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親近善知識

  如何親近善知識

  凈慧老和尚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早上好。(眾:阿彌陀佛!)

  今天跟大家一起來分享怎樣親近善知識,也可以說我們怎么樣來選擇朋友,怎么樣來交朋友。善知識是佛教一個專用名詞,一般來講,知識在今天社會學里面就是指具有某種專門學問,那就叫知識,那就叫一門知識,或叫一門專業(yè)。在佛教文化中,知識這個詞,具有另外一種含義,知識就是朋友。我們要交一個朋友,必須知道這個人,認識這個人,光知道認識還不行,還要知道他的心,他的德行是什么,所以知識、朋友、善友、圣友、親友,都是知識這個名詞引申出來的意義。能夠引導我們到達善處的,這種朋友就叫善知識,反之是惡知識。在世間,在佛門,絕大多數(shù)都是善知識,也有極個別的是惡知識,大家一定要理解清楚,不是罵你兩句就是惡知識。善知識是教導我們善法,引導我們到達善處,惡知識是教導我們惡法,引導我們到達惡處,那樣才是惡知識。善法,有世間有出世間善法,善處也有世間善處也有出世間善法,世間善法,五戒,出世間善法,修六波羅密,十波羅密,世間善處,得生三善道,即天、人、阿修羅,修無漏三學,成菩薩、成聲聞,乃至成佛。惡知識教導的是惡法,殺盜淫妄酒,貪嗔癡;所到達的惡處,指三惡道,地獄、惡鬼、畜生,親近一位善知識,都要從我們人身、現(xiàn)在的思想、言行怎么才能端正起來,從我們未來的歸宿有一個好的歸宿,所謂善處。佛教重視要親近善知識。我們在坐的法師們,都受過三壇大戒,我們在坐的居士也有的受過菩薩戒,在舉行這個儀軌時,首先要發(fā)十四種大愿。我們法師們可能都記得,第一愿,講“從今時到未來際生,常能念佛,常能親近善知識否?”“從今時盡未來際生,能遠離惡知識否?”答:“能!”好朋友,這個好朋友,也要分別一下,好朋友不見得就是善朋友,我們要親近善友,不見得是好朋友。大家可以想一想,在我們這些朋友當中,在我們出家的朋友當中,有許多的好朋友,這些好朋友,往往也有不符合善法的言行相互影響,佛教在教我們結交朋友的時候,要親近善知識,結交善友!

  關于善知識的名義,我想就講這么多。下面我就講講善知識的種類,這就是把知識,或者朋友完全固定在善友、善知識這個方面。

  我在講修禪定止觀的時候,曾講過,要成就修道,成就學法,要成就做人做事,有善知識的護持、同行、共事、教導,非常重要。所以在“修禪定,具五緣”,其中就有善知識這一條。天臺智者大師講修習善法,修習止觀,要有三種善知識,一種叫外護善知識,一種叫同行善知識,還有一種叫做教授善知識。也就是說把善友、勝友,能教導善法,指導善處的分為三大類,外護、同行、教授善知識。所謂外護善知識,我們不單單地從修道來界定他,在家佛弟子做一切事業(yè),一切工作,都有各種各樣的社會關系,這些良好的、積極的起正面作用的社會關系,都可以看作是外護善知識,因為這些善知識對我們事業(yè)的成就、工作的成就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可以把它理解成為“人際關系”。積極良好的、善的“人際關系”。同行善知識,共同在做一件具體工作、修行,都有同行的人,在一起做事的人,在佛教的意義,同行必須同什么?(眾:同心)。同心這也是一個說法,但佛教不是把它界定一個具體的東西上,“同行必須同見”,見解、見地、觀點,這就所謂“志同道合”。這個同行善知識,志同才能道合,同見才能同行,包括工作、修行、學習,這個同行呢不僅僅是某一個善法。事業(yè)也好,工作也好,學習也好,修行也好,找到同見同行的伙伴,不容易,所以人生得一知己,下面是什么?(……)足矣!!當然這一句話比較籠統(tǒng),還是沒有佛教講得善知識,這樣一個名詞界定的清楚,不過我相信古人用這個詞的時候,都是從正面的、積極的方面來考慮,所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四海之內,只要有自己的人,只要有善知識,我們只要志同道合,天涯海角的人也好像在身邊,好像是鄰居一樣,這是唐朝王勃送行詩里面兩句話。所以說,人生要得到一個善友,得到一個善知識,多么的快樂!第三種叫教授善知識,就是老師。能夠在事業(yè)上給予指導,工作上給予指導,學習上給予指導,修行上給予指導,就是教授善知識。教授這個詞,言傳身教,都有以身作則,言教與身教同時并重,所謂教授善知識。我們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在我們的修行中、學習佛法中、事業(yè)工作中,是不是經(jīng)常要有人來教導,經(jīng)常有人教授,這樣就少走彎路,就事半而功倍。在這里就提出一個問題,作為老師的人,就一定會比被教授的人高明一些,那么作為我們選擇朋友的人,也要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和優(yōu)點,所謂“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不善者而改之”,這就是說,每個人都不圓滿,總有一些缺陷,我們怎么樣來看待善知識,怎么來看待善友呢?我們也有一個善心善念來看待,也要有選擇的來看待,我們這個朋友品行、人格、知識、才能,我就學習他優(yōu)秀的一面。他有不足之處,所謂“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們身上也具備他那種不足之處,就是要改之改正。就是要全面的來看待一個人,也要全面地分析一個人,不要一個朋友有某些不足之處就一概的否定,也不要一概的肯定,要有選擇。剛才講的智者大師的分類法,有三種善知識。

  六十華嚴經(jīng)舉出十種善知識,這十種善知識,著重從發(fā)菩提心、行菩薩道、利益眾生、開佛智慧這個角度出發(fā),思想廣大,行門廣大、愿力廣大、智慧廣大,成果成就廣大。

  這十種善知識首先是能令安住菩提心善知識,我的老師、朋友能夠教導我,時時刻刻安住在菩提心當中。什么是菩提心呢?簡單的可用兩句話來說,這是本公老和尚印在名片上兩句話“不為自己求安樂,但愿眾生得離苦”,這就是菩提心,這個心量多廣大!這個心量可以說完全做到舍已為人,一切都想到眾生,想到成就眾生,利益眾生,想到如何來使他人快樂幸福。從菩提心出發(fā),令他人得到的快樂是什么呢?我們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人生最究竟的快樂是什么呢?(念佛、修行)念佛是最大的快樂的,還有什么快樂沒有呀?(施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想從菩提心出發(fā),最大的快樂就是這兩句話,“不為自己求安樂,但愿眾生得離苦”,因為你做到這兩句話了,其他的不求而自得,做到這兩句話,西方極樂世界你不用求,阿彌陀佛親自來接你,了生脫死,當下就做到了!靶牡責o私天地寬”,你心底無私了,還有什么生死了,當下就了生死了,說是這么說嘍,這個私心好像是很難斷掉。不管是學佛的人,還是不學佛的人,這個私心也有各種各樣的層次。比如剛才兩位居士說,一位說念佛最快樂,還有一位說往生西方最快樂,這兩個答案對不對呢?完全對,但是和“不為自己求安樂,但愿眾生得離苦”這樣一種精神境界相距有多遠呢?就不止從娑婆世界到極樂世界那么樣的一個路程了,相距不僅十萬八千里了。這就是我為什么要大家讀《普賢菩薩行愿品》,讀《金剛經(jīng)》,《普賢菩薩行愿品》告訴我們“不為自己求安樂,但愿眾生得離苦”,讀《金剛經(jīng)》就是要求我們做了這么多好事,不要老把他背在身上,做了一切的好事,不要有負擔,不要說這是我的這是我的,我做了什么,那就是菩提心,那就是安住菩提心。

  第二種是能令修習善根善知識。發(fā)了菩提心,還要修習善根,善根有多種多樣,一切與菩提心相一致的善法,堅持不懈地去做、毫不動搖、毫不退縮,行善的這種心態(tài)、行為,堅如磐石,就好像一切的植物,落地生根了,那就叫善根。心存善念,口說善法,心行善事,堅持不懈,不可動搖,那就是善根。我們見到一位學佛的人精進、專一、慈祥,就說,哎呀,他的善根好深厚。凡是善根深厚的人,不是天生的,都是從不斷的修習而來,不斷積累而來,不斷培養(yǎng)而來,所以能夠指引我們修習善根的人,那就是善知識。

  第三種能令究竟諸波羅蜜善知識。究竟波羅蜜,就是能圓滿地來實踐六波羅蜜,十波羅蜜,一切自利利他的。我在講心經(jīng)的時候就給大家講過,波羅蜜者,到彼岸,彼岸到,對于波羅蜜,一定把他落實到具體的每一個善法當中,而且波羅蜜要得到究竟,那一定是無漏的大智慧、無漏的大慈悲。所謂無漏的,就是徹底的,不考慮個人的得失,不考慮一切小的果報、有漏的果報,完全從大乘的三輪體空出發(fā)修習一切善法,那才是波羅蜜。佛經(jīng)上講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五個法門,只有聯(lián)系到第六般若波羅蜜,以般若波羅蜜為統(tǒng)率、為指導,才是叫六波羅蜜,所謂“五度如盲,般若為眼”,只有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就像一個沒有眼睛的人一樣再走,向前走,向左走,向右走,他不知道,因為他沒有眼目,智慧是我們的眼目,在智慧的指導下,在無漏的智慧指導下修習一切波羅蜜,修習一切善法,才能成就波羅蜜。

  第四能令分別解說一切法善知識。分別解說一切法就是能夠分別什么是善法,什么是惡法,什么是世間法,什么是出世間法。能分別解說,就能使我們從善棄惡,舍小向大;如果說不能善分別,善惡不分,大小不明,修行就會出現(xiàn)誤區(qū),所謂要善分別一切的法,才能于第一義諦而不動搖;善分別一切法,不是一說完了,就算萬事大吉,而是說了以后要找到那個究竟的法門是什么,然后按照那個究竟的法門去修去行。

  第五能令安住成熟一切眾生善知識。善知識一定要具備,使一切眾生,要成熟菩提心。安住菩提心,成熟菩提心,我們這個世間才會有更多的人來行菩薩道,修菩薩行,那些受苦受難的人,那些不圓滿、不究竟的事才能越來越少。

  第六,能令具足辯才隨問隨答善知識,自然就具備善巧方便智慧,大眾有什么疑問,隨時提出來,能夠給予一個圓滿的解答,能夠使之改邪歸正,棄惡行善。具足辯才不是為了成口頭的游戲而已,不是為了耍?陬^禪,而是為了使大眾安住菩提心,成熟菩提心。

  七是能令一切不著善知識。善知識教導我們,一個染著的意思,一個執(zhí)著的意思,進一步我們要不執(zhí)著于生死。生死從哪里來呢,生死就是從染著而來,有人執(zhí)、有我執(zhí),就是生死,有所染著,就是不善法,生死那就能,都能解脫,善知識能夠教導我們如是行如是修,就是真正好的善知識。

  八能令于一切劫行菩薩行心無厭倦善知識。這個好難喲,不是這一輩子下一輩子的事,行菩薩道,那就是永無休止的做一件事,做什么呢?不為自己求安樂,但愿眾生得離苦,不是到極樂世界去休息呀,要以智慧心、慈悲心在六道中行菩薩道,修菩薩行,心無厭倦,這是菩提心。我們有很多的道友,聽了這個話很害怕,這怎么辦呢,西方世界也不能去,要永遠都要在六道中行菩薩道,所以佛在講法華經(jīng)的時候,有5000個聲聞弟子退席,他聽到佛的境界這么廣大,行門這么高深,這個法我接受不了,有恐怖。我坐在這里這樣說,也有恐怖,我能不能做到這樣哦,能不能在六道中行菩薩道修菩薩行心不厭倦,能做得了主嗎?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也是一個很嚴峻的問題,大家也可以反省自己、拷問自己,做的到嗎?但是在受菩薩戒時,是發(fā)了愿的喲,“眾生無邊誓愿度,能度否?能度!”具體做起來就,要是發(fā)廣大心,發(fā)菩提達心。菩提心就要上求佛道,下發(fā)眾生。

  第九,能令安住普賢行善知識。這十種善知識,次弟來教導,一步一步地來提升,普賢行是什么呢?普賢菩薩十大愿王,《普賢菩薩行愿品》把普賢菩薩的無邊愿力濃縮在一卷經(jīng)當中。我們能夠經(jīng)常地來讀誦《普賢菩薩行愿品》,就能培養(yǎng)菩提心,安住菩提心,成熟菩提心。

  第十,能令入一切佛智善知識。上面說了九條,最后歸于一條,能深入佛智,是什么呢?還是承擔一切苦難而沒有負擔,因為佛之所以要成佛,不是他自己有什么需要,他是因為看到大地一切眾生,在生死輪回當中,苦難不息,所以他要成佛度眾生。佛的智慧就是指導如何度眾生,如何不執(zhí)著,如何做到“四弘誓愿”,那就是佛的智慧。

  這十種善知識,可以從種類與功能兩個方面來看,兩個方面來加以理解,從種類來說,有些十種善良知識、十種老師、善友。從功能來說,可以是一位善知識就具備這十種功能,或者說幾位當中分別就具備某種一種善知識的功能。所以不要小看親近善知識、交善友這樣一件事,一定要從一個立志高遠的角度來看待善知識。

  也有經(jīng)書上,把善良知識來分成上、中、下三品,有什么標準來衡量呢?上品的善知識,就是教授我們出世法門的善知識,所謂“與法者為上品善知識”,“法與財兼與者為中品善知識”,也有法的給予,也有財力的給予,那是中品的善知識,因為一牽涉到財物,那就是,僅僅給財物的是下品善知識,這是從很高的角度來看待善知識的作用。在今天這種現(xiàn)實社會來講,我覺得,還是要“財法二施、等無差別”,這樣更能體現(xiàn)佛法既重精神,也種物質的圓融無礙的法門。

  第三就講一個善知識的條件,也就是說善知識,他究竟應該在哪些方面對我有所幫助,四分律,小乘的戒律,可以說是做人的基礎,是出世法的基礎,雖然說我們要舍小向大。但是這個基礎不能沒有,否則,大乘就會成為空中樓角。這七個條件,又叫“善友七事”,第一個條件,很難,叫“難予給予”。這件事情,這個東西,我很難給你,你要我給你。你手上有一個戒指,你的朋友想要,你舍不得,怎么辦呢,你給他;你戴了一白金項鏈,你的朋友想要,你給他。在二千五百年前,佛在說善友七事的環(huán)境,從社會的文化氛圍,乃至社會環(huán)境和今天不能同日而語,佛世是所謂正法住世的時間,講這個善友七事,就是從當時的具體的人發(fā)心而言,你想成就一個善友,你想做一個善友,你應該發(fā)什么心呢,要發(fā)難予能予的心。假使一個人來要我一個難舍的東西,連頭目腦髓都能布施,我一定要有這個布施心。二難做能做。非常難做的事,朋友需要,我要給他辦到。這個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也經(jīng)常講到殺身取義,為朋友不惜兩脅插刀,那就是難做能做了。我們自己要成為一個,有這種自我要求,這不是要求別人,以這要求別人,那完了,你本身就不是一善知識。第三要難忍能忍。周圍的人對我有意見,有誹謗,要忍,千忍百忍萬忍,要一直忍下去,忍就是修行,忍得一時之氣,如果忍了以后,你自己雖然當時有點難受,但是周圍都平安。所以我們一定要修忍。第四密事相告。有什么隱私的事情要告訴朋友,為什么呢?只有朋友知道你,有某些難以跟別人說的事,不能有太大的透明度,一定是要讓幾個特別的、信得過的朋友知道,萬一有什么事呢,別人也可以幫上忙,密事相告很有意思,如果有那樣的好朋友,真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五,遞相覆藏,密事相告后呀,你到大庭廣眾當中說一通那完了,本來是好朋友,就會惡交,不要出賣朋友,那是不仁不義。第六,遭苦不舍。這樣的朋友很難,我這一生呢,也有那么幾位這樣的朋友。我記得我在劃了右之后,在一個農(nóng)場勞動,我們單位也經(jīng)常到那里參加勞動,不是右派的人一年也要到那里參加勞動,那時候人與人之間,就是以階級做為一個劃分界線的標準,就要跟劃清界線,被劃分階級敵人的人就是一種苦,遇到這個苦,有的人可能從內心里同情,有的人略有表示,有的人就完全不避諱什么階級敵人不階級敵人也有,我在那里勞動一年五個月之后,那個地方辦不下去了。我就有機會回到中國佛學院,回去的時候,絕大多數(shù)的人都是冷眼相看,當時我有一位老師,明真老法師,我走到他那天里去向他頂禮,他還是一如既往,問寒問暖,雖然是在冬天,但心里感到很溫暖,我在一篇文章曾提到過這件事,《春風春雨憶吾師》。還有一位同學,他就在一個生活會說,我昨天夢見凈慧了,結果批判了一個星期,你跟他什么關系,連做夢都想著他呢,遭苦不舍,當然一臉就變的人可能更多。第七個條件,貧賤不輕,作為一個善友,應該是不分貧富貴賤,不嫌貧愛富?雌饋磉@七個條件都沒有提到菩提心,但是每一個條件都不離菩提心,每一個條件都是菩提心的具體表現(xiàn)。剛才我特別地強調,這七個條件,善友七事都是從自我出發(fā),自我約束自己,自我要求自己,你自己要求自己才是一種發(fā)心,不是把這七個條件要求別人,你要求別人那是一種索取,要自己發(fā)心,在做到成就善友的七件事。

  最后我講一講,選擇善知識的重要性,所謂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這是世間經(jīng)常講的一句話,佛教也經(jīng)常用這樣一句話。這個朋友是一個廣義的朋友,包括老師和朋友在內,也就是說,一切積極的、正面的社會關系,都我們成就我們個人成就、事業(yè)成就的不可缺少的。當然也有負面的社會關系,也有一些恩恩怨怨的人,作為修行人、作為有道德的人也不要把他看作是惡知識,也要把他當作老師,這是什么意思呢?因為他可以從另外一面教育我,來成就我,比如說,有的人他就從來對某一個不懷好意,進行攻擊,那怎么辦呢?你一定要用善心善行來對待,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言者無罪,聞者足戒,這是中國古人教導我們的話。我們做人要雍容大度,很多寺院山門口那尊笑容可掬的彌勒佛一樣,“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我倒是很欣賞上聯(lián),我們每個人要有彌勒的肚皮,容天下難容之事,那就是我提倡的包容嗎,能包容就能和諧;對于下聯(lián),當時的文人寫這對聯(lián),開口便笑可以,可笑之人有欠寬容,所以的人都值得同情,所有的人都要有慈悲心來對待。說到這個彌勒的對聯(lián),有很多,其中我記一幅很長,那是我第一次到云門寺,見到云門寺天王殿彌勒菩薩坐前坐后的兩個柱子,一個柱子有五六米高,從上到下密密麻麻,當時那個時候,我只有十八歲,句也斷不下來,我就站那里仔細琢磨,后來果然能夠斷句,上聯(lián)是“日日攜空布袋,少米無錢,總見他歡天喜地,不知眾壇信心時何物供養(yǎng)”,下聯(lián)“年年坐冷山門,借帳貸米,總見他歡天喜地,請問這頭陀得意處有甚么來由”,有長句也很形象,把句子斷了,大概也讀了十遍八遍,從十八歲記下來,一直沒忘掉。最長的是這一幅,后來我到鼓山去,彌勒座前也是這一幅,哦,這是一個老聯(lián)了。這什么意思呢?我們要交朋友,要交善朋友,從善知識角度來說,要有一個好肚皮,從選擇善知識來說,要有一副好眼睛;有好肚皮,能容天下難容之事,有一雙好眼睛,就能夠選擇對自己工作、事業(yè)、學習、修行都有幫助的善知識。

  在佛教的經(jīng)典中有種種的教導,歷代祖師關于選擇良朋也有種種教導,其中有一篇“溈山禪師警策文”:“遠行要假良朋,數(shù)數(shù)親于耳目,住止必須擇伴,時時聞于未聞”,你出外要有一個好伙伴,良朋好友,這個良朋給你什么好處呢?不是幫你拎包,不是在幫你出路費,而是他總在講一些有益于身心修養(yǎng)的話,所謂“數(shù)數(shù)親于耳目”,他講的話,他的行為,言能親耳,行能親目,時時都能啟發(fā)我們做表率,做榜樣;“居止要擇良伴”,這個好的伙伴,有什么作用呢,“時時聞于未聞”,能夠講一些古圣先賢的話,能夠講說佛法的妙義來教誨我們,從來沒有聽過現(xiàn)在能聽到,從來沒有看過古圣先賢的話,“故人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溈山祖師也說這話,我們的肉身,我們的法身慧命從哪里來呢?從世出世間的好朋友善良知識那里來,有善知識那里來,文章當中有一個比喻“親附善者,如霧露中行,雖不濕衣,時時有潤”雖然沒把衣服濕透了,只有衣服上潮乎乎的,我們才能吸收水分,所謂“好雨知時節(jié),潤物細無聲”,當然及時雨也是“狎戲惡者,”假如我們跟那些惡友接近,聽到的見到的都是不善法。在世間經(jīng)常有這樣的事,在一塊沒有說什么好東西,盡是講一些不堪入耳的話,總是那些惡事在心里翻騰,總是那些惡言惡語是在身邊盤旋,你說我們的心能清靜嗎?所以“遠行要假良朋,居止要擇良伴”有利于我們成就,親近善知識能使我們,長惡知識,不但此生道業(yè)難成,所謂一失人身,萬劫不復,以上是我們佛教親近善知識的重要性,在我們平常,“親近善士,如理作意,法隨法行”也是講善知識的重要性,對于交友,對于朋友,用什么心態(tài),歷來就很重視!論語》當中講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與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每天就是用三件事來反省自己,我做為家庭的一個成員,在從事一切工作事業(yè)是,是不是盡心盡力、忠心耿耿,這是“與人謀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我有很多朋友,跟他們有交往,是用誠信交友,還是虛心假意耍手段,今天講這個題目,也是有感而發(fā),因為我早上聽到一件很稀奇的事,朋友之間沒有誠信,朋友之間搞敲詐,多么可怕呀!所以與朋友交要誠信為本,人無信不立嗎?第三件事,“傳不習乎?”老師的教導,所學的課業(yè),我是不是都在反復地溫習實踐,論語上講學習,他不是僅僅溫習而已,不是講重復得看幾遍,你是不是把老師的言教付諸于實踐,是不是把所學的東西在做人做事中加以落實了,所以中國的傳統(tǒng),儒家的文化,也是把選擇善知識這件事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既然說“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每個人自己都要成為他人的朋友,每個人也要結交很多朋友,都要從“善友七事”出發(fā),從誠摯的“三省吾身”深刻的自我反省出發(fā),能如此,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他人信得過的善知識。我希望每位在座每一位都能是善知識,也能結交更多的善知識,共同來成為我們的學習、事業(yè)和修行。感恩各位,謝謝。

  (二〇〇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于真際禪林)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