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菩薩的行修——六波羅蜜

  大乘菩薩的行修——六波羅蜜

  今天晚上我介紹六波羅蜜,在菩薩的修行法中,昨天已介紹了要如何培養(yǎng)「四無量心」。但在行修的道理上,我們要以「六波羅蜜多法」作為依歸。

  「波羅蜜」一般佛學辭典譯為「到彼岸」,在字義上是沒有錯,但并不能表現(xiàn)其法義。既然修波羅蜜就是到彼岸,但是為何要離開此岸到彼岸去呢?這僅僅說明了一個概念而已,此概念是告訴我們要「離苦得樂」。

  在梵文中,是以娑婆世界作為此岸,因它是苦的世界,其他佛的世界是樂的世界,所以說「離苦得樂」是要出離娑婆之苦的此岸,到達佛界之樂的彼岸,這才是真正「到彼岸」的意義。所以,我把波羅蜜解釋為一種方法,六波羅蜜是六種方法,此六種方法可以使我們離苦而得樂。

  我們再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這個經(jīng)題,在波羅蜜下,為何要加一個「多」字,其實此多字在梵文的發(fā)音與中文的發(fā)音相近似,但字義并不相同。而其用法是同于英文復數(shù)名詞后面所加的「S」。所以心經(jīng)的經(jīng)題,說明智慧的方法有很多,以心經(jīng)來說,只是許多方法中的一種而已。因此我們講六波羅蜜,一定要說「六波羅蜜多法」。

  所謂「六波羅蜜多法」就是「布施、安忍、持戒、精進、禪那、般若」,我為何要來探討提出此課題?一般學佛者常說「勤修戒定慧,消滅貪瞋癡」。這種說法不是對與不對,而是不完整。我們曉得十惡業(yè)中的貪、瞋、癡,只是其中的三種而已,若戒、定、慧只消除此三個,另外七個惡業(yè)怎么辦呢?

  所以,我把六波羅蜜作如此的詮釋,「六波羅蜜多法」是戒定慧的化身,我這么說的用意何在?等我把這六個方法陸續(xù)介紹完后,大家就知道它為何是戒定慧的化身。

  現(xiàn)在言歸正傳,先談「布施」的問題,一般學佛者首先想到的是「布施功德」,依波羅蜜法,布施這兩個字,該怎么去認識?布是普遍的意思,施是給予。如果我們談普遍的給予,就有布施的行為,這點比較容易把握。再說「功德」此二字,功是一種力量,德是一種修養(yǎng)。把自己所具備的修養(yǎng)發(fā)揮出力量,即是「布施功德」。

  其實布施的本意,簡單的說,即是慈悲喜舍的「舍」。若不能舍,就會造成所謂的執(zhí)著、計較。布施的內(nèi)容在經(jīng)典上是以「六波羅蜜經(jīng)」而言,其中有財施、法施、無畏施。

  財施,在此我稍微做些修正。以錢財來布施是有限的,為什么?因為有許多東西是錢財買不到的。所以真正談財施,應該講「資生施」,資是維持、維護的意思;生是生命之生;維護生命,幫助別人而去行舍的行為。這種行舍的目的,在于維護人的色身,所以它是「資生施」。

  一般談供養(yǎng),是四事供養(yǎng),既是四事供養(yǎng),關(guān)系到吃的、穿的、住的及醫(yī)藥的。衣、食可以肯定是維護色身的必需品,在吃飯、穿衣之后,必須有工作,工作累了,總該有休息、消除疲勞的地方,所以還要有住處。除了吃的、穿的、住的以外,人萬一生病了怎么辦?所以要有醫(yī)藥治療,以上就是維護色身必備的條件。我們行布施,于色身的維護上,去幫助別人,總不離于這四個條件。

  目前佛教界,在布施觀念上有些偏差。布施,往往就告訴你去作功德、行供養(yǎng),誤認供養(yǎng)即布施。剛剛我說過,布是普遍性,施是給予,而供養(yǎng)與布施是不相同的,供養(yǎng)是單一的對象,常是下對上的行為,不一定是說供養(yǎng)三寶才叫做供養(yǎng),例如供養(yǎng)父母、師長,也是供養(yǎng)。我們能否把供養(yǎng)父母,說成布施給父母?這不能如此說。所以布施與供養(yǎng)是有差別的,但其內(nèi)容是相同的,差別就在于我們的感情及心性的表現(xiàn)。

  人的色身是必須要維護的,如果不能維護,譬如一旦病了、餓了、凍了,就什么都不能做了。如果完全沒有休息的機會,也會倒下去,自己是如此,別人也是如此,而我們就知道究竟該怎么做。

  現(xiàn)在社會上還有一些不正確的看法,如那里要蓋廟,那間寺院要做什么,我就去捐一點錢,誤認為這就是布施。另外還有一種-人世間有很多苦難的人,需要給與布施,在布施過程中,有無想過,您是普遍性的給與﹖還是有所分別﹖譬如此人是我的親戚,此人是我的朋友,此人我認識,那個人我不認識,會不會生起這種分別心﹖在此我要提出目前老年年金的給與問題,不論你有沒有錢,只要您達到它規(guī)定的年齡就給伍仟元,這種行為是否算是布施﹖我說「不能」。為什么﹖布施是發(fā)自您內(nèi)心所表現(xiàn)的情感,所以那不能叫「布施」。

  佛法中所談的布施,是依自己能力所及去幫助人家,給予別人所需要的,那才叫「布施」,絕不能有所勉強,有所規(guī)定,或有所要求。

  所以談到布施,強調(diào)「無相」布施。其實布施不只是無相,且在布施之后,不做布施想。也就是說,在布施行為完成之后,不要執(zhí)著曾經(jīng)有所布施,這不只是無相的問題,連實際行為都不執(zhí)著。

  「施」,有舍的意思。這種舍是「凈舍」,是清清凈凈的舍,一點都不保留,可是我同時要聲明,所謂一點也不保留,不是說我身上有壹仟元,我一毛錢也不保留,全部拿去布施,剛剛我說「布施」是盡個人的能力,發(fā)自內(nèi)心去做,毫不勉強。再說,我昨天強調(diào)學佛是講究「不傷害別人,自己也不受到傷害」,如果說學佛要傾家蕩產(chǎn),毫不保留地行布施功德,自己受凍挨餓,最后還要別人布施給你,這也不對。所以「資生施」肯定是在衣、食、住、醫(yī)藥四種內(nèi)涵之下行色身的維護。

  其次談到法施的問題,法的施舍,不只是佛法,世間法也包含在內(nèi),譬如說,我沒有錢財,但我有技能,我把技術(shù)才能教給別人,即叫做「法施」?墒,我們往往把法施定位在對佛法有修養(yǎng)的人,弘揚佛法才叫做「法施」。如果我現(xiàn)在說這兩天晚上,我是在這里行「法供養(yǎng)」,不能說是「法布施」,不曉得各位聽了作何感想﹖為什么老和尚跟大家介紹佛法,叫做「法供養(yǎng)」﹖因為我不是釋迦牟尼佛,我只是一個比丘,我把佛陀的道理、方法介紹給各位。那不是我的東西,我憑什么把它當作布施行為,所以只能說是「法的供養(yǎng)」。

  剛剛我說供養(yǎng)是下對上的行為,是有專一的對象,為何現(xiàn)在說是法的供養(yǎng)?別忘了,前面所談的是色身,現(xiàn)在講的是法身,兩者是不相同的。學佛要維護色身,并培養(yǎng)法身。法身之成就是來自一些道理、方法。

  佛法的目的,在幫助人如何了生,而后能脫死,所以出家人是以一份虔誠的心,把自己學習佛陀思想理念的心得很誠懇地介紹出來,他不是把屬于自己的東西給予別人。

  世間的「法施」是以自己的技能去幫助、教導別人,那才是布施行為,如同老師教學生,師父教徒弟,不也是法的布施﹖可能你會懷疑,老師有薪水,師父教徒弟也會得到報酬,怎能算是布施﹖

  剛剛我說過,有許多東西不是錢可以買得到的,拿薪水、拿報酬是一回事,他真正教你的又是一回事。如果一定要混為一談,那就是目前所謂的「勞資糾紛」。勞方對資方說:沒有我們,你的工廠就無法生產(chǎn)。資方說:我不拿本錢出來買機器設(shè)備,你們就沒有工作。這是一種互為因果及利害的行為,既不是色身的維護,也非法身的培養(yǎng),故不能當作布施的行為。

  尤其人,往往以惻隱、憐憫的心去行布施,這不僅僅是有相的行為,同時也是一種計較、執(zhí)著,所行即不清凈。其實布施只有兩種,一種是滋養(yǎng)色身;一種是培養(yǎng)法身,另外「無畏施」又是什么意思﹖「無畏施」是一種精神行為,強調(diào)行資生施或法施時,你必須持恒久不變、無所畏懼的心去做。

  所以我們談布施,只能說有兩種行為及一種精神。在民國五十年時,報紙曾登過這樣新聞:有位學佛者,見人沈溺河中,不顧自己不會游泳,就一躍入河,想去救人,結(jié)果差點慘遭滅頂。幸好被擅泳的仁者救起,旁人問他:不會游泳,為何要下水救人﹖他說布施不是講無畏嗎﹖這件事值得我們作為借鏡,不要誤會了「無畏施」的意思,反而做出愚癡的行為,要知道布施是指色身的維護及法身的培養(yǎng),從這兩方面以具足恒久不變、無所畏懼的精神去做,才是布施的真諦

  其次談「安忍」,一般常說是忍辱波羅蜜,其實說忍辱是不對的,因為「忍波羅蜜」的目的,是當你行忍的時刻,能把問題化解,使身心得安。

  若說是忍辱,難道當人家侮辱你時,你就行忍辱,不侮辱時,就可以不忍了嗎﹖其義未免太狹隘了。譬如自我煩惱生起時,你先得行忍,忍下心中的不安,然后再去面對煩惱,化解問題,使自己恢復安靜的身心,這種忍才叫安忍。自無始以來,造作太多的業(yè),來到這個世界,就必須承受苦樂的果報,真正的「安忍」,不僅善報要安忍,惡報也要安忍。面對善的果報,人人都愿意去接受,面對惡的果報,卻很不愿意承擔。所以俗語說「忍」字頭上一把刀,那是很痛苦的事,甚至可能連性命都不保,這種忍不叫「安忍」。

  學佛者為何要「忍」﹖因為人生有生、老、病、死之苦,不管二苦、四苦、八苦、甚至無量苦,都需要去承受。即使勉強接受了,心中還是不安,所以這種忍不叫「忍波羅蜜」。因為「忍波羅蜜」是忍了之后,必須能化解問題,使問題不存在,得到心境上的安詳、穩(wěn)定,才叫做「忍」。

  有人說:當人家打你的右臉時,你應該再伸出左臉,表示這是一種忍的精神。問題不在于打右臉、伸左臉,是不是就能表示自己的承受力?重點是-是否就此解決問題﹖還是會愈來愈嚴重﹖因為這中間有「為什么」,別人「為什么」要打你﹖如果你連問題都不去想,「打右臉,伸左臉」,好像在行「忍」;這不叫做忍。

  除此外,我們知道色身的維護,法身的培養(yǎng)也需要行忍。譬如說某些東西,你不喜歡吃,或吃不習慣,如不吃就得挨餓,為了維護色身,不得不吃,這是一種安忍的行為。再說,法身的培養(yǎng)是學佛的大前提,比如煩惱來了!我們?nèi)绾稳コ惺堠t且不會因煩惱而再造業(yè);反而是安忍,使煩惱化解,事實上是甚難甚苦的事,所以需要忍波羅蜜幫助我們。佛法就是告訴我們,用安忍的方法才能在人生道路上,在業(yè)的因果感報中,不斷往前走。

  色身的維護比較好忍,法身的培養(yǎng)的確很難。因為法身是從「業(yè)」中去突破而得道,或是說成佛、成菩薩;那就必須轉(zhuǎn)凡入圣,轉(zhuǎn)業(yè)成道,人的業(yè)要清凈,無明要明了,煩惱也要突破,這中間有多少需要我們?nèi)バ腥?所以學佛剛開始發(fā)起一份道心,難免會遇到一些障礙,怎么辦﹖佛法告訴我們要去行忍,忍不下,就把它當成一種磨練、考驗。不論磨練或考驗,都是忍的行為。因為人不免以自我意識去面對問題,難以安穩(wěn)、祥和的心去面對問題,也可以說面對問題時,是最沉不住氣的時刻。

  所以除了「布施」可以幫助我們完成一些功德,饒益眾生外;其實「行安忍」,也可以饒益功德。為什么﹖能忍,不僅可以不傷害別人,也可以使自己不受到傷害。如果說,行忍時,我不傷害別人,自己卻受到傷害,那就是把忍上的「安」字舍棄了。我剛說過,安是安詳、安穩(wěn)地去做,只要我們能把握住自我意識,那行忍波羅蜜就沒有太大的問題。

  其次再談「持戒」,究竟「戒」是什么﹖怎么去持﹖我把戒解釋為「不犯」,不去侵犯即是持戒。侵犯就會造成傷害,不是傷害別人,就是傷害自己。如果你做到不侵犯,你就能持戒。

  在家學佛,從皈依三寶之后,就要慢慢學戒;旧嫌形鍌戒待學,第一個是不殺生,有許多人誤把它當作是吃素。吃素是不是學佛﹖吃素以后,就不會有別的殺生行為嗎﹖我們曉得,當我們的兩腳往地上一站,或走路時,你知道地上有多少生命喪失﹖你說有沒有殺生﹖譬如說蚊子咬人,我們看見了可以把它趕走;如果你在睡覺,蚊子咬你,憑自然反應,把手伸過去,將蚊子拍死了,那是不是殺生﹖

  我們要了解,不殺生的目的是培養(yǎng)慈悲心,佛菩薩講究「慈悲為懷」,殺生是一種殘忍的行為,不殺生不是要求我們一定要吃素,不是說不可以吃雞、魚、鴨肉,佛菩薩慈悲為懷,不管任何生命-無論有情、無情,甚至非情,都需要維護,要用仁慈悲憫的心去面對,不要去傷害、殺死它。所以戒是不侵犯或不造成傷害。

  第二戒是不偷盜,不搶或不偷人家的財物,也就是不侵犯人家。

  第三戒,以在家五戒而言是不邪淫,男女之間,夫妻的正常關(guān)系是容許的。邪是不正當?shù)囊馑?而夫妻是名正言順的一種倫理關(guān)系,我們?yōu)楹我磳λt所謂不邪淫,是不可以有夫妻以外的男女關(guān)系發(fā)生。如果發(fā)生即是邪淫,就會造成侵犯。這條戒講得深入些,如果夫妻關(guān)系過分,或者超越正常行為,都叫做「邪淫」。因為「邪是不正當,淫是多的意思」,在不正當又過分的情形下都是邪淫。

  所以在家學佛,皈依三寶、受持五戒,不要誤解了「不邪淫」,因而造成夫妻失和,家庭出問題。在此我要提醒各位,即使受過在家菩薩戒,而且還必須受過八關(guān)齋戒法,也只是告訴你,一個月只要八天像出家人一樣,也就是說如果您受過菩薩戒,一個月只要有八天時間,像出家人一樣過日子,您的菩薩戒就很完美了。所以很多人不能把握戒律要求、錯解戒法,往往造成很多家庭障礙、個人煩惱。

  我們再看第四戒,不妄語。不妄語,是不能以不實在的言語去欺騙人家,傷害人家。如果話雖不實在,可是能幫助他人化解問題,是可以方便的。所以有人受了五戒,問我:小孩喜歡吵鬧,講一些不實在的話,告誡小孩,算不算妄語﹖我跟她講你先告訴我,你是為他好﹖還是為他壞﹖他說:當然是為他好。既然是為他好,就可以方便,這種妄語叫做方便妄語。這種方便有個大前提,其結(jié)果是饒益性的才可以,但絕不可利用這種方便,而造成傷害,這是必須要把握的。

  其次飲酒的問題,很多人說酒是五谷、雜糧做的,都是素食的,為什么不能喝﹖問題在于酒喝多了,會喪失智慧、喪失靈明,還會做出許多有關(guān)殺、盜、淫、妄語等違反戒律的情事。所以「飲酒」也叫「遮戒」,因為它會遮掩你的智慧,遮掩你的靈明,使你違反許多戒法,這才是不飲酒的戒律。有人曾問我,如果受過戒的人,手拿著酒器,五百年會沒有手。問我是否有這種事﹖我先問他:你拿酒器干什么﹖如果你是個調(diào)酒師,必然會拿許多酒器,難道將來五百年都會沒有手﹖所以不能這樣解釋。在家學佛,千萬不要學出家戒律,出家戒律非常嚴謹,要求非常多。

  飲酒戒是告訴你,喝酒會使你喪失智慧、喪失靈明,破壞前面所提殺、盜、淫、妄語等戒法,這才是它的意義。持戒的「持」是恒久保持的意思,不管是人或事物,恒久不去侵犯即是持戒。

  接著講「精進」,精是選擇最好的;進是往前面走;也就是說選擇最好的,往前面推進,不停滯或后退。有一句話說:「道如逆水行舟」,也就是說修行辦道,好像船逆著水行走,要不斷的往前劃,一旦停下來,便會被水沖退,精進就是這種意思。選擇最好的道理、方法,而且能幫助你提升修養(yǎng),增上境界,那才是精進,并不是說三天打魚,十天曬網(wǎng)。

  有些道友一發(fā)起道心,幾乎飯可以不吃,什么都放下,好好用功,甚至累倒了、病了,都不休息。尤其在家居士,常有這種現(xiàn)象,每天忙著趕場。除了家庭或職業(yè)工作上的事務(wù)外,自己還安排了一些學佛的功課,每天忙得團團轉(zhuǎn),這能不能叫精進?似乎是有精進的樣子,可是他不能叫精進,因為精進必須選擇最好的,必須能提升修養(yǎng)、增上境界。

  比如有人喜歡打麻將,連打了三天三夜,這算不算精進呢﹖所以我們要把握「精進」的實義,選擇最好的行為,才能夠提升您的修養(yǎng),增上您的境界。尤其是不要以趕場的方式去修行辦道,道心發(fā)起很容易,但要能維持長久才可貴。

  我們知道細水才能長流,若是山洪暴發(fā),來得猛,去得也快。所以說精進必須以正念、善行為前提,才是正當?shù)倪x擇。

  接下來講「禪波羅蜜」,「禪波羅蜜」即是「禪那」。從三昧、三摩地、奢摩他,到毗婆舍那、三摩缽提皆是禪那的范圍,圓覺經(jīng)里講得很清楚。我們在道的修養(yǎng),如能行禪波羅蜜,就能運用思想,還能發(fā)揮智慧。所以我對禪作這樣的詮釋:

  「禪」是一種思想的激蕩,是一種潛能的表現(xiàn),所展現(xiàn)的結(jié)果是智慧的結(jié)晶,更是潛力的極致發(fā)揮!付U那」與「禪定」不同,談到「定」,很多人誤解,以為腿子一盤,兩手一捧,眼睛一閉,坐在那里不動,就是不亂,就是入定。入什么定﹖入「不亂定」,那您亂了什么﹖甚至于還有人把修禪定,當成一種玄妙奇怪的修養(yǎng)。

  譬如說,入定之后,頭上會冒金光,靈魂可以出竅。認為如此,他的禪定功夫就很高,其實這不叫禪定。如果坐在那里不動就叫做定的話,我們看看土地公,廟里的神明,擺在那里動也不動,好像都入定了,那不叫做「定」!覆粊y」-要問為什么會亂﹖在會亂的時刻,你能不能做到不亂﹖能!那是需要修養(yǎng)的。儒家說:「泰山崩于前,而目不瞬」,要有相當?shù)男摒B(yǎng)才能做到不亂。

  佛法談定,是講不亂,它是告訴您為什么會亂,在這種亂的時刻,有什么道理方法,能幫助您做到不亂,那才叫做修定。這并非修禪,因為禪是要運用思想,發(fā)揮智慧的,很多人把禪放在一種很玄妙、深奧的意境里,目前佛教界,某些禪師們總會講一些古古怪怪的話,認為那就是禪機。譬如說:「飽就是餓,餓就是飽」!赣芯褪菦]有,沒有就是有」,究竟他在說什么﹖誰都聽不懂,其實,禪是可以討論、可以研究、修養(yǎng)的,有如抽絲剝繭,絲絲入扣,它有道理、方法可循,所以從三摩地直到禪那,都是禪的范圍。

  六波羅蜜法中最后一個是般若波羅蜜!赴闳簟棺g為中文是智慧的「慧」,可是有許多人把般若當成智慧的連貫詞,這是不恰當?shù)摹R驗橹桥c慧在梵文中是分立的。智在梵文中叫「阇那」,是知識經(jīng)驗。事實上,知識經(jīng)驗就是一種智。而「般若」是慧,是把總合的知識經(jīng)驗表現(xiàn)出來,發(fā)揮成為一種力量,而結(jié)果是有普遍饒益性的,那就是慧。所以般若和智慧不能同時混為一談。

  我們看心經(jīng)經(jīng)文:「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剐猩畎闳舨_蜜多的時刻,能行觀于自在。這種修行覺悟的人,必須于般若之行,要深入去做。后面一連串的道理,就很容易相應于為什么般若說是慧,為什么說是運用累積的知識經(jīng)驗,把它發(fā)揮成為力量了。我們還要知道,慧是依據(jù)自己具備的知識經(jīng)驗,所表現(xiàn)出來的力。你的知識經(jīng)驗愈少,表現(xiàn)的慧力就薄弱;你的知識經(jīng)驗愈豐富,表現(xiàn)的慧力就愈多;你的知識經(jīng)驗愈精煉,表現(xiàn)的慧就愈圓滿。這里告訴我們,人人都有知識經(jīng)驗,只是多與少的差別,因此各自所表現(xiàn)的慧,就有高低。以慧而言,它的最高境界是「圓慧」,就是圓滿的智慧,像釋迦牟尼佛的慧。依「阇那」而言,他的知識經(jīng)驗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當然他所展現(xiàn)的慧,就能圓滿無礙。

  所以學佛者修行所得的結(jié)果,也因此有許多的差別。譬如說以聲聞乘來講,除了三向一果,甚至還要從二十七賢位開始,這里面都是智與慧完成的結(jié)果。要到達菩薩的境界,也有十個層次,從初地到四地是變化位,從五地到七地是提升位,從八地到十地是等覺,(相當于佛的境界),是增上的境界,這是因慧的表現(xiàn)不同,最后要達到佛陀的境界,才是圓滿智慧的境界。

  六波羅蜜法,是六種方法,究竟有什么用呢﹖以布施波羅蜜來講,維護色身,培養(yǎng)法身,不僅對自己有益,還可以幫助別人。再說安忍,因人處在人與事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總有許多讓我們難以承受的,如何能很祥和、安穩(wěn)地面對,并能化解問題,就必須要能行忍。再說人難免會犯錯,難免會造成傷害別人,或者傷害自己的行為,所以需要有戒律來約束規(guī)范我們。

  無論布施也好,安忍也好,持戒也好,在面對人與事的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還要選擇好的方法,不斷提升自己的修養(yǎng),增上自己的境界,那就需要精進波羅蜜。為什么呢﹖因一不小心,我們就會放逸、懈怠。然而我們具足這些并不夠,還需要運用思想,發(fā)揮智慧,使我們不管是行忍、布施、持戒、精進,知道所做的是否已達到某一種境界,是不是正當﹖是不是有偏差﹖所以需要「禪那」波羅蜜來幫助我們。

  但此刻難免還會有自我意識,所表現(xiàn)的也不一定圓滿,所以還需要有「慧」,也就是「般若」波羅蜜。由此可知,六波羅蜜法確實是戒定慧的化身。所以我們想要行菩薩法,修菩薩道,就必須從「六波羅蜜法」著手去實踐,并以之為依歸,才能有圓滿的結(jié)果。

  今天,我作很簡單的介紹六波羅蜜法,最后謝謝各位。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