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尊宿語錄 第四十一卷
古尊宿語錄 第四十一卷
○云峰(文)悅禪師初住翠巖語錄
△室中舉古
師一日謂侍者曰:“汝問訊了一邊立地。是什么道理。”答云:“不會。”師云:“過這邊立。”侍者便過。師云:“無端無端。
舉僧問雪峰:“如何是佛。”峰云:“寐語作什么?”師云:“古人與么道。喚作應(yīng)病與藥。放過即不可。若不放過。你這里下得什么語。”僧?dāng)M議。師以拂子驀口打。
舉法燈禪師初開堂日。示眾云:“山僧本欲跧棲巖竇隨眾過時。又緣清涼老人有不了底公案。今日出來為他分析。”時有僧問:“如何是不了底公案?”燈便打云:“祖禰不了殃及兒孫。”僧云:“過在什么處?”燈云:“過在我殃及你。”師云:“這漢一期與奪。也似光前絕后。及乎拶著。又卻龍頭蛇尾。如今莫有為清涼作主底么?
”舉教中道:“法身流轉(zhuǎn)于五道。是故眾生現(xiàn)時。法身不現(xiàn)。”乃豎起拂子云:“這個是拂子。那個是法身?”又云:“這個是法身。那個是拂子。會么?法身吞卻拂子。拂子吞卻法身。于此若不會。十月仲陽春。”
舉黃檗一日問百丈云:“従上相承底事。和尚如何指示于人?”百丈據(jù)坐。檗云:“后代兒孫將何傳受?”百丈云:“我將謂你是個人。”便歸方丈。師云:“憐兒不覺丑。然雖如是。盡法無民。”
舉玄沙和尚一日見長生。乃作一圓相。生云:“一切人出此不得。”沙云:“情知你向鬼窟里作活計。”生云:“某甲只恁么。和尚作么生?”沙云:“一切人出此不得。”生云:“某甲適來與么道。為什么不得。和尚便道得。”沙云:“我道得。你道不得。”師云:“道得道不得?傇谛橙u里。如今還有出得底么?”
舉僧問趙州:“學(xué)人乍入叢林。乞師指示。”趙州云:“你吃粥了也未?”僧云:“吃粥了也。”州云:“洗缽盂去。”其僧大悟。后云門拈云:“且道有指示無指示。若道有指示。向伊道什么?若道無指示。其僧因什么悟去?”師云:“云門不識好惡。恁么說話。大似為蛇畫足。與黃門[C093]須。翠巖則不然。這僧與么悟去。入地獄如箭射。”
舉雪峰示眾云:“盡乾坤大地。撮來如一粒粟米大。拋向面前漆桶不會。打鼓普請看。”師云:“雖然匹上不足。翠巖更與葛藤。”拈拄杖云:“還見雪峰么?”
舉黃檗在南泉會里為首座。一日捧缽盂向南泉位上坐。南泉入堂。見乃問:“長老什么年中行道?”檗云:“威音王已前。”泉云:“猶是王老師兒孫在。下去。”檗便過第二位坐。泉便休。師云:“従來叢林極有商量;蛴械。須知黃檗有陷虎之機。又道。須知南泉有殺虎之威。若據(jù)與么說話。誠實苦哉。殊不知。這般老賊有年無德。一個吃飯坐處。也不依本分。若在翠巖門下。說什么威音王已前。王老師更大直須吃棒了趁出。”
舉云門大師示眾云:“佛法也大有。只是舌頭短。”師云:“云門大師與么道。也是秦州來。”僧云:“和尚作么生?”師便打。
舉祖師道:“泡幻同無礙。云何不了悟。達法在其中。非今亦非古。”師驀拈拄杖云:“三世諸佛六代祖師天下衲僧鼻孔?傇谶@里。”又打香臺一下云:“南贍部洲北郁單越。”
舉汾州和尚示眾云:“識得拄杖子。行腳事畢。”師拈起拄杖云:“這個豈不是拄杖子。阿那個是你行腳事?”復(fù)云:“榔標(biāo)橫擔(dān)不顧人。直入千峰萬峰去。”
舉古者道:“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凋。且道是什么物?”又云:“水長船高。”
舉古者道:“過去諸如來。斯門已成就,F(xiàn)在諸菩薩。今各入圓明。未來修學(xué)人。當(dāng)依如是法。”師云:“停囚長智。養(yǎng)病喪軀。”驀拈拄杖云:“什么處去也?”
舉古者道:“禪非意想。道絕功勛。汝等諸人作么生參?”
舉祖師道:“如來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還信得及么?若信得及。止宿草庵且居門外。若信不及。長連床上有粥有飯。”
舉肇法師道:“智有窮幽之鑒。而無知焉。神有應(yīng)會之用。而無慮焉。古人與么道。也大殺費力。爭如諸上座寒即圍爐向火。熱即竹林溪畔坐。然雖如是。我且問你。畢竟事作么生?”
舉祖師道:“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你道。這漢還自救得也未。”又道:“一花開五葉。結(jié)果自然成。一人傳虛萬人傳實。”
舉古者道:“剃發(fā)著袈裟。宜應(yīng)行圣道。自余閑雜事。俱為生死因。”師云:“你等諸人。橫檐拄杖撥草瞻風(fēng)。繞天下行腳。且道還曾踏著田地也無?”僧無對。師云:“虛生浪死漢。”
舉瑞巖空寂禪師。尋常方丈內(nèi)自召主人公。自云:“喏。”又云:“惺惺著。”師云:“鬼窟里作活計。”卻問傍僧云:“你還識瑞巖老漢么?”僧無對。師云:“蒼天蒼天。”
舉教中云:“有智若聞則能信解。無智疑悔則為永失。”師云:“釋迦老子壓良為賤。你還甘么?若甘去。行腳眼在什么處?若不甘。轉(zhuǎn)身一句作么生道?”
舉智門和尚道:“何物苦求而不得。何物不求而自來。何物鐵椎打不破。何物晝合而夜開。若人會得山僧意。琉璃殿上長青苔。”師云:“會么?穿破你髑髏。拶破你鼻孔。”
師一日僧侍立次。師忽召云:“某甲。”僧應(yīng)諾。師云:“過去諸佛也與么,未來諸佛也與么。”僧云:“和尚又作么生?”師便打。復(fù)云:“來來。”僧近前。師云:“我早是無端入屎坑里。是你屎臭氣也不知。”
舉盤山和尚道:“似地擎山。不知山之孤峻。如石含玉。不知玉之無瑕。”師云:“這老漢。生來莽鹵。學(xué)處顢頇。似地擎山。如石含玉。什么處得這消息來。”
舉教中道:“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凈明體。”祖師亦云:“六塵不惡還同正覺。”師云:“會么?直饒你向這里參見祖師了。更買草鞋行腳。三千里外。也被翠巖換卻眼睛了也。還有不甘底么?”
舉睦州見僧來云:“見成公案放你三十棒。”師云:“作賊人心虛。”
舉古者道:“虛堂菀寂夏修持。閉戶疏人怪亦知。儂家自有同風(fēng)事。千里無來卻肯伊。”師云:“說什么千里無來。直得萬里無來。鼻孔也在翠巖手里。”僧云:“和尚只見錐頭利。不見鑿頭方。”師呵呵大笑云:“道什么?”僧?dāng)M議。師以拄杖趁出。
舉盤山道:“心若無事萬法不生。”師云:“會么?”僧云:“不會。”師云:“賴遇你不會。山僧拾得口吃飯。”
舉睦州示眾云:“放開也在我。捏聚也在我。”師云:“負入不負出。”
舉古人道:“山河石壁不礙眼光。”師云:“作么生是眼?”又拈起拄杖打禪床一下云:“須彌山百雜碎即不問,你且道娑竭羅龍王年多少?”
舉舍利弗問須菩提:“夢中說般若波羅蜜。與覺時是同是別?”師遂喝云:“當(dāng)時若下這一喝。免見落三落四。”須菩提云:“此義幽深吾不能說。此會有彌勒大士。當(dāng)往問之。”師云:“果然。”舍利弗遂回首問彌勒。彌勒云:“誰名彌勒?誰是彌勒者?”師云:“什么處去也?”
舉五泄初參石頭。才到門便問:“一言相契即住。一言不契即去。”石頭據(jù)坐。五泄拂袖便行。石頭遂召:“庠黎庠黎。”五泄回首。石頭云:“従生至死。只是這個;仡^轉(zhuǎn)腦作什么?”五泄因而有省。師云:“石頭老坐不定把不住。似這般擔(dān)板漢教去便休。又喚回頭來。卻被他涂糊一上道。我向這里有個悟處。驢年未夢見在。”
舉古德云:“擬將心意學(xué)玄宗。狀似西行卻向東。徒經(jīng)累劫終難會。會得還歸六道中。”僧云:“某甲不會。”師云:“苦瓠連根苦。甜瓜徹蒂甜。”
舉木平參洛浦問:“一漚未發(fā)時如何?”浦云:“移舟諳水脈。舉棹別波瀾。”木平不契。后參盤龍。亦如前問,龍云:“移舟不別水。舉棹即迷源。”木平于是大省。師云:“這漢當(dāng)初于洛浦言下悟去。猶較些子。卻向盤龍死水里淹殺。”后來有人問:“如何是木平?”答云:“不勞斤斧。”師云:“果然只在這里。諸禪德。大凡發(fā)足超方。也須甄別邪正識辨真?zhèn)。帶些眼筋始得。然雖如是。賊過后張弓。”
舉趙州問南泉:“知有底人向什么處去?”泉云:“山下作一頭水牯牛去。”州云:“謝和尚指示。”泉云:“昨夜三更月到窗。”師云:“若不是南泉。洎乎打破蔡州。”
舉法眼示眾云:“識得凳子。周匝有余。”云門云:“識得凳子。天地懸殊。”師云:“官不容針?biāo)酵ㄜ囻R。”
舉僧問葉縣省和尚:“諸余即不問,如何是當(dāng)今施設(shè)?”省云:“有你這驢漢問。”僧云:“恁么則打鼓弄琵琶去也。”省云:“捺稗放庇聲。”師云:“然則倚勢欺人。爭柰事不孤起。葉縣失卻一只眼。還有點檢得出么?若也點檢得出。翠巖分坐與你。若檢點不出。橫按莫耶全正令。太平寰宇斬癡頑。”
舉祖師云:“眾云吾有一物。非青黃赤白男女等相。汝等諸人還識么?”師云:“當(dāng)時忽有個漢出來。為眾竭力。不惜身命。便與掀倒禪床。喝散大眾。子孫也未到斷絕。卻有沙彌出來道:‘某甲識。’祖云:‘你既識,喚作什么?’云:‘是諸佛之本源。神會之佛性。’祖便打云:‘吾喚作一物尚不中。你更喚做本源佛性。此子已后設(shè)有把茅葢頭。只成得個知解宗徒。’”師便喝云:“祖禰不了殃及兒孫。如今還有不甘底么?”
舉僧問汾州:“如何是接初機句。州云:“你是行腳僧。”“如何是驗衲僧句?”州云:“西方日出卯。”“如何是正令行底句?”州云:“千里馳來呈舊面。”“如何是定乾坤底句?”州云:“北俱盧洲長粳米飯。食者無貪亦無瞋。”州云:“將此四轉(zhuǎn)語。驗天下衲僧?”師云:“將此四轉(zhuǎn)語。被天下衲僧勘破。”
舉保壽開堂。三圣為請主。才升座。圣推出一僧。保壽便打。圣云:“似恁么為人。瞎卻鎮(zhèn)州一城人眼去在。”壽擲下拄杖便歸方丈。師云:“臨濟一宗掃地而盡。因什么到這里?”驀拈起拄杖云:“什么處去也?”
舉興化一日與同光帝坐次。帝云:“朕收下中原獲得一寶。只是無人酬價。”興化云:“略借陛下寶看。”帝以兩手舒開啜頭腳;:“君王之寶誰敢酬價?”師云:“會么?”真不掩偽。曲不藏直。有眼者辨取。”
舉睦州問僧:“什么處來?”僧云:“那邊衷。”州云:“老僧屈。”僧云:“和尚即得。”州云:“擔(dān)枷過狀。”植脊便打。師云:“睦州何用繁詞。那邊衷植脊便打。”
舉先地藏問修山主:“甚處來?”主云:“南方來。”藏云:“南方近日佛法如何?”主云:“商量浩浩地。”藏云:“爭如我這里插田博飯吃。”師云:“會么?插田博飯吃。言中誰辨的。午后打齋鐘。金剛曾失色。”
舉睦州示眾云:“裂開也在我。捏聚也在我。”時有僧問:“如何是裂開?”州云:“三九二十七。菩提涅槃真如解脫即心即佛。我且恁么道。你又作么生?”僧云:“某甲不恁么道。”州云:“盞子落地。楪子成七片。”師云:“會麼?相罵饒你接嘴。相唾饒你潑水。”
舉雪竇示眾云:“要知真實相為。但以上無攀仰下絕已躬。自然常光現(xiàn)前。個個壁立千仞。”師云:“雪竇與么為人。入地獄如箭。”
舉五通仙人問佛:“佛有六通。我有五通。如何是那一通?”佛召仙人。仙人應(yīng)喏。佛云:“那一通你問我?”師云:“大小瞿曇。被這外道勘破了也。有傍不肯的出來。我要問你。如何是那一通?”
舉古人道:“牽牛向水東。不免官中徭役。牽牛向水西。不免官中徭役。不如隨分納些子。”師云:“說什么納些子。盡乾坤大地色空明暗情與無情。總在翠巖這里。放行則隨緣有地。把住則逃竄無門。且道放行好把住好?”
舉僧參南院。才入方丈以手指云:“敗也。”院乃拈起拄杖度與僧。僧才接。院便打。師云:“這僧雖然頂上有光。爭柰腳下似漆。直饒十字縱橫。朝打三千暮打八百。”
舉古人道:“無邊剎境。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始終不離于當(dāng)念。”師云:“手擎日月背負須彌即不問你。新羅國里一句作么生道。”
舉古人道:“鬧市里識取天子。百草頭上薦取老僧。”云門道:“蝦蟆入你鼻孔里。毒蛇穿你眼睛中。且向葛藤處會取?”師云:“云門大師恁么道。大似和泥脫墼。若無后語。疑殺天下人。翠巖今日因行不妨掉臂。”乃豎起拂子云:“還見云門么?”
舉世尊一日于涅槃會上。人天普集。以手摩胸告大眾云:“汝等善當(dāng)觀我紫磨黃金身。瞻仰令足。莫令后悔。若言吾滅。非吾弟子。若言吾不滅。亦非吾弟子。”于時百千萬眾一時悟道。師云:“然則膏肓之門。不足以發(fā)藥。翠巖且作死馬醫(yī)。你等諸人皮下還有血么?”
舉南泉一日問黃檗:“定慧等學(xué)明見佛性。此理如何?”檗云:“十二時中不依倚一物始得。”泉云:“莫是長老見處。”云:“不敢。”泉云:“漿水錢且致。草鞋錢教什么人還?”檗便休。師云:“若不同床臥。焉知被里穿。”
舉古者道:“露裸裸赤灑灑。四維無遮障。上下沒可把。”師云:“朝游羅浮暮歸檀特即不問你。腳跟下一句作么生道?”
舉龐居士問馬祖:“不昧本來人。請師高著眼。”祖直上覷。士云:“一等無弦琴。唯師彈得妙。”祖直下覷。士禮拜。祖便歸方丈。士隨后云:“今日弄巧成拙。”師云:“且道賓家弄巧成拙。主家弄巧成拙。還有人揀得出么?若揀得出。三十棒一榛也較不得。若揀不出。來年更有新條在。惱亂春風(fēng)卒未休。”
舉教中云:“有諍則生死。無諍則涅槃。”師云:“直得風(fēng)行草偃響順聲和。不求諸圣不重已靈。無纖芥可留。猶是爭諍法。且作么生是無諍底法?”
舉古者道:“三世諸佛不知有。”師云:“如蟲蝕木。”“貍奴白牯卻知有。”師云:“雪上加霜。”
舉德山問龍?zhí)?“久向龍?zhí)。及乎到來。潭又不見龍又不現(xiàn)。”潭云:“子親到龍?zhí)丁?rdquo;山便休。師云:“你識龍?zhí)独厦?”僧?dāng)M議。師以拂子驀口打。
僧入室舉僧問趙州:“萬法歸一一歸何所。”師便喝。僧茫然。師卻問:“趙州道什么?”僧?dāng)M議。師以拂子驀口打。
舉僧問智門祚和尚:“如何是佛。”門云:“踏破草鞋赤腳走。”“如何是佛向上事?”門云:“拄杖頭上挑日月。”師乃問僧:“會么?”僧云:“不會。”師乃以頸示之:“鞋穿赤腳走。衲僧休大口。日月杖頭挑。面南看北斗。”僧便禮拜出。師云:“來來。”僧乃回頭,師云:“莫教撞著露柱。”
舉溈山綁和尚方丈頌云:“溈山方丈。峭峻難上。若人踏著。氣如樊將。”師云:“作家宗師天然有在。”僧云:“和尚作么生?”師有頌示之:“翠巖方丈。曾無遮障。衲子入來。便見和尚。”僧便禮拜起。師云:“還見翠巖這個老漢么?”僧?dāng)M議。師以拂子驀口棗。
舉僧問香林:“如何是衲衣下事。”林云:“臘月火燒山。”師乃問僧:“會么?”僧云:“不會。”師云:“你為什么謾老僧?”其僧良久云:“某甲也有個會處。”師云:“香林亦須吃棒。
小參,舉先百丈因歲暮示眾云:“你一隊后生。經(jīng)律論固是不知也。入眾參禪禪又不會。臘月三十日。且作么生折合去?”師云:“灼然諸禪德。去圣時遙。人心淡薄?磪s今之叢林。更是不得也。所在之處。或聚徒三百五百浩浩地。只以飯食豐濃寮舍穩(wěn)便。為旺化也。中間孜孜為道者無一人。設(shè)有十個五個。走上走下。半青半黃。會即總道我會。各各自謂。握靈蛇之寶。孰肯知非。洎乎挨拶鞭逼將來。直是萬中無一。苦哉苦哉。所謂般若叢林歲歲凋。無明荒草年年長。就中今時后生。才入眾來。便自端然拱手。受他別人供養(yǎng)。到處菜不擇一莖。柴不般一束。十指不沾水。百事不干懷。雖則一朝快意。爭柰三涂累身。豈不見教中道。寧以熱鐵纏身。不受信心人衣。寧以洋銅灌口。不受信心人食。上座若是去。直饒變大地作黃金。攪長河為酥酪。供養(yǎng)上座。也未為分外。若也未是。至于滴水寸絲。便須披毛戴角牽梨拽杷。償他始得。不見祖師道。入道不通理。復(fù)身還信施。此是決定底事。終不虛也。諸上座。光陰可惜。時不待人。莫待一朝眼光落地。塘田無一簣之功。鐵圍陷百刑之痛。莫言不道。珍重。”
△偈頌
原居〔二首〕。
掛錫西原上。玄徒苦問津。千峰消積雪。萬木自回春。谷暖泉聲遠。林幽鳥語新。翻思遺只履。深笑洛陽人。
掛錫西原上。誰同振此風(fēng)。卷簾千嶂日。坐石一枝艘。雪嶺書無說。衡陽信不通;赜^清景外。云鳥自憧憧。
三印。
一印印泥。賢愚共知。裂轉(zhuǎn)鼻孔。頂上金槌。一印印水。徒張唇嘴。未涉流沙。洪濤競起。一印印空。明月清風(fēng)。爍迦羅眼。齋后之鐘。
春日閑居〔四首〕。
林下春時節(jié)。融融萬物新。睠茲和煦力。孰不謂通津。
林下春時節(jié)。幽居境倍清。曉云分岳色。流水帶鶯聲。
林下春時節(jié)。遲遲日漸暄。不知歌有道。泉石自相便。
林下春時節(jié)。誰同狎此心。野花開不盡。巖檜冷森森。
布袋和尚〔五首〕。
散誕不拘儀軌。終日拖泥帶水。茫茫竟未知歸。教伊従誰雪恥。
困來抱囊無語。傍觀盡生疑慮。未免開獻諸人。是甚閑家破具。
貧道本無遮護。舉目知君罔措?蓱z二月三月。是處蜂狂蝶舞。
莫訝衣裳破碎。入廛且無忌諱。橫身要道等人。那個便知圈噓。
日暮愛游貧里。豈是圖他小利。分明報你諸人。臘水冰霜滿地。
和泥合水〔五首〕。
余有一道。千圣不到。北走南奔。相頭買帽。是何之道。云橫碧羞。
余有一辨。風(fēng)生岳面。舉目千差。知君不薦。是何之辨。僧堂佛殿。
余有一說。善知時節(jié)。若人會得。眼里添榍。是何之說。春寒秋熱。
余有一劍。寒光若練;[風(fēng)生。飛霞走電。是何之劍;翌^土面。
余有一機。圣凡共知。拈卻鼻孔。舉起須彌。是何之機。淵明皺眉。
示學(xué)者〔三首〕。
赫日光中誰不了。底事堂堂入荒草。擔(dān)吲負笈苦勞心。従門入者非家寶。
演宗乘,提祖教。千年枯骨何堪咬。南北東西歸去來。拈得鼻孔失卻口。
經(jīng)不看,禪不會。終日擁爐長瞌睡。五湖禪子競頭來。眨上眉毛三門外。
翠巖不會禪。仰面看青天。打破大唐國。笑殺老南泉。
因雪示眾〔二首〕。
雪,雪,片片交飛無暫歇。萬里江山一樣平。要津把斷底時節(jié)。
文殊印普賢訣。杲日當(dāng)空還漏泄。無言童子念摩訶。僮梵缽提長吐舌。
宗本義。
宗本才彰義已賒。徒將心識話周遮。漁人夜唱歸煙島。樵父春行踏落花。
六相義。
成壞總別同異。帝網(wǎng)交參六義。拈起大地山河。透出過現(xiàn)未世。文殊夢里揚眉。普賢空中彈指。三十年后自看。且恁和泥合水。
頌古十二首。
灌水不滿卮。運雪不填井。吁哉碧眼人。迢迢涉糙嶺。絕粒既無功。負舂寧有省。一花五葉開。猿嘯諸峰頂。
入門何必辨來機。潦倒禪和不自知。柏樹庭前剛指注。翻令平地下針錐。
抱拙少林已九年。趙州忽長庭前柏?蓱z無限守株人。寥寥坐對千峰色。
平常心是道。舉步入荒草。翻嗟王老師。到底不能曉。
玉兔金烏任飛走。桃花見后謂無疑。壯志由來本是伊。若問玄沙言未徹。
現(xiàn)前贓物自家知。趙州有語吃茶去。明眼衲僧皆賺舉。不賺舉,未相許?靶躺浇獯蚬摹
杖林山下竹筋鞭。頭尾拈來總一般。莫怪玄沙不出嶺。他家元是釣魚船。
言中辨的老禪和。驀直臺山路不蹉。勘破卻回人莫問,岳陽船子洞庭波。
踏著秤槌硬似鐵。阇矄禪和猶未瞥。三冬嶺上火云生。六月長天降大雪。
杜禪和杜禪和。一個胡餅無柰何。禮拜任君頭著地。海東船子過新羅。
洞山有語麻三斤。衲子擎拳要問津。因憶舊年看草字。張顛顛后更無人。
休問藏身北斗。撩他露柱煩惱。孛跳撞入燈籠。穿卻湖南長老。
因僧舉泐潭頌?zāi)擞许炇局?/p>
北斗藏身事不孤。韶陽猶是喪殘軀。而今澤國垂綸者。猶把腥膻誑懵夫。
留僧。
侍余函丈二三秋。日損由來道未酬。何事解衣輕取別。缽囊猶掛樹梢頭。
數(shù)珠。
落落循環(huán)在手。茫茫未知出跳。雖然本自圓成。爭柰其中一竅。放行怛薩舒光。把住毗沙匿耀。有時捉向手中。貴與衲僧取笑。
南峰師子山。狀奪西河類。雄雄鎮(zhèn)北峰。爪牙終不露。狐兔自潛晨。
云門上庵。
草堂危構(gòu)若耶西。九夏幽居景物奇。簾卷亂烽初雨后。白云流水自相隨。
送化士〔二首〕
化門舒卷豈同時。出塞還須斬萬機。道泰卻旋林下日。卷簾閑看岳云歸。
送文禪者。
禪人別我訪南宗。吳楚山川去幾重。莫謂臨岐無可贈。萬年松在祀融峰。
送寧首座。
一語通諸密。開權(quán)涉化門。當(dāng)機如有路。北斗坐南坤。
送就維那。
振錫歸韶石。重來款竹扉。無言宣祖意。溢目太陽輝。
送華禪者。
一字不出頭。十字不挑腳?上倭秩恕6俗鵁o斟酌。孰云錯金錫。高擎返故鄉(xiāng)。清風(fēng)浩浩生寥廓。
送聰山主。
故國曾不住。他鄉(xiāng)無暫留。肩橫一枝錫。何處問晨由。
寄慈濟大師。
凜凜冰風(fēng)臨晚景。環(huán)盧獨坐雙峰頂。茫茫六合曾未知。月寫千江萬江影。
寄福嚴(yán)禪師〔二首〕。
跡遁寒巖云鳥絕。陰崖流水花微發(fā)。昨夜天風(fēng)掃石床。寥寥坐對三生月。
一葉落兮天下秋。古今人事謾悠悠。皇恩三讓名還大。千載真風(fēng)詠未休。
寄云葢鵬禪師。
情忘應(yīng)許道相交?现^川途有所遙。月皎五峰湘水白。云蒸石瘌露偏饒。
寄南華慈濟禪師。
曹溪何幸示來書。忽憶當(dāng)年在大愚。堪笑堪悲無限事。甜瓜生得苦葫蘆。
握草為金未足奇。韶陽風(fēng)骨與誰知。年來老大渾無用。應(yīng)對盧公獨斂眉。
寄木山長老。
刊石休夸自點頭。武陵法道欲誰酬。年來應(yīng)是慵開眼。獨坐龍門見九州。
寄龍王進長老。
南北山居道不殊。不殊猶未得通途。龍峰地暖花應(yīng)秀。石稟云寒萬仞孤。
與李君行者。
辭家日久慕參禪。不憚崎嶇甚可憐。報汝速須歸故里。闌冬耕取昔年田。
暮冬旅懷。
雪壓怪松枝欲折。衰病畏寒長擁爐。添薪坐久眼忽瞑。偃臥不知山月晡。
瞻木平道人。
岳頂云披清風(fēng)貌古。一漚未形萬機起縷。道極致淳行敦亡矩;啄酒讲粍诮锔
禪人寫余真固命余贊。
頂高頰拳。祖佛之怨。唇尖鼻缺。禪庭之孽。天下人憎。這個老杰。
十五十六天輪地軸。日面月面神號鬼哭。少室従風(fēng)竹馬年。而今莫問胡家曲〔咄〕。
自貽一首。
壞衲曾披蒙雪頂。繞軒松竹冷相侵。虛堂夜永坐將半。花落巖前知幾深。
山居四首。
片片殘紅隨遠水。依依煙樹帶斜陽。橫艘石上誰相問,猿嘯一聲天外長。
靜聽涼飚繞洞溪。漸看秋色入沖微。漁人撥破湘江月。樵父踏開松子歸。
壟麥重重覆紫煙。太平時節(jié)見豐年。野云忽散孤峰出。列派橫飛落澗泉。
凍把巖根雪尚稠。暮云閑鎖遠峰頭。地爐?骨擊高燒起。石弦烹茶時一甌。
答云峰正大師〔二首〕
溢目江山雪正深。旅庭寒色尚沉沉。尤忻象外有良契。時以嘉言慰此心。
竹齋欹枕病方回。春餤梅花忽寄來。珍重此恩何以報。矽艘時上石樓臺。
寄道友。
散盡浮云落盡花。到頭明月是生涯。天垂六幕千山外。何處清風(fēng)不舊家。
對菊。
澹然金菊映秋光。底事無人泛玉觴。翻憶陶潛舊池上?辖毯筒葸^重陽。
退居寄承天偶作〔五首〕
道薄常慚繼祖猷。退居巖谷任春秋。齋時自有盂羹飯。六合清風(fēng)卒未休。
道薄常慚繼祖天。瞬眸金色已虛傳。而今猶舉僧伽服。端坐雞峰誑后賢。
道薄常慚繼祖燈。老來林下笑盧能。抱腰持石長三尺。不愧黃梅會里僧。
道薄常慚繼祖心。九年何事絕知音。到頭無賴空回首。皮髓紛蝗直至今。
道薄常慚繼祖門。隨家豐儉且安貧。掌間日月須彌走。把住南星對北辰。
十二時歌。
雞鳴丑。耪兆之前還亂走。夢里論量幾萬般。天明無是虛開口。
平旦寅。山河大地掌中擎。金剛焰里空彈指。碧眼胡僧來未能。
日出卯。擴赫威光無剩少。茫茫宇宙未知歸。競向途中斗機巧。
食時辰。南北東西誰是親。缽里不逢香積飯。深慚枉作出家人。
禺中已。信手拈來無不是。迷卻南街走北街。草鞋踏破因誰置。
日南午。翻出囊中無一縷。銅頭鐵額知未知。草偃風(fēng)行立千古。
日燴未。休話真如論實義。官家不許夜行人。誰教醉酒街頭睡。
晡時申。游子前來問要津。缽孟打破渾閑事。茶鹽少了卻生嗔。
日入酉。朝參暮請何曾有。不如靜坐念金剛。従他笑破衲僧口。
黃昏戍。一點寒燈照幽室。鐘鼓喧轟鬧一場。摩訶般若波羅蜜。
人定亥。啐啄之機遭哂怪。自従胡亂知幾年。不曾少人一文債。
夜半子。開眼尿床到如此。老胡猶自涉崎嶇。石塔空留鎮(zhèn)熊耳。
師嘉綁七年七月將示寂上堂有頌。
住世六十五年。為僧五十七夏。玄従休問指歸。鼻孔大頭向下。
○題云峰悅禪師語錄
悅禪師語者。青山白云。開遮自在。碧潭明月。撈方知。鐵石崩崖。霜弓劈箭。不受然燈記別。自提三印正宗。假令古佛出頭。也下一椎定當(dāng)。前則激惠南老子。出泐潭死水。而印慈明。后則勸祖心禪師。撥大愚寒灰。而見黃檗。看儂兩著。須天下棋客受。先破此一塵。與四!踝邳c眼。有懷疑者是不肯山谷老人。擬欲全提且救取無為居士。黃庭堅題。
- 上一篇:古尊宿語錄 第四十二卷
- 下一篇:古尊宿語錄 第四十卷
- 南禪七日(1)
- 心能轉(zhuǎn)物,即同如來--南懷瑾先生稀有開示之三
- 景德傳燈錄 第一卷
- 五燈會元 第一卷
- 授菩薩戒儀軌(一)
- 南禪七日(2)
- 碧巖錄 第一卷
- 南禪七日(4)
- 南禪七日(3)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上)
- 指月錄目錄
- 南禪七日(5)
- 指月錄卷之一
- 南禪七日(6)
- 南禪七日(21)
- 南禪七日(7)
- 南禪七日(9)
- 宗鏡錄(1-4)
- 南禪七日(8)
- 南禪七日(10)
- 禪關(guān)策進(上)
- 南禪七日(11)
- 南禪七日(12)
- 南禪七日(13)
- 南禪七日(14)
- 南禪七日(19)
- 南禪七日(20)
- 南禪七日(16)
- 南禪七日(18)
- 南禪七日(17)
- 南禪七日(15)
- 《星云大師講演集》-佛教的政治觀
- 五燈會元 第二卷
- 五燈會元 二十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三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二卷
- 指月錄卷之二
- 《星云大師講演集》-從心的動態(tài)到心的靜態(tài)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下)
- 宏智禪師廣錄(卷九)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dāng)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dāng)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nèi)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zhuǎn)彎,時而放平
- 學(xué)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xué)到無學(xué)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