磨,最慘的是有的人老來無人管、病時也無人問,自己又沒錢,躺在床上痛苦折騰,凄楚落淚,簡直是活著等死。有的人患了絕病治不好,病床上翻來復(fù)去,求生不得、求死不成,真所謂“人間地獄”。最后的死苦就更恐怖,臨將斷氣時四大分散,體內(nèi)各種細(xì)胞漸漸變壞,氣脈血液流不動了,那種感受就像烏龜脫殼一般的劇痛難受,親人們都在身邊哭泣,自己心里有話講不出來,眼看馬上就要離開親人骨肉,真是千般凄苦、萬般無奈,心里面是多么的眷戀他們啊!又多么的不舍得離開這個世界,但無奈生命已到盡頭,死后的世界是那么的遙遠、陌生、黑暗和恐怖,一個人凄凄楚楚不知要到何處去,真所謂“萬般帶不去、只有業(yè)隨身”。這個時候無論是身體、心里都是一種劇烈的痛苦。

  三、社會關(guān)系給我們帶來的煩惱

  雖然人生有苦有樂,但終歸還是苦多樂少,甚至許多快樂到頭來都成為痛苦的根源,快樂越多給我們帶來的痛苦就越大。比如世間的愛別離、求不得兩種苦,在我們生活中,能與自己喜歡的朋友、或關(guān)心自己的親人在一起,固然是件快樂事,但在這個瞬息變幻的世間里,隨時隨地都會把我們分散扯開,或是親人暴病而卒,或被好友拋棄而去,這時你就會感到痛苦無比、悲傷不盡,這是愛別離苦。生活中還有一種求不得苦,就是自己喜歡的人或物,乃至某種事業(yè),心中念念都想得到,但是無奈又終成空想,心里痛苦無比。人際上還有一種是怨憎會的情況,就是自己生活的周圍,有一些人就是與自己過不去,處處與自己作對,真不想見到他,可是又同在一個部門里,每天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真是冤家路窄啊!實在令人苦惱。

  隨著社會科技的不斷進化,人類的物質(zhì)享受也日趨豐富了,各種各樣的電器化把過去陳舊的生活用具取而代之,古老的貧困落后也被現(xiàn)代的富裕先進所更替,按理說人們的煩惱痛苦也該告一段落了,然而為什么人類還在沒完沒了的煩惱呢?要知道,科學(xué)能給人類提供各種方便,卻無法止息人類內(nèi)在的煩惱。

  如果人類煩惱的原因是在于缺少外在物質(zhì)的話,那么為什么過去人只要有些簡單的生活用具,吃穿住簡簡單單過得去,他們就覺得很滿意了,而現(xiàn)代人卻是沒完沒了的追求享受,今天看到這個人有電視,想想自己還沒有,心里很難過,有了電視高興不一會兒,明天又發(fā)現(xiàn)那個人有電冰箱,洗衣機,心里依然苦惱,終于電冰箱、洗衣機大夢得以實現(xiàn),轉(zhuǎn)而又發(fā)現(xiàn)某某家里已安上了電話,于是還是煩惱,電話裝上了,接著的音響、空調(diào)、新樓房、大公司、小車、別墅乃至飛機都想要,新的煩惱總是接踵而至。縱使這些東西都已擁有,又要追求更新式的,心里還是煩惱。所以,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科技在不斷的發(fā)展,人的欲望也在不斷的膨脹,人類的煩惱總是這么綿長。

  四、自然界帶來的煩惱

  盡管科技水平是不停地向前發(fā)展,科研成果也很驚人,但是對于大自然的千變?nèi)f化我們還是束手無策。自古以來,自然災(zāi)害給人類帶來了不可避免的悲劇。雨水過多我們好難受,太陽炎熱我們受不了,臺風(fēng)吹來我們好擔(dān)心,財產(chǎn)和生命隨時都會遭到危害,忽然冰雹打來,我們更是緊張無比,生命危險,財產(chǎn)造成損失,雪霜滿天我們不僅是冷得難受,而且也給農(nóng)作物帶來損害,一年的收成恐怕因此泡湯。洪水來臨就更慘,輕則財物損失,田地沖垮,嚴(yán)重則房屋倒塌,人命遭殃。自然的災(zāi)難真的非?膳,多少個千變?nèi)f化的一年四季,給人類帶來了莫大的煩惱,今天還好好的,明天就是一場大洪水,大自然的面孔既無常又無情,說變就變我們對它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人類的問題舉之不盡、說之不完,但都走不出心理、生理、社會、自然等四個方面,我們修行的目的也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然而我們該如何去解除它呢?首先我們得想辦法認(rèn)識它、透視它、找到它的根本源頭,然后我們才談得上對癥下藥解決它。

  人類文明建立的意義

  人類文明的建立,世間的各種學(xué)術(shù):如政治、經(jīng)濟、法律、科學(xué)、文學(xué)、藝術(shù)等,無非都是為了解決人類的煩惱痛苦,令我們生活得更愉快,日子過得更美滿。然而人世間的問題總是一個接著一個而來。如果說原始人刀耕火種、生活粗陋,因為環(huán)境惡劣而造成許多痛苦,那么生活在現(xiàn)代文明社會的人們,應(yīng)該活得非常幸福,沒有任何痛苦才對,但人類為何還有如此沒完沒了的煩惱呢?縱使這種煩惱與原始人的煩惱不一樣,但也不見得煩惱的程度就比過去輕一些,甚至它的種類比過去更多百倍。

  人類從遠古以來,就在不斷地為著我們的幸福快樂而努力,想盡千方百計解決我們生存中的各種問題,到今天為止世間的痛苦并不因此減少。從心理上說:古代人生命里存在的痛苦、生存中存在的困惑,乃至各種各樣的煩惱,今天的人也同樣擁有。從生理上說:古代人有生老病死,今天的人還是無法逃脫,固然醫(yī)療技術(shù)、醫(yī)用設(shè)備日益先進,人的壽命也有所提高,但科技發(fā)展對環(huán)境的污染,給人類帶來的病疾卻越來越多。比如艾滋病、腦溢血、動脈硬化、癌癥、各種性病等,問題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比以前更多了。從社會關(guān)系看:古代人有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等諸多痛苦,而在這個科技發(fā)展的競爭時代里,社會日趨走向復(fù)雜,這些痛苦不但沒有解決,反而變本加厲了。雖然處在太平年代,但是家庭破裂、妻離子散的現(xiàn)象卻越來越多了。從社會環(huán)境看:隨著物質(zhì)享受的豐富多樣,人類的欲望也比古人更強烈,求不得苦仿佛日趨增多。再者現(xiàn)代的人口膨脹,恐怖暴力、走私毒品等,都是古代所沒有的,所以現(xiàn)代人在社會上面臨的痛苦,比古代人似乎還要多。再從自然環(huán)境看:寒來暑往,這與古代是一樣的,但是由于現(xiàn)代工業(yè)的發(fā)展,帶來的噪音、廢水、廢氣,環(huán)境的嚴(yán)重污染,資源的不合理運用,自然生態(tài)平衡遭到破壞,導(dǎo)致了氣候反常,旱澇成災(zāi)等等惡果,因此今天大自然的面孔比過去更猙獰了。從許多方面講,今天人類的痛苦并不比以前少,所以佛法認(rèn)為,通過改善外在的環(huán)境來解決人生問題,這不是根本的解決辦法。

  世間的宗教,如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等,雖然不主張通過改善外在環(huán)境來解決人類的自身問題,但他們覺得人很渺小,只有依賴外在的神,人通過對神的信仰,神能幫助人解決一切問題,因為神是萬能的。這種觀念在佛教看來,也是不現(xiàn)實的。那么佛教又是怎樣解決人類的問題呢?

  佛教對人生問題的解決

  佛教以緣起法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實相,我們要想解決人類存在的問題,首先就得了解這些問題產(chǎn)生的因緣。人類的煩惱痛苦與外在的物質(zhì)環(huán)境有關(guān)系,但不是必然的,因為在同樣的生活環(huán)境中,有人則痛苦不堪,有人卻快樂無比,為什么?因為各人生命素質(zhì)不同,心境不同,對境界所產(chǎn)生的感受也不一樣,因此在構(gòu)成人類苦樂的眾多因緣中,生命自身的素質(zhì)才是形成人類苦樂的重要因素,也就是產(chǎn)生人類苦樂的根源所在。

  現(xiàn)在我們來研究一下自身的生命究竟怎么回事?我們現(xiàn)有的生命體由五蘊和合而成。在佛教所講的八苦里有一苦叫五蘊熾盛,五蘊即是色、受、想、行、識,前一項是物質(zhì),后四項是精神,我們的生命體就是由這五種東西組成。所謂“熾盛”即是熾熱,是說這五種東西在我們的身心體內(nèi)就像火團一樣燃燒著我們,造成人類煩惱的真正原因也正是這些東西,是它們在燃燒著我們的身心世界,令我們一刻不得安寧。所以說,想要改變這個世界,建立幸福人生,光靠改善外在世界是遠遠不夠的,關(guān)鍵是要從有情生命的自身下手,依正確的認(rèn)識去透視宇宙人生的真理,依正確的行為去凈化我們內(nèi)在的人格,這個過程就是佛法的八正道。八正道的內(nèi)容包括了正確的觀念,正確的思想、正確的思維、正確的語言、正確的行為等,佛法的八正道是解決人類痛苦的不二中道。

  然而我們應(yīng)怎樣才能獲得正確的思想,從而實踐八正道呢?那就是修學(xué)佛法,通過佛法開示的宇宙人生真實作為指南,引導(dǎo)我們了解世間萬事萬物的實質(zhì),從而獲得正見,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以正確的知見指導(dǎo)我們的思想行為,這就從根本上扭轉(zhuǎn)我們無始以來的偏見錯覺,才有可能改善我們的身心行為。

  佛法修學(xué)的第一步是皈依三寶。依是依賴的意思,但這與其他宗教的依賴又不一樣,其他宗教的依賴全是依靠他力,即通過神的拯救而得以解脫,而佛教強調(diào)自己成就自己。佛陀將入滅時曾告誡弟子們,修行要“自依止、法依止”。要成就無上智慧、達到究竟解脫,首先靠的是自己,正如俗話所說的那樣,“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別人代替不了你吃飯,修行只能靠自己,他人是無法代替我們解脫的。佛法在修行中的指南,雖然修行要靠自己,但是人的智慧必竟是有限的,盲目的去修行,縱使經(jīng)歷千年萬劫,還如蒸沙為飯,徒勞無益。因此修行不僅要自依止,還得遵行著佛陀所說的教法,它是認(rèn)識真理,趨向解脫的正確途徑。

  佛法僧三寶中,佛與僧指的是人,但不是我們所理解的一般意義上的人。佛寶是通達了真理,人格達到圓滿的人。就是具備了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圣者。佛陀覺悟到宇宙人生真相后,把這種真理存在的實義告訴我們,令眾生明白世間萬相的虛幻,向往真理的光明,以此啟發(fā)內(nèi)在的智慧,最后也能成佛。佛陀住世的時間是有限的,必待眾生根機成熟,時機到了才來這個世間度眾生,而不是隨便什么時候都來。要知道逢佛住世是非常難得,就象貧人獲寶一樣難遇!吧畬殹笔侵敢婪出家,依教修行、依法弘化的六和賢人。僧人的職責(zé)不僅是修行自利,還肩負(fù)了弘法利生的重任,所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法偉大,但如果沒有僧人一代代的相續(xù)弘傳,佛法慧命則無法長存世間,因此僧人在世間也是非常重要的,故僧人又稱僧寶。法寶是三寶的核心,其意義就更大了,是宇宙人生真理的寫照。皈依法寶,就是依循于宇宙萬事萬物的真實性,了解諸法內(nèi)涵實質(zhì),洞悉宇宙人生的真相,從而樹立正確的認(rèn)識,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引導(dǎo)我們生活中正確的思想行為,凈化我們的身心,以至達到究竟解脫。

  (全性整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