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商業(yè)浪潮的反思
佛教在商業(yè)浪潮的反思
一、商品經(jīng)濟與寺院清凈
二、寺院的經(jīng)濟來源
三、寺院財物的合理使用
四、僧人的經(jīng)濟生活
五、商業(yè)社會中的信仰問題
這是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稍稍不慎就會被社會淘汰出局。由此帶來的危機感,使得人們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浮躁,甚至在未及思考之際,就被整個時代拽著往前跑了。究竟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在奔向哪里呢?我們不能否認發(fā)展的意義,但如何發(fā)展卻是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在世人心目中,寺院乃紅塵不到之地。事實上,在這個開放的時代,寺院要保持自身的神圣性和純潔性并非易事。所以說,佛教也同樣存在何去何從的抉擇:是與時俱進,還是閉關自守?由此還衍生了更多的具體問題:從寺院經(jīng)濟的來源和使用,到僧人對待財富的正確態(tài)度等等。帶著這些問題,《人世間》記者安隱采訪了濟群法師。
一、商品經(jīng)濟與寺院清凈
記者:在今天,發(fā)展經(jīng)濟幾乎成了一個人人關心的話題。法師長期從事通俗弘法,對社會問題始終非常關注,您是如何看待這一現(xiàn)象的呢?
濟群:今天的社會是一個商品經(jīng)濟的社會,雖然民眾生活因此得到了改善,但一味發(fā)展經(jīng)濟而忽略其他,也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包括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道德水準的下降,純樸民風的失去。所有這些,無論對于社會還是個體都非常重要,同時也是金錢無法取代的。所以,面對這樣的社會現(xiàn)實,我更多的是感到憂慮。我并不否定發(fā)展經(jīng)濟的作用,但更關心整個社會的健康發(fā)展。我希望社會能夠全面而和諧地發(fā)展,而不是單一的、片面的,甚至是以付出巨大的代價為前提。
記者:在人們心目中,寺院是神圣而清凈的,它不僅是僧人的修道之地,也是民眾的精神家園。那么,在商品經(jīng)濟的浪潮中,寺院這樣的宗教場所是否也會受到相應的影響?
濟群:寺院不是世外桃源,作為社會的組成部分,自然也會受到經(jīng)濟浪潮的影響。尤其是國內的寺院,多數(shù)已成為旅游點。而政府又將旅游業(yè)作為發(fā)展經(jīng)濟的重要舉措,這也在客觀上帶動了寺院的經(jīng)濟發(fā)展。這些年來,寺院的生活條件普遍得到了改善,但寧靜的環(huán)境和純樸的道風也在逐漸失去。在一些地區(qū)甚至出現(xiàn)了商業(yè)化的傾向,這是讓我最為擔心的。
記者:法師曾將佛教發(fā)展中存在的誤區(qū)現(xiàn)象總結為鬼神化、來世化、哲理化和學術化,作為一種新的發(fā)展動向,商業(yè)化是否也會對佛教的健康發(fā)展構成同樣危害?
濟群:北京有位居士讀到《人生佛教在當代的弘揚》(發(fā)表于《人世間》創(chuàng)刊號)之后,對我在文中總結的這幾點誤區(qū)現(xiàn)象深表認同。他在來信中還提到:目前,教界原有的問題尚未解決,更出現(xiàn)了商業(yè)化的現(xiàn)象?梢,這一問題已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
我認為,佛教走向商業(yè)化,其實就是走向世俗化的表現(xiàn)。在發(fā)展經(jīng)濟的大氣候下,很多寺院從發(fā)展旅游到發(fā)展各項服務行業(yè),甚至連經(jīng)懺佛事也演變?yōu)槊鞔a標價的交易活動,帶有強烈的商業(yè)色彩。長此以往,佛教主體的神圣性將越來越淡化,最后可能就和世俗沒什么區(qū)別了。如何避免佛教的商業(yè)化和世俗化,是當今教界應該探討的首要問題。
記者:如果寺院也走向商業(yè)化和世俗化,我們將失去最后一片凈土,這既是佛教的不幸,也是社會的不幸。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寺院應如何保持自身的純潔?而僧人又應如何自律?
濟群:我覺得主要應從兩個方面著手進行:首先是把握好開放尺度,其次是加強僧眾乃至整個僧團的自身建設。
作為出家人,和社會的接觸要保持一定距離。現(xiàn)代社會的誘惑太多,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就是紅塵滾滾。所以,現(xiàn)代人修行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難。在過去,一道圍墻就能保障寺院的清靜;而今天,電視、電話、網(wǎng)絡都能突破圍墻的阻隔。除非具備很深的定力,否則單靠個人力量,的確很難抵擋世俗的沖擊。而一個如法的僧團,就是抵擋塵世的一座堡壘。所以生活在僧團中,遠比獨自居于精舍更有利于修行。
而作為僧團來說,想要完全封閉起來,顯然也是不現(xiàn)實的。因為學佛的目的不只是為了自身解脫,同時還要利益社會,這就必須與社會保持溝通。但在面向社會的同時,要把握好開放的尺度,尤其要加強對電視和網(wǎng)絡的管理,必須在限定的時間、地點內對僧眾開放。
同時要進一步加強道風建設,通過戒律和禪修來提高僧人的自身素質。只要信心道念堅定了,就能明確作為出家人的本份和職責是什么,自然也就有能力抵制社會的種種誘惑,從而自覺維護個人乃至僧團的純潔性。而這一點,正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二、寺院的經(jīng)濟來源
記者:寺院是個特殊的團體,少至幾人,多至幾百人。要維持數(shù)百人的生活,必須有相應的經(jīng)濟實力作為保障。那么,寺院的主要經(jīng)濟來源靠什么?
濟群:在早期的佛教僧團,僧人們以乞食為傳統(tǒng),物質生活非常簡樸。
而中國傳統(tǒng)的寺院,經(jīng)濟來源主要靠信徒布施。同時,寺院早晚普佛,為信徒消災或超度,也能獲得一些供養(yǎng)。除此而外,部分寺院還擁有作為寺產(chǎn)的土地。尤其是禪宗寺院,地處山林,僧人通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自給自足,農(nóng)禪并重。百丈禪師“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名訓,便是禪家生活的典范。
改革開放以來,許多地處名山大川的寺院都成了游覽景點,這無疑大大增加了寺院的經(jīng)濟收入。除經(jīng)懺佛事和信徒供養(yǎng)比以往更豐厚之外,又增添了門票和服務行業(yè)的收入。寺院收入因此有了一定的穩(wěn)定性,并獲得了經(jīng)濟自主權。即使沒有信徒供養(yǎng),也能維持寺院的基本開支。
記者:法師剛才提到門票收入,關于這一點,曾經(jīng)有不少人提出疑問,并以教堂不收門票作為例證。那么,寺院為什么要收取門票呢?這么做是否會傷害到信徒的宗教感情?
濟群:寺院收取門票的確是中國社會的特殊現(xiàn)象,但其中涉及到歷史遺留問題。十年浩劫中,只有一部分寺院作為名勝古跡保留下來,并轉入文物和園林管理部門,成為養(yǎng)活許多職工的國家單位。因此,收取門票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宗教政策落實以來,寺院雖被教界逐步收回,但大部分又作為旅游點而開放。這就需要招收大批工人以維護環(huán)境衛(wèi)生及管理方面的工作,少則幾十人,多則幾百人。而寺院大多為古建筑,每年都需要大量的維修資金。僅這兩項,沒有門票收入就無法維持。否則,寺院的旅游業(yè)恐怕也就無法展開。事實上,不僅是佛教的寺院,包括道觀、清真寺等宗教場所,往往作為開放的景點,也都在收取門票。
作為寺院來說,如果能夠將這樣的收入合理支配,除保障寺院維修等各項基本開支外,將多余部分用之于慈善和弘法事業(yè),以此造福社會,那么門票也算是用得其所。從另一方面來說,到寺院的有相當部分是游客,大多還沒有支持公益事業(yè)的覺悟,買一份門票也可作為間接的參與。
記者:因為旅游業(yè)的開展,寺院也成立了相關的服務行業(yè),如小賣部及素菜館等等。作為出家人來說,是否可以從事相關的經(jīng)營活動?
濟群:服務行業(yè)是旅游點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也是現(xiàn)代寺院所特有的。宗教政策落實之初,寺院剛從有關部門接收過來,管理工作尚未到位。于是部分寺院便讓僧人直接參與服務工作,這種現(xiàn)象至今還沒有完全杜絕,尤其是在一些內地寺院。如果僧人長期從事服務工作,僧寶的形象能建立起來嗎?而頻繁接觸社會,自身修行更會受到一定的干擾。因此,僧人直接從事服務行業(yè),絕對是不合適的。
如果從方便大眾的角度出發(fā),寺院成立一些相關的服務行業(yè),由在家信徒來從事經(jīng)營,倒也未嘗不可。同時,寺院也可將此作為弘法的一種方式,如以素食館來推廣素食,以佛經(jīng)流通處來普及佛法,但決不能單純以盈利為目的。
記者:宗教用品是神圣的,《梵網(wǎng)經(jīng)菩薩心地戒品》明文規(guī)定“不得販賣佛像佛經(jīng)”。之所以這樣要求,就是為了維護宗教的神圣性。可現(xiàn)在很多寺院都設有佛經(jīng)流通處,把佛像、佛經(jīng)當作商品一樣流通。這種做法是否違背了經(jīng)意?是否有損于它們的神圣性呢?
濟群:傳統(tǒng)的經(jīng)書流通方式主要是捐款助印和結緣流通。佛像代表著佛寶,佛經(jīng)代表著法寶,自然不能以世間的金錢來衡量,更不能作為商品來買賣。但捐款助印和結緣流通畢竟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基本只能面向教內信徒。設立佛經(jīng)流通處,可以使更多的人有緣接觸佛法;而收取一定的工本費,也可以有更多的資金用于經(jīng)書流通。再者,現(xiàn)代人有這樣的心理,對于免費贈送的法寶往往不知珍惜。所以現(xiàn)在的佛經(jīng)流通,除免費贈閱的傳統(tǒng)外,也開始采取有償流通的方式。對有些人而言,佛經(jīng)通過結緣的方式才能保有它的神圣性;對另一些人而言,唯有花錢請來法物才認為是有價值的。所以,我覺得關鍵不在于免費還是收費,而是看出發(fā)點在哪里,看采用哪種方式的弘法效果比較好。只要目的不是為了盈利,不妨兩種方式都用。
記者:以通常的標準衡量,經(jīng)濟獨立是個人或企業(yè)能否立足于社會的重要標志。那么,僧團的經(jīng)濟獨立,對于佛教的健康發(fā)展而言,究竟是不是一件好事?
濟群:寺院的經(jīng)濟獨立,在一般人看來似乎應該是件好事。有了穩(wěn)定的收入后,出家人就不必為衣食操心,能夠安心辦道,寺院也有實力從事弘法事業(yè)。但我們應該認識到,經(jīng)濟獨立并不是憑空而有的,而是付出了相應的代價。隨著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僧人必須忙于應酬、接待、管理等各種相關事務,不僅影響到個人修學,也影響到整個僧團的精神面貌。
另外,寺院的經(jīng)濟獨立,也使得僧團擺脫了對居士的依賴。在以往經(jīng)濟不獨立的情況下,僧團與社會乃是施主與福田的關系,這就形成一種良性的互動,并促進了佛教的健康發(fā)展。臺灣教界之所以能將弘法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甚至大有競爭之勢,經(jīng)濟不獨立也是原因之一。只有弘法活動開展得好,寺院才能吸引更多信徒;而信徒多了,供養(yǎng)豐厚了,又能促進弘法活動的開展。相反,大陸的很多寺院經(jīng)濟非常獨立。因為寺院擁有獨特的人文及自然資源,通過旅游及服務行業(yè)來獲得經(jīng)濟收益,顯然要比開展弘法活動更直接、更簡單。于是,從事旅游及服務行業(yè)反而成了某些出家人的基本職責,從而忘卻了出家人“弘法為家務”的本份。需要警惕的是,長此以往,很可能使僧團失去教化社會的功能,從而喪失其不可替代的功用,成為一個世俗的團體。
記者:前面法師曾經(jīng)談到,佛教要避免世俗化的傾向,現(xiàn)在又談到走向社會的問題。如何才能把握好兩者之間的關系呢?
濟群:走向社會與世俗化是兩個問題。關于這一點,首先要明確的是,作為僧團的根本職責是什么。也只有在這個前提下,我們才能在走向社會的過程中避免世俗化的傾向,在保持佛教主體性的同時更好地服務于社會。
僧人不僅要追求解脫,更要擔當民眾的精神導師。正因為如此,僧寶是人間福田。僧伽布施信徒以法,施主供養(yǎng)三寶以財,這就使佛法有更多的機會普及到民間。而僧伽在接受供養(yǎng)的同時,也是在提醒自己對社會負有什么樣的使命。在南傳佛教地區(qū),佛教非常普及。過去我們總以為,小乘佛教只是自了漢而已,唯有大乘佛教才能普度眾生。事實上,在泰國、緬甸等地,佛教對社會生活的影響遠遠超過漢傳地區(qū)。究其原因,應該和僧團依賴于民眾的供養(yǎng)有相當關系。所以,僧團依賴供養(yǎng)而生存,對佛法的推廣具有非常特殊的意義。
記者:說到供養(yǎng)的問題,是否所有僧人都有資格接受供養(yǎng)?社會有按勞取酬的規(guī)則,我想知道的是,僧人在接受供養(yǎng)方面是否也有某種限定?
濟群:在佛教中,比丘又名乞士,顧名思義便是以乞食為生:一方面是乞食以資色身,一方面是乞法以資慧命。而證得阿羅漢果位才為應供,即有資格接受供養(yǎng)的人。相比之下,凡夫僧為了資養(yǎng)色身,堪能辦道,當以慚愧心接受供養(yǎng)。
從另一角度來說:只要是真正追求解脫的出家人,就可以接受供養(yǎng),因為他們已放棄世俗追求而獻身于覺悟之道。在早期的印度,各種宗教師大多奉行乞食的方式,而沙門乞食是倍受人們尊重的。但如果出家發(fā)心不正,不能住持并弘揚佛法,而又品德惡劣或貪著供養(yǎng),這種人就沒有資格接受供養(yǎng)。
記者:經(jīng)懺佛事也是許多寺院的重要收入之一,和接受供養(yǎng)的不同在于,它往往帶有明顯的商業(yè)色彩。據(jù)說在某些地區(qū),甚至有人假扮僧人從事此項業(yè)務,可見市場需求很大。不知法師是如何看待這一現(xiàn)象的?
濟群:經(jīng)懺是誦經(jīng)和懺悔的結合。佛教傳入中國后,祖師大德們依據(jù)大乘經(jīng)典中的懺悔法門編寫了很多懺法,以此作為個人修行的前方便。因為罪業(yè)不曾懺凈之前,修行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障礙。其后因民眾的需求,經(jīng)懺也逐漸開始用于為他人祈福消災或超度亡靈。這本是僧人回饋社會的一種方式,并非貿易關系,更非生財之道。
但隨著這種需求的普及,經(jīng)懺也逐漸變質。教界還出現(xiàn)了專門從事經(jīng)懺活動的經(jīng)懺僧、經(jīng)懺道場,以此謀取利益。久而久之,不僅會荒廢自身的修行和道業(yè),還會在不知不覺中沾染商人習氣,甚至由追求解脫轉向追求金錢。經(jīng)懺道場多半道風不好,僧人腐化現(xiàn)象也非常嚴重。所以說,將經(jīng)懺作為明碼標價的貿易活動,是違背佛教精神的。
三、寺院財物的合理使用
記者:現(xiàn)在的寺院顯然比以往富有多了,那么這些財富的所有權應歸屬于何人?經(jīng)典中有沒有關于這方面的規(guī)定?
濟群:寺院的財物通稱三寶物,也就是屬于三寶所有,分別為佛物、法物、僧物。佛物是佛陀在世時信徒供養(yǎng)他老人家的,只有佛陀本人才有資格享用,現(xiàn)在則可用于莊嚴佛像;法物是用于佛法的流通;而僧物則是用于僧人的生活。在戒律中,又把僧物分為四類:一是常住常住,屬于僧團的固定資產(chǎn),如房屋和土地,僧團中的任何僧人都有權享用;二是十方常住,屬于十方僧人所共有,如衣服、糧食、用具等等,十方僧人都可以享用;三是現(xiàn)前現(xiàn)前,是指施主指定了供養(yǎng)范圍的物品,只有在此范圍內的僧人才可以受供;四是十方現(xiàn)前,也就是施主并未有具體限定,只要在場的僧人都可接受這份供養(yǎng)。中國的寺院也稱為十方叢林,也就是說,僧團財產(chǎn)屬于十方僧人共有。只要你是合格的僧人,就有權參加任何僧團的活動,有權享用任何僧團的財物。但有一點需要明確的是,對于寺院的財富,任何僧人都只有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更不能將之占為己有。
記者:還有一些比較特殊的情況,比如某位出家人通過個人努力修建了一座寺院,或是從師父那里繼承了寺院,他們能否獲得寺院的所有權?據(jù)說在海外,一些寺院就屬于個人名下的財產(chǎn),并得到了法律認可,甚至因此出現(xiàn)了買賣寺院的現(xiàn)象。不知這種情況是否如法?
濟群:無論通過什么方式建成的寺院,都應屬于十方所有。個人以任何名義占為已有,都屬于盜用常住物,罪過是很嚴重的。佛陀在世時度化了很多長者,他們信仰佛教后,將大量土地和精舍布施給僧團,供僧人修道之用。所以,作為僧團可以很富有,但它屬于十方僧人,而不是某個僧人。過去,十方叢林的住持往往是定期更換的,三年或五年一任,或通過前任方丈指定,或通過十方選舉產(chǎn)生,一般不會發(fā)生個人占有寺院的情況。
但中國除了十方叢林之外,還有一種子孫寺廟。寺院住持由師徒間代代傳承,類似于古代的家族制度。而僧人繼承一座寺院,或通過個人努力修建了一座寺院后,寺院財物似乎也成了寺主的個人財產(chǎn),現(xiàn)在海外很多寺院就有類似情況。如果有一天,寺主不想過出家生活了,甚至可將寺院通過法律程序出賣或轉讓。即使這種做法能得到法律認可,但卻嚴重違背了戒律的規(guī)定,絕對是不如法的。
記者:雖然寺院財物不屬于個人所有,但作為一個寺院的住持,是否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意愿任意處理這些財物?或者說,在使用財物的問題上,戒律中是否也制定有相關的原則?
濟群:如果是供養(yǎng)的財物,首先要考慮施主而不是住持的意愿。施主希望將其用于寺院建設,那么就應用于寺院建設;施主希望將其用來齋僧,那么就應用來齋僧,不可隨意違背施主的愿。如果確實需要作出一些調整,也要事先征得施主的同意。
財物的合理使用是一件大事,許多團體的矛盾乃至貪污腐化,都是因為財物分配不均引起的。佛陀深知眾生的貪著所在,因而在戒律中就財物問題作了非常詳細的規(guī)定。比如在接受信徒的供養(yǎng)方面,哪些東西可以接受,哪些東西不能接受;而在財物的擁有上,僧團可以擁有哪些財物,個人可以擁有哪些財物等等。此外,僧團的財物要平均分配,“六和精神”中有一條是“利和同均”,說的正是這個問題。當然,僧團也講究長幼次第,要優(yōu)待年高臘長及德高望重的人,在平等基礎上建立相應的差別。
記者:在企業(yè)中,財產(chǎn)主要用于維持企業(yè)的運轉和再發(fā)展。僧團又是如何支配它的財富呢?是否也會涉及到再發(fā)展的問題?
濟群:僧團的財富首先應用于僧人的基本生活,如衣、食、住及醫(yī)療等基本保障;其次是寺院的維修及設施的健全。至于發(fā)展,我認為應當大力開展弘法及文化教育事業(yè)。佛教能否得到普及推廣,能否健康發(fā)展,關鍵在于有沒有住持佛法的人才。自建國以來,佛教人才就已出現(xiàn)斷層,所以教界應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來發(fā)展教育事業(yè);同時積極開展佛法普及工作,因為社會是提供僧才的土壤。在經(jīng)濟力量許可的情況下,還可以致力于慈善、環(huán)保等公益事業(yè),協(xié)助政府開展精神文明建設。
記者:但在人們的傳統(tǒng)觀念中,一向都是僧團接受社會的供養(yǎng)。如果將僧團的財富用之于社會的慈善事業(yè),是否符合戒律的精神?
濟群:佛教有聲聞乘和菩薩乘之分,兩者身份不同,要求也不同。聲聞乘所發(fā)的是出離心,以追求解脫為目標,少事少業(yè)為原則。所以在聲聞戒律中,比丘依乞食為生,身無長物,生活所需都來自十方供養(yǎng)。他們擁有的只是對法的追求,自然也不會有多余的財物布施給社會。而僧團的財物,都是施主供僧人修道所用,本身有明確的意愿,不便挪作他用。再者,供養(yǎng)出家人的財物,普通人也沒有福報去消受。從這幾方面來說,僧物的確不可用之于社會。
但菩薩所發(fā)的是菩提心,是以自利利他為目標。所以菩薩要多事多業(yè),多希望住。在菩薩道的六度四攝中,都是以布施為首,包括法布施和財布施。以往寺院經(jīng)濟不能獨立,自顧尚且不暇,自然也就沒有救濟社會的能力。而佛教存在的意義,關鍵還是以法布施,開示迷蒙,所以也就不鼓勵僧團致力于財布施。長期以來,漢傳佛教雖然弘揚的是大乘,但僧人的修行生活還是受到解脫道的影響。所以在很多僧人的觀念中,總認為僧團的財富不應用于社會。但現(xiàn)在情況發(fā)生了變化,僧團已有一定的經(jīng)濟實力。如果在維持僧眾生活和開展教育、弘法事業(yè)之外,還有能力以實際行動救濟社會,我認為,這么做完全符合大乘佛教慈悲濟世的精神。
四、僧人的經(jīng)濟生活
記者:在《從戒律看原始僧團的管理體制》一文中,法師曾經(jīng)談到“僧人是無產(chǎn)者”的問題。過去有句口號叫做“無產(chǎn)階級最光榮”,但改革開放后,僅僅是幾年的時間,人們就將生活目標轉向了有產(chǎn)階級。對于僧人來說,為什么要自覺選擇這種“無產(chǎn)者”的生活方式?
濟群:出家是對私欲占有的勘破,是對世俗生活的放棄。所以,僧團雖然可以很富有,但僧人本身還是要奉行簡單的生活原則,這包括物質生活和人際關系兩個方面。因為豐厚的物質生活和復雜的人際關系,都容易使我們產(chǎn)生染著的心理。所以,佛陀對僧人能夠擁有的財物有一定之規(guī):如三衣一缽,日中一食。雖然時代不同了,僧人的物質生活早已超過了這一標準,但還是要以簡樸為原則。因為無產(chǎn),也就不會有由此而來的牽掛和得失,避免了很多無謂的煩惱。
記者:據(jù)說現(xiàn)在有些僧人還為自己購買保險,這是因為“無產(chǎn)”帶來的擔憂嗎?過去的僧人“一缽千家飯”,簡單到幾乎一無所有,為什么反而沒有生存的擔憂?
濟群:這多少也是受到社會的影響。社會從原有的計劃經(jīng)濟走向市場經(jīng)濟,這種轉型帶來了競爭,帶來了變化,也帶來了壓力。于是很多人紛紛購買保險作為養(yǎng)老保障,包括個別出家人,也擔心將來生活沒有保障,于是就有買保險、買精舍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
是否現(xiàn)在的僧團已不能給出家人提供生存保障?或者說,出家人應以什么作為保障?過去叢林中有句話,叫做“生歸叢林,死歸塔”。生死歸屬都解決了,還有什么可以擔憂的呢?從前的僧人雖然生活清苦,但他們真正關心的只是道業(yè)能否成就,因而不會有其他后顧之憂。我認為,既然選擇出家作為自己的人生追求,就應以修學佛法為重,而不必像社會上的人那樣考慮生計問題。當然,有些擔憂是可以理解的,現(xiàn)在部分寺院對老年僧人照料得不夠細致,難免使一些年輕僧人對未來產(chǎn)生擔心。
記者:為了出家人能夠安心辦道,教界是否有必要建立一些相應的保障制度呢?
濟群:作為寺院來說,應盡力為僧人提供如法的修行及生活環(huán)境。此外,教界最好建設一些佛教安養(yǎng)院,既使老年僧人得到應有的照顧和醫(yī)療保障,也能為部分老年信徒提供服務和臨終關懷。過去的寺院有如意寮,就是用來安置患病的僧人,使其得到應有的調養(yǎng)。
不僅如此,僧人在不同階段還需要不同的關懷。對于年輕僧人,應為他們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尤其是沙彌和新戒比丘,這關系到他們能否成長為合格的僧人。對于管理階層的僧人,每年則應安排一段時間讓他們退下來靜修或外出參學,一方面能使他們調節(jié)身心,一方面也能使他們有機會提高自己。
五、商業(yè)社會中的信仰問題
記者:很多佛教徒都認為造大佛、蓋寺院的功德最大,以致各地蓋廟成風。法師又是如何看待這一現(xiàn)象的呢?
濟群:在十年浩劫中,寺院的建筑和佛像都受到毀滅性的破壞。所以在一定時期內,大力恢復寺院建設是非常必要的。但今后的任務應著眼于人才培養(yǎng)和弘法事業(yè),這才是佛教的內涵所在。如果無視對佛學的繼承,對佛法的弘揚,寺院就會成為沒有靈魂的軀殼,道場就會成為旅游參觀的景點。結果可想而知:寺院雖然越來越輝煌,佛教卻越來越世俗。
在經(jīng)律中,明確規(guī)定出家眾的根本是修行并住持正法,而修廟造塔則是護法居士的職責,以此培植福德。如果出家人熱衷于福田,乃至發(fā)展旅游,豈非本末倒置?事實上,正是在這樣的錯誤觀念引導下,信眾也往往只熱衷于蓋廟造大佛,而不重視對弘法事業(yè)的參與。所以,教界應對信徒和社會大眾善加引導,讓他們認識到開展教育和弘法的重要性。
記者:隨著社會的多元化,人們對命運越來越感到難以把握,于是看相算命之風又卷土重來,在一些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尤甚。由于民眾對佛教的無知,使得許多人將出家人視為相士,的確也有些出家人乃至寺院都在從事這一行業(yè)。這種做法是否違背戒律?或者也是弘法的一種方便?
濟群:曾幾何時,算命看相被斥為封建迷信活動而幾近絕跡。但近年來,在民間大有復興之勢,很多人趨之若鶩。于是有些僧人便投其所好,將算命看相作為創(chuàng)收之舉。事實上,佛經(jīng)中明文規(guī)定出家人不得為人算命看相,尤其是通過算命看相來謀利,是屬于邪命的范疇,即不正當?shù)闹\生手段。當然,若不是以獲利為目的,而是將此作為弘法的方便,通過佛法來說明命運的前因后果,從而引導他人止惡行善,引導他人學佛,又另當別論了。
記者:現(xiàn)在來寺院燒香拜佛的人很多,但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帶著個人私欲來祈求佛菩薩的保佑。用法師的話來說,就是和佛菩薩做生意。如果帶著這樣的功利心來禮佛,能否解決他們的問題呢?
濟群:今天,生活中不確定的因素越來越多。過去能夠影響生活的因素,可能只局限于人們所在的村莊。隨著信息全球化的到來,世界任何角落發(fā)生的事情,都可能改變我們的生活。9·11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若是古代,遠在美國發(fā)生的事情,對國人來講至多只是個故事,F(xiàn)在的情況卻不同了,9·11事件對世界經(jīng)濟造成的影響是眾所周知的,當然也包括中國。所以,今天的人對前途往往感到很茫然,于是希望在宗教中尋找依賴。拜佛燒香的人里,大多帶著強烈的功利色彩,為了保平安、求發(fā)財,為了事業(yè)順利、家庭和睦。當然,這種心情我能理解,可我不希望他們只是停留在這個層次上。
我們祈求菩薩保佑,得到的只是外在環(huán)境的改善,但一個缺乏智慧的人,即使改善了生活環(huán)境,一樣還會有很多煩惱。所以,擁有處世智慧,提升心靈素質,才是最根本的。而佛法的作用恰恰就在于幫助我們提升心理素質,建立智慧的人生觀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使我們不論生活在任何時空都能沒有煩惱,都能不受傷害。
- 上一篇:佛法在生活中的運用
- 下一篇:《佛法與心理治療譯叢》總序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濟群法師: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覺真法師: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濟群法師: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濟群法師:安貧樂道和不思進取的區(qū)別是什么,如何正確理解?
- 濟群法師:有煩惱的時候怎么辦,如何解決?
- 濟群法師:怎樣才是見到如來?
- 濟群法師:我們要從因果看世界嗎,任何事都是有原因的嗎?
- 濟群法師:自卑且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該怎么調整心態(tài)?
- 濟群法師:如何看待愛恨情仇?愛不是恒常的,恨也不是固定的
- 濟群法師:遍計所執(zhí)是怎么形成的,如何使認識接近真實?
- 濟群法師:痛苦促使人思考,那人應該逃避痛苦嗎?
- 濟群法師:為何要戒殺吃素?動物也有獨立生命
- 濟群法師:怎么做才能開啟自覺?
- 濟群法師:如果所有人都消除煩惱,菩薩還怎么成佛?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與人生]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漢傳人物問答]學佛最終只是讓自己和眾生解脫嗎?
- [佛化家庭]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佛與人生]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學常識]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人物故事]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禪宗文化]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黑茶]認識黑茶,黑茶的分類與營養(yǎng)功效
- [禪宗思想]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宗門故事]無上大法難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紅茶
- [佛理禪機]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生活故事]因為有禪,所以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