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經(jīng)要解——五蘊密義
大般若經(jīng)要解——五蘊密義
這個單元要介紹“五蘊”。五蘊也稱作五陰,“蘊”有蘊藏之意,“陰”是看不清楚,或者是陰覆;好比樹蔭所依的是樹,并不是樹以外的東西,所指是樹蔭底下遮掩的區(qū)塊,因此,“蔭”有遮蓋之意,遮蓋就是“蘊藏”了些什么,但大般若經(jīng)所談的“五蘊”,與五蘊皆空經(jīng)或廣五蘊論的“五蘊”是有差別的。
這里五蘊談些什么?其實在大體上是說一個人的“我”,如果以“心”來說,不是從“根識”說起,而是從“色蘊”的起動開始;也就是人的“心”生起分別之時。
因此,五蘊又稱作“我”或“心”,含蓋了“我意識”的全部;如果,依唯識學(xué)的說法,“五蘊”是“第七識”,但這里所說的是“般若學(xué)”的五蘊諦義。
“五蘊”的流程,包括了“色、受、想、行、識”五個步驟,依其作用而言:當(dāng)“色蘊”因外緣而誘發(fā),是“因”,從而“受、想、行”是過程,“識”則是結(jié)果。不過,這并不表示這就是“五蘊”的實相。
首先要探討五蘊是怎么形成的:五蘊之所以會起動,是從色塵、法塵、色法,以至心法等流程,順勢發(fā)展而來的。
色塵:藉眼、耳、鼻、舌、身五根,相應(yīng)于色、聲、香、味、觸三塵的接觸而形成。
法塵:是色塵形成之后,意根的加入而形成。
色法:是我“心”于法塵生起,甚至計較與執(zhí)著而有的現(xiàn)象。
心法:是色法生起,我“心”發(fā)動“取”或“舍”的行為動力。
所以,談“五蘊”是奠定在“根”與“識”的基礎(chǔ)上,源于“根”、“塵”接觸產(chǎn)生“識”,這個“識”只是一種意念,是“認識”、“知道”、“了解”而已?梢姡“五蘊”在意念未確定、分別之前,還是停留在“色法”,要“色、心”相應(yīng),“色法”顯現(xiàn)后“色蘊”才會顯現(xiàn)。
原來,意念只是一種作用,從意念再進而分別“喜歡與不喜歡”、“好與不好”那才是“心法”,只要“心法”顯現(xiàn),“色蘊”就形成了;所以“心法”未顯現(xiàn)前,“色蘊”不是定位在“色法”上,但有許多人總把“五蘊”的“色”,定位在“色塵”或“色法”上。其實,“心法”是從“色蘊”形成之后一連串的緣起因;因為“色塵”源于“眼、耳、鼻、舌、身”與“色、聲、香、味、觸”的相應(yīng),是一種物質(zhì)現(xiàn)象,直到“意根”的加入,產(chǎn)生“意念”,才有法塵與色法的作用,比如:看見物體的顏色,有紅、綠、藍等,有大小、方圓等種種現(xiàn)象,這些都是“色塵”,所以,“色塵”是“根”與“塵”接觸后,“意”根加入而形成法塵,它是一個意念的變化作用,須等“我”進入,生起了分別,才是“心法”。
所以,有很多人不明白什么是“心法”?往往把“心法”比喻成“秘密”或是練武的“要訣”,其實“心法”依意念而作用,“我”起分別才是“心法”,心法顯現(xiàn)“色蘊”的形成。但是,色蘊的發(fā)起,以至識蘊的完成,其義諦究竟說甚么?前面所說的理法有了認知,探討其義諦,則關(guān)系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例。譬如:說一盞燈。眼見燈,眼是根,燈是塵,根塵相接觸,意加入而有法的作用,這就是從“色塵”而“法塵”的現(xiàn)象;但是“燈”與“我”有什么關(guān)系?必須是“我”使用“燈”,當(dāng)我與燈發(fā)生了分別,比如電燈、油燈、臘燭等的分別,關(guān)系價值、亮度、環(huán)境條件等。原來“色蘊”中還蘊藏了這么多問題。
談“五蘊”,“色蘊”完成,“受蘊”就隨著發(fā)動,生起種種感受,因感受而生起思想,有想之后便生起行為,終了而形成識(了別)的結(jié)果。比如:五蘊形成,心起分別:利用燈光照明看書,會有什么感受?如果看武俠小說是看書,看那些其它的書也是看書,甚至不看書,拿燈光做別的事,其中都有不同的感受;因此,“受蘊”也同樣有所蘊藏的內(nèi)容,比如:看一本專業(yè)的書、看心理學(xué)、哲學(xué)、物理學(xué)或有關(guān)佛教的書,發(fā)起的感受一定與書的內(nèi)容有關(guān),如果只是感覺“燈光不夠亮”,那只是分別。其實,燈亮不亮關(guān)系的是看得清楚不清楚而已,可見,燈光只是用來照明,看書的內(nèi)容才會生起感受,這一點要弄清楚。
“受蘊”生起,產(chǎn)生種種感受,如果看一部經(jīng)典,覺得批注不合道理,或以前看不懂的批注,現(xiàn)在一看即懂,這些全是感受,而感受有正面的、負面的、有好與壞,感受之后馬上又會產(chǎn)生想,好比:無法確定書中名相的解釋,最好拿一本佛學(xué)辭典或其它的工具書,如:《三藏法數(shù)》、《法苑珠林》等等,查看辭典或工具書,看書上是怎么解釋的?這些都是行為動作。因“感受”之后,緊接著是“想”,進而發(fā)動行為,完成“行”,用行為來證明所“想”的對不對?經(jīng)過認識、了解,之后便得到“識”的結(jié)果,好比:“咦,這個批注跟另一個一樣”或“兩個批注怎么差這么遠”,這又是另一個“想”,其中種種認知,最后會考慮哪個才對?自然會去查字典,看字典怎么說?這是談:“我”起分別,先有“色蘊”,緊接著一串變化,“受、想、行、識”是“五蘊”的一貫流程。
可見,“五蘊”的每個過程中都有其蘊藏,好比:“色蘊”蘊藏著「色塵”、“色法”、“心法”;“受蘊”在感受中也會生起另種分別,接觸不同,產(chǎn)生的分別就不同;以“想”而言,它有“正”有“負”,表現(xiàn)多面,最后發(fā)起行為,反應(yīng)所“想”的內(nèi)涵,就是“識”的結(jié)果,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眼前有一盤東西,里面有糖、水果、各式各樣的食品,如果“色蘊”是這盤可以吃的東西,這就與你產(chǎn)生關(guān)系了,即是所謂的誘因,一旦你的“我”生起我要吃什么的分別,就形成了“色蘊”。其實,想到“要吃什么好?”其中一定有感受,好比:“這個糖我沒吃過”或“那是什么,怎么從未看過”?種種情感反應(yīng),都是“感受”;進一步再想:“我該吃什么才恰當(dāng)?”如果吃糖,偶而吃一點還可以,吃多了恐怕會變成糖尿病,或者酸的東西,牙齒有病不適合吃,各式各樣的想法,最后一旦確定了,是不是就有行為?最后得到一個結(jié)果。所以,從“色蘊”,經(jīng)“受、想、行”,到確定后的“識”,“五蘊”分開來看好像很長,其,在一剎那間就完成了,一個人的“我”的表現(xiàn)好不好、對與錯、是與非,關(guān)鍵就在于能否把“五蘊”的時間拉長,如果拉長了,“我”就可以得到調(diào)理的空間,若“五蘊”一氣呵成,剎那間完成,就是憑著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未加深思熟就去行,最后的結(jié)果一定難臻理想;這就是為什么《般若學(xué)》談“五蘊”,要我們怎樣把“想”的時間距離拉長,讓思考有個緩沖,這樣才有修行的機會。
感受之后產(chǎn)生“想”,如果只是想,不馬上發(fā)動行為,這個想是可以調(diào)整的,那么,五蘊的時間不就拉長了么?這就是“五蘊”調(diào)理自我的關(guān)鍵、秘訣,全在“想、行”之間建立起間隔,“想”之后不要馬上“行”,間隔愈大,調(diào)理、修養(yǎng)自我的空間越大,而且還不只是讓“間隔”加長而已,更要加以“利用”這個間隔。如果只想不“行”,必然沒個結(jié)果,“五蘊”就不會完成作用,那就成了“斷想”、“妄想”、“雜念”或“夢想”?!因此,也就不可能完成什結(jié)果,所以,“想”于佛法是依禪定功夫而來:有“想”、“非想”與“非非想”的層次差別,如果“想行”之間能“建立”間隔,并能利用間隔,而后調(diào)整。
可見一個人的“想”,好比:第一個“想”可能只依于自我意識的想,如果能改變方式,多想一想!是不是可以到達“非想”的境界?因此,這個“非想”就不同于原有的想了,可能比原有的“想”更好或更壞,這種種的“想”都稱作“非想”,但它還是不可信,因為其中有正、有負,必須進入“非非想”,肯定不同于原有的“想”,也就是必須是利益的“想”,那才談得上到達“非非想”的境界。
所以,打從一開始有缺失,到缺失少一點,所展現(xiàn)的“非想”,直至“非非想”,才能進入圓滿無缺失的想的完美性?梢,“想行”之間建立間隔,利用間隔來修行自己,要把握的一個原則就是:人的知識經(jīng)驗有限,依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而完成的“想”,最多只能到“非想”,不可能進入“非非想”,因為要做最后沒有缺失,也就是圓滿無缺失的地步,最好的方式是從佛陀的道理方法著手,調(diào)整原來的知識經(jīng)驗,培養(yǎng)更高的智能,方能到達“非非想”的境界。
但是“想”的時間與距離長短不一定,如果你具有佛陀的道理與方法,“想”與“非想”可能在一剎那間就能完成,甚至也很容易到達“非非想”的境界;相反的,若不具足佛陀的道理方法,想要到達“非非想”,可能就要花三年五年,十年八年,甚至一輩子。因此,要到達圓滿,完全無缺失的修養(yǎng)境界,一定要認識這些要領(lǐng),以前當(dāng)我提到“五蘊調(diào)理”的道理與方法,是在“想行”之間建立間隔、加大間隔,還有人笑說:“這大概是你自己發(fā)明的吧!”其實,這些道理方法經(jīng)典中都有提到,只是那些沒看到的人才會說:“沒什么嘛!只要改變“想”就好了”!憑什么呢?能確定你“想”的最后都沒有缺失嗎?“想”之后會“行”,一定會得到一個結(jié)果,如果你的“想”斷了,成為“妄想”、“雜念”或“夢想”,那是不是就不能表現(xiàn)出修養(yǎng)!也得不到一個結(jié)果,那就止于“斷想”,或妄想或雜念或夢想。
這是“五蘊”在概念上,必須認識的;在方法上,要把握的。還有,“色、受、想、行、識”的過程,其實并無一定順序,從“想”開始,到“行”、“識”,可以再回復(fù)到“色”與“受”;也可以從“行”到“識”,回到“色、受、想”;甚至可以從“識”的結(jié)果回到“色、受、想、行”,所以,它是循環(huán)貫通的,不是一個直行的流程,這點要特別注意。不要認為從“色蘊”開始才有“受、想、行、識”,其實,從任何一個開始,只要依循它的順序都可以的,只是在任何一個循環(huán)中,都有一定要把握的“間隔”,好比:從“行、識、色、受”到達“想”,中間如果沒有間隔,所行就不可靠;因此,想改變行之后得到的結(jié)果,那就要再調(diào)整原來的想,是不是這中間就有個間隔?除非這樣確定了,但究竟有沒有缺失?如果有缺失,還是必須重來。
所以,學(xué)佛修行是去修正我們的行為,我常說:“拿著念珠念佛不是修行、盤腿打坐不是修行、持咒也不是修行,甚至早晚課誦、禮佛都不是修行”,那只是功課的一些助緣而已,真正的修行是如何維護“身、口、意”,調(diào)理“五蘊”,將自己的缺失減至最低,缺失越少,修養(yǎng)就越高,直到圓滿了,都沒有缺失了,你就成佛或成菩薩。這些很談起來似乎很容易理解,但也不是說“念佛、打坐、持咒、禮佛”就錯了,它們只是助緣,完成修養(yǎng)需要各方面的助緣,但也不要把那些就當(dāng)成主要的。我一直這么說:“躲到深山獨自修行,找個人跡罕至的地方蓋個精舍、茅蓬用功,看起來好像在修行,也做得了主,一旦回到人群還是做不了主。”如果做不了主,那只是曾經(jīng)經(jīng)歷了些什么,或體會了些什么?最后的結(jié)果依然是做不了主。
所以,修行是調(diào)理“身、口、意”,包括調(diào)理“五蘊”,使你在面對人與事的時候能做得了主,把缺失減至最低,一旦“身、口、意”的行為,“五蘊”的“想”能調(diào)理得好,“行”當(dāng)然也能調(diào)理得好。可見,“身、口、意”是行為,“五蘊”的“行”還是少不了行為,只是“身、口、意”三者,“身與口”是從表面著手;“意”是從內(nèi)在切入;“五蘊”從潛在發(fā)起,如果這么分別:“身口”是粗相,“意”是細相,那么“五蘊”就是微細相了,這是“五蘊”在大般若經(jīng)上作概念性的介紹。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無明的突破是否牽涉所知障?
- 福德與功德有何差別?
- “法相假立”的法義是什么?
- 善是什么?
- 為什么嗔心“第一難治”,如何治嗔恨心?
- 善的標(biāo)準是什么?
- 心地坦然才能恰到好處
- 發(fā)愿后要做到不忘初心,不偏離目標(biāo)
- 虛云老和尚:見佛、聞法、遇善知識之難
- 世上沒有壞人壞事會怎樣?怎么才能包容所有人?
- 突破就會升華而解脫 否則即被束縛和困擾
- 什么是誹謗正法?
- 皈依三寶減輕業(yè)障
- 怎樣念佛號才得力?
- 學(xué)佛次第很重要 必須注重聞思修!
- 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安法師文章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妙境法師講解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