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百法明門論》講義 05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義—05

  2006年2月23日講于戒幢佛學研究所

  昨天從依他起相講到諸法唯識的道理,幫助我們大家對唯識的正見獲得一個大致的印象。

  那么,依他起相是代表著緣起的世界,也就是緣起的世界。那么這個緣起的世界對我們凡夫來說,我們并不能夠正確地認識。當我們在認識這個緣起的世界的時候,我們因為無明、我執(zhí)、顛倒、妄想的關(guān)系,所以,就產(chǎn)生了許許多多的錯覺。那么,這就形成了我們凡夫的世界,這個凡夫的世界就是遍計所執(zhí)的世界。那么這個遍計所執(zhí)呢,是建立在依他起的基礎上,是對依他起的錯誤的認識,對依他起的見分和相分錯誤的認識的結(jié)果。依他起相的見分、相分它有沒有?它存在不存在?從唯識學上來說,它是有的,它是有。當然這種“有”是什么要有呢?是緣起的假有。我覺得在佛法里面有二個字是經(jīng)常用的,這二個字用得非常好,一個就是假字,一個就是幻字。

  一個是假字。假,不是沒有,但是不是真實不變的有,它是緣起的假有。所以,我們要記住這個“假”字很重要,它不是沒有,但是,也不是真實不變的有。從我們現(xiàn)在的起心動念,就是每一個念頭,每一種心理活動,到我們所看到的世界的一切的一切,有沒有啊?啊?有。你要說沒有,那是在騙人。明明有,你怎么能說沒有呢?確實有,但是,它是有假有,是因緣的假相,不是真實不變的。所以,這個判斷是非常地重要,這個判斷是很有針對性的。是針對著我們眾生的這種自性見,我們眾生把一切都是看作是固定不變的、真實的。佛陀智慧觀照認識到它是因緣的假相,是如夢幻泡影;夢幻泡影也不是沒有,但是,也不真實不變的有。這是我們對緣起法必須要具備的一種認識。唯有這種認識才能遠離常和斷的二種二邊。如果我們認為真實不變的有,那就會落入常見,那就是一種常見;如果我們說它是沒有,那就是一種斷見。這二種見都是很可怕的。

  但是,如果我們能夠認識到它是因緣的假有,雖然不是真實不變的有,但是,并不妨礙因緣、因果的相似相續(xù),這樣就能遠離常和斷的二邊。可是,這是要有智慧,這是佛陀用大智慧透視、觀照的結(jié)果,對我們凡人來說,我們往往不是落入常見,就是落入斷見。要不我們認為就是真實不變的有,永恒、實在;要不就是認為沒有。所以,我們須要正確地、能夠從緣起來看世界,能夠從依他起來看世界。唯有能夠緣起來看世界,從緣起因果來看世界,才能遠離常和斷二邊,如果不能從緣起因果來看世界,那就很擺脫常斷二見。

  那么,我們凡夫我們是沒有辦法這樣看世界的,我們根據(jù)自己的意識去看世界,我們就會在緣起的、依他起相的這種見分和相分上生起我執(zhí)和法執(zhí)。法執(zhí),也就是我們所看到的一切,我們都認為它是實在的、真實的。我們認為好的,我們覺得就是好;我們認為不好不的,我們就覺得它是不好。我們看到每一個東西,比如說我們看到桌子,我們就覺得這是一張實在的桌子。然后我們覺得這個桌子就是好看,或者這個桌子就是難看,我們會很孤立地看待每一個人事物,然后把我們自己的這種價值、審美,根據(jù)我們自己的價值觀和審美觀賦予這個事物:我們認為它有價值,我們認為它沒有價值?墒俏覀兺浟:我們所有的判斷,是我們賦予它的,是取決于我們自己的價值觀,是取決于我們自己的審美觀念。我們覺得。這個東西客觀上就是有價值,就是沒價值;就是好,就是不好?墒,因為這個關(guān)系,我們就會產(chǎn)生自性見,對桌子產(chǎn)生自性見。我們對我們所看到的一切,包括從我們對自己的起心動念,到外在的世界,我們所看到的一切,我們都會產(chǎn)生自性見。

  那么,這種自性見其實不外乎就是我執(zhí)和法執(zhí)。就是一方面,我們把一部分東西看成是我的,是我的,是我,是我的,這個是我;然后我們把我們所有的認識東西都看成是實在的,好呵,不好呵,那么這個就是法執(zhí)。那么這一種東西客觀上有沒有呢?客觀上是沒有的。我們說有一張實實在在的桌子,這個實實在在的桌子是一個什么東西?這個實實在在的桌子其實是由一大堆材料組成,如果離開這一大堆材料能不能找得到桌子?離開各種元素,有沒有這么一張實實在在的、不是由條件決定的、是它自己存在的桌子?如果從自性見的角度來說,就是不是由條件決定的,它自己決定自己存在的桌子——有沒有這么樣的一張桌子?啊?你們能不能找得到世界上任何一種東西不是由條件決定它的存在,它自己決定它的存在?啊?就是自己產(chǎn)生的、自己形成的,就是不由條件,有沒有這樣的一種東西。包括我們的起心動念,到外在的世界,找不到這樣的一種東西。這個桌子的本身也是假名安立的,如果你覺得這個一定就是叫作“桌子”,對不對?這不對。桌子的名字也是假名安立的,它也可以叫鼻子?墒,如果我們凡夫我們就會覺得:啊,這個一定就是叫作桌子。比如說尤其我們對我們自己每一個人的名字,張三李四,我們都會很執(zhí)著的,這個名字就是好聽,那個就是難聽。我們很執(zhí)著這些東西。然后這些東西因為我們執(zhí)著的結(jié)果,它就會影響我們的情緒,我們說到美的時候,我們就會覺得:啊,很舒服。因為我們很著想嘛。如果聽到這個名字很難聽,啊,我們就會覺得不舒服。就是因為我們對這個名字的執(zhí)著。比如人家罵你,說你是什么,說你是豬,說你是什么,哎,你聽了馬上就不舒服了。其實名字只是一個符號。所以,這種執(zhí)著它會影響到我們的心理,如果你不執(zhí)著,如果你真正認識到它是一個假名,它就不會影響到你的心。人家怎么說,它對你的心都不會有影響。可是因為你的執(zhí)著的關(guān)系,就會影響到你的心理。因為你把它看得很實在的。那么這個是對法的執(zhí)著。

  那同樣地,對“我”的執(zhí)著也是一樣。 “我”是什么東西?它也是一種感覺。我們覺得這張桌子,這張桌子的本身,你現(xiàn)在覺得這張桌子是我的,但是,這張桌子的本身它有沒有這個內(nèi)涵?這個桌子的本身是沒有這個內(nèi)涵的。你覺得是我的,那只是你把這種感覺粘上去。其實在桌子的本身,還是一個緣起的,還是一個沒有我、沒有我所的東西,包括我們每一個念頭,我們的念頭是我們生命經(jīng)驗的積累,它也是一個緣起法。比如說我們痛苦的一種感覺,快樂的一種感覺,我們所有的愛恨情仇,其實都是我們生命的一種積累,它都是一個緣起法。如果當我們的念頭生起的時候,你保持一種智慧的觀照,這個念頭對你是不會有太大影響的,如果你的這種智慧的觀照力很強的時候,念頭只是一個念頭,它對你不會有太大的影響的。如果說你沒有智慧的觀照,當一個念頭生起的時候,你覺得:啊,我很開心,或者我很難過。你沒有智慧的觀照,你就很容易受到這個念頭……被這個念頭牽著走,被這個念頭帶著走。

  其實,念頭本身它也是一個緣起法,它不是我。比如說開心的念頭,它也不是我,痛苦的念頭它也不是我。貪、嗔、癡每一個念頭其實都不能代表我,都不能代表你自己,它只是你的一個心理,它只是一種緣起。但是,我們會把它當作是我,賦予我的內(nèi)涵。但其實是沒有我。這個道理就像什么呢?這個道理就像佛經(jīng)里面舉過一個例子,就像說一個人在晚上走路,看到在路上有一根繩子,然后他看錯了,把它當作是蛇,然后嚇得……回去很不舒服。這個蛇有沒有?沒有。繩子有沒有呢?繩子是有的,繩子是緣起的有,蛇就是遍計所執(zhí),這個蛇根本就是沒有,蛇是一種錯覺。所以,我們凡夫就是生活在一種充滿錯覺的世界,因為這種錯覺的關(guān)系,它會影響到你的心理,它會影響到你的生命。就像那個人看到繩子之后,他以為是蛇,結(jié)果嚇得回去很不舒服。

  我們古代也有一個什么類似的事情:杯弓蛇影。這個道理也是一樣的。杯里邊的那個蛇,一個人喝酒,因為人家主人的墻頭掛一個弓,然后他喝的時候就喝進去了。回去呵,哇,就不舒服,每天都在很不舒服的(狀態(tài)中度過),覺得肚子里邊有蛇,結(jié)果生了一場大病。后來呢,通過主人的說明,結(jié)果知道:根本就沒有蛇,結(jié)果病也好了。

  我們凡夫犯的就是這個病,我們無始以來一直都在犯著這樣的杯弓蛇影的毛病。我們對世界賦予一種錯覺,然后我們執(zhí)著這種錯覺的影像,然后因為這種錯覺的影像,我們就形成各種各樣的心理,我們所有的心理的形成,我們所有的凡夫心的形成,事實上都是建立在在遍計所執(zhí)的基礎上。所以我們講,遍計所執(zhí)和依他起是相輔相成的,遍計所執(zhí)是建立在依他起的基礎上,可是依他起怎么產(chǎn)生呢?凡夫的依他起是怎么產(chǎn)生的?比如說,這些種子是從哪里來的?我們的生命里邊儲藏著無窮無盡的種子,這些種子是從哪里來的?從遍計所執(zhí)來的。就是因為我們這種錯覺,比如說,人家看你一眼,你覺得:哎,他是不是跟我過意不去。其實人家里沒有這個意思。然后你坐在家里一想,想了一大堆,就形成一種不舒服的心理。那么這種心理它純粹就是一種錯覺。然后一個人,比如說他喜歡文物,他覺得文物很有價值,然后他每天就執(zhí)著它:這個東西很好看。然后他就會形成有關(guān)這個東西的心理。

  就是我們每一種心理,事實上都是我們對世界的錯覺的反映的結(jié)果。因為這種錯覺的關(guān)系,我們就形成我執(zhí)和法執(zhí)。我執(zhí),那么因為我執(zhí),有關(guān)我的心理,形成了許許多多我的心理。那么像世間上的人:我的學問、我的家庭、我的房子、我的汽車、我的什么……每一種執(zhí)著都會形成一系列的心理。這個人對我好呵,那個人對我不好呵。這個人對我好,我就會形成有關(guān)這個人的心理,有一大堆;那個人對我不好,就會形成一種那個人對我不好的心理。那還有我的事業(yè),我們執(zhí)著我們的事業(yè),那么就會形成有關(guān)我的事業(yè)的心理。比如說我們有某一種愛好,然后我們每天執(zhí)著于這種愛好,那么我們就會形成有關(guān)這個愛好的心理。比如說,我們在培養(yǎng)某一種能力,我們就會每天不斷地去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那么我們有可能形成這樣的一種心理。那么,每一種心理都是建立在自己的執(zhí)著的基礎上,都是建立在我法二執(zhí)的基礎上。所以,我法二執(zhí)是我們凡夫心形成的基礎。

  那么,這種凡夫心,因為遍計所執(zhí),所以,就形成了這個薰習種子,然后這個種子又產(chǎn)生依他起,種子現(xiàn)行之后,又產(chǎn)生依他起的世界;然后,我們對這個依他起的世界又進行錯覺的認識,那么認識的結(jié)果又產(chǎn)生遍計所執(zhí);然后,又從遍計所執(zhí)產(chǎn)生依他起,從依他起產(chǎn)生遍計所執(zhí)……這就是我們凡夫的世界,所以遍計所執(zhí),所以,凡夫的世界也就是在遍計所執(zhí)與依他起之間不斷地轉(zhuǎn)換。那我們現(xiàn)在要做的是什么?我們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要擺脫遍計所執(zhí),正確認識依他起。

  我們學習唯識就是要通過唯識見正確地認識緣起的世界,也就是我們認識到那個杯里邊的弓根本就是沒有的,那個杯里邊的蛇根本就是沒有的,那個晚上看到的那種蛇,其實根本就是一條繩子,根本就沒有蛇。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須要通過佛法的智慧來對我們的認識要進行重新的審視,要改變我們的錯覺。所以,學習佛法實際上是從改變我們的認識入手。所以,為什么要聞思經(jīng)教?為什么要親近善知識?因為我們只有聞思經(jīng)教,我們才可以獲得正見。正見也就是正確的認識,我們唯有正確的認識,我們才有可能對世界進行重新的認識。通過對世界進行重新認識之后,那么,我們才有可能認識到法的真相,法的實質(zhì)。法的真相是什么?那就是空性。那么我們通過對法的真相的認識,我們才有可能解除我們的凡夫心。因為我們說,我們的凡夫心是由我們的錯覺造成的,我們現(xiàn)在要解除我們的凡夫心,我們就要改變我們的錯覺。所以,人的很多不健康的心理都是因為錯誤的觀念造成的。就像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這些誤解,就會形成了很多怨恨的心理,那么,這種怨恨的心理、嗔恨的心理其實跟誤解是有關(guān)系的。那么,你現(xiàn)在如果說,你要改變這種怨恨的心理,那么,你就要從改變誤解入手。同樣地,我們要認識……我們想要解除我們的凡夫心,我們要解除我們這種造成我們輪回的心理,我們就要須要認識法的實質(zhì)、法的真實。

  法的真實,一方面也就是依他起相,當然,依他起相這是屬于世俗意義上的真實的,那么更主要的是要了解這種法的實質(zhì)。這種法的實質(zhì)是什么?那就是空性,這個空性也就是圓成實相,那么這個圓成實相,我們講的三性,一個是依他起性,一個遍計所執(zhí)性,還有一個是圓成實性。在這個三性里邊,依他起性這是緣起的假有,是有的,但是,它是假有的。遍計所執(zhí)性呢,根本就是沒有的,叫作龜毛兔角。龜有沒有毛?好像現(xiàn)在龜也有毛,啊?這個問題……看來這個比喻不能用了。兔肯定沒角吧?說不定現(xiàn)在這個基因工程把這個兔的角也給搞出來了。反正就是沒有。遍計所執(zhí)性純粹就是一種錯覺,就像一個人眼睛出毛病了,然后看到有很多影像其實是沒有的,是種錯覺。那么圓成實性呢?是真實的有,是代表著宇宙人生的最高的真實,它是真實的有。空性,空性也就是在唯識宗里邊它的概念是叫圓成實,那么在佛教里邊通常、經(jīng)常也叫真實,也叫真如,如就是不動、不變。那么,比如在《華嚴經(jīng)》里邊叫作法性、法界,法的真實性,法的實質(zhì)。法的實質(zhì)也就是心的實質(zhì),心的實質(zhì)和法的實質(zhì),和世界的實質(zhì),一樣不一樣?是一樣的。

  有一個大德說過一句話,他說:你不須要去認識每一種事物,你只要認識到心的本質(zhì),你也就等于認識到世界的本質(zhì)。你不須要去認識每一種事物的差別,你只要了解到心的本質(zhì),你也就通達了世界的本質(zhì)。那么,心的本質(zhì)是空性,世界的本質(zhì)也還是空性。我們要去了解每一種事物的差別,很困難。事物的差別太多了,現(xiàn)在有那么多學科,什么物理、地理、化學……每一個事物從差別的角度來說,它都可以……如果你去研究,你都能夠獲得無量無邊的知識,如果你去學每一種知識,你永遠都是學不完的。所以,莊子在二千多年(前)就說了:“生而有涯,而知也無涯!蹦敲次覀兘裉,今天的知識就更多了。所以,我們確實沒有辦法,所以我們要了解世界,我們要了解世界的本質(zhì),這是了解世界最好的方法。所以,我覺得,智慧是簡單的,知識是復雜的。智慧是很簡單,簡明的,但是知識是千差萬別的。

  那么,空性,空性也就是我們心的本質(zhì)。那么,這個佛經(jīng)里邊有關(guān)于空性的描述也很多?招允鞘裁?空性具有什么樣的特征?當然,通常講得最多的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思議。”(應為“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名不可思議境。”《宗鏡錄卷第三十八》)就是不可以用語言去表達,不可以用思惟,就是我們平常人、凡人的思惟、意識,是沒有辦法觸及的,我們的語言是沒有辦法形容的。為什么呢?

  關(guān)于這個道理在《解深密經(jīng)》里面有一品,叫作《勝義諦相品》講得很清楚。我看對空性的描述,《解深密經(jīng)》講得最清楚了。它從四個方面來描述空性的特征要。

  第一個方面,也就是說空性是超越語言、超越對待。這是超越語言,不可以用語言去描述。超越對待,對待也就是二了,我們的世界都是一個相對的世界,但是,空性它是超越這種對待,它是不二。所以《維摩詰經(jīng)》里叫“不二法門”,不二法門也就是超越好與壞、美與丑、善與惡。

  那么,第二個特點就是超越思維。因為思維就是建立在對待的基礎上,當然在《解深密經(jīng)》里邊有很多辨析,講得很詳細。就是空性不可以用我們的思維去(理解)。就是我們的意識的思維是沒有辦法觸及空性的,你必須要超越思維才能夠觸及空性,你想像著空性是什么樣子,你怎么想都是沒有關(guān)系的。這是第二點。

  第三點,就是說明空性跟緣起現(xiàn)象的關(guān)系,它是屬于不一不異?招詻]有離開緣起的現(xiàn)象,但也不是就是緣起的現(xiàn)象。

  空性是沒有離開緣起的現(xiàn)象,為什么沒有離開緣起的現(xiàn)象?因為空性是遍一切處、無所不在的。其實這個也正是空性的第四個特點。就是空性是遍一切處。這個道理在老莊里也有說到:道是無所不在。什么“道在瓦礫。道在屎尿! (原文查到:東郭子問于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莊子曰:“無所不在!睎|郭子曰:“期而后可!鼻f子曰:“在螻蟻。”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痹:“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痹:“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睎|郭子不應。)也有類似的說法。

  這是講空性它跟緣起法、緣起的現(xiàn)象不一不異。你不能說空性就是緣起的現(xiàn)象,但也不能說,離開的緣起的現(xiàn)象,另外去找空性。因為空性就是一切現(xiàn)象的實質(zhì),真實性。其實空性,我剛才前面也講過了,空性就是我們心的實質(zhì)。但是為什么我們就看不到呢?為什么我們不能證得呢?原因是被遍計所執(zhí)給遮蔽住了,被我法二執(zhí)給遮蔽住了。其實在依他起的層面來說,包括我們每一個起心動念,這些依他起的念頭的活動,其實并不影響我們對空性的認識。就像天上盡管有很多云彩,當然除非是烏云密布了,但是,如果說天上有幾片云彩,它會不會影響你認識虛空啊?啊?它是不會影響你認識虛空的。依他起的現(xiàn)象之所以會成為遮蔽空性、影響我們契入空性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在依他起產(chǎn)生遍計所執(zhí),使我們的心陷入到依他起的這樣的一種念頭里邊,在相、見二分上產(chǎn)生我法二執(zhí),或者認為有實在的能執(zhí)、所執(zhí),有實在的能所,這樣的一個二元對立的世界里邊,所以,我們才見不到空性,所以才不能通過空性。所以,關(guān)鍵的問題是在于遍計所執(zhí),不是在于依他起性。我們因為遍計所執(zhí)的關(guān)系,就使得凡夫心不斷地壯大,這種雜染的依他起,無窮無盡地相續(xù)。那么,因為遍計所執(zhí)的關(guān)系,使得我們就不能夠契入空性,不能夠契入圓成實。如果我們在依他起的念頭生起的地方,不起遍計所執(zhí),我們就能夠契入空性。當你不起遍計所執(zhí)的時候,你的智慧就會顯現(xiàn)了,你的這種根本的智慧就能顯現(xiàn)。根本的智慧一旦顯現(xiàn),那你當下就有能力契入空性。

  那么,這個過程中,除了認識以外,我們還是要通過修止觀。所以,在唯識學的修行中,是要修行四種尋伺,要通過思惟,要分別。唯識的修行還是從改變認識入手,還是要從改變認識入手。從聞思經(jīng)教,通過如理思惟,改變認識,然后樹立正見,修習止觀,最后通過空性。然后再用空性來不斷地瓦解凡夫心。那么,這個就是關(guān)于地后的修行。在實際的修行過程中,不斷地修行空性觀,來不斷地化解凡夫心要。

  那么,這個大概也就是唯識學修行的一個思路,就是修空性見的思路。當然,這個也還是一塊了。因為我們昨天也說過了,就是菩薩道的修行其實是包括著二塊,一塊是修慈悲,還有一塊是修空性。在菩提心的基礎上,首先是修慈悲。但是光修慈悲也不行呵,你光是修慈悲的話,這個慈悲要修好,確實不容易呵!這個菩提心要修好不容易,關(guān)起來門修修還可以,你要面對著千差萬別的眾生,你要對這些眾生要有興趣,你要對這些眾生都能生起平等心,是不容易。為什么不容易?因為我們沒有這樣的心,因為我們的凡夫心就是不平等的,因為我們的凡夫心就是充滿著自我,你要想利益一切眾生確實是不容易。所以,我們發(fā)了菩提心之后,我們修菩薩行,事實上,這是一種世俗心。

  所以,菩提心也分為世俗的菩提心、勝義的菩提心。那么,世俗的菩提心它是培養(yǎng)我們有漏的妄識的基礎上,那么有漏的妄識,事實上它是有我的,它是不平等的,它本身就是一種有我的,它本身就是一種不平等。所以,我們一定要通過修空性,通過修空性,通達空性見。如果我們能夠通過空性的話,那么我們的菩提心將會是建立在勝義的空性的基礎上。那么,這個空性它是無我的,它是平等的,那么,如果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我們自然就能夠會有更多的……我們自然就能夠慢慢地做到這種無我、平等地利他。當然,也不是說一證到空性,就能做到無我、平等。因為你的凡夫心還在,你的凡夫心還會影響你,不是說你證得空性,啊,凡夫心就不影響你了。不是這樣子的。如果這樣子,那就不要十地菩薩的修行了。你看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后面修行的時候,也還是要花蠻多功夫。這個過程……所以,一方面我們要意識到修慈悲的重要,同時我們更要意識到修空性的重要,這個是大乘佛法修行的二大內(nèi)涵。我們要抓住這個二大內(nèi)涵來修學佛法,我們就不會學偏掉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