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思想 >

圣嚴法師思想行誼-尋求菩薩戒的新典范(一)

  圣嚴法師思想行誼

  作者:曹仕邦 林煌洲等

  尋求菩薩戒的新典范

  ——圣嚴法師菩薩戒思想初探

  林其賢

  國立屏東商業(yè)技術學院副教授

  提要

  戒律是持守在佛教徒的道德實踐與宗教實踐過程是十分重要的憑依基礎。然而千百年前的戒文所設定的情境與現(xiàn)代社會的落差卻常造成實踐上的困窘。對待這種處境,又有不立新戒不廢舊戒的傳統(tǒng)限制,因此沿用原戒律,便涉及較高難度的詮釋問題。圣嚴法師近年來傳授在家菩薩戒,其中戒法的內(nèi)容如何?他如何進行詮釋?成果如何?是我們關心的焦點。研究發(fā)現(xiàn):所采取的詮釋策略與方法為:1.以三聚凈戒切入,以簡單有彈性的戒條代替繁多的戒條。2.以十善戒來安立學戒的次第。3.只宣示重戒,而不宣示輕戒,俾能突出重點,有效學習。此外并藉經(jīng)教「有戒可犯是菩薩,無戒可犯是外道」來鼓勵學戒受戒。這些在解決當下所面監(jiān)的困境時,都是十分高明的,對在家居士的菩薩戒實踐應有相當助益。然同時也發(fā)現(xiàn),有三項由小而大不等的問題有待進一步的思考。一是戒儀上有關戒體感發(fā)的程序,再則是如何發(fā)揮布薩的教育功能,三則是戒律的現(xiàn)代化問題。

  關鍵詞:1.圣嚴法師2.菩薩戒3.三聚凈戒4.十無盡戒5十善戒

  第一節(jié) 前言

  菩薩戒經(jīng)在漢地的翻譯,始于天竺沙門曇無讖(385~438)。曇無讖于玄始元年(西元412)到達涼州。五年后,譯出《優(yōu)婆塞戒經(jīng)》;又一年,譯出《菩薩地持經(jīng)》。張掖出身的沙門道進即于此時向曇無讖求受菩薩戒,成為中國佛教史上最早受菩薩戒的出家僧侶。此后《菩薩地持經(jīng)》便以涼州為中心,在漢地展開。梁武帝受持菩薩戒、撰述《出家人受菩薩戒法》,隋煬帝未即位前也經(jīng)由智者大師受持菩薩戒。受持、研究、弘揚大乘戒經(jīng)風行一時。1菩薩戒普及后,授受菩薩戒的儀軌也次第成立。各主要宗派大致都有獨立的授受儀軌。如瑜伽系的有玄奘翻譯的《菩薩戒羯摩文》;天臺宗的有湛然撰的《授菩薩戒儀》;密宗的有善無畏、敬賢共編的《無畏三藏禪要》;禪宗的則四祖道信、神秀、惠能等禪門大德也都留有相關的資料。2

  現(xiàn)代通行授受在家菩薩戒時大抵不出《梵網(wǎng)經(jīng)》與《優(yōu)婆塞戒經(jīng)》兩部經(jīng)典的規(guī)范。3姑不論經(jīng)典出處是否源自印度的疑偽問題,《梵網(wǎng)經(jīng)》、《優(yōu)婆塞戒經(jīng)》等戒經(jīng)雖然在授受條件以及在戒相上有多少詳略的差別,4在中國的流傳均已有千余年。而一般通行的菩薩戒儀規(guī)范也多是明朝流傳至今,沿用亦已有三百余年。

  法制史研究者指出,中外各種法制有規(guī)范得抽象的,也有規(guī)范得具體的。越是抽象概括性大,則涵蓋面越廣泛,越可長久適用;規(guī)范得具體則時地適應的個性越明顯,時效越短。如清朝的《大清律》是真正的「法律」,順治年間頒布后,從未修改。如有不足,則以「例」補充,而「例」時有增修。各部的「則例」有十年一修或五年一修的。以此觀點來探究佛教戒律的性質(zhì),研究者指出佛教戒律的某些部分固然是類似自然法,倫理價值長久不變,但也有某些部分的性質(zhì)與《大清會典》各部則例的性質(zhì)十分類似。5與傳統(tǒng)法制相同,現(xiàn)代法律面對因時因地而有的變動常是以立法、修法或解釋的機制來適應。然而因為佛教戒律長久以來「不立新戒、不廢舊戒」的傳統(tǒng),因此對經(jīng)律中的戒法要求,哪些是屬于普世原理長久不變,哪些是屬于一時一地的特殊考量,均一視同仁地傳留沿用。此所以百丈禪師面對新局創(chuàng)立清規(guī),雖并未以清規(guī)取代戒法,6就已經(jīng)招致「破戒」的嚴厲批評。這樣的限定使得佛法的現(xiàn)代適應十分困難。

  近年來,圣嚴法師舉辦菩薩戒傳戒會,對菩薩戒特別是在家菩薩戒出現(xiàn)新的詮釋。在家居士在現(xiàn)代佛教與傳統(tǒng)佛教所扮演的角色十分不同。因此在家菩薩戒的現(xiàn)代詮解會是今后居士扮演角色的重要劇本綱領,關涉到居士在佛教內(nèi)部以及在一般社會的地位與角色。圣嚴法師的在家菩薩戒思想為何,對此有何具體的指點,這是我們非常希望了解的。然此牽涉甚廣,非此文所能概括。本文擬先集中論題就圣嚴法師所舉辦的菩薩戒會內(nèi)容,觀察其主要論點與因由。并著重探討:

  1.法鼓山菩薩戒與傳統(tǒng)菩薩戒法的分合關連情形。

  2.如何進行新典范的詮釋。

  3.這樣的戒法有何特點?嘗試解決什么問題?留下什么問題尚待處理?

  第二節(jié) 法鼓山菩薩戒的內(nèi)容與特點

  圣嚴法師尋求菩薩戒新典范的起意甚早,約在民國五十年(1961)撰寫《戒律學綱要》時,就有「改良菩薩戒授受的心愿」7。而后于民國五十九年(1970)前后,留學日本期間,因研究藕益大師的機緣,接觸到明清階段的戒律思想。民國七十九年(1990)中華佛學研究所召開第一屆國際佛學會議,提交大會發(fā)表的論文,為〈明末的菩薩戒〉。更深切地感慨:中國佛教的菩薩戒思想,至今尚未脫離明末時代的模式和形態(tài),有些部分已不能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要求。8

  民國八十年(1991)十二月,法師于美國紐約初次傳授菩薩戒。民國八十二年(1993)二月,于農(nóng)禪寺舉行的菩薩戒法會,為法師在國內(nèi)初次舉辦。9爾后每隔二至三年舉行傳戒會一次不等。

  探討法師的菩薩戒理念,法師有關菩薩戒的著述以及制度的設計與落實應并同研究。以下先以同是法師主持的紐約及臺北的菩薩戒傳戒儀程來對照觀察(見表一)。

  從兩次的儀程比較得知,在重要的儀程部分,臺北的多了幾項程序:

  1.問遮難。

  2.將三皈依改為受四不壞信,等于是多了「皈依戒」。

  3.受五戒改為十善戒。

  4.不搭縵衣,改為菩薩披帶。

  由于在紐約的菩薩戒傳戒會后,法師發(fā)表了〈從「三聚凈戒」論菩薩戒的時空適應〉(1992.07),〈傳統(tǒng)戒律與現(xiàn)代世界〉(1992.07.18)。臺北的傳戒會后,又撰有〈十善業(yè)道是菩薩戒的共軌〉(1994.12.25),因此應當以后者為定本。

  表一:法鼓山紐約及臺北菩薩戒儀程對照表

  法鼓山(紐約)10 法鼓山(臺北)11

  一、迎請 一、請師入壇

  二、禮佛 二、頂禮十方三世三寶

  三、問菩薩戒遮難

  三、懺悔 四、懺悔往昔罪業(yè)

  五、請圣降壇,證明授戒

  四、三皈依 六、受四不壞信法

  七、受菩薩三聚凈戒 七、受三聚凈戒

  五、受五戒 八、受十善戒

  六、誦四弘誓愿 九、受十無盡戒(四弘誓愿)

  八、宣誓持菩薩十重戒

  九、授縵衣 十、搭縵衣

  十、受菩薩衣

  十一、贊嘆受戒功德

  十一、回向 十二、功德回向

  十二、禮謝 十三、恭請菩薩法師開示

  十三、供養(yǎng) 十四、供養(yǎng)菩薩法師

  十四、禮成 十五、恭送諸圣及菩薩法師

  表二:法鼓山與通行菩薩戒儀對照表

  ┏━━━━━━━┳━━━━━━━┳━━━━━━┳━━━━━━━┳━━━━━━┳━━━━━━━┓

  ┃ 法鼓山 ┃續(xù)明12┃傳戒正范13┃遵式14┃元照15┃湛然16┃

  ┣━━━━━━━╋━━━━━━━╋━━━━━━╋━━━━━━━╋━━━━━━╋━━━━━━━┫

  ┃┃┃┃一、開導信心┃四、策導勸信┃一、開導┃

  ┃┃┃┃┃┃┃

  ┣━━━━━━━╋━━━━━━━╋━━━━━━╋━━━━━━━╋━━━━━━╋━━━━━━━┫

  ┃二、請師入┃一、請師┃一、敷座結(jié)┃┃一、求師授┃┃

  ┃壇┃┃壇┃┃法┃┃

  ┃┃┃┃┃┃┃

  ┣━━━━━━━╋━━━━━━━╋━━━━━━╋━━━━━━━╋━━━━━━╋━━━━━━━┫

  ┃二、頂禮十┃二、進壇禮┃二、請師入┃二、請三寶┃三、皈佛求┃二、三皈┃

  ┃方三世┃三寶┃壇┃諸天加┃加┃┃

  ┃三寶┃┃┃護┃┃┃

  ┃┃┃三、禮敬三┃┃┃┃

  ┃┃┃寶┃三、依三寶┃┃┃

  ┣━━━━━━━╋━━━━━━━╋━━━━━━╋━━━━━━━╋━━━━━━╋━━━━━━━┫

  ┃ 三、問菩薩 ┃七、問遮┃┃七、開遮問┃七、立誓問┃六、問遮┃

  ┃ 戒遮難 ┃┃┃難┃庶┃┃

  ┣━━━━━━━╋━━━━━━━╋━━━━━━╋━━━━━━━╋━━━━━━╋━━━━━━━┫

  ┃┃三、(向師)┃四、正請師┃┃┃┃

  ┃┃乞戒┃┃┃┃┃

  ┣━━━━━━━╋━━━━━━━╋━━━━━━╋━━━━━━━╋━━━━━━╋━━━━━━━┫

  ┃ 四、懺悔往 ┃五、懺侮三┃八、懺悔過┃┃五、露過求┃四、懺悔┃

  ┃ 昔罪業(yè) ┃世罪┃┃┃悔┃┃

  ┣━━━━━━━╋━━━━━━━╋━━━━━━╋━━━━━━━╋━━━━━━╋━━━━━━━┫

  ┃五、請圣降┃八、請圣┃六、請圣┃四、請五圣┃二、請圣證┃三、請師┃

  ┃壇,證┃┃┃師┃明┃┃

  ┃明授戒┃┃┃五、下座佛┃六、請師乞┃┃

  ┃┃┃┃前乞戒┃戒┃┃

  ┣━━━━━━━╋━━━━━━━╋━━━━━━╋━━━━━━━╋━━━━━━╋━━━━━━━┫

  ┃六、受四不┃四、受持不┃七、受四不┃┃┃┃

  ┃壞信法┃壞戒┃壞信┃┃┃┃

  ┣━━━━━━━╋━━━━━━━╋━━━━━━╋━━━━━━━╋━━━━━━╋━━━━━━━┫

  ┃七、受三聚┃(九)17┃五、開導戒┃(八)┃(八)┃(七)┃

  ┃凈戒┃┃法┃┃┃┃

  ┣━━━━━━━╋━━━━━━━╋━━━━━━╋━━━━━━━╋━━━━━━╋━━━━━━━┫

  ┃八、受十善┃┃┃┃┃┃

  ┃耽┃┃┃┃┃┃

  ┣━━━━━━━╋━━━━━━━╋━━━━━━╋━━━━━━━╋━━━━━━╋━━━━━━━┫

  ┃九、(發(fā)四 ┃六、發(fā)四弘┃九、發(fā)愿┃六、發(fā)四弘┃八、秉法授┃五、發(fā)心

  ┃弘誓愿) ┃誓愿┃十、發(fā)戒體┃誓愿┃戒┃七、授戒┃

  ┃受十無┃九、正授戒┃十一、宣戒┃八、三番羯┃九、說相示┃八、證明┃

  ┃盡戒┃體┃相┃磨┃耽 ┃九、現(xiàn)相┃

  ┃┃十、宣說戒┃┃九、請佛證┃┃十、說相┃

  ┃┃相┃┃明┃┃┃

  ┃┃┃┃十、示持犯┃┃┃

  ┃┃┃┃戒相┃┃┃

  ┣━━━━━━━╋━━━━━━━╋━━━━━━╋━━━━━━━╋━━━━━━╋━━━━━━━┫

  ┃十、受菩薩┃十一、贊戒┃┃┃十、嘆德┃十一、廣愿┃

  ┃衣┃┃┃┃發(fā)愿┃┃

  ┗━━━━━━━┻━━━━━━━┻━━━━━━┻━━━━━━━┻━━━━━━┻━━━━━━━┛

  表二:法鼓山與通行菩薩戒儀對照表(續(xù))

  ┏━━━━━━━┳━━━━━━━┳━━━━━━┳━━━━━━━┳━━━━━━┳━━━━━━━┓

  ┃ 法鼓山 ┃續(xù)明12┃傳戒正范13┃遵式14┃元照15┃湛然16┃

  ┣━━━━━━━╋━━━━━━━╋━━━━━━╋━━━━━━━╋━━━━━━╋━━━━━━━┫

  ┃十一、贊嘆受戒┃ 十一、贊嘆勸 ┃┃┃十、嘆德發(fā)愿┃十一、廣愿┃

  ┃功德┃持┃┃┃┃十二、勸持┃

  ┣━━━━━━━╋━━━━━━━╋━━━━━━╋━━━━━━━╋━━━━━━╋━━━━━━━┫

  ┃十二、功德┃十二、回向┃十二、結(jié)贊┃┃┃┃

  ┃回向┃┃回向┃┃┃┃

  ┣━━━━━━━╋━━━━━━━╋━━━━━━╋━━━━━━━╋━━━━━━╋━━━━━━━┫

  ┃十三、恭請┃┃┃┃┃┃

  ┃菩薩┃┃┃┃┃┃

  ┃法師┃┃┃┃┃┃

  ┃開示┃┃┃┃┃┃

  ┣━━━━━━━╋━━━━━━━╋━━━━━━╋━━━━━━━╋━━━━━━╋━━━━━━━┫

  ┃十四、供養(yǎng)┃┃┃┃┃┃

  ┃菩薩┃┃┃┃┃┃

  ┃法師┃┃┃┃┃┃

  ┣━━━━━━━╋━━━━━━━╋━━━━━━╋━━━━━━━╋━━━━━━╋━━━━━━━┫

  ┃十五、恭送┃┃┃┃┃┃

  ┃ 諸圣┃┃┃┃┃┃

  ┃及菩┃┃┃┃┃┃

  ┃ 薩法┃┃┃┃┃┃

  ┃師┃┃┃┃┃┃

  ┗━━━━━━━┻━━━━━━━┻━━━━━━┻━━━━━━━┻━━━━━━┻━━━━━━━┛

  我們即以法鼓山(臺北)的儀軌為準來和歷來通行的戒儀對照,以見其異同。

  從上表(表二)對照可知,圣嚴法師編定的菩薩戒受戒儀和各家戒儀的幾項差別:

  1.受十善戒:各家?guī)谉o授受十善戒的,圣嚴法師則不但提出,且列為重要條目。

  2.受三聚凈戒:三聚凈戒為菩薩戒總綱,各家戒儀必然包含。惟各家多是于秉受戒體的正授羯磨時提出,或是如《傳戒正范》于開導戒法時提出。圣嚴法師則特別提出列為一個重要條目。

  3.正受戒體與四弘誓愿沒有在條目上列出,并見于「受十無盡戒」項下。

  4.戒相:宣戒相時,只強調(diào)十重戒,而不宣示輕戒。

  5.菩薩衣:不搭縵衣,另制披帶作為標志。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