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愿(念佛往生愿)因愿文三

  十八愿(念佛往生愿)因愿文三

  第十八愿叫念佛往生愿,是整個凈土教法的核心,也是信心成就的因愿文,愿文由三部分組成,一是“至心、信樂、欲生”三種心,二是“乃至十念”,三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再加上“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的根機(jī)。凈土法門是通過稱贊、得聞名號獲得利益。這條愿是總持,愿里面有“教行信證”的次第,有阿彌陀佛成就的因果以及體用,所以這里不太容易明白,大家要注意。核心的部分從成就文來說,就是一點(diǎn),有了信心就得到了往生。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信心”,但是凈土教的信心,不是通常意義上的信心,很多人不相信凈土教的“信心成就”,因?yàn)閮敉两痰男判某删?平生業(yè)成,有點(diǎn)類似于禪宗的開悟,所以非常不容易理解和相信。

  一、第一種心——至心

  上兩節(jié)我們主要說了至心、信樂、欲生三種心中的“至心”。至心是真實(shí)心、清凈心。這種心實(shí)際上是佛的心,并不是眾生的心。在這個愿文里面(設(shè)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至心信樂”前面雖然說是十方眾生,但是這個至心是指佛心,佛成就的心,不是我們的,因?yàn)槲覀儾豢赡苡羞@樣的心。上一節(jié)我們主要說了這個至心的內(nèi)容,什么是至心呢?是指至極清凈的心,我們凡夫沒有這種至極的清凈心。

  二、第二種心——信樂

  1、什么是信樂?

  下面我們再看第二種心“信樂”,什么叫信樂呢?在無量壽經(jīng)甄解里面說,“信樂”也叫做信忍、愛樂甚深廣大功德之心。信樂,樂就是歡喜,那他要信什么呢?信廣大功德法。廣大功德法也就是阿彌陀佛的名號。名號是總持,是指西方極樂世界所有的功德,因此你信這個名號,就是信西方極樂世界,信阿彌陀佛。信樂的意思,首先是信忍,忍就是忍可決定的意思,然后是愛樂,甚深、廣大的功德之法。這條愿里面的“信樂”,是信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功德,能從這上面產(chǎn)生歡喜、愛樂,所以叫信樂,這個不是普通意義上的信樂,千萬不能跟我們自身的信心和歡喜相等同,這是一個最關(guān)鍵的地方。

  2、凡夫無真實(shí)信樂

  三界之中我們?nèi)炭蓻Q定的主要就是欲樂,相對來說我們是欲界的眾生,相信和喜歡的就是欲樂,欲就是財、色、名、食、睡。我們通過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跟外面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相接觸,眼見色,耳聽聲,鼻聞香,舌嘗味,身覺觸(冷熱)、意知法,叫六入(六根門頭),通過這六根跟六塵相接觸,產(chǎn)生苦樂的覺受,然后生起貪心和瞋心。如果覺得樂,我們就生起貪心,如果覺得苦,我們就想離開,雖然不一定會有瞋心,但是自然選擇離開它。所以說從凡夫的角度講,我們的信樂就是相信五欲的欲樂。而這條愿里面說的信樂是指什么呢?他所對的是阿彌陀佛的名號,我們用口來稱念阿彌陀佛名號的同時,通過耳根聽到,在用心對這個名號接觸,從這個名號上面產(chǎn)生愛樂之心,這個就是信樂。

  世間男女的愛情能產(chǎn)生很強(qiáng)的愛樂之心,這是陰陽相互吸引的結(jié)果。那么往生凈土,我們對名號,從阿彌陀佛的名號上面產(chǎn)生很強(qiáng)的愛樂之心。這兩者完全不同,前者(男女的愛情)是跟“欲”有關(guān)的,但是它也能產(chǎn)生樂,而后者(十八愿)的愛樂之心,是信忍(肯定)愛樂,這種信樂是菩提的正因。但是這種“信樂”不是我們這樣不善的凡夫所能產(chǎn)生的,我們具足煩惱,習(xí)慣對五欲的歡喜愛樂,沒有真實(shí)清凈的“信樂”,所以無上的菩提很難成就,功德難得。要我們凡夫產(chǎn)生這種“信樂”之心是很難的。

  阿彌陀佛在做法藏菩薩的時候,他就觀察到象我們這樣的凡夫從無始以來,由于一直流轉(zhuǎn)在無明的大海之中,沉迷于三界二十五有的環(huán)境。我們內(nèi)在身心的組成,是無明報應(yīng)的身體,不吃飯就會餓死。我們對苦樂的覺受大體相同,雖然也有別業(yè),但在共業(yè)上面有相似性。凡夫都是以無明為主,身口意造作貪染的業(yè)力,流轉(zhuǎn)到今天,沉迷于財、色、名、食、睡,被這個網(wǎng)牢牢地罩住,生不出對佛真實(shí)的歡喜愛樂之心,沒有真實(shí)的信樂之心。

  無上功德是什么樣的?實(shí)際上我們由于不認(rèn)識它,所以真正的信心很難獲得。凡夫身體有很強(qiáng)的執(zhí)著,都是用身體去感受佛,所以感受不到象佛菩薩的那種快樂。我們現(xiàn)在多數(shù)都在欲界,色界禪定,他們的樂就超出我們,所以過去出家人不成家也能很好地過下去就是因?yàn)橛卸U定,世間人有五欲的樂,而他有禪定的樂,他的定樂,要比五欲(財色名食睡)樂還要快樂得多。我們沒有經(jīng)驗(yàn),就不太容易相信體驗(yàn)不到的樂。但即使是“定樂”,它也不是清凈的樂,不是對無上功德產(chǎn)生的這種愛樂,“定樂”也是染污的樂。由于我們是無明、貪、瞋、癡為心,所以即使“晝夜十二時,急走急作,如灸頭燃”,在那里誦經(jīng),繞著佛一天到晚地轉(zhuǎn),如果你的心不真實(shí)清凈,那這種善叫雜毒之善,因?yàn)橛胸澬?這貪愛的心就柒污了這個善行,這個行就叫雜毒的善,也叫做虛偽的修行,它不是真實(shí)凈業(yè)。我們用身心去感受苦樂,身體生了病就會覺得難過,是要去治的,但是心病大家都普遍感受不到,都沒有覺察自己的心是有毛病的。我們身有病的主要原因是我們的心有病,所以要靠我們有病的心去修行,想往生到凈土去是不可能的,F(xiàn)在的人特別“著相”,只要面子不管心。佛法根本是心法,心是統(tǒng)帥,你造的是善業(yè)還是惡業(yè),主要看你的心,以心為主,很多“偽善”的人,表面上很好,心不好。凡夫就是貪財、色、名、食、睡的心,即使修成了禪定也是貪禪定,貪財、色、名、食、睡固然不好,其實(shí)貪定那也很糟糕。因此佛法不主張升天,為什么呢?因?yàn)樨澏ǖ娜?就好象喝醉了酒一樣,天人也是很貪著,抱著不放。所以三界中貪欲不行,貪定也不行。我們可以問一問自己,到底什么時候高興呢?是不是念阿彌陀佛就很高興,比得到任何寶貝都高興呢,有沒有這樣忍可(認(rèn)可)呢?恐怕很少人,很少的時候有。所以凡夫念佛不覺得歡喜,發(fā)了財還更高興,這是真實(shí)情況。

  3、得聞名號,接受佛回施的清凈信樂

  信樂名號是成佛的正因,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正覺法體。獲得信樂的方式就是通過稱名、聽聞,經(jīng)上說“聞其名號”,“其有得聞,彼國名號”,用心都在“聞”上。“聞”不單是聽到,是乘佛力信心開發(fā)產(chǎn)生歡喜,這種“信樂”才是成佛的正因。

  這條愿叫因愿文,是法藏菩薩因地所發(fā),他為什么要發(fā)這個愿呢?因?yàn)樗吹轿覀冐澲?流轉(zhuǎn)生死,沒有出離的因緣。我們流轉(zhuǎn)的原因,法藏菩薩診斷出來的結(jié)果是,我們的心有問題,不能信忍、愛樂甚深廣大的功德之法,沒有清凈信樂之心。法藏菩薩看到這樣的我們,就在一念、一剎那中悲憐我們,因此發(fā)愿選擇經(jīng)過久遠(yuǎn)長劫的修行,成就真實(shí)信樂心回向給我們。他修成的標(biāo)志就是他成了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里面就有這個信樂之心,所以你念佛的時候要知道這點(diǎn),你要把重點(diǎn)轉(zhuǎn)向阿彌陀佛那邊,通過稱念、得聞“光明名號”,接受佛的回向,你貪染(染污)的心就被換掉了,佛就把他成就的清凈信樂之心換給你了。

  這跟我們通途意義上的自力修清凈心、修信心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念佛,千萬不要在自己心上面用力,你再怎么用力,晝夜十二時,急走急作,如炙頭燃,那個還是貪染心,是雜毒之善,不是真實(shí)業(yè)。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是依靠自己修行,而是法藏菩薩已經(jīng)修好了回向給我們。

  4、信樂成就

  在后面的成就文中說,“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zhuǎn)”,就是通過聞其名號,“其”就是指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對我們贊嘆阿彌陀佛的不可思議功德,我們聽聞到他的名號,他的名號就是不可思議的功德,在這上面生出信心歡喜,這就是成就。信心歡喜并不是我們自己的,而是法藏菩薩回向給我們的,你有了“信心歡喜,乃至一念”,就表示你得到了,成就了,往生決定了。我們這個地方說的至心、信樂、欲生叫因愿,是法藏菩薩因地的發(fā)愿,在我們身上成就的是“信心歡喜,乃至一念”,你就得到了,往生決定了。阿彌陀佛就把你的心換好了,把佛成就的清凈信樂的心換給我們了,你就開顯了菩提的真因。

  所以如來真實(shí)心中成就,這種信心是沒有懷疑的真實(shí)敬信。這種敬信必須在念佛中,在聽聞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功德中獲得,這種信樂就能持真實(shí)無上的大功德。這時我們就不是單純的喜歡五欲,你也覺得佛法能夠帶給我們大歡喜,大安樂,你是遇到了寶貝了。如果你沒有得到真實(shí)信樂,你會覺得財、色、名、食、睡最好,那你雖然說自己是佛弟子,那也是口頭上的,心里不是。你對佛法有真實(shí)的歡喜愛樂,你就是真佛弟子,別人再來阻止你追求佛法也擋不住了。所以我們不斷在六道輪回,受財、色、名、食、睡這種心力的牽引,道德、禮法、戒律、禪定都不能真正阻擋這種力量的運(yùn)行,只有真實(shí)智慧才能擋住,而“慧”就是無上功德的光明力。

  我們得到阿彌陀佛回向來的信樂心以后,就會對無上功德產(chǎn)生愛樂,就會去不斷去追求真實(shí)的功德,這時阿彌陀佛就是真正的大導(dǎo)師了,三寶也是真正的寶,你就從心底對佛法產(chǎn)生真正的恭敬喜歡,與生命自然合為一體,就象凡夫與財色名食睡合一一樣。

  法藏菩薩已經(jīng)修好了,我們想得到是不難的,得到了佛回向心,你就能夠成佛了,因?yàn)樗菬o上涅槃的真因。這種心也叫愿做佛心,這個“愿”從哪里產(chǎn)生?是從快樂上產(chǎn)生,我們的愿望普遍都是從“樂”上產(chǎn)生,如果你沒有從無上功德產(chǎn)生快樂,而你說愿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你這個愿是有問題的,可能你還是在追逐情感和欲望,心牢牢的被綁在三界中。因?yàn)槟銢]有對佛法無上大功德“樂”的體驗(yàn),你即使說愿意往生極樂世界,這個愿也不是真心的。

  信樂之心就是愿作佛心,有對佛無上功德的喜愛之心,它也叫菩提心,是橫菩提心。橫是相對于豎,豎就對圣道而言,比如天臺宗,禪宗、密宗講的就是“豎菩提心”,和凈土教的“橫菩提心”是不一樣的。凈土教講的“橫菩提心”是怎么生起來的呢?他是從信樂產(chǎn)生出來的,從無上的大功德上,從阿彌陀佛的名號上,從極樂世界上產(chǎn)生的。你不單是見到了極樂,你還體驗(yàn)了極樂,雖然不是完全的體驗(yàn),只是體驗(yàn)了一點(diǎn),雖然只有一點(diǎn),但是你娑婆世界的因緣從此就謝了,六道輪回的門就永遠(yuǎn)的向你關(guān)閉了。由于你見到了真樂,你就見到了極樂,那么你就生起了真正愿往生凈土的心,這個就是“信樂”的心。

  三、第三種心——欲生心

  1、欲生心就是愿往生凈土之心

  下面說“欲生心”。“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欲”就是“愿”的意思,欲生就是愿生,這個愿叫厭穢欣凈,穢就是臟、不干凈、污穢。討厭污穢向往干凈這是我們的本能,所以我們現(xiàn)在都喜歡買好的房子,住在好的環(huán)境里面,當(dāng)然這只是在我們這個世界上相對的選擇。如果拿我們整個娑婆世界與極樂世界一比,那都是骯臟的、不干凈的。拿六道輪回跟往生極樂相比,那六道輪回則是不凈的。

  “欲生我國”,這里不要把它誤會成死(死是苦痛,也是不凈的)。欲生是生到哪里去?是生到最干凈的極樂凈土去,出離六道輪回,不死生到無勝清凈莊嚴(yán)的地方。所以是“欲生我國”,而不是“欲死我國”,大家千萬不要領(lǐng)會錯了,把往生凈土和死亡劃等號這是一個極大的錯誤。

  欲生心也叫向道的心。道是什么?道是真理,也叫真實(shí),欲生凈土,成佛的心。而厭穢欣凈是以解脫為主,對于我們受苦的眾生來說是解脫,因?yàn)槲覀兪且恢痹诳嚯y中不得解脫,所以我們先要解脫。在佛法里面按照次第分成“解脫道”和“菩提道”,解脫是個體解脫,我先把自己解脫出來,這叫做解脫道;我自己解脫以后,再幫助所有人解脫,這叫菩提道。我們都是罪惡生死凡夫,我們往生,主要是以追求解脫為主的,而“解脫”跟“成佛”是連在一起的,解脫了然后成佛。

  2、凡夫無真實(shí)欲生心

  法藏菩薩在發(fā)愿的時候,他為什么說“設(shè)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呢?為什么要有這樣的一個發(fā)愿,就是他發(fā)現(xiàn)我們這些凡夫是久住生死,從來沒有向往真理,向往解脫,向往成佛的心,所以善導(dǎo)大師在觀經(jīng)釋的開篇中就說,“生死甚難厭,佛法復(fù)難欣”。我們大家一天到晚都在忙,那你有沒有想過我到底在忙些什么呢?按照佛法的解釋來說,你就是在忙生死之業(yè),而身體忙的原因是因?yàn)樾脑诿?我們的身被自己的財、色、名、食、睡的心奴役著,被他化自在天王(魔王)驅(qū)趕著,忙著造生死業(yè)。而且我們現(xiàn)在人的觀念是越忙的人越有本事,所以事業(yè)做得越大越舍不得放下,結(jié)果是共業(yè)做得越來越多。而真正有幾個人在為修道,為追求佛法而忙碌呢?很少。比較而言,我們能在人生里面,抽出一點(diǎn)時間來聽聞佛法,這很難得,這是宿習(xí)善根,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人身難得,難得在哪里呢?我們有觀察力,因此可以在忙的時候反觀一下自己的內(nèi)心,我忙得有意義嗎?我是真正的快樂嗎?不要欺騙自己,不要因?yàn)閯e人說你很有本事,你就越忙越有勁;一家人全靠你,你就很高興,你審視一下自己的內(nèi)心,你一直會這樣高興嗎?如果你覺得忙得確實(shí)很有意義,不但對自己有意義,而且對國家和社會對所有人都很有意義,現(xiàn)在高興,以后也會一直高興,那你就忙,那就是正確的。如果不是這樣,你忙了一通之后,回首一看,覺得完全沒有意義,那你就需要重新思考一下了。所以眼光不同、見地不同,感受也就不一樣,在佛菩薩看來是沒有價值的東西(如財、色、名、食、睡、貪、瞋、癡),對凡夫來說都是很甘甜的東西,久久的沉迷于其中,因?yàn)閮烧叩男氖遣灰粯拥。所以?a href="/remen/xuefo.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學(xué)佛法,就是要改變我們的心。

  3、真實(shí)信樂為欲生體

  釋迦牟尼佛示現(xiàn)在我們這個世界上勸導(dǎo)我們,你們應(yīng)當(dāng)發(fā)愿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娑婆世界很苦、八苦交煎,釋迦牟尼佛在此方發(fā)遣我們,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召喚我們。我們沒有愿生凈土的心,所以煩勞兩位佛,一個在這邊勸導(dǎo)(仁者,但決定尋此道行,必?zé)o死難,若住即死),另一個在那邊召喚(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hù)汝,眾不畏墮于水火之難)。雖然這個是佛的愿望,而我們還是不聽。我們的心非常堅固,那我們到什么時候才聽話呢?只有等到你真正的信樂以后,你就自然聽話了,你的心改變了,然后這個心就自然地引導(dǎo)你的身。當(dāng)你再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是自然、自動的,身心統(tǒng)一地歸命了阿彌陀佛,發(fā)愿往生凈土。

  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歸命阿彌陀佛,歸命也就是發(fā)愿,愿生到阿彌陀佛的國土。如果你對阿彌陀佛的凈土產(chǎn)生了很大歡喜,這就是出自于本心。所以這個心口相應(yīng)的念佛是內(nèi)在具有信樂之心,表之于口齒,這才叫念佛,這種人才叫念佛人。不是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而心里想我要修行,我的功夫還不夠,我要積累資糧,我要好好修,這樣的修不是佛選擇的本愿。想法自己覺得是好,問題是照不見自己的心,自以為好,其實(shí)不行。

  4、欲生心即是回向心

  法藏菩薩的愿心,是為我們拔除痛苦的心。象微塵一樣的有情眾生,在煩惱的生死海中根本沒有清凈愿往生心。凡夫都是自私的,總想對自己好一點(diǎn),問題是我們沒有智慧,不知道怎樣才是真正對自己好,所以經(jīng)常是想自己好卻給自己招來更多的苦。是故法藏菩薩矜哀悲憐我們這些苦惱眾生,行菩薩行時,三業(yè)所修,乃至一念一剎那,回向心為首,得成大悲心,故以利他真實(shí)欲生心,回施給我們,所以這個欲生心即是回向心。阿彌陀佛給我們一個真實(shí)愿往生凈土的心,如果你真正有了愿往生的心,就是對我們自己最大的慈悲,你也真正有了拔苦與樂之心,這種心也就是自然度眾生的心。

  如果我們得到了真正的快樂,可以徹底地脫離苦海,已經(jīng)得到確定了,那么你對喜歡的人、有緣的人,自然會生起希望他們往生凈土的愿望。這就發(fā)起了度眾生的心,攝取眾生的心,讓他們也生到有佛的國土,獲得真正的大安樂。就象我們見到國家主席后感到非常的歡喜,以后見到人就要告訴他。如果你是見到了“佛”,見到了極樂凈土的快樂,那你自然也會想告訴其他人。但是就怕你見不到,假如你沒有見到,當(dāng)有人問你:“你有什么體會?”這體會你是編不出來的,因?yàn)檫@些都是真實(shí)的,是你要用生命去體驗(yàn)的。

  南無阿彌陀佛。

  純祥法師講經(jīng)錄音整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